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鱼腥草黄酮化合物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合集下载

鱼腥草总黄酮的提取及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鱼腥草总黄酮的提取及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3 结 果
合物广泛存在于 自然 界的绝大多数植 物 中,是一类 具有 2 一 苯基色原酮 结 构 的化合 物 其 羟基 衍生 物 多具 黄 色, 故又称 黄碱素或黄酮 。黄酮类化合物 在植物体 中大部分 与糖结合成苷 类 ,小 部分游离存 在。黄酮在植物 的生长 发育过程 中有 着很重要 的作 用 ,具有多种生 物活性 。研 究发现 ,鱼腥 草黄酮有抗 疲劳 ,抗肿瘤 ,抗 抑郁 ,抑菌 等作用_ 1 。 ] 。 目前 关 于鱼腥 草黄 酮抗 氧 化 的研究 论 文很 多_ 5 ] ,但关于其总抗 氧化能 力的研究 很少 ,本文就 鱼腥
与浓氨试液 l ml ,密塞 ,轻轻振 摇 ,称 定重量 ,放置 2 4
小 时及精密加入氢氧化钠试液 3 ml ,放置 3 0分钟 ,再精
本实验 的测定波长 。 3 . 2 流 动 相 的 选 择 参 照 有 关 资 料 我 们 对 乙 胯 0 . 0 1 mo l / L庚烷磺 酸钠 与 0 . 0 2 mo l / L磷 酸二 氢钾等 量混
正文所述的供试 品溶液的制备方法。
参考 文献
[ 1 ] 国家药典委 员会 中华 人民共 和 国药 典 ( 一 部) [ M]北京 : 化学工 业 出版社 ,
2 01 O
合溶液 ( 用1 0 %磷 酸调节 P H值 2 . 8 )( 2 2 :7 8 ) 、乙脖
( 本文校对 : 韩世辉
◎1 c f
入高效液相色谱仪 ,测定 士的宁的含量 ( 结果见表 2 ) 。
表 2 三批 样 品 中士 的宁 的 含 量 测 定 结 果
第 2 0 1 I 3 卷 年 第 3 6 月 期 ・ 总 下 第 半 1 5 月 8 期 刊
0 . 0 1 m o l / L庚烷磺 酸钠与 0 . 0 2 mo l / L磷 酸二 氢钾 等量混 合溶液 ( 用 1 0 %磷酸调节 p H值 2 . 8 )( 2 3: 7 7 )进行优 化 试 验 ,结 果 ,以 乙 脖 0 . 0 1 mo l / L 庚 烷 磺 酸 钠 与 0 . 0 2 m o l / L磷酸二氢钾等量混 合溶液 ( 用1 0 %磷 酸调 节 p H值 2 . 8 )( 2 3: 7 7 )为流动相分离效果较好 ,保 留时间 适度 ,因此 ,确定其为本法的流动相 。

鱼腥草对皮肤的功效与作用

鱼腥草对皮肤的功效与作用

鱼腥草对皮肤的功效与作用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是一种生长在湿润地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被广泛应用于中药领域。

鱼腥草具有多种药用功效,尤其在对皮肤的保健方面表现出了卓越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讨论鱼腥草对皮肤的功效与作用,以期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一植物的独特魅力。

一、鱼腥草的化学成分鱼腥草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其中主要包括挥发油、多糖、黄酮类化合物、单萜等。

挥发油是鱼腥草最具特色的成分,它主要由柠檬醛、柠檬酮、柠檬烯等多种化学物质组成。

这些化合物不仅赋予鱼腥草独特的气味,还具有较强的抗菌、抗病毒和抗炎作用,对皮肤问题的缓解有着重要作用。

二、鱼腥草对皮肤的保护作用1. 抗氧化作用:鱼腥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能够中和自由基,减少皮肤老化和色素沉着。

自由基是导致皮肤衰老和各种皮肤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鱼腥草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延缓皮肤的老化过程,使皮肤更加健康。

2. 抗炎作用:鱼腥草含有丰富的挥发油,这些油中的化合物可以抑制皮肤炎症反应,减少红肿和瘙痒等炎症症状。

此外,鱼腥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也具有抗炎作用,可有效缓解皮肤过敏和炎症问题。

