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OW中心静脉导管操作手册
ARROW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ppt课件

婴儿用、小儿用、常用规格……
为什么选择Arrow 中心静脉导管?
为了赢得您和病人的信任,Arrow从不停 止努力,创造更好的产品—其他结构
导管管身上标有刻度,方便了解置入的深度。 有两处缝合点,其一为管身上原有,其二为包装中专门配 置的可随意调整位置的固定翼,更加有利于固定导管。 管身有延长的透明管,便于接输液器和观察液体的颜色和流动。 配置压力探针,利于判断动脉/静脉,减少操作失误。 不透X线,可以随时在X片中证明导管尖端的位置。
参考文献
Critical Care Medicine Vol. 23, No.5, May 1995
结论:含磺胺嘧啶银和洗必太的导管可以防止细 菌附着和表面生化物生成, 且无任何毒性反应
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 (1995) 30, 201-210
结论:降低导管置入部位和导管管路的菌落生成 Critical Care Medicine Jan. 1994; 22(1) 结论:细菌集结与发生感染的情形明显较少
THANKS
FOR YOU ATTENTION.
业务:郭晓东 电话:15199147895 邮箱:guoxiaodong@ 网址:
发生率约为插管 感染的 10-20%* 插管病人休克 插管病人发热、寒战 插管局部皮肤发红,有渗出物 潜在感染,导管壁细菌培养结果阳性
*1990年Corona等报告
发生率约为总插 管数的3.8-12%*
院内感染的病因学
院内感染的主要病菌是条件性病原菌。
ARROW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培训课件

PICC操作——选择穿刺静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成人:通常选择贵要静脉、肘正 中静脉或头静脉作为穿刺位置。
• 儿童:通常选择贵要静脉、头静 脉、头皮静脉或隐静脉作为穿刺 位置。要根据小儿的体型和发育 程度选择最合适的静脉。
PICC操作——插管长度测量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位置感染; • 由于地理位置或其它原因,病人无法入院进行必需的静脉
输液治疗。
PICC的禁忌症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没有绝对禁忌症。但病人有以下情况时,请医务人员根据 病人情况慎重使用:
– 严重的出、凝血障碍; – 穿刺部位或附近组织有感染、皮炎、蜂窝织炎、烧伤等情况; – 准备放置导管的静脉,其近心端有静脉损伤、栓塞,或有用于动静
• 成人:将上肢从躯干部向外展大约90度角。从穿刺部位开始,沿着准备通过导管的静脉 测量距离。导管尖端最终应位于上腔静脉远离右心房的外1/3处,体表投影在胸骨右缘第 3肋间,并与上腔静脉壁平行。
• 儿童:导管尖端最终应位于上腔静脉远离右心房的外1/3处,并与上腔静脉壁平行。当通 过隐静脉穿刺时,导管尖端最终应位于下腔静脉远离右心房的外1/3处,并与下腔静脉壁 平行。
PICC操作——放置导管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拿住导管无菌保护套的远端向回拉,暴露导管尖端,沿可撕裂鞘送入 导管。导管向前送入血管内时,无菌保护套会从导管上脱开。
• 当导管尖端大约到达预定部位时,让病人摆正体位,以降低导管尖端 误入颈内静脉的可能性。
中心静脉置管术操作规范及流程

