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化学九年《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word教案

合集下载

第三单元到实验室去: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第三单元到实验室去: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到实验室去: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操作方法,加深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的理解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学生的合作能力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重点是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难点】配溶液实验操作过程中的误差分析。

三、教学分析配制溶液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实现的简单实验,学生对此非常熟悉,难度不大,易于理解和操作。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是学生初中化学中接触的唯一一个定量实验,前面学习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为本节课做好了理论铺垫,学生对托盘天平和量筒的使用也非常熟悉,实验过程难度不大,本节与生活密切相关,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会起到重要作用。

本节课需要学生精确计算,精准称量,同时在托盘天平以及量筒使用细节上学生可能忽视,需要学生间团结合作,相互监督、提醒,共同完成,使学生在交流中共同促进,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同时本节课中也设计了实验记录员,监督学生实验过程中存在的失误,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相互监督,寻找最佳小组,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引出问题【创设情境】:情景导入:生活中想要喝糖水怎么办?想要快速喝糖水怎么办?溶液与我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但是在实际生产想要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不能简单的溶质加溶剂就能配的,农业上有一句谚语:盐水选了种,收获多几桶。

意思是用盐水可以选种,下面看一下具体原理——导入视频学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前,先明确学习目标,重难点知识回顾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及变式实验项目一小组交流讨论实验步骤以及实验仪器学生思考,回答糖加水可以喝到糖水。

用热水或者是用筷子搅拌可以快速喝到糖水提醒实验开始前的注意事项分组,各小组设立组长以及试验记录员,实验记录员交换,记录其他组实验过程中的失误,最后汇总。

我们试验结束要评出最佳小组以及最佳记录员实验开始,巡回指导实验结束,展示成果,各记录员汇报工作。

鲁教版九上化学 3.3到实验室去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教案

鲁教版九上化学 3.3到实验室去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教案

到实验室去: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学习目标】:1.通过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练习托盘天平、量筒、胶头滴管等仪器的使用及称量、溶解等基本操作。

2.通过对实验误差的分析,养成认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称量、溶解的规范性操作难点:对实验误差的分析能力【目标突破过程】目标1:通过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练习托盘天平、量筒、胶头滴管等仪器的使用及称量、溶解等基本操作。

目标2:通过对实验误差的分析,养成认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一、导入新课:1.展示图片2.想一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已知溶液的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如何计算溶质的质量?二、思考与回答1.托盘天平有哪些使用注意事项?2.量筒和胶头滴管有哪些使用注意事项?三、方案设计请你设计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方案议一议:如果已知某种溶质的质量,若要把它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应该怎样操作?四、学生实验:1.小组合作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2.想一想:在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中,同学们发生了如下的情况,可能会导到所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还是偏小?说明理由。

提示:①称量错误:②计算错误:③其他原因:3.议一议:要想准确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应注意哪些问题?要想使溶质较快地溶解到水中,你有哪些好办法?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六、作业布置1.完成实验报告单2.思考:用16%的氯化钠溶液配置50g8%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步骤和所需实验仪器七、达标检测卷(独立完成)1、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B.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氯化钠的质量3.0gC.用1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D.实验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2、要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烧杯B.酒精灯C.玻璃棒D.量筒3、用食盐固体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现有下列操作:①溶解;②称取食盐;③过滤;④量取水;⑤计算;⑥蒸发。

鲁教版九上化学 3.3到实验室去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说课 教案

鲁教版九上化学 3.3到实验室去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说课 教案

配置一定量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说课目录说教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山东教育出版社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第二节《到实验室去》内容。

是在学生学习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以后,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完成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进行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养成教育,学会利用溶质质量分数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课标要求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化学与日程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实践能力。

(三)实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学会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基本步骤,学会设计实验方案。

(2)、能够分析操作过程中造成的误差(3)、通过亲手操作,达到独立完成实验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

2、过程与方法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掌握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操作步骤,增进对科学探究的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视实验态度与习惯的形成,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4、重点难点重点:定量分析及相应的简单计算(溶质溶剂的判断及量的计算);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配制。

难点: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试验误差的分析能力二、学情分析学生本章学习了溶质、溶剂、溶液的相关概念,了解了溶质在溶液中的溶解情况(即溶解度知识),还学习了溶质的质量分数,对溶液有了一定的认识。

