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化学基本概念

合集下载

化学基本概念

化学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 = A + 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高中化学必背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化学必背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化学必背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中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涉及到许多基础知识点。

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深刻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点,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本文将对高中化学必背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广大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

一、化学基本概念1.物质物质是指构成宇宙万物的各种物体、物质的总称。

它具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质量、体积、密度、颜色、状态等。

化学性质包括化学变化的特征以及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的特点。

2.元素元素是由一种原子构成的物质。

它是构成各种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具有自身特定的物理化学性质。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按原子序数排列,具有明确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规律。

3.化合物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以一定的化学组合方式结合而成。

它具有比元素更为复杂的物理化学性质。

常见的化合物包括水、盐、糖等。

4.分子分子是构成化合物的最小单位。

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以共价键相连而成,具有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

一些分子可以改变形状,这就决定了它们的功能和用途。

5.离子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可以通过失去或获得电子而产生。

在某些化学反应中,离子发挥着重要作用。

常见的离子包括氯离子、钠离子、氢离子等。

二、化学计量1.化学反应式化学反应式是指化合物的反应式子,它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

在化学反应中,各种物质的质量始终得到保留。

在计算化学反应时,必须熟练掌握化学反应式。

2.摩尔质量摩尔质量是指各种物质的摩尔质量,也就是每个分子的质量。

在进行化学计算时,必须熟练掌握化合物的摩尔质量。

3.摩尔比摩尔比是指两种物质的摩尔质量之比。

在反应中,化合物的摩尔比对于化学反应的进程具有决定作用。

对于计算化学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物,必须熟练掌握摩尔比的计算、合理应用。

三、化学反应1.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它受到温度、浓度、反应物种类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反应的分析和控制非常重要。

2.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达到一定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高中化学1-4讲义

高中化学1-4讲义

高中化学1-4讲义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学而思教研讲义第1到4讲讲义【1】 高中化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重点包括: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化学用语、化学计量、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等几个部分。

【2】 化学基本理论与概念是高中化学的基础,是解决化学问题、运用化学思维的基本工具与手段。

除此之外,在高考中,对于阿伏加德罗常数、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电解质等概念的辨析、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胶体的制备与性质等内容也是经常直接考查的部分。

而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相关的元素推断,则是高考的必考点。

【3】 复习本部分知识时,除对基本知识扎实记忆外还应注意对于基本概念要辨析清楚,包括“四同”、电解质、阿伏伽德罗常数等;对于化学计量,要注意结合后面的知识掌握化学计量的相互转换,同时注意单位的转换;另外,训练逻辑思维和化学推理能力,以应对元素推断的基本要求。

一、物质的组成质子中子原子核核外电子原子构成分子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单质纯净物混合物物质元素化合态游离态直接构成直接构成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微观构成宏观组成核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具有相同质子数与中子数的一类原子二、物质的变化高考点拨第1讲知识点睛1.1 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基本理论 与概念三、物质的分类【重点突破】1.胶体的性质与制备。

(1)性质:微粒半径1~100 nm;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电泳现象;(凝聚)介稳性;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能透过滤纸。

(2)制备:Fe(OH)3胶体的制备。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区分。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是对于化合物的分类,单质无论是否导电都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同样对于混合物来说,也没有办法分类为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2)电解质只有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才会生成可自由移动的离子,因而只有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才会导电,例如NaCl在固体状态下不能导电。

高中化学基本概念整理归纳

高中化学基本概念整理归纳

高中化学基本概念整理归纳高中化学是中学化学的重要阶段,是学习化学知识的基础,也是考取理工科专业的必备课程。

化学基本概念是高中化学的基本内容之一,是理解和掌握进阶化学知识的前提。

本文将对高中化学基本概念进行整理归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1. 基本粒子高中化学中的基本粒子包括原子、分子和离子等。

其中,原子是构成所有物质的最小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分子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通过共价键相互结合而形成的物质。

离子是在化学反应中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带电的原子或分子。

2. 化学变化化学反应是指原物质经过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过程。

化学变化的标志包括:颜色、气味、密度、温度和放出或吸收热量等。

3. 元素元素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不能分解成其他物质。

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半金属元素三类。

4.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原子元素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的化学物质。

化合物的组成比例是化学计量比,即是指原子之间的化学键数与各元素的原子数的比值关系。

与元素不同的是,化合物可以被分解成原子或分子。

5. 摩尔化学计量单位的基本单位是摩尔,它是化学里的量子,表示某种物质中的粒子(原子、分子或离子)的数量。

一个摩尔的物质中含有 6.02×10^23 个粒子。

6. 化学反应的平衡化学反应是向一个化学方程式中加入反应物而形成的变化。

化学反应的平衡是指化学反应速度相等时的状态。

化学反应的平衡的实质是化学反应中正反两个过程同时进行的状态,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数量在一定条件下达到了动态平衡。

