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丰乐路交通工程课程设计

丰乐路交通工程课程设计

丰乐路交通工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丰乐路交通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实施方法,使学生掌握交通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解决实际交通工程问题的能力。

1.掌握丰乐路交通工程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原理。

2.了解交通工程的主要技术和方法。

3.熟悉交通工程项目的实施流程和管理要求。

4.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分析实际交通工程问题。

5.具备一定的交通工程设计和计算能力。

6.学会使用交通工程相关的软件和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交通工程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2.增强学生对社会和环境负责的意识。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丰乐路交通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实施方法和案例分析。

1.丰乐路交通工程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原理。

2.交通工程的主要技术和方法。

3.交通工程项目的实施流程和管理要求。

4.交通工程案例分析,包括丰乐路交通工程项目的案例。

5.引言:介绍丰乐路交通工程的概念和意义。

6.基本概念和设计原理:讲解交通工程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原理。

7.技术和方法:介绍交通工程的主要技术和方法。

8.实施流程和管理要求:讲解交通工程项目的实施流程和管理要求。

9.案例分析:分析丰乐路交通工程项目的案例。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用于讲解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实施方法。

2.讨论法:用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交流,培养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丰乐路交通工程项目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4.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交通工程学》等权威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知识体系。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交通工程总论课程设计

交通工程总论课程设计

交通工程总论课程设计概述本文档是交通工程总论课程设计的说明文档,主要介绍了该课程设计的目的、内容、要求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交通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交通规划、交通设计、交通管理和交通安全等领域。

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实践展示学生在交通工程总论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课程设计目的1.通过交通工程总论课程设计,让学生深入了解交通工程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让学生能够从实践中感受到交通工程的魅力和实际应用价值;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4.加强学生对交通工程实践教学的认识和了解,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课程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是交通工程规划与设计。

学生需要选择一个交通工程规划与设计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具体要求如下:1.选择一个交通工程规划与设计的问题;2.研究该问题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确定研究方法和步骤;3.收集相关资料,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4.编写课程设计报告,介绍所研究的问题、解决方案及实际应用价值等方面的内容;5.参加课程设计答辩。

课程设计要求1.学生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主选择课题并完成研究工作;2.在完成课程设计报告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使用图表、数据、算法等相关工具和方法,提高报告的可读性和实用性;3.参加课程设计答辩时,需要自信从容地回答问题,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所学知识;4.课程设计报告应严格按照学校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编写,必须排版整齐、文字清晰、格式规范,且不得抄袭、剽窃他人论文;5.课程设计报告提交截止时间、抽查整改时间以及答辩时间在课程中进行安排和确定;6.学生应根据教师的要求认真修改和完善课程设计报告。

考核方式1.课程设计报告初稿成绩占总成绩的50%;2.参加课程设计答辩的成绩占总成绩的50%;3.课程设计报告和课程设计答辩成绩相加,计入该门课程最终成绩。

交通工程学课程设计

交通工程学课程设计

目录1引言22延误调查概况22.1调查地点22.2调查时间32.3地理位置33延误相关理论知识33.1延误概念33.2延误分类33.3延误调查的目的及意义33.4交又□延误的影响因素44延误调查过程44.1延误调查方法44.2调查过程44.2.1样本容量44.2.2调查过程及注意事项45数据整理及分析55.1数据整理55.2数据计算105.3数据分析136优化方案设计146.1方案概述147.2方案可行性理论分析157总结167.1调查过程总结157.2优化总结167.3感受161引言城市道路交通的通行能力制约关键在交义口,信号交叉口延误是评价交叉口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

它不仅反映了信号交叉口交通控制、交通设计的合理性,同时也反映了道路使用者的受阻程度和感受的服务质量,以及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等。

因此信号交叉口的延误分析对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交叉口的信控方案等设计具有很大意义。

本次课程设计针对江苏省徐州市湖东路金山南路信号交义口,湖南路西向,湖东路北向方向车流的延误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并绘制交叉口平面图,对现有交通配时下交义口服务水平进行评价,并适当提出改进意见。

