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全草中黄酮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鱼腥草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含量动态变化研究

20 0 8年 6月 第 6期 ( 第 1 5期 ) 总 1
广 西 轻 工 业 G A G JI N Lo IH D sR u N Ⅺ 0 J A FLG TI u T Y R N
化 工 与 材 料
鱼腥 草 总黄 酮 提取 工 艺及 其含量 动态 变化 研 究
转蒸发仪 ( 上海亚荣 )不锈钢提取锅( 汉立 中)P J F精 , 武 , HS—3 密酸度计 ( 上海雷磁 ) 电子天平( 国奥豪斯 ) , 美 。
营养 、 保健 、 药用功 能于一体 的传统药食 两用植物, 既可 鲜用 ,
又可 以干用旧。已被国家卫生部 正式 确定 为“ 药食两用 ” 的品种 之一 。 在药 品、 品 、 食 保健用品 、 保健食品 、 化妆 品等诸多领域极 具开发应用价值。鱼腥 草广泛分 布在我国长江以南诸 省 , 特别 是云 、 、 贵 川三省资源丰富, 并大量进行人 工栽培 。 作为食用 , 其
2 方法 与结 果
21 鱼腥 草 总 黄酮 的测 定 方 法 嘲 . 211标 准溶 液 的制 备 . .
精密称取 1 0℃干燥至恒重 的芦 丁 2 03mg 2 0, ,置 1 0m 0 L 量瓶 中, 乙醇适 量 , 加 置水浴上 微热使其溶 解 、 冷却 , 乙醇 至 加 刻度, 摇匀 , 精密量取上述试 液 1 . L, 1 0mL量瓶 中 , 0 0m 置 0 用 蒸馏水 稀释至刻度 , 摇匀即得 。每 1 mL含无水芦丁 02m 。 . g
化 合物 具 有 降 血 糖 、 血 脂 、 热 解 毒 、 尿通 便 、 菌 消 炎 、 降 清 利 抗 抗
显 色剂 ( 法见 下) 在 4 0 -0 m波长范 围 内扫 描 , 方 后 0 -- 0i 6 l 二者
鱼腥草中总黄酮提取工艺考察

2006年2月 云南化工 F eb .2006 第33卷第1期 Y unnan Che m ical T echno logy V o.l 33,N o .1鱼腥草中总黄酮提取工艺考察戴伟锋,杨国荣,周 强,杨亚玲,李宝才(昆明理工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224)收稿日期:2005-10-25作者简介:戴伟锋,男,27岁,昆明理工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天然药物化学及药剂学研究。
摘 要: 研究了鱼腥草中总黄酮的不同提取方法。
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水提法,固液比1 40,提取时间45m i n,提取温度90 ,提取次数3次。
关键词: 鱼腥草;总黄酮;提取工艺中图分类号: TQ46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275X (2006)01-0011-04Extracti o n of Total F l a vones fro m Houtt uynia cordat a ThunbDA IW ei K -feng,YANG Guo -rong ,ZHOU Q i ang ,YANG Y a -li ng ,LI Bao -ca i(S chool ofB i ol ogical and C he m ical Engi n eeri ng ,Kunm i ng U n i vers it y of Sci en ce and T echnol ogy ,Kunm i ng 650224,C h i na)Abstract : Differen t extraction m ethod of t otal fl avon es fro m H ou tt uyn i a cordat a w as i nvesti gated and opti m al cond-i ti on w as chosen by orthogonal experi m ent .Res u lt sho w ed t hat rati o of s oli d to li qu i d 1:40,extracted at 90oC for 40m in and repeated 3ti m es w as t he opti m al techn iqu e cond ition .K ey w ords :H outtuyn i a cordata ;t otal flavones ;extracti on p rocess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中,大多具有明显的抗炎、抗菌、生物抗氧化性、抗衰老、降血脂、治疗心血管疾病等生理活性[1]。
鱼腥草总黄酮的提取及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合物广泛存在于 自然 界的绝大多数植 物 中,是一类 具有 2 一 苯基色原酮 结 构 的化合 物 其 羟基 衍生 物 多具 黄 色, 故又称 黄碱素或黄酮 。黄酮类化合物 在植物体 中大部分 与糖结合成苷 类 ,小 部分游离存 在。黄酮在植物 的生长 发育过程 中有 着很重要 的作 用 ,具有多种生 物活性 。研 究发现 ,鱼腥 草黄酮有抗 疲劳 ,抗肿瘤 ,抗 抑郁 ,抑菌 等作用_ 1 。 ] 。 目前 关 于鱼腥 草黄 酮抗 氧 化 的研究 论 文很 多_ 5 ] ,但关于其总抗 氧化能 力的研究 很少 ,本文就 鱼腥
