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液体压强(导学案)
《液体压强》教案(精选12篇)

《液体压强》教案〔精选12篇〕篇1:《液体压强》教案【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知道液体内部和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理解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知道液体内部不同深度处压强的大小和方向。
2.体验和感悟游泳时身体受到水产生的压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和探究,鼓励学生参与探究并积极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关注周围现象的意识以及亲密联络实际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液体内部有压强以及液体压强的特点,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猜测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及实验。
【教学用具】装满水的薄塑料袋,液体压强的演示装置、水槽、U形管压强计、水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播放视频:潜水艇,提出问题:问题:“的里雅斯特”号深潜器在探测马里亚纳海沟后出现了什么情况?〔整个外壳直径缩小了〕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液体的压强二、新课教学〔一〕引入探究课题1.出示一个装满水的薄塑料袋。
〔问题:发生了什么现象?〕2.将水倒入上端开口、下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圆桶内。
〔问题:发生了什么现象?〕3.将蒙有橡皮膜的容器浸入水中。
〔问题:发生了什么现象?〕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得出结论: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并且向各方向都有压强。
提问:同学已经知道了液体内部存在着压强,那么液体的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二〕猜测:学生考虑:液体的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并根据实验现象提出篇2:《液体压强》教案一、设计意图压强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因为其概念较为抽象,大局部学生在初二下学习时会感到困难,对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处理的不够好,不会灵敏应用固体压强、液体压强的特点来解决实际问题,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帮助学生建立起压强的知识体系、框架,认清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的不同之处,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中采用比照法和归纳法,师生讨论的方法等。
二、复习目的1. 正确理解压强,区分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的不同之处,知道固体压强等于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液体压强导学案SYC

《液体压强》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 知道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知道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2. 知道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
3. 知道液体内部压强计算公式,并会正确应用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二、学习重点、难点1. 知道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2. 知道液体内部压强计算公式,并且会用来解决问题。
导学过程一、探究学习(一)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如图所示的实验可以看出,容器中加入水后,橡皮膜明显地向外凸起,这说明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侧壁 压强。
(二)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由于受到 作用,所以液体对阻碍它下落的容器底部有压强;另一方面液体具有 ,所以对阻碍它散开的容器侧壁也有压强。
(三)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1.实验器材:水槽、水、盐水、刻度尺、微小压强计2.认识微小压强计:从U 形管左右两侧的液面高度差来反映液体压强的 。
3.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步骤1: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使探头向各个方向转动,发现U 形管左右两侧的液面高度差 ,这说明在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内部向各个的压强 “相等”或“不相等”,与探头的方位_ 。
A B C D E F步骤2:增加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这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或“减小”)。
4)将金属盒探头放在盐水的相同深度处,发现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增大”或“减小”),这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有关。
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
4.总结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压强;2)在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都;与探头方位无关。
3)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4)液体内部的压强还与液体的有关。
5.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实验方法是:。
七年级科学3.7《液体的压强》导学案

《液体的压强》导学案生:自学笔记一、学习目标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内部压强听方向。
2、了解液体压强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认识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形形色色的连通器。
.四、总结提升(固定环节)学生自己总结五、达标测试1.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压强。
(2)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__________。
(3)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__________。
(4)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的密度____________。
2.液体由于受到________而对容器底及浸在液体内部的物体产生压强,由于液体还具有________性,所以对侧壁也产生压强。
3.下列日用器具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喷泉B.钢笔吸水C.洒水壶D.液体压强计4.关于液体内部的压强,下面的说法哪一种是对的()A.在液体内部,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B.物体在液体内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C.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D.在液体内部,液体向下的压强总比向上的压强大5.一艘潜艇能潜入海水下1500m,问它能承受的压强是多大?6、如图1所示,试管中装有煤油,则底部A点煤油的压强P=_______Pa.(ρ油=0.8×103kg/m3,g=10N/kg)图2图17.水池里水深2 m,离池底0.5 m处水的压强为____________P a,压强方向为___________.8.某同学测得家用保温瓶深度为30 cm,装满开水后,水对瓶胆底的最大压强是_______Pa(g=10N/kg);若将开水全部倒入脸盆后,则水对盆底的压强______水对瓶胆底的最大压强(填“大于”、“小于”或“等于”).9.如图2所示,A、B、C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则它们的压强关系正确的是( )A. P A最大B. P C最大C. P A=P B=P CD.以上都不对10.杯内装有水,若将手指浸入水中,则水对杯底的压强( )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生:整理笔记二、展示预设(酌情预设)1、液体压强的特点:2、液体压强的大小:3、连通器:三、学习内容1、液体压强的特点: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
九年级《液体压强》导学案

