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1神州谣教案2

合集下载

识字《1.神州谣》(教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识字《1.神州谣》(教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识字《1.神州谣》(教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书写《神州谣》中的生字。

2. 学生能够理解《神州谣》的内容,并能够用自己的话进行简要复述。

3.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神州谣》,了解中国的地理和文化特点。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2. 学生通过朗读和书写练习,提高自己的语文表达能力。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通过学习《神州谣》,增强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

2. 学生通过学习《神州谣》,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教学内容1. 学习《神州谣》的生字,包括读音、书写和意义。

2. 朗读《神州谣》,理解其内容。

3. 讨论中国的地理和文化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生字的读音、书写和意义。

2. 《神州谣》的内容理解。

3. 中国的地理和文化特点。

教学难点1. 生字的正确书写。

2. 《神州谣》的深层意义理解。

3. 中国地理和文化的深入了解。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生字卡片,地图。

2. 学生准备:语文书,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中国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的地理特点。

2. 生字教学:通过生字卡片,教授《神州谣》中的生字。

3. 朗读《神州谣》,理解其内容。

4. 小组讨论:讨论中国的地理和文化特点。

5. 学生展示:学生通过PPT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板书设计1. 《神州谣》的生字列表。

2. 《神州谣》的内容框架。

3. 中国的地理和文化特点。

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神州谣》的理解。

2. 画一幅中国的地图,标注出《神州谣》中提到的地方。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学习了《神州谣》的生字,也理解了其内容,同时对中国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他们在小组讨论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神州谣》(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神州谣》(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神州谣》(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州、涌、峰”等15个生字,会写“州、华、岛”等8个字。

正确读写“神州、中华”等11个词语,积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等8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美,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感知“三字经”式的语言形式,感悟学习汉字的方法。

3.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引领学生感悟学习汉字和课文的方法。

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字词的表达效果。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他们对汉字的独特情感。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理解字词的含义。

2.感受祖国的伟大,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了解祖国的国情。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1)识字:本课15个会认字,可以分组认读后鼻音和前鼻音的字;对比拼读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字、鼻音和边音的字。

(2)写字:本课要求会写8个字,书写时可引导学生发现字形结构规律,把握同一类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与不同点。

2.朗读教学课文句式整齐、节奏明快,因此可以在朗读中加深理解与体会,可以通过范读、师生对读、打节拍读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明快的节奏。

3.理解运用教学时借助图片、视频帮助学生理解句子,并联系学生生活经验,说说从每一小节中读出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在情感提升的基础上,回归文本。

▶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2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引领学生感悟学习汉字和课文的方法。

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字词的表达效果。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他们对汉字的独特情感。

▶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1.当小老师,抽读生字。

2.复习词语。

课件出示:神州中华山川黄河长江长城台湾岛海峡民族情谊奋发(1)指名学生认读词语。

(2)开火车认读词语。

3.齐读或背诵课文。

板块二精读课文,领悟感知1.走进第1小节。

课件出示:我神州,称中华,山川美,可入画。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神舟谣》教案【三篇】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神舟谣》教案【三篇】

【导语】本课是⼀篇三字经,读起来朗朗上⼝,引导学⽣先将课⽂熟读成诵,然后结合平时搜集的内容和在电视上看到的内容说⼀说祖国的⼭河、民族等内容,联系了学⽣实际,学起来让学⽣有话可说。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认识15个⽣字。

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感受祖国的伟⼤。

3、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形式感兴趣。

重点:学习⽣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难点:感知三字经的语⾔形式,感悟丰富的⽂化内涵。

