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材下料检测标准
木材加工质量检验标准

木材加工质量检验标准导言:木材是一种常见的建筑和家具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
为了确保木材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制定一系列的加工质量检验标准。
本文将从木材的来源、加工流程以及质量检验方面进行论述,以期提升木材加工产业的规范化水平。
来源标准:1. 林业管理:木材的质量受到树木种类、生长环境、年龄和采伐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林业管理标准可以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包括合理选树、定期疏伐和采伐等。
2. 采伐标准:木材的采伐需要考虑树木的种植年限、直径和正确的砍伐方式。
采伐标准应明确规定可采伐的树木尺寸和年限,并禁止采伐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域内的树木。
加工流程标准:1. 原木贮存:原木贮存标准主要包括场地选择、堆放方式和通风要求。
场地应具备干燥、通风和防雨雪的条件,并确保木材堆放的平稳和安全。
2. 木材加工:木材加工过程中涉及到锯切、砂光、磨削等环节,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准。
例如,锯切标准应规定木材切割的尺寸误差和切割面质量要求;砂光标准应规定砂光的粗细程度和砂纸的使用规范。
3. 防腐处理:为了防止木材被昆虫、真菌等生物侵蚀,需要对木材进行防腐处理。
防腐处理标准应规定使用的防腐剂类型、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以及处理后木材的质量要求。
质量检验标准:1. 外观质量:外观质量是衡量木材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质量检验标准应规定木材表面的瑕疵、色差、凹凸和翘曲等问题的限制范围和评定方法。
2. 尺寸精度:木材产品的尺寸精度直接关系到其在建筑或家具中的拼接和安装效果。
质量检验标准应规定木材产品的长度、宽度和厚度的允许误差范围,并通过测量工具进行检验。
3. 力学性能:木材产品的力学性能直接关系到其强度和耐久性。
质量检验标准应规定木材产品的弯曲强度、抗拉强度和冲击强度等指标,并通过相应的试验方法进行检验。
4. 湿度含量:湿度是影响木材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质量检验标准应规定木材产品的湿度含量,以及相应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木工工程中的施工检验与验收标准

木工工程中的施工检验与验收标准一、项目需求分析在进行木工工程的施工检验与验收前,首先需要对项目的需求进行详细分析。
根据不同的施工对象,如家具、建筑等,确定所需的木材类型和数量,以及具体的施工标准和要求。
二、木材选择与检验在木工工程中,木材的选择对最终的工程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施工前,应对所选木材进行检验。
主要考察木材是否存在裂纹、变形、腐朽等问题,确保所选木材符合相关标准。
三、研磨与修整在木工工程中,研磨与修整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通过对木材表面的研磨处理,可以使其光滑平整,确保将来的安装和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员造成伤害。
四、结构稳固性检验木工工程中的结构稳固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考量指标。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对连接件、支撑结构等进行检验,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以防止日后发生不必要的事故。
五、尺寸精度检验在木工工程中,尺寸精度也是一个重要的验收标准。
通过对构件的尺寸进行检验,确保其与设计要求相符,避免因尺寸误差而影响整体的安装和使用效果。
六、工艺工序检验木工工程的施工包括各种工艺工序,如切割、打磨、装配等。
在施工过程中,应对每个工艺工序进行检验,确保操作规范,达到预期效果。
七、表面处理和涂装检验木工工程中的表面处理和涂装工序需要进行专门的检验。
检查涂装层的平整度、附着力以及耐久性等指标,保证其符合相关标准。
八、装配与安装检验在木工工程的装配与安装过程中,应对连接件的紧固度、装配精度以及结构稳定性进行检验,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
九、通风与防腐处理检验木工工程中的通风和防腐处理对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应对通风和防腐处理的效果进行检验,确保达到相关指标要求。
十、光触媒处理检验在现代木工工程中,光触媒处理已成为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方式。
对光触媒处理效果进行检验,保证其具有除臭、防菌等效果,提高木材的使用价值。
十一、嵌入式装置与电气检验在某些木工工程中,会涉及到嵌入式装置和电气设备。
在施工过程中,应对嵌入式装置和电气设备进行安装和连接的检验,确保其正常工作和使用安全。
板材落料工艺守则

