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打印)
生理学简答题(打印)

1、神经—肌肉接触的兴奋传递过程答:神经冲动沿神经纤维到达末梢,末梢去极化,神经膜上钙通道开放,细胞外液中一部分Ca2+移入膜内,刺激小泡Ach释放,Ach通过接触间隙向肌细胞膜扩散,并与肌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使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可允许Na+、K+甚至Ca2+通过,结果导致终膜处原有静息电位减少,出现膜去极化,产生终板电位。
终板电位扩布到邻近一般肌细胞膜,使其去极化,达到阈电位引发肌肉动作电位,导致肌纤维收缩。
2、神经—肌肉接触兴奋传递的特点答:(1)化学传递。
传递的是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
(2)单向传递。
兴奋只能从神经纤维传向肌纤维。
(3)有时间延搁。
递质的释放、扩散与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需要时间,比在同一细胞上传导要慢。
(4)接点易疲劳。
需要依赖胆碱酯酶消除,否则发生持续去极化。
(5)接点易受药物或其他环境因素影响。
3、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可以分为四步答:(一)兴奋通过横管传导到肌细胞内部(二)横管的电变化导致终池释放Ca2+(三)Ca2+扩散到肌球蛋白微丝和肌动蛋白微丝交错区,和肌动蛋白微丝上的肌钙蛋白结合,从而触发收缩机制。
(四)肌肉收缩后Ca2+被回摄入纵管系统。
4.、血凝的基本过程答:血液凝固的生化过程,开始于血栓细胞的破裂,血栓细胞释放血小板凝血因子,使凝血致活酶原转变为凝血致活酶;凝血致活酶在Ca2+的协助下,使血液中的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后者促使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并逐渐收缩,形成血凝块。
第一步凝血致活酶原→凝血致活酶(血小板凝血因子)第二步凝血酶原→凝血酶(凝血致活酶、Ca2+)第三步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凝血酶)5、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答:1机械因素:血液和粗糙面接触,可使血小板迅速解体,释放凝血因子,加速凝血;用木条搅拌,可使纤维蛋白附着于木条上,血液不会凝固。
2.温度因素:血凝速度随温度降低而延缓。
3.化学因素:Ca2+和维生素K可以促进凝血,而柠檬酸钠、草酸钠、草酸钾则抑制凝血(除去血液中Ca2+);4.生物因素:肝素以及能刺激肝素产生的物质(如肾上腺素)都能使血凝延缓;抗凝血酶Ⅲ也是抑制凝血的因素。
2023年主治医师之消化内科主治306高分通关题库A4可打印版

2023年主治医师之消化内科主治306高分通关题库A4可打印版单选题(共50题)1、男性,26岁,排柏油便2天。
既往无胃病及肝病史,近期无服药史。
查体:血压70/40mmHg,心率120次/分,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及。
A.胃溃疡B.胃癌C.浅表性胃炎D.十二指肠溃疡E.应激性溃疡【答案】 D2、下列哪种物质不能使食管下端括约肌(LES)舒张A.促胰液素B.前列腺素EC.促胃液素D.胰高血糖素E.血管活性肠肽【答案】 C3、十二指肠溃疡好发部位是A.前壁B.上壁C.球后D.后壁E.下壁【答案】 A4、急性胰腺炎发病时首先被激活的胰酶是A.胰蛋白酶原B.糜蛋白酶原C.前磷脂酶D.前弹性蛋白酶E.激肽释放酶原【答案】 A5、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A.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B.脾显著肿大伴脾功能亢进C.肝掌,蜘蛛痣D.腹水E.齿龈出血【答案】 D6、血源性肺脓肿最常见的病原菌是A.大肠埃希菌B.变形杆菌C.肺炎克雷伯杆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E.草绿色链球菌【答案】 D7、男性,55岁,4个月来乏力、头晕,血红蛋白80g/L,平均红细胞体积59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28%,网织红细胞计数4%,血清铁450p.g/L,总铁结合力4800g/L。
