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贸地理说课PPT

合集下载

国际贸易地理课件

国际贸易地理课件

2、人口
世界人口的特点:
人口分布不均; 人口增长过快,区域之间人口增长不平衡; 城市人口所占比重不断增长(城市化率不断增
长); 人口老龄化加快。
3、宗教与风俗
世界上信仰人数多、影响广泛的是基督教、 伊斯兰教和佛教。
宗教对经贸活动的影响。
风俗习惯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长期生活实 践和社会交往中所形成的礼仪形式、爱好与 禁忌、节假日等约定的风气和习惯。
等文字的翻译,要注意不同国家(地区)语言 文字的差异,否则引起误解,影响市场的开拓。
6、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对国际贸易发展的极大促进作用
(1)使国际市场日益统一,市场容量不断扩大,贸易竞争加剧; (2)促进了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而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3)科学技术是一种“创造性毁灭力量”; (4)使国际分工由二战前的“垂直型”向二战后的“水平型”
(2)气候的差异影响农产品的品质,从而影响农产品 的价格;
(3)气候的差异影响居民的消费习惯,从而影响消费 品的种类和数量;
(4)气候影响国际贸易中工农业产品的履约时间、产 品的包装、储存和运输;
(5)适宜的气候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
3、河流与湖泊
航行功能 灌溉功能 发电功能
转变,从而使国际贸易中原材料等初级产品需求量下降,制成品 尤其是机电产品比重不断上升; (5)促进了交通和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国际间的时空距离, 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分类:
海陆兼备的国家,如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 国、巴西、澳大利亚、印度等。
岛国,如日本、英国、新西兰、冰岛等。 内陆国,如蒙古、哈萨克斯坦、中非、赞比亚等。
二、地形与气候

国际贸易地理(重点部分的PPT全部内容)

国际贸易地理(重点部分的PPT全部内容)

国际贸易地理(重点部分的PPT全部内容)第一章绪论国际贸易地理研究的对象:国际贸易学研究对象和地理学研究对象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

国际贸易地理的学科的基本属性:区域性与综合性第二章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地理位置是指某一地理事物在地球表面所处的空间区域。

地理位置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从经纬度位置(数理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和邻国位置等方面反映出来。

“三湾一海”是指东京湾、伊势湾、大阪湾和濑户内海地区,这里是日本乃到全世界港口最集中地区之一,集中了千叶、横滨、川崎、东京、名古屋、大阪、神户等世界重要港口。

三湾一海地区岸线曲折,水深湾多是建港的优越条件。

地形、气候、水文条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从山区和平原、沙漠与良田、河流和湖泊、气候类型等方面反映出来。

地形条件的影响:平原广布,所占比例颇高,使发展农牧业有了良好基础,为美国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业国家创造了条件。

地形破碎,沙漠戈壁遍地,崇山峻岭,或险恶地形直逼沿海,则必须对其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生产产生严重影响,难以展开对外贸易。

山区和平原地区相比,运输业效率差别也很大,在山区修筑一条与平原地区运输能力相同的铁路,造价要高3倍。

山区线路坡度较大,运营时,燃料和费用都成倍增加。

在水平线路上能拉5000吨重的机车,爬0.5%坡时只能拉1400吨重,爬1%坡时,只能拉800吨重。

河流和湖泊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特别是位于热带多雨区的河流,一般水量大,具有较大的航运价值,对交通运输和商业贸易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具有国际航运功能的河流主要是莱茵河和多瑙河。

(理解)气候条件的影响:气候的节律性和地带性,对生产事业,尤其是农业生产产生着深刻影响,进而制约着经贸活动。

具体影响例:(节律性和地带性)小麦、玉米、棉花适宜种植在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节风气候区,所以美国、加拿大、中国、乌克兰、法国等位于温带中纬度的国家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

世界经济贸易地理.ppt(新版)

世界经济贸易地理.ppt(新版)