2延误调查概况1.1调查地点本次调查地点位于湖东路,金山东路,金山南路及湖南路交义口,金山南路与金山东路是连接徐州市第一高校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与中国矿业大学文昌校区的重要线路,湖南路与湖东路是通往徐州市重要风景名胜区云龙湖风景区的必经之路,是徐州市西南交通路网的重要组成。

湖东路为双向四车道,湖南路为双车道设计,金山南路为双向六车道,金山东路为双向四车道。

湖南路车流量主要为进入南湖水街车辆,车流量很小。

湖东路,金山东路,金山南路在高峰时客流量很大。

车流量均以小型车居多。

2.2调查时间调查应在天气条件良好,交通环境正常的情况下进行,虽然周二上午道路稍有积雪,下午观测时积雪消融,对观测不产生任何影响。

调查时段选择了15:00为平峰时段,17:00为高峰时段。

交通工程学第二版课程设计 (2)

交通工程学第二版课程设计 (2)

交通工程学第二版课程设计简介交通工程学是应用数学、物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知识研究交通运输系统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本课程设计主要涉及交通工程学中模拟、建模、数据处理等知识及其在实际交通系统中的应用。

设计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能够掌握交通工程学中常用的模拟、建模、数据处理等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交通系统中。

同时,通过团队合作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为将来的专业发展打下基础。

设计内容阶段一:选题和项目立项1.每个小组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题,确定选题方向并撰写选题方案。

2.获得选题方案的批准后,开始进行具体的项目计划和方案制定。

阶段二:数据采集和处理1.小组成员分配具体工作任务,收集有关交通运输的时间数据、空间数据,交通维度数据等。

2.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处理,形成可用于模拟和建模的数据集。

阶段三:模拟和建模1.利用所学的交通工程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模拟和建模。

2.基于模拟和建模结果,进行交通流量预测和分析。

阶段四:项目实践和总结1.制定项目计划并实施,根据实践情况调整计划。

2.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报告书的撰写、口头展示和成果总结。

设计要求1.本课程设计为小组合作完成,每个小组3-5人,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2.每个小组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撰写选题方案、项目计划和报告书等任务,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到指定邮箱。

3.撰写的报告书要求结构严谨、内容完整、表述清晰,且按照规定的格式撰写。

4.小组成员需要主动思考,并积极参与每个阶段的任务,积极发挥团队合作的优势。

结论本课程设计中,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学习交通工程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交通系统模拟、建模、数据处理等技术方法。

通过实践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为将来的专业发展打下了基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交通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交通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交通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交通工程课程设计课程编号:课程类型:实践教材及实践指导书名称:交通工程学实践学时:一周适用专业: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先修课程:交通工程学后续课程:无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课程设置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以交通工程理论为中心进行有针对性地各类交通数据调查的实际操作技能。

通过课程的讲授与现场实践活动,实现从课堂理论到具体交通项目数据调查和数据处理的过渡,加深对专门知识的深刻理解。

二、实践的目的及要求综合运用本课程所学的知识进行区域交叉口规划设计,通过设计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深对道路网交通规划的理解。

要求学生知道产生交通拥堵的原因和解决交通拥堵的方法。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内容:1)在费县选取不少于6个交叉口的区域,进行交通调查(现地调查或调用已有资料),分析各交叉口的现状通行能力和饱和度。

2)通过分析制定交叉口的规划、设计方案。

3)针对交叉口规划的制约条件阐述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关系。

安排:1、下达任务书,现场勘察1天2、交通量调查1天3、饱和度计算与现状分析1天4、改进方案设计(含对现场的再调查)1天5、整理文稿、绘制图纸1天四、课程设计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教材:任福田、刘小明、荣建等.交通工程学.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年12月参考资料:中国公路学会《交通工程手册》编委会. 交通工程手册.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8五、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上交:1、规划说明书1)项目概况:说明规划范围和目的;2)设计过程叙述,外业调研过程、内业分析过程及现场信息再搜集的说明3)方案分析与改进设计(结合图表)。