7. 热力学热力学是研究热量、温度、压力、功、焓、熵、自由能等热力学量的物理学科。

热力学为化学反应的研究提供了定量的方法和理论基础。

8. 酸碱酸是指能够产生氢离子(H^+)的化合物。

碱是指能够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

酸碱中和是酸和碱发生反应后电荷的均衡状态。

9. 氧化还原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原子或分子之间电子的转移过程。

2020高中化学配位化学的基本概念

2020高中化学配位化学的基本概念
如:Zn(NH3)62+ 和Zn(CN)42(6)其它因素
了解
无机化学 第11章
4、配离子的电荷: 中心体和配位体总电荷数的代数和。
Al(OH)4-,SiF62-,PF6CdCl64- 、 ZnCl42-、HgCl42PtCl64-和 PtCl42[Cu(NH3)4]2+和 [Cu(NH3)2]+
Fe(3) Fe(4)
N(32)
N(26)
N(31) Ni(3)
O(31) N(25)
O(22)
N(45) O(11) O(42)
Ni(1)
N(11)
N(46)
N(12)
Fe(2) O(21)
N(22) N(16)
Ni(2)
O(12)
N(21) N(15)
Fe(1)
H2N
S
NN
H
H NN
S H2N
(2)配位体的命名 Ⅰ、有多种配位体时,不同配位体间用“·”隔开 。 Ⅱ、配位体的命名顺序
无机化学 第11章
原则: ①先离子→后分子,先无机配体→后有机配体。 如: K[PtCl3NH3] 三氯·氨合铂(II)酸钾
[PtCl4(en)] 四氯·一乙二胺合铂(Ⅳ)
②同类型:按配位原子元素符号英文字母顺序 如:[Co(NH3)5H2O]Cl3 三氯化五氨·一水合钴(III)
无机化学 第11章
配合物 [Ag(NH3)2]Cl
配 配位数 体
NH3
2
配体数 中心体 氧化数
2
+1
配位 原子
N
[Cu(NH3)4]SO4 NH3
4
[Fe(CO)5]
CO 5
[CoCl3(NH3)3] NH3

高中化学俗称总结

高中化学俗称总结

高中化学俗称总结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

在高中学习中,化学是必修科目之一,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定律规则。

下面将就高中化学常见的内容进行总结,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一、化学元素1. 元素的概念: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是化学中最基本的概念。

目前已经发现的元素有118种,其中92种是自然存在的元素,剩下的是人工合成的。

2.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电子排布和性质等规律排列的。

元素周期表中,横向为周期,纵向为族。

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周期性规律呈现着性质的变化。

二、化学键1. 化学键的分类: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

离子键是通过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形成的,共价键是通过原子间共享电子形成的,金属键是金属原子之间电子云的共享。

2. 化学键的性质:离子键通常为固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共价键通常为分子,具有较强的相互吸引力和难溶于水的性质;金属键则表现为金属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

三、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的条件: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进行,包括适当的温度、压力、浓度等条件。

在化学反应中,通常会有物质的生成、消耗和转化。

2. 化学反应的分解:化学反应可以分为生成反应、消耗反应和转化反应。

生成反应是指生成新物质,消耗反应是指消耗原有物质,转化反应是指原物质转变成不同的物质。

四、化学方程式1. 化学方程式的表达: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符号式表示,由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组成。

化学方程式需要符号平衡和质量平衡。

2. 化学方程式的应用:化学方程式可以用于计算物质的质量、物质的反应进度、反应的热效应等。

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反应。

五、酸、碱和盐1. 酸碱的性质:酸是指产生H+离子的物质,具有酸味、腐蚀性等性质;碱是指产生OH-离子的物质,具有苦味等性质;盐是由酸和碱中和而成的产物。

2020高中有机化学知识归纳和总结(完整版)+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2020高中有机化学知识归纳和总结(完整版)+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2020高中有机化学知识归纳和总结(完整版)+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和总结(完整版)一、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物质。

同系物的判断要点:1、通式相同,但通式相同不一定是同系物。

2、组成元素种类必须相同3、结构相似指具有相似的原子连接方式,相同的官能团类别和数目。

结构相似不一定完全相同,如CH3CH2CH3和(CH3)4C,前者无支链,后者有支链仍为同系物。

4、在分子组成上必须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但通式相同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不一定是同系物,如CH3CH2Br和CH3CH2CH2Cl都是卤代烃,且组成相差一个CH2原子团,但不是同系物。

5、同分异构体之间不是同系物。

二、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

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1、同分异构体的种类:⑴碳链异构:指碳原子之间连接成不同的链状或环状结构而造成的异构。

如C5H12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即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

⑵位置异构:指官能团或取代基在在碳链上的位置不同而造成的异构。

如1—丁烯与2—丁烯、1—丙醇与2—丙醇、邻二甲苯与间二甲苯及对二甲苯。

⑶异类异构:指官能团不同而造成的异构,也叫官能团异构。

如1—丁炔与1,3—丁二烯、丙烯与环丙烷、乙醇与甲醚、丙醛与丙酮、乙酸与甲酸甲酯、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等。

