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_丁苯橡胶对聚苯乙烯基高聚物材料光散射性能的影响

合集下载

PMMa报告

PMMa报告

PMMa报告关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报告简介:PMMA是以丙烯酸及其酯类聚合所得到的聚合物统称丙烯酸类树酯,相应的塑料统称聚丙烯酸类塑料,其中以聚甲基丙烯酯甲酯应用最广泛。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缩写代号为PMMA,俗称有机玻璃,是迄今为止合成透明材料中性质最优异的。

材料历史:压克力(ACRYLIC),俗名特殊处理有机玻璃。

压克力的研究开发,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1872年丙烯酸的聚合性始被发现;1880年甲基丙烯酸的聚合性为人知晓;1901 年丙烯聚丙酸脂的合成法研究完成;1927年运用前述合成法尝试工业化制造;1937年甲基酸脂工业制造开发成功,由此进入规模性制造。

二战期间因压克力具有优异的强韧性及透光性,首先,被应用于飞机的挡风玻璃,坦克司机驾驶室的视野镜。

1948年世界第一只压克力浴缸的诞生,樗着压克力的应用进入了新的里程碑。

材料: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MMA);过氧化苯甲酰(BPO);聚乙烯醇(PVA);氯化钠;碱式碳酸镁。

引发剂的作用机理:引发剂是容易分解成自由基的化合物,分子结构上具有弱键。

在一般聚合温度(40―100℃)下,要求键的离解能100―170kj/mol。

离解能过高或过低,将分解得太快或太慢。

根据这一要求,引发剂主要是偶氮化合物和过氧化物两类。

也可以从另一角度分成有机和无机两类。

(1)偶氮类化合物。

偶氮二异丁腈(AIBN)是最常用的偶氮类引发剂,一般在45~65℃下使用,也可用作光聚合的光敏剂。

其分解反应式如下:(CH3)2C―N=N―C(CH3)2→2(CH3)2C?+N2│││CN CNCN其分解特点是几乎全部为一级反应,只形成一种自由基,无诱导分解发生,因此广泛用于聚合动力学研究和工业生产。

另一优点是比较稳定,可以纯粹状态安全贮存。

但80―90℃时也会激烈分解。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AIBN分解后形成的异丁腈(二甲基―氰基―甲基)自由基是碳自由基。

缺乏脱氢能力,因此不能用作接枝聚合的引发剂。

丙烯酸酯类乳液对聚合物基抹面胶浆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丙烯酸酯类乳液对聚合物基抹面胶浆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程中产生的膨胀应力微乎其微。而其水
很难逐步进行扩散。CH 晶体有着表面
因此产生的二次游离氧化钙也仍有较好
化产物 CH 晶体也会较为微小,可以填
光滑的特质,难以和其他水化物交融而
的活性。
充在混凝土浆体结构的缝隙中。使得混
形成接触点,所以 CH 和其他的水化产
3.3.2 二次游离氧化钙对混凝土安定性
凝土的结构更为致密,因此不会产生太
文献标识码:A
有明显的性能优势,但存在着成本高、耐
文章编号:1007-7359(2023)4-0069-03
水性稍差、耐水实验后抗冲击强度显著
DOI:10.16330/ki.1007-7359.2023.4.026
降低等不足之处,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中图分类号:TU501
1
建筑材料
安徽建筑

概述
物不会紧密地堆积,进而也就会形成大
的影响
大的膨胀应力,所以随着二次游离氧化
量的空隙。游离氧化钙在混凝土当中的
混凝土结构的比表面积越大,其膨
文章制备一种聚合物基外墙外保温抹面胶浆,研究聚合物乳液组分对乳液胶浆性能的
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随着Primal AC-261 乳液占比的提高,体系的拉伸粘接强度提高,
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降低。抹面胶浆的拉伸粘接强度(原强度、耐水强度以及耐冻融
强度)随着复配乳液用量的增加而提高。抹面胶浆的吸水率随着复配乳液用量的增加
基金项目:
安徽省住房建设厅项目(2019YF-21);安徽省
住房建设厅项目(2019YF-24);安徽省重点研
究与开发计划项目(202104a07020027)
而降低。抹面胶浆浸水前后的抗冲击强度都随着复配乳液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且浸水

实验一本体聚合MMA及其透光率测定

实验一本体聚合MMA及其透光率测定

实验一本体聚合MMA及其透光率测定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具有优良的光学性能、机械性能、耐候性好且密度小。

在航空、光学仪器工业、电器工业、日用品等方面有广泛用途。

本体聚合除了适合于实验室研究,还适用于制造板材和型材,所用设备也较简单。

如单体聚合能力的初步测定、聚合动力学研究和竞聚率测定等。

其优点是产品纯净,尤其可以制得透明制品,其缺点是散热困难,易发生凝胶效应,工业上常采取分段聚合的方式。

一、目的要求本实验通过本体聚合MMA,掌握和了解有机玻璃的制造和操作技术,了解本体聚合技术的特点,并测定制品的透光率。

二、实验原理MMA是含不饱和双键、结构不对称的分子,易发生聚合反应,其聚合热为:56.5kJ/mol。

MMA在本体聚合中的突出特点是有凝胶效应”,即在聚合过程中,当转化率达到10%~20%时,聚合速率突然加快。

物料的粘度骤然上升,以致发生局部过热现象。

其原因是由于随着聚合反应的进行,物料的粘度增大,活性增长链移动困难,致使其相互碰撞而产生的链终止下降;相反,单体分子扩散作用不受影响,因此活性链与单体分子结合进行链增长的速率不变,总的结果是聚合总速率增加,以致发生爆发性聚合。

