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玉器与玉文化

合集下载

四大美玉古色古香中国玉文化

四大美玉古色古香中国玉文化

4、玉器具有无穷的魅力,她能为不同文化、不同民族、 不同时代的人们所接受。数千年来,人们对玉的崇拜、 崇敬和热爱未曾改变,无论是统治阶级还是普通百姓。
二、古玉器的价值和功能
1、政治功能:古玉器为等级制度的物化。出
土玉器基本上出自有身份和地位的大中型墓葬中,春 秋战国就有“六瑞”的使用规定,6种不同地位的官员 使用6种不同的玉器,即所谓“王执镇圭、公执桓圭, 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壁、男执蒲壁”;从秦 朝开始,皇帝采用以玉为玺的制度,一直沿袭到清朝; 唐代明确规定了官员用玉的制度,如玉带制度 。
中国玉文化
玉的定义
中国文化学上的玉,内涵较宽,并不只是其在 矿物学上的意义。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 玉,石之美兼五德者。所谓五德,即指玉的五个 特性。凡具有坚韧的质地,晶润的光泽,绚丽的色 彩,致密而透明的组织,舒扬致远的声音的美石, 都被认为是玉。 中国玉不仅开采历史悠久,而且分 布地域极广,蕴量丰富。在中国玉矿分为三 大板块:一是我国东北、内蒙古延伸至俄罗 斯地区;二是我国江浙地区一直到台湾;三 是新疆、西藏和青海地区。 我国四大美玉:新疆和田、河南独山、辽宁 岫岩、陕西蓝田。
玉文化包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
“温润如玉”的君子最高准则 “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 “化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 “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 “瑜不掩瑕”的清正廉洁气魄 “守身如玉”的爱情坚贞执着 “锐廉不挠”的开拓进去精神
2、经济价值:成为敛财手段,是显示富贵 的一种标志。
1)商周时期,以玉为币,用于交换或作为贡品。 2)西周,‘‘玉璋价值80明”相当于10块农田 价格。 3)春秋时期,名贵玉器价值连城,出现以玉熄 战事,以玉求宽释,以玉得官爵,以白玉为币。 4)宋代,已有玉肆经营玉器。 5)明代以后,玉器商店更多。 6)至清代,玉器身价普遍升高,有古铜旧玉无 身价之说。

中国古代玉器

中国古代玉器

中国古代玉器第一章、中国古代玉和玉器一、中国古代玉:1863年,法国地质矿物学家德莫尔,根据传到欧洲的清代乾隆朝玉器,进行物理化学实验,结果表明,玉材有两种,即角闪石和辉石类。

1、角闪石亦称软玉,包括透闪石和阳起石,硬度为莫氏6-6.5度,比重2. 55-2.65,其主要成分是硅酸钙的纤维矿物,属于角闪石的一种。

其中以新疆和阗所产的一种透闪石之类的玉石最为有名。

角闪石的色泽较近于油脂的凝脂美,纯者色白,俗称羊脂玉,细腻温润,非常名贵,经济价值极高。

又因角闪石含有少量氧化金属离子而呈现青、绿、黑、黄等色或杂色。

2、辉石类亦称硬玉,因翠绿者质地最佳,在中国又有翡翠之雅称。

缅甸是翡翠的主要出产国,清代乾隆时期流入中国,其中含有铬镍元素的呈现绿色,称之为“翠”;含有铁元素的呈现黄、红色,称之为“翡”,如果在同一块玉石由红、绿、紫三色组成,则称为“福禄寿三星”或“桃园三结义”。

其硬度为6.75-7度,比重3.2-3.3。

辉石类则以硅酸钠和硅酸铝为主,有隐约的水晶状结构,质地坚硬,密度较高,具有玻璃的光泽,清澈晶莹。

翠绿色、苹果绿、雪花白、娇嫩的淡紫色,都是辉石类的典型色泽。

3、在中国古籍上所指的玉并不是确切的矿物学的名称,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阐释“玉”为:“玉,石之美,有五德者,润泽以温,仁之方也(温和滋润具有光泽,表明玉善施恩泽,富有仁爱之心),鳃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玉有较高的透明度,从外部可以看出来其内部具有的特征纹理,表明玉竭尽忠义之心),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如果敲击玉石,会发出清亮悠扬悦耳的声音,并能传到很远的地方,表明玉具有智慧并传达给四周的人),不挠而折,勇之方也(具有极高的韧性和硬度,表明玉具有超人的勇气),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有断口但边缘却不锋利,表明玉自身廉洁、自我约束却并不伤害他人)”。