中心静脉置管术操作规范及流程㈠适应证1.快速静脉输液、输血或血液制品补充血容量,快速给药。
2.血流动力学监测(测量中心静脉压)或肺动脉导管。
3.为长期胃肠道外营养提供途径。
4.血液透析、血液滤过和血浆置换等血液净化治疗。
5.给外周静脉差的病人提供静脉通路。
6.长期给药:如肿瘤病人输注化疗药物。
7.特殊用途(如安装心脏起搏器等)。
8.抽除气栓。
㈡禁忌证无绝对禁忌证,相对禁忌证为穿刺部位的感染、创伤或静脉血栓形成;有严重出凝血功能障碍时,慎用锁骨下静脉部位穿刺,最好在其纠正后再行穿刺。
㈢位置可用颈内静脉、股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头静脉和腋静脉。
㈣操作流程主要介绍右颈内静脉插管(Seldinger法)。
1.向患者及家属告知操作风险并取得签字同意2.病人评估和准备、物品准备、导管检查和准备。
3.病人头转向左侧,轻度后仰,置病人于Trendelenburg位(垂头仰卧位),但病人有颅内高压、严重肺动脉高压、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呼吸困难不应取此体位。
4.术者洗手、穿无菌手术衣及戴手套,皮肤消毒铺单,显露锁骨上切迹、锁骨、下颌骨下缘、胸锁乳突肌外缘和乳突,定位于乳突与胸锁乳突肌胸骨头连线的中点,可由胸锁乳突肌内侧进入颈内静脉(前路法)或在胸锁乳突肌二头顶点的内侧进入(中央法),避免误穿颈外静脉。
5.用1%利多卡因1-2ml局部浸润麻醉,手指轻柔地扪及颈总动脉,在动脉外侧将引导针与皮肤成15°-30°进针,大致指向同侧腋窝(前路法)或乳头(中央法)直至回抽出静脉血。
6.拔除引导针,再用18G穿刺针(或经静脉套管)以相同部位、角度和深度刺入。
当进入血管或置管时,用注射器抽吸血液应顺畅;松开、然后拔除注射器(抽吸再次证实)。
在心电监护下通过穿刺针或套管置入导丝,沿导丝拔除穿刺针(或套管),可用刀片将穿刺口扩大。
一边轻按压住穿刺口皮肤,一边沿导丝送入扩张套管,旋转扩张套管可能有利于置入。
然后一边送入中心静脉导管,一边拔除导丝,导管和输液端口排除残气后,用肝素化盐水冲洗。
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标准操作规程

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标准操作规程一、中心静脉临时导管置管术1、经皮颈内静脉置管术因右颈内静脉与无名静脉和上腔静脉几乎成一直线且右侧胸膜顶低于左侧,右侧无胸导管,故首选右颈内静脉插管。
根据穿刺点的不同分前、中、后三种路径,以中路最为常用。
(1)前路法1)定位胸锁乳突肌前缘向内推开颈总动脉,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即喉结/甲状软骨上缘水平)。
触及颈总动脉,旁开0.5~1.0cm。
2)进针针干与皮肤冠状面呈30°~45°角,针尖指向同侧乳头, 胸锁乳突肌中段后面进入颈内静脉。
此路径位置高,颈内静脉深,合并气胸机会少,但易误入颈总动脉。
(2)中路法1)定位:胸锁乳突肌三角(以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胸骨头和锁骨形成的三角区)的顶端作为穿刺点,约距锁骨上缘3~5cm。
颈总动脉前外侧。
2)进针:锁骨内侧端上缘切迹作为骨性标志,颈内静脉正好经此而下行与锁骨下静脉汇合。
穿刺时左拇指按压此切迹。
在其上方1~1.5cm进针。
针干与皮肤呈30°~45°,针尖略偏外。
此路径颈内静脉较浅,穿刺成功机会大。
(3)后路法1)定位:胸锁乳突肌外侧缘中、下1/3交点作为进针点(锁骨上缘3~5cm)。
2)进针:针干呈水平位,在胸锁乳突肌的深部,指向胸骨柄上窝。
4、操作方法(1)器材准备,20~40mg/dl肝素生理盐水冲洗穿刺针、扩皮器及双腔管。
(2)体位:以右颈内静脉穿刺为例,患者去枕平卧,头转向左侧,肩背部垫一薄枕,取头低位10°~15°。
(3)穿刺点选择选择中路法进针部位。
(4)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用0.5~1%利多卡因作穿刺点局麻。
(5)用含一定量生理盐水注射器连接穿刺针,穿刺针与皮肤冠状面呈30°~45°,针尖指向同侧乳头,进针过程中边进边回抽。
有突破感后如见暗红色回血,说明针尖已进入静脉内。
(6)进针深度一般1.5~3cm,肥胖者2~4cm,置管长度男性13~15cm,女性12~14cm,小儿5~8cm。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连续操作规程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连接操作规程准备碘伏消毒棉签和医用垃圾袋
↓
打开静脉导管外层敷料
↓
患者头偏向对侧,将无菌治疗巾垫于静脉导管下
↓
取下静脉导管内层敷料,将导管放于无菌治疗巾上
↓
分别消毒导管和导管夹子,放于无菌治疗巾内
↓
先检查导管夹子处于夹闭状态,再取下导管肝素帽
↓
分别消毒导管接头
↓
用注射器回抽导管内封管肝素,推注在纱布上检查是否有凝血块,回抽量为动、静脉管各2ml左右。
如果导管回抽血流不畅时,认真查找原因,严禁使用注射
器用力推注导管腔
↓
根据医嘱从导管静脉端推注首剂量肝素(使用低分子肝素作为抗凝剂,应根据医嘱上机前静脉一次性注
射),连接体外循环
↓
医疗污物放于医疗垃圾桶中
感谢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中心静脉导管技术操作流程