由于本体聚合没有稀释剂存在,聚合热的排散比较困难,凝胶效应”放出大量反应热,使产品含有气泡影响其光学性能。

因此在生产中要通过严格控制聚合温度来控制聚合反应速率,以保证有机玻璃产品的质量。

预聚合有几个好处,一是缩短聚合反应的诱导期并使凝胶效应”提前到来,以便在灌模前移出较多的聚合热,以利于保证产品质量;二是可以减少聚合时的体积收缩,因MMA由单体变成聚合体体积要缩小20% ~22%,通过预聚合可使收缩率小于12%,另外浆液粘度大,可减少灌模的渗透损失。

三、仪器和试剂玻璃片、锥形瓶、三口烧瓶、搅拌器、球形冷凝管、721型分光光度计、内卡尺、MMA、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四、实验步骤一般分为下列几个主要步骤:(1) 制模;(2) 预聚合(制浆);(3) 灌浆;(4) 聚合;(5) 脱模。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及聚合速率的定性观测实验报告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及聚合速率的定性观测实验报告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及聚合速率的定性观测实验报告姓名:吉武良院系:化院20系学号:PB13206270摘要:本实验进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本体聚合,在聚合过程中采用二步法避免体积收缩和利于散热。

定性观测了温度、气氛、引发剂用量、阻聚剂对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速率的影响。

关键词:本体聚合自由基聚合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聚合速率一、引言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简称PMMA,英文Acrylic),又称做压克力或有机玻璃,它的铸板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一般为2.2×104,相对密度为1.19~1.20,折射率为1.482~1.521,吸湿度在0.5%以下,玻璃化温度为105℃。

具有高透明度,低价格,易于机械加工等优点,是平常经常使用的玻璃替代材料,是目前最优良的高分子透明材料。

[1]有机玻璃板材通常采用本体聚合方法制取,聚合物能够溶解于单体中,可以得到分子量高和质量纯净的产品。

反应方程式如下:H2C CH3COOCH3*H2C*nCH3COOCH3本体聚合(bulk polymerization;mass polymerization )是单体(或原料低分子物)在不加溶剂以及其它分散剂的条件下,由引发剂或光、热、辐射作用下其自身进行聚合引发的聚合反应。

[2]由于反应体系中只有单体、引发剂和聚合物,本体聚合具有产品纯度高和无需后处理等优点,可直接聚合成各种规格的型材。

自动加速效应是本体聚合进行到一定程度,体系粘度大大增加,大分子链的移动困难,而单体分子的扩散受到的影响不大,链引发和链增长反应照常进行,而增长链自由基的终止受到限制,结果使得聚合反应速度增加,聚合物分子量变大。

更高的聚合速度导致更多的热量生成,如果聚合热不能及时散去,会使局部反应“雪崩”式地加速进行而失去控制。

因而,自由基本体聚合中控制聚合速率使聚合反应平稳进行使获取无瑕疵型材的关键。

在本文中对于MMA的聚合中,由于MMA聚合时热效应明显,如果热量不能及时散去,会出现“爆聚”使反应失去控制。

关于高分子物理习题答案

关于高分子物理习题答案

高分子物理习题答案第一章高分子链的结构3.高分子科学发展中有二位科学家在高分子物理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并获得诺贝尔奖,他们是谁?请列举他们的主要贡献。

答:(1)H. Staudinger(德国):“论聚合”首次提出高分子长链结构模型,论证高分子由小分子以共价键结合。

1953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贡献:(1)大分子概念:线性链结构(2)初探[?]=KM?关系(3)高分子多分散性(4)创刊《die Makromol.Chemie》1943年(2)P. J. Flory(美国),1974年获诺贝尔化学奖贡献:(1)缩聚和加聚反应机理(2)高分子溶液理论(3)热力学和流体力学结合(4)非晶态结构模型6.何谓高聚物的近程(一级)结构、远程(二级)结构和聚集态结构?试分别举例说明用什么方法表征这些结构和性能,并预计可得到哪些结构参数和性能指标。

答:高聚物的一级结构即高聚物的近程结构,属于化学结构,它主要包括链节、键接方式、构型、支化和交联结构等,其表征方法主要有:NMR, GC, MS, IR, EA, HPLC, UV等。

而高聚物的二级结构即高聚物的远程结构,主要包括高分子链的分子量、分子尺寸、分子形态、链的柔顺性及分子链在各种环境中所采取的构象,其表征方法主要有:静态、动态光散射、粘度法、膜渗透压、尺寸排除色谱、中子散射、端基分析、沸点升高、冰点降低法等。

