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的太阳读后感
指尖的太阳读后感

指尖的太阳读后感指尖的太阳读后感4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指尖的太阳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指尖的太阳读后感1《指间的太阳》讲述了红军长征过程中的一个小故事,司务耀族老倌、医官皮文勋、团长欧喜洋等成人红军和汤敏吉、坛子、登才、得天等少年红军接到了上级的命令,要成立一个收容队。
他们的任务就是走在大部队的后边,尽量收留那些掉队的和伤残的红军。
一路上,他们历尽了艰难困苦,首先是面临饿死的危险,没有吃的了,他们就去采野菜,最后野菜都采不到了……其次,他们时时面临草地泥沼的吞噬,在行进过程中,他们中有好几位因为掉进了泥沼而失去了生命。
他们还面临着寒冷和风雨的摧残……但这一切都让这些坚强的战士克服了,他们终于完成了任务,过了草地,到达了目的地。
书中有一个情节最让我感动,小红军得天竟然偷偷地在胳肢窝里夹着一粒青稞。
大家以为他是夹了一颗金牙,没想到当他笑着用手指夹着胳肢窝里那个东西给大家看时,青稞粒已经发了芽,大家从得天的手指间看到了生命的阳光。
“指间的太阳”就是一个充满着生机和活力的意象,它展现红军战士对理想和信念的追求。
这个故事使我明白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我们的前辈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现在我们的生活富裕了,怕苦怕累,缺乏坚强勇敢的品质,很难成为国家的栋梁。
我们应该要学习红军的坚强信念,学习他们勇敢无畏的精神,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
指尖的太阳读后感2一提到“太阳”,不知不觉会有一股暖流涌入心田,让人感到无比温暖。
下面,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个美丽而温暖心扉的太阳,那就是红色经典读物——《指间的太阳》,它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一段段感人的故事细节,温暖了我,教育了我,激励着我!这是一个发生在长征即将结束前的故事。
它描写了一支独特的队伍和一群特殊的人物翻越草地的故事。
故事里长着一颗小脑袋和一张窄脸的医官皮文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脸上有着丰富的表情,他的肚子里装着各种各样的知识,在荒无人烟的草地里,他就像是一盏灯,给了身边的人希望、温暖和光明。
《指尖太阳》观后感

《指尖太阳》观后感《<指尖太阳>观后感》前几天看了一部名叫《指尖太阳》的电影,看完之后,心里就像被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交织在一起。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对留守儿童兄妹小鱼和小禾,为了与远方打工的父母团聚而努力的故事。
影片中的许多场景和细节,都深深地触动了我。
先说小鱼和小禾的生活环境吧。
他们住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那里的房子看上去有些破旧,周围是连绵的青山和一片片的稻田。
村子里的人不多,大多数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
小鱼和小禾的家,虽然简陋,但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墙上贴满了他们的奖状,那是他们努力学习的证明。
屋子里的家具不多,但都摆放得整整齐齐。
每次看到这样的场景,我就忍不住想起自己小时候在农村的生活,虽然没有那么多的玩具和零食,但那种简单和纯粹的快乐,却是现在很难再体会到的。
电影里有一个情节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那是一个下雨天,小鱼和小禾放学回家的路上,经过一条泥泞的小路。
小禾不小心滑倒了,摔得满身是泥。
小鱼赶紧扶起小禾,帮他拍掉身上的泥土,还安慰他说:“没事的,回家洗一洗就好了。
”可是小禾的鞋子弄脏了,而且鞋底还破了一个洞。
小鱼看着小禾的鞋子,心里很难过。
回到家后,小鱼悄悄地拿出自己的压岁钱,想去给小禾买一双新鞋。
可是当她来到商店,看到那些漂亮的鞋子价格都很贵,她手里的钱根本不够。
最后,她只能买了一双便宜的布鞋,虽然不是很好看,但她想着只要能让小禾穿着舒服就行。
当小禾收到新鞋的时候,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那一刻,小鱼也觉得特别满足。
这个情节让我感受到了兄妹之间深厚的感情,他们虽然生活艰苦,但彼此关心、彼此照顾,这种亲情的温暖真的让人感动。
还有一次,学校里组织了一场活动,要每个孩子都给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写一封信。
小鱼和小禾都特别认真地写了,他们在信里诉说着对父母的思念和爱。
小鱼写道:“爸爸妈妈,我每天都盼着你们能早点回来,我会好好照顾小禾,也会好好学习,你们不用担心。
”小禾则画了一幅画,画里是他们一家人手牵手在一起。
《指尖太阳》观后感