九年级《液体压强》导学案九年级《液体压强》导学案九年级《液体压强》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2.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并会利用液体压强的特点解释有关现象。
3.能熟练写出液体压强公式,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温故知新】1.什么是压强?2.压强的计算公式什么?3.压强的单位是什么?【新知探究】一、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师:静止在桌面上的水杯对桌面会产生压强,那么水杯内的水对水杯的底部是否也存在压强呢?师:演示实验生:观察实验后,归纳结论。
结论:液体内部________压强,并且向_________方向都有压强。
(板书)二、液体压强的特点师:液体不同于固体,液体具有流动性,那么液体的压强是否也不同于固体压强呢?师:演示实验(教材34页)生:分析实验现象,归纳结论。
结论:①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上,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_。
②液体内部的压强与_________有关,并且_______________,压强越大;③液体内部的压强还与_________有关,并且________________,压强越大。
(板书)思考:我们在潜水时,会有胸闷的感觉,而且潜的越深这种感觉越明显,这是为什么呢?3、液体压强的计算自学指导:阅读教材34页“液体压强的大小”部分内容,尝试推导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并写在下面。
如果有困难的同学可向其他组员请教,3分钟后找学生展示汇报。
(板书)例题:三峡水电站的水库坝高185m,当水库水位为175m时,坝底受到的水的压强是多少?(g=10N/kg)自学指导:尝试独立完成上题,然后组内交流,2分钟后找学生展示汇报。
练习:有一个圆柱形玻璃瓶,当在瓶内装有110g水时,用刻度尺测得水深是11cm,求:距瓶底6cm处水产生的压强是多大?【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随堂练习】1.将手指渐渐伸入盛满水的玻璃杯中(手未触及杯底)。
在此过程中,水的深度_______,水对杯底的压强_____________。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液体的压强》导学案

第二节液体的压强导学案阿陀中学张成贤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2、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3、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行行色色的连通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
2、体验和感悟游泳时身体受到水产生的压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
难点: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和帕斯卡原理的应用。
三、导学过程(一)实验:分组做课本图14.2—2实验完成实验后,思考后积极发言。
1、水坝为什么上宽下窄?2、潜水员要下潜到不同的深度,为什么要使用不同的潜水服?3、潜水艇能够无限的下潜吗?4、看课本141页,然后观察老师做迷你实验室的实验,思考后回答: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二)实验探究:液体的压强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1.猜想与假设:观察实验:取一个塑料筒,上、下都开口,侧壁下方也开一下孔。
将下端及侧面小孔都扎上橡皮薄膜后,逐渐把水灌进筒中。
当筒中水柱越来越高时,你看到橡皮薄膜的外形怎样变化?根据你的观察,结合日常生活,猜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思考后积极发言。
2.制定实验方案:阅读课本142页加油站部分,学习使用U型管压强计。
完成下列操作:⑴、观察U型管压强计的结构。
⑵、用手指轻触金属盒上的橡皮膜,观察现象。
⑶、将金属盒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⑴、金属盒放入液体中后,压强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有无变化?⑵、把金属盒放在液体中某一深处,使金属盒上的膜向上、向下、向侧面或向着任何方向,压强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有无变化?⑶、金属盒放入液体中的不同深度处,压强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有无变化?怎样变化?4.分析与论证由实验现象你能得到怎样的结论?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形成自己小组的意见,整理在下面的空白处。
液体压强导学案

