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产系统的总体效率的度量
生产部年度生产效率及质量总结

生产部年度生产效率及质量总结一、引言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成为关键因素。
作为生产部门的一员,我们对本年度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进行了综合总结和评估,以便更好地改进工作并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二、生产效率总结1. 生产过程优化本年度,我们着眼于生产过程的优化,通过引进新技术和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
同时,我们对工艺流程进行了细致研究和改进,及时消除了生产瓶颈,提高了生产效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人力资源管理我们注重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培训,提高了生产线员工的技能水平。
通过加强员工的岗位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了员工的操作技能和工作效率。
此外,我们也加大了员工激励力度,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质量。
3. 生产计划与物料管理我们优化了生产计划和物料管理,确保了生产过程的高效运转。
通过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并与供应部门密切合作,及时提供所需物料。
这样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等待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三、质量总结1. 质量控制体系我们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交付的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
通过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和流程,我们有效控制了产品的质量风险。
同时,我们实施了质量培训和质量意识提升活动,提高了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责任心。
2. 持续改进我们注重问题的分析和改进,对发生的质量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采取了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通过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和流程,我们提高了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降低了质量风险。
3. 客户满意度我们重视客户的反馈和需求,通过建立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客户的意见和建议。
我们将客户满意度作为衡量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积极改进,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实现了生产质量和客户需求的双赢。
四、未来发展方向1. 强化流程管理我们将继续加强对生产流程的管理和控制,进一步优化生产效率。
通过引入先进的管理工具和技术,建立全面的生产流程管控机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生产率--

行规划、测定、评价、控制和提高的系统管理过程。它是 一个以不断提高生产率为动力、积极促进IE应用、不断改 善生产系统的控制系统。
生产率管理过程模型
生产率 管理规 划部分
战略技 术与经 营规划
资源流 环境 动部分
采 投入 购
生产率测 定部分
代用生产 率度量
與既定目標﹑歷史發展狀況或同類系統水平進行比較的 基礎上﹐對生產率狀況及存在的問題所進行的系統評價 和分析﹐它能為生產率的改善與提高提供比較全面﹑系 統和有實用價值的信息。
▪ 簡單地說﹕即測定結果與某一標准值相比較。
生产率的分类
▪ 按生产要素的种类分:单一考察某一种生产要素,用其
投入量做分母所得到的生产率称为该要素生产率。如:
(a)第1个月内每个小时的生产率为——单生产要素的静态生产率
(2)假定该小组第二个月内生产了600个单位产品,而所用的劳动力 为800个单位(5人*20日*8小时=800人•时/月),试计算该作业小 组每个小时的生产率指数? (b)第2个月内每个小时的生产率为
(c)每个小时的动态生产率指数为——单生产要素的动态生产率指数
生产率--
2020年7月8日星期三
生产率的定义
▪ 生产率是经济学上一个用来衡量生产系统转换效率的指标。
一般定义为:生产系统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即:
生产率(P)= 产出(O)/ 投入(I) 式中:产出——满足外界需要而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
投入——为获得这些产出而投入的生产要素。
▪ 生产率实际上就是衡量生产要素(资源)使用效率的尺度。
❖ 劳动生产率——用劳动工时作为总投入 ❖ 资本生产率——用折旧费或者固定资产帐面值作为分母 ❖ 原材料生产率——以投入原材料的数量(如重量)或价值作分母 ❖ 能源生产率——用能源单项要素作为投入(通常以KW为单位) ❖ 直接劳动成本生产率——用直接劳动总成本作为资源投入 ❖ 总成本生产率——将所有要素的成本总计作为投入 ❖ 外汇生产率——投入要素成本中只考虑所需的外汇一项
