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 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

合集下载

《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 学习任务单

《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 学习任务单

《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了解文学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点和演变趋势,理解其与时代背景的紧密联系。

2、分析当代文学艺术的主要形式和表现手法,探讨其如何反映社会现实和人们的思想情感。

3、培养对文学艺术作品的欣赏和批评能力,能够从多角度理解和评价作品的价值。

4、思考在信息时代,文学艺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如何推动其创新发展。

二、学习内容(一)文学艺术的历史发展1、古代文学艺术介绍古代文学的主要体裁,如诗歌、散文、小说等,分析其特点和代表作品。

探讨古代艺术形式,如绘画、书法、雕塑等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色。

2、近代文学艺术研究近代文学在思想启蒙、社会变革方面的作用,分析代表作家和作品。

了解近代艺术在技术进步、文化交流影响下的创新与突破。

3、现代文学艺术分析现代主义文学和艺术流派的兴起背景、主要特点和代表作品。

探讨现代文学艺术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二)当代文学艺术的形式与特点1、文学形式网络文学的兴起与发展,包括其创作模式、传播方式和受众特点。

青春文学、科幻文学等新兴文学类型的特点和影响力。

2、艺术形式电影、电视剧在当代的发展,包括题材创新、制作技术和市场影响。

流行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的多元化发展。

(三)文学艺术与社会现实1、反映社会问题分析文学艺术作品如何揭示社会矛盾、关注弱势群体和推动社会进步。

举例说明具有社会批判意义的文学艺术作品。

2、表达个体情感探讨文学艺术如何展现个体的内心世界、情感体验和精神追求。

分析以个人成长、情感经历为主题的作品。

(四)信息时代文学艺术的机遇与挑战1、新技术的影响探讨互联网、数字技术对文学艺术创作、传播和欣赏方式的改变。

分析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在艺术领域的应用前景。

2、面临的挑战研究快餐文化、商业化对文学艺术品质的影响。

思考如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文学艺术的独立性和创新性。

三、学习资源1、相关教材和学术著作《中国文学简史》《世界艺术史》《当代文学批评》2、在线课程和讲座知名高校的文学艺术公开课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3、文学艺术作品经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战争与和平》等。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第4课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优秀教学案例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第4课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优秀教学案例
(二)讲授新知
1.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各个时期的代表性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其创作背景、主题思想、艺术手法和风格特色。例如:“这部作品创作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哪个时期?它反映了当时的哪些社会现象?作者是如何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的?”
2.引导学生理解文学艺术作品与时代背景的关联,让学生认识到文学艺术在反映现实生活、表现手法、风格特色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例如:“请大家分析一下这部作品在艺术手法上的特点,它是如何与时代背景相呼应的?”
5.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和综合性,通过反思与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自我评估能力。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反馈,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例如:“你认为这部作品在当今社会还有意义吗?为什么?”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例如:“如果你是当时的作者,你会如何描绘这个时代的社会现象?”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观点、倾听他人意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例如:“请小组成员相互分享自己对这部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并讨论其时代背景和创作特色。”
1.通过展示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关注文学艺术的时代特征。
2.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促使学生通过分析、综合、评价等思维活动,掌握文学艺术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
3.组织小组合作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观点、倾听他人意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学生小组讨论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例如:“请小组成员相互分享自己对这部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并讨论其时代背景和创作特色。”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8.4《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教案_9879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8.4《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教案_9879

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南平一中刘芳课标要求:认识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教课目的:(1)知识与能力:认识 20 世纪中期此后主要的文学艺术作品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及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影响经过音乐、林林总总的今世美术以及中国绘画艺术的新发展,认识世界文化交融与交流认识影视艺术的发明与发展的历程:电影的出现,电视的发明与发展,代表性的影视作品。

认识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经过学习,加强学生剖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培育学生用发展的目光看世界。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经过阅读、议论、研究、创作等多形式的表达方式,踊跃参加教课;踊跃培育学生经过独立思虑并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比较、归纳和阐释,学会集作学习和互相沟通。