(有条件的可附路段和路口照片)2、设计图纸1)绘制标有现状饱和度的平面图1张2)按非土木行为制定方案的标有饱和度的平面图1张3)按含土木行为制定方案的标有饱和度的平面图1张考核: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按照5分制评分。

评定实习成绩各等级的标准如下:1)调查资料认真、准确程度2)计算分析是否正确3)交叉口规划设计方案(在技术、经济上)是否合理4)对交通规划的认识是否正确、有一定深度、有独特见解5)设计报告详细、清楚、条理评“优”条件:以上五条评分标准中,皆达到为“优”。

本科交通工程课程设计

本科交通工程课程设计

本科交通工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交通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交通工程的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提高学生解决交通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交通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交通工程的发展历程和前沿动态。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交通工程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交通工程设计和规划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交通工程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对交通工程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交通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交通工程的应用实践。

具体内容包括:1.交通工程概述:交通工程的定义、特点、任务和发展趋势。

2.交通规划与管理:交通需求分析、交通流量预测、交通规划、交通控制与管理。

3.道路工程:道路设计、道路施工、道路维护与管理。

4.桥梁与隧道工程:桥梁与隧道的设计、施工、维护与管理。

5.交通工程设施:交通信号系统、交通标志标线、交通安全设施。

6.交通环境保护:交通噪声控制、交通污染治理。

7.交通工程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交通工程案例,了解交通工程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交通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的交通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交通工程在实际中的应用。

3.实验法: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交通工程设施的设计、施工、维护与管理方法。

4.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交通工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交通工程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实验设备:准备交通工程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交通工程CAD基础教程课程设计 (2)

交通工程CAD基础教程课程设计 (2)

交通工程CAD基础教程课程设计一、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量建筑和道路的建设,交通工程已成为现代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交通工程的规划、设计和管理中,CAD技术的应用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

本课程设计旨在为学生提供交通工程CAD基础教程,帮助学生掌握CAD工具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二、课程目标•掌握CAD基本概念及基本操作•熟悉交通工程基础图形绘制•熟悉CAD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三、课程内容3.1 CAD基础•CAD基本概念•CAD基本操作•CAD图形绘制原理3.2 交通工程基础图形绘制•基础交通线型绘制•道路绘制•路口绘制•高速公路绘制•桥梁绘制3.3 CAD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路网规划•交通信号灯设计•手动绘制路线图•交通工程设计中CAD的其他应用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取理论授课、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课上教师将介绍CAD基础概念和操作技巧,课下学生将进行实际操作。

课程结束后,学生需要进行实际练习,并完成课程设计作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旨在帮助学生检验课程学习成果,提高学生对CAD的应用能力。

评估内容包括:•实际操作考试•课程设计作业六、参考资料1.图形计算机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1988年2.AutoCAD操作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3.CAD基础教程,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年七、总结交通工程CAD基础教程课程设计是一门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交通工程CAD的应用技巧的课程。

学生将通过课上教学、课下操作和课程设计作业来深入了解CAD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交通工程学课程设计