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形式感兴趣。

第⼀课时 ⼀、谈话导⼊。

1、神州⼤地,⼭河壮美;中华⽂化,源远流长。

勤劳、勇敢的华夏⼉⼥,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团结奋⽃,开拓创新。

⼀艘满载着⼤船,正迎着新世纪的⼤潮,扬帆远航。

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朋友,我们都爱⾃已的祖国。

今天就让我们⼀起来了解⼀下我们祖国的各种风⼟⼈情吧! 2、板书:识字三,边板书边让同学书空。

⼆、⾃主探究,学习⽣字。

1、利⽤拼⾳,⾃由⼩声读出字词,不会读的找同学帮助。

2、去掉拼⾳读词语。

3、调动同学的⽣活积累识字。

⽐⽅,各地同学可以结合当地地名认识“州(⼴州、兰州、苏州)、川(四川、银川)、岛(海南岛、⾈⼭群岛)、峡(三峡、刘家峡)”。

再如,通过“⼈民路、⼈民公园、⼈民⼩学”等⼈名、路名,公园、学校名,认识“民”字。

4、“台湾岛,隔海峡,与⼤陆,是⼀家”中有五个⽣字,可让同学在读这⼀句时集中认读和识记。

5、让同学通过⽣字与熟字⽐较,识记字形。

如,申—神、勇—涌、鸟—岛、夹—峡、写—与、眠—民、旅—族。

“州、川”的意思可通过对“神州、⼭川”的⼤致了解来理解。

6、根据课⽂内容⾃编韵语,巩固识字。

如: 神州⼤地,⼭川壮丽;黄河长江,奔涌不息;宝岛台湾,隔海相望;中华民族,奋发图强。

7、教师抽查同学⾃学情况: 换偏旁:伸——神勇――涌减⼀减:写――与 眠――民 加⼀加:夹――峡 猜谜语:海中⼀座⼭鸟⼉好家园 三、写字指导。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1《神州谣》优质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1《神州谣》优质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神州谣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字,会写“神州、中华”等11个词语,积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等8个词语。

2.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3.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识字,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教学难点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

2.准备祖国名山大川风景视频。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15个生字,会写“州、峡、族、谊”4个字。

2.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3.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一结合常识,激趣导入活动1欣赏歌曲,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特别关注歌词。

2.导入: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祖国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

其实,我们的祖国还有很多响亮的名字,大家知道哪些?课件出示中华神州九州华夏3.揭题: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歌谣——《神州谣》。

(相机板书课题:神州谣)学生齐读课题。

4.过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神州谣》,了解一下我们祖国的风土人情吧!活动2借助图片,切身感悟1.随着歌曲的播放和新课的导入,学生对歌谣已经有所了解。

为了让学生产生切身感受,教师借助课件,相机展示祖国名山大川的精美图片,在展示的过程中可进行简单讲解。

2.展示图片时,教师可与学生互动,让学生猜猜图片上是什么。

3.预设:黄山长城长江三峡黄河壶口瀑布珠穆朗玛峰华山泰山庐山设计意图用歌曲导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神州”有初步的认识。

因为学生年纪小,知识面有限,在学生猜测课文写的是什么和对“神州”等词语进行理解时,教师要适当引导,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师的语言要富有感染力,把学生带到自豪的爱国氛围中来。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活动1自学生字,掌握方法1.引导学生交流自主识字、读文的方法。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神州谣》教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神州谣》教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神州谣》教案小学二年级语文《神州谣》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本篇课文是识字单元的第一课,通过教学要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情感,培养他们对祖国方块字的独特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三字经的韵律美。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能力。

神州大地,山河壮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勤劳、善良的华夏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团结奋斗,开拓创新。

本课文字虽少,内涵却极为丰富。

朗读起来,每一句都气势磅礴、掷地有声。

整篇课文洋溢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时代气息,体现了中华儿女盼望两岸统一祖国繁荣昌盛的强烈愿望。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三字经的形式已不陌生,但对文中的内容理解得不是很清楚,特别是一些地方,学生可能不知道在哪里。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对文中的内容予以分析,引导学生感悟。

三、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

2、会写“州”“奔”“湾”等9个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1、9个生字的书写2、感受汉字的鲜活生命,准确领悟字义。

五、教学准备:课件(教师)、预习生字(学生)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音乐,你们想听听吗?播放《三字经》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交流以下问题:(1)从课题上看,你知道了什么?(2)你怎么理解课题中的“谣”字?(通过组词,理解“谣”的意思,歌谣)3、齐读课题《神州谣》二、随文识字,初读课文。