(3)感情与价值观:经过学习《沉寂的春季》,使学生形成可连续发展的发展观。

经过音乐美术文学认识人类文化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敬世界各地域、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加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可感,建立自觉传承祖国和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课要点:20世纪中期此后代界文学艺术发展的历史背景20世纪中期此后代界文学艺术领域中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产生的重要影响和蕴涵的艺术价值。

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教课课时:一课时教课协助手段:多媒体课件教课过程:【导入】播放情形音乐翁倩玉《爱的奉献》歌曲大体在 10 天前,一部产自印度宝莱坞的电影《摔交吧爸爸》在中国各大影院热映,狂揽 8.1 亿元票房,成为票房黑马。

难能难得的是它在豆瓣的评分高达9.2 分,实属稀有,可谓是求名求利。

我当时看了这部电影,它没有华美的场景、没有高颜值、没有时髦的造型、没有炫目的殊效,有的不过朴素无华的父女之情,可是却深深的感动了中国的观众,足以说明人性使然,爱是人类永久的话题。

今日,让我们一同走进20 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来感觉与体验20 世纪以来我们人类对爱的追求爱与表达。

请大家把书翻到P159。

第四节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板书)一、文学(板书)环节一:部署学生阅读159-160 页内容,现场做导教案(题目以下)(时间不超出 3 分钟)教师要点指引 20 世纪文学产生的背景(理清背景中的(1)( 2)( 3)点的逻辑关系,并且对二战后的时代背景做个回首)1、背景政治: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向人们的视线更为开第1页/共3页阔,心态更为包含(板书)时代巨变→经济:地区公司化、经济全世界化趋向→(二战后)科技:第三次科技革命展开→多元化→各民族文化之间的沟通交融和与时俱进。

高中历史专题八第4课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学案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专题八第4课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学案人民版必修3

第4课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课标要求] 了解20世纪中期以来文学、美术、音乐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了解20世纪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反映时代主题的文学1.背景(1)二战后,世界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2)战后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社会和世界。

(3)第三次科技革命迅速影响着人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

2.特征:各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交流和与时俱进。

3.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1)特点:反传统的文学流派。

(2)英国:20世纪50年代兴起“愤怒青年”,反映了青年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3)美国①20世纪50年代兴起“垮掉的一代”,穿奇装异服,蔑视传统观念。

②20世纪60年代兴起“黑色幽默”,用喜剧形式表现悲剧的结果,以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为代表。

(4)拉美:20世纪60年代兴起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以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为代表。

(5)苏联:20世纪50年代兴起“解冻文学”,如以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为代表。

(6)科幻文学:美国雷切尔·卡尔森的《寂静的春天》,推动了现代环保运动。

二、形形色色的当代美术1.特点:突出表现了世界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特点。

2.概况(1)行动绘画①出现: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纽约开始风行,也称“滴画”。

②特点:有极大随意性,与绘画中一切传统形式相背离,追求一种画面和色彩的偶然效果。

③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杰克逊·波洛克的《3》和《第十号》。

(2)后现代主义美术①时间: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欧洲兴起。

②流派:欧普艺术、波普艺术、大地艺术和观念艺术等。

[知识点拨]科技的进步推动了美术艺术的发展。

印象画派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重视光、色的作用。

现代主义美术的出现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展了视野有关。

三、风靡全球的摇滚乐1.形成:是美国黑人音乐家的“节奏和布鲁斯”与白人的“乡村和西部音乐”两类音乐的融合。

【教育学习文章】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教案

【教育学习文章】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教案

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教案(一)教材内容分析:教材安排:学习主题是20世纪中后期文学艺术的发展,教材安排如下:第一目“反映时代主题的文学”与第二目“行行色色的当代美术”属于课外阅读内容,介绍了这一时期文学和美术两个领域的发展状况。

第三目“风靡全球的摇滚乐”和第四目“年轻的艺术”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分别介绍同时期的音乐和影视。

