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三章第三节超声与次声

合集下载

202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三节超声与次声作业课件新版沪科版

202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三节超声与次声作业课件新版沪科版

发射超声波扫描紧贴屏幕的指纹,并根据接收到的反射回的超声波分析得出的指纹信息,
进行比对解锁.超声波是频率超过人类听觉频率范围的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能够
穿透玻璃、铝、不锈钢、蓝宝石或塑料等.因此,超声波扫描能够不受手指上可能存在
的污物影响,从而提供一种更稳定、更精确的认证方法.
(1)超声波
(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振动
次.
答案
3.【答案】 6 不能 200 【解析】 频率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数值上等于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一个声源2 min 内振动了720次,则其每秒振动6次,频率为6 Hz,小于20 Hz,所以人耳不能听到该声音. 小明练声时,发出声音的频率是200 Hz,则他的声带每秒钟振动200次.
知识点2 超声
4. 下列关于超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超声波缺乏方向性,且不稳定 B.超声波的穿透能力比较差,没有什么用处 C.超声波能获得较集中的能量,可以粉碎结石 D.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答案
4.C 超声波的定向性强,且较稳定,故A项错误;超声波的穿透能力比较强,可以用来检 查人体某个部位是否发生病变,故B项错误;利用超声波能获得较集中的能量,可以粉碎 结石,故C项正确;超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D项错误.
,听觉频率范围最大的动物是
.
答案
2.【答案】 猫 海豚 【解析】 由题图信息可知,猫的发声频率范围最小,海豚的听觉频率范围最大.
知识点1 人们的听觉频率范围
3. [2022兰考期末]一个声源2 min内振动了720次,频率为
Hz,人耳
(填“能”或“不能”)听到该声音.小明练声时,发出声音的频率是200 Hz,则他的声带每秒钟
m.

第3节 超声与次声(导学案)

第3节   超声与次声(导学案)

第3节超声与次声【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知道超声、次声的概念2.从搜集的信息中了解超声的特点,了解超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3.从搜集的信息中了解次声的一般特点和危害性。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搜集有关超声与次声的信息、资料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课堂上的交流讨论提高合作和交流能力,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

2.保持对自然和科学技术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超声、次声的概念,知道超声的应用难点: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及保持对自然和科学技术的兴趣【导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百度搜索】/Article/chzw/chzw200910/chzw20091002.html师:这艘多年前神秘失踪的“马可波罗”号帆船,船上的全体船员离奇死亡,没有一丝伤痕,而船上的一切设备及物品却完好无损。

那么他们的死亡之谜是什么?这个谜底就藏在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当中,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自主预习案】1.通常把频率高于的____________声音称为超声,把频率低于____________的声音称为次声。

2.超声雷达又称___________可用来探测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等,超声在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中得到广泛应用。

3.超声有很强的___________可用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次声的特点是:频率_______破坏力__________在强次声环境中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受破坏会使人产生一些不良症状,严重的还会造成内脏破裂出血,危及生命。

第3节3.3 超声与次声

第3节3.3 超声与次声
②清洗精密零件 ③将不可混合液体混合如油和水
⑷缩短种子发芽时间,提高发芽率;促进植物生长
【泰州中考】 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着广泛的 应用。在下列设备中,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 ( )A、验钞机 B、微波炉 C、电视遥控器 D、潜艇上的声呐系统
【抚顺中考】 1、超声波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下 面事例中,主要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 ) A、用超声波碎石 B、用声呐探海深 C、利用“B超做体检 D、利用回声定位 2、【安徽中考】生活中用超声加湿器清新空 气,就是加湿器发出的超声波能使水雾化,说 明声音能传递_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
你知道蝙蝠是怎样判断目 标的位置的吗?
蝙蝠是通过发出 超声波,然后接 收回声来导航的。
一些动物的听觉大大优于人类的听觉。如猫、狗和 狐狸却能听到音频每秒钟高于60000次的声音,至 于老鼠、蝙蝠、鲸鱼和海豚,可以发射和接收音频 每秒钟超过100000次的超声波。
交流与讨论:
通过学习你现在了解同样在你身边飞 过的蜜蜂和蝴蝶,为什么凭听觉你只能发 现蜜蜂而不能发现蝴蝶吗?
此题考查人的听觉范围,甲、乙频率都在人的听觉范围内, 所以都听得到,
3.超声波雷达也叫声呐,可以用来探测海洋深度,探测时是 如何工作的?
解答:需要先知道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用v表示,需要测出从海面上 发声到海底及返回的时间t,便可知道海面到海底的深度。如:超声波在海水 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从海面发出超声到接受到回声的时间为4s,海深 则为S=1/2vt=1/2×1500m/s×: 人能听到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发 出的嗡嗡声,却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 发出的声音呢?
一、次声波和超声波
1.可闻声波:人耳能听到的声波. 其频率范围大致在20Hz-20000Hz之 间. 2.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 不能引起人类听觉器官的感觉.