⑷其他异构方式:如顺反异构、对映异构(也叫做镜像异构或手性异构)等,在中学阶段的信息题中屡有涉及。

各类有机物异构体情况:⑴C n H2n+2:只能是烷烃,而且只有碳链异构。

如CH3(CH2)3CH3、CH3CH(CH3)CH2CH3、C(CH3)4⑵C n H2n:单烯烃、环烷烃。

如CH2=CHCH2CH3、CH3CH=CHCH3、CH2=C(CH3)2、、⑶C n H2n-2:炔烃、二烯烃。

如:CH≡CCH2CH3、CH3C≡CCH3、CH2=CHCH=CH2⑷C n H2n-6:芳香烃(苯及其同系物)、CH2—CH2 CH2—CH2CH2CH2—CH —CH3CH3CH3CH3CH3CH3⑸ C n H 2n +2O :饱和脂肪醇、醚。

高中化学中重要概念的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中重要概念的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中重要概念的归纳总结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是高中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我们接触到了许多重要的概念,这些概念是我们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的基础。

在本文中,我将对高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概念进行归纳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概念。

一、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具有独特的原子序数和原子量。

元素可以通过化学符号来表示,比如氧元素的化学符号为O。

元素可以根据其原子序数和原子量的不同进行分类,例如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过渡元素等。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通过化学反应结合而成的物质。

化合物可以通过化学式来表示,比如水的化学式为H2O。

化合物可以根据其组成元素的种类和比例进行分类,例如氧化物、酸、碱等。

二、原子和分子原子是构成元素的最小粒子,具有独特的质量和电荷。

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其中质子带有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电子带有负电荷。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和中子上,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粒子。

分子可以是由相同元素的原子构成的,也可以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构成的。

分子的种类和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

三、离子和离子键离子是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正离子带有正电荷,负离子带有负电荷。

离子之间通过电荷的相互吸引力形成离子键,离子键是一种强烈的化学键,通常在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

离子和离子键的形成使得物质具有了良好的导电性和溶解性。

离子在溶液中可以自由移动,导致溶液具有电导能力。

离子在固体中排列有序,形成晶体结构。

四、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原始物质被转化为新的物质。

化学反应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来表示,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别位于箭头的两侧。

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

化学平衡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压力和温度等保持不变的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量交换 有 有 无
体系的性质
无机化学 第一章
分类
特点
例子
广度 其量值与体系中物质的量成正 质量、体积、热
性质 比,具有加和性。
容量等
其量值只决定于体系的自身特
强度
温度、压力、密
性,与体系中物质的量无关,
性质
度等
无加和性。
无机化学 第一章
二、状态和状态函数
(1)体系的状态 状态——体系物理、化学性质的总和。 例如质量、温度、压力、体积、态。 始态——体系发生变化前的状态 终态——体系发生变化后的状态
无机化学 第一章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体系和环境 二、状态和状态函数 三、过程和途径 四、热和功 五、内能
无机化学 第一章
一、体系和环境
体系:研究对象;
环境:体系以外的其它部分。
宇宙:体系和环境的结合;
体系
The System
体系的分类
无机化学 第一章
分类 敞开体系 封闭体系 孤立体系
物质交换 有 无 无
注: 对于功(W)的正负符号规定,有的书刊与此相 反。
无机化学 第一章
五 内能
1、定义:内能是指体系内部所包含的各种能量之总 和。它不包括体系整体运动的动能及体系在外场中 的位能。 2、内能是体系的一种性质,所以它只取决于状态, 即内能是状态函数。 3、内能的绝对数量是无法测量的(即不可知的)。 4、我们只关心内能的变化量,△U = U2 — U1 。 5、理想气体的内能只是温度的函数。
三 过程和途径
无机化学 第一章
过程:体系从始态到终态变化的经过。 途径:完成这一变化经过的具体步骤、路线。
过程可分为:恒温过程、恒压过程、恒容过 程、绝热过程等。
无机化学 第一章
恒温过程
始态 p1=1.01×105 Pa T1=298K
p2=2.02×105 Pa T1=298K







程 p1=1.01×105 Pa T2=398K
无机化学 第一章
体积功
体积功——因体系体积变化反抗外力作用与环 境交换的能量。 对于一般化学反应来说,如果反应过程不在特 定装置(如原电池)中进行,主要指体积功。 功不是状态函数。
无机化学 第一章
规定
体系从环境吸热 (获得能量),Q为正值; 体系向环境放热 (损失能量), Q为负值。 环境对体系作功(获得能量),W为正值; 体系对环境作功(损失能量),W为负值 。
无机化学 第一章
(2)状态函数 状态函数:表征和确定体系状态的宏观性质,例如:
温度、压力、体积、密度、能量、形态等,还有后 面将要介绍的热力学函数:U、H、G、S等。
状态函数的特点:“状态一定值一定、殊途同归变 化等、周而复始变化零。” 并非所有的状态函数都 是独立的,有些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 例如:P、 V、T、n四个只有三个是独立的。
终态 p2=2.02×105 Pa T2=398K
恒温过程
无机化学 第一章
四 热和功
当体系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体系与环境之间必然 伴随着能量的交换, “热”和“功” 。 体系与环境之间因温度的不同而交换或传递的能 量称为热(heat),符号为Q。 除了热以外的一切交换或传递的能量都称为功( work),常用符号为W。 热和功的单位都采用J或kJ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