(2)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
1.压强计构造 使用方法: 压强计构造&使用方法 压强计构造 使用方法: 1)无力作用薄膜时,U形管两液面高度差为 ;用手压薄膜 无力作用薄膜时, 形管两液面高度差为 无力作用薄膜时 形管两液面会产生高度差 时,U形管两液面会产生高度差 形管两液面会产生 2)力对薄膜压力越大,对薄膜的压强越 。U形管两液面高 力对薄膜压力越大, 力对薄膜压力越大 形管两液面高 度差越 。 原理: 当探头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 形管中两边的液面会 原理 当探头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两边的液面会 形成__________,. 形成 , 越大则压强越
甲 乙 丙 (3)如图丙 当把压强计探头放入液体中时 形管左右两侧液 如图丙,当把压强计探头放入液体中时 如图丙 当把压强计探头放入液体中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 面出现高度差,说明液体 说明液体__________有压强 有压强. 面出现高度差 说明液体 有压强
液体压强的特点: 结论 :液体压强的特点:
二、自主合作,精探究点一:液体压强的特点 .知识探究点一: (1)观察下列两幅图 图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方扎 )观察下列两幅图A图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方扎 上橡皮膜, 图在侧边开口处扎上橡皮膜 图在侧边开口处扎上橡皮膜, 上橡皮膜,B图在侧边开口处扎上橡皮膜,容器加入 水后, 凸起或凹陷), 水后,蒙在容器底的橡皮膜会 (凸起或凹陷), 产生了压强, 表明水对 产生了压强,猜想一下原因是 , 凸起或凹陷), 也可以看到侧壁的橡皮膜向 (凸起或凹陷), 产生了压强。 说明了水对容器的 产生了压强。猜想一下原 ;实验验证 因 结论: 结论 1) 液体对 ) 液体对_____和____都有压强作用 和 都有压强作用 2)液体压强产生原因 _____和______ ) 和
《液体压强》 导学案

《液体压强》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液体压强的概念,知道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2、掌握液体压强的特点,包括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深度、液体密度的关系。
3、学会运用液体压强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了解液体压强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液体压强的特点。
(2)液体压强的计算。
2、难点(1)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实验。
(2)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三、知识链接1、压力的定义、方向和作用效果。
2、压强的定义、公式和单位。
四、学习过程(一)引入新课展示一些与液体压强有关的生活现象,如潜水员在不同深度需要穿不同的潜水服、大坝的上窄下宽等,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引入液体压强的概念。
(二)液体压强的存在1、实验感知(1)将一个塑料袋装满水,用手指按压塑料袋,观察塑料袋的形状变化,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
(2)将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一端蒙上橡皮膜,然后将玻璃管插入水中,观察橡皮膜的变化,体会液体压强的存在。
2、分析思考通过以上实验,引导学生思考:液体为什么会对容器底和容器壁产生压强?(三)液体压强的特点1、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实验器材:U 形管压强计、大烧杯、水、盐水。
实验步骤:(1)将 U 形管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深度为 5cm 处,观察 U 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2)将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增加到 10cm 处,再次观察 U 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3)将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增加到 15cm 处,重复上述操作。
实验现象:随着金属盒在水中深度的增加,U 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增大。
实验结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实验步骤:(1)将 U 形管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某一深度处,记录 U 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2)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不变,将水换成盐水,再次记录 U 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实验现象:在同一深度,盐水产生的 U 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大于水产生的高度差。
液体压强导学案