中心静脉导管技术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中心静脉导管技术操作流程一、操作前准备1. 患者准备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中心静脉导管流程

五、流程:患者准备
1、血管的选择:常选用锁骨下静脉 和颈内静脉 2、协助患者取正确的卧位,锁骨下 静脉穿刺患者取去枕头低位 (15°--30°),头偏向穿刺对侧 ,肩背部垫一小枕。颈内静脉穿刺 患者取平卧位,保持颈部近中位( 左转45°),使颈部放松。
六、健康宣教
1、导管放置期间避免淋浴,以防止水渗入敷料 引起感染 2、患者翻身移位时,注意保护,以防导管滑出 3、穿刺点有疼痛﹑发痒等不适,应及时与医务 人员联系 4、不可随意调节输液滴注速度
·
谢谢聆听
锁骨下静脉 股静脉
大血管,流速高 敷料易固定 对病人限制少 感染可能性小
血管较粗,易于定位和穿刺 急救时有优势
缺点
离颈动脉近 敷料不易固定 穿刺点易被痰液等污染 气切患者不适宜 与肺尖近,易造成气胸 靠近锁骨下动脉 止血困难
限制病人运动,易形成血栓 和感染 可能穿入股动脉 敷料不易固定
CVC优点
1、可用于所有静脉治疗及抽血 2、适用于短期治疗(最多6周) 3、可同时输注多种或存在配伍禁忌的药物(双腔或是 三腔) 4、CVC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血流动力学监测 ,不应用于高压注射泵注射造影剂(耐高压导管除外)
五、置管流程:操作前准备
1、向患者耐心讲解置管的目的﹑方 法﹑注意事项,取得患者和家属的 配合。安慰患者,减轻其心理负担 和焦虑的情绪。 2、与患者和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3、遵医嘱为患者抽血常规﹑凝血功 能检查,如有出血倾向,则不可行 中心静脉置管。 4、协助患者洗浴,做好皮肤准备。
中心静脉导管维护sop