企业信息系统管理题第二版

一、概念题信息:就是反映客观事物运动变化、能够被人们所接收和理解、对人类的行为决策有用的各种消息、情报、数据、指令、图像、信号等资料的总称。
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中为了实现其种目标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的有机集合体。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它是用系统思想建立起来的,以电子计算机为基本信息处理手段,以现代通信设备为基础传输工具,且能为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的人机系统。
企业信息系统是按照先进的管理理念,结合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技术建立起来的,在企业所有部门内以集成和协调的方式,执行从数据处理到生成管理信息全部任务的人机系统。
可行性研究是在系统初步调查的基础上,对新系统是否能够实现和值得实现等问题作出判断,避免在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后才发现系统不能运行或新系统投入使用后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而引起的浪费。
社会可行性是指所建立的信息系统能否在该企业实现,在当前环境下能否很好的运行,即组织内外是否具备接受和使用价格新系统的条件。
技术可行性是指根据现有的技术条件,能否达到新系统所提出的要求;所需要的物里资源是否具备,能否得到。
经济可行性分析要估计项目成本和效益,分析项目经济上是否合理。
数据流程图是进行数据流程分析的主要工具,也是描述系统路机模型的主要工具。
数据流程图用几种基本符号反映了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存储和处理。
数据字典是以特定格式记录下来的、对系统的数据流程图中各个基本要素(数据流、加工、存储和外部实体)的内容和特征所作的完整的定义和说明。
帐套是企业进行日常操作的对象和场所,也就是说,我们日常的操作都是在某个帐套中进行的,它用于储存企业凭证、账簿、报表、固定资产资料、工作资料、往来资料等各项业务数据。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它是根据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相互关系,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一定的顺序,根据企业一定期间的资产、负债和所有权益者各项目予以适当排列,并对日常工作中形成的大量数据进行高度浓缩整理后编制而成的。
生产效率评估总结汇报

生产效率评估总结汇报引言。
生产效率评估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己的生产效率水平,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本文将对我们公司最近的生产效率评估进行总结汇报,以便更好地了解我们的生产情况并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
评估方法。
我们选择了一系列指标来评估生产效率,包括生产能力利用率、生产成本、生产质量和生产周期等方面。
通过收集数据、分析比较,我们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评估结果。
首先,我们发现了一些生产能力利用率低的问题。
一些生产设备存在闲置现象,导致了资源的浪费。
其次,生产成本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些不必要的开支增加了我们的成本,降低了利润。
此外,质量问题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方面,一些产品存在质量不稳定的情况,这会影响我们的客户满意度。
最后,生产周期方面也存在一些延误,这影响了我们的交货时间,给客户造成了不便。
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已经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首先,我们将对生产设备进行调整,合理安排生产计划,以提高生产能力利用率。
其次,我们将对成本进行严格控制,削减不必要的开支,提高我们的利润水平。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管控,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最后,我们将优化生产流程,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交货效率。
结论。
通过本次生产效率评估总结汇报,我们对自己的生产情况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改进措施。
我们相信,通过不断地改进和优化,我们的生产效率将得到提高,我们的企业将迎来更好的发展。
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配合!。
生产效率指标范文

生产效率指标范文一、总产值效率指标总产值效率指标是衡量企业生产总量和资源投入的关系。
主要的指标包括产量指标和资源使用效率指标。
1.产品产量指标是通过衡量企业的实际产量与计划产量之间的差距,来评估企业生产规模和产出水平的一种指标。