1、齐读课题,提问:课题中有一个我们本课的生字朋友,它是谁?(州)2、有哪位同学有什么好主意能记住“州”字?给“州”字组词试着造句。

3、细讲“州”字(注意笔画顺序的讲解),引导学生观察其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4、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5、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结识了课题中的生字朋友,我们再去课文中找一找还有哪些生字新朋友吧。

6、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标画出生字。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州、涌”等15个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元化的识字教学方法和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三字经的韵律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和各民族的团结一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多元化的识字教学方法,轻松认识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感受汉字的鲜活生命,准确领悟字义,把复杂的字形形象化、简单化的记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我们的祖国美不美?是啊,我们的祖国非常美丽,非常辽阔,有56个民族,各民族亲如一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歌颂祖国的童谣《神州谣》。

2、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板书,识记“州”字。

(1)指名认读“州”字,注意读准翘舌音。

(2)比较“州”和“川”:“州”与我们学过的哪个字长得很像?“州”和“川”有什么关系呢?(3)教师出示古文字“州”字,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教师补充“州”字的字源解说:“州”是象形字。

“川”是河流的意思,“州”是河流或水中间的小块陆地,那些点就是小岛。

(4)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识记“州”字。

师:在生活中,你听过、见过这两个字吗?说一说。

(如“州”——广州、苏州、扬州、杭州。

)(5)指导书写“州”。

二、识字认字,探究方法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要求:(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

(2)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2、生自由读课文。

3、老师通过多种形式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

(请小老师带读。

齐读。

男生、女生读。

玩游戏开火车读。

)4、加大难度,去掉拼音再读。

(单个读、小老师带读。

开火车读。

全班齐读。

)5、教师归纳常用的识字方法。

记住生字有好多种方法:第一、在生活中识字。

第二、利用熟字识记。

第三、编字谜口诀或故事识字。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识字神州谣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识字神州谣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识字神州谣教学目标:1.认识15个生字。

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重点: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感知三字经的语言形式.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

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1.神州大地.山河壮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团结奋斗.开拓创新。

一艘满载着大船.正迎着新世纪的大潮.扬帆远航。

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小朋友.我们都爱自已的祖国。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祖国的各种风土人情吧!2.板书:识字1 神州谣.边板书边让同学书空。

二.自主探究.学习生字。

1.利用拼音.自由小声读出字词.不会读的找同学帮助。

2.去掉拼音读词语。

3.调动同学的生活积累识字。

比方.各地同学可以结合当地地名认识“州(广州.兰州.苏州).峡(三峡.海峡)”。

再如.通过“人民路.人民公园.人民小学”等路名.公园.学校名.认识“民”字。

4.“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中有五个生字.可让同学在读这一句时集中认读和识记。

5.让同学通过生字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

如.勇—涌.夹—峡.眠—民.旅—族。

6.字理识记.“州”是象形字.可以先与“川”进行字形比较.再展示“州”的字形演变过程.渗透汉字文化。

7.教师抽查同学自学情况:换偏旁:通――涌减一减:眠――民加一加:夹――峡猜谜语:海中一座山.鸟儿好家园。

【岛】三.写字指导。

(1)观察发现。

相似的字:川.州。

难写的字:民.族。

(2)重点讲解。

州:第二笔是撇.中竖稍短.右竖要长.三个点的朝向有变化。

湾:右上两竖较短.两点呈八字分开;右下“弓”三笔写成。

峡:“山”靠左上.“夹”的两点呈内八字形.最后撇.捺写舒展。

民:上窄下宽.竖提要直.斜钩呈弓形.写舒展。

族:“方”的笔顺是点.横.横折钩.撇。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神州谣》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神州谣》人教部编版
最后,我要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我相信我们的课堂教学会越来越精彩,学生们也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培养爱国情怀。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神州谣》这一章节。首先,通过提问导入新课,我发现学生们对祖国的山川和建筑有一定的了解,但具体的知识点的掌握还不够深入。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他们对生字词的学习充满热情,但也存在一些记忆和书写上的困难。
在理论介绍环节,我发现通过图片和视频的辅助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生字词。例如,展示长江、长城的实际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这些地理事物的壮丽,从而加深对生字词的记忆。然而,我也发现对于一些抽象的词语,如“中华大地”,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这部分我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寻找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神州谣》中的生字词、优美句子以及课文所表达的祖国地理特点。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课文内容的理解:二年级学生对抽象的地理概念和事物理解有限,对课文中“中华大地,山川壮丽”等句子理解存在难度。
举例:教师可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中描述的地理特点,如长江、长城等。
(3)朗读课文的情感表达: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如何将情感融入其中,表现出对祖国山川的热爱,是一大难点。
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写字比赛让学生们积极参与,但我注意到一些学生在讨论中较为沉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答案不够自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鼓励这些学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学习重点:学文中认识本课生字,掌握“夕、与”等字的写法。