3. 镇静作用:鱼腥草中的柠檬醛具有镇静作用,能够减少皮肤的疼痛和刺激感。

柠檬醛能够改变神经末梢的传导,减轻皮肤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使皮肤更加舒适。

4. 清洁作用:鱼腥草中的挥发油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以有效杀灭皮肤表面的细菌,减少皮肤感染和病变的机会。

此外,挥发油还具有清洁毛孔的作用,可以清除多余的皮脂和污垢,使皮肤更加清爽。

5. 保湿作用:鱼腥草中的多糖成分具有良好的保湿效果,可以提高皮肤的水分含量,改善皮肤的干燥和粗糙。

多糖能够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膜,防止水分的流失,同时还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增加皮肤水分的含量。

三、鱼腥草对常见皮肤问题的缓解作用1. 痤疮(青春痘):鱼腥草具有明显的抗菌和抗炎作用,能够抑制痤疮病原菌的生长,缓解痤疮炎症。

鱼腥草银柴胡的作用与功效

鱼腥草银柴胡的作用与功效

鱼腥草银柴胡的作用与功效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和银柴胡(Scutellaria baicalensis)是两种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领域,拥有许多重要的作用和功效。

本文将详细介绍鱼腥草和银柴胡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的功效。

一、鱼腥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1. 化学成分鱼腥草含有许多化学成分,包括香豆素、黄酮类化合物、酚酸类化合物等。

其中,香豆素类化合物包括木香烯、鱼腥草酮等;黄酮类化合物包括芦丁、异鼠李素等;酚酸类化合物包括儿茶酸、咖啡酸等。

2. 药理作用(1)抗菌作用:鱼腥草对多种细菌和真菌具有抑制作用,特别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常见病原菌有抑制作用。

(2)抗病毒作用:鱼腥草对多种病毒具有抑制作用,包括流感、肠道病毒等。

(3)抗氧化作用:鱼腥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可以减轻机体内自由基引起的损伤。

(4)抗炎作用:鱼腥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缓解组织损伤。

(5)免疫调节作用:鱼腥草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6)抑菌剂作用:鱼腥草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对多种致病菌有杀菌作用。

3. 临床应用(1)呼吸系统感染:鱼腥草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对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有显著疗效,如支气管炎、肺炎等。

(2)消化系统感染:鱼腥草对胃肠道感染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适用于消化道感染、痢疾等。

(3)皮肤感染:鱼腥草具有抗菌作用,可以用于皮肤感染、湿疹、疱疹等皮肤病的治疗。

(4)免疫调节:鱼腥草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适用于免疫力低下、易感染的人群。

(5)抗过敏:鱼腥草具有抗过敏作用,可以用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的治疗。

二、银柴胡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1. 化学成分银柴胡主要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包括黄芩苷、扁柏酮等。

此外,银柴胡还含有黄酮甙、生物碱等其他化合物。

2. 药理作用(1)抗炎作用:银柴胡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缓解组织损伤。

六种中药抗羟自由基活性研究

六种中药抗羟自由基活性研究

羟 自由基 的测 定 方法 : 一系列 1 m 在 0 L带塞 比 色管 中依次 加 入 07 L40 1 - o/ 二 氮 菲溶 .m .x 03 1L邻 o t
液 ,mL 1 x 0 m l e 溶 液 ,. .2 H 0 3 . l o LF 0 , 01 01% 22 mL
21 0 0年 8月
安 阳工 学 院学 报
J u a f y n n t ue o e h o o y or l n o An a g I si t fT c n lg t
A g2 0 u .01
第 9卷 第 4期 ( 第 4 总 6期 )
V I o ( e . o 6 o. N . G n . ) 9 4 N 4
收 稿 日期 :0 0 O — 6 2 1 一 1 2
溶 液 ,用 磷 酸盐 缓 冲 溶 液 调 节 p 74 H= . ,稀 释 到 1mL并 摇 匀 .7 水 浴 加 热 9 m n后 ,在 波 长 0 3℃ 0i 5 0 m处 用 紫外 一 见 分 光 光 度计 测 定 其 吸 光度 1n 可 A, 。计算其 与 空 白参 比吸光度 A 的差 值 。其 中空 白 体 系将 H 0 换成 H2 2 O即可 。 六种 中药对 羟 自由基 的清 除率 的测 定 : 取 中 称 药枸 杞 , 白芍 , 床子 , 味子 , 地 , 蛇 五 熟 板蓝 根各 1 g 0 搅 碎 。 7 %的无 水 乙 醇 以 1 ( 中蛇 床 子 和 五 用 4 :其 4 味子以 1 : 8比例 浸 泡 ) 比例 浸 泡 3 4 。 的 ~ h 将样 品用 四层纱 布过 滤 , 将滤 液离 心后 取 上清 液并 稀 释 10 0 倍。 在上述 F 2 邻 二氮 菲一 : 系 中预 先加入 一 e+ _ HO 体 定 量不 同的 中药 提取 液 后 稀 释 到 1 m , 其 吸光 0 L测 度 A , 照下式 计算 其清 除率 。 s按

