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基本概念与计算
高中一年级化学化学基本概念与化学计量

高中一年级化学化学基本概念与化学计量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和相关的能量变化。
在高中一年级化学学习中,我们首先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概念和计量方法。
本文将就高中一年级化学中的化学基本概念与化学计量进行探讨。
一、化学基本概念1. 原子与分子原子是构成化学物质的最小单位,分为元素的原子和化合物的原子。
元素的原子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而化合物的原子则由不同类型的原子组成。
原子通过化学反应进行重组,形成分子。
分子是由两个以上原子结合而成的电中性粒子。
2.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数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可以按照周期表进行分类,具有独特的属性。
而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通过固定的化学组合比例而形成的物质,具有独特的化学和物理性质。
3. 物质的状态和性质物质存在三种状态:固体、液体和气体。
不同状态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形状和体积,并且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也有所不同。
物质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类。
物理性质是指不改变物质化学组成的性质,如颜色、温度和硬度。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性质,如燃烧和反应活性。
4.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产生新的物质。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之间的键合改变,导致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释放能量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吸收能量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二、化学计量1. 摩尔和摩尔质量摩尔是化学中表示物质量的单位,摩尔的大小与物质内包含的粒子数有关。
1摩尔物质内含有约6.02×10^23个粒子。
摩尔质量是指1摩尔物质的质量,单位为克/摩尔。
2. 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指一个元素原子质量与碳-12原子质量的比值。
相对原子质量是无量纲的。
相对分子质量是指一个分子质量与碳-12原子质量的比值。
3.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计量关系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中的基本定律之一,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化学反应前后所涉及的物质质量总和保持不变。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由元素组成,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 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构成,化合物由不同元素以化学键结合。
2. 原子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云组成,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
- 电子云由电子按能级排布,电子排布遵循保里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和能量最低原理。
3.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元素,显示元素的周期性和族性。
- 元素的性质(如原子半径、电负性、离子化能)随周期表位置变化呈现规律性。
4. 化学键- 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 离子键由电荷吸引力形成,共价键由电子对共享形成,金属键由金属原子间的电子海形成。
5.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二、化学反应类型1. 合成反应- 多种反应物合成一种生成物的反应,如:A + B → AB。
2. 分解反应- 一种反应物分解成多种生成物的反应,如:AB → A + B。
3. 置换反应- 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如:A+ BC → AC + B。
4. 双置换反应- 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如:AB + CD→ AD + CB。
三、化学计算1. 摩尔概念- 摩尔是物质的量单位,1摩尔物质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6.022×10^23)个粒子。
2. 浓度计算- 溶液浓度用摩尔浓度(mol/L)表示,通过溶质的摩尔数除以溶液体积计算。
3. 质量守恒- 化学反应中,通过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4. 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通过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的热效应。
四、溶液与酸碱1. 溶液的分类- 根据溶质和溶剂的状态,溶液分为气态溶液、液态溶液和固态溶液。
2. 酸碱理论- 酸碱指示剂、pH值、缓冲溶液等概念,以及布朗斯特-劳里酸碱理论。
高中化学知识点讲解总结

高中化学知识点讲解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
- 分类: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和混合物(均匀混合物、非均匀混合物)。
2. 原子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云组成。
- 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3.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的排列原则:按原子序数递增。
- 周期表中的周期、族(组)和区块。
4. 化学键- 离子键: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
- 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享电子对形成的键。
-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享。
5.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的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还原-氧化反应等。