《指尖太阳》观后感《〈指尖太阳〉观后感》前几天看了一部叫《指尖太阳》的电影,看完之后心里就像被塞进了一团棉花,软软的,又有点堵堵的。
这部电影没有那种惊天动地的大场面,也没有什么超级英雄,讲的就是普通人的普通生活,但就是这样普普通通的故事,却像一只小手,轻轻地挠在了我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影片里的小禾、小鱼兄妹俩跟着爷爷一起生活在农村。
他们的父母在城里打工,一年到头也回不了几次家。
这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爸妈为了生计去外地工作,把我留在爷爷奶奶身边的日子。
那种对父母的思念,真的是像小虫子一样,时不时就会咬你一口。
小禾是个特别懂事的孩子,他会帮着爷爷干活,照顾妹妹。
有一个场景让我印象特别深,就是小禾跟着爷爷去田里插秧。
水田里的泥巴软软的,一脚踩下去能陷到小腿肚。
小禾弯着腰,手里拿着一把嫩绿的秧苗,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插进泥里。
太阳明晃晃地挂在天上,汗水顺着他的额头流下来,迷住了眼睛,他就用袖子随便擦一擦,接着干。
那认真的模样,真让人觉得心疼。
小鱼呢,是个天真可爱的小姑娘。
她总是盼着爸爸妈妈能早点回来,每天都会对着村口的那条小路发呆。
有一次,她在纸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太阳,然后对小禾说:“哥哥,等爸爸妈妈回来了,我们家就有真正的太阳了。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鼻子一酸,这孩子心里的渴望是多么简单又多么让人心疼啊。
电影里还有一个情节,让我感触颇深。
过年的时候,别人家都是热热闹闹的,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
而小禾他们家,只有爷爷、小禾和小鱼三个人。
爷爷做了一桌子菜,可大家都吃得没滋没味的。
小鱼忍不住哭了起来,问爷爷爸爸妈妈什么时候能回来。
爷爷沉默了一会儿,说:“快了,快了。
”那一刻,我仿佛能感受到他们心里的失落和无奈。
想想我们现在,天天能跟父母在一起,有时候还会嫌他们唠叨,真是不应该。
小禾和小鱼那么渴望父母的陪伴,而我们拥有的时候却不知道珍惜。
影片的最后,小禾和小鱼终于盼回了爸爸妈妈。
一家人团聚的那一刻,阳光洒在他们身上,真的就像小鱼画里的那个太阳一样,温暖又明亮。
指间的太阳读后感

指间的太阳读后感指间的太阳读后感1《指间的太阳》讲述了红军长征过程中的一个小故事,司务耀族老倌、医官皮文勋、团长欧喜洋等成人红军和汤敏吉、坛子、登才、得天等少年红军接到了上级的命令,要成立一个收容队。
他们的任务就是走在大部队的后边,尽量收留那些掉队的和伤残的红军。
一路上,他们历尽了艰难困苦,首先是面临饿死的危险,没有吃的了,他们就去采野菜,最后野菜都采不到了……其次,他们时时面临草地泥沼的吞噬,在行进过程中,他们中有好几位因为掉进了泥沼而失去了生命。
他们还面临着寒冷和风雨的摧残……但这一切都让这些坚强的战士克服了,他们终于完成了任务,过了草地,到达了目的地。
书中有一个情节最让我感动,小红军得天竟然偷偷地在胳肢窝里夹着一粒青稞。
大家以为他是夹了一颗金牙,没想到当他笑着用手指夹着胳肢窝里那个东西给大家看时,青稞粒已经发了芽,大家从得天的手指间看到了生命的阳光。
“指间的太阳”就是一个充满着生机和活力的意象,它展现红军战士对理想和信念的追求。
这个故事使我明白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我们的前辈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现在我们的生活富裕了,怕苦怕累,缺乏坚强勇敢的品质,很难成为国家的栋梁。
我们应该要学习红军的坚强信念,学习他们勇敢无畏的精神,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
指间的太阳读后感2今天我读了《指间的太阳》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主要写的是:长征即将结束前,红军过草地。
医官皮文勋、团长欧喜洋等成人红军和汤敏吉、坛子、登才、得天等少年红军接到了上级的命令,要成立一个收容队,过草地。
他们的任务就是走在大部队的后边,尽量收留那些掉队的和伤残的红军。
一路上,他们历尽了艰难困苦,首先是面临饿死的危险,没有吃的了,他们就去采野菜,最后野菜都采不到了……其次,他们时时面临草地泥沼的吞噬,在行进过程中,他们中有好几位因为掉进了泥沼而失去了生命,皮医官因为尝野草而被毒死、登才因在草地里迷路而死亡……。
他们还面临着寒冷和风雨的摧残,但这一切都让这些坚强的战士克服了,他们终于完成了任务,过了草地,到达了目的地。
《指尖的太阳》读后感