鱼腥草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

鱼腥草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

鱼腥草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作者:宋继敏,等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9年第1期鱼腥草,又名鱼鳞草、折耳根、蕺菜等,为三白草科蕺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1]。

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资源丰富。

鱼腥草既是我国传统中药材,《本草纲目》列为上品,其性味辛、寒,归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利尿通淋等功效[2],临床上常用于痰热咳喘、热淋等症;又是民间特味美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是卫生部确定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之一[3]。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鱼腥草含有抗氧化成分,具有抗氧化活性[4-5],研究鱼腥草抗氧化活性对于提高鱼腥草科技附加值、开发鱼腥草抗氧化剂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本文梳理综述我国有关鱼腥草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进展,为鱼腥草抗氧化活性的进一步研究及其抗氧化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1 鱼腥草多糖抗氧化活性多糖是指由多个单糖分子缩合、失水而成,是一类分子结构复杂且庞大的糖类物质,其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微生物中。

多糖是鱼腥草中重要的功能成分之一,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目前,国内对鱼腥草多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相对较多。

李程程等[6]研究了野生鱼腥草多糖的还原能力、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亚硝酸盐的能力,结果表明,野生鱼腥草多糖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亚硝酸盐的清除能力都较好,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

认为鱼腥草多糖作为一种来源于植物的天然有机物质,有取代化学合成抗氧化剂的应用前景。

来林康等[4]的研究发现,鱼腥草多糖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 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46.17%、57.50%和60.43%,说明鱼腥草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李利华[7]的研究得出,在试验浓度范围内,鱼腥草多糖的还原能力与Vc 相当,对NO2-的清除能力强于Vc,对O2-·的清除能力与Vc 相接近,对·OH 的清除能力不及Vc,表明鱼腥草多糖在不同的抗氧化体系中均具有抗氧化活性,且与多糖浓度正相关。

鱼腥草精华液的功效与作用

鱼腥草精华液的功效与作用

鱼腥草精华液的功效与作用鱼腥草精华液,是一种以鱼腥草为主要原料提取制成的保健品。

鱼腥草,又名蒌叶菜、牛膝菜,是一种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鱼腥草精华液作为一种常见的保健品,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免疫调节鱼腥草精华液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抵抗力。

鱼腥草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有效激发和调节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对疾病的防御能力。

二、抗氧化鱼腥草精华液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自由基对细胞的损害,抑制氧化反应的进行,延缓细胞衰老,增强细胞的活力和功能。

三、抗炎作用鱼腥草精华液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的程度,缓解炎症引起的不适和症状。

此外,鱼腥草精华液还可以提高伤口愈合速度,促进伤口的修复,减少炎症的发生。

四、抗菌作用鱼腥草精华液含有一系列具有抗菌作用的活性成分,可以抑制许多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对各种细菌感染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特别适用于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五、抗肿瘤鱼腥草精华液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有一定的防止和治疗肿瘤的作用。

此外,鱼腥草精华液还可以减轻放疗和化疗对机体的损害,提高治疗的效果。

六、降血脂鱼腥草精华液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具有降血脂作用,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预防和改善高血脂症,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七、调节血糖鱼腥草精华液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具有降血糖作用,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胰岛素的分泌,降低血糖水平,预防和改善糖尿病。