通过本次实验活动,帮助学生巩固相关知识,同时锻炼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三、说教法对于已进入初三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已初步形成,在课堂上他们厌倦教师的说教灌输的教学方式,希望教师能创设便于他们自主学习环境,给他们发表自己见解和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

所以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等活动过程,师生双方相互配合,相互了解,协作完成教学任务。

这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保持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学习化学的快乐,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最新】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溶液到实验室去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教案-鲁教版.doc

【最新】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溶液到实验室去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教案-鲁教版.doc

《溶液的配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学会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溶液的实验技能;2、能力目标○1、通过精确配制溶液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实验能力;○2、通过或合作完成实验,学生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自主研究、自主总结和提炼,提高学生分析和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结合学生操作练习中出现的现象来分析误差,增强学生感受性。

二、教学重点:配制溶液的步骤及操作要点三、教学难点:误差分析四、教学方法、手段:讲解、演示、实验;多媒体辅助五、教学用品:多媒体设备、实验用品六、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1、复习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1、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

○2、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 。

○3、溶剂的质量÷溶剂的密度= 。

2、复习托盘天平使用的方法:○1、用托盘天平称量前,首先该把游码调至处,检查是否平衡。

如果天平未达到平衡,可以调节,使天平平衡。

○2、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盘,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必须放在称量。

○3、称量质量一定的药品时,先把砝码放在盘,将移至预定示数,再用添加药品至天平平衡3、量筒的使用:○1、实验时不能称取液体的质量,而应换算成体积用量取。

○2、量筒量程应选择比量取液略。

量取时,当液体接近所需刻度时,改用逐滴滴加。

(二)、学习实验:1、阅读课本55页的内容,小组交流,说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用品。

2、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实验,填写实验报告配制50g5%的蔗糖溶液实验名称: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实验目的:学会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实验用品:。

试验方法与步骤 1 (需蔗糖 g,水 ml)2 (用称取蔗糖,用量水)3 (用搅拌,加速蔗糖的)4 。

3、小组讨论: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问题?避免了什么问题?4、品尝劳动成果!!!(三)、达标练习:1、下列操作会引起所配制的溶液质量分数降低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量 6.2g食盐,误将砝码放在左盘并使用游码B.称量时,两盘分别垫上大小质量相同的纸C.用量筒量水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D.将配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时,不慎洒出2、下图是小梅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1)上图中的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量筒、烧杯和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

鲁教五四制初中化学九上《7.4到实验室去: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word教案

鲁教五四制初中化学九上《7.4到实验室去: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word教案

四、学生总结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五、课堂训练
1.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下图,正确
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
C.③④①②⑤ D.④⑤①②③
2.要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将10g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B.量取90ml水时,俯视读数
C.为加快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溶液
D.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
3.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出现的操作失误,会引起
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降低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将砝码放在左盘,但未使用游码
B.用量筒量取蒸馏水读数时,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
C.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洒出
D.将配好的氯化钠溶液转移到细口瓶时,不慎撒出部分溶液
4.欲配制50g 5%的氯化钠溶液:
(1)实验步骤应、、、、。

(2)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3)在托盘天平上称取氯化钠,用规格为的量筒量取
水。

(4)将称量的氯化钠和水倒入烧杯中,为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常
用的方法是、、。

(5)在量取水的体积时,若俯视读数,则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会。

(填偏高、相等、或偏低)
板书设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一、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二、注意事项
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步骤:
1、计算氯化钠的质量=50 g×16%=8 g
水的质量=50g-8 g=42g
2、称量或量取
3、溶解
4、装瓶保存。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教学设计》教案 (公开课)2022年九年级化学精品教学设计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教学设计》教案 (公开课)2022年九年级化学精品教学设计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9.2化学合成材料第一课时【教学课型】新课◆课程目标导航【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2〕认识合成材料的开发、利用和开展与社会开展的密切关系〔3〕会用简单的实验方法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合成纤维〔如腈纶〕织成的布料。

2、过程和方法:利用网络信息、图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意识,以及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开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1塑料的性能、用途和白色污染2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

【教学工具】羊毛、棉花、合成纤维布等【教学方法】实验法、讲解法◆课前预习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塑料制品的利与弊◆教学情景导入师:“C h i n a〞表示我们的祖国,它还可以表示什么?生:瓷器。