交通工程学课程设计
标志设置位置
确定标志的设置位置,保证驾驶员能够在合适的距离和时间内看到 标志,并采取相应的驾驶行为。
道路交通标线设计
标线类型选择
根据道路等级、交通流量和路口情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交通标 线类型,如车道线、停止线、人行横道线等。
标线施划要求
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标线施划,确保标线清晰、连续、完整, 同时考虑夜间反光效果。
护栏与隔离设施设置位置
确定护栏与隔离设施的设置位置,保证其能够有效地起到防护和隔 离作用,同时避免对驾驶员产生不必要的干扰或影响。
05 交通工程方案评价与优化
交通工程方案评价标准
安全性
评价交通工程方案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包括事故率、冲突点数量、交通标志和
标线的清晰度等。
便捷性
考虑交通工程方案对出行者便利程度 的影响,如道路网布局、交通方式选
效率原则
优化道路设计,提高交通运行 效率,减少拥堵现象。
舒适原则
提供平稳、舒适的行车环境, 减少驾驶疲劳。
经济原则
在道路设计中考虑建设、维护 成本,确保经济效益。
道路横断面设计
路幅宽度设计
根据道路等级、交通量 等因素确定合适的路幅
宽度。
车道与路肩设计
设置合适的车道宽度和 路肩宽度,满足行车和
停车需求。
设计流程与安排
设计流程
确定设计主题→收集相关资料→制定 设计方案→实施方案→效果评估与总 结。
设计安排
分组进行,每组人数不超过5人,设组 长1名,负责协调组内工作。每组需提 交课程设计报告,包括设计过程、结 果分析、方案评价等内容。
02 交通调查与分析
交通量调查
调查目的
01
确定道路或交叉口的交通流量,为交通规划、设计和管理提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某路口饱和年的交通整治方案⒈资料整理;⒉现状路口通行能力计算(机动车、非机动车);⒊饱和年的确定;⒋饱和年交通组织方案;⒌饱和年信号配时;⒍饱和年路口分流渠化设计;⒎路段上公交停靠站设计。

■设计依据1、路口现状几何尺寸,如图1所示;图1 现状路口图2、路口历年机动车高峰小时交通量,如表1;历年机动车高峰小时流量表(单位:辆/小时)表13、2007年路口机动车高峰小时流量、流向资料,如表2;表2 (单位:辆/小时)4、现状路口的控制方式灯控路口(二相位),信号周期110秒,其中东西向绿灯各为60秒,南北向绿灯为44秒。

5、机动车流中,小车占50%,大车占44%,拖挂车及通道车占6%。

6、2008年时,东西向道路上拟开行15路、16路公共汽车,其中15路发车间隔为2分钟,16路发车间隔为3分钟。

设计内容一、资料整理:1)按当量交通量换算2007年该路口流量流向表,如表3所示;表3 (单位:辆/h)2)机动车交通量预测:根据路口历年机动车高峰小时交通量表,利用Excel绘出趋势线,如图2所示:图2 历年机动车高峰小时流量趋势图趋势线为二次多项式y=2.822+72.36(x-1993)+2440。

以此模型计算机动车总量,并与观测所得的实际机动车总量对比,如表4所示:拟合的误差表表4由上表知,拟合的误差不超过3%,误差非常小,可以以此模型来预测未来机动车总量。

现状路口通行能力1)机动车通行能力该交叉口的每个进口道由两条机动车道组成,分别为直左车道和直右车道。

按《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的停车线法计算机动车能行能力。

排队待行的第一辆车从起动到通过停车线的时间,不同车种混行时取2.3S,车队通过停车线的间隔时间取3.26S;折减系数取0.8。

灯控路口(二相位),信号周期110秒,其中东西向绿灯各为60秒,南北向绿灯为44秒。

直左车道中左转车辆比例取20%。

直行车道通行能力计算公式:3600((/+1)/T——一条直行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pcu/h)——信号周期绿灯时间(s)T——信号周期时间(s)——排队待行的第一辆车从起动到通过停车线的时间(s);不同车种混行时取2.3S——车队通过停车线的间隔时间(s)取3.26S——折减系数取0.8直右车道通行能力:=直左车道通行能力:=(1-/2)——左转车占直左车道交通量的比例① 东进口3600((/+1)/T取60,则有:直行车道通行能力3600((60-2.3)/3.26+1)0.8/110=489.58(辆/h)。