总结起来,鱼腥草精华液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抗炎、抗菌、抗肿瘤、降血脂和调节血糖等多种功效与作用。

作为一种天然保健品,鱼腥草精华液可以提供多种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帮助改善身体的健康状态,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和改善多种疾病。

鱼腥草的成分作用与功效

鱼腥草的成分作用与功效

鱼腥草的成分作用与功效鱼腥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学和民间药方中。

其学名为Houttuynia cordata Thunb.,属于鼠尾草科、鱼腥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鱼腥草的成分复杂多样,包含有机酸、挥发油、甾醇、黄酮、多糖、生物碱、多肽等活性物质。

这些成分在体内起到不同的作用,具有很多功效和药理作用,并广泛用于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肿瘤等方面。

一、鱼腥草的主要成分鱼腥草的主要成分包括有机酸、挥发油、黄酮类物质、甾醇类物质、生物碱、多糖、多肽等。

有机酸是指富含羧基的有机化合物,其主要成员包括丙二酸、柠檬酸、琥珀酸等。

鱼腥草中含有较高含量的有机酸,具有抗氧化、抑菌、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挥发油是鱼腥草中的重要成分,包括挥发性酚类、醛类、醇类、萜类等,具有杀菌、抑菌、镇痛、抗炎作用。

黄酮类物质是鱼腥草的活性成分之一,包括儿茶素、异黄酮、黄酮醇等。

黄酮类物质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

甾醇类物质主要指固醇类,包括β-谷甾醇、大黄酸、鱼腥草甾醇等,具有消炎、镇痛、抗病毒等作用。

生物碱是指一类含有碱性氮原子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包括咖啡因、生物碱、烟草碱等。

鱼腥草中的生物碱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

多糖是鱼腥草中的重要成分,包括葡聚糖、阿拉伯糖醛酸等,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衰老等功效。

多肽是由两个或多个氨基酸组成的化合物,鱼腥草中含有多种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等作用的多肽。

二、鱼腥草的主要作用与功效1. 抗菌消炎:鱼腥草中的挥发油成分具有抗菌作用,能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

同时,其多糖成分和黄酮类物质也具有明显的抗菌、抗炎作用。

因此,鱼腥草在传统中药中被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方面。

2. 抗病毒:鱼腥草中的黄酮类物质和生物碱成分具有抗病毒作用,能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研究表明,鱼腥草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等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中药微量元素Cu和总黄酮测定与清除自由基功效关系