“五德”之说是儒家对玉理念的高度概括,也把玉赋予了人格化的魅力。

二、中国古代玉器:西汉扬雄在《法言》中阐述说:“玉不雕,屿璠不作器。

一、玉器的起源及发展

一、玉器的起源及发展
玉器起源与发展
中国玉文化的四个发展阶段
从第一件玉器具的发现距今已经超过一万年,根据已经出 土的玉器及相关古文献史料,我们可以将万年中华玉文化史 分为玉文化的起源(巫器)、玉文化形成时期(神器)、玉文化发 展时期(礼器)及玉文化成熟时期(佩饰)四个历史阶段。
(一)玉文化的起源
在距今10000年左右的新时期时代晚期,玉器产生所具备 的三个条件逐渐满足,直接导致了玉器的出现。这三个 条件是: 1、人类美感的出现。2、美石的发现。3、制作工艺 的成熟 当这三个条件成立的时候,中华民族的先祖就进入了 “玉器时代”,大量玉器开始出现。 这个阶段人们重视的是玉器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二)玉文化形成时期

在以巫文化为基础的玉文化中,巫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到 4500-35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或稍 后的山东龙山文化、陶寺文化、石峁文化、齐家文化以及石家 河文化
(三)玉文化发展时期
中国在夏商时期进入奴隶制社会,青铜器的发明促进了生 产力的发展,促进玉文化发展时期:商周时期 ,东周时期, 战国以后(铁器), 两汉时期
(四)玉文化成熟时期
秦汉时期,中国统一,采运玉石原料更为便利,新疆和 阗玉大量进入中原地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以礼器、装饰为主的儒家用玉体系得到了很大的扶 持。 隋唐时期,人们对玉器已不再觉得神秘,大量的玉器变 成王宫贵族的私家收藏,这促使当时的玉雕制品出现以 珍玩、装饰为主的格局。 宋代时期 玉器呈现出强烈的世俗化倾向和浓厚的生活 气息,造型选取日常生活中的题材进行现实主义创作, 迎合社会消费心理 元代时期:元代玉器沿着宋代开创的世俗化、装饰化方 向发展,技艺更加成熟,作品也融入了少数民族的独特 风格。
明代时期:世俗化、装饰化成了玉雕的主流,玉器皿是

中国古代玉器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玉器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玉器知识点总结1.历史悠久:中国的玉器生产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

从中国古代的文化遗址中,经常可以发现玉器的遗址,如北方的玉质半成品及工具遗址、南方的玉石器遗址,“鸟踪”、“虎纹”、“貔貅纹”等都是古代玉器上常见的纹饰。

2.制作工艺:古代玉器的制作工艺包括开凿、挫剪、填充、雕刻、抛光等步骤。

在玉石上雕琢图案、雕花,经过多次打磨加工,最终呈现出光洁的表面。

3.象征意义:古代玉器在中国文化中有重要的象征意义,被视为吉祥祝福的象征。

例如,玉佩代表着高贵、尊贵和权力;玉璧代表和谐、平衡和美好的愿望;玉镯代表关爱和保护;玉戒指代表永久、忠诚的承诺等。

4.不同玉石种类:古代玉器使用的主要玉石种类有和田玉、羊脂玉、白玉、缅甸玉、新疆玉等。

其中和田玉被认为是最优质的玉石,因其质地细腻、颜色温润而被广泛使用。

5.玉器种类:古代玉器种类繁多,包括玉钺、玉璧、玉琮、玉佩、玉杯、玉盘、玉腰坠、玉镯、玉戒指等。

这些玉器多用于祭祀、礼仪、装饰等方面,是古代贵族和统治者的重要身份象征。

6.玉器的纹饰:古代玉器上常见的纹饰有龙纹、凤纹、虎纹、鸟纹、云纹等。

这些纹饰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既传递了神秘而又美丽的意象,同时也展示出古代玉器艺术的高超工艺。