202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声的世界第三节超声与次声教案(新版)沪科版

202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声的世界第三节超声与次声教案(新版)沪科版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超声波与次声波的知识进行深入探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增强学习物理的热情。
-学生在探究超声波与次声波的过程中,增强对科学探究的热爱。
-学生能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价值,提升科学素养。
-学生在面对自然灾害时,能够理解并认识到次声波监测的重要性。
3.科学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超声波与次声波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科的实际价值,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科学方法与技能: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实验方法、仪器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技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教学难点与重点
5.反馈交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业反馈交流,让学生互相学习和借鉴,共同提高。
202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声的世界第三节超声与次声教案(新版)沪科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2023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声的世界》的第三节“超声与次声”。该节课主要介绍了超声波与次声波的概念、特点以及应用。教材内容主要包括:
1.超声波的定义、特点及应用实例,如超声波的破碎能力、医疗检查等。
4.艺术性和趣味性:
-使用生动的图示和色彩,增强视觉效果。
-加入相关小故事或趣闻,提高学生的兴趣。
-设计互动环节,鼓励学生参与板书内容的补充和完善。
板书设计应紧扣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同时注重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超声波与次声波的知识。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三章第三节《超声与次声》PPT课件(上课用)

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三章第三节《超声与次声》PPT课件(上课用)
6、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罗曼·罗兰 7、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塞内加 8、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恰普曼 9、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朱熹 10、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11、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白哲特 1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佚名 13、立志不坚,终不济事。——朱熹
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15、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武者小路实笃
16、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但丁 17、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陀思妥耶夫斯基
5.(2012·南充中考)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
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
Hz,
人类
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频率问题。频率是发声体每秒钟振动
的次数。昆虫的翅膀在10 s内振动了3 500次,则它振动的频
率是 3 500次 350 Hz,人类的听觉范围是20~20 000 Hz,故人 10 s
3.在活动1中,拨动塑料尺,能听到短的塑料尺振动发出的声
音而不能听到长的塑料尺振动发出的声音,其原因是长的塑料
尺振动频率低于
Hz,人耳听不到。人耳听到声音应具备
哪些条件?
提示:由活动1可知短塑料尺的振动较快,频率在20~20000Hz 之间,发出的声音人耳能听到;长的塑料尺振动较慢,频率大 约2~5Hz,低于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人耳听不到;从声音传播 和人耳本身的特点来回答。 参考答案:20 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1)有发声的物体即声 源;(2)传声的介质;(3)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在20~20000Hz 之间;(4)必须有一定的响度;(5)人耳听觉系统完好。

