文言文重要注释

合集下载

文言文短篇及注释六篇(课外积累)

文言文短篇及注释六篇(课外积累)

文言文短篇及注释六篇(课外积累)以下是六篇文言文短篇及注释,这些文章均选自课外读物,旨在增加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1. 《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注释】罔:迷惘,陷入困境。

殆:疑惑,危险。

【译文】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陷入迷惘,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产生疑惑。

”2. 《孟子·告子下》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注释】苦、劳、饿、空、拂乱、动、忍:均为使动用法。

曾:通“增”。

【译文】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体肤挨饿,使他的身受贫困之苦,使他的所作所为都不如意,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变得坚韧,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3. 《庄子·逍遥游》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注释】坳堂:屋中的低洼处。

芥:小草。

胶:粘住。

夭阏:阻塞。

图南:计划向南飞。

【译文】再说水汇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

倒杯水在庭堂的低洼处,那么小小的芥草也可以给它当作船;而搁置杯子就粘住不动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

风聚积的力量不雄厚,那么它托负巨大的翅膀便力量不够。

所以,鹏鸟高飞九万里,狂风就在它的下方向它托着翅膀,然后才能往南飞。

4.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

”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

”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注释】属:通“嘱”。

委托,托人转告。

存:活下去。

好:喜好。

能:能力。

诺:答应。

【译文】齐国有个叫冯谖的人,穷得没法养活自己,托人告诉孟尝君,希望能在他门下寄居求食。

文言文翻译加注释摘抄

文言文翻译加注释摘抄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夫仁者,国之宝也;礼者,国之基也。

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注释:1. 孟子见梁惠王:孟子去见梁惠王。

2. 王何必曰利:王何必只说利益?3. 亦有仁义而已矣:也有仁义就可以了。

4. 王曰何以利吾国:王问如何使我国得利。

5. 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大夫问如何使我家得利。

6. 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士人和百姓问如何使我自己得利。

7. 上下交征利:上下都追求利益。

8. 国危矣:国家就危险了。

9. 夫仁者,国之宝也:仁是国家的珍宝。

10. 礼者,国之基也:礼是国家的基石。

11. 入则孝,出则弟:在家孝顺父母,出门尊敬兄长。

12. 谨而信:谨慎而且诚信。

13. 泛爱众,而亲仁:广泛地爱众人,亲近仁人。

14.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行为不能达到目的,都要反过来寻求自己的原因。

15.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不仅仅是贤人有这样的心。

16. 贤者能勿丧耳:贤人能够不失去这样的心。

译文:孟子去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难道不是有什么利于我国的事情要告诉我吗?”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只说利益呢?也有仁义啊。

大王问如何使我国得利,大夫问如何使我家得利,士人和百姓问如何使我自己得利,上下都追求利益,这样国家就危险了。

仁是国家的珍宝,礼是国家的基石。

在家孝顺父母,出门尊敬兄长,谨慎诚信,广泛地爱众人,亲近仁人。

行为不能达到目的,都要反过来寻求自己的原因。

不仅仅是贤人有这样的心,人人都有,只是贤人能够不失去这样的心罢了。

”摘抄:“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夫仁者,国之宝也;礼者,国之基也。

”“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文言文积累翻译及注释

文言文积累翻译及注释

原文:项籍者,下相人也。

字羽,故世称项籍。

秦始皇帝二十六年,陈涉等起大泽中,会遭天下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涉乃立楚将项燕之子,是为楚怀王。