3. 战后世界贸易地域结构的变化.
1) 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超过了与发展中国 家的贸易.
2) 世界区域集团内的贸易迅速增长.
4. 战后世界贸易发展的不平衡.
1)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贸易发展的 不平衡.
2) 战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 不平衡.
第二章 世界工业生产的分布和贸易 第一节 世界能源工业生产分布和贸易
4) 国际分工影响各国对外贸易政策. 第二节, 世界生产分布 1. 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新格局.
1) 美国在战后成为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 2)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加大. 3) 大批殖民地和附属国获得政治独立. 第三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贸易 1. 战后世界贸易的迅速发展. 2. 战后世界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
PORT SAID, PORT SUDAN, DAR EL BAIDA LAGOS, DURBAN, CAPE TOWN 4)北美主要港口分布: VANCOUVER, MONTREAL, LOS ANGELES,
NEW YORK, SAN FRANCISCO, TORONTO LONG BEACH, MIAMI, NEW ORLEANS 5)中南美主要港口分布: CALLAO, IQUIQUE, VALPARAISO, SANTOS SALVADOR, BUENOS AIRES, MONTEVIDEO (URUGUAY) LA HABANA(CUBA)
第四节 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 1. 世界高速公路发展状况分析. 2. 航空运输线路: 1) 北大西洋航线. 2) 北太平洋航线. 3) 西欧---中东---远东航线. 3. 世界主要航空港: TOKYO, HONGKONG, BEIJING, SHANGHAI ROMA, PARIS, FRANKFURT, AMSTERDAM LISBOA, DUBAI, TEHRAN, SINGAPORE,

第十章 世界农业生产布局和贸易 《 国际经贸地理》PPT课件

第十章 世界农业生产布局和贸易 《 国际经贸地理》PPT课件

世界粮食生产和贸易 10.1.2 世界粮食贸易与粮食问题
1)世界粮食贸易 • 1972—1973年度世界粮食贸易量只有1.33亿吨,而2002—
2003年度已达到2.37亿吨,增长了78%。2016—2017年度, 全球粮食(谷物)贸易量达3.91亿吨。在货物贸易量中仅低于 石油、钢材,居第三位。
总的来看,目前发达国家仍然是畜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发展中国家成为主 要进口国。但是各个发达国家的情况也不同,如美国、加拿大、德国、澳 大利亚是畜产品的主要出口国,而日本及部分欧洲国家是畜产品的主要进 口国。
在发展中国家中,巴西、阿根廷等国是畜产品的主要出口国。
世界林业产品生产和贸易
10.5.1 世界森林资源与分布
•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有四大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 兰渔场、秘鲁渔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渔业技术的进步和新渔场的 开辟又将世界渔场分为太平洋西北部渔区(渔获量居世界首位)、大 西洋东北部渔区(包括北海和波罗的海)、太平洋中西部渔区等19个 区域。
• 舟山渔场是中国最大的渔场,与黄渤海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北部湾 渔场构成中国的四大渔场。
水产业是指在海洋、江、河、湖、塘等水域中养殖水生动植物 或从事捕捞并从中获得产品的生产事业。在我国,它属于农、 林、牧、副、渔各业中的渔业。
水产业的发展和布局与自然条件关系密切,主要受水域条件的 限制。目前,世界水产品绝大多数还是靠海洋捕捞,因而水产 业集中分布在沿海有丰富鱼类资源的地区和拥有现代化捕捞设 备及加工设备的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
切,因此在分布和生产上有一定的规律。
世界主要经济作物生产和贸易 10.2.1 纤维作物生产与贸易
1)棉花的生产与贸易 • 棉花是最重要的纺织工业原料,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国际贸易地理教学课件(全)

国际贸易地理教学课件(全)
世界铁矿石新矿点的发现、生产的地区布局变化和 生产量的增减等,与世界石油的情况相似,均对世 界和各国的经贸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第二节 人文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
人文地理环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自 身所创造的全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国 家类型、人口民族、宗教风俗、科学技术、环境 质量、政治因素和生产力状况等,均属人文地理 环境范畴,它们对国际贸易活动均有不同的影响。
四、环境质量的影响
全球范围内的工农业发展,往往会出现工业废渣、 废气和废水的大量排放,大量农药、化肥的不科 学使用等情况,使大气、土壤、水域等受到污染, 地理环境恶化,环境质量下降或者变坏,个别地 区生态系统失去平衡,从而影响生产和经贸活动, 导致工农业生产萎缩,经贸活动受挫。
国际贸易中,对进出口货物的种类、品种、质地、 规格以及安全性等的要求日趋严格,假如进口商 品所含杂质超过规定标准,就经常会出现要求退 货或索赔的情况。
山区和平原地区相比,运输业效率差别也很大,在 山区修筑一条与平原地区运输能力相同的铁路,造 价要高3倍。山区线路坡度较大,运营时,燃料和 费用都成倍增加。在水平线路上能拉5000吨重的 机车,爬0.5%坡时只能拉1400吨重,爬1%坡时, 只能拉800吨重。
河流和湖泊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特别是位 于热带多雨区的河流,一般水量大,具有较大的航 运价值,对交通运输和商业贸易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世界上适宜航行的河流有长江、尼罗河、密西西比 河、亚马孙河、伏尔加河、多瑙河、莱茵河、圣劳 伦斯河等。其中具有国际航运功能的河流主要是莱 茵河和多瑙河。
三、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国际贸易地理研 究的方法论基础。
还可以采取如下一些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 地图法 综合分析法,也称系统分析法 对比法,也称比较法 统计图表法 归纳、演绎法 抽象法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国际贸易地理课说PPT

