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电阻抗方法测量液体胃排空的研究_李章勇

合集下载

基于阻抗法的胃排空检测

基于阻抗法的胃排空检测
W AN G e , REN W i Cha - h , LIZha g- o o si n y ng, W EIJn m i i - n
( stto Bo dcl n ier g C o g ig iesyo P s & T l o I tue f imei gne n , hn qn v r t f ot ni aE i Un i s e cmmu iao , h n q g 0 0 5 PRC i ) e nct n C o g i 0 6 , ..hn i n4 a
较 好 ,可 直 接 用 于 评 价 与 胃节 律 有 关 的 疾 病 ,但 胃排 空 参
这意味着 胃的阻抗信息变 化较明显 ,因此 胃是人体 内比较容
易提取 阻抗信息 的器 官之一 。本文就 是利用这 一特性进 行 胃排空检测 ,为实现新 的 胃动力评价方法奠定基础 。
数反 映的是 胃动力指标 ,而后者是一个复杂 的电活动 一机械 收缩和传导的过程 ,且 胃电与胃的收缩和运动的关联性不 强 , 其能否用 于判定 胃排 空异常存 在着争议n, 6。因此 ,临床检查 7 1 中仍 缺乏方便 的、有效 的 、可重复使用 的检测 方法作为诊断
0引言
当患者 出现腹 胀 、食欲不振 、易饱 、恶心 、呕 吐等 消化
1生 物 电阻抗 技术
生物 电阻抗 技术是利用生 物组织及器官 的电学特性来 提
不 良症状 时 ,临床 医生 常会考 虑到 胃排空异常 ,需要进 行相
应检测 。而在临床应用 的一 些 胃排空 检测方法 中旧,放 射性 核素检测 法 ,其定量性 和重 复性 非常好 ,是 胃排 空检测的金
tn e t r tl l c i g.I t spa r w t ci n me o sde e o ed ba e n bi lcrc li ie t ssa e sil a k n n hi pe,ane dee to t d i v l p s d o oee tia mpe nc .U sng t e m e od h da e i h t h ,w e

生物电阻抗方法测量液体胃排空的研究

生物电阻抗方法测量液体胃排空的研究
维普资讯
J
中 国组 织 工 程 研 究 与临 床 康 复 o u r n a l of C l i n i c a l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v e
2 筹, 眷 劳
Tis
s u e


2008
e s e a r c

03
M

25
h 25
c o n s
ta n t s o u r c e tee r s

e
c tr o
s
pr
p l if
e r
de
m o
d u la t i o

n
/ lt e i f
r m
c
ir c
o
u
it

da ta
r e
u
a c
q u i s itio
w
c a
n
s
y s te
d
pu t e
g
a s
y
f M
d ic
出版

E
n
g in
e e r
in g R
h
a r c
2008
Vo l 1 2

N
o
i 3
生物 电阻抗方法测量液体 胃排空的研 究冰冰冰冰☆
李章 勇
L iq










任超 世
t by
n

u
id g
n

a s
t r ic
g
e m
p t y in g

生物电阻抗法(BIA)测量学生人体成分的应用性研究(二)

生物电阻抗法(BIA)测量学生人体成分的应用性研究(二)

生物电阻抗法(BIA)测量学生人体成分的应用性研究(二)作者:何春林顾秀华左坤平越来源:《职业时空》2011年第10期摘要:生物电阻抗法(BIA)在身体成分测量方面的应用已经趋于完善,已经被越来越广泛的医学界认可。

从生物电阻抗法的测试原理、数据含量、精确度以及特点出发,对运用生物电阻抗法测量身体成分进行综合阐述,并通过对生物电阻抗法测量身体成分优点以及发展趋势的论述,认为生物电阻抗法是测量学生人体成分的最佳方法,以期望推动其在学校学生体质测试中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BIA;原理;数据含量;精确度;特点;发展趋势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与未来。