吴中少年,皆争附之。

注释:1. 项籍:即项羽,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楚汉争霸中的重要人物。

2. 下相:地名,今属江苏省宿迁市。

3. 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

4. 陈涉:即陈胜,秦末起义军领袖。

5. 大泽中:指大泽乡,今属湖北省武汉市。

6. 会:恰逢,适逢。

7. 道不通:道路不通畅。

8. 度:估计,预计。

9. 失期:未能按时到达。

10. 法皆斩:按照法律,都要被斩首。

11. 项燕之子:指项燕的儿子,项燕是楚国的名将。

12. 楚怀王:楚国的君主,项羽的叔父。

13. 吴中少年:吴中地区的年轻人。

翻译:项籍,是下相人。

字叫羽,所以世人称他为项籍。

秦始皇二十六年,陈涉等人在大泽乡起义,恰逢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错过了期限。

按照法律,错过期限的人都应该被斩首。

陈涉于是立了楚将项燕的儿子,这就是楚怀王。

吴中地区的年轻人,都争相归附他。

原文: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

籍父死,家贫不能葬,乃行佣作,籍乃少年,独籍得学书,爱读书,然不喜文字。

注释:1. 八尺余:身高八尺多,古代一尺约合今0.23米。

2. 扛鼎:举起鼎,形容力大无穷。

3. 行佣作:做雇工。

4. 学书:学习书写。

5. 不喜文字:不喜欢文字。

翻译:项羽身高超过八尺,力气大得能举起鼎。

他的父亲去世后,家里贫穷,无法安葬,于是去做雇工。

项羽虽然年纪轻轻,却只有他一个人有机会学习书写,他热爱读书,但不喜欢文字。

原文:籍既长,往从师学剑,数岁,学不成,去。

又学万人敌,亦不中,去。

籍乃学兵法,无所不窥。

注释:1. 往从师学剑:去拜师学习剑术。

2. 数岁:几年。

3. 学不成:学习没有成功。

4. 万人敌:形容剑术高超,可以敌万人。

5. 亦不中:也没有成功。

6. 学兵法:学习兵法。

文言文积累摘抄加注释

文言文积累摘抄加注释

文言文积累摘抄加注释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注释:学习后及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
注释: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注释: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
注释:聪敏而又喜好学习的人,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注释: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

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注释: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穷的。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注释:君子之间的交情淡得像水一样清澈(不含杂质)不含功利之心,小人之间的交往甜得像甜酒一样(容易变质)。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注释:要广泛地学习,仔细地询问求知,谨慎地思考,明晰地分辨,踏实地实行。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注释:没有一步步的走,无法达到很远的地方;没有由小流积聚,就不能形成江海。

鼓励人们要慢慢积累,才能取得最终成功。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子》
注释: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到达,)它的成绩来源于走个不停。

初中重点文言文原文翻译及注释

初中重点文言文原文翻译及注释

初中重点文言文原文翻译及注释诫子书诸葛亮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本文选自《诸葛亮集》。

【译文】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

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

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奋发向上,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呢?(穷庐,亦可解为空虚的心灵。

)注释(1)夫(fu):句首发语词,无实在的意义。

(2)行:操守、品德。

(3)澹(dan)泊:也写做“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名利。

(4)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5)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6)广才:增长才干。

(7)淫(yin)慢:过度的享乐,慢:懈怠,懒惰。

淫,过度()励精:奋勉,振奋。

(8)险躁:冒险急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9)治性:治通治,陶治性情。

(10)驰:消失、逝去。

(11)日:时间。

(12)遂:于是,就。

(13)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物;有“用世”的意思。

(14)穷庐:破房子。

(15)将复何及:怎么还来得及。

(16)才须学也:才:才干8意与岁去:意:意志(17)俭以养德:以简朴节约财务来培养自己的高尚品格(20)枯落:枯叶一样飘零(18)夫:大丈夫孙权劝学司马光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文言文注释