既往体健。
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D.慢性炎症引起贫血E.再生障碍性贫血【答案】 B8、诊断结核性脑膜炎最可靠的依据是A.结核中毒症状B.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C.脑脊液细胞计数和生化检查D.脑脊液中找到结核菌E.胸片X线检查【答案】 D9、女,24岁,幼年有"支气管哮喘病"。
反复出现发作性气喘、咳嗽2年,每月发作2~4次,吸入煤烟或香烟烟雾后出现喘息,咳少量白色黏痰,口服抗生素及氨茶碱后缓解,无发作时如常人,曾胸片检查无异常,本次就诊查体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干湿鸣A.慢性支气管炎B.支气管肺癌C.支气管内膜结核D.支气管哮喘E.支气管扩张【答案】 D10、男性,55岁,清晨因叫不醒被送来急诊,以前曾有多次清晨不易唤醒、胡言乱语及行为异常,进甜食后可缓解。
消化内科工作总结(8篇)

消化内科工作总结(8篇)消化内科工作总结1在医院领导班子和护理部领导下,在医院各兄弟科室的支持帮助下,呼吸消化科全体护理人员协调一致,在工作上积极主动,不怕苦,不怕累,树立较高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结合呼吸消化内科的工作性质,围绕医院中心工作,求真务实,踏实苦干,较好地完成了本科各项护理工作任务,保证了科室护理工作的稳步进行。
取得了满意的成绩,现将上半年护理工作做如下总结:一、加强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1. 全面响应“内练硬功,外塑形象”,打造护士美好专业形象的“天使形象塑造工程”,进一步规范了全科护士的语言、服务、行为、举止。
2. 进一步规范了“无缝护理”:细化了护理服务内容,提升了主动服务意识,为患者提供了连续的、全程的、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3. 进一步完善了“限时护理服务”,通过晨会的学习和培训,工作的高效率及病人的满意度有了大幅提升,因此投诉率大幅降低。
二、进一步加强了安全管理,确保患者安全1. 我们以核心制度为指引,保障了护理安全,组织护士定期学习《护士管理条例》,增强护士法律法规意识。
2. 坚持查对制度:要求主班,服药班每日查对2次,每日护士长参加查对1次,详细核对病危,病重一级护理,测血压,各项护理,药物与治疗,并记录签字。
3. 对科室重点用药、高危用药进行定期检查,严格交接,规范管理。
4. 对病人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及时签订了安全协议书,对有安全隐患的病人进行及时评估,制定护理措施,并悬挂了警示标牌。
三、护士长带头建立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鼓励大家学习加强护士在职继续教育,灵活运用了品管圈技能,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学习、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四、实行了弹性排班制度及责任护士分层负责制。
合理的使用了人力资源,保质保量的为病人提供了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五、健康教育做到了规范化、普及化1.每位护士与各自所负责的病人加强了语言沟通,认真的完成了宣教工作。
2.科室充分利用起了宣传栏的作用、使健康教育知识上墙,以此来加强健康教育。
消化与吸收过程范文

消化与吸收过程范文首先,食物机械性分解。