在当前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状况下,加强对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监测与研究不但重要而且十分迫切。

身体成分是指组成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的总成分。

根据生理作用的不同,人体可以分为体脂和瘦体重。

在医学临床与基础研究中,测量人体成分具有重要的价值。

通过测量,可以确定人体成分的正常值范围,可以评价生长发育、成熟以及老化的进程,有助于对营养状况进行评定以及对患病风险进行评估等[1]。

人体成分比例,可以反映骨骼肌质量、脂肪质量、体脂率、腰臀比、营养状况、体液平衡状况,提供人体正常值范围,评价生长发育等。

但在现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项目中,全面的人体成分测试在绝大多数学校是空白,现行学生身体形态测试项目只是反映学生的身高体重指数,不能全面、直观地反映例如骨骼肌质量、脂肪质量、体脂率、腰臀比以及营养评估等,因此,分析研究适合于学校的操作便捷、测试内容丰富、体现数据精确,并能在学生人体成分测试广泛运用的测试方法,进而为学生开具针对性的运动处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对体质健康的认识,提高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质量,促进学生体质的全面提高。

一、生物电阻抗法(BIA)研究综述有关调查总体表明,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是在下降的。

还有很多学者对于不同学校的学生进行了体质研究,但是结果却不尽相似,有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学生的正常体重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0%都不到,有学者研究显示,学生总体偏瘦。

无创电阻抗胃动力检测与评价

无创电阻抗胃动力检测与评价

无创电阻抗胃动力检测与评价任超世;李章勇;王伟;赵舒;邓娟【摘要】背景:采用生物阻抗方法,可无创提取与胃动力学状况相对应的生理、病理信息,获取胃的收缩、蠕动、传导及排空过程信息,实现胃动力功能的检测与评价.但阻抗法用于消化过程的较早研究工作多集中在胃排空方面,直接提取胃运动信息用于胃动力检测与评价的较少.目的:从电-机复合机制的高度认识胃动力,建立一种无创、方便的阻抗胃动力检测方法.方法:在总结阻抗胃动力信号特征的基础上,介绍了阻抗胃动力检测方法,开展了用于液体胃排空测量、餐前后胃动力对照、不同时段胃动力对照、药物影响等基础实验,并验证了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力检测和胃炎患者胃动力评价等方面的初步应用.结果及结论:采用生物阻抗方法,依据胃组织和胃内食物的电特性及其在消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可提取与胃动力学状况相对应的生理、病理信息,分析胃的收缩、蠕动、传导及排空过程,实现胃动力功能的无创检测与胃运动状况的评价.【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10(014)009【总页数】5页(P1653-1657)【关键词】生物电阻抗;胃动力;电-机复合机制;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炎;数字化医学【作者】任超世;李章勇;王伟;赵舒;邓娟【作者单位】重庆邮电大学生物信息学院,重庆市,400065;重庆邮电大学生物信息学院,重庆市,400065;重庆邮电大学生物信息学院,重庆市,400065;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天津市,300192;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天津市,3001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2.20 引言胃肠动力学是一门迅速发展、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1]。

长期以来,人们对胃动力功能的研究落后于对胃的内、外分泌功能及胃的形态学的研究,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方便、有效的胃动力学检查手段[2]。