与浓氨试液 l ml ,密塞 ,轻轻振 摇 ,称 定重量 ,放置 2 4
小 时及精密加入氢氧化钠试液 3 ml ,放置 3 0分钟 ,再精
本实验 的测定波长 。 3 . 2 流 动 相 的 选 择 参 照 有 关 资 料 我 们 对 乙 胯 0 . 0 1 mo l / L庚烷磺 酸钠 与 0 . 0 2 mo l / L磷 酸二 氢钾等 量混
正文所述的供试 品溶液的制备方法。
参考 文献
[ 1 ] 国家药典委 员会 中华 人民共 和 国药 典 ( 一 部) [ M]北京 : 化学工 业 出版社 ,
2 01 O
合溶液 ( 用1 0 %磷 酸调节 P H值 2 . 8 )( 2 2 :7 8 ) 、乙脖
( 本文校对 : 韩世辉
◎1 c f
入高效液相色谱仪 ,测定 士的宁的含量 ( 结果见表 2 ) 。
表 2 三批 样 品 中士 的宁 的 含 量 测 定 结 果
第 2 0 1 I 3 卷 年 第 3 6 月 期 ・ 总 下 第 半 1 5 月 8 期 刊
0 . 0 1 m o l / L庚烷磺 酸钠与 0 . 0 2 mo l / L磷 酸二 氢钾 等量混 合溶液 ( 用 1 0 %磷酸调节 p H值 2 . 8 )( 2 3: 7 7 )进行优 化 试 验 ,结 果 ,以 乙 脖 0 . 0 1 mo l / L 庚 烷 磺 酸 钠 与 0 . 0 2 m o l / L磷酸二氢钾等量混 合溶液 ( 用1 0 %磷 酸调 节 p H值 2 . 8 )( 2 3: 7 7 )为流动相分离效果较好 ,保 留时间 适度 ,因此 ,确定其为本法的流动相 。
鱼腥草叶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及鉴别

关键词 : 鱼腥草叶 ; 黄酮 ; 分光光度 法; 鉴别
DETERM I NAT1 AND DENTI CAT1 0N I FI 0 OF F 』 IAVON0I L DSI EAVES OF 0 了 y/ CORDA A H UNB ’ v T T
维普资讯
- lo 27o8O9 _ o .L . . = 3 oV2N o =
食品研究与开 发
检 分 测析
鱼腥草叶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及鉴别
叶春 , 徐丽娟 , 杨根勤, 阳从先
(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 院, 贵州 贵 阳 50 2 ) 50 5
来, 国内外对鱼腥草 的开发利用大 多用它制成注射 针
剂 , 中 的主要成分 是鱼 腥草 素 , 其 而对 黄酮 的研究 很
南部各省区 , 目前在云南 、 贵州 、 四川等地栽培较多 闭 , 资源极丰富 [ 鱼腥草是传统的药食植物[ 现被 国家卫 4 1 。 5 1 , 生部正式确定 为“: 以芦 丁为标样 , 选择 测定波长为 5 211用分光光度 法测定鱼腥草 叶总黄酮含量 , 0 2, 1 1 结果表 明 : 芦丁浓度在
81 gm 一 87 g L范 围内, 光度 和浓度 呈 良好 的线性关 系( 09 98 , .2I / L 4 . I / x 2x m 吸 R= . )测定 的平均 回收 率为 9 . 9 9 4%, 密 精 度试验 R D 04 S :. 9%, 重现性试验 R D 2 7 S = . %。该方法精 密度 高, 0 结果稳定可靠。 此外用纸色谱和显 色反 应对鱼腥草
Ab tac : tlfa o od o tn n te la e fHo tu na c r aa Th n .wa e emi e y S e t p o sr t Toa v n i sc n e ti h e v so u ty i od t u b l sd tr n d b p cr h — o
鱼腥草全草中黄酮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rlt n hp t rt c n e t t n t h rn e f 4 .5- 7 .1x/ eai s i wi ui o c nr i a te a g o 87 3 73 t mL ( 09 94) o h n ao g R = .9 .RS wa 02 % , idc t g o d D s .1 n iai go n
e p rme t o tn ffao od wa eemie y AINO33c lr ty T e rs l h w d ta b opin h d g o ie r x ei n .C ne to v n i sd tr n d b ( ) ooi r. h eut s o e h t a srt a o d l a l me s o n
t e o d l ud rt hc f c d te ye ff v n i f m w o lns o .c r a ee iv s g td b r o o a i .sl —i i a o w ih a e t h il o a o o r h l pa t f日 od t w r n e t a y ot g n l m i q i f e d l d o e a i e h