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课件

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课件

苍蝇:每秒振翅14Biblioteka ~200次,蝴蝶:每秒振翅5~6 次
你知道蝙蝠是怎样判断目 标的位臵的吗?
蝙蝠是通过发出超 声波,然后接收回 声来导航的。
一些动物的听觉大大优于人类的听觉。如猫、狗和 狐狸却能听到音频每秒钟高于60000次的声音,
老鼠、蝙蝠、鲸鱼和海豚,可以发射和接收音频每 秒钟超过100000次的超声波。
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一位物理学家做过实验:他把一台次 声发生器带进剧场,开演后悄悄地打开,然后坐在自己的包厢内 观察动静,只见坐在次声器四周的观众产生一种惶恐不安和迷惑 不解的神情,并很快蔓延到整个剧场. 1948年初,一艘荷兰货船在通过马六甲海峡时,一场风暴过 后,全船海员莫明其妙地死光;在匈牙利鲍拉得利山洞入口, 3 名旅游者齐刷刷地突然倒地,停止了呼吸......
三、次声波
(1)特点:具有极强的穿透力 (2)次声波的产生:太阳磁暴、海哮、雷电、 气压突变;机械的撞击、摩擦;原子弹、氢弹爆 炸试验等等. (3)危害:可以穿透大气、海水、土壤,还能穿透 坚固的建筑物,甚至连坦克、军舰、潜艇和飞机。 次声穿透人体时,能使人产生头晕、烦燥、耳 鸣、恶心、心悸、视物模糊,吞咽困难、胃痛、 肝功能失调、四肢麻木,能破坏大脑神经系统, 造成大脑组织的重大损伤,还可能导致死亡。
二、超声波
1.特点:
(a)方向性好,几乎沿直线传播;
(b)穿透能力强,
(c)在介质中传播时能产生巨大的作用 力,可以切割、凿孔等. 2.应用
超声波加湿器
(1)应用于生活:
避免煮沸法对营养成分的破坏.
超 声 波 消 毒 炉
(2)应用于医学
咽喉炎、气管炎 等疾病,把药液雾 化,让病人吸入, 能够增进疗效。

第三章 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 班级 姓名

第三章 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 班级        姓名

第三章第三节超声与次声班级姓名一、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超声?什么是次声?2、超声有哪些应用?次声的产生,次声的危害与预防。

3、在交流讨论寻找信息过程中,培养同学获取知识能力。

二、知识点1、从音调角度讲人耳能听到的声音范围是()-----()。

2、通常把音调的频率高于()的声音称为超声。

把音调的频率低于()的声音称为次声。

3、根据超声的反射原理人们制成了()来探测海底情况。

4、超声有很强的穿透能力据此性质医疗上制成()来检查病人、工业上制成()探测金属部件内部情况。

5、超声有很强的破碎能力根据这点,在化学工业上可将()混合在一起,超声波还能破坏细菌结构可对医疗器戒食品进行()。

6、次声能量很大具有极大的(),预防次声的措施是()三、学习过程引导:1、通过导学案预习课本中这一节初步了解这一节的主要知识。

2、在预习的过程中找出不懂之处,以便有目标的听课和课堂交流。

3、提前从网上查询有关超声、次声的知识,扩大知识面。

4、当堂做好练习,不懂之处及时交流或举手询问。

四、练习:1、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音,它翅膀2s振动600次其发音的频率是()人能听到这个声音吗()<能或不能>.2、人耳听不到次声但次声能量(),破坏力()所以人们要远离()。

3、下列不会产生次声的是()A地震B导弹发射C台风D虎啸4、蝙蝠夜间出来活动是靠从口内发出的()波,遇到昆虫或障碍物时,声波反射回来被蝙蝠耳接收来判断昆虫或障碍物的位置和距离这种方法叫(),军用设备中的()也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5、超声波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由此可制成()来检查人体内的器官,超声波还有很强的破碎能力化工上可用来(),这一点也说明超声波能传递()。