7.考古发现: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玉器考古发现。

例如,湖北江陵竹帛凿玉、内蒙古赤峰石井玉璧、江苏龙山雕玉牛等,这些考古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古代玉器的了解,也为研究古代社会和文明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8.玉器的保养:古代玉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保养。

可以用柔软的布擦拭清洁,并避免与硬物接触或撞击,以免划伤或破损玉器的表面。

9.玉器的市场价值:近年来,尤其是在中国古玉热的推动下,古代玉器市场日益火热。

由于玉器的供应量有限,加上其历史悠久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导致古代玉器的市场价值持续攀升。

10.玉器文化的传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玉器的制作工艺和艺术风格已成为中国玉器文化的一部分。

古代玉器与玉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古代玉器与玉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古代玉器与玉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玉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有着独特的地位。

古代玉器不仅是一种装饰品与工艺品,更是体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

随着考古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玉器及其相关文化被发现并得到深入研究。

一、古代玉文化的重要性古代玉文化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多样的内涵。

玉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被视为神圣与吉祥的象征。

从古代至今,玉器一直是权贵阶层与贵族所钟爱的珍品,它们不仅具有美观的外观,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追求。

古代玉文化的发展不仅体现在玉器的设计与制作技艺上,还表现在人们对传统美学与道德观念的追求。

通过玉器的传承与传播,古人的智慧与美学观念得以延续并传世至今。

二、考古发现的重要性与意义考古发现给我们提供了解古代玉文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古代墓葬、遗址等进行发掘,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的古代玉器,如玉璧、玉佩、玉器等。

这些玉器不仅在于其美观与工艺上的精湛,更重要的是它们对于研究古代文化与社会制度具有重要价值。

古代玉器所体现的艺术风格与技巧,揭示了古代玉器工艺的发展脉络与变迁。

通过对古代玉器的研究,可以窥见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以及精神世界。

同时,古代玉器还向我们展示了古代人们对于自然和宇宙的崇拜,以及对于美与和谐的追求。

三、考古发现与玉文化研究的案例1. 发现玉器文化的古代墓葬在一些古代墓葬的出土文物中,考古学家们经常可以找到大量的玉器。

例如,在湖北省的一处古墓群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件精美的玉璧。

这件玉璧直径30厘米,整体呈圆形,雕刻有精细的纹饰和图案,展示了古代玉器工艺的高超水平。

2. 遗址中的玉器制作工坊在一些古代遗址中,考古学家们还发现了玉器制作的工坊。

例如,在陕西省的一处古遗址中,发现了一个用于制作玉器的特殊工坊。

这个工坊中有大量的制作工具和半成品,展示了古代玉器制作的过程和工艺。

这些考古发现不仅为研究古代玉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还为精确把握古代工艺技术和审美观念提供了依据。

玉器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影响

玉器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影响

玉器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影响玉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汉玉以其巧夺天工、精美绝伦而饮誉于世,被应用于礼仪、祭祀、丧葬、装饰和生活用品中。

汉代玉器的造型和纹饰生动、奇特、优美,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色。

玉雕艺术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是一颗璀璨夺目的瑰宝,在世界艺术百花丛中亦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汉代是我国玉器发展的辉煌时期,汉玉以其巧夺天工、精美绝伦而饮誉于世,被应用于礼仪、祭祀、丧葬、装饰和生活用品中。

在古代人心目中,玉融天地之灵气,和日月之精华,具有温润洁净、晶莹剔透、精光内蕴、厚重不迁的美好自然属性。

在漫长的人类生活实践过程中,玉又与“人性”相融合,成为君子“比德于玉”的对象,成为权力、地位、财富的象征。

中国是世界上用玉最早、经验最丰富的国家,从迄今为止的考古成果来看,大约有一万多年的历史。

从审美的角度看,大量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玉器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到商代晚期为第一阶段。