第5 0卷 第 5期
2 1 年 3月 01
湖 北 农 业 科 学 c s in e
鱼腥草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及抗氧化性研究

结 果 与 结 论 鱼 腥 草 中 总 黄 酮 含 量 为 5 5 , 腥 草 中黄 酮 .9 鱼 类 化 合 物 对 清 除 自由基 有 明 显 的 作 用 ,且 黄 酮 类 化 合 物 的 添
加 量 在 试 验 范 围 内与 其 抗 氧 化 性 呈 正 相 关 。 关 键 词 : 腥 草 ; 酮 类 物质 ; 量 测 定 ; 氧 化 性 鱼 黄 含 抗 中图 分 类 号 : 2 . R9 7 2 文 献标 识码 : A
2 7 重 现 性 试 验 取 同批 号 的 假 多 包 叶 叶 样 品 5 .
鱼腥 草 中总 黄酮 的含量 测 定及 抗 氧 化 性 研 究 2 0OO 3 )
份 , 法制 备供试 品溶 液 , 拟 定 的色 谱 条 件 进 行 测 依 按 定 , 用面 积外标 法 计 算 , 果 没 食 子 酸 的 平 均 含量 并 结
U , lU i ZU
fm l / n
脓 、 尿通 淋作 用 , 草 入 药 主 治气 管 炎 、 炎 、 腺 利 全 肺 乳
图 1 HP C 图 L
炎 、 炎等 疾病 , 一种 药食 兼用 型野 生植 物[ ] 肠 是 4。
A 没 食 子 酸 对 照 品 ; 假 多包 叶供 试 品 ; - 食 子 酸 _ a没
食 子酸对 照 品 , 2 2项 下方 法 制 备 供 试 品 5份 , 按 . 分
别 进样 1 L, 定 峰 面 积 , 算 加 样 回收 率 。结 果 O 测 计
总 黄 酮 , 光 光 度 法 测 定 鱼 腥 草 中的 总 黄 酮 含 量 , 究 了鱼 腥 分 研 草 中黄 酮 类化 合 物 对 超 氧 自 由基 、羟基 自由 基 的 清 除 作 用 。
平 均 回收率 为 1 0 6 , s 0 . R D为 1 6 。 .8 2 9 样 品含 量 测定 精密 吸取 上述 对 照 品溶 液 及假 . 梦 包 叶供 试 品溶 液 各 1 L, 入 高效 液 相 色 谱 仪 , O 注 测定 没食 子 酸的 含量 。结果 表 明 , 多 包叶 叶 中没食 假
鱼腥草叶中总黄酮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15年16期 103鱼腥草叶中总黄酮的提取与含量测定楼 颖1 陈 津2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02.杭州广州默尼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310000摘要:目的 探讨鱼腥草总黄酮的提取及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以乙醇为溶剂,采用索氏回流法提取鱼腥草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黄酮含量。
结果 以80%的乙醇水溶液为溶剂,固液比为1:40,提取温度80℃、回流提取时间3h ,在此工艺条件下进行试验,黄酮提取率可达90%以上。
测得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C =6.56%,回收率为93.2%。
结论 用乙醇提取鱼腥草中的黄酮化合物,方法简单、实用,提取率好。
该方法采用全物理过程,提高了黄酮的提取率,是提取鱼腥草黄酮类物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鱼腥草叶;总黄酮;提取;测定 中图分类号:S567.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37(2015)16-0103-01鱼腥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系三白草科蕺菜属植物蕺菜的全草,紫赤色,自古以来供食药两用,被国家卫生部正式确定为“既是食品,又是药品”,极具开发潜力。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鱼腥草有抗病毒、抗菌、解热、抗炎镇痛、升白细胞等作用。
鱼腥草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黄酮类化合物有降脂、抗血栓、抗氧化、抗衰老、抗心率失常、抗肿瘤、抗过敏、预防龋齿等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主要采用热水浸提法,由于黄酮类化合物中黄酮甙能溶于水,乙醇,甲醇等极性溶剂,而黄酮体的甙元不溶于水,只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所以采用水提法不能将鱼腥草叶中的黄酮全部提取出来。
而采用乙醇提取,选择性好,渗透性强,浸出率高,能较为彻底地将黄酮提取出来,且有食用安全性高,易回收等优点。