电阻抗技术是一种利用组织与器官的电特性及其变化规律提取与人体生理、病理状况相联系的生物医学信息的检测技术,具有无创、廉价、方便和功能信息丰富等特点[3]。

电阻抗成像技术在建立胃阻抗激励模型中的应用

电阻抗成像技术在建立胃阻抗激励模型中的应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建模 可 以向后 期 的 胃运 动三 维 ( 容 积 )阻抗 成像 技 术发 展。钊‘ 对 上 述 三 维成 像 以及逆 问题 重构 ,项 目组住 传统 止 则化算 法 和一 步牛 顿 法 的研 究基础 上 ,提 出用重 构 模型 的有 限元 拓 扑结构 来描 述 各 单元 电 导率 间差 值 , 形成 变差 泛 函 数 , 以此 作 为 正 则 化 算法 的罚 函 数 项 ,构建 一种 新 的求解 方法 ,使方 程 的解最 大程 度地 逼近 且 能够 稳 定 收敛 ,并 对 所 反 映 的物 理 信 息有 较 高 灵敏 度 及抗 噪性 。传 统 的 T i k h o n o v 正 则化 算法 在 目标 函数 中加 入一 个 罚 函数来 实现 对解 的阻 尼 作 用 ,达到 使解 稳 定的 目的 , 同时在 一定 程度 上保 证 了解 的空 间 分辨 率 。其一 般形 式如 下: & = 一 ・ ,x ) 一 v l ( 1 ) 其 中J 为雅 克 比矩 阵 场 域 的灵 敏度 关 系 ,&} ≠ 9 5 5 : 是T i k h o n o v 正 则 化 参数 ,I 是正 则 化矩 阵 。将 罚函 数项 & 9 4 9 : 添 加 到T i k h o n o v 正
区域 部 分和纵 向建模 的方 式来进 行 胃病 变三维模 型 的研 究。 结果 与结论 :通 过三 维模 型 ,可 以很 容 易的 看 出病 变位 置 ,本研 究提 出了一种 胃 部病 变的三 维 电阻抗模 型 .该模 型具 有较 高的 灵敏度 ,能清晰 地反 应病 变位 置 ,本研 究对 三 维 胃运 动 空f  ̄ E I T 重构 具有 重要价 值
图2截面胃体 有限元剖分模型 纵 向建模 : 纵 向信 号传 递 过 程 采 用离 体 动 物 实 验 观 察 ,通 过 切 面 和 纵 向

电阻抗胃动力信息检测与处理方法

电阻抗胃动力信息检测与处理方法

电阻抗胃动力信息检测与处理方法李章勇;赵舒;王妍;沙洪;任超世【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08(012)004【摘要】目的:从电-机复合系统的认识高度,研究采用生物电阻抗技术的无创胃动力测量和评价方法,研制专用实验检测系统.方法:采用生物电阻抗技术从体表进行无创胃动力检测,并与同步胃电相结合,研究食物消化过程中的电-机特性,包括节律、传导、胃排空过程以及其影响因素;运用小波变换分离、提取胃阻抗信号;通过能谱和频谱分析方法,根据主能量和支配频率将信号分类; 设置并计算胃动力参数,包括节律、频率谱、功率谱、动态谱、主频变异系数FIC、主频下功率变异系数PIC等.结果:建立了生物电阻抗无创胃动力测量和评价方法,研制了专用实验检测系统.28例受试者在不同时段的胃动力对照实验结果表明,胃动力参数2~4 cpm收缩节律比、2~4 cpm功率比、主频变异系数FIC在下午时段比上午明显增加,但主频下功率变异系数PIC没有显著性变化;餐前、餐后胃动力对照实验结果表明,空腹时胃运动的节律比较紊乱,进食后节律性增加;药物对胃动力影响实验表明铝碳酸镁片的作用在于中和胃酸,多潘立酮片有促进胃动力的功效.结论:采用无创生物阻抗方法和同步胃电测量相结合的技术,可研究复杂的胃动力电-机过程,包括节律性、传导性、胃排空过程以及影响因素,可为胃动力测量和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有效的无创方法.【总页数】4页(P647-650)【作者】李章勇;赵舒;王妍;沙洪;任超世【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重庆市,400016;重庆邮电大学生物信息学院,重庆市,400065;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重庆市,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重庆市,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重庆市,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重庆市,40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相关文献】1.电阻抗成像胃动力功能检测的初步研究 [J], 王磊;赵舒;田云杰;邓娟;王妍;沙洪2.无创电阻抗胃动力检测与评价 [J], 任超世;李章勇;王伟;赵舒;邓娟3.无创检测与评价胃动力功能(综述)——生物电阻抗方法 [J], 赵舒;任超世4.电阻抗断层成像与胃排空和胃动力检测 [J], 任超世;王妍;赵舒5.生物电阻抗胃动力检测与评价 [J], 任超世;李章勇;赵舒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bioelectric impedance analysis

bioelectric impedance analysis

bioelectric impedance analysis bioelectric impedance analysis(生物电阻抗分析)是一种测量人体组织中电流通过的方法。