、依托本时期政治和经济方面的相关内容,强调文学艺术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2、把握时代性,体会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理解人类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尊重各国、各地区、各民族文化传统;3、感受文学艺术的魅力,以历史眼光认识和理解,避免娱乐色彩掩盖历史教学目标。

教材地位:从本专题的地位来看:本课是文学艺术发展的纵向发展阶段。

从世界文学艺术发展史的角度:本课是必修三思想文化版块的重要内容,是人类在思想文化领域获得的最为新鲜的成果,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丰富着人类文明的宝库。

从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出发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学会分析历史现象,认识文学艺术的发展是同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和反映;感受文学艺术的魅力,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准备状态:音乐和影视对于当代的孩子来说已经是再熟悉不过,所以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相关知识的储备;相对于政治、经济等枯燥理论,这块内容生动活泼,应该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风格习惯:经过半年多的高中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阅读、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小组活动、合作学习、讨论学习的经验。

(三)教学目标(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20世纪后半期兴起的摇滚乐;2.了解影视艺术的诞生与发展的历程:电影的出现、电视的发明与发展代表性的影视作品;3.认识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作品赏析,帮助学生理解文学艺术发展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2.通过阅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帮助学生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现象。

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二历史《第4节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学案(人民版)

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二历史《第4节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学案(人民版)

课题四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时间班级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复备人教学目标1.了解20世纪的西方文学和苏联、亚非拉美文学取得的主要成就。

2.知道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等有代表性的美术流派的美术作品。

3.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3.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重点难点1.了解20世纪中后期音乐的发展(摇滚乐);2.了解影视艺术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

3.理解20世纪中后期,世界文学艺术发展日趋多元化的时代背景。

教学方法提问法、阅读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教法与学法四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课前预习】1.20世纪世界文化最主要的特征是各民族文化之间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兴起了一系列反传统的文学流派,被统称为____________。

其中,在20世纪50年代英国兴起的文学流派是____________,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兴起的文学流派是____________。

3.20世纪50年代以后苏联的______________也引领了一代潮流,它将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作为小说的主旋律。

4.20世纪50年代,美国纽约开始风行______________,它具有代表性的画家是______________。

5.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欧洲兴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__________艺术给人一种虚幻超脱、光怪陆离的感觉,_______艺术最早发源于英国。

6.摇滚乐是美国黑人音乐家的____________与美国白人的___________两类音乐的融合。

其中,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偶像是______________。

7.宣告了电影时代的到来是在______________(年代)。

8.世界上第一个提出“电视”这一名称的人是______________。

《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 学习任务单

《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 学习任务单

《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了解文学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点和演变趋势。

2、分析当代社会环境对文学艺术创作和表现形式的影响。

3、探讨文学艺术如何通过创新和变革来适应时代的需求。

4、培养对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二、学习内容(一)文学艺术的历史演进1、古代文学艺术的形式与特点,如诗歌、散文、戏曲等。

2、近代文学艺术的变革与突破,新的文学流派和艺术风格的出现。

3、现代文学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包括各种文学体裁和艺术形式的创新。

(二)时代背景对文学艺术的影响1、社会政治、经济因素如何塑造文学艺术的主题和风格。

2、科技进步对文学艺术创作手段和传播方式的改变。

3、文化交流与融合对文学艺术的丰富和拓展。

(三)当代文学艺术的创新与挑战1、网络文学、新媒体艺术等新兴文学艺术形式的特点和发展。

2、文学艺术在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大众文化对文学艺术审美标准的影响。

(四)文学艺术的未来走向1、预测未来文学艺术可能出现的新形式和新趋势。

2、思考文学艺术如何在保持自身独特性的同时,更好地与时代融合。

三、学习资源1、相关的文学艺术史教材和学术著作。

2、经典文学艺术作品和当代优秀作品。

3、学术期刊、论文和研究报告。

4、网络资源,如文学艺术网站、在线课程等。

四、学习方法1、阅读分析法仔细阅读相关的文学艺术作品和研究资料,分析其中的特点和规律。

2、比较研究法对比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学艺术作品,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和演变关系。