国际贸易地理课说PPT

亚洲地区
东亚国家
包括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 这些国家经济发展迅速,是全球
重要的贸易地区之一。
东南亚国家
包括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 亚等国家,这些国家地理位置优 越,资源丰富,与世界各国有着
广泛的贸易往来。
南亚国家
包括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 等国家,这些国家经济正在快速 发展,与世界各国有着广泛的贸
05
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
贸易对环境的影响
资源消耗
国际贸易导致资源过度消耗,加剧了环境压力。
污染转移
发达国家将污染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导致全球环境问题。
生态破坏
贸易活动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生物多样性。
环境政策对贸易的影响
环境法规
各国制定的环境法规和标准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
绿色税费
征收绿色税费或对环保产品给予补贴,影响国际 贸易格局。
自由贸易协定
01
自由贸易协定定义
自由贸易协定是指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为促进贸易自由化而达成的协议,
通过取消或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商品和服务贸易的自由化。
02
自由贸易协定的作用
自由贸易协定可以促进贸易增长、加强经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等。
03
自由贸易协定的实例
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等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都是自由贸易协定
欧洲地区
欧盟成员国
包括27个国家,如法国、德国、 意大利、荷兰等,这些国家经济
发达,贸易往来频繁。
中东欧国家
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 这些国家经济正在快速发展,与欧 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增多。
欧洲自由贸易区
包括瑞士、挪威、冰岛等国家,这 些国家与欧盟成员国之间有自由贸 易协议,促进了贸易的发展。

第十一章 国际贸易运输地理《 国际经贸地理》PPT课件

第十一章 国际贸易运输地理《 国际经贸地理》PPT课件

国际贸易运输中的铁路运输 11.3.3 大陆桥运输
2)大陆桥运输的优势 • 大陆桥运输在途中一般要经过两装两卸,若采用传统的海陆联运方
式,则会增加运输时间,而且会大大增加装卸费用并提高货损率。 而以集装箱为运输单位,可简化理货、搬运、储存、保管和装卸等 操作环节。因为集装箱是经铅封的,中途不必开箱检验,可以迅速、 直接地转装到其他运输工具上,在运输过程中,可以保证质量,节 省包装费和保险费,简化运输手续,实现“门到门”运输。 • 更重要的是,将原来的全程海运改为海-陆-海大陆桥运输方式,还 可以大大缩短航运里程,减少运费,降低运输成本,加速货物周转, 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
运输方式的现代化简化了运输程序,提高了运输效率。
国际贸易运输概述 11.1.3 国际贸易运输方式
1)国际贸易运输方式的种类
国际贸易运输概述
11.1.3 国际贸易运输方式
2)各种运输方式的主要特点 • (1)海洋运输的特点:①通过能力大。②运量大。③运费低。④对货物的适应性强。
⑤速度慢。⑥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 (2)铁路运输的特点:①运输的连续性强、准确性好。②运输速度较快。③运输量
第十一章 国际贸易运输
地理
国际贸易运输概述 11.1.1 国际贸易运输的含义、特点及作用
1)国际贸易运输的含义 • 根据运输的对象,可把运输分为货物运输和旅客运输两大类。就
货物运输而言,又可按国家地域划分为国内货物运输和国际货物 运输两类。国际货物运输就是货物在国家与国家、国家与地区之 间的运输,是国际商品流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国际贸易 的实现方式。它可分为贸易物资运输和非贸易物资(如个人携带 物品、救援物资等)运输两种。 • 国际货物运输本身就是一种国际贸易,不同的是,它用于交换的 不是物质形态的商品,而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运输服务。进一 步说,国际贸易运输本身就是国际贸易的一种形式——服务贸易。