文言文注释
39.因:于是,就。 40.跳踉(tiàoliáng):跳跃。 41.㘎(hǎn):吼叫。 42.尽:(吃)完。 43.乃:才。
画蛇添足
注释 1.祠(cí):祭祀。周代贵族
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个季度 祭祀都有专门的称呼,春天祭祀叫 “祠”。祠者:主管祭祀的官员。
2.舍人:门客,手下办事的 人。
(10)或:有时 (11)安事:怎能 (12)且:尚且,姑且 (13)况:况且 (14)以为:把当做 (15)今:现在
1.《论语》二则
【注释】 (1)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 (2)悱:音fěi, 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 (3) 隅:音yǔ,角落。 以:根 据。 反:类推。
注释: 喟然:叹息声。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仰弥高,不可及;钻弥坚,不可入。 之,指孔子之道,亦指孔子其人。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在前在后,喻恍惚不可捉摸。 循循然善诱人:循循,有次序貌,诱,引导。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博文约礼,孔子教人,唯此二事。 卓尔,峻绝。 末由也已:末,无,无路可由。
剑不行。”
• 5、是:这是。 • 6、吾剑:我的剑。
13、之:指“剑”。 14、坠:落。 15、求:寻找。

7、之所从坠:掉下去的地 方
16、于:到。(其剑自舟中 坠于水
• 8、矣:了。
纪文达智对乾隆
• 【注释】 ⒈纪文达:即纪昀,字晓岚,谥号文达
• ⒉入直南书房:在宫内南书房当值 ⒊直庐: 值班的书房 ⒋仓皇:急忙 ⒌短视:近 视 ⒍亟(jí):急 ⒎说:解释 ⒏衣:穿衣。
8.将:率领、统率。
18.禽:同“擒”,捉获
9.几何:多少。 10.于:对于。
19.天授:天生的。
水滴石穿
为:担任 令:县令 库:钱库

文言文注释

文言文注释

《唐雎不辱使命》注释:1秦王:即秦始皇帝嬴政,当时他还没有称皇帝。

2使:派遣,派出。

3谓:对...说。

4许:恩,答应。

5虽然:即使(就是)这样。

6曰:说。

7终:始终8守:守护。

9欲:想10以:用11之:的12其:句中用来加重语气的助词13许:可要,必须。

14易:交换。

15加惠:给予恩惠。

加,给予。

16虽然:即使这样。

虽,即使。

然,这样。

17弗:不。

18以:用。

19且:况且。

20而:但。

21以:凭借。

22秦灭韩亡魏:秦国灭了韩国和魏国。

23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故,24所以。

错意,置意。

错,通“措”,安放,安置。

25请广于君:让安陵君扩大领土。

广,扩充。

于,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直接涉及的对象。

26逆:违背。

27轻:轻视。

28与(yú):通“欤”,疑问语气助词。

29非若是也:不是这样的。

非,不是。

是,代词,指秦王说的情况。

30直:只,仅仅。

31谓:对…说。

32怫(fú)然:盛怒的样子。

怫:盛怒;然:……的样子33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先生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公,相当于“先生”,古34代对人的客气称呼。

这是秦王暗示唐雎,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35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不堪设想。

36伏尸:使尸体倒下,使动用法。

37流血:使血流,使动用法。

38布衣:平民。

古代没有官职的人都穿布衣服,所以称布衣。

这里指的是下文所说的“士”,即游说诸侯的策士。

他们有胆识,有本事,但没有爵位,所以也称布衣。

39抢,撞。

徒,光着。

40跣(xiǎn):赤足。

41庸夫:平庸无能的人。

42士:这里指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43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

44聂政之刺韩傀(guī)也,白虹贯日: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

45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

仓,通“苍”,青色。

古文言文注释及翻译

古文言文注释及翻译

原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注释:子:孔子,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曰:说。

为政:治理国家。

以德:用道德。

譬如:比如。

北辰:北极星,位于天空北极,因而不动。

居其所:居于它所在的位置。

众星:其他星星。

共之:围绕它。

翻译: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它居于它所在的位置,其他的星星都围绕着它。

”这段话出自《论语·为政》,是孔子关于治理国家的重要论述。

在这里,孔子强调道德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只有用道德来治理国家,才能使国家安定、人民幸福。