高聚物的聚集态结构主要指高分子链间相互作用使其堆积在一起形成晶态、非晶态、取向态等结构。

其表征方法主要有:x-射线衍射、膨胀计法、光学解偏振法、偏光显微镜法、光学双折射法、声波传播法、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原子力显微镜、核磁共振,热分析、力学分析等。

8.什么叫做高分子的构型?试讨论线型聚异戊二烯可能有哪些不同的构型。

答:由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几何排布。

1,2:头-头,全同、间同、无规;头-尾,全同、间同、无规3,4:头-头,全同、间同、无规;头-尾,全同、间同、无规1,4:头-头,顺、反;头-尾,顺、反9.什么叫做高分子构象?假若聚丙烯的等规度不高,能不能用改变构象的办法提高其等规度?说明理由。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光引发聚合研究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光引发聚合研究

摘 要 :本 文 探 讨 了 光 引 发 剂 的 种 类 与 浓 度 、光 照 强 度 、光 聚 合 组 合 物 体 系 粘 度 及 光 聚 合 体 系 氛 围 对 甲 基 丙 烯 酸 甲 酯
(MMA)光 引 发 聚 合 硬 化 时 间 、产 率 、重 均 分 子 量 及 分 子 量 分 布 的 影 响 。结 果 表 明 ,体 系 初 始 粘 度 或 引 发 剂 含 量 的 增 加 均 有
中图分类号:TQ31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 3 3 4 X(2017)02 -0006 - 0 7
光 引 发 聚 合 (简 称 :光 聚 合 )由 于 聚 合 过 程 仅 需 光 源 、无 需 溶 剂 、聚 合 速 度 快 、聚 合 活 化 能 低 、可在室 温 下 进 行 等 特 点 ,引 起 了 各 国 学 者 的 注 意 并 得 到 快 速 发 展 。按 光 引 发 剂 的 种 类 ,光 引 发 聚 合 可 以 分 为 自由基光聚合、阳 离 子 光 聚 合 和 阴 离 子 光 聚 合 三 大类。
向 500 m L 三 口 瓶 中 加 入 一 定 比 例 的 精 制 MM A、聚 甲 基 丙 燦 酸 甲 醋 (PMMA) (重 均 分 子 量 ^ ^ = 1 0 万 ),在回流中逐渐升温至60°(],直 至 ?1^ M A 全 部 溶 解 于 M M A 中。通过上述方法,可以配置 不 同 粘 度 光 聚 合 组 合 物 ,分 别 为 :MMA/PMMA = 7/3、MMA/PMMA = 8 / 2 、MMA/PMMA = 9 / 1 。
美国 Waters, LS
1 . 3 实验步骤 为防止单体M M A 在运输或者储存过程中发生
自聚,其 中 添 加 有 少 量 阻 聚 剂 对 苯 二 酚 。但 阻 聚 剂 是 自 由 基 的 猝 灭 剂 ,其 存 在 会 使 得 聚 合 反 应 的 诱 导 期 延 长 ,降 低 聚 合 速 率 ,因 此 需 要 进 行 M M A 的精 制 ,去除阻聚剂对苯二酚。向 500 m L 三口瓶中加入 300 mL M M A,逐步升温至60°C ,通过减压蒸馏法蒸 馏出不含对苯二酚的精制MMA。