中心静脉导管(PICC/CVC)1、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经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肱静脉、颈外静脉(新生儿可通过下肢大隐静脉、头部颞静脉、耳后静脉等)穿刺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
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使用PICC的优缺点及常见并发症2、CVC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血流动力学的监测,不应用于高压注射泵注射造影剂(耐高压导管除外),分隧道式/非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
非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ACVC)是经皮直刺血管后在体外固定的导管,穿刺部位多在颈静脉、锁骨下静脉或股静脉。
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TCVC)指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后半部分在胸壁皮下潜行后在体外固定。
CVC的优缺点及常见并发症3、中线导管(中等长度导管/中长静脉导管)是经贵要静脉、头静脉或肱静脉置入上臂的导管。
导管尖端位于或靠近腋窝水平或肩下部。
中线导管的优势:中线导管VS 中心血管通路:1.可省略X射线定位2.节約成本,更经济3.操作简便4.并发症少,安全性高5.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更低中线导管VS外周短导管:1.较少重复穿刺2.减轻病人痛苦,增加患者满意度3.减少护士工作量,增强护理工作效率4.静脉炎发生率更低中心静脉导管(PICC/CVC)及中线导管维护用物准备:标配治疗车、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换药包、无菌纱布、思乐扣、20/10Ml 注射器、0.9%盐水100Ml 、输液接头、肝素盐水(0-10U/Ml)、软尺、PICC 长期护理手册注意事项:1.严禁使用<10ml注射器冲管及封管,冲管时采用脉冲式方法2.避免在置管侧测量血压3.无菌透明敷料应至少每7天更换1次;无菌纱布敷料应至少每2天更换一次,穿刺部位发生渗血、渗液应及时更换敷料;穿刺部位敷料发生松动、污染等完整性受损时立即更换4.附加肝素帽应至少每7天更换,如有血液残留、完整性受损或取下后立即更换5.双腔及以上导管同时进行正压冲管、封管6.经PICC/CVC输注药物前宜通过回抽血液来确定导管在静脉内7.PICC/CVC治疗间歇期每周维护一次8.冲管时刻:每次输液体前后、输注血液制品/采血后、输注脂肪乳等大分子颗粒药物后、肠外营养持续输注,4-6小时/次、相容药物之间、导管内回血、液体明显减速时、PICC/CVC治疗间歇期每7天冲管一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页/共7页
适应征 静脉大量快速输注低渗。高渗。刺激性溶液; 较长时间的静脉通路; 监测中心静脉压; 血液透析或血液滤过; 静脉高营养的通路; 外周静脉穿刺困难的解决; 急症的补液和抽血;
第2页/共7页
禁忌症 严重的出/凝血障碍; 持续休克; பைடு நூலகம்上腔静脉,无名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内
心律失常:当导丝或导管置入过深到达右 心房时会发生此类并发症。此时可以将导
第4页/共7页
气胸和血胸:穿刺过深或穿刺针与皮肤成角太大,较易损 伤胸膜。
神经和淋巴管损伤。 气栓:中心静脉在吸气时/低血容量时可能形成负压,因
此,在穿刺置管时应尽可能不使中心静脉与空气相通。 (Arrow蓝空针解决了此问题) 血栓形成和栓塞:尽可能选用材质与人体相容性好/穿刺 过程安全的导管。(Arrow的材料是人体相容性材料) 导丝栓塞:当穿刺位置不好时,应当首先调整穿刺针针尖 的位置,不能在有阻力的状况下硬将导丝推入。在导丝进 入后有阻力时,若想退导丝,应当将导丝和穿刺针一起退 出。不能只退导丝不退针,否则,针的尖端斜面可能将导 丝切割形成栓子。
静脉等通路上存在损伤或梗塞; 穿刺部位存在感染; 躁动的病人。
第3页/共7页
并发症
导管源性感染:文献报道中心静脉导管置 管感染发病率为2~10%。病菌中革兰氏 阴性杆菌为75%,阳性球菌为25%。因 此,操作及护理过程应当严格遵循无菌操 作,需要较长时间留置时应当选用导管材 料较好的导管或抗感染导管(Arrow抗感 染导管)。
染,导管堵塞无法通畅。 方法:
• 局部消毒后剪除缝线, • 生理盐水棉球压在穿刺点上, • 轻柔拔除导管,检查导管的完整性/有无纤维素性包裹等, • 严密包扎24小时。
理由:长期置管后,可能形成皮肤静脉窦道而引起空气 进入,因此,进皮点应当以盐水棉球覆盖后包扎。
第7页/共7页
第5页/共7页
护理常规: 处理与维护中心静脉导管时,严格按照无菌术操作。 插管成功后,常规做放射线检查,以明确导管尖端的位置。 导管在留置病人体内时,一定要保持导管通畅。每次输液/抽血等
处置后,用肝素生理盐水1~2毫升冲洗导管内腔。 静脉输液器需要每日更换。 为防止导管不小心滑出,穿刺/换药后一定要将导管体外部分牢固
固定。 整个输液系统各连接点要牢固固定,保证不漏气和掉落。 穿刺点每1~2天消毒换药,并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渗液 。 正确记录每天出入液量,每分钟输液速度。 建议普通ARROW中心静脉导管在病人体内的留置时间为3~7天,
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的留置时间为21天。
第6页/共7页
拔管方法: 绝对指征;败血症,脓毒性休克,导管插入点感染。 相对指征:不明原因的发热,中心静脉导管的管道被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