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益剂.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方剂学——补益剂ppt

方剂学——补益剂ppt

6、阴阳双补剂 之证。
适用于阴阳两虚
1、关于补气与补血关系:
2、关于补阴与补阳关系:
3、关于正补法与间接补益法:
四、注意事项:
1、辨清虚实和具体病位所在脏腑、气血、
进行
阴阳,针对病位和气血阴阳之不足
补益。
2、注意顾及气与血、阴与阳关系进行补
3、分清补益的峻缓,慢性虚弱者宜缓补,急 性虚脱者宜峻补。
3、注意:阴虚发热或里热炽盛均不宜使用。
玉屏风散
《医方类聚》
黄芪
白术
防 风
一、主治:
1、表虚卫外不固之自汗
舌淡
症见:恶风,自汗,面色萎白,
苔白,脉浮虚软。
2、体虚易感风邪
二、治法:
益气 固表 止汗
三、方解:
黄芪
补益脾肺,益气固表
气旺
汗不外泄白术
益气健脾,培土生金
表实 外邪不侵
防风 邪,
疏风散邪 补中有散,固表不留
4、注意脾胃的功能,在运用甘温壅滞或甘寒 滋腻之品时,当配伍行气醒脾之品。
5、注意虚实的真假,因“大实有羸状”、 “至虚
有盛候”。 6、身体不虚不可妄投补益剂。 7、补益剂宜久煎,空腹时服或饭前服。
第一节 补气剂
四君子汤
《太平惠民和济局方》




茯苓
炙 甘 草
一、功用:益气健脾,养胃和中

补气基础方。
感风寒,汗出不解,加桂枝。
3、现代用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支气管炎,各 类
肾小球肾炎。
4、用法:黄芪60克、白术60克、防风30克,研末开 水
完带汤
《傅青主女科》
一、主治:脾虚肝郁,湿浊下注之证。

中药学-补益剂-医学精品课件

中药学-补益剂-医学精品课件
《中药学-补益剂-医学精品课件 》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补益剂概述 • 补益剂常用中药 • 补益剂方剂介绍 • 补益剂的现代研究 • 补益剂的未来展望
01
补益剂概述
补益剂的定义与分类
补益剂的定义
补益剂是指具有补养气血、阴阳不足功效的方剂,主要是用 来治疗各种虚证,以增强人体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注意事项
在使用补益剂时,需注意个体差异和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不 良反应的发生。
05
补益剂的未来展望
补益剂的发展趋势
趋势一
补益剂的现代化。随着科技的发展,补益剂将更加注重现代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补 益剂的成分、药理和作用机制,提高补益剂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趋势二
补益剂的个性化。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需求,补益剂将更加个性化,针对不同人群制 定不同的补益方案,提高补益剂的针对性和效果。
04
补益剂的现代研究
补益剂的药理作用
增强免疫功能
补益剂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提高抵抗力,预防疾病。
抗疲劳
补益剂具有抗疲劳作用,能够提高 机体的耐受力,减轻疲劳症状。
抗氧化
补益剂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 体内自由基,延缓衰老过程。
抗炎
补益剂具有抗炎作用,能够减轻炎 症反应,缓解疼痛和不适。
补益剂的临床应用
金匮肾气丸
要点一
总结词
温补肾阳,治疗肾阳虚证。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金匮肾气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 桂枝、附子七味药组成,是中医治疗肾阳虚证的经典方 剂。该方具有温补肾阳的作用,对于因肾阳虚引起的畏 寒肢冷、腰膝酸软、遗精早泄等症状具有显著疗效。同 时,金匮肾气丸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 ,对于因肾阳不足引起的代谢障碍具有良好效果。

《方剂学》补益剂 ppt课件

《方剂学》补益剂  ppt课件

73
运用
辨证要点: 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 津,脉细弦。 滋阴疏肝的代表方、常用方。
ppt课件
74
第五节
补阳
ppt课件
75
肾气丸
《金匮要略》
ppt课件
76
肾气丸--主证分析
腰痛脚软,下半身常有冷感
肾 气 不 足
小便不利,脚气,转胞,痰饮
小便反多 舌淡而胖,苔白,脉沉细弱
ppt课件 77
ppt课件
67
配伍特点:
滋阴药与清降虚火药相配,标本兼 顾,培本为主,清源为辅。
ppt课件
68
运用:
辨证要点:
骨蒸潮热,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
随证加减:
阴虚较重,加天冬、麦冬;
骨蒸潮热,加地骨皮;
咯血、吐血,加仙鹤草、旱莲草、白茅根;
遗精,加金樱子、芡实、桑螵蛸、山茱萸。
ppt课件 69
使用注意:
随证加减:
自汗重,加浮小麦、牡蛎、麻黄根。
ppt课件 27
完带汤
《傅青主女科》
ppt课件
28
完带汤
主证分析:肝郁脾虚,湿浊下注证。
木不疏土 肝郁 不能升发
脾虚不运
湿盛
脾不升清
湿带 浊下 下量 注多
ppt课件
29
功用:补脾疏肝,化湿止带。 方解:
白 山 人 苍 白 车 陈 柴 黑 甘 前 芥 术 药 参 术 芍 子 皮 胡 穗 草 君 臣 佐 使
ppt课件 55