中药微量元素Cu和总黄酮测定与清除自由基功效关系
表 3 中药名称 板蓝根 五味子 黄芩 柴胡 川芎 紫草 金银花 银杏叶 Cu含量 ( 0 . 3550 2 . 3217 2 . 9050 3 . 8800 1 . 1550 1 . 1550 1 . 1550 2 . 3540 g/ g) 0. 0775 0. 1268 0. 1342 0. 1573 0. 1500 0. 0949 0. 2121 0. 2893 黄酮含量 ( m g / g) 3. 3200 7. 9286 17. 4962 4. 4729 16. 4614 12. 3070 98. 2007 13. 3869 0 . 1728 1 . 2761 2 . 4126 0 . 4892 3 . 1026 3 . 6382 15 . 9280 1 . 5876
的相关性 。 方法 : 选取 8 种中草药板蓝根 、 五味子 、 黄芩 、 紫草 、 银 杏、 金 银花 、 柴胡 、 川芎 , 粉碎 、 干燥 至恒重 , 用原 子吸收 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微量元素铜的 含量 , 采用 70% 醇提法 , 提取药物中总黄酮 , 用紫外分 光光度法测 定药物中总 黄酮的含 量 。 分析研究黄酮化合物与微量 元素 Cu 协同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机制及其功 效 。 结果 : 8 种 治疗呼吸系 统疾病中 草药中含有丰富的微量 元素 Cu, 含量最高的是柴胡 , 含量最 低的是 板蓝根 , 总黄 酮含量较 高的有 银杏叶 、 黄芩 、 川 芎、 紫 草、 金银花 。 结论 : 不同药物中所含的总黄 酮和 Cu 元素含量具有一定的差异 , 药材生长环境不同 , 产地不同 , 会影响到化 学成分的含量 , 从而影响到药效 。 银杏叶 、 金银花 、 紫草中 Cu 的含量较 高 , 这几 种药物中 总黄酮的含 量也较 高 。 中药中 的黄酮类化合物和微量 元素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 但并不是单 独发挥其药 效作用 , 微量元素 与黄酮可 结合成 金属配 合物 , 测定结果为进一步探讨 草药抗衰老 、 清除自由基的机理提供依据 。 关键词 : 中药 ; Cu ; 微量元素 ; 总黄酮 ; 自由基 中图分类号 : R 28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0- 1719( 2007) 08- 1130- 03 D eterm i nation on the C on ten ts of C u , F lavone in Ch i nese H erbalM ed ic i nes and Analysis the Re lation of the E ffect for E li mi nati ng free Rad ical HAN Li q in, D ONG Shun fu, LIU J ian hua ( D epart m en t of Chem istry, J ilinM ed ical Co llege, J ilin 132013 , J ilin, Ch ina) Abs tract : O bjec tiv e : T his experi m ent determ i nated the content o f M n and flavono i d in Chinese H erba l m edicines , and ana l yzed trace e le m ent Cu w ith the relat i v ity o f t he to ta l flavono i d conten, t and the effect o f nes w ere R adices jsat i d is seu baphicacanth, i Seh izan the c learance free rad ica ls relat i on. M ethod: The m edic i dra s i nens is Ba i, l Scu tellaria ba ica lens is G eorg , i L ithosper m um offic i nale, l L on i cera japonica , Bup leurum fal catum , l Li gus ticum w a llich i,i dried and powdered , com p letely m i xed , The atom ic absorption spectrom etry w as used to deter m ine the contents o f trace e le m ents Cu , A dopt alcoho l ex tract the flavone in Ch i nese H erbalm edi T he results show s that m eta l cines , and the con tent of flavone w as deter m inted w ith uv spectrom etry. R esul ts : elem ents Cu and flavone w ere rich in 8 k i nds o f Chinese H erba l m ed ici nes . There w as the m ost trace elem ent Cu i n Bupleurum falcatum ,l and t he l owest trace elem en t Cu i n R adices jsatidis seu baph icacanth. i T here w ere m ore flavone in Salisburia adiant ifo lia , Scutellaria baicalens is G eorg,i L igusticum w a llich i,i L ithosper m um o f f ici nale,l Lonicera japon ica . Conclusion: In the d ifferen tm edic i ne content w ith of to ta l f l avono i d and trace el em ent Cu contents have certai n d ifference , the m ed ici ne m ateria l grow th env ironm ent d issi m ilarity, the place diss i m ilarity , m eeti ng infl uence the chem is try composition , thus affect the e ff icacy of m edicine. T he conten t o f the chem ica l e lem ent of Cu is h i gher i n the g i ngko lea, f honey- suckle , purple grass , the conten t of the tota l flavono i d i s also higher in th is