它是一种常见的非侵入性技术,用于评估人体组织中的脂肪含量、肌肉质量和身体液体等。

第一步:简单介绍生物电阻抗分析生物电阻抗分析是一种通过在人体中施加微弱电流来测量电流通过的技术。

这种电流通过电极放置在人体上的特定位置,从而测量组织对电流的阻抗。

根据电流通过的难易程度,可以推断出组织的脂肪含量、水分含量和肌肉质量。

第二步:生物电阻抗分析的原理和方法生物电阻抗分析是基于人体组织对电流的阻抗属性来测量的。

人体组织主要由细胞、水分和脂肪组成,而这些成分对电流的通过有不同的阻抗。

生物电阻抗分析经常使用双频率或多频率电流,在人体上的特定位置放置电极。

通常在脚掌和手掌间测量电流的通过,因为这两个部位的身体组织含水量较高,可以提供更精确的测量结果。

测量过程中,电流经过人体组织后,根据电流通过的难易程度,测量仪器可以计算出脂肪含量和肌肉质量的估算值。

这是因为脂肪组织对电流的阻抗较低,而肌肉组织对电流的阻抗较高。

第三步:生物电阻抗分析的应用生物电阻抗分析广泛应用于健康领域,例如体重管理、营养评估和运动训练等。

1. 体重管理:通过测量体脂含量,生物电阻抗分析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体脂百分比。

对于想要减重或控制体重的人来说,这些信息可以指导饮食和运动计划。

2. 营养评估:生物电阻抗分析可以测量人体的瘦体重和水分含量,从而评估人体的营养状况。

通过监测这些指标,医生和营养师可以为个体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3. 运动训练:生物电阻抗分析可以帮助运动员和健身爱好者监测肌肉质量的变化。

通过定期测量肌肉质量的变化,运动员可以了解自己的训练效果,并相应地调整训练计划。

第四步:生物电阻抗分析的优缺点尽管生物电阻抗分析是一种便捷且非侵入性的技术,但它也有一些优缺点。

生物电阻抗测量方法、接触阻抗测量方法及其装置[发明专利]

生物电阻抗测量方法、接触阻抗测量方法及其装置[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509607.8(22)申请日 2020.06.05(71)申请人 武汉励石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地址 443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茅店村博瀚科技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二期1幢B单元9层1号(72)发明人 宋永红 (74)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代理人 王佩(51)Int.Cl.A61B 5/053(2006.01)A61B 5/00(2006.01)(54)发明名称生物电阻抗测量方法、接触阻抗测量方法及其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电阻抗测量方法、接触阻抗测量方法及其装置,采用包含至少三个电极点的电极片进行测量,每个电极片上的电极点包含互相之间不完全相同的三组电极点A、B、C,所述接触阻抗测量方法包含如下步骤:将一电极片上的A组电极点断开连接,将所述电极片上的B组和C组电极点连接激励输出和采样输入,得到B组和C组电极点之间的复阻抗Z BC ,然后采用的同样的方法测量得到Z AC 、Z AB ,然后基于前面的测量结构,建立方程,得到电极点与生物体之间的接触阻抗′。