师:对!瓷器的出现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之一,它创造了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

人类社会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如今有机合成材料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

◆教学过程设计【板书】、有机合成材料活动探究一师:什么是有机合成材料?请同学们阅读P265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

【小结】: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就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棉花、羊毛和天然橡胶等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而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多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那么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

一、塑料我们一般称为“塑料〞的物质是一个包括很多材料的大家族,全部由合成树脂组成,这就是聚合物,例如聚乙烯〔P E〕就是由成千上万个乙烯分子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当小分子连接构成高分子时,有的形成很长的链状,有的由链状结成网状,链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加热时熔化,冷却后变成固体,再加热又可熔化,因而具有热塑性,可以反复加工,屡次使用,如聚乙烯塑料〔P E〕、聚氯乙烯〔P V C〕、聚丙烯〔P 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即聚酯P E T〕。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到实验室去: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教案与反思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到实验室去: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教案与反思

到实验室去: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圣哲学校蔡雨欣1.与同学合作配制80 g 10%的氯化钠溶液。

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方法。

3.通过对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练习物质称量等基本操作。

知识点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69-70页有关内容并配制80 g 16%的氯化钠溶液,填写实验报告:实验名称: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实验目的:练习配制80 g 16%的氯化钠溶液。

[来源:学§科§网Z§X§X §K]实验仪器: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量筒(10_mL、100_mL)、胶头滴管、试剂瓶。

实验药品:氯化钠、蒸馏水。

实验过程:1.计算将称好的氯化钠倒入干燥的烧杯中,再加入量好的水,用玻璃棒充分搅拌使之完全溶解反思交流:你是否顺利完成了本次实验?有哪些经验或教训需要与同学们分享?【教师点拨】1.称量固体药品时,应左物右码。

2.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3.用玻璃棒搅拌液体时,要注意尽量不要使玻璃棒触碰容器的器壁。

【跟进训练】1.某同学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 溶液,他准备了下列实验仪器。

请填空:(1)配制时可按下列实验步骤进行: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2)称量时,NaCl 固体粉末应放在托盘天平左盘(填“左盘”或“右盘”)的纸片上。

(3)配制过程中为促进NaCl 的溶解,还需要的一种玻璃仪器是玻璃棒(填仪器名称)。

(4)量取一定体积的水,除了用量筒外,还需要用胶头滴管(填仪器名称)。

2.(1)已知:水的密度为1.0 g/mL 。

实验室配制5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称取氯化钠2.5 g ,需要量取水47.5_mL 。

(2)配制的操作示意图如下,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CBDEA(填字母)(3)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①②③(填序号)。

【精品】鲁教初中化学九上《3到实验室去: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word教案(2020新版)

【精品】鲁教初中化学九上《3到实验室去: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word教案(2020新版)

《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课题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课型实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掌握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加深对溶质质量分数含义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了解定量配制溶液的多种方法和思路,学会多角度分析误差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统筹合作,体会定量配制溶液在生活生产中的意义和价值,培养精准的定量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创设:(实物展示)一袋医用生理盐水(同时多媒体展示该生理盐水的标签)生理盐水是医疗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溶液,我们对它的一个量有严格的要求——0.9%。

0.9%表明的含义是什么呢?【学生联系生活实例回顾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案例分析:(实物展示)一瓶学生配制的0.9%的氯化钠溶液大家看,XX同学应经配好了一瓶,如果你是医生,敢不敢用它做生理盐水给病人注射?为什么不敢用?【1-2名学生陈述初步的想法】看来同学们知道溶质质量分数的精确度对生理盐水的重要性,对此有很多担心,XX同学配制该溶液的过程老师录制下来了,我们一起观看一遍,认真观察,看后请找出你的质疑点。

(播放视频)XX同学配制500g 0.9%的氯化钠溶液★【学生观看视频,寻找影响溶质质量分数的因素。

看后小组内讨论,然后组间交流。

】复习旧知拓展视野。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利用微课的形式出示某学生配制溶液的案例,旨在利用学生中间真实的场景调动学生质疑,进而想进一步尝试的主动性。

观看时给学生提出要求,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影响溶液溶质氯化钠注射液[规格]溶质质量分数为0.9%[注意]使用前发现溶液中有絮状物、瓶身细微裂缝等均不可使用。