永恒的梦想家——读《指尖的太阳》有感荔景中学九(5)班石满杰我没有超脱世俗的生命,也没有一步登天的本领,更没有与众不同的智慧,但我拥有最珍贵的坚持。
长征万里,正是因为拥有坚持,才拥有如此珍贵的成功。
这个假期,我为了更好地了解长征的艰辛与坚持,我在历史长河中打捞上几本书,其中有那么一本叫《指尖的太阳》。
这本书的故事发生在长征即将结束前期的故事。
历史老师说:“红军长征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他们拥有的更多的是坚持。
”那一课,讲得是多么详细,而《指尖的太阳》淋漓尽致地讲述了过草地事件,这过程中充满了对生命的敬佩,更是充满了对生命的坚持,所以这本书如同书名一样,是那么的耀眼。
中华上下五千年,从不缺少如长征红军一般的坚持,古有神话精卫填海,今有屠呦呦获诺贝尔。
精卫填海,就是古代人对坚持的美好追求。
传说炎帝相传太阳神炎帝有个小女儿叫女娃。
有一天,女娃驾着一只小船去东海玩,突然大海变得波涛汹涌,白浪把她的小船打翻,被海浪无情地吞噬了。
她的哀怨、不平的精灵化作一只精卫鸟。
精卫发誓要报仇雪恨,衔取一个小石块或是一段小树枝,投入到吞噬她的海面上。
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坚持着。
大海奔腾咆哮着,嘲笑她说:“小鸟呀,你就是干上一百万年,也休想把我填平!”精卫在高空中答复大海:“哪怕是干上一千万年,一万万年,我也要把你填平!”2015年12月7日下午,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用中文发表《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的主题演讲。
这是更为我们知晓的医学家屠呦呦女士,她现已85岁高龄,但仍坚持着医学研究,为的就是坚持为人类造福。
曾经的我,也有过一段坚持。
六年级的那一年,我被选去参加华罗庚数学竞赛,正是因为机会难得,我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
可是,那过程是如此地煎熬:放学都是全校最迟的那个,回家后又是最勤奋的那个,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日复一日地刷题,难以置信的是,我又被叫去英语辅导,时间相互靠拢,我拼命地挤,却还是那么一丁点。
指尖太阳观后感

指尖太阳观后感
【篇一:《指尖太阳》观后感】
今天在沙办领导的组织下有兴收看一部让无数父母感动的留守儿童故事片,一部温馨无比感人至深的故事片《指尖太阳》。
影片以三个家庭的孩子交流为主线,讲述了山区儿童想念远在南方城市打工父母、盼望一家团圆的故事。
“爸爸你什么时候回家?”一句简单、纯朴的问话,一句孩子们经常问到的话。
但影片中一个父母三年没回家的留守儿童小鱼含着眼泪问:“爸爸你什么时候回家?”盼归,是该片至始至终都在默默表达的主题。
最感动我们的是小禾与小鱼这对兄妹间的互相关爱,他们祖孙间的相濡以沫尤为动人。
孩子们为了能够每天回家照顾爷爷,编织着善意的谎言,为了早日见到父母,“创造”了连获59分的“三连贯”“神话”。
石小禾身上带着农家男孩特有的顽皮和朴实,虽然学习不如人意,但孝顺爷爷,疼爱妹妹,会抓鱼,能扎稻草人……“同一条船,同一条心”,在力争与父母团聚名额的拉拉渡船赛上表现出“不到最后一秒绝不放弃”的小小男子汉气概。
爷爷为了不让儿孙们挂牵自己,隐瞒眼疾加重的事实,假装自己能看见。
最让人心动的场面,是年夜晚上,爷爷强忍内心的落寞,颤巍巍地分发着压岁钱。
影片正是通过对生活的这种静默而真实的展现,让人们从内心深处认识到,随。
《指间的太阳》的读后感