第四节 补阴
ppt课件
56
六味地黄丸
《小儿药证直诀》
ppt课件
57
六味地黄丸
足跟痛, 牙齿松动,小儿囟门迟闭

《医学课件》补益剂.pptx

《医学课件》补益剂.pptx
功用 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主治
1.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汗多神疲, 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渴,舌干 红少苔,脉虚数。
2.久咳肺虚,气阴两虚证。
玉屏风散
《医方类聚》 主治:“腠理不密,易于感冒。”
功用
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
表虚自汗。汗出恶风,面色晄 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虚 人腠理不固,易于感冒。
补中益气汤
《脾胃论》
本方能益气升阳,调补中焦脾胃, 故名补中益气汤。
方源
《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
若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 胃乃伤。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 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矣。
功用 补中益气 , 升阳举陷。
气虚发热证。
主治 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
力,舌淡,脉虚大无力。
症状解析
自汗恶风 易感风邪
固摄失职,津液外泄 防御无能,抗邪无力
面色晄白,舌淡苔白,脉浮 虚软
气虚
方解
君 黄芪二两(30g) 大补脾肺之气,固表止汗 臣 白术二两(30g) 健脾益气 佐 防风一两(10g) 祛风邪
黄芪得防风,固表不留邪; 防风得黄芪,祛邪不伤正。
临床运用
1
表虚自汗不止,可酌加牡蛎、 浮小麦、五味子;自汗较重者,可加 浮小麦、煅牡蛎、麻黄根。
临床运用
本方常用于内脏下垂、久泻、久 病、脱虹、重症肌无力、乳糜尿、慢 性肝炎等;妇科之子宫脱垂、妊振及 产后癃闭、胎动不安、月经过多;眼 科之眼险下垂、麻痹性斜视等属脾胃 气虚或中气下陷者。
生脉散《医学启源》
君 人参五分(15g) 益气生津,大补肺气 臣 麦冬五分(15g) 养阴清热,润肺生津 佐 五味子七粒(10g) 敛肺止汗
2

《方剂学》补益剂 ppt课件

《方剂学》补益剂  ppt课件
第七章 补益剂
第一节 补气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人白茯山莲白苡砂陈桔甘

参术苓药肉豆仁仁皮梗草


佐 佐使
1.开宣肺气以通利水道。 2.载药上行,培土生金,增强保肺之功。
❖ 运用:泄泻,舌苔白腻,脉虚缓。 ❖ 随证加减:久泻兼里虚腹痛,加干姜、肉桂。
补中益气汤
《内外伤辩惑论》
补中益气汤
主证分析:脾虚气陷证
❖ 脾虚:食少便溏,少气懒言,体倦肢软,面 色萎白。
四君子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人白茯甘 参术苓草 君 臣 佐使
❖ 本方与理中丸的比较。
运 用:
❖ 辨证要点: 面白食少,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
❖ 随证加减: 呕吐加半夏;胸膈痞瞒加枳壳、陈皮;心
悸失眠加酸枣仁;畏寒肢冷,脘腹疼痛,加 干姜、附子。
附方:1.异功散
❖ 组成:四君子汤加陈皮 ❖ 功用:益气健脾,行气化滞 ❖ 主治:脾胃气虚兼气滞证。食少便溏,
❖ 气陷: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
补中益气汤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方解:
黄人白当陈升柴甘 芪参术归皮麻胡草
君臣