-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
6. 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包括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
二、重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酸碱盐- 酸:能够释放氢离子(H+)的物质。
- 碱:能够接受氢离子,释放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 盐:由酸和碱中和反应生成的物质。
2.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 还原: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识别。
3. 有机化学- 碳的杂化轨道理论和sp3、sp2、sp杂化。
- 基本有机化合物:烃、醇、酚、醛、酮、酸、酯等。
- 有机反应类型: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氧化反应等。
4. 无机化学- 常见无机物的性质:金属、非金属、氧化物、硫化物等。
- 配位化学基础:配体、中心离子、配位数、配位键。
5. 溶液与溶解度- 溶液的分类: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 溶解度: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能力。
- 溶解度曲线和溶度积的应用。
三、化学实验技能1. 实验安全- 实验室安全规则。
- 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
2. 实验操作- 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
- 基本操作技能:称量、量取、混合、加热、蒸馏等。
3. 实验设计与分析- 实验目的的明确和实验方案的设计。
- 数据记录和处理。
-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高中化学重要板块

高中化学重要板块
1. 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元素、化合物、离子、化学键等基本概念,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式。
2. 化学计量学:原子量、相对原子质量、分子量、摩尔、化学计算。
3.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反应速率、反应动力学、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的数值计算。
4. 酸碱与盐:酸、碱、酸碱中和反应、酸碱指示剂、盐的基本概念,盐的制备和应用。
5. 化学热力学: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熵、焓、反应焓、热力学计算。
6. 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平衡、溶解度平衡和离子反应等化学原理。
7. 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学元素分类、元素周期律的基本原理、周期表上的元素特征。
8. 元素化学:氢、氧、氮、碳、硫等元素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的化合物的制
备、性质和应用。
9. 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基本概念,有机化学反应、分离和鉴定,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性质和应用。
10.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的安全、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涉及化学实验中的常见实验、化学计算和数据分析等。
2024年高一化学必备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一化学必备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子结构1. 化学与化学变化的基本概念2. 元素、化合物与混合物的区别与性质3. 原子、分子与离子的概念4. 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的组成与特点二、化学计算1. 摩尔与摩尔质量的概念2. 化学计量关系与化学方程式的应用3. 溶液的浓度计算4. 命题计算与反应速率的关系三、物质的组成与性质1. 原子与分子的稳定性及相关性质2. 元素的性质与周期变化规律3. 化合物的构成及性质4. 气体、液体与固体的性质比较四、原子结构与化学键1. 原子核结构与质子、中子、电子的概念2. 电子的分布与填充规则3. 元素化合态与电子排布的关系4. 化学键的形成与键能五、气体与气体的化学反应1. 气体的特性与气体定律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3. 理想与非理想气体的行为差异4. 气体的扩散与溶解六、溶液的理论与性质1. 溶液的组成与形成过程2. 溶解度的概念与影响因素3. 酸碱中和反应与pH值的测定4. 溶液的电离与电导性七、化学反应与反应速率1. 化学反应的特征与类型2. 反应速率与转化率的计算与关系3.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及其定量关系4. 化学平衡与化学平衡常数的性质八、酸碱与中和反应1. 酸碱的定义与性质2. 酸碱中和反应的定量关系3. 强酸弱酸与强碱弱碱的鉴定方法4. 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如中和滴定、酸碱溶液的调配)九、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与性质2.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过程3.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鉴定方法4.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如电化学反应、电解与电池)十、能量与化学反应1. 热与化学反应的关系2. 热力学基本定律与热力学函数3. 热量的计算与热化学方程式的应用4. 化学反应的放热与吸热反应的特点总结:以上是____年高一化学必备的知识点总结,总共约____字。
这些知识点包括基本概念与原子结构、化学计算、物质的组成与性质、原子结构与化学键、气体与气体的化学反应、溶液的理论与性质、化学反应与反应速率、酸碱与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以及能量与化学反应等方面的内容。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计算方法复习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计算方法复习化学计算是高中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化学计算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各种化学实验和计算题的问题。