本发明用于每次测量生物复阻抗之前,先将这一时刻的电极与生物体之间的接触阻抗测量到,在紧随其后的生物复阻抗结果测得后,减去接触电阻,可以实现了对测量结果的校正。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8页 附图4页CN 111728612 A 2020.10.02C N 111728612A1.一种应用于生物电阻抗测量的接触阻抗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包含至少三个电极点的电极片进行测量,每个电极片上的电极点包含互相之间不完全相同的三组电极点A、B、C,所述接触阻抗测量方法包含如下步骤:将一电极片上的A组电极点断开连接,将所述电极片上的B组和C组电极点连接激励输出和采样输入,得到B组和C组电极点之间的复阻抗Z BC;将所述电极片上的B组电极点断开连接,将所述电极片上的A组和C组电极点连接激励输出和采样输入,得到A组和C组电极点之间的复阻抗Z AC;将所述电极片上的C组电极点断开连接,将所述电极片上的A组和B组电极点连接激励输出和采样输入,得到A组和B组电极点之间的复阻抗Z AB;通过联立求解下述方程,得到电极点与生物体之间的接触阻抗′:Z AA′+Z A′O+Z OB′+Z B′B=Z ABZ BB′+Z B′O+Z OC′+Z C′C=Z BCZ AA′+Z A′O+Z OC′+Z C′C=Z AC其中,Z AA′、Z BB′、Z CC′分别为A、B、C电极点与生物体之间的接触阻抗,Z A′O+Z OB′、Z B′O+Z OC′、Z A′O+Z OC″分别为AB、BC、AC点之间除去接触阻抗外的实际生物阻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第12卷 第13期 2008–03–25出版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March 25, 2008 Vol.12, No.13Institute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Tianjin 300192, ChinaLi Zhang-yong ☆,Doctor, Associate professor,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Tianjin 300192, China renbme@Correspondence to:Ren Chao-shi,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Tianjin 300192, China bmeren@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60471041*, the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o. A2004-61*,A2005-80*, G2005-5*Received:2007-10-10Accepted:2007-11-09生物电阻抗方法测量液体胃排空的研究****☆李章勇,沙 洪,赵 舒,王 妍,任超世Liquid gastric emptying measurement by an electrical bio-impedance techniqueLi Zhang-yong, Sha Hong, Zhao Shu, Wang Yan, Ren Chao-shiAbstractAIM: To seek a convenient effective non-invasive gastric emptying way, we develop a new approach based on bio-impedance technology to obtain the liquid gastric emptying curve and measure the half of gastric emptying time.METHODS: An impedance measurement system using four-electrode method has developed. The measurement system consists of sine signal generator, constant-source, electrodes, preamplifier, demodulation/filter circuit,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and a computer. Twenty-four healthy volunteers (20 to 21 years old), fasting breakfast, drunk 400 mL of pure water with 37 ℃. The human gastric emptying test lasted about 30 minutes. The half gastric emptying time (GET/2) was calculated by the gastric emptying curve of impedance. All subjects signed the informed consent.RESULTS: The base impedance was constancy in fasting for all volunteers. The amplitude of impedance was step up sharply after drinking 400 mL water, and then decreased quickly, at last slow-moving step down to the base impedance. The average of GET/2 was (8.78±1.76) minutes in the experiments of 24 samples.CONCLUSION: The new approach based on bio-impedance technology is influenced by many factors such as gastric secretion, components of test meal. But the non-nutrient fluid that has low electric conductivity and has no impact on stomach can be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mptying curve of impedance and gastric volume. The method can extract gastric emptying signal, accomplish gastric bio-impedance information and provide a non-invasive method to investigate gastric emptying function in clinic.Li ZY, Sha H, Zhao S, Wang Y, Ren CS.Liquid gastric emptying measurement by an electrical bio-impedance technique .Zhongguo Zuzhi Gongcheng Yanjiu yu Linchuang Kangfu 2008;12(13):2477-2480(China) [/zglckf/ejournal/upfiles/08-13/13k-2477(ps).pdf]摘要目的:为寻找方便、有效的无损伤胃排空测量手段,尝试建立一种生物电阻抗测量新方法以获取液体胃排空曲线,测量半排空时间。