笔者在该研究中以乙醇为溶剂,采用索氏回流法对鱼腥草中的黄酮进行提取,旨在获得最佳提取条件,为鱼腥草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721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FC104电子天平(上海精科天平公司),市售新鲜鱼腥草,芦丁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DF 一101S 集热恒温磁力搅拌器(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索式提取器,亚硝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22.1 鱼腥草中总黄酮的萃取工艺流程为鱼腥草→粉碎→称重→水浸泡→微波处理→过滤→稀2.2 鱼腥草的前处理将鱼腥草茎叶分开,均先用自来水洗净,再用纯化水冲洗后晾干,于602.3鱼腥草中黄酮提取条件的优化取鱼腥草叶子,切碎,放人去离子水中浸泡0.5h ,沸水中煮沸5min ,用清水漂洗数次,洗至沥液接近无色为止,沥干,置烘箱(70%左右)中烘干,碾碎成粉末状。
“鱼腥草中提取黄酮”实验的教学改革探讨

w i l l b e a b l e t o g r a s p t h e i n s t r u m e n t p e f r o r ma n c e s u c h a s n u c l e a r ma g n e t i c r e s o n a n c e( N MR )a n d h i g h p e f r o ma r n c e l i q u i d c h r o m a t o ra g —
第1 1 卷
第 3期
实验科学 与技 术
Ex p e ime r n t S c i en c e a n d Te c hn o l o g y
Vo L 11 No . 3
2 0 1 3年 6月
J u n . 2 0 1 3
“ 鱼腥 草 中提 取 黄 酮 " 实 验 的 教 学 改 革 探 讨
Di s c u s s i o n o n t he Te a c h i n g Re f o r m o f
“ Ex t r a c t Fl a v o n o i d s f r o m Ho ut t u y n i a Co r d a t a Th un b" Ex p e r i me n t
Ab s t r a c t :T h i s p a p e r i n v e s t i g a t e s t h e e x t r a c t o f l f a v o n o i d s f r o m h o u t t u y n i a c o r d a t  ̄ T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c o n t e n t o f f l a v o n o i d o f h o u t — t u y n i a c o r d a t a w e r e c a 1 . 8 a n d 0 . 3—0 . 4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i n s t e m ,l e a f a n d r o o t . I t p o s s e s s e s t h e f o l l o w i n g f u n c t i o n, s u c h a s d i u r e t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腥草全草中黄酮的提取和含量测定摘要:以乙醇为溶剂,采用索氏回流法提取鱼腥草全草中的黄酮。优化了索氏回流法的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固液比等提取条件;索氏回流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100℃、乙醇体积分数80%、提取时间 4 h、固液比1∶30(m/V,g∶mL,下同),在此条件下,黄酮提取率为12.59%。采用硝酸铝比色法测定鱼腥草全草中的黄酮含量,结果表明,芦丁浓度在48.75~377.31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4);相对标准差RSD为0.21%,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9.10%,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结果稳定可靠。关键词:鱼腥草全草;黄酮;索氏提取法;紫外分光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Flavonoid in Whole Plants of Houttuynia cordata Abstract:Taking the whole plant of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as the raw material, ethanol as solvent extraction, Soxhlet extraction method was used to extract flavonoid. The elements such as extraction temperature, ethanol concentration, extraction