液体压强的公式:
公式由来:
(1)凡是液体产生的压强,都可用P=ρgh来计算和讨论。
(2)应用公式P=ρgh时,各个物理量的单位都应统一取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因为式中g=9.8N/kg或10N/kg,h的单位是,符号,ρ的单位是,符号,压强P的单位是,符号。
(3)在解题时要区别P= 和P=ρgh两个公式的不同,P= 是定义式,对固体、液体、气体都是普遍适用的,在研究物体压强时,一般都是从这个定义式出发。但液体由于压力不易确定,所以常用P=ρgh来确定液体内部的压强。
学习目标:
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2、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
4、会利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5、小组团结合作,激情讨论,大胆质疑,展示自我。
学习重点:通过实验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会初步利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压强计的构造:如上图,主要由U形管、橡皮管、探头、橡皮膜四部分组成。
压强计的原理:当橡皮管不受压力时,U形管中两边的液面保持相平,用手指向里挤压探头上的橡皮膜,对橡皮膜产生压强,压强计的两边液面会出现高度差,用的力越大,对橡皮膜产生的压强越大,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越大。如果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放在液体里的薄膜(橡皮膜)就会发生,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就会产生,的大小反映了薄膜所受压强的大小。
(5)在特殊情况下,公式P=ρgh还可计算固体对水平面产生的压强,条件是:①固体密度是均匀的(或同一物质);②固体形状是规则的,如长方体,圆柱体等,即物体的底面积乘高等于体积;③固体放在水平桌面上。
(二)、探究展示
1液体内部压强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17 液体压强
【学习目标】
1、液体压强的特点;
2.液体压强的两种运用;
3.液体压强的相关计算;
4.掌握压力的两种计算方法。
【知识梳理】 一.液体压强的特点
二.液体压强的两种运用
三.液体压强的相关计算
四.压力的计算方法
【典例分析】
1.液体由于受 作用,因而对容器底有 力,当然也就有压强;液体具有 性,容器壁要阻碍它,因而液体对容器壁要产生 力,也要产生 。
2. 装满水的容器侧壁上开有三个孔,水从小孔中流出,图1中描述正确的是( )
3. 三个不同形状的容器,甲中盛酒精,乙中盛盐水,丙中盛水,液面
高度相同,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 (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 。
一样大
4在图7-19示的几种情况中,不能称为连通器的是( )
5、碧霞湖某处的水深 6 m ,该处的小鱼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_ Pa ;在小鱼上浮的过程中受到的水的压强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g=10N /kg )
6.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测量仪器是 。
这种仪器上的金属盒(盒面是橡皮膜)放到液体中时,收到液体对它的压力,使它发生形变,_______(向内凹、向外凸),它的U 形玻璃管两边液柱的高度会发生变化,被测的液体中某处的压强大小就是通过U 形管两边液面的 显示出来的。
形变越大,高度差_____(越大、越小),说明橡皮膜受到的压强_______。
7.通过实验,我们认识到:(1)液体的压强与深度有关,深度越深,压强 ;同种液体的相同深处压强 。
(2)液体中的某一点处,液体向 方向都有压强,并且压强的大小是 的。
(3)对不同的液体来说,相同深度处的压强 ,这说明液体的压强大小还与液体的 有关;在不同液体的相同深度处,液体的 ,压强越大。
图1
【课堂达标】
1.潜水艇要用抗压能力很强的厚钢板制成,这主要是因为( )
A .在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B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C .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D .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2、图1所示的四个容器,不是..连通器的是 ( )
5.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甲和乙,分别装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则甲、乙容器底面所受到的压强 ( )
A .P 甲> P 乙
B .P 甲=P 乙
C .P 甲< P 乙
D .无法确定
6.人们根据 的原理修建了三峡船闸,干旱时期大坝开闸放水,水位降到100m 时,坝底所受水的压强是 Pa .
7、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过程中,一些同学作了如下猜想: 猜想A :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猜想B :在深度相同时,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猜想C :同一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某同学进行了图2中各图所示的操作:
图2
(1)比较图中代号为____________的三个图,可以说明猜想A 是否正确; (2)比较代号为____________的两个图,可以说明猜想B 是否正确; (3)比较代号为____________的三个图,可以说明猜想C 是否正确。
8.如图所示,铁桶重20 N ,桶的底面积为200 cm 2,往桶里倒入80 N 的水,水的深度25
cm ,平放在面积为1 m 2的水平台面上,求: (1)水对桶底的压强多大? (2)桶底受到水的压力多大? (3)台面受到桶的压强多大?
【课堂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