五、教学反馈:1、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之处请写下来:。

(完整)[第三章第三节超声与次声]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

(完整)[第三章第三节超声与次声]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
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 6(1.)超阅声读波短能文够并清回洗答物下体列是问因题为。超声波具有________。
7(3.)若阅声读音下在面海的水短中文的,传回播答速问度题为。1500 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回声所用时间为4 s,那么该处海洋深度为__________m。 3C.下次列声说波法的错频误率的大是于(20000) Hz D.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 Hz (超1)声超指声纹波识能别够如清其洗名物,体是是利因用为超超声声波波去具做有检__测__,__利__用。超声波具有穿透材料的能力,且随材料的不同产生大小不同的回波(超声波到达不同材质表面时,被吸收、穿透与反射的程度不
断冲击物体的表面,使物体表面及缝隙间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
达到净化物体表面的目的。
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
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 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1)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体是因为超声波具有___能_量____。 (2)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 于____真_空__不__能_传__声______。 (3)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 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 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回声所用时间为4 s,那 么该处海洋深度为___3_0_0_0____m。
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 Hz的声音叫超声波。 超 6.声阅指读纹短识文别并如回其答名下,列是问利题用。超声波去做检测,利用超声波具有穿透材料的能力,且随材料的不同产生大小不同的回波(超声波到达不同材质表面时,被吸收、穿透与反射的程度不
同1.)。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 Hz。 (大3)象若交声流音的在“海声水音中”是的一传种播次速声度波为,15人00类m听/s不,到利大用象回的声“定声位音原”是理因从为海(面竖直) 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回声所用时间为4 s,那么该处海洋深度为__________m。 传A.播蝙特蝠性—B.—猫它的C.波狗长短D.,大在象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年中考3年模拟·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第三章声的世界
第三节超声与次声
测试时间:15分钟
一、选择题
1.振动频率是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

某款声波牙刷以悬浮马达为动力,带动刷头以每分钟30 000次高速振动,带动水流深入牙刷难以触及的部位,达到清洁目的。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为20~20 000 Hz,则该牙刷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
A.是超声波
B.是次声波
C.频率为30 000 Hz
D.频率为500 Hz
2.医用的B超机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但人耳听不到它的声音,这是因为( )
A.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太慢
B.超声波的频率太高,人耳不能觉察到
C.超声波的响度太小
D.超声波的频率低于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的下限
3.地震发生前出现“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等反常现象,原因是鸡鸭能听到地震产生的( )
A.响度很小的可听声
B.频率较低的次声波
C.频率较高的超声波
D.频率较低的超声波
4.科学家在对蝙蝠的研究中,曾经用黑布将蝙蝠的双眼蒙上,发现蝙蝠也可以很好地飞行,没有受到一点影响,这是因为( )
A.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次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
B.蝙蝠的眼睛会发出超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
C.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
D.黑布太薄会透光,蝙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
5.(2017青海西宁中考)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雨滴落在地面上会发出声音,说明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B.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市区内“禁鸣喇叭”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是因为超声波比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
6.(2017湖南长沙中考)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40 m/s
B.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D.真空也能传声
二、填空题
7.(2018黑龙江大庆中考)我们生活在声的海洋里,美妙的音乐可以让人心旷神怡,而一些机器的轰鸣声也能使人心烦意乱。

下列关于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如果在月球上发生爆炸,只要爆炸足够剧烈,地球上的人也可以听到
C.超声波的传播速度比次声波的传播速度快
D.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不能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8.(2018海南中考)端午节期间,我省多地举行了赛龙舟活动,比赛中队员们喊着号子,和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用力向前划桨,场面非常热闹。

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鼓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鼓声属于超声波
D.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调分辨出鼓声和号子声的
9.(2018青海西宁中考)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北京天坛的圜丘,加快了声音的传播速度,从而使人听到的声音更加洪亮
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三、综合应用题
10.(2019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期末)人们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是因为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20 Hz。

人能听到蜜蜂飞行的声音,是因为蜜蜂翅膀振动的频率大于20 Hz且
20 000 Hz。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1.2017年5月12日是全国第九个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减轻社区灾害风险,提升基层减灾能力”,为了普及科学避险知识,提升学生减灾能力,全国各地很多中小学都开展了主
题教育活动。

据了解,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都能产生具有很大能量的(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能使建筑物垮塌,造成人员伤亡。

12.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 s后接收到回波信号,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 530 m/s,请计算:
(1)被测量处海洋的深度为多少?
(2)利用超声波的反射能否进行太空测距?为什么?可以用什么测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