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导学案
9.1压强导学案(示范课)

八年级物理
教研组
理化
主备人
杜锁龙
课题
9.1压强
学习
目
标
课前演讲的同学阅读目标,然后其他同学默读一遍
1.能说出压力、压强的概念
2.能说出压强的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
3.能用压强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能举例说明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
学习流程
完善
一、自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导
学点一:压力和面积(阅读课本29页-30页)
学点二:压强(阅读课本29页-30页)
1.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和有关;
2.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30页)
(1)实验中通过观察来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明显和不明显;
(2)本实验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3)结论1:通过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当一定时,,压力的作用效果越;
结论2:通过比较乙、丙两图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当一定时,,压力的作用效果越;
(4)为了简单起见给压力的作用效果起个名字:。
3.压强是用来描述的物理量(意义),大小等于(定义)。
4.压强的计算公式:导出公式和
5.单位:,专有名称,简称,符号是。
二者之间的关系是。
6.某物体对桌面的压强是1Pa,物理意义是
阅读31页完成学点三
学点三:减小有害的压强和增大有益的压强。
1、有害的压强,推土机通过来减小压强。
四、课堂小结
1、压力的定义;2、压强的意义、定义、公式、公式变形;3、两个结论
作业:
(1)定义:物理学中把______叫做压强。
(2)意义:它是表示的的物理量。
(3)压强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
(4)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下册物理《压强》导学案、教学设计 孙志强

9.1《压强》导学案班级 学号 第 小组,完成情况 .学习目标1.理解压强的概念。
2.理解压强的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
3.能用压强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理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压强的概念。
2.理解压强的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
难点: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二、课堂小组合作探究 1、分析例子,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跟 和 有关。
2、【实验】(小组合作,群学)教学过程:(小组合作探究过程) 一、讲解压力,(学生独立做练习)1、压力的定义:在物理上,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用符号F 压表示,单位是 .2、画出下列物体(水杯、手指、木块)对接触面产生的压力的示意图。
(教师导学,学生聆听并做练习)(2)在物理学中,用 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它的物理量符号是 。
(3) 叫做压强,数值上等于 。
(4)压强的计算公式: 导出公式 和 (5)复合单位: ,专有名称 ,简称 ,符号是 。
(6)一木块对桌面的压强是1Pa ,物理意义是 。
3、【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强的方法: 增大压强的方法【小结】1、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受的______ 与 之比叫做压强。
2、压强的计算公式: 。
压强的单位名称 ,简称 ,符号是 。
3、增大压强可以通过增大 和减小 来实现。
减小压强可以通过减小 和增大 来实现。
三、达标测评(小组内对学,互批并纠错)1、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1)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书P30实验)(合作完成实验及练习)①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明显和不明显; ②本实验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③通过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当 受力面积 一定 时,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 ;④通过比较乙、丙两图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当 压力 一定时,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 ;2、一头大象体重是60000N,一只脚着地的面积是0.06m2,则这头大象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不动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四、课后练习1、物理课本P31 “动手动脑学物理”习题;2、金牌学案本节习题。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 14.1 压强

14.1、压强课时:1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压强的概念。
2.理解压强的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
3.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了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
【重点难点】1.重点是压强的概念、压强的计算、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2.难点是理解压强的概念和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导学指导】一、阅读课本76页图14.1—1和图14.1—2及下面的文字内容,思考下面的问题:1.蝉为什么可以把口器插入树皮?2.骆驼为什么能成为沙漠之舟?(要回答上面的问题就要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二、认真阅读课本76页的探究实验,回答下面的问题:1.该实验是通过比较泡沫塑料被来判断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的。
2.该实验所用的实验方法是。
3.通过比较图14.1—3甲和乙可得出的结论是。
4.通过比较图14.1—3乙和丙可得出的结论是。
三、认真阅读课本77页“压强”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1.物理学中把叫压强,压强用字母来表示,它的单位是,计算式为。
2.提示:压力是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它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它所受的重力大小;受力面积就是指二者的接触面积。
3.模仿例题计算:把一块长1m 、宽0.5m 、重100N的长方体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试计算物块对地面的压强。
解:四、认真阅读课本78页“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部分及“想想议议”,然后小组讨论后回答下面的问题:1.根据压强公式可知,要增大压强可以通过增大,减小来实现;要减小压强可以通过减小,增大来实现。
2.请列举一些生活中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实例,并说说它们是利用什么方法来增大或减小压强的。
①。
②。
③。
④。
⑤。
【课堂练习】1.以下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自行车的鞍座做成马鞍形B.在松软的地上搬运物品时,地面上垫一木板C.盖房子时,先砌一层面积较大的地基D.打桩前,先把木桩一端削尖2.对压强公式解释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力越大,产生的压强就越大B.物体对受力面的压力越大,产生的压强就越大C.受力面积越大,产生的压强就越大D.物体所承受的压力一定,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要点归纳】1.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压力的作用面积有关。
《压强》导学案