a few m ed ici ne . F lavono id com pound i n the Chi nese herbal m ed icine and trace elem ent all the one w ho have its i m portant functi on , but is not alone exert i ve its efficacy o fm edic i ne function , trace elem ent and f lavono i ds can com bine m eta ls m atches w it h the thing , can develop the ant i- ox idizes the f unction, the clearance free radicals inside the body . It prov i ded a usefu l data f o r the further s t udy m echan is m of t he herb m ed i ci ne ant i- decrepitude , the clearance free rad ica ls . K eyw ord s : Chi nese herba lm edic i ne ; Cu ; trace e lem en; t tota l flavono i d ; 我国有丰富的植物资源 , 植物中酚类、 黄酮类、 萜 类和多种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 并且在 衰老的自由基学说以及与衰老相关的疾病研究中, 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9989(2009)06-0188-03
Hydroxyl radical eliminating activities of flavonoid extracted from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ZHANG Chun-sheng, FANG Yu-mei, WANG Yi-hong, TAN Ping*
参考文献: [1] 董世林.植物资源学[M].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4:176-186 [2] 赵继红,梁字,颜达予.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性的结构因
素[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1,13(1):36-43 [3] 夏世钧,吴中亮.分子毒理学基础[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
出版社,2001:84-96 [4] 张萍,王玉珠,李红宁,等.荞麦中生物类黄酮的提取方法
提取物与应用
外离子浓度失衡,而且可抑制细胞间隙通讯 (Gapjunction intercerlular communication,GJIC)使细 胞信息传递通路发生障碍。有研究表明[3],羟基自 由基通过破坏间隙结构即所谓“连接蛋白质”而 抑制 GJIC,GJIC 的丧失或受抑制,使转化细胞脱 离正常细胞的控制无限生长而癌变;并且羟基自 由基(·OH)会引起 DNA 的损伤或调节细胞调亡相 关基因而诱导细胞调亡。
得鱼腥草黄酮提取液的吸光度 Y=0.122,根据上述 公式计算得到:x=51.644 μg/mL 2.2 鱼腥草黄酮类化合物对·OH 抑制作用的效果
分别取鱼腥草黄酮提取液 3、3.5、4、4.5、5 mL 放入 5 mL 容量瓶中,用 70%的乙醇稀释至刻 度,作为不同浓度的苦荞种子黄酮类化合物的样
考虑到色素本身的吸收光值,我们做了对照 实验:于 25 mL 容量瓶中依次加入 2 mmol/L FeSO4 5 mL, 双 蒸 水 5 mL, 6 mmol/L 水 杨 酸 - 乙 醇 15 mL,于 37 ℃水浴中保温 15 min,然后加入 1 mL 被测定样品,摇匀,水浴 37 ℃水浴中保温 15 min 后取出,以超纯水为参比,510 nm 下测其吸光度 (Ax0)。按下式计算清除率:
Key words: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flavonoid; hydroxyl radical; eliminating ratio
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 Thunb.)为三白草科 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干燥水上部分。产于我国 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收, 洗净,阴干用或鲜用。名见 《名医别录》。唐苏颂 说:“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如荞麦而 肥,茎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关中谓之。菹菜, 叶有腥气,故俗称:鱼腥草[1]。” 本文测定了鱼腥 草中黄酮类化合物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为 鱼腥草保健食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样品号
样品 1 样品 2 样品 3 样品 4 样品 5
样品浓度/(μg/mL) 30.986 36.151 41.315 46.480 51.644
A0
0.894 0.869 0.932 0.930 0.901
Ax
0.585 0.538 0.497 0.489 0.400
Ax0
0.036 0.037 0.042 0.044 0.053
取,并对提取液中黄酮类化合物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黄酮浓度
为 51.644 μg/mL 时,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为 61.487%;黄酮浓度在 30.986 μg/mL 至 51.644
μg/mL 的范围内与清除率呈正相关。
关键词: 鱼腥草;黄酮类化合物;羟基自由基;清除率
中图分类号: TS 201.2
1 材料与方法
1.1 原料与试剂 野生鱼腥草:采自六盘水牛亡山; 芦丁(rutin)标准品:比利时进口,北京化学试
剂有限公司;FeSO4·7H2O、水杨酸、盐酸、过氧 化氢、无水乙醇、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 等:国产分析纯。 1.2 仪器
紫外分光光度计:UV-9100,北京瑞利公司; 电子天平:sartoriusBS110S,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 统有限公司;电热恒温水浴锅:DK-98-1 型,天 津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高速万能粉碎机:FW80 型,天津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 1.3 芦丁标准溶液