板材落料工艺守则1.适用范围1.1 本工艺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配电柜、配电箱(开关板)壳体、骨架的冷作加工之用。
2.设备及工具2.1 冲床、剪板机、折弯机、钢尺、钢卷尺、木棰、划钉等。
3.工艺过程及要求3.1 看清图纸按要求正确选择不同型号尺寸的角钢、板材并认真检查冲床、剪床等设备的剪切精度及定位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3.2 角钢、板材下料前应先经校直和压平然后下料,对于冷扎平整的钢板和无明显弯曲的角钢可先下料后整平校直。
3.3 面板和板料的平整。
经拉压造成板材翘曲(如在平板上拉压百叶窗通风孔)或折边后的面板如发现不平且又不能用校压力机校平的板材应在平台上人工校平,校平前不应先焊四角。
3.4 角钢、板材下料应符合图纸要求,剪切端面应平整不得有撕裂、变形的现象,矩形面板门、操作板的剪切下料时应保证四角成90度,落料未注尺寸公差见表一规定。
剪切矩形板材时,相邻二边垂直度偏差应小于表二数值。
其测量方法分二种,一种是测量零件的相邻两边如图一所示。
测量范围为零件的短边尺寸小于150mm(量具为90度角尺)另一种是测量对角线法,其测量范围为零件短边尺寸大于150mm见表二。
角钢、板材下料及孔加工后均应除掉毛刺,毛刺高度小于0.1。
表二3.5 待折边的面板应平整且几何形状和尺寸在要求的范围内,对于有折皱扭曲等缺陷的面板不准折边,必须先整平,带有电器安装孔的面板、门等应先开孔后折边(已经开孔的面板如发现翘凹陷等现象应先校平后折边),但对靠近折边线的大孔为防止折边时造成孔型的变形,应在折边后开孔。
3.6 配电柜、箱正面屏(门)的开孔处需划线和打样冲时(指加工不掉的线),应注意不能损伤金属板表面,以免喷漆后留下痕迹。
3.7需要多次(两次以上)折弯成复杂几何形状的面板、门、侧壁、支柱等冷折成型件,折边前应按排好折边顺序(一般先折小边,后折大边)以保证下一工序能够顺利进行,且不损坏已形成的部分。
3.8 已折成型的面板、门、壁等应整齐排放不允许堆积、踏压撞击,以防变形。
各工种检验标准

各工种检验标准一、放样、下料和切割1、放样和样板允许偏差2、下料允许偏差1)剪切下料之零件边缘不得有裂纹及超过1。
0之缺棱。
2)气割下料边缘斜度允许偏差:3)钢管下料端面斜度允许偏差4) 板材下料长度或宽度L 允许偏差5)圆钢、钢管及各类型钢,下料长度允许偏差3、切割的允许偏差二、制孔1、 螺栓口的边缘不应有裂纹、飞刺和大于1.5mm 的缺棱。
2、 制孔的允许偏差三、几何尺寸1、单元塔节及单根构件长度L允许偏差见表2、单元塔节整体弯曲矢高f不得大于全长L的1/1000;主柱及横杆局部弯曲不得大于被测长度的1/750;斜腹杆局部弯曲不得大于被测长度的1/350;有焊接节点的平台梁局部弯曲不得大于被测长度的1/500。
四、焊接1、对于重要部位或设计要求的焊缝按50205-95的规定进行二级检验;对于其它部位或设计无要求的焊缝按50205-95的规定进行三级检验。
2、焊缝质量在外观上应符合下列要求:(1)具有平滑的细鳞形表面、无折皱、间断和未焊满的陷槽,并与基本金属平滑连接。
(2)焊缝金属应细密无裂纹、夹渣等缺陷。
(3)焊缝咬边深度不得超过0.5mm,累计总长度不得超过焊缝长度的20%。
(4)对于施焊困难的地方或焊缝高度大于10mm时,焊缝咬边深度不得超过1.0mm,累计总长度不得超过焊缝长度的25%。
五、组装1、组装前,零件、部件应经检查合格;连接接触面和沿焊缝边缘每边30~50mm范围内的铁锈、毛刺、污垢、冰雪等应除干净。
2、板材、型材的拼接,应在组装前进行;构件的组装应在部件组装、焊接、校正后进行。
3、组装顺序应根据结构形式、焊接方法和焊接顺序等因素确定。
4、构件的隐蔽部位应焊接、涂装,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封闭;完全封闭的构件内表面可不得涂装。
5、当采用夹具组装时,拆除夹具时不得损伤母材;对残留的焊疤应修磨平整。
6、顶紧接触应有75%以上的面积紧贴,用0.3mm塞尺检查,其塞尺面积应小于25%,边缘间隙不应大于0.8mm。
钢板下料检验标准规范