佐使
补中益气汤
❖ 配伍特点: 补气与升阳并举,重在补气。
•运用
证治要点:
面色萎黄,少气懒言,体倦乏力,食少便 溏,舌淡苔白,脉虚软无力。

补益剂PPT课件

补益剂PPT课件
第七章 Tonic Prescriptions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概述 生脉散 归脾汤
四君 子汤
玉屏 风散
炙甘 草汤
参苓白 补中益 术散 气汤
完带汤 四物汤
六味 地黄汤
肾气丸
一、定义:(补益药、补虚、虚证) 二、立法依据: 《内经》:“虚则补之”;“形不足者温之以
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
三、作用—补虚扶正—现代 1、增强体质—抗疲劳;耐缺氧。 2、抗衰老—提高SOD的数量和活性。 3、调节免疫—防治AIDS、Ca。
作用:补中气 主治:中虚证
理中
有茯苓—专于补气—参 术—脾胃气虚证
有干姜—散寒补阳—参 姜—脾胃虚寒证
四、现代研究
1、成份—丰富的铜、铁、锰、锌
2、抗贫血—对失血性贫血有显著恢复作用—治贫血
3、抑菌—大肠杆菌等—治脾虚慢性肠炎。 4、抗肿瘤(抗C突变)----肿瘤后期的辅助治疗剂;
★化疗配合本方,可提高药效,降低毒副作用。
四、适应证—虚证—五脏六腑气血阴阳的亏虚
五、分类:
1、补气—肺脾—气虚证
代表方: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 补中益气汤、 生脉散、玉屏风散、完带汤(一级)
2、补血—心、肝、脾—血虚证
代表方:四物汤、归脾汤(一级)
3、气血双补—气血两虚证
代表方:炙甘草汤(一级)、八珍汤(二级)
4、补阴—肝肾—阴虚证
代表方: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一贯煎、 百合固金汤(一级); 左归丸(二级)。
一、作用特点:
四药味甘,均入中焦 专补中气,平补不峻
人参多用党参 人参:大补中气—君 白术:补脾燥湿—臣 益气补中 茯苓:健脾渗湿—佐 炙草:益气调和—使
二、主治——脾胃气虚轻证

补益剂--方剂课件系列

补益剂--方剂课件系列
四、临床应用:
1、脾虚泄泻之要方,以挟湿者尤宜。 2、也常用于带下及保胎。 3、现代—小儿缺锌症—生黄芪、生麦芽,
灯芯草。总有效率81.2%
2021/3/14
13
补中益气汤
《内外伤辨惑论》
2021/3/14
14
一、组成:1、四君的加减方。
2、重用黄芪、轻用升柴
二、效用特点:
1、补气力甚强—参术草配黄芪—气虚重证(运化
二、主治—脾胃气虚挟湿证
1、特性 ①气虚重 ②有湿 ③泄泻是主症
2、病机:气虚生化不足,湿浊清阳下渗。
3、主症:乏力食少、体瘦面黄、胸痞泄泻、
2021/3/14 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11
2021/3/14
12
三、说明—桔梗的意义
1、升提止泻 2、宽胸理气 3、载药上行-----------升清保肺
第七章 补益剂
一、定义:(补益药、补虚、虚证) 二、立法依据: 《内经》:“虚则补之”;“形不足者温之
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 三、作用—补虚扶正—现代
1、增强体质—抗疲劳;耐缺氧。 2、抗衰老—提高SOD的数量和活性。 3、调节免疫—防治AIDS、Ca。 四、适应证:虚证-五脏六腑气血阴阳的亏虚
15
三、说明:
1、为何不以人参为君?
2、为何四君去茯苓?
3、当归、陈皮的配伍意义。
四、临床应用
1、中气虚陷的代表方、基础方
2、加减变化(气虚为原则)
五、使用注意:
1、坚持疗程
2、阴虚内热者不宜
2021/3/14
16
生脉散《医学启原》 一一、组成
二二、作用特点: 1、补肺之要方—三药配伍后主入肺经 2、气阴两补,重在补气,且敛肺止咳止汗

方剂学 2.补益剂PPT课件

方剂学 2.补益剂PPT课件

2019/10/31
方剂学
三、说明:
1、为何不以人参为君?
2、为何四君去茯苓?
3、当归、陈皮的配伍意义。
四、临床应用
1、中气虚陷的代表方、基础方
2、加减变化(气虚为原则)
五、使用注意:
1、坚持疗程
2、阴虚内热者不宜
2019/10/31
方剂学
生脉散《医学启原》 一一、组成
二二、作用特点:
1、补肺之要方—三药配伍后主入肺经 2、气阴两补,重在补气,且敛肺止咳止汗
4、窦房结综合征。
2019/10/31
方剂学
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
一、组成:1、重用生地,原方1斤,现代 50克以上。
2、包括用法中的清酒。 二、作用特点:
1、补心之要方—桂枝、酒引药入血脉, 心主血脉。
2、气血阴阳均补。 3、偏补阴血—清补方(重在甘寒,佐以
辛甘温)
2019/10/31
方剂学
三、主治 1、 阴血不足,阳气虚弱之证。
3、预防感冒之良方—作用相当于“丙球”
2019/10/31
方剂学
出汗的几种形式
自汗:白天不因劳动日晒厚衣或发热而汗出的 盗汗:夜间入睡后不自觉的汗出,醒后汗止的 冷汗:汗出而伴有畏寒肢冷的 脱汗:病情危重,汗出淋漓不止,如珠如油的 额汗:仅头额部出汗而身无汗的 手足心汗:手掌脚掌局部经常汗出而身无汗的 半身汗出:半测身体出汗,或左或右,或上半身
方剂学
现代研究
1、成份—丰富的铜、铁、锰、锌(补气主要与铜有关)
2、抗贫血—对失血性贫血有显著恢复作用—治贫血 (气虚型)
3、抑菌—大肠杆菌等—治脾虚慢性肠炎。
4、抗肿瘤(抗C突变)----肿瘤后期的辅助治疗剂; ★化疗配合本方,可提高药效,降低毒副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