溶剂对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苯乙烯高温聚合的影响

溶剂对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苯乙烯高温聚合的影响

科研开发化工科技,2020,28(2):64~67S C I E N C E &T E C HN O L O G YI NC H E M I C A LI N D U S T R Y作者简介:杨㊀晨(1985G),女,吉林市人,硕士,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工程师,主要从事合成树脂新材料的研发工作.收稿日期:2020G02G22溶剂对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苯乙烯高温聚合的影响杨㊀晨1,郭志伟2,邵㊀兵2,宋尚德1,王㊀硕1,王㊀博1,宋伟光2(1.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吉林吉林132021;2.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仓储中心,吉林吉林132021)摘㊀要:利用引发剂,在高温下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与苯乙烯(S t)聚合,研究了w (甲苯)对聚合过程及产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溶剂的存在能够显著影响MMA 与S t 的共聚合.随着w (甲苯)增加,聚合物中w (S t )随之增加;w (甲苯)=5%~20%,反应转化率减小,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增加;w (甲苯)>20%,反应转化率减小趋势变慢,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降低.关键词: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高温;w (甲苯);影响中图分类号:T Q316.33+3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8G0511(2020)02G0064G04㊀㊀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可在光㊁热或催化剂的作用下聚合[1],得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 MMA )树脂,俗称 有机玻璃 或 亚克力 .P MMA 通常具备优良的光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汽车㊁建筑㊁广告㊁医学㊁通讯㊁电子等领域.均聚P MMA 属于热塑性塑料[2],具有质脆㊁不耐冲击等缺陷[3],可通过共聚的方式,改变聚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达到改善和提升性能的目的,目前常用的共聚单体有丙烯酸甲酯(MA )和苯乙烯(S t ).对MMA 与S t 悬浮聚合工艺的研究较为广泛[4];但基于本体或溶液聚合,尤其是对高温条件下的聚合研究,报道较少.有专利选用偶氮类或过氧类化合物作为引发剂,以乙苯或甲醇为溶剂,在中温㊁高温条件下进行连续聚合,停留时间较长[5G9].作者在高温下引发了MMA 与S t 的自由基聚合,研究了一定时间内w (甲苯)对聚合过程及产品结构的影响.1㊀实验部分1.1㊀原料㊁试剂与仪器MMA :质量分数ȡ99.8%,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丙烯腈厂;S t :质量分数ȡ99.5%,甲苯:质量分数ȡ98.4%,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有机合成厂;以上原料均为工业级.乙醇:分析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过氧化二叔丁基(D T B P ):试剂级,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叔十二烷基硫醇(T D D M ):试剂级,美国菲利普斯化工集团(中国)有限公司.集热式磁力加热搅拌器:D F G101S ,金坛市医疗仪器厂;电热鼓风干燥箱:D H G G9245,上海市实验仪器总厂;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S H Z GⅢB ,临海市谭氏真空设备有限公司;电热真空干燥箱:Z K G82B ,上海实验仪器厂有限公司;电子天平:M S 204S /01,梅特勒G托利多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凝胶渗透色谱仪:w a t e r s1515,美国W a t e r s 公司;核磁共振波谱仪:A V A N C E Ⅲ400兆,瑞士B r u k e r 公司.1.2㊀实验方法1.2.1㊀试样制备定量称取MMA ㊁S t 和助剂,在定量甲苯中混合均匀.在约50m L 的微量聚合器中,依次投入上述混合原料及助剂,密封后置于油浴,升温至所需温度后开始计时,一定时间后,取出聚合器,迅速冷却使反应终止.打开微量聚合器,用甲苯稀释溶解后,将溶液倒入表面皿;用乙醇沉淀出剩余聚合物,倒入表面皿.反复溶解㊁析出,直至倒入乙醇时不再有聚合物沉淀.自然风干后,将表面皿置于50ħ电热真空干燥箱,真空干燥至质量恒定,获得试样.1.2.2㊀实验条件原料比例(以质量计):MMA 80份㊁S t20份;引发剂:过氧化二叔丁基(D T B P )0.1份;链转移剂:叔十二烷基硫醇(T D D M )0.3份.聚合温度:120㊁140㊁150ħ.溶剂含量:w (甲苯)=5%㊁10%㊁20%㊁30%㊁40%㊁50%.1.2.3㊀分析方法(1)转化率按照G B /T2793 1995测定固体质量分数,用干物法测定转化率C ,计算公式见式(1).C =m tm 1ˑ100%(1)式中:m 1为初始投料时MMA 与S t 的质量,g ;m t 为聚合时间t 时生成的聚合物质量,g;C 为转化率,%.(2)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采用凝胶渗透色谱仪,常温下,用四氢呋喃作淋洗液,流量为1.0m L /m i n .采用岛津803㊁805两根凝胶柱串联,用窄分布的聚苯乙烯作为标样.(3)核磁分析采用核磁共振波谱仪,对样品进行核磁共振氢谱测试,采用5mm P A B B O 宽频探头,工作频率为400.13MH z ,脉冲序列选为z g 30,弛豫时间定为2s ,总谱宽设为16k H z ,数据点采集64k ,累计测量16次.化学位移以T M S 为参照物.w (S t )见计算公式(2).w (S t )=A (P H )A (P H )+A (C H 3O )ˑ100%(2)式中:A (P H )为苯环特征氢峰的峰面积;A (C H 3O )为甲氧基特征氢峰的峰面积.2㊀结果与讨论2.1㊀w (甲苯)实验条件的确定为研究w (甲苯)对MMA 与S t 共聚合的影响,对比了不同温度条件下MMA 与S t 聚合的反应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以确定实验开展的最佳条件,结果见图1.由图1可知,在140ħ,反应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符合自由基聚合的动力学特征,曲线近似S型,即转化率较低时,聚合速率较慢;至某一转化率后,聚合自动加速,转化率在短时间内超过80%;当转化率达到一定值后,聚合速率逐步减慢.r /m i n图1㊀不同温度条件下M M A 与S t 聚合转化率随时间变化曲线结合图1,MMA 与S t 的聚合转化率受温度影响明显.引发剂D T B P 在120㊁140和150ħ的半衰期分别为497㊁74㊁43m i n,升高温度能有效提高D T B P 的活性,进一步加快反应速率.120ħ时,尽管MMA 与S t 能够引发进行自由基聚合,但引发剂半衰期长,反应速率低,MMA 与S t 反应始终处于诱导期,未出现自动加速现象,反应150m i n ,转化率仍低于20%.150ħ时,MMA 与S t 聚合放热明显,极易发生爆聚,添加了质量分数为5%的甲苯后,爆聚现象明显得到缓解,但反应速率依然很快,反应10m i n ,聚合就进入自动加速阶段,30m i n 时,转化率已超过80%.聚合原料比例相同时,增加w (甲苯),聚合体系固含量降低,反应转化率减小.根据图1,聚合温度低于150ħ,反应60m i n,转化率仍未超过50%.为提高实验效率,确保w (甲苯)增加时,转化率有更宽的变化范围㊁更明显的变化趋势,将w (甲苯)实验条件确定为聚合温度150ħ,反应时长30m i n .2.2㊀w (甲苯)对聚合物结构的影响单体原料中的w (S t )=20%,根据Q Ge 方程[10],MM A 与S t 的竞聚率比较接近[r (MM A )=0.46,r (S t )=0.52],S t 略高.w (甲苯)对聚合物结构的影响见图2.由图2可知,不同w (甲苯)条件下,MMA 与56 第2期杨㊀晨,等.溶剂对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苯乙烯高温聚合的影响㊀㊀㊀S t 在150ħ下反应30m i n,在聚合物分子链中w (S t )均超过30%.说明在该条件下进行自由基共聚时,S t 的相对活性优于MMA .