食物在进入口腔后,经过咀嚼和混合液体(如唾液)的作用,变成软团状的食物,这样有助于食物更好地受到化学分解的影响。
同时,咀嚼还会刺激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中的酶(如淀粉酶)会开始化学分解食物中的淀粉等碳水化合物。
其次,食物化学分解。
经过口腔后,食物进入食道,然后通过食道到达胃。
在胃中,胃酸和胃蛋白酶开始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
胃液中的酶同时也起到杀菌的作用。
在胃中,胃液会将食物搅拌,形成糊状物。
这样可以使得胃液与食物更好地混合,加速食物的化学分解。
然后是吸收过程。
在胃中,经过化学分解后的食物,被转移到小肠。
在小肠中,食物会遇到来自胰腺和肠道腺体的消化液,这些消化液中含有多种酶,如脂肪酶、蛋白酶和淀粉酶等。
这些酶能够进一步分解食物中的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使得它们转化为更小的分子,便于利用。
另外,小肠中还存在着微绒毛和肠壁上的细胞间隙,在这些地方会发生对于小分子营养物质的吸收。
最后是转运过程。
吸收的营养物质会通过肠壁细胞被转运到体内。
肠壁上的微绒毛起到增大吸收面积的作用,而肠壁细胞则运用被动扩散、主动转运和体液引力等方式将吸收的营养物质转移到肠道血管或淋巴管。
转运的目的是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运输到全身细胞,并提供给细胞进行代谢和生命活动。
总的来说,消化与吸收过程是一个综合的、连续的生物化学过程。
它需要合理咀嚼食物,利用化学和生物学的手段将食物分解为小分子营养物质,并通过细胞摄取和转运将这些营养物质运输到全身细胞,为身体提供能量和养分。
这个过程的顺利进行对于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和健康非常重要。
消化系统教案

03 实验步骤:
04
准备消化系统 模型,了解各 部分的结构和
功能
05
模拟消化过程, 观察各部分的 消化酶和食物
的相互作用
06
记录实验现象, 分析实验结果
07 实验注意事项:
08
保持实验环境 的清洁和卫生
09
正确操作实验 仪器和设备
10
确保实验安全, 避免伤害到实
验人员
消化系统的研究进展
1
消化系统生理学 研究:对消化系 统生理机制的研 究,如消化酶、
胃蠕动:胃部 肌肉收缩,使 食物与胃液充 分混合
胃排空:食物 与胃液混合形 成食糜,通过 幽门进入小肠
小肠的消化过程
01
食物在小肠内被分解成小分子 物质
02
小肠分泌的消化酶将食物分解成 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酸
03
小肠壁细胞吸收葡萄糖、氨基酸 和脂肪酸
05
小肠壁细胞吸收营养物质,并将 其输送到血液中
04
小肠壁细胞分泌的消化酶将食物 残渣分解成可吸收的营养物质
06
小肠壁细胞分泌的消化酶将食物 残渣分解成可吸收的营养物质, 并将其输送到血液中
大肠的消化过程
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电
01
解质,形成粪便 大肠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
02
肠和直肠 大肠中的细菌对食物的消化和吸
03
收起到重要作用 大肠的消化过程包括吸收水分、
胃肠道运动等
3
消化系统微生物 研究:对消化系 统微生物群的研 究,如肠道菌群、
口腔菌群等
2
消化系统病理学 研究:对消化系 统疾病的研究, 如胃炎、肠炎、
消化道溃疡等
4
消化系统遗传学 研究:对消化系 统遗传因素的研 究,如基因突变、
2023年主治医师之消化内科主治306高分通关题库A4可打印版