了解常见的化学计算方法对于学习化学和备考考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高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学计算方法进行复习。
一、摩尔计算摩尔是用来表示物质的数量的单位,化学计算中常用摩尔来进行计算。
在化学方程式中,摩尔的概念非常重要,它指的是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关系。
例如,在化学反应中,如果已知反应物的摩尔数,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生成物的摩尔数,进而计算反应物之间的摩尔比。
摩尔计算是化学计算中的基础,大家要熟练掌握。
二、质量计算在化学实验中,我们常常需要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
质量计算是化学计算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摩尔计算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可以轻松地进行质量计算,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在质量计算中,还需要注意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及反应物的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三、体积计算在一些化学实验中,我们需要根据反应物的体积来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
体积计算也是化学计算的常见方法之一。
在体积计算中,我们需要根据气体的摩尔体积与摩尔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计算。
同时,体积计算还需要考虑到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压力和温度,这对于体积计算也有一定的影响。
四、溶液浓度计算溶液浓度是溶质溶于溶剂中的比例。
在化学计算中,我们需要根据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或摩尔数来计算溶液的浓度。
溶液浓度计算常用的单位有摩尔/升、质量百分比、体积百分比等。
在溶液浓度计算中,还需要注意到浓度和浓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不同条件下浓度的变化。
五、热量计算在一些化学反应中,会伴随着吸热或放热的现象。
热量计算是化学计算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热量计算中,我们需要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热化学方程式来计算反应的热量变化。
热量计算也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需要注意到放热和吸热的情况,以及热量与其他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
以上就是高中化学常见的化学计算方法的复习内容。
高中化学知识点梳理总结

高中化学知识点梳理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由元素组成,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 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构成的物质,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
2. 原子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云组成,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电子云由电子组成。
- 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3.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如H2O表示水。
-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如2H2 + O2 → 2H2O。
4. 化学反应类型- 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还原-氧化反应等。
5. 摩尔概念-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摩尔物质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6.022×10^23)个基本单位。
6. 溶液与浓度-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 浓度表示溶质在溶液中的含量,常用单位有摩尔/升(M)、克/升(g/L)等。
二、元素化学1. 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排列所有已知元素的表格。
- 元素分为金属、非金属和半金属。
2. 主族元素- 主族元素包括第1A至第8A族,它们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决定。
3. 过渡元素- 过渡元素包括第3B至第12B族和第8B族,它们具有不完全填充的d轨道。
4. 元素的性质- 元素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熔点、沸点等。
- 元素的化学性质包括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5. 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 例如,氧、氢、碳、氮、硫、磷、氯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
三、化学计算1. 物质的量计算- 通过已知的质量或体积计算物质的量。
2. 溶液浓度计算- 根据溶质的质量或体积计算溶液的浓度。
3. 化学反应的计量关系-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
4. 气体定律- 波义耳定律、查理定律和阿伏伽德罗定律,用于计算气体的状态变化。
四、化学实验1. 实验安全- 实验室安全规则和事故处理。
2. 实验器材- 常见化学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