《指间的太阳》的读后感
《指间的太阳》讲述了红军长征过程中的一个小故事,司务耀族老倌、医官皮文勋、团长欧喜洋等成人红军和汤敏吉、坛子、登才、得天等少年红军接到了上级的命令,要成立一个收容队,过草地。
他们的任务就是走在大部队的后边,尽量收留那些落伍的和伤残的红军。
一路上,他们历尽了困难困苦,首先是面临饿死的危险,没有吃的了,他们就去采野菜,最后野菜都采不到了……其次,他们时时面临草地泥沼的吞噬,在行进过程中,他们中有好几位因为掉进了泥沼而失去了生命。
他们还面临着寒冷和风的摧残……但这一切都让这些坚强的战士克服了,他们终于完成了任务,过了草地,到达了目的地。
书中有一个情节最让我感动,小红军得天竟然偷偷地在胳肢窝里夹着一粒青稞。
大家以为他是夹了一颗金牙,没想到当他笑着用手指夹着胳肢窝里那个东西给大家看时,青稞粒已经发了芽,大家从得天的手指间看到了生命的阳光。
“指间的太阳”就是一个充满着生机和活力的意象,它展现红军战士对理想和信念的追求。
这个故事使我明白了,我们现在的是我们的前辈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现在我们的生活富裕了,怕苦怕累,缺乏坚强勇敢的品质,很难成为国家的栋梁。
我们应该树立红军的那种坚强信念,他们勇敢无畏的精神,把我们的国家建立得更加强大。
指尖太阳观后感300字

指尖太阳观后感300字指尖太阳是一部具有深刻意义的电影,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和精美的画面,引发了我对人性、情感和生命的深思。
电影以一个生活在不同时间维度的女孩为主角,展现了她在成长过程中面对的挑战和困惑。
影片通过强烈而细腻的情感描绘,以及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让我对于生命的尊重和对于时间的珍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电影中的场景十分精致和美丽,尤其是在黄金色调的色彩处理下,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同时,电影还通过大量的自然景观来反衬人类的渺小,从而突出了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对比。
这一点无疑让我对自然的力量和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产生了反思。
故事情节紧凑,充满了悬疑和惊喜,观众跟随主人公的视角一同感受到了她的成长与痛苦。
电影中对于时间的处理方式也特别引人注目,穿插着不同时间段的场景,让观众真实地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进而思考人类与时间的关系。
影片中的演员表演精湛,尤其是女主角的扮演者,将她的内心世界完美地呈现出来。
她的表演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情感的纷扰,让我不禁产生了对于人类情感的共鸣和思考。
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深刻地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是不可分割的。
我们应该珍视大自然所赐予的一切,并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
同时,也要明白时间的流逝是不可逆转的,所以我们必须懂得抓住当下,珍惜每一个机会。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追求物质的享受和外在的成功,而忽视了内心的平静和对人性的关照。
而电影《指尖太阳》用鲜明的对比和震撼人心的画面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自己的情感和内心的需求。
总的来说,电影《指尖太阳》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于生命和时间的态度。
影片通过精美的画面、感人的故事、精湛的演员表演,深深打动了观众。
它让我对人性、情感和生命产生了深刻的思考,同时也唤起了我对自然的珍惜和对时间的重视。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可以引发共鸣和思考的艺术品。
通过观影体验,我相信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共鸣和启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尖的太阳读后感
读了指尖的太阳这部红色经典小说对我的精神有了很大的震撼。
《指间的太阳》讲述了红军长征过程中的一个小故事,司务耀族老倌、医官皮文勋、团长欧喜洋等成人红军和汤敏吉、坛子、登才、得天等少年红军接到了上级的命令,要成立一个收容队,过草地。
他们的任务就是走在大部队的后边,尽量收留那些掉队的和伤残的红军。
一路上,他们历尽了艰难困苦,首先是面临饿死的危险,没有吃的了,他们就去采野菜,最后野菜都采不到了……其次,他们时时面临草地泥沼的吞噬,在行进过程中,他们中有好几位因为掉进了泥沼而失去了生命。
他们还面临着寒冷和风雨的摧残……但这一切都让这些坚强的战士克服了,他们终于完成了任务,过了草地,到达了目的地。
他们这种坚强不屈的精神令我佩服,这让我想起了邓岳的故事:
12岁就参加红军的邓岳当年是个人见人爱的红小鬼。
长征途中因患疟疾,被部队
发了10块光洋动员就地复员当老百姓。
倔强的邓岳坚决不干,咬着牙坚持行军。
有一天突然发作,躺在路边抽搐。
正巧一辈子都爱跟孩子扎堆的陈赓骑马路过,心痛得不得了,“这不是小邓吗?赶紧上我的马!”邓岳知道陈赓也是拖着一条残疾的腿,死活不肯。
自己常常都是大孩子的陈赓怎么也说服不了这位执拗的小战友,只好让他牵着马尾巴跟着走,马蹄溅起的泥土糊了他一脸,他就闭着眼睛跌跌撞撞地跟着走了一路。
经过诸多类似的艰难困苦,以及无数次与倒在雪山草地的战友洒泪而别,他用一个孩子稚嫩的双脚,量完了两万五千里的漫漫征程,终于走进了黄土高原上那个有着一座宝塔的小城。
面对困难我们不能放弃,要坚持,要知难而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