2023年主治医师之消化内科主治306高分通关题库A4可打印版单选题(共50题)1、肺结核( )A.刺激性咳嗽,反复发生或持续痰中带血,伴胸痛,恶病质B.急性起病,畏寒高热、咳大量脓臭痰C.反复咳嗽、咳脓痰,时有咯血,杵状指D.低热、盗汗,湿啰音位于锁骨上下、肩胛间区E.反复咳白泡沫痰,以冬春季节交替时明显【答案】 D2、正常心尖搏动位于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侧A.0.5~1.0cmB.1.5~1.9cmC.0.1~0.4cmD.1.1~1.4cmE.2.0~2.4cm【答案】 A3、男,36岁,5年前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曾胸片检查右上肺病灶,抗结核治疗8个月后停药,复查胸片发现病灶钙化,今日出现咯血,量约200mlA.支气管动脉造影B.胸部高分辨CT检查C.痰培养D.胸部正侧位片E.痰找抗酸杆菌【答案】 B4、腹泻A.硫糖铝B.阿托品C.法莫替丁D.枸橼酸铋钾E.米索前列醇引起下述副作用最常见的药物分别是【答案】 C5、二尖瓣区收缩期器质性杂音的听诊特点不包括A.高调B.性质粗糙C.吸气时增强D.向左腋下传导E.吹风样【答案】 C6、男性,28岁。
既往健康,胸片示右上肺结核,痰菌(+),应用常规量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口服,链霉素肌注,2周后,患者仍有低热盗汗。
A.诊断无误B.合并肺外结核C.肺内可能合并感染D.抗结核药量相对不足E.同时患有其他发热性疾病【答案】 A7、男性,65岁。
20年前诊断为右心衰竭,15年前诊断为肝硬化。
下列哪项不可能出现A.肝脏增大B.肝脏缩小C.AFP增高D.下腔静脉增宽E.肝静脉增宽【答案】 C8、长效干扰素与利巴韦林联合是目前治疗哪种肝炎的最好方法A.丁型肝炎B.丙型肝炎C.戊型肝炎D.乙型肝炎E.甲型肝炎【答案】 B9、男性,50岁。
反复咳嗽、咳痰4年,近半年来发作时常伴呼吸困难。
体检:双肺散在哮鸣音,肺底部有湿罗音。
肺功能测定: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为55%,残气容积/肺总量为35%。
消化内科常用药物(内容全面精美打印版本)

消化内科常用药1.抗酸、治疗胃炎、消化性溃疡药⑴中和胃酸抑制分泌药①抗酸药:是一类弱碱性物质,口服能中和胃酸碳酸氢钠:0.5g/片治疗胃酸过多,代谢性酸中毒及高钾血症,,用法:餐前服用注意事项:静脉滴注时应防止渗漏,应注意给药速度,5%碳酸氢钠为高张性溶液,滴注过快会抑制心脏,使血压骤降,不利于心脏复苏;对血钾过低者不宜立即应用,忌与酸性药物配伍,除普鲁卡因胺外,不宜与其他常用的心肺复苏药物合用;口服易产生CO2,将要穿孔的溃疡患者忌用铝碳酸镁(胃达喜):500mg/片治疗消化性溃疡,胃炎,用法:每次1~2片,3次/日,餐后1~2小时或睡前咀嚼服用注意事项:大剂量服用可能有胃肠道不适,如消化不良和软糊状便,肾功能不全者长期服用应定期监测血中的铝含量,可影响四环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的吸收。
磷酸铝(洁维乐凝胶):20g/包治疗消化性溃疡,胃炎,食管炎,胃酸过多等用法:用前先摇匀,挤出凝胶直接服用,也可就水服用,成人每天2次,每次1包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可见恶心、呕吐、便秘、大剂量可致肠梗阻;长期服用可致骨软化、脑病、痴呆及小红细胞性贫血,本品可影响某些药物的吸收。
大黄苏打:0.3g/片有健胃、制酸作用,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酸过多用法:每次1~3片,3次/日②H2受体阻断剂:可拮抗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雷尼替丁Ranitidine:针剂50mg/支胶囊0.15g/粒注意事项:部分患者有过敏反应,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甚用,8岁以下儿童禁用,能减少肝血流量,当与药物伍用时,如华法林、利多卡因、环孢素、地西泮、普萘洛尔(心得安)等,可增加上述药物的血浓度,延长其作用时间和强度,有可能增加某些药物的毒性,值得注意西咪替丁cimetidine(泰胃美):400mg/800mg用法:口服,活动期:每晚一次,每次800MG,睡前服或每日两次,早晚个一次,每次400MG,连服4-6 周;预防溃疡复发:每日一次,每次400MG,连服6个月注意事项:少数患者有轻度、暂时性腹泻,疲倦,眩晕。
消化内科技术操作规范.