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 原子与分子- 元素与化合物- 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2.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与混合物- 金属与非金属- 酸、碱与盐3. 化学反应- 化学方程式- 氧化还原反应- 酸碱反应- 沉淀反应4. 化学计量- 摩尔概念- 物质的量与质量的关系- 气体定律(波义耳定律、查理定律、阿伏伽德罗定律)5. 能量变化- 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 燃烧热与中和热- 能量守恒原理二、元素与化合物1. 卤素- 卤素元素的性质与用途 - 卤化物2. 碱金属与碱土金属- 元素性质与周期律- 重要化合物3. 过渡金属- 常见过渡金属的性质- 金属的氧化态与配位化学4. 非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的性质- 氧化物与非金属间的反应5. 无机非金属材料- 硅酸盐材料- 陶瓷与玻璃三、溶液与胶体1. 溶液的组成与性质- 溶质与溶剂- 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溶液的浓度表示2. 酸碱溶液- pH值与酸碱指示剂- 缓冲溶液- 酸碱滴定3. 胶体与界面现象- 胶体的分类与性质- 表面张力与表面活性剂四、化学实验技能1. 实验基本操作- 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 - 实验室安全规则2.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过滤与结晶- 蒸馏与萃取3. 定量分析- 滴定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4. 定性分析- 火焰试验- 试剂检测法五、有机化学基础1. 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 - 碳的杂化与键型- 有机分子的命名规则2. 基本有机反应- 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消除反应3. 官能团化学- 醇、酚、醚- 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 胺与酰胺4. 聚合与高分子化学- 聚合物的分类与性质- 加聚与缩聚反应六、化学计算1. 摩尔计算- 质量与摩尔的转换- 溶液的浓度计算2. 气体体积计算-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3. 反应热计算- 从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4. pH计算- 酸碱溶液的pH值计算请注意,本文档为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的总结,旨在提供一个清晰的复习框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巩固练习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1、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氧化铝与硫酸的反应3、氧化铝与烧碱的反应4、氢氧化铝与盐酸的反应5、氢氧化铝与苛性钠的反应6、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铝7、氧化铁与硫酸的反应8、氢氧化亚铁与硫酸的反应9、氯化铁中加入铁粉10、氯化铁中加入铜粉11、氯化亚铁中滴加氯水12、铜与浓硝酸的反应13、铜与稀硝酸的反应1、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2、二氧化硅与生石灰(CaO)反应3、实验室制备氯气二氧化硫与生石灰的反应4、工业合成氨5、碳酸氢铵受热分解6、实验室制备氨气7、铜与浓硫酸的反应8、C与浓硫酸的反应(一)化学基本概念1、化合物:组成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如:CO2、NaCl、H2O都是化合物2、单质:有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
如:Fe、H2、N2都是单质3、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4、化合价:化合价是用来表示元素的原子之间相互化合时的数目。
它有正价和负价之分。
规律(1)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2)氢元素通常显+1价,氧元素通常显—2价。
(3)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4)在单质里,元素的化合价为05、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
如O2、H2O、CO2、KClO3等化学式的含义(以H2O为例):①表示一种物质:水这种物质②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水有氢氧两种元素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一个水分子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一个水分子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练习】:1、试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氯化钠硝酸氧化铝氯化铝氢氧化铝氨气过氧化氢过氧化钠氯化亚铁硫酸钠碳酸氢钠硅酸钠2、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 )A.AlCl3——氯化铝 B.Ca2+——钙离子 C.2 O——2个氧元素 D.2H2O——2个水分子3、氯化钴(CoCl2)试纸常用来检验水是否存在,其中钴(Co)元素的化合价是( )A.+2 B.+1 C.-2 D.-14、下列含氮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的是()A.NO B.NH3 C.HNO3D.HNO2【解析】:由于氢元素通常显+1价,氧元素通常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判断NO中氮元素化合价是+2,NH3中氮元素化合价是-3,HNO3中氮元素化合价是+5,HNO2中氮元素化合价是+3。
5、写出下列常考的离子氢氧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硅酸根离子()氯离子()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铵根离子()三价铁离子()亚铁离子()高锰酸根离子()常见的酸与酸跟(二)、物质的分类之酸碱盐一、酸1、酸是一类化合物的统称。
酸在化学中狭义的定义是: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25℃时,其稀溶液的pH值小于7。
这类物质大部分易溶于水中,少部分如硅酸()难溶于水。
常见的酸主要有碳酸H2CO3 磷酸H3PO4 盐酸HCl硝酸HNO3 氢硫酸H2S 氢溴酸HBr氢氟酸HF 亚硫酸H2SO3 氢碘酸HI硅酸H2SiO3 硫酸H2SO42、酸一般具有通性(大多数酸性质相似,可以相互模拟)1)酸具有腐蚀性2)酸能够与金属单质(氢前金属)进行置换反应生成氢气锌和稀硫酸铁和稀硫酸镁和稀硫酸铝和稀硫酸锌和稀盐酸铁和稀盐酸镁和稀盐酸铝和稀盐酸3)酸遇指示剂显色:酸遇石蕊一般呈现色;遇酚酞色;4)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5)碱性氧化物+酸-------- 盐+ 水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6)酸+ 盐-------- 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强酸制弱酸或生成难溶物)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二、碱1、电离时所有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
其水溶液的PH值大于7。
2、常见碱的溶解性:除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钡-Ba(OH)2、氢氧化钙(微溶)-Ca (OH)2和一水合氨NH3·H2O(氨水,唯一的弱碱)外,其余的碱基本上都难溶于水。