time, solid-liquid ratio which affected the yield of flavonoid from whole plants of H. cordata were investigated by orthogonal experiment. Content of flavonoid was determined by Al(NO3)3 colorimetr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bsorption had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rutin concentration at the range of 48.75~377.31μg/mL(R2=0.999 4). RSD was 0.21%, indicating good repetitiveness. The average recovery rate was 99.10%, it showed that the method was stable and reliable. The optimal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 extraction temperature at 100℃,ethanol concentration of 80%, extraction time 3 h, solid-liquid ratio 1∶30. The yield was 12.59% under these conditions.Key words: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whole plant; flavonoids; soxhlet extraction method; spectrophotometry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 Thunb.)为三白草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始载于《名医别录》,自古以来供食药两用[1],现被国家卫生部正式确定为“既是食品,又是药品”,极具开发价值[2-4]。紫赤色,易于种植,肥地能蔓生,多生长在湿地山谷阴处。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是经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一大类化合物[5,6],它广泛存在于药用植物、水果和蔬菜中,特别是高等植物的花、叶、根中较多[7]。黄酮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如抗氧化、抗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糖尿病、抗菌、抗病毒、抗过敏、祛痰、平喘、抑制消化道疾病、保肝等作用。植物体内的黄酮的提取主要采用溶剂法、微波法、超声波提取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科研工作者对黄酮的提取做了大量的工作[8-14]。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主要采用热水浸提法,由于黄酮类化p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与试剂供试材料:鱼腥草全草(于2010年4月中旬采于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自然风干备用。供试试剂:芦丁标准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无水乙醇、硝酸铝、亚硝酸钠、氢氧化钠等均为国产分析纯。1.2仪器UV-752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AL104电子天平(Mettler Toledo仪器公司),DF-101S集热恒温磁力搅拌器(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索式提取器。1.3鱼腥草中黄酮提取条件的优化取风干后的鱼腥草全草,切碎,放入去离子水中浸泡0.5 h,沸水中煮沸5 min,用清水漂洗数次,洗至沥液接近无色为止,沥干,置烘箱(70℃左右)中烘干,碾碎成粉末状。准确称取4.0 g经预处理的鱼腥草全草,置于索式提取器的回流管中。在磁力搅拌器下,以乙醇为溶剂,选择不同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和固液比为参试因子,以总黄酮的提取量为衡量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表布置试验,以确定鱼腥草中黄酮最佳提取工艺,各因素水平如表1。所得提取液经过滤,即得到黄酮浸提液。抽滤,得到黄酮滤液及滤渣。将滤渣注入到相同体积的、已预冷的甲醇溶液中,静置,得到甲醇-黄酮混合物。将所得黄酮滤液和甲醇-黄酮混合物进行抽滤,打散滤饼,用95%乙醇溶液洗涤,再抽滤,再打散滤饼,最后用无水乙醇洗涤脱水,得到黄酮提取液。