3、案例讨论法针对具体的文学艺术案例进行讨论,深入探讨其创作背景、表现手法和社会影响。

4、实践创作法尝试进行文学艺术创作,亲身体验创作过程,加深对文学艺术的理解。

五、学习步骤第一阶段:知识储备1、阅读文学艺术史教材,了解文学艺术的发展脉络。

2、观看相关的纪录片和讲座,拓宽知识面。

第二阶段:深入研究1、选择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或文学艺术流派,进行深入研究。

2、分析该时期或流派的代表作品,撰写研究报告。

《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教案

《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教案
诚西郊市崇武区沿街学校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
三维
目的
〔1〕知识与才能:电影的诞生;世界最重要的电影消费基地;现代电视技术先驱;第一次电视播送试验;现代电视系统根本成型;电视大规模普及应用。影视艺术兴起和开展的条件、作用;理解影视艺术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拓宽知识面,进步学生鉴赏影视作品的程度和审美情趣。
影视艺术产生和开展的社会条件。
教法
问题探究法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_课时
教具
教材、地图册等
学法
自主学习、讨论、探究法
个人主页




【检查学案完成情况,导入新课】
以歌曲四海一家〔Wearetheworld〕导入,引出此歌的寓意世界的交流与在不断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融交流和与时俱进。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四海一家——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的魅力。
〔2〕过程与方法:主要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影视素材,以情景再现的形式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影视艺术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出色的影视艺术家创造了优秀的作品,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宝库。
重点
电影、电视艺术起源与开展进程;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中心发言人
中后期摇滚乐的兴起开展
如沐春风谈影视——影视艺术的产生和开展
冷静考虑看影响——影视艺术对学生开展的影响
【作业】
根据学生实际分层布置。




【讲授新课】
一、摇滚乐的兴起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艺术,20世界后半期以来的音乐更加明显地表现了世界文化的交融,风行世界的摇滚乐最具有代表性。由学生根据自主学习讲解摇滚乐的开展。
二、影视艺术的产生和开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历史学案
《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课题)第 1 课时
【学习目标】了解20世纪中期以来的文学作品,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欣赏20世纪中期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列举20世纪中期以来有代表性的音
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1. 知识与技能了解影视艺术的发明与发展历程:电影的出现、电视的发明与发展、代表性的影视作品,了解20世纪兴起的现代主义音乐:摇滚音乐等;理解和体会这些影视作品以及音乐作品所反映的人类爱的主题。

2. 过程与方法运用图片、影像等资料,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与感受,做到有感而发。

注重交流与合作,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现代美术、影视艺术和现代主义音乐的魅力,体会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树立关爱社会与他人的情感。

认识人类文化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学习重点】了解20世纪中后期音乐的发展;了解影视艺术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

【学习难点】理解20世纪中后期,世界文学艺术发展日趋多元化的时代背景。

【学习过程】
独立完成《同步学案》本课的“知识梳理”,试着回答以下问题:
1.以中国绘画为例,谈一谈东西艺术的交流。

2.你觉得电影和电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3. 20世纪的世界文化有哪些特点:
【尝试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在过去的200多年里,人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

在过去的100多年里,人类发明了电话、电报、电视、原子弹、电脑、人造卫星、太空飞船等。

每次科技革命都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深刻的影响,对人类的文化同样产生的不可估量的作用,给人类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材料中提到的电话、电报属于哪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2)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后,人类的文学和艺术的发展有何表现?
【合作交流】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样,大工业便把世界各国人民互相联系起来,把所有地方性的小市场联合成为一个世界市场,到处为文明和进步准备好地盘,使各文明国家里发生的一切必然影响到其余各国。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
材料二“正是通过喷气式飞机、计算机、地球卫星以及许多其他发明,比以往更迅捷和安全地跨越空间和时间,传输着人员、商品和观念。

”——罗西瑙
(1)以上两则历史材料分别反映了历史上生产力发展的哪两重大历史事件?
(2)在这两个历史事件期间,世界文学创作出现了什么新现象?
(3)我们该如何理解这种文学现象的出现?
【课堂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