消化内科技术操作规范消化神经中心第一章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上消化道内镜能清晰地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壶腹至降段的黏膜形态及病变如有病变可作活体组织病理学和细胞学检查以确定诊断。
【适应证】1.有上消化道症状,包括上腹不适、胀痛、烧心及反酸、吞咽不适梗噎、嗳气、呃逆及不明原因食欲不振、体重下降贫血等;2.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不能确定病变或症状与钡餐检查结果不符者;3.原因不明的急慢性上消化道出血或须做内镜止血治疗者;4.须随访的病变如溃疡病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等;5.高危人群食管癌胃癌高发区的普查;6.须做内镜治疗者。
【禁忌证】1.食管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2.严重心肺肾脑功能不全及多脏器功能衰竭者;3.精神病及意识明显障碍不能合作者。
【术前准备】1.器材:内镜、光源主机、活检钳、细胞刷、必要的各种治疗器械、表面麻醉剂、各种急救药品备用以及内镜消毒设备。
2.技术准备:了解病史检查目的特殊要求其他检查情况有无内镜检查禁忌证,有无药物过敏及急慢性传染病等。
向患者说明检查目的及配合检查须注意的事项,术前禁食6-8小时,已做钡餐检查者须待钡剂排空后再做胃镜检查,幽门梗阻患者应禁食2-3天,必要时术前洗胃。
最好排空大小便。
咽部麻醉检查前15分钟用2%-4%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喷雾或口含,也可含服麻醉祛泡糊剂,有麻醉药过敏史者可不用麻醉。
不必常规应用镇静剂、解痉剂,对个别精神紧张或胃肠蠕动强者可在检查前15分钟肌内注射阿托品0.5mg或丁溴东莨菪碱10mg或行清醒镇静麻醉。
术前常规检查各项器材是否齐备。
3.操作方法及程序:(1)患者体位:患者取左侧卧位,头部略向前倾双腿屈曲;如患者有活动假牙宜取出,松解领口和裤带,轻轻咬住牙垫。
(2)插镜:①单手法:术者面向患者左手持内镜操纵部,右手在距离镜端处持镜使镜面对准患者舌根部,将镜端自牙垫中插至咽后壁,左手调节旋钮方向,使之顺利到达咽喉部,嘱患者做吞咽动作,顺势轻柔地插入食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波电位(Slow Wave Potential) 慢波电位
• 起步细胞:Cajal 细胞 起步细胞: 细胞(Interstitial Cajal cell, ICC) • 产生机制 生电性钠泵的周期活动 产生机制:生电性钠泵的周期活动 • 慢波电位本身不引起肌肉收缩
Slow wave Spike potentials
消化道平滑肌的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 消化道平滑肌的静息电位
• -50~-60mV,不稳定 不稳定 • 机制 K+ 外流为主,并有 +、Cl-及Ca2+参与 机制: 外流为主,并有Na
慢波电位(Slow Wave Potential) 慢波电位
• 在RP基础上发生的自发性去极化和复极化的节律电 基础上发生的自发性去极化和复极化的节律电 位变化, 位变化,又称基本电节律 (basic electrical rhythm) • 波幅 ~15mV,时程几秒至十余秒 波幅5~ , • 消化道不同部位,频率不同: 消化道不同部位,频率不同: 胃 3次/分, 十二指肠 12次/分, 回肠末端 8-9次/分 次分 次分 次分
颈粘液细胞
壁细胞
肠嗜铬样细胞 主细胞
胃的分泌细胞
• 泌酸腺 泌酸腺(Oxyntic glands) - 壁细胞 - 主细胞 - 颈粘液细胞 • 幽门腺 幽门腺(Pyloric glands) - G细胞 细胞 - 粘液细胞
盐酸的分泌机制
H+ :由H2O分解产生,H+泵分泌 分解产生, 分解产生 Cl-:Cl-- HCO3-逆向交换入胞,通过 -通道分泌 逆向交换入胞,通过Cl
消化道壁的结构
浆膜层 粘膜
粘膜下层
肌层
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