这一时期受认知世界方式的影响,玉器作品凝结着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鬼神崇拜等巫术文化因素,主要成为人们沟通天地、敬神祈福的法器,在玉器的造型、纹饰以及用玉的观念上都呈现出神秘朴拙的审美特色。

由周至汉,是中国古代玉器发展的第二阶段。

此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期,儒家思想在百家争鸣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君子“比德于玉”,玉器除了继续承载着祭祀天地、敬神祈福的功能外,又蕴含了丰富的儒家文化思想内容,成为一种具有社会道德含义的特殊物品,成为一种表达伦理教化观念和明辨人伦规范的重要物质载体。

同时,对世界的认识把握也逐渐成熟化、系统化,这一时期的玉器制作越来越理性化、规范化。

由于凝结着深厚、浓重的理性内容,玉器在审美倾向上体现出神圣、工整的审美特色。

从魏晋时代至清末是中国古代玉器发展的第三时期。

魏晋时代,玉器业进入低谷,但依然有其重要意义。

魏晋时代是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一个大转变的时期,它在观念上和实践上打破了具有悠久历史的礼仪用玉传统,而儒道佛并重的隋唐时代则开启并确立了玉器的生活化方向。

中国古玉及玉文化

中国古玉及玉文化

中国古玉及玉文化1、概述玉在中国起源之久,可能在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相比的。

据考证,全世界最早认识石头,对它作出分类的,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早把石头中具有最美的一类叫玉的,也是我们中华民族。

中国古玉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影响深远,玉和中国民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存在着密切关系,它曾影响了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人们的观念和习俗,影响了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的典章制度,影响了一大批文学、历史等著作。

中国古玉器世代单件作品的产出与积累,与日俱进的玉器生产技艺,以及与中国玉器相关的思想、文化、制度,这一切物质的、精神的东西,构成中国独特的玉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个重要的分支而光照全世界。

鉴赏中国古代玉器,我们不但要欣赏它们的工艺价值,更要研究它们深刻的文化内涵。

因此本章有必要向鉴赏者就中国古玉及玉文化基本内容作简要介绍,目的是引起鉴赏者对中国古玉及玉文化的兴趣和重视。

2、中国古玉简介2.1 中国古代对玉的认识从今天的宝玉石学的角度讲,玉石是由矿物集合体组成的、能用来雕琢玉器工艺品或做其它珠宝饰品的多晶质、隐晶质和非晶质材料的总称。

但在古代,由于缺乏对玉石自然属性的了解,人们主要强调的是它们的社会属性,因而,中国古代对玉的认识与今天相比差别较大,究何所指,有时难以决断。

但一般来讲,中国古代对玉的认识和理解有下列几个特征。

1、以色辩玉玉石被中国古代称为“美石”,美与不美主要表现在颜色上。

在当时的特定条件下,古人不可能从物理学和化学的角度对玉作出本质的定义,只能以直觉为基础,以多数人的喜好和公认为依据,因此以色辨玉必然是古人识玉的一大法则。

例如章鸿钊所著《石雅》中清楚写到:“古人辨石,所重在色而不在质。

其色相似者,其名恒相袭”。

其它描述玉的古籍,如《渊鉴类涵》、《潜确类书》、《玉纪》等均将颜色作为辨别玉和进行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

2、玉与器同称中国的文字,往往一字多义,古文尤甚。

一个“玉”字,按传统习惯的用法,是包含了玉石和玉器两方面的涵义。

玉器文化在古代中国的发展与流行

玉器文化在古代中国的发展与流行

玉器文化在古代中国的发展与流行古代中国的玉器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玉器在古代的中国社会起到了重要的象征作用,代表着权力、地位和社会地位。

它不仅仅是一种贵重的工艺品,更是人们崇拜与追求的对象。

本文将从玉器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创新等方面来论述玉器文化在古代中国的发展与流行。

一、玉器文化的起源玉器文化在古代中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约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它是中国先民智慧和文明的结晶。