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2):45-48 [5] 汪河滨,白红进,王金磊,等.黑果枸杞色素清除自由基活
性的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11):8-10
!!!!!!!!!!!!!!!!!!!!!!!!!!!!!!!!!!!!!!!!!!!!!!!!!!!!!!!!!!!!!!!!!!!!!!!!!!!!!!!!!!!!!
(Junior College Level Normal School of Liu Panshui, Shuicheng 553004)
Abstract: The hydroxyl radical eliminating activities of flavonoid extracted from Liu Panshui of Houttuynia
清除率/% 38.591 42.348 51.180 52.151 61.487
抑制率/%
70 60 50 40 30 20 10
0 30.986
36.151 41.315
46.48 51.644
黄酮浓度/(μg/mL)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图 1 鱼腥草黄酮类化合物抑制·OH 的清除率与黄酮浓度
的关系
从表 1 和图 1 结果表明:鱼腥草黄酮类化合 物对羟基自由基也有抑制作用,且清除率在 30.986~51.644 μg/mL 的浓度范围内,是随着黄酮
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的。当浓度为 51.644 μg/mL 时, 清除率达到最大为 61.487%。
3 结论
以 70%的乙醇为提取剂,在 65 ℃温 度条件 下,对鱼腥草中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按照 Smirnof(1989)的方法建立的自由基体系模型,对·OH 自由基进行清除。实验表明,鱼腥草提取物中不 同浓度的黄酮类物质对羟基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清 除能力,同时浓度与清除率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 性 , 黄 酮 类 物 质 浓 度 为 51.644 μg/mL 清 除 率 为 61.487% , 浓 度 在 30.986 μg/mL 至 51.644 μg/mL 的范围内与清除率呈正相关。
收稿日期: 2008-09-11
* 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 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黔教科[2007]094 号)。
作者简介: 张春生(1983—),男,贵州盘县人,助理实验师,主要从事普通生物学的实验及研究工作。
·188·
2009 年 第 34 卷 第 6 期
食品科技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rdata Thunb. by 70% alcohol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liminating ratio ofhydroxyl radical reached 61.487% when flavonoid concentration is 51.644 μg/mL. The flavonoid concentration in the range of 30.986~51.644 μg/mL is in proportion to eliminating ratio.
根据标准曲线的制作方法,以浓度(C,μg/mL) 为横坐标,吸光值(A,510 nm)为纵坐标,进行线 性回归,得到回 归方程:Y=0.002616x-0.01314, r=0.9992。 1.4 鱼腥草黄酮类化合物样品的制备[4] 1.3.1 鱼腥草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纯化方法 鱼 腥草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准确称取新鲜鱼腥草 (65 ℃ 烘 干 至 恒 质 量 )1 g, 于 烧 瓶 中 加 入 30 mL 70%的乙醇,65 ℃水 浴浸提 1.5 h,过滤 ,并用 70%乙醇定容至 50 mL,得到鱼腥草黄酮提取液。 1.3.2 鱼腥草黄酮类化合物样品浓度测定 鱼腥
按照 Smirnof(1989)的方法,利用 H2O2 与 FeSO4 混合产生·OH,在体系内加入水杨酸捕捉·OH 并 产生有色物质,该物质在 510 nm 下有最大吸收。
反 应 体 系 : 于 25 mL 容 量 瓶 中 依 次 加 入 2 mmol/L FeSO4 5 mL, 6 mmol/L H2O2 5 mL,6 mmol/ L 水杨酸-乙醇 15 mL,于 37 ℃水浴中保温 15 min 取出,以超纯水为参比,510 nm 下测其吸光 度 (A0),然后加入 1 mL 被测定样品,摇匀,水浴 37 ℃水浴中保温 15 min 后取出,以超纯水为参比, 510 nm 下测其吸光度(Ax)。
黄酮类化合物是具有酚羟基结构的一类还原
性的化合物,其生理作用具有多种多样性。在复 杂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中由于黄酮类化合物的自 身氧化而使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2],所以黄酮类 化合物在食品工业中也常作为抗氧化剂[2]。
羟基自由基属于活性氧族,是正常有氧代谢 的副产物。在生理条件下,线粒体中的 H2O2 酶和 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降低时,增多的 H2O2 和超氧化 物可形成活性更强的·OH 可致脂质氧化链式反应, 进一步扩大细胞损伤。此外羟基自由基对氨基酶 的攻击不仅破坏了细胞膜的通透性,引起细胞内
草黄酮类化合物样品含量的测定步骤:分别吸取 1 mL 样品于 10 mL 容量瓶中,用 70%乙醇稀释到刻 度。分别取 1 mL 稀释液于试管中,加 70%乙醇 1 mL,依次加入 5% NaNO2 0.3 mL,混匀后静置 6 min,加 10% AL(NO3)3 0.3 mL,混匀后静置 6 min, 加 4% NaOH 溶液 2 mL,摇匀,静置 10 min,同 时以 70%乙醇代替样品液配制空白试剂。在 510 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A。 1.5 鱼腥草黄酮类化合物对·OH 的清除率[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