教学准备:
1、同学课前收集祖国各地风景图片、少数民族资料,做词语卡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多媒体播放歌曲《大中国》
师说:是啊,谁不爱自身的祖国呢?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小朋友,我们都爱伟大的祖国。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描写祖国山河的三字歌。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自同学字。

1、同学自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对照下面的拼音读一读,还可以问问同桌,注意把字音对准。

2、卡片检查生字的字音,正音。

3、多媒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带拼音):神州、山川、长江涌、珠峰耸、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民族这些生字放在词语中你能把音读准吗?
4、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出示生字)这些生字里面有没有你已经会认的字?还没学呢,你是怎么认识的?(同学介绍课外识字方法、途径。

)
5、词卡去拼音检查。

相机纠:州---川鸟---岛与---写族---旅
6、多媒体,读去拼音的词。

7、读通课文。

生先自由练读,在四人合作读并正音。

8、质疑:课文我们读通了,你有什么不懂得问题吗?
三、朗读感悟。

1、师说:我们中国在古代又称神州、华夏,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画。

想去看看吗?(多媒体)
2、你看到了什么?你到过哪里?
3、边看多媒体边介绍有关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知识。

指导朗读第一、二句。

4、看多媒体介绍台湾。

在我国东南部有一座宝岛—台湾岛。

它虽然远离大陆,但与我们大陆却是一家的。

它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但由于历史原因,台湾至今还没回到祖国的怀抱。

指导朗读第三句。

5、多媒体展示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指导朗读第四句。

6、师生交叉朗读全文。

四、读韵语,巩固识字。

神州大地,山川壮丽;
黄河长江,奔涌不息;
宝岛台湾,隔海相望;
中华民族,奋发图强。

五、指导书写。

1、多媒体出示:夕、与。

(点名读)
2、观察:这两个字都是我们学过的熟字的一局部,是哪两个?
同学讨论说出“夕、与”的重点笔画。

3、教师范写,同学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去拼音个别读,男女生读,分组读,齐读)
师说: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字、学习了课文。

那么,你们和生字都交上朋友了吗?
2、认读词语
师说:同学们可真棒!下面我们来做个“读词语登山峰”的游戏。

(出示多媒体)
只有又对又快的把这些词语全部读对,才干胜利的登上珠穆朗玛峰。

同学自由练读、开火车读词
3、有感情齐读课文
师说:是啊,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不只有珠峰,还有黄山、黄河、长江等许多秀丽的景色,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吧!同学们要边看边想课文。

(放多媒体)
我们的祖国美吗?(美)那我们一起美美的把课文读一读吧!
二、课外拓展,课内外识字相结合
1、小组内展示各自收集的祖国山川名胜图片、资料,并当小老师带读自身做的词语卡。

2、评选出“祖国山河锦绣图”投影展示图片和词语,并作介绍。

3、多媒体出示香港、澳门、台湾的图片让同学了解,渗透课外识字。

4、师说:我们的祖国山河锦绣,文化悠久,是谁将我们的祖国变得这样繁荣兴盛?(56个民族人民的一起发明)
5、问:你了解那个民族?说说看
6、多媒体出示有代表性的民族服饰和相关词语。

看看图,认认字,读读词。

三、指导书写
1、多媒体出示:川、州、台、争、民、族
生观察分析,同位间互相读读、记记生字,说说怎样把字写好。

2、指名说,相机组词。

3、师重点指导“民、族”
4、同学练习书写。

四、结束全文
1、问:同学们都是祖国的小朋友,我们能为祖国做些什么呢?
2、全班有感情朗诵全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