• • • • • 兴奋性较低、 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 自律性缓慢且不规则 有紧张性 伸展性大 对化学、温度、 对化学、温度、机械牵张刺激敏感
消化道平滑肌的电生理特性
Membrane potential in intestinal smooth muscle
盐酸的分泌机制
• H+ 的来源:H2O 的解离 的来源: • Cl- 的来源:基底侧膜 HCO3--Cl- 逆向交换 的来源: • HCO3- 的生成:碳酸酐酶催化 的生成: • H+ 分泌:顶端膜上的 +- K+ -ATP酶 分泌:顶端膜上的H 酶 • Cl- 分泌 顶端膜上的 - 通道 分泌: 顶端膜上的Cl
复极化的 离子流
K+外流
小结: 小结 消化道平滑肌的电活动
小结: 小结 消化道平滑肌的电活动与平滑肌收缩
慢波电位是平滑肌的起步电位, 慢波电位是平滑肌的起步电位,控制平滑肌收缩的节律
消化道的分泌功能 • 外分泌 外分泌(Exocrine): 消化液
- 唾液腺 - 胃腺 - 胰腺的外分泌 -肝 - 肠腺 (唾液) 唾液) 唾液 (胃液 胃液) 胃液 (胰液 胰液) 胰液 (胆汁 胆汁) 胆汁 (肠液 肠液) 肠液
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 递质: 递质:去甲肾上腺素 作用:抑制胃肠运动和分泌 作用:抑制胃肠运动和分泌
内在神经系统(Intrinsic nervous system)
粘膜下神经丛(Submucosal plexus) 粘膜下神经丛 • 分布:粘膜下层 分布: • 递质: ACh、VIP 递质: 、 • 功能:支配腺细胞、上皮细胞及血管,调节胃肠道的分泌 功能:支配腺细胞、上皮细胞及血管, 和局部血流量 肌间神经丛 (Myenteric plexus): • 分布:环形肌和纵行肌之间 分布: • 递质: ACh 、 substance P(兴奋 ; 递质: 兴奋); 兴奋 VIP、NO (抑制 、 抑制) 抑制 • 功能:支配平滑肌细胞,调节胃肠运动 功能:支配平滑肌细胞,
内在神经系统(Intrinsic nervous system)
包 括感 觉 、 运 动和 中 间 神经元, 神经元,构成一个完整且 相对独立的局部反射系统
胃肠内在神经系统与外来神经间的联系
肠神经系统接受肠壁感觉神经元的传入信号, 肠神经系统接受肠壁感觉神经元的传入信号,并接受外 来神经的支配
消化道的局部和中枢性神经反射
消化期胃液分泌的调节
肠期(Intestinal phase) 肠期 • 刺激因素 — 食物对上段小肠粘膜的机械性和化学性刺激 • 分泌特点 — 占总量的 占总量的10% ,酸少,酶少 酸少,
副交感神经兴奋:分泌大量稀薄的、 副交感神经兴奋:分泌大量稀薄的、酶含量丰富的唾液 交感神经兴奋: 交感神经兴奋:分泌粘稠的唾液
咀嚼与吞咽 (mastication and deglutition)
吞咽: 吞咽: • 口腔期(随意动作) 口腔期(随意动作) • 咽期(反射动作) 咽期(反射动作) • 食管期(食管蠕动) 食管期(食管蠕动)
动作电位—锋电位 动作电位 锋电位(Spike potential) 锋电位
消化道平滑肌和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比较
消化道平滑肌 持续时间 去极化的 离子流 长 (10-20ms) 神经纤维 短 (1-2ms)
大量Ca2+ 内流 少量 +内流 Na+内流 内流, 少量Na 大量 慢Ca2+ -Na+通道 快Na+通道 K+外流
Smooth muscle contraction
动作电位—锋电位 动作电位 锋电位(Spike potential) 锋电位
• 锋电位的频率取决于慢波电位去极化的程度
Threshold
动作电位—锋电位 动作电位 锋电位(Spike potential) 锋电位
动作电位的频率、 动作电位的频率、时程决定平滑肌收缩的力量和持续时间
脑-肠肽(Brain-Gut Peptide) 肠肽
在胃肠道和神经系统中双重分布的肽类激素
消化道的神经支配
外来神经系统
• 交感神经 • 副交感神经
内在神经系统
• 又称肠神经系统 (Enteric nervous system)
外来神经系统(Extrinsic nervous system)
副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递质: 主要为Ach 递质 主要为Ach 作用: 作用:促进胃肠运动和分泌
Why?