1.4鱼腥草中黄酮含量的测定1.4.1溶液的制备标准品溶液:取120℃真空干燥至恒重的芦丁标准品约50 mg,精密称定,置于50 mL容量瓶中,加60%乙醇适量,水浴上微热,使溶解,放冷后用6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样品溶液:准确称取干燥鱼腥草叶粉末4 g,加入120 mL 80%的乙醇溶液,在100℃下回流提取3 h,冷却、过滤,共提取3次,合并滤液并定容至200 mL,得测定用样液。1 mol/L NaOH溶液:准确称取4.000 0 g NaOH固体,用去离子水溶解定容于100 mL的容量瓶中。NaNO2溶液(1∶20):准确称取5.000 0 g NaNO2,用去离子水溶解定容于100 mL的容量瓶中。Al(NO3)3溶液(1∶10):准确称取10.000 0 g Al(NO3)3,用去离子水溶解定容于100 mL的容量瓶中。1.4.2标准曲线的绘制吸取标准品溶液0.0,1.0,2.0,3.0,4.0及5.0 mL,分别置于50 mL容量瓶中,各加60%乙醇使其成为5.0 mL。加入NaNO2溶液(1∶20)0.5 mL,摇匀,放置6 min后;加Al(NO3)3溶液(1∶10)1.5 mL,摇匀,放置6 min;加1.0 mol/L NaOH试液4.0 mL,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5 min。在510 nm波长下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以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1.4.3样品稳定性试验制备样品溶液,吸取2.0 mL显色剂,比色溶液显色后,每隔5 min测定其吸光度,共测定2 h。1.4.4重复性试验分别量取5.0 mL样品溶液5份,测定其吸光度,计算平均值,标准差及相对标准差。1.4.5加样回收率试验准确吸取芦丁标准溶液0.10、0.15、0.20 mL各两份分别于6个25 mL容量瓶中,各加入1.00 mL稀释至一定浓度的测定用样品样液,测定其吸光度,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黄酮含量,测定回收率。1.4.6黄酮提取率的计算1)黄酮提取率计算公式为:黄酮提取率(%)=[C×V×10×10-6/m]×100式中,C——从标准曲线查得的黄酮浓度(μg/mL);V——提取的浓缩液体积(mL);m——样品质量(g);10-6——将μg/mL换算的系数。2)黄酮含量计算公式为:黄酮含量=C×V×10×10-6式中,C——从标准曲线查得的黄酮浓度(μg/mL);V——提取的浓缩液体积(mL);10-6——将μg/mL换算的系数。2结果与分析2.1正交试验结果由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2)可知,各单因素对于鱼腥草全草中黄酮提取率的影响次序为A>B>D>C,即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固液比>提取时间。因此在该试验条件下,以乙醇为溶剂采用索式回流的方法提取黄酮的最佳条件是:提取温度100℃,乙醇体积分数80%,提取时间4 h,固液比1∶30。按此条件进行6次验证试验,黄酮的平均提取率为12.59%。2.2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确定2.1.1标准曲线的绘制测定溶液的吸光度,以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结果表明,芦丁浓度在48.75~377.31 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972 4C+0.011 1,R2=0.999 4(图1)。2.1.2稳定性试验样品溶液在显色后15~45 min内,吸光度变化小于5%。此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吸光度下降明显,说明该试验显色是稳定的,样品测定应在显色后15~45 min内完成。2.1.3重复性试验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测定方法的相对标准差是0.21%,说明该方法的重复性良好。2.1.4加样回收率试验准确吸取芦丁标准溶液0.10、0.15、0.20 mL各两份分别于6个25 mL容量瓶中, 各加入1.00 mL稀释至一定浓度的测定用样液,测定回收率。结果见表3。从结果中得出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9.10%。表明该试验方法测定结果稳定可靠。3小结与讨论同传统提取方法相比,索式回流方法是利用溶剂的回流和虹吸原理。随着提取温度升高,回流不断的发生,这样大大地缩短了提取时间。以乙醇为溶剂采用索式回流对液固物质中所需成分进行连续提取,溶剂能反复利用,这样就节约了大量的溶剂。随着提取时间的缩短,溶剂也相应地减少,萃取出来的样品也相应地提高。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以乙醇为溶剂采用索式回流提取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为100℃,乙醇体积分数为80%,提取时间为4 h,固液比为1∶30。