包括:-产量完成率:实际生产产量与计划产量的比值,反映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
-单位时间产量: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可以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来提高单位时间产量。
2.资源使用效率指标主要包括用电效率、用水效率、能源利用率、原材料利用率等指标。
通过对资源的使用与产出之间的比较,评价资源利用的效率。
如:-用电效率:产出价值与所使用电力之间的比率,可以通过降低能源的消耗,提高用电效率。
-用水效率:生产产量与所使用水量之间的比率,通过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
二、劳动生产率指标劳动生产率指标是衡量企业劳动力与产出的关系,是反映企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
1.单位人均产值反映单位劳动力创造的经济效益,通常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单位人均产值=企业总产值/劳动力总数2.劳动生产率衡量单位劳动力产出效果的指标,通过比较其中一时期内的产出与劳动力使用情况来计算。
劳动生产率=产量/劳动力总数三、设备利用率指标设备利用率是衡量企业设备利用效率的一种指标设备利用率=设备利用时间/(设备开机时间-设备维修时间)四、质量指标质量指标是衡量企业产品质量的关键指标,直接影响到产品竞争力和企业声誉。
主要的指标包括:1.不良品率:衡量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合格产品数量的比例。
2.先行率:产品一次合格率的比例。
3.客户投诉率:客户投诉数量与产品销售数量的比率。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发展目标,结合以上的生产效率指标,制定适合自己的综合指标体系,并通过持续改进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生产率(1)

生产率计算公式
▪ 静态生产率 :某一时期内的生产率
生产率(1)
▪ 动态生产率:两个不同时期生产率的比值
生产率(1)
生产率测定的示例
一个5人作业小组,在一个月内生产了500个单位量的产品,所花 费的劳力为880个单位(这里采用的单位是小时:5人*22日*8小时 =880人•时/月)。 (1)试计算该作业小组每个小时的生产率? (a)第1个月内每个小时的生产率为——单生产要素的静态生产率
❖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决定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 ❖提高生产率是增加工资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基本条件。 ❖提高生产率可以缓和通货膨胀。 ❖提高生产率可以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保持国际贸易
平衡。 ❖提高生产率对就业和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生产率与质量是同步发展的关系。
生产率(1)
生产率管理
▪ 生产率管理的定义
▪ 簡單地說﹕即測定結果與某一標准值相比較。
生产率(1)
生产率的分类
▪ 按生产要素的种类分:单一考察某一种生产要素,用其
投入量做分母所得到的生产率称为该要素生产率。如:
❖ 劳动生产率——用劳动工时作为总投入 ❖ 资本生产率——用折旧费或者固定资产帐面值作为分母 ❖ 原材料生产率——以投入原材料的数量(如重量)或价值作分母 ❖ 能源生产率——用能源单项要素作为投入(通常以KW为单位) ❖ 直接劳动成本生产率——用直接劳动总成本作为资源投入 ❖ 总成本生产率——将所有要素的成本总计作为投入 ❖ 外汇生产率——投入要素成本中只考虑所需的外汇一项
❖ 动态生产率——测量期的静态生产率除以基准期(以前某个时期) 所得的商,它反映了不同时期生产率的变化(相对生产率) 。大 于1即表明生产率提高了。
生产率(1)
▪ 无论静态生产率还是动态生产率均可计算单要素、多要素、
制造业KPI指标库

制造业KPI指标库制造业KPI指标库是用于度量和评估制造业绩效的一套基本指标。
制造业KPI指标库的设计和使用可以帮助制造企业实时监控和衡量其关键绩效指标,为制定决策和改进业务流程提供数据支持。
以下是一个包含多个方面的制造业KPI指标库。
1.生产效率指标:-总体设备利用率:衡量整体生产系统中设备的利用率,包括设备停机时间、维护时间和故障时间。
-设备利用率:衡量单个设备的利用率,用于确定设备的稼动率和是否需要增加设备数量。
-产量和产能利用率:衡量制造企业实际产出与最大产能之间的差距,并评估生产系统的利用率。
2.质量指标:-不合格品率:衡量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品的比例,用于评估产品质量。
-工艺成本:衡量制造过程中的废品率和返工率,并评估其对总成本的影响。
-客户退货率:衡量销售出的产品被退回的比例,用于评估产品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3.供应链指标:-供应商及时交货率:衡量供应商按照约定的交付时间交付产品的能力。
-运输时间:衡量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制造企业的产品运输时间,用于评估供应链效率。
-备货周期:衡量从接到订单到产品准备就绪的时间,包括采购、生产和交付所需的时间。
4.成本指标:-生产成本:评估制造过程中所涉及的直接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和间接费用。