且MMA 与S t 的共聚合属于非理想共聚,在该实验条件下,单体中n (S t )ʒn (MMA )=0.245,远低于恒比点(0.889)组成,因此,共聚物中的w (S t )高于投料时单体中的w (S t).w (甲苯)/%图2㊀w (甲苯)对聚合物结构的影响同时,根据图2,当w (甲苯)增加时,MMA与S t 聚合产物中w (S t )也逐步增加.由于溶剂对竞聚率的影响较小,这一现象应是单体在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引起的.MMA 为极性单体,S t 的极性较弱,甲苯为非极性单体.在甲苯中,S t的溶解性优于MMA .因此,随w (甲苯)的增加,S t 在溶剂中的分散性更好,更易遇到链段自由基并与之结合,最终在聚合物主链中的w (S t )逐渐增加.2.3㊀w (甲苯)对聚合转化率的影响MMA 与S t 在150ħ聚合30m i n ,在w (甲苯)的影响下,反应转化率的变化见图3.w (甲苯)/%图3㊀M M A 与S t 在不同w (甲苯)下的聚合转化率由图3可知,随着w (甲苯)的增加,转化率整体呈下降趋势.转化率代表单体参与聚合的百分率,在相同时间内,单体参与聚合的百分率降低,说明聚合反应的速率减小.溶剂增多,意味着单体与自由基在同体积溶剂中的浓度减小,影响了两者相互碰撞结合的几率,使转化率降低.w (甲苯)<20%,溶剂对聚合速率㊁转化率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w (甲苯)>20%,这种影响程度逐渐降低,聚合速率㊁转化率的减小趋势由快变慢.2.4㊀w (甲苯)对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影响w (甲苯)对于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见图4.w (甲苯)/%图4㊀不同w (甲苯)对M M A 与S t 聚合产品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MMA 与S t 在150ħ聚合30m i n,所得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在w (甲苯)=20%时处于拐点.w (甲苯)<20%,w (甲苯)增加,相对分子质量不断升高.说明溶剂的存在降低了聚合体系的黏度,缓解了自动加速引起的凝胶效应,减轻了大分子链段相互缠绕的程度,使链自由基末端可以继续与单体结合.w (甲苯)>20%,链自由基与单体或其他链自由基进行终止反应时,向溶剂的链转移反应倾向增加,因此,w (甲苯)增加,相对分子质量逐渐降低.3㊀结㊀论MMA 与S t 的共聚合属于典型的自由基共聚,当溶剂存在时,能够显著影响到MMA 与S t 聚合历程的反应行为.(1)MMA 与S t 在150ħ下聚合30m i n ,S t反应活性更高,更易与链段自由基结合,在生成的聚合物中的含量高于投料时的单体含量;受溶解性影响,S t 在聚合物中的含量随w (甲苯)的增加66 ㊀㊀㊀化㊀工㊀科㊀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28卷而提高;(2)随着w (甲苯)的增加,MMA 与S t 聚合反应的速率减小,反应转化率也随之降低;(3)w (甲苯)=20%,对MMA 与S t 的共聚合而言,是一个分界点.w (甲苯)增加时,在该点前后,聚合历程和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都有明显变化:聚合速率降低减缓,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趋势由增加变为降低.参㊀考㊀文㊀献:[1]㊀冯辉霞,戚红华,王毅,等.甲基丙烯酸甲酯G苯乙烯共聚物的悬浮聚合工艺[J ].塑料工业,2006(4):14G16.[2]㊀李飞跃,王立峰.浅析MMA 苯乙烯溶液聚合工艺的影响因素[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5):86.[3]㊀杨福生.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苯乙烯共聚物的研究[J ].化学工程师,2001(1):31G33.[4]㊀赫文秀,张永强,索全伶,等.甲基丙烯酸甲酯G苯乙烯共聚物的制备及最佳实验方案的确定[J ].包头钢铁学院学报,2002(1):46G49.[5]㊀林敬一,木下智典,今村高弘,等.光扩散板用树脂组合物及光扩散板:101446651[P ].2009G06G03.[6]㊀刘波,石建,刘铭,等.甲基丙烯酸甲酯G苯乙烯共聚树脂㊁其制备方法和用途:109232787A [P ].2019G01G18.[7]㊀桑原章二郎,樋口靖,日永田真一,等.制备共聚物的方法:1194989[P ].1998G10G07.[8]㊀井上桂辅,小林智辉,西野广平,等.光学用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107250255A [P ].2017G10G13.[9]㊀谢尚儒.(甲基)丙烯酸酯系G苯乙烯系共聚物及其组成物以及成型品:107793512A [P ].2018G03G13.[10]张兴英,程珏,赵京波.高分子化学[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207G208.E f f e c t o f s o l v e n t o n t h e h i g h t e m p e r a t u r e p o l ym e r i z a t i o n o fm e t h y lm e t h a c r y l a t e a n d s t yr e n e Y A N GC h e n 1,G U OZ h i w e i 2,S H A OB i n g 2,S O N GS h a n gd e 1,WA N GS h u o 1,WA N GB o 1,S O N G W e i g u a n g2(1.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o f J i l i n P e t r o c h e m i c a l C o m p a n y ,P e t r o C h i n a ,J i l i n 132021,C h i n a ;2.S t o r a g eC e n t e r o f J i l i nP e t r o c h e m i c a lC o m p a n y ,P e t r o C h i n a ,J i l i n 132021,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I nt h i s p a p e r ,t h e p o l y m e r i z a t i o no f m e t h y l m e t h a c r y l a t e (MMA )a n ds t yr e n e (S t )w a s i n i t i a t e da th i g ht e m p e r a t u r eb y i n i t i a t o r .T h ee f f e c to f w (m e t h y l b e n z e n e )o nt h e p o l y m e r i z a t i o n pr o c e s sa n d p r o d u c ts t r u c t u r e w a s s t u d i e d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t h e p r e s e n c e o fs o l v e n tc a n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a f f e c t t h ec o p o l y m e r i z a t i o no f MMA a n dS t .W i t ht h e i n c r e a s eo f w (m e t h y l b e n z e n e ),w (S t )i nt h e p o l y m e r i n c r e a s e s ;w h e n w (S t )=5%~20%,t h ec o n v e r s i o nr a t ed e c r e a s e s ,a n dt h e m o l e c u l a rw e i g h t o f t h e p o l y m e r i n c r e a s e s ;w h e n w (m e t h yl b e n z e n e )>20%,t h e r e d u c t i o n t r e n d o f t h e c o n v e r s i o n r a t e s l o w s d o w n ,a n d t h em o l e c u l a rw e i g h t o f t h e p o l ym e r d e c r e a s e s .K e y wo r d s :M e t h y lm e t h a c r y l a t e ;S t y r e n e ;H i g h t e m p e r a t u r e ;S o l v e n t c o n t e n t ;E f f e c t 76 第2期杨㊀晨,等.溶剂对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苯乙烯高温聚合的影响㊀㊀㊀。