钢板下料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下料的工艺规则和允许尺寸公差,适用于本公司的产品材料的下料。
2 下料前的准备2.1 看清下料单上的材质、规格、尺寸及数量等。
2.2核对材质、规格与下料单要求是否相符。
材料代用必须严格履行代用手续。
2.3 查看材料外观质量(疤痕、夹层、变形、锈蚀等)是否符合有关质量规定。
2.5.1 端面不规则的型钢、钢板、管材等材料号料时必须将不规则部分让出。
钢材表面上如有不平、弯曲、扭曲、波浪等缺陷,在下料切割和成形加工之前,必须对有缺陷的钢材进行矫正。
2.5.2 号料时,应考虑下料方法,留出切口余量。
2.5.3 有下料定尺挡板的设备,下料前要按尺寸要求调准定尺挡板,并保证工作可靠,下料时材料靠实挡板。
3.2 气割下料3.2.1 气割时,看清切割线条符号。
3.2.2切割前,将工件分段垫平(不能用砖和石块),将工件与地面留出一定的间隙利于氧化铁渣吹出。
3.2.3 将氧气调节到所需的压力。
对于射吸式割炬是否有射吸能力,如果割炬不正常时,应检查修理,否则禁止使用。
3.2.4 预热火焰的长度应根据板材的厚度不同加以调整,火焰性质均应采用中性火焰,即打开切割氧时火焰不出现碳化焰。
3.2.5 气割不同厚度的钢板时,要调节切割氧的压力,而同一把割炬的几个不同号码嘴头应尽量不经常调换。
气割选择见表:3.2.6 切割速度应适当。
速度适当时,熔渣和火花垂直向而去;速度太快时,产生较大的后拖量,不易切透,火花向后面,造成铁渣往上面,容易产生回火现象。
3.2.7 割嘴与工件的距离3.2.7.1 钢板的气割,割嘴与工件的距离大致等于焰芯长度加上2-4毫米左右。
气割4-25毫米厚的钢板时,割嘴向后倾斜20°-30°角,即向切割前进的反方向。
3.2.7.2 气割4毫米以下的钢板时,割嘴向后倾斜25°-45°角,即向切割前进的反方向。
割嘴与工件表面的距离为10~15毫米,切割速度应尽可能快。
板材下料通用技术条件

板材下料通用技术条件
发布
2010-9-30发布2010-09-30实施
前言
板材下料通用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我公司板材下料加工件在图样未做详细标注时的一般要求、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角度尺寸的一般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的一般公差等内容。
2 引用标准
GB/T 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T 1804—2000 一般公差线性尺寸和角度尺寸的未注公差
JB/T 4381-1999 冲压剪切下料未注公差的尺寸极限偏差
3一般要求
3.1 所有经过下料加工的零件应符合产品图样和本标准的要求。
3.2 零件的表面不允许有锈蚀和影响性能、寿命或外观的磕、碰、划伤等缺陷。
4 板材下料
4.1 板材剪板机下料
钢板用剪板机剪切下料时,对图样未做详细标注时的下料尺寸公差标准见下表1:
表1 mm
注:对角线长度差不大于下料长度的1‰且最大不超过2mm。
4.2 板材振动剪下料
钢板用振动剪下料时,对图样未做详细标注时的下料尺寸公差标准见下表2:
表2 mm
——————————————————————————。
板材检验标准

板材检验标准板材是建筑、家具、装饰等行业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因此,对板材的检验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板材检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期对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首先,板材的外观检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在外观检验中,需要检查板材表面是否平整,有无裂纹、凹凸不平等缺陷。
同时,还需要检查板材的颜色是否均匀,有无色差,是否有污渍等影响美观的问题。
此外,还需要检查板材的边角是否整齐,有无毛刺等安全隐患。
其次,板材的尺寸和厚度也是需要进行严格检验的项目。
在尺寸和厚度检验中,需要对板材的长度、宽度、厚度进行精确测量,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还需检查板材的平整度和直线度,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以保证后续工程的施工质量。
另外,板材的物理性能也是需要重点检验的内容之一。
包括板材的强度、硬度、弹性模量等物理性能指标,需要进行严格检测,以确保板材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承受相应的荷载和压力,保证工程的安全性。
此外,板材的化学性能也是需要进行检验的重要内容。
包括板材的含水率、甲醛释放量等指标,需要进行严格检测,以确保板材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保障使用者的安全。
最后,板材的环保性能也是需要进行检验的重要内容。
在现代社会,环保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因此对板材的环保性能进行检验至关重要。
需要检查板材的环保认证情况,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综上所述,板材的检验标准涉及外观、尺寸、厚度、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环保性能等多个方面,需要进行全面、严格的检验。
只有通过严格的检验,才能保证板材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从而保障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板材检验标准能够对相关行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材料下料标准