《国际贸易地理》课件

《国际贸易地理》课件
研究
任务:文化教育 、理论研究 、实践应用
研究方法
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对比分析 数理统计 地图法 计算机模拟 实地考察
第二章 世界地理与国际贸易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与国际贸易 第二节 人文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 第三节 世界能源贸易地理 第四节 世界农产品贸易地理 第五节 工业制成品贸易地理 第六节 国际贸易运输地理
第四章 世界区域经济集团
第一节 区域经济集团化 第二节 世界主要经济贸易集团
第一节 区域经济集团化
概念: 地理位置相邻或相接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 家(地区)之间对内实现自由贸易,对外实现 保护贸易,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的经济一体化 组织。
类型: 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 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的经济一体化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与国际贸易
自然环境:
又称自然条件,是由地形、气候、河流和湖泊、 动物和植物、土壤和矿藏等自然要素组成的一 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
一、地理位置与疆域 位置
某一地理事物在地球表面所处的空间区域
分类
经纬位置:以地球以上经线和纬线相交的坐标点表示的位置 经济地理位置:某一个地理事物与其相邻的具有经济意义的地
一、欧洲联盟
1、一体化 建立关税同盟 实施共同农业政策 建立货币同盟
2、东扩面临的挑战
新老成员国之间存在巨大的经济差距 财政预算中的收入和指出分配难以令全体成员
满意 新老成员国利益差距的拉开,使欧盟一体化的
基础可能发生动摇 新老成员在决策机构表决权的分配上存在矛盾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
业和灌溉农业 单一的捕鱼、养鹿、狩猎农业 城郊型农业
二、世界农产品贸易
20世纪40年代末—1970年—1980—1985——至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贸易地 理格局变化 的原因分析
中美贸易关 系分析
一、课程定位与教学内容
第五章
经贸发达型 国家(上)—— 日本、德国 和俄罗斯 5.1 日本 5.2 德国 5.3 俄罗斯 知识掌握与应用 6.1 英国 6.2 法国 6.3 意大利 6.4 加拿大 6.5 澳大利亚 7.1 新加坡 7.2 韩国 7.3 巴西 7.4 南非 8.1 印度 8.2 中国 8.3 中国台湾 8.4 中国香港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 法
小组作业 法
任务驱动 法
知识竞赛 法
图示讲 解法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由以“教”为主向重“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发展 传统教学模式都是从教师如何去教这个角度来 进行阐述,忽视了学生如何学这个问题。
现代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是重视教学活动中 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根据教 学的需要合理设计“教”与“学”的活动。
二、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
网络教学资源
/---地理教育网 .my/kecheng/dili/dilimain.htm---地理教育教学网 /discuz/forum-25-1.htm + 实训 + 工学 ” 的教学方式将课堂教
学进行了更好的延伸,既增加了学生对课 程的理解深度,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实际应用能力,体现了“学以致用”的 教学理念
主要由三大模块组成,分为11个课 题,前3个课题为总论部分;第4~8个 课题为区域经贸地理部分;第9~11个 课题为专题部分
一、课程定位与教学内容
章节 第一章 第二章 地理环境 与国际贸 易 第三章 国际经贸 地理格局
2.1 自然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 2.2 人文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 地理环境与 国际贸易之 间的关系
主要参考书 (1)李小建.《经济地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2)吴传钧.《现代经济地理学》.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3)杨吾扬.《高等经济地理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4)国际贸易地理概论,何云魁、于达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年。 (5)周起业.《西方生产布局学原理》.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3年 (6)王铮主编.《地理科学导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7)曹廷藩等.《经济地理学原理》.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 (8)国际贸易地理,李先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
《国际经贸地理》 说课