硬单体种类对聚丙烯酸酯乳液膜性能的影响

硬单体种类对聚丙烯酸酯乳液膜性能的影响

硬单体种类对聚丙烯酸酯乳液膜性能的影响张鹏飞;刘国军;张桂霞;吴佳航;王妍【摘要】采用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分别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和丙烯腈(AN)为硬单体合成丙烯酸酯乳液,考察了单体种类及摩尔分数、热处理温度对聚合物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摩尔分数下,含AN的聚合物膜比含MMA拥有更好的拉伸性能,但在高摩尔分数下则呈现相反的规律.聚合物膜在进行热处理后,其拉伸性能呈现出相同的规律,且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提高.DSC分析显示,利用摩尔分数预测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比Fox公式有更好的适用性.【期刊名称】《大连工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35)005【总页数】4页(P357-360)【关键词】丙烯酸酯乳液;拉伸强度;玻璃化转变温度【作者】张鹏飞;刘国军;张桂霞;吴佳航;王妍【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辽宁大连 116034;大连工业大学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辽宁大连 116034;大连工业大学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辽宁大连 116034;大连工业大学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辽宁大连 116034;大连工业大学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辽宁大连 1160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30.4近年来,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水性涂料的研发已经得到了学者的普遍重视,并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1-3]。

丙烯酸酯共聚物(PA)乳液因其膜有优异的耐化学腐蚀、耐光性、成膜性和力学性能等而在涂料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聚合物膜玻璃化转变温度作为乳液的重要参数,其大小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其成膜性、硬度、强度及耐污性等。

因此,控制聚合物膜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大小是合成目标乳液的关键因素之一[4-5]。

国内在对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预测时多采用质量分数法的Fox公式进行理论计算,但在试验中发现其得到的聚合物性能并不都如预期设想的那样,甚至会对研究者造成误导,这一现象主要与硬单体的组成及结构有关[6-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工 应用 合成橡胶工业,2008-09-15,31(5):394~396CH I NA SYNT H ET I C RUBBER I NDUSTRY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丁苯橡胶对聚苯乙烯基高聚物材料光散射性能的影响李海花1,孟庆华2,孟庆云2*(1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市新型高分子材料制备与加工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2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81)摘要:以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MM A)/丁苯橡胶(SBR)为散射剂、聚苯乙烯(PS)为基体制备了高聚物光散射材料,研究了预聚MM A和SBR的添加量对高聚物材料光散射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当SBR为0 02%、预聚MMA为0 04%~0 08%时,可得到透光率不小于75%、雾度不小于80%的以PS为基体的高聚物光散射材料;预聚MM A的添加量与高聚物光散射材料的雾度呈现较强烈的振荡变化关系,和透光率之间的振荡变化关系略弱;SBR添加量和高聚物光散射材料的雾度之间呈现振荡变化关系,和透光率之间则没有明显的振荡变化关系。