首先,“为政以德”是孔子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

这里的“德”指的是道德,即道德规范和道德品质。

孔子认为,一个国家的治理者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拥护。

其次,“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是对“为政以德”的具体阐述。

北极星是天空中的明星,因其位于北极而不动,成为其他星星的参照。

这里的“北辰”比喻国家的领导者,而“众星”则比喻国家的百姓。

孔子通过这个比喻说明,一个国家的领导者只有像北极星一样,居于道德的高地,才能使国家安定,使百姓安居乐业。

这段话告诉我们,道德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性。

一个国家的领导者,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拥护,从而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在今天,这段话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我国,党和政府始终把道德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为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上九下文言文知识点
《陈涉世家》
1苟富贵,无相忘2“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3发闾左適戍渔阳4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5失期,法皆斩
6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7“天下苦秦久矣8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9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10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1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2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3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14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岳阳楼记》(2010)
一字词解释
1
以物喜,25
二语句翻译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属予作文以记之3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4朝晖夕阴,气象万千5此则岳阳楼之
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6览物之情,得无异乎?7日星隐曜,山岳潜形;8去国怀乡,忧谗畏讥9沙鸥翔集,锦鳞游泳;10浮光跃金,静影沉璧,1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1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14微斯人,吾谁与归?
《醉翁亭记》
1其西南诸峰2望之蔚然3山行六七里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5作亭者谁?6
名之者谁?7饮少辄醉8醉翁之意不在酒9得之心而寓之酒也10若夫日出而林霏开11云归而岩穴暝12野芳发而幽香13佳木秀而繁阴14而乐亦无穷也15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16临溪而渔17杂然而前陈者18宴酣之乐,非丝非竹19觥筹交错,20颓然乎其间者21树林阴翳,22游人去而禽鸟乐也23而不
知太守之乐其乐也24太守谓谁?
二语句翻译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3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4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5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7宴酣之乐,非丝非竹8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9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10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九下《曹刿论战》(2008/2017)
一字词解释
1齐师伐我2“肉食者谋之3又何间焉4肉食者鄙5“何以战6衣食所安,弗敢专也7小惠未徧8牺牲玉帛,弗敢加也,9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10小大之狱,虽不能察11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12公将鼓之13齐师败绩14公将驰之15既克,公问其故16一鼓作气,再而衰17彼竭我盈,故克之18惧有伏焉
19望其旗靡
二语句翻译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3小信未孚,神弗福也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5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6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7彼竭我盈,故克之。

8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邹忌讽齐王纳谏》(2011)
一字词解释
1形貌昳丽2邹忌修八尺有余3朝服衣冠4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5徐公何能及君也?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7“臣诚知8今齐地方千里9群臣吏民能面刺10能谤讥于市朝11闻寡人之耳者12时时而间进13期年虽欲言14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二语句翻译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4臣诚知不如徐公美5于是入朝见威王6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8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鱼我所欲也》
一字词解释
1故不为苟得也2死亦我所恶3则凡可以得生者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5蹴尔而与之6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7万钟于我何加焉!8乡为身死而不受9所识穷乏
者得我与10故患有所不辟也11是亦不可以已乎?12此之谓失其本心二语句翻译
1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2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3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5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6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7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愚公移山》
一字词解释
1河阳之北2年且九十3惩山北之塞4出入之迂也5杂然相许6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7且焉置土石?8投诸渤海之尾9荷担者三夫10始一反11汝之不惠12固不可彻13孙孙无穷匮也14何苦而不平15亡以应
16惧其不已也17一厝雍南18陇断焉
二语句翻译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2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3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4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5甚矣,汝之不惠!6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7子子孙孙无穷匮也8河曲智叟亡以应。

《三峡》
一字词解释
1略无阙处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夏水襄陵4沿溯(sù)阻绝5或王命急宣
6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7则素湍绿潭8绝山献9飞漱其间10良多趣味。

11霜旦12涧肃13属引凄异14哀转久绝
二语句翻译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 ī )月。

7
9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记承天诗夜游》
一字词解释
1解衣欲睡2欣然起行3念无与为乐者4怀民亦未寝5相与步于中庭。

6空明
7交横8盖竹柏影也9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二语句翻译
1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2相与步于中庭3庭下如积水空
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4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