直右车道设计通行能力==489.58(辆/h)。

直左车道设计通行能力=(1-/2)=489.58(1-0.50.2)=440.6(辆/h)。

东进口设计通行能力为+=930.2(辆/h)。

验算是否需要折减:不影响对面直行车辆行驶的左转交通量为4n,n为一个小时内周期个数。

n=3600/110=33不影响对面直行车辆行驶的左转交通量为132(辆/h),设计左转交通量为0.2×930.2=186.04>132,需要按照规范公式3.2.3—12折减。

折减后通行能力为930.2-2(186.04-132)=822.12(辆/h)。

②西进口:直行车道通行能力3600((60-2.3)/3.26+1)0.8/110=489.58(辆/h)。

直右车道设计通行能力==489.58(辆/h)。

直左车道设计通行能力=(1-/2)=489.58(1-0.50.2)=4440.62(辆/h)。

西进口设计通行能力为+=930.2(辆/h)。

验算是否需要折减:设计左转交通量为0.2×930.2=186.04>132,需要按照规范公式3.2.3—12折减。

折减后通行能力为930.2-2(186.04-132)=822.12(辆/h)。

③南进口设计通行能力3600((/+1)/T。

取60,则有直行车道通行能力3600((44-2.3)/3.26+1)0.8/110=361.08(辆/h)。

直右车道设计通行能力==361.08(辆/h)。

直左车道设计通行能力=(1-/2)=361.08(1-0.50.2)=324.97(辆/h)。

南进口设计通行能力+=686.05(辆/h)。

验算是否需要折减:设计左转交通量为0.2×686.05=137.21>132,需要按照规范公式3.2.3—12折减。

折减后通行能力为686.05-2×(137.21-132)=675.63(辆/h)。

④北进口:直行车道通行能力3600((44-2.3)/3.26+1)0.8/110=361.08(辆/h)。

直左车道设计通行能力=(1-/2)=361.08(1-0.50. 2)=324.97(辆/h)。

北进口设计通行能力+=686.05(辆/h)。

验算是否需要折减:设计左转交通量为0.2×686.05=137.21>132,需要按照规范公式3.2.3—12折减。

折减后通行能力为686.05-2×(137.21-132)=675.63(辆/h)。

因此,交叉口通行能力为:C总=(822.12+675.63)×2=2995.5(辆/h)。

2)非机动车通行能力:一条自行车车道宽1m。

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时,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可能通行能力按下公式计算:式中——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可能通行能力(veh/(h·m));——连续车流通过观测断面的时间段(S);——在时间段内通过观测断面的自行车辆数(veh);——自行车车道路面宽度(m)。

路段可能通行能力推荐值,有分隔设施时为2100veh/(h·m);无分隔设施时为1800veh/(h·m)。

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设计通行能力按下式计算:式中Nb——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设计通行能力(veh/(ch·m));αb——自行车道路的道路分类系数,见下表自行车道的道路分类系数表5受平面交叉影响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设计通行能力,设有分隔设施时,推荐值为1000~1200veh/(h·m);以路面标线划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时,推荐值为800~1000veh/(h·m)。

由于此交叉口自行车交通量较小,所以采用推荐值的较小值800veh/(h·m)。

3)交叉口信号配时现状(黄灯时间取3S);此路口采用了二相位的信号控制,信号周期110秒,其中东西向绿灯为60秒,南北向绿灯为44秒。

交叉口现状相位图如图3所示:图3 交叉口现状相位图如图交叉口现状流量流向如图4所示图4 交叉口现状流量流向图三、流量预测及饱和率的确定1)总量预测模型①机动车:根据路口历年机动车高峰小时交通量表,利用Excel绘出趋势线(见图2):趋势线为二次多项式y=2.822+72.36x+2440据此预测未来机动车交通量如表6所示:表6 预测交通量图5 机动车总量预测②非机动车流量预测:按年增长率的方法给出预测模型,如下图所示,取年增长率为5% ,则非机动车总量为:N=126×非机动车总量预测表7图6 非机动车总量预测2)饱和年的预测将机动车辆通行能力作为某年实际交通量代入机动车总量预测公式中,反算饱和年。