当时的人们通过磨制和雕琢玉石,赋予它们一定的形态和象征意义。

古人相信玉石能够驱邪辟邪,具有保平安、驱灾避祸的作用。

因此,玉石在古代中国十分受人们的宠爱。

玉器文化的起源,使得玉石从最初的实用工具逐渐发展为一种具有纪念意义和装饰作用的艺术品。

二、玉器文化的发展与演变玉器文化在古代中国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了玉石的象征意义。

在商代,玉器被用作祭祀和礼仪仪式的重要工具。

玉璋、玉琮、玉斧等玉制品成为贵族权力象征。

在周代,玉器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不仅作为宫廷礼仪用器,还成为帝王带着的护身符和佩饰。

同时,随着玉器的继续发展,玉石被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如玉代表着贞操与忠诚,成为古代人们追求的道德标志。

三、玉器文化的创新与流行随着中国古代文化的进一步发展,玉器文化也不断创新和流行。

在春秋战国时期,玉器开始从宫廷走向寻常百姓家。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制作和佩戴玉器。

玉器的外观形式也愈加多样化,出现了各种花纹和图案。

在这个时期,玉器文化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深深地嵌入到人们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中。

四、玉器文化传承的意义玉器文化的发展和流行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这一文化的传承至今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玉器文化代表了中国古代人们的审美追求和智慧,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瑰宝。

其次,玉器文化作为一种象征物,承载了古人对美好生活和治国方略的向往,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人文意义。