方法:研制了4电极法电阻抗胃排空测量系统,系统由正弦信号发生器、恒流源、电极、前置放大器、解调滤波电路、数据采集单元和上位PC 机构成。

进行了24例正常人液体胃排空实验,年龄20~21岁。

上午空腹,试餐为37 ℃纯净水400 mL ,测量时间约30 min 。

通过阻抗胃排空曲线计算半排空时间。

受试者对实验均知情同意。

结果:所有健康志愿者的阻抗胃排空曲线均显示饮水前基础阻抗稳定,在饮水400 mL 后阻抗急剧升高,然后先快速下降,再缓慢变化,趋近基础阻抗值。

24例纯净水胃排空实验的半排空时间均值为(8.78±1.76) min 。

结论:胃阻抗法虽然受到胃液分泌、试验餐成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选用对胃内影响较小、电导率低的非营养性液体可以获得阻抗信号和胃容积变化的对应关系。

电阻抗法能实现液体胃排空信号的提取,为临床胃排空功能研究提供一种无创测量的新途径。

关键词:生物电阻抗;胃排空;液体;胃动力;医学工程学李章勇,沙洪,赵舒,王妍,任超世.生物电阻抗方法测量液体胃排空的研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13):2477-2480 [/zglckf/ejournal/upfiles/08-13/13k-2477(ps).pdf]>>本文导读<<临床医学李章勇,等. 生物电阻抗方法测量液体胃排空的研究0 引言在中国,胃肠疾病的50%与胃功能、胃动力异常相关,正受到消化学科医生的特别关注和重视[1-2]。

胃排空是评价胃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胃排空功能下降又可能是多种疾病的上消化道表现,或者是疾病发生前生理功能衰退的表现[3]。

生理性胃排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如神经调节、激素、进食量、酸碱度、食物的化学构成、食物的热值、情绪等的影响[4]。

固体和液体胃排空方式不相同。

固体食物主要先储存于胃底,然后与胃内分泌物混合并由胃窦的收缩将食物研碎。

由于存在储存及研碎的过程,从而较非固体食物胃排空滞后。

通常80%的液体通过幽门后固体食物才开始排空,并形成近乎直线的胃排空曲线。

液体食物入胃后在胃内均匀分布。

非营养性液体排空的决定因素是其体积和质量,而营养性液体排空主要受到其中所含营养成分受体的反馈调节,这样的调节可以保证营养成分以适当的速率排至十二指肠。

低热量的液体排空速度明显快于高热量的液体。

因此,胃对液体的排空速率为非直线方式[5]。

现有的胃排空检测方法中,闪烁扫描法被视为金标准,但因其使用核素,不宜长时间、多次重复应用,且设备庞大,价格昂贵;超声方法能观察到胃排空或胃运动情况,但用于消化过程的长时间观察和测量要求较高的一致性和时间稳定性,在操作技术上难度较大[6]。

长时间以来,人们对胃动力功能的研究落后于对胃的内、外分泌功能及胃的形态学的研究。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方便、有效的胃动力学检查方法或手段[7]。

本文采用生物电阻抗方法检测胃排空曲线,测量半排空时间[6-8]。

从影响胃内环境很小的液体胃排空,特别是纯水排空入手,探讨阻抗方法的有效性、稳定性和方便性。

1 测量方法与系统生物电阻抗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组织及器官的电特性提取人体生理与病理信息的无创检测技术。

人体组织与器官具有独特的电特性,组织与器官的状态或功能变化将伴随相应的电特性改变。

反映组织与器官电特性的生物阻抗及其变化信息与人体一定的生理及病理状况相对应。

阻抗技术具有无创伤、功能信息丰富和价格低廉,操作简便等优点。

胃排空或胃收缩、蠕动时,胃的容积、形态及其内容物组成情况的改变较大,其电特性变化很明显,变化规律与胃动力学状况相对应,相关性强,胃是比较容易提取阻抗信息的器官之一[6,9-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