[贮存]密封保存★(交流的过程中其他学生可与XX同学进行问答式的对话,教师辅助点拨。

)学生实验:通过刚才这个小案例的分析,同学们更加关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时精准度的问题了,那接下来请你与小组同学合作,试试自己能否准确的配制出500mL 0.9%的氯化钠溶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实验进一步加深对溶液的理解;
2.能熟练掌握托盘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
3.初步学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实验用品:
(1)仪器:托盘天平、量筒、药匙、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2)药品:蒸馏水、食盐、20﹪的食盐水。

教学过程:
(引入)投影一组图片。

教师:在实际生活中或在实验室里,经常用到一些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例如图中的……。

同学们知道以前农民伯伯是怎样选种的吗?在农业上常常用10%—20%的食盐水来选种,如果溶质质量分数过小那么劣质种子就被选进来,如果溶质质量分数过大则好种子就被选出。

人们经过长期的实验发现,用16%的食盐
水最合适。

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种溶液是怎么配制出来的吗?
学生:想
教师:好,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体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过程吧!教师:如果我给大家提供了一下药品:食盐、蒸馏水、20﹪的食盐水、10%的食盐水,同学们想一想,有哪些方法能配制出16﹪的食盐水呢?请把你的方案写在你的实验报告上,然后和小组其他同学一起交流分享。

(学生活动,把方案写在学案上,然后其中一组把自己的方案展示给大家)
学生:方法一,用食盐和水;
方法二,用20﹪的食盐水加水稀释;
方法三,用10%的食盐水加食盐;
方法四,用20%和10%的食盐水;
方法五,用10%的蒸发水。

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同学们的方法很好,但是由于时间关系,这几种方案我们不能一一去做,在这里我们选择其中的两种方法进行实验好不好?那你们想做哪两个?
学生:
教师:今天老师只给大家准备了食盐、蒸馏水、和20%的食盐水,我们做前两个好不好?首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55页,把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归纳一下,写在学案上。

学生:看书,通过讨论,归纳步骤。

师生共同总结步骤:
(投影)1.计算;2.称量;3.溶解。

教师:下面我们开始用第一种方案配制该选种液:请用食盐和蒸馏水配制30克16﹪的溶液。

(学生活动,计算配制30g16%的食盐水需要食盐的质量和水的体积,师生交流,教师点拨)
(板书):(可由学生来完成)
需要食盐的质量:30g×16%=4.8g
需水的体积为:(30g-4.8g)/1=25.2mL
教师:我们已经完成了配制的第一步——计算,下面同学们开始探究实验吧。

(学生活动,称量实验,量取水,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实验。


教师:好了,绝大多数小组已经完成了溶液的配制,最后,让我们把配制的溶液装入一只试剂瓶中,在试剂瓶上贴上标签。

你认为,标签上应该注明什么内容?学生:溶液名称和溶质质量分数。

教师:好,我们的第一个方案同学们完成的非常出色。

同学们想不想再尝试一下第二个方案啊?
学生:想
教师:看学案,用20%的食盐水和水配制30g16%的选种溶液,如何配制?其配制步骤和方案一差不多仍然是:1.计算;2.称量;3.溶解。

同学们想一想,这里要计算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计算需要20%的食盐水和水各多少克。

教师:(根据学生思考回答情况或提示或小结,然后问)能不能具体谈谈你的具体计算方法?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见投影)计算的格式和结果。

还有一个问题是我们计算出的20%溶液是溶液的质量,可是液体的量在生活中更多的是用体积表示,那该怎么办呢?学生: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出它的体积。

教师:一般情况下20%的食盐水的密度大约为1.03 g/L。

请同学们计算出它的体积填在你的实验报告上。

学生:计算。

(教师打出正确结果)
教师:接下来同学们自己完成实验。

看看那个小组完成的又快有准。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实验)
教师:同学们的计算和实验做的都很好。

不过我不知道同学们分析问题的能力怎么样?想不想试一试?
学生:想
教师:好,看实验报告思考题:某同学在配制30g16%的选种溶液时,所配制的
溶液中实际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6%,请你帮助这位同学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思考,交流讨论)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补充。

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你获得了哪些知识和技能?请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学生:交流看法和观点。

教师:同学们在课后可以自己探究一下其三个方法。

好,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度过了短暂的一节课,这节课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