关于规范公司材料加工余量及下料余料控制的标准一、营销科执行标准:为方便营销科报价工作,营销报价可简化操作:1、方板料和棒料工件材料的加工余量统一按20%计算。
2、圆形工件材料的加工量统一按直径为边长的方板计算。
加工余量统一按20%计算3、圆环形工件材料的加工量统一按外直径为边长的方板计算,加工余量统一按20%计算。
二、供应科对外采购标准:1、外购板材按工艺计算重量计算,不放余量。
2、下圆板按直径为边长的方形计算重量3、下圆环的计算方法见下图:下料按圆环的尺寸计算外方环,退余废料按内方计算。
4、超大圆的焊按,下料按兰图实际尺寸拼接,必须是6拼以上来制造,并要求工艺画好排料图,,按工艺尺寸一律不另加放割缝余量。
5、退余料:按实际重量减去产品重量得出余料重量,用余料重量乘以余料价格算出余料金额,再把材料总金额减去余料金额,才是此次购料的产品金额(余料价格每季度由公司有关人员开会最后确定)。
三、工艺员内部加工余量执行标准:1、工艺员内部放加工余量按公司相关标准执行:2、超大圆的焊按下料按兰图实际尺寸拼接,原则上必须是6拼以上来制造,并要求工艺画好排料图。
3、顾客有特殊要求的可按顾客要求执行,但必须要以顾客的文字依据为准。
4、扇形板按矩形板计算。
四、供应科内部下料标准:1、棒材:所有一切圆棒料下料按工艺尺寸加5mm的长度计算重量。
原因:A、保证工艺尺寸加锯条厚度3mmB、由于材料和设备原因2mm所以,一切圆棒材下料按工艺尺寸加5mm计算重量2、方板气割加工放余量标准A 工件按工艺尺寸下料20mm(含20mm)厚度的板材按5mm 的割缝放余量,并计算成本(尺寸为90°方向的二方)。
B工件按工艺尺寸下料20mm厚度以上的板材按10mm的割缝放余量,并计算成本(尺寸为90°方向的二方)。
3、圆板气割加工放余量的计算标准:圆形工件材料的加工量统一按直径为边长的方板计算。
4、下圆环料的计算方法见下图:下圆环料按外直径为边长的方形计算总重量,按圆环的内圆尺寸计算废料,φ200mm以下不计退余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材下料检测规范
一、目的:
对下料质量进行控制,保证不合格的工件转入下道工序,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二、适用范围:
本公司
三:检测标准:工具:米尺、卡尺、直尺、直角尺
1、根据工艺卡及图纸上要求的材质、规格、尺寸及数量进行检验,
并做好检验记录;
核对材质、尺寸与工艺卡或图纸要求是否相符。
材料代用必须严格履行代用手续,无手续者判未不合格;周边粗糙度Ra25直接下料完成件,外形尺寸要求如下表,
2、检验材料外观质量:
①、表面粗糙度:切割表面应光滑干净,表面粗细一致,不需要加工的切割面出现的切割纹路深度不得超过0.2mm,需要加工的深度>1mm,可考虑其加工余量后使用;
②、切割面平面度:所有切割面面平面度误差±0.5;
③、切割面垂直度、斜度:垂直度和斜度公差是指在理论正确角度
条件(与工件基准面成90°或α),通过切割面轮廓最高点和最低点
的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垂直度和斜度公差用μ表示(见图1、图2)。
垂直度偏差应不大于零件厚度的0.025%且不得大于2mm;
平面与平面垂直度要求如下表,
④、板面平面度:对于长度小于500mm的平面度≤1mm,长度尺寸大于3000mm的平面度不得大于3mm;
直角边垂直度要求如下表,
⑤、板面锈蚀及疤痕:转入安装的成品件不允许出现,两面需要加工的,在考虑加工余量足够的情况下,可适当放宽放行;
⑥、板材夹层情况不允许出现;
⑦、切割缺陷;切割断面上深度超过 1mm 的局部缺口、深度大于0.2mm 的割纹以及断面残留的毛刺和熔渣。
3、切割后零件的外观质量应作为常规项目进行检查,如切割后零件的外形尺寸、断面光洁度、槽沟、断口垂直度、坡口角度、钝边高度、局部缺口、毛刺和残留氧化物;气割后零件的允许偏差如下表所示
气割的允许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