公式为2996=2.822+72.36(x-1993)+2440反算知机动车辆通行能力在1999年达到饱和,而此时非机动车辆通行能力远未达到饱和。

3)机动车流量流向预测假设路口机动车流量流向比例不发生变化,故可根据饱和年的预测流量和现状流量流向比例,确定未来的流向流量。

预测五年后的交通量,如表8所示,2012年机动车流量流向预测表8 (单位:辆/h)图7 2012年交叉口流量流向图四、饱和年信号配时采用四相位。

交叉口进口等效交通量计算公式:V=(Vs+0.5H+0.6L)/nVs——交叉口进口实际交通量(辆/h)H——公交车、货车车辆数(辆/h)L——左转车辆数(辆/h)n——进口有效车道数拖挂车及通道车占6%,以此作为公交车、货车。

第一相位,放行东西方向的左转、除右转外其他禁行Q东左=(888×0.6+888×0.06×0.5)/2=280(辆/h)Q西左=(101×0.6+101×0.06×0.5)/2=32(辆/h)V1 = max( 280,32)= 280(辆/h)第二相位,放行东西方向直行、除右转外其他禁行Q东直=(608+608×0.06×0.5)/2=313(辆/h)Q西直=(728+728×0.06×0.5)/2=375(辆/h)V2= max(313,375)=375(辆/h)第三相位,放行南北方向左转、除右转外其它禁行Q南左=(63+63×0.6+63×0.06×0.5)/2=51.5(辆/h)Q北左=(106+106×0.6+106×0.06×0.5)/2=86(辆/h)V3= max(51.5,86)=86(辆/h)第四相位放行南北方向直行、除右转外其它禁行Q南直=(381+381×0.06×0.5)/2=196(辆/h)Q北直=(384+384×0.06×0.5)/2=198(辆/h)V4 =max(196,198)=198(辆/h)故交叉口总的等效交通量为:V e =V1+V2+V3+V4=280+375+86+198=939(辆/h)周期长度、相位数、等效交通量之间有以下关系:T= 13330P/(1333-Ve)式中 T——周期时间(s);P——相位数;Ve——等效交通量(辆/h).初设周期长T=13330*4/(1333-939)=135.3s ,一般周长取5的整数倍,故取140s,取黄灯时间为3s,则总的绿灯时间为G=140-4*3=128s,分配如下:第一相位绿灯时间为G1=128× (280/939)=38s第二相位绿灯时间为G2=128×(375/939)=51s第三相位绿灯时间为G3=128×(86/939)=12s第四相位绿灯时间为G4=128×(198/939)=27s2012年信号配时验算与确定按以上方法分配的绿灯时间是否能满足车辆放行要求,可用下式来检验:G’=2.1x+3.7s式中G’——某一相位车辆放行所需绿灯时间(s);X——周期内的来车数,可查表(见《交通工程学》256页)而得:柏松流平均到达率Mi 与周期内来车数xi关系表(置信度95%):M1=280×128/3600=10 x1 =15 G1’=2.1×14+3.7=35.2sM2=375×128/3600=13.3 x2 =20 G’2=45.7sM3=86×128/3600=3.1 x3=6 G’3=16.3sM4 =198×128/3600=7.1 x4=12 G’4=28.9s需要的总绿灯时间为36+46+17+29=128s,与试算的绿灯时间吻合故而最终确定配时方案为:第一相位绿灯时间为G1=37s第二相位绿灯时间为G2=161*(386/1024)=49s第三相位绿灯时间为G3=161*(114/1024)=14s第四相位绿灯时间为G4=161*(209/1024)=28s饱和年信号配时如图8所示:图8 2012年信号配时方案五、分流渠化可见,在2012年时,高峰小时交通量远远大于设计通行能力,而且在高峰时段一个信号周期内,交叉口各进口道各方向的交通量为:表9 (单位:辆/h)渠化方案为:东进口车道拓宽为4车道,左转专用车道2条,直行车道、右转专用车道各一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