关键词:甲基丙烯酸甲酯;丁苯橡胶;聚苯乙烯;光散射;雾度;透光率中图分类号:TQ325 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1255(2008)05-0394-03近年来,光散射材料[1-2]被用作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材料,以及各种显示器的散射板、背投影屏幕等。

在光散射材料的研发方面,国内目前大多采用乳液溶胀法[3-4]和分散聚合法[5]制备出作为光散射剂的聚合物微球,研究其不同粒径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光散射性能的影响。

聚苯乙烯(PS)的透光率为90%,可以作为光散射材料的基体材料,但它存在硬度低、脆性大、容易产生银纹和裂纹以及耐热性差的缺陷,因而使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在制备以PS为基体的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高聚物光散射材料中添加粉末丁苯橡胶(SBR),可在保证材料光散射性能的基础上,弥补PS的上述缺陷,扩大其使用范围。

本工作在以原位预聚法[6]制备的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SBR为散射剂、PS为基体的高聚物光散射材料研究[7]的基础上,探讨了预聚MMA、SBR的用量对雾度、透光率的影响,目的是通过调节散射剂的添加量来调控以PS为基体的高聚物材料的光散射性能。

1 实验部分1 1 主要原材料MMA,分析纯,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生产;苯乙烯,分析纯,北京市兴津化工厂生产,使用前均经减压蒸馏提纯。

过氧化苯甲酰(BPO),化学纯,北京金龙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用前溶于氯仿,经甲醇沉淀、过滤、干燥精制后使用。

粉末SBR,中国化工研究院提供。

1 2 试样制备预聚MMA 在干燥的反应瓶中加入1mL MMA和0 0047g的BPO,混合均匀后在80!的恒温水浴中加热30m in,得到预聚MMA。

高聚物光散射材料 将SB R和预聚MMA以一定的配比添加到苯乙烯单体中,混合均匀后在80!下进行聚合反应5h。

当体系的黏度达到要求时,取出,置于室温下继续反应,直至固化,得到以预聚MMA和SBR为散射剂、PS为基体的高聚物光散射材料。

1 3 分析与测试高聚物光散射材料的雾度、透光率用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WGT-S型透光率/收稿日期:2007-05-08;修订日期:2008-06-28。

作者简介:李海花(1979∀),女,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673006)*通讯联系人。

雾度测定仪测定。

2 结果与讨论2 1 预聚MMA 添加量由图1可见,在没有添加SBR 的情况下,随着预聚MMA 添加量的增大,PS 的雾度呈现抛物线形式变化,在预聚MMA 的质量分数为0 04%时,其雾度出现1个最小值,为44%;而PS 的透光率为70%~85%,与预聚MMA 添加量之间呈现出振荡变化关系。

F i g 1 E ffect ofm ass fracti on of pre po l y m eri zed MM A on li gh tscatering properties of PS i n the ab sence of SBR由图2可见,当添加质量分数为0 02%的SBR 时,PS 的雾度随预聚MMA 添加量的变化趋势与不加SBR 时有所不同,在预聚MMA 的质量分数为0 02%和0 08%时出现2个极小值,分别为52%和59%,相应的透光率分别为81%和79%,PS 的雾度和预聚MMA 添加量之间呈现出振荡变化关系。

PS 的透光率和预聚MMA 添加量之间仍呈现振荡变化关系,但振荡幅度比不加SBR 时有所减小。

图1、图2中的雾度、透光率与预聚MMA 添加量之间的变化关系曲线与理论计算基本吻合[8]。

M ass fracti on of SBR 0 02%F i g 2 E ffect ofm ass f raction of pre pol y m eri zedMM A on li ght scateri ng p roperties ofPS2 2 SBR 添加量由图3可以看出,当预聚MMA 的质量分数为0 04%时,PS 的雾度和SBR 添加量之间也呈现出振荡变化关系。

没有添加SBR 时,样品的雾度为44%;当SBR 质量分数为0 02%时,PS 的雾度达到了83%。

这说明SB R 很小的添加量就可以引起PS 的雾度较大的改变。

由图3还可以看出,当SBR 质量分数为0 02%时,PS 的透光率在75%以上,但PS 的透光率和SBR 添加量之间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振荡变化关系,即SBR 添加量的变化对透光率影响不大。

这一方面是由于SBR 中存在与PS 相似的链段结构,相互间能够发生相互作用,分散相和连续相界面处形成一定厚度的相容区即界面层;界面层的存在致使PS 分子链的运动发生变化,而其界面层的厚度和二者组成又有一定的关系。