-劳动生产率:衡量每个员工创造的价值,用于评估劳动力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能源消耗:衡量制造过程中所使用的能源类型和能源消耗量,用于评估能源效率和环境影响。
5.客户满意度指标:-交货准时率:衡量按时交货的比例,用于评估供应链的可靠性和企业对客户承诺的履行能力。
-售后支持满意度:衡量客户对售后服务的满意度,包括维修服务、技术支持等。
-客诉率:衡量客户就产品质量、交付时间等方面提出的投诉比例。
以上仅是制造业KPI指标库的一部分,实际上,制造业可以根据企业的特定需求和目标,设计和选择适合的KPI指标。
制造业KPI指标库的建立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运营模式、市场需求、竞争环境等因素,并定期对指标进行评估和调整,以保持指标的有效性和关联性。
dea-malmquist指标解读

dea-malmquist指标解读Malmquist指标是一项用于度量和评估企业或者经济体生产力和效率变化的方法。
该指标最早由瑞典经济学家Staffan B. Malmquist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
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考察:技术变动和技术效率的变化。
通过计算Malmquist指数,可以得出生产系统在两个时间点之间的生产效率的变化情况。
Malmquist指标的计算方法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
DEA 模型是一种基于线性规划的方法,可以为多个输入和输出因素的组合评估效率水平。
这些输入和输出因素可以是任何与生产过程相关的变量,如劳动力、资本、能源消耗以及产出和产品质量。
通过DEA模型计算得出的效率值可以作为Malmquist指标的基础。
Malmquist指标的计算公式为:Malmquist指数=技术效率变动*技术变动其中,技术效率变动是指企业或者经济体在不改变其生产技术和生产要素的情况下,通过优化生产过程来提高效率的程度。
技术变动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引入新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等,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的程度。
Malmquist指标可以用来解读企业或者经济体在不同时间点的生产效率变化。
具体来说,Malmquist指标的值大于1表示生产效率有所提高,值小于1表示生产效率有所下降,值等于1表示生产效率保持不变。
此外,Malmquist指标还可以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动和技术变动两个部分,从而提供更详细的评估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Malmquist指标可以用于衡量不同企业或者经济体之间的竞争力和效率水平。
通过比较不同企业或者经济体的Malmquist 指标,可以判断其生产效率的优劣,并找到改进生产过程的潜在途径。
此外,Malmquist指标还可以用于跟踪企业或者经济体的技术进步和效率改善状况,为决策者提供定量分析工具。
然而,Malmquist指标也存在一些限制和局限性。
首先,Malmquist指标的计算结果依赖于输入和输出变量的选择,不同的选择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FPST
t s
k (t)1
ft (xs ) fs (xs )
(4)
TFP的度量
TFPST
t s
k (t)1
ft (xs ) fs (xs )
(4)
(4)提供了对生产率指数的一种完全分解,它将生产
率的变化分解为:ຫໍສະໝຸດ 生产的技术效率的变化 t s
规模效应 k (t )1
技术变化 ft (xs )
fs (xs )
而规模变化又有两个因素决定,一是投入变化水
平的幅度k,二是规模报酬参数ε(t)
若假定是不变规模报酬,则规模效应为 1,否则
必须知道规模报酬参数,才能确定规模效应的大小。
TFP的度量 ——常用的生产率指数
1.拉氏(Laspeyres)和帕氏(Passsche) 数量指数
2.费氏(Fisher)指数 3.汤氏(Tornqvist)数量指数 4.莫氏生产率指数
xt xs
(1)
总产值指数st /总投入指数st
考虑到生产过程种的技术效率问题,在一般情 况下,我们有:
考虑到生产过程种的技术效率问题,在一般情况下,我们 有:
ys s fs (xs ) yt t ft (xt )
、,
0 s t 1
表示两个时期生产的技术效率系数.当生产是技术有效 的,则实际的产出量与由生产函数所计算的产出量相等
TFP的度量 ——常用的生产率指数
帕氏(Passsche)数量指数
拉氏数量指数是以基期价格为权重,而帕氏数量指数则是以现期的 价格为权重。拉氏数量指数为:
n
Q P st
pit qit
i 1 n
pit qis
i 1
1
n i 1
it
qit qis
n
it pit qit / p jt q jt ——是第i种物品在基期t 时期的价值份额。 j 1
TFP的度量
上面由于假定了两个时期的投入量相等,均为X*,所 以这里便不存在规模问题。现在让我们看投入水平不 同的情况,假设时期t的投入大于时期S的投入,记
xt kxs ,则k>1。我们进一步假定,在时期t生产函
数是ε(t)阶齐次的。这样(2)式变为:
TFPST
t s
ft (kxs ) / kxs fs (xs ) / xs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1141.066
709.8428 1.607491
0.13900
X
0.029409
0.021992 1.337264
0.21080
R-squared Adjusted R-squared S.E. of regression Sum squared resid Log likelihood Durbin-Watson stat