1
2 3 4 5 6 7

课程定位与教学内容 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 教学方法与手段 学情及学生学习方法指导 教学程序设计 课程实施保障 课程特色与创新
一、课程定位与教学内容
课程定位 根据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国际经贸地理 》 属于国际贸易专业的必修课,知识课程和能力课程 。 国际经贸地理是介于国际贸易学和地理学之间的边 缘学科, 它是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工业、农业、交通运 输业、对外贸易等产业的布局、发展的条件和特点,各 产业的部门结构和地区结构的专门学科,主要分国别经 济地理和产业经济地理两个部分。 培养既掌握基础知识与理论,又了解当今世界生产 布局和贸易的发展水平、特点,了解各国各地区特别是 经济贸易发达和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的生产布局和贸易 情况,具有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贸易人才。
一、课程定位与教学内容
国际商法、国际商务谈判 、国际经济学等
后续
课程
国际经贸地 理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概 论,地理学等
先修课程
4
一、课程定位与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课程的主要内容为世界生产布局和 贸易的发展水平、特点,各国各地区 特别是经济贸易发达和新兴工业国家 和地区的生产布局和贸易情况。
9.1 世界能源工业生产和贸易 9.2 世界冶金工业生产和贸易 9.3 世界电子工业生产和贸易 9.4 世界汽车工业生产和贸易 9.5 世界纺织工业生产和贸易
分析三国和 中国经贸关 系
第六章
经贸发达型 国家(下)—— 英、法、意、 加、澳 新兴工业化 国 家 —— 新 加坡、韩国、 巴西和南非 发展中的大 国 —— 印 度 和中国
自主学习法---多想多练,熟能生巧 合作学习法---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小组合作法---以人之长,补己之短 模拟课堂法---完成任务,实践锻炼
17
五、教学程序设计 1、课程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学生服务
学生
职业 社会 自身
18
五、教学程序设计
2、采取“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化零为整,成才 成人”的方法,以任务为载体,构建“点-线-面” 一体化的课程技能训练系统。
第七章

分析五国和 中国经贸关 系 地理环境的 主要特点及 其对经济贸 易发展的影 响 中印经贸成 就分析 世界能源工 业发展状况 分析
第八章
第九章
世界工业 生产布局和 贸易
一、课程定位与教学内容
第十 章 第十 一章
世界农业 生产布局 和贸易 国际贸易 运输地理
10.1 世界粮食生产和贸易 10.2 世界主要经济作物生产和贸易 10.3 世界水产品生产和贸易 10.4 世界畜牧业产品生产和贸易 10.5 世界林业生产和贸易 11.1 国际贸易运输概述 11.2 国际贸易运输中的海洋运输 11.3 国际贸易运输中的铁路运输 11.4 世界主要航空站及航线
教学内容 绪论
重点
1.1 国际经贸地理研究的对象 1.2 国际经贸地理的理论基础 1.3 国际经贸地理研究的内容
难点
结合地理环境 分析对国际贸 易的影响
第四章
经贸超级 型大国— —美国
3.1 国际关联与经贸格局 3.2 主要的国际经贸组织 3.3 亚太地区卅l世纪的国际贸易中心 3.4 国际贸易中心的地理分布 知识掌握与 应用 4.1 地理环境 4.2 经济发展历程与当前经济特征 4.3 产业结构与生产分布 4.4 美国市场与对外贸易 4.5 经济区域与城市(港口)
单 项 能 力
岗 位 能 力
综 合 能 力
19
五、教学程序设计
以某一课时为例:能源与贸易(-2课时, 80分钟 )
第一步:复习总结上节课内容,回答上节课布置的课外作业 -(5分钟) 第二步:开篇案例导引:70年代世界石油危机带来的影响 -(10分钟) 第三步:世界主要区域的能源分布状况 -(20分钟) 第四步: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中国能源状况与对外贸易优势- (20分钟) 第五步:小组讨论结果展示与交流- (20分钟) 第六步:教师总结陈词。布置课后作业:对外贸易与中国经 济转型-(5分钟)
13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手段
板书教学
多媒体教学
知识竞答
小组作业
四、学情及学生学习方法指导 学情分析(教学对象)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13级学生 (第二学期)
四、学情及学生学习方法指导
活泼 想学
知识 基础 薄弱
情感 丰富
学情 分析 兴趣 广泛 善于 沟通
16
四、学情及学生学习方法指导
学习方法指导
世界农业布 局与贸易
国际贸易海洋 运输,主要国 际铁路干线、 国际机场及航 线
二、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
目前使用的教材 《国际经贸地理》(第二版) 主编:吕向生 出版社:东北财经大学
教材特点: 21世纪高职高专精品教材,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通俗 易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二、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
六、课程特色与创新
课程特色 1、“六化”:教学内容模块化、实务化;教学方 法层次化、案例化、实战化;课堂作业团队化; 2、“五结合”:工学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虚实结合、共性培养与个性 发展相结合
六、课程特色与创新
课程创新
1、采用“示范-模仿-实践”的模式组织师
生互动教学,使教、学、实践同步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