另外要注意的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碱的通性:1)遇指示剂变色酸遇石蕊一般呈现色;遇酚酞色;2)腐蚀性 3)酸碱中和酸+碱→盐+水4)酸性氧化物+碱-------- 盐+ 水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氢氧化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熟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5)碱+ 盐-------- 另一种碱+ 另一种盐(生成难溶性碱)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氢氧化钠与氯化铁:氢氧化钠与氯化镁:氢氧化钠与氯化铜三、盐1、盐是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正电荷离子)与酸根阴离子(负电荷离子)所组成的中性(不带电荷)的离子化合物2、盐的通性1)、可以与酸、碱、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盐+ 盐----- 两种新盐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硫酸钠和氯化钡:2)、可以与活泼金属单质发生置换反应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三)化学计算一、有关化学式的简单计算(以A a B b 为例)A aB b 的相对分子质量=a ×A 的相对原子质量+b ×B 的相对原子质量A 元素的质量B 元素的质量=a ×A 的相对原子质量b ×B 的相对原子质量A 元素的质量分数=a ×A 的相对原子质量A aB b 的相对分子质量×100%A 元素的质量=物质A aB b 的质量×A 元素的质量分数 例1 媒体近日报道:市面上部分方便面遭到塑化剂污染,长期接触塑化剂可引起血液系统损害,其中,塑化剂(DMP)化学式为C 10H 10O 4。
求:(1)DMP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2)DMP 中C 、H 、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3)DMP 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到0.01%) 。
例2 赤铁矿石是炼铁的重要原料,其主要成分为氧化铁(Fe 2O 3)。
请计算: (1)氧化铁中铁、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2)80 g 氧化铁中含有的铁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g 。
[解析] (1)DMP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0+1×10+16×4=194。
(2)DMP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10)∶(16×4)=60∶5∶32。
(3)DMP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4194×100%=32.99%。
[解析] (1)根据氧化铁的化学式Fe2O3,铁、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2)∶(16×3)=7∶3。
(2)铁元素的质量为:⎝⎛⎭⎪⎪⎫Fe的相对原子质量×2Fe2O3的相对分子质量×100%×80 g=⎝⎛⎭⎪⎫112160×100%×80 g=56 g。
二、物质的量(n)1、物质的量与阿伏伽德罗常数1)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符号是n,单位是摩尔mol,它使用的对象时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离子)2)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含有的粒子数叫阿伏伽德罗常数,符号是N A,单位是mol—1N A=6.02×1023mol—1 公式:3)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符号是M,单位是g/mol公式:练习:1)、14g氮气中含有molN2;含有mol N2)、48g硫酸根中含有mol O;含有mol S3)、3.1gP4(白磷)中含有molP4;含有mol P4)、5.3g碳酸钠中含有mol Na+;含有mol O5)、含有0.3molO的碳酸氢钠质量为g6)、gNH4Cl中含有1molH;含有molN7)、0.25molNO2中含有mol O;含有g N8)、5.4gAl能够与mol HCl恰好完全反应生成gH22、气体摩尔体积1)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气体摩尔体积,符号Vm,单位L/mol,它的大小与温度和压强有关公式:2)在标准状况(0℃、101KPa)下,任何气体的摩尔体积都约为22.4L/mol3)阿伏伽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推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P是压强、V是体积、T是温度、n是物质的量、R是常数)练习:1)、标况下11.2L氮气中含有个N2)、25℃,1大气压条件下1120mlO2含有mol O3)、0℃,1大气压条件下336mlNO2中含有个O4)、2.1g的NH3标况下体积为L 5)标况下4480mlCO2中含有g O3、物质的量浓度1)以单位体积溶液里含有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是C B,单位是mol/L 公式:例题:配制500mL 0.1mol/L的NaOH溶液需要NaOH的质量是多少?2)在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是,常用下面的式子计算:C1•V1=C2•V2练习:将30mL0.5mol/L NaOH溶液加水稀释到500mL,稀释后的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重点内容是以物质的量n为中心的计算看必修一课本P52练习: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判断下列说法正误2克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 A 在25℃,压强为1大气压时,11.2升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32克氧气所含原子数目为2N A 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在常温常压下,11.2 L N2 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 在常温常压下,1 mol Ne含有的原子数为N A71 g Cl2所含原子数为2N A 0.5 摩尔单质铝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5N A标准状况下,1升水所含分子数为1/22.4 N A 46g 二氧化氮含有的原子数为3N A 80g硝酸铵含有氮原子数为2N A 高考中阿伏伽德罗常数是必考的一道选择题,涉及的内容覆盖高一到高三的内容,以下为题型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