上述条件下所得黄酮平均提取率为12.59%。药用植物中黄酮的定量检测常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对于黄酮单体的定量检测常采用前者,而对于总黄酮的测定,考虑到方法的快速、简便和可行性等,多采用硝酸铝分光光度法。该试验中,笔者参照相关文献[18]芦丁提取条件,采用硝酸铝比色法[19]在波长510 nm处测定样品溶液的吸光度。结果表明,芦丁浓度在48.75~377.31 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4);其相对标准差为0.21%,重复性良好;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9.10%,表明该方法测定结果稳定可靠。因此,该试验设定的技术参数和方法适用于鱼腥草全草中黄酮的定量分析。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鱼腥草全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且其资源丰富,药理作用广泛,有着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通过黄酮的提取率和黄酮含量的测定可知,改进的工艺优于常规工艺。参考文献:[1] 廖德胜,王敬勉.鱼腥草黄酮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2(2):81-83.[2] 吴佩颖,徐莲英,陶建生.鱼腥草的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3):62-64.[3] 魏秀俭,郭彦,时明芝,等.绿色食药明球——鱼腥草[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6(1):56-57.[4] 胡凤莲,倪细炉,刘文哲. 鱼腥草中总黄酮和槲皮素含量的动态变化[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128-4130.[5] 陈业高.植物化学成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6] 张睿,徐雅琴,时阳.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研究[J].食品与机械,2003(1):21-28.[7] 刘玉芬,夏海涛,杨树平.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剑麻花中总黄酮含量[J].食品科学,2005,26(9):418-422.[8] 胡敏,张艳红,胡艳.银杏黄酮甙的水浸提方法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1997,24(4):31-34.[9] 丁利君,吴振辉,蔡创海,等. 菊花中黄酮类物质提取方法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2,23(2):20-22.[10] 王兰珍,马希汉,王妹清,等.元宝枫叶总黄酮提取方法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1997,12(4):64-67.[11] 范志刚,麦军利,杨莉斌,等.微波技术对雪莲中黄酮浸出量影响的研究[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0,6(1):43-44.[12] 何熹,韩宁. CO2超临界萃取法提取玫瑰类黄酮及其保健功能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699-12700.[13] 郭孝武,张福成.超声提取对黄芩甙成分提出率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1994,19(6):348-356.[14] 刘树英,郑涛,刘俊男,等.沙棘黄酮提取方法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551-11552,11557.[15] 蒋益虹.荷叶黄酮的乙醇提取工艺优化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4,20(4):168-175.[16] 周石磊,王鸿飞,杜洁雄.柚皮中柚皮苷乙醇提取工艺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6,22(7):184-189.[17] 郑裕国,王远山,薛亚平,等.抗氧化剂的生产及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8] 韩志萍. 陕北红枣中总黄酮的提取及含量比较[J]. 食品科学,2006,27(12):560-562.[19] 蒋惠,孙红专,薛迎岚,等. 刺山柑果实中脂肪酸和黄酮含量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