既定学案创新案例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第十四章第一节压强洛城一中宋全友葛孚浩《压强》导学案一、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知识与技能:压力;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压强的概念、单位、公式;增大与减小压强的方法;会用压强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过程与方法: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工合作的探究意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习惯;(二)预习内容1、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2、压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与重力的方向相同吗?3、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什么?4、什么是压强?单位是什么?表达式是什么?5、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
6、减小压强的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
(三)在你预习的过程中,你还有哪些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问,请记录下来。
(每人至少要提出一个问题)二、课内探究学案(一)明确学习目标(请四人一组交流“预习导学案”中的问题,将在预习过程中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问在小组内汇总起来,写到黑板上)(二)合作探究探究一:压力问题1、当你用手推墙壁时,手对墙壁有压力,这个压力是由你自身的重力产生的吗?问题2、当你从滑梯上下滑时,你对滑梯的压力是由你自身的重力产生的吗?压力与重力的大小相等吗?右图中一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画出“物体的重力”和“它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问题3、当你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你对地面的压力是由你自身的重力产生的吗?压力与重力的大小相当吗?总结:1、压力一定是由物体的重力产生的吗?2、当压力是由物体的重力产生的时,压力与重力的大小一定相当吗?3、什么情况下,压力是由物体的重力产生并大小相等?探究二: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1、猜想与假设:①用右手食指轻压圆珠笔的笔尖,体验食指的感觉;②用再大一些的力压圆珠笔的笔尖,体验食指的感觉;③用和②中同样大的力压圆珠笔的笔尖,体验食指的感觉;根据你的体验,结合日常生活,猜想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2、制定探究方案①当一个物理量的影响因素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时,要采用方法进行探究;②要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保持不变;③要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应保持不变;3、利用以下器材进行探究,写出探究的步骤,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格中:器材:海绵、带盖的矿泉水瓶、水步骤:记录实验现象的表格:4、分析与论证:由实验现象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小组展示并交流。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12篇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12篇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1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压强》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压强的概念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__内容的主线,是对前面学习力的作用效果的延续,又为后面学习液体压强奠定基础知识。
学情分析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初中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奠定一些认知基础。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组织一定的探究实验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内容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等特点,确定本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知道压强的概念以及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的方式,学习控制变量法,提高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并且乐于把理论联系生活实际。
教学重难点根据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确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而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压强的概念以及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难点是探求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教学教法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本身特点,本堂课中主要采用讲授法、分组练习法、练习题法等多种方法教学教学过程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讲解主线”的原则,设计以下四个教学环节【导入新课】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利用幻灯片展示一组图片,通过设置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从课下到课上身心快速转换,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快地进入角色,进而对本节课课堂知识进行学习。
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压强复习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一节压强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3.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过程,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学习重点:压强概念以及固体压强的计算学习难点: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压强联系起来,并能解释。
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一)、压强:1、定义:叫压强,压强的公式是;单位是,也叫,简称符号。
2、物理意义: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物体受到的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二)、改变压强的方法你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吗?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减小压强的方法有:二、经典例题:(1)易错点例题:科学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1)按上图进行试验,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体现在哪里?(2)乙步骤中,为什么要在小桌上放一个砝码?你会发现什么?你的结论是什么?(3)丁步骤中,将小桌倒放的目的是什么?你会得到怎样的结论?(4)本探究用到的研究方法是什么?(2)重点例题:一位质量为50Kg的同学,他每只脚接触地面的面积为200平方厘米(g取10N/Kg)求:1、这位同学对地面的压力;2、这位同学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3、这位同学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强。
三、课内练习配套练习 1-10题四、形成性测试1.下列事例, 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 .火车铁轨铺在枕木上B .注射器的针头很尖C .菜刀经常磨一磨才好用D .书包带宽一些背在身上会舒服2.下列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越大,压强就越大 B.重力越大,压力就越大C .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D. 压力越小,压强越小3.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便于产生较大压强的是( )A.骆驼长有宽大的脚掌B.啄木鸟的嘴坚硬细长C.铁路钢轨铺在枕木上D.汽车安全带做得较宽4.一个人站在地面上, 他对地面的压强接近于 ( )A .10 PaB .100 PaC .1000 PaD .10000 Pa5.一台质量为6t 的履带拖拉机,对地面的压强为3×104Pa ,拖拉机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多大?(g 取10N/kg)6.水平地面上重100N 的课桌,桌面规格是40cm ×60cm, 每条桌腿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25cm 2,课桌对地面的压强是7.如图所示,仔细观察订书机,它的结构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其中哪些地方应用了压强知识? 试列举出来。
【学案】9.1压强 导学案