胃粘膜处于高浓度酸和蛋白酶的环境中, 胃粘膜处于高浓度酸和蛋白酶的环境中, 为什么胃粘膜未被消化破坏? 为什么胃粘膜未被消化破坏?
胃粘膜的保护性屏障
Tight junction
• 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粘液• 胃粘膜屏障
胃粘膜保护屏障的破坏与胃溃疡 胃溃疡 (Peptic ulcer)
促进胃液分泌的主要物质
消化和吸收
• 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吸收的小 消化: 分子物质的过程 - 机械性消化:消化道的运动 机械性消化: - 化学性消化:消化酶的水解 化学性消化: • 吸收:消化后的食物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 吸收: 或淋巴液的过程
口腔内消化
唾液 (Saliva)
• pH 6.7~7.0,低渗 , • 水 (97-99.5% ) • 无机盐 – Na+, K+, Cl–, PO42–, HCO3–等 • 有机物 – 唾液淀粉酶 ,溶菌酶等
内源性刺激物 Ach 胃腺的靶细胞 壁细胞 (HCl) 主细胞 (pepsinogen) 粘液细胞 (mucus) 壁细胞 (HCl)
Gastrin
Histamine
壁细胞 (HCl)
胃酸分泌的调节
G cell
消化期胃液分泌的调节
The greater the appetite, the more intense is the stimulation
开放型 闭合型
Endocrine cells in GI tract
胃肠激素的生理作用
• 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管的运动 • 调节其它激素的释放 • 对消化道组织的代谢和生长的营养作用 • 影响免疫功能
胃肠激素的作用方式
• 远距分泌 远距分泌(telecrine) • 旁分泌 (paracrine) • 神经内分泌 (neurocrine) • 腔分泌 (sotinocrine) • 自分泌 (autocrine)
食管的蠕动
食管下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 食管下括约肌
• 食管下端与胃连接处的高压区,阻止胃内容逆流入食管 食管下端与胃连接处的高压区, 端与胃连接处的高压区
胃内消化
胃腺(Gastric Glands)
• Cardiac gland (贲门腺 贲门腺) 贲门腺 • Oxyntic (or gastric ) gland • Pyloric gland (幽门腺 幽门腺) 幽门腺
内因子的分泌 (Intrinsic Factor)
• 分泌细胞:壁细胞 分泌细胞: • 作用:促进VitB12 的吸收 作用:促进
幽门腺的分泌
• 大量的粘液 • 胃泌素 胃泌素Gastrin • 少量的胃蛋白酶原 (粘液细胞 粘液细胞) 粘液细胞 (G 细胞 细胞)
粘液和碳酸氢盐的分泌
粘液: 粘液: • 由泌酸腺中的颈粘液细胞、胃粘膜表面的上皮细胞、幽 由泌酸腺中的颈粘液细胞、胃粘膜表面的上皮细胞、 门腺共同分泌 • 具有较强的粘滞性,在粘膜表面形成厚约500µm凝胶层 具有较强的粘滞性,在粘膜表面形成厚约 µ 凝胶层 碳酸氢盐: 碳酸氢盐: • 非泌酸细胞分泌 • 基础状态下,其分泌速率仅为H+的5% 基础状态下,其分泌速率仅为H
(等渗液 等渗液) 等渗液
(低渗液 低渗液) 低渗液
唾液的生理功能
• 湿润并溶解食物,以利吞咽及产生味觉 湿润并溶解食物, • 分解淀粉为麦芽糖(唾液淀粉酶) 分解淀粉为麦芽糖(唾液淀粉酶) • 杀菌作用(溶菌酶) 杀菌作用(溶菌酶) • 清洁、保护口腔 清洁、 • 排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