最后,玉器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不仅对于继承古代技艺和传统文化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促进文明交流与互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10.2020
13
⑶ 裴李岗文化: 70年代发现于河南新郑裴李岗,公元前5700-6000年,
玉器主要有绿松石、水晶质珠。 ⑷ 仰韶文化: 分布于黄河中游,发现于渑池县仰绍村,公元前50003000年。
玉器有璜、环、珠、坠、管、镯、笄、鱼形饰等饰玉和 产斧刮削器等工具,玉质主要为绿松石、绿色玉。
▲甲骨文中出现了"宝、玉"的概念。
▲古代,宝石与玉是不分#34;宝石",如紫牙乌。
▲1863年Alexis Damour将和田玉称为软玉,将翡翠称为 硬玉。
09.10.2020
9
三、中国玉文化
2、现代定义
天然玉石:指自然界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美观、稀少、 耐久性和工艺价值的矿物集合体。玉就是特殊的岩石。
5、宗教功能 图腾崇拜:如红山文化中的玉龙、龙; 良渚文化中的人兽纹玉器; 道家用玉; 佛教用玉:玉佛像。
09.10.2020
8
三、中国玉文化
(二)玉、玉器、古玉器的定义
1、古人对玉的认识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定义:"玉,石之美者,有 五德。"
▲旧石器时代,玉与石不分;新石器时代,区分了玉与 石。
代表农业工具和实用玉器也占了相当的比例, 玉铲、玉锛、玉锥形饰、玉带钩、玉纺轮、不胜 枚举,形式繁多。
09.10.2020
3
还有大量的肖生艺术品、玉佩饰、玉敛葬器 和各种不知名器。以上所举也仅指建国以后的出 土器物,尚有大量精品散藏于世界各地的博物馆 和私人手中,其具体数目已难以统计。
09.10.2020
09.10.2020
2
中国玉器时代原因:
(1)首先是玉器的大量遗存。材料证明,当时 的玉器使用已非常普遍,
代表军事武器的有玉斧、玉钺、(yuè )、 玉刀等,是统治者拥有权力的象征;
代表祭祀礼仪性质的有玉璧、玉琮、玉璜、 玉璋……它们是伴随巫术盛行而产生的伴生物, 是通神的工具,也是祈求上天保护的精神寄托。
经兴衰,再度繁荣时却更加辉煌。
2、中国玉和玉器在世界享有盛誉。世界上许多国家和 民族一看到玉就想到中国。
3、玉从很早就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潜意识的内在性格
的一个组成部分。数千年来,人们对玉的崇敬和热爱始
09.10.202终0 未变,其传统绵延不断,传承至今。
7
二、中国玉文化
4、玉器具有无穷的魅力,她能为不同文化、不同民族、 不同时代的人们所接受。
09.10.2020
玉器:用玉石雕琢成的器物。
古玉:自雕琢成器算起100年以上的玉器称为古玉或古玉 器。即清末及以前的玉器属古玉器。又分为传世古和出土
古。
◆春秋时期:佩玉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春秋战国以后,佩玉也多,如湖北随州的曾侯乙墓出 土的玉器。
◆隋唐以后,佩玉品种发生变化,主要为耳饰、腕饰、 手饰、头饰。
◆唐宋
09.10.2020
09.10.2020
6
二、中国玉文化
(一)玉文化与中华文明史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有着七千多年的 文明史。中华文明起源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玉器,玉文 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石之一,这是区别于世界上其他 文明起源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中国人的文化中,玉是文化构成的一个重要基因。
1、玉器伴随中华民族走过了七千多年的历程,在这么 悠久的岁月中,罕有一件器物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几
宝石鉴定与贸易》
第十二章 中国古玉器与玉文化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大致是按照石器时代、 铜器时代 、铁器时代 、电器(气)时代……的 顺序构成的,这一理论最先由丹麦的汤姆逊提出, 经过他的学生沃尔赛完善后,成为了西方文化学 的“经典理论” 。
09.10.2020
1
第一节 玉器概论
一、中国玉器时代及其原因
随着我国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使得诸多专 家们不得不面临一个事实:在中国的原始社会, 有着无比灿烂的玉雕艺术和玉器文明,它们以北 方的红山文化、南方的良渚文化和中原的龙山文 化为代表,构成了一个环东南沿海的月牙带。大 量的物质遗存足以证明玉器在当时已成为时代的 主流,不但渗透到当时的各个领域而且存世长达 千年之久,其制作工艺之精良,制作水平之高超, “早已超越了新石器时代的定义,又远远落后于 青铜器时代 ”。因此,有的学者把这段时期称 为“中国玉器时代”.
09.10.2020
5
显然,中国的发展史上确实有一段不同于 别国的发展时期,它们大致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至 铜器时代早期之间,具体说就是在距今500 0—4000年间。许多专家承认这是一个“铜 石并用时代”,实际也不完全正确,因为在红山 文化和良渚文化中,迄今没有发现铜制品的报导。 1986年,美国哈佛大学张光直先生提出了“玉 琮时代”的观点,曾一度引起轩然大波。其后, 试述中国玉器时代 的文章屡见报端。1991年, 曲石先生的论文集《中国玉器时代 》付梓出版; 1997年,牟永抗的论文《试论中国玉器时代》 发表。尽管认识不同,但“玉器时代”的问题似 乎已成为玉器专家们不可回避的问题。
以后,作
为陈列的玩赏玉器占据玉器的主
要地位10 。
三、中国玉文化
(三)主要文化遗 址
★中国历史年表
09.10.2020
11
三、中国玉文化
★新石器时代主要文化遗址 1、距今6000年前的 2、距今6000-5000年间的 3、距今5000-4000年间的 4、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岗文化 。
09.10.2020
4
(2)其次,便是令人难以置信的玉雕艺术。以 良渚文化在大批琮、壁、璜、杖、冠等玉器上刻 划神人兽面纹为例,它们的表现手法均大小相同。 具体地说,仅在指甲盖那么大的徽铭上,用浅浮 雕和细阴线两种方法刻划出极其复杂的形象,并 且琢纹一般宽0.2-0.9毫米,刻纹宽0.1-0. 2最细的仅有0.7丝米!在那个尚未进入文明 社会的原始社会,用粗陋的工具琢制出如此精美 的花纹,不能不说是一奇迹!
12
1、距今6000年前的文化遗址
⑴ 兴隆洼文化: 发现于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还分布于辽宁阜新查海等 地,公元前6000-5000年。玉器有玉玦、玉环等,工具, 玉质为碧类。 ⑵ 新乐文化: 发现于沈阳新乐,公元前5000年。玉器有珥珰、玉珠等 小型玉器,玉质为青玉、墨玉、碧玉、玛瑙、煤精。
兴隆洼文化-距今约8000 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