9.1压强学习目标:1、学会压强的概念2、掌握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3、会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4、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学习过程:一、自学阅读1、自学课本P29—P30“想想议议”和“探究”部分。
方法提示:用控制变量法分析比较:图9.1—3的甲、乙;乙、丙。
2、自学检测:通过自学,你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因素有关。
课本P29-30甲、乙对比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 )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丙对比说明压力相同时、( )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和( )有关。
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和____的方法。
二、合作探究1、压力:大小:物体在水平面上....时,压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证明)方向:和接触面垂直,且和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作图:请记住下列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2、压力的作用效果小组讨论:如何改变压力大小,如何改变受力面积,由甲图和丙图你能知道:由甲图和乙图你能知道:你想到本实验用什么研究方法了吗?你知道本实验中受力面积是什么吗?他和物体的接触面积一点相同吗?3、压强自学课本P30压强部分,要求:知道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分析例题。
自学检测(1)物理学中把______叫做压强,它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2)压强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
变形后F=______,S=______。
(3)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G物(自然平放).(4)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自然平放时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不是物体的底面积)。
(5)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典例:一块砖平放在地面上,砖的重量约20N,与地面接触面积为0.03m2,计算砖对地面的压强。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1、熟记压力、压强的定义、公式和单位2、理解固体压强、液体压强的比较方法3、能利用公式进行压强的计算一、课前知识回顾1、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压力的方向是于受力面。
压力的作用效果由和共同决定的。
物体叫压强,用符号表示。
压强是描述的物理量。
压强的定义式是:,压强的单位是:,用符号表示,1帕= 牛/米2。
由公式P=F / S可知: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就可以增大压强;压力一定时,增大可以减小,即压力分散,减小,可增大,即压力集中。
2、液体的压强液体的压强是由于而产生的,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使液体对容器的侧壁和底部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方向都有压强。
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
由公式可知:液体的压强只与和有关;液体的压强与液体重力的大小,液体质量的大小,体积的大小无关,与容器的形状和大小无关。
上端,下部的容器叫连通器。
当连通器里盛有同种液体,在液体的情况下,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应用:等。
3、大气压强是由于而产生的,大气所对浸在它中的物体的压强叫。
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就是利用把水抽上来的。
实验是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
实验是测定大气压值的重要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当管内水银面下降到某一高度后,管内上方是、管外水银面受作用,所以支持着管内一定高度的水银柱,这一定高度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跟大气压强。
通常把 Pa的压强叫标准大气压,它相当于毫米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大气压强可以用测量。
大气压值随高度的增加而。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气压增大时。
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流速越大,流体的压强越。
二、典型例题1、小明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做了如下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木块(1)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2)若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再做图(填“丙”或“丁”)所示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问题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实验、及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享受成
功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重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建立压强的概念。
【学习难点】应用压强的知识说明生活实例。
【课前导学】
5、讨论人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强大,还是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大?
【课堂小结】
1、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影响因素)A
B
,
2、定义
,
3、计算公式
,
压强 4、单位
,
5、物理意义
,
6、在压力不变时,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在压力不变时,增大受力面积,
可以减小压强
【作业设计】
1、 完成课后练习第 3,4 题。
2、 预习下一课题
第九章 压 强
第一节 压强导学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根据事例给压力下一个定义,知道压力的方向,压力与重力的关系;
2、通过设计实验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3、知道压强的定义、单位、公式及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 会应用压强公式进行相关算;
4、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一本重 2.5N 的教科书平放在桌面上,与桌面接触面积约为 5×10-2m2,试计算书对桌面的 压强。
感受压强
1、 一张报纸平铺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约为
。
2、 一个成年人站在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
三、增大和减小压强方法
1、 增大压强的方法是:
。
2、 减小压强的方法是:
。
学以致用:
1、下面所述各事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有___,为了增大压强的有__,
(选
“不一定”或“一定不” )等于重力,
只有物体在水平面上且不受其他力的作用
产生原因 方向 作用点
时压力才等于重力
3、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问题 1:实验中如何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多个因素有关,实验中要用到控制变量法。
问题 2:分组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A、铲土机的宽履带 B、锋利的剪刀刃 C、骆驼宽大的脚掌
D、很细的钉尖 E、钢轨铺在枕木上 F、宽大的房基
2、讨论:物体所能承受的压强是否有限
【课堂练习】
1.三块砖的尺寸材料完全一样,把它们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则对地面的( )
乙
甲
丙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2、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
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
有关
压力
甲、乙、丙结论甲、乙说明:
相同时,
越大,产 生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丙说明:
相同时,
越小, 产生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和
有关
6、活动
用不同的力压铅笔,观察现象。思考,可用什么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呢?
二、压强
完成下列填空,并通过理解定义去理解公式是怎样写出的.
)
A.N
B.Pa
C.J
D.m/S
E、N/m2
3、站在地面上的小星想让自己对地面的压强最小,他应该( )
A.抬起一只脚 B.平躺在地面上 C.坐在地面上 D.走动
4.关于压力、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性的是( )
A 压力是由于物体的重力引起的 B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C 压力越小,压强越小
D 压力相等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压强.在物理上用字母____表示压强,____表示
压力,_____表示物体的受力面积,计算压强的公式是________,其中压力的单位是_____,受力面
积的单位是_____,压强的单位是_____,压强 还有一个专用单位叫________,简称______,符号 是______.1Pa=______N/m2。 比一比
1、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重力的定义
重力的方向
重力的作用点
重力的大小
。
【课中导学】
一、压力
1、压力定义:
作用在物体表面上力 ,是物体之间相互挤压时产生的力。
2、压力与重力的区别(讨论完成右表)
重力
总结:
定义
压力不是重力,压力可以由重力产生,
也可以由其他力产生。 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