由于SBR 添加量的不同,二者组成亦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界面层厚度的变化,进而导致体系光散射性能的改变,因此SBR 的添加能引起雾度的明显变化。

另一方面,由于SB R 的折光指数和预聚MMA 的折光指数基本一致,故小尺寸SBR 很少的添加量不会引起PS /预聚MMA 高聚物光散射材料透光率的明显变化。

M ass fracti on of p re poly m erized MM A 0 04%F i g 3 E ffect ofm ass fracti on of SBR onli ght scateri ng p roperties ofPS由图4可见,当预聚MMA 的质量分数为0 08%时,PS 的雾度和SBR 添加量之间仍呈现振荡变化关系。

没有添加SBR 时,PS 的雾度为80%;当SBR 的量为0 02%时,雾度达到了85%(此时透光率约为75%)。

对比图3和图4可知,预聚MMA 的添加量越大,SBR 的添加量对PS 的雾度影响越小。

由图4还可以看出,PS 的透光率和SBR 之间仍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振荡变化关系。

395 第5期 李海花等 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丁苯橡胶对聚苯乙烯基高聚物材料光散射性能的影响这一结果与用量子力学理论计算的结果基本吻合[8]。

M ass fraction of pre po l y m eri cMM A0 08%F i g4 E ffect ofm ass fracti on of SBR onli ght scateri ng p roperties ofPS3 结 论通过调节散射剂预聚MMA和SBR的添加量能够达到调控以PS为基体的高聚物材料光散射性能的目的,当SBR为0 02%、预聚MMA为0 04%~0 08%时,可得到透光率不小于75%、雾度不小于80%的以PS为基体的高聚物光散射材料;预聚MMA的添加量与高聚物光散射材料的雾度和透光率之间均呈现振荡变化关系且,随着预聚MMA添加量的增加,其雾度呈现出较强烈的振荡变化,但透光率的振荡趋势略弱;SBR添加量和高聚物光散射材料的雾度之间呈现振荡变化关系,而和透光率之间则没有明显的振荡变化关系。

参考文献:[1] M i noru I,Itsuo T,Kaz uo N L i gh t scatteri ng m ateri a:l US,5744534[P] 1998-04-28[2] 秦庆戊 新型光散射材料的研制与开发状况[J] 化工新型材料,2000,28(4):20-22[3] W u Ji un c h en,W ork W J,Dunk el berger D L,et al Th er m oplastic and ther moset pol y m er co m positions:US,5346954[P]1994-09-13[4] W u Ji un ch en,W ork W J,Dunk el berger D L,et a l Th er m op lasti c and t h er m os et pol ym er co m positions:US,5237004[P]1993-08-17[5] 陆馨,辛忠 微米级聚苯乙烯/聚硅氧烷核壳微球的制备、表征及其作为光散射剂的应用[J] 化工学报,2006,57(4):960-963[6] 邢华,孟庆云 原位预聚法制备P MM A/PS复合光散射材料[J] 塑料,2006,35(3):27-29[7] 高峰,曹贤武,童真 具有高散射能力的聚合物导光材料[J] 材料研究学报,1998,12(6):619-623[8] 颜慧贤,孟庆华,孟庆云 PS对P MM A光散射性能的影响[J] 中国塑料,2007,21(7):48-51Influence of pre pol ym erized m ethylm ethacrylate/butad i enestyrene rubber on light scatteri ng properties of high pol y m erw ith pol ystyrene asm atri xL iH aihua1,M eng Q i n ghua2,M eng Q i n gyun2(1 K ey Laboratory o f B eiji n g C it y on P re paration and P rocessing of N ovel P ol y m er M erterials,B eijing University o f Che m ical Technology,B eijing100029,Ch ina;2 Changchun Institute of Op tics of F ine M echanics and Phy sics,Chinese Acade m y of Sciences,Changchun130081,China)Ab stract:Po ly m er i c li ght sca tter i ng m ater i a l w as synthe si zed,i n w hich pre po ly m er i zed m ethy l m et hacry l ate (MMA)/bu tad i ene sty rene rubber(SBR)as sca tterer,po l y styrene(PS)as m atr i x m a terial T he effects of pre po l yme r ized MM A and SBR a m ount on ligh t scatte ri ng properties of po l yme ric m ater i a l were stud ied The resu lts i nd i cated t hat the light scatter i ng m ater i a l could be obta i ned,wh i ch trans m ittance w as no less t han75%and haze no l ess than80% when m ass fraction o f SBR w as0 02%,and m ass fraction of pre po l ym erized MMA w as0 04%-0 08% T here was i n tensive oscillati ng v ariati on relationsh i p bet w een a m ount o f pre po l ym erized MMA and haze of li ght sca tter i ng m ate ria,l but w eak osc ill a ti ng v ariati on re l ationsh i p f o r trans m ittance T here was osc ill ating var i a ti on re lati onships be t w een amount o f SBR and haze of li ght sca tter i ng m ater i a,l but no s uch re l a ti onshi p w i th trans m ittanceK eywords:m ethy l m ethacry late;butadiene styrene rub ber;po lyst y rene;li ght sca tter i ng;ha ze;trans m ittance396合 成 橡 胶 工 业 第31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