b a
M
t 0
(
X
s
,
Ys
,
X
t
,
Yt
)
D0t ( X t ,Yt ) D0t ( X s ,Ys )
od oa
of oc
Tt Ts
Xs Xt
X
莫氏生产率指数
Fare等人以两个时期技术莫氏生产率指 数的几何平均值作为莫氏生产率指数:
1
M 0 ( X s ,Ys , X t ,Yt )
D0s ( X t ,Yt ) D0s ( X s ,Ys )
对每个子样进行回归,计算残差平方和
计算F统计量 检验若
F F (n1, n2 ), 存在异方差
F
ei22
/(
n
2
c
k
1)
ei21
/(
n
2
c
k
1)
1 F F (n1, n2 ), 不存在异方差
修正方法
加权最小二乘法 LS(W=?) Y C X 或者,GENRY1=Y/X, GENRX1=X/X,
C
-823.5754
169.3227 -4.86394
0.0007
X
0.095394
0.013067 7.300328
0.0000
R-squared Adjusted R-squared S.E. of regression Sum squared resid Log likelihood Durbin-Watson stat
效率变化Ech = 技术效率变化TEch×规模效率变化Sech
异方差
uˆi2 和 Y
O (a) Y O (b) Y O (c) Y
O (e) Y
O (f) Y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Y储蓄 204 105 90 131 122 107 406 503 431 588 898 950 779 819 1222 1702
LS Y1 C X1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5/13/05 Time: 01:21 Sample: 1974 1985 Included observations: 12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X收入 24127 25604 26500 26760 28300 27430 29560 28150 32100 32500 35250 33500 36000 36200 38200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5/13/05 Time: 00:30 Sample: 1974 2004 Included observations: 31
Y2
生产可能性前沿
D0
(X
,YA
)
OA OB
Y2A
B
A C
O
Y1A
Y1
莫氏生产率指数
(2).莫氏生产率指数
s时期技术、产出角度的莫氏生
产率指数为 :
f
M
s 0
(
X
s
,
Ys
,
X
t
,
Yt
)
D0s ( X t ,Yt ) D0s ( X s ,Ys )
od oa
oe ob
d c
e
t时期技术、产出角度的莫氏生 产率指数为:
D0t D0t
(X (X
t s
, ,
Yt Ys
) )
2
od oe
ob od oa of
1
oc oa
2
1
D0t D0s
(X (X
t s
,Yt ) ,Ys )
D0s D0t
( (
X X
t t
, Yt , Yt
) )
D0s D0t
( (
X X
s s
, Ys , Ys
) )
2
Ech Tch
Ech,Tch分别表示时期s到时期t所发生的效率提高和技 术进步。当把技术设定为不变规模报酬时,效率的含义 为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
0.151699 0.066869 277.4706 769899.2 -83.44191 2.864726
Mean dependent var S.D. dependent var Akaike info criterion Schwarz criterion F-statistic Prob(F-statistic)
X——居民收入
0.918186 0.915365 237.7341
1639007 -212.5591
1.036781
Mean dependent var S.D. dependent var Akaike info criterion Schwarz criterion F-statistic Prob(F-statistic)
X收入 8777 9210 9954 10508 10979 11912 12747 13499 14269 15522 16730 17663 18575 19635 21163 22880
序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Y储蓄 1578 1654 1400 1829 2200 2017 2105 1600 2250 2420 2570 1270 1900 2100 2800
1 s t
将这一结果代入上式
TFP的度量
TFPST
t s
ft (xt ) / xt fs (xs ) / xs
(2)
当两个时期的投入量相等时,即 xs xt x* 时,上式 可分解为两部分的乘积,
TFPST
t s
ft (x*) fs (x*)
(3)
(3)式种的第一部分,反映了两个时期生产的技术效率的变化,第 二部分反映了技术的变化。即生产率的变化分解为生产技术效率的 变化、生产技术的变化两个部分。若两个时期的生产都是有效的 (或是生产的技术效率没有变化),则此时的生产率变化完全由技 术变化所导致。
TFP的度量 ——常用的生产率指数
拉氏(Laspeyres)和帕氏(Passsche)数量指数
拉氏数量指数是以基期价格为权重,而帕氏数量指数则是以现期的价 格为权重。拉氏数量指数为:
n
Q L st
i 1 n
pis qit pis qis
n i 1
is
qit qis
i 1
n
is pisqis / p jt q jt ——是第i种物品在基期s时期的价值份额。 j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