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3.3超声与次声教案沪科版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教案:3.3超声与次声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教案:3.3超声与次声在设计这节幼儿园课程时,我的意图是让孩子们通过有趣的活动,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概念,并能够区分它们。
我希望通过探究声音的不同频率,让孩子们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孩子们掌握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定义,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到它们的不同特性。
在教学难点与重点上,我将重点讲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概念,以及它们的特点。
难点在于让孩子们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频率不同,导致它们的传播特性也不同。
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引入课程。
我会向孩子们展示一个超声波探头,并告诉他们,这个探头可以发出一种人类耳朵听不到的声音。
然后,我会用探头发出超声波,让孩子们尝试听到这种声音。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超声波的存在。
接着,我会向孩子们介绍超声波的概念,并解释它是一种频率高于人类听觉范围的声波。
我会通过示例,让孩子们了解到超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超声波清洗、超声波探测等。
然后,我会引入次声波的概念。
我会用次声波发生器发出次声波,让孩子们听到这种低频的声音。
我会让孩子们尝试区分超声波和次声波,并引导他们观察到两种声音的不同特点。
在活动重难点上,我会重点讲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频率不同,导致它们的传播特性也不同。
我会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孩子们理解并掌握这个概念。
在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环节,我会让孩子们谈谈他们对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理解,以及他们在实验中的发现。
我会鼓励他们思考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并鼓励他们进行更多的科学探索。
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孩子们能够了解到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存在,并掌握它们的特点。
我希望他们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验引入:我选择了使用超声波探头和次声波发生器作为实验工具,因为这些工具能够直观地展示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不同特性。
通过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听不到超声波和听到次声波,他们能够直接感知到这两种声波的存在,这对于他们后续理解概念有重要意义。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教案:3.3超声与次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3.3超声与次声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超声的特点及超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2、了解次声的特点及其危害性。
过程与方法:拓宽学生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超声和次声的学习,培养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1、知道超声、次声的概念。
2、知道超声的应用。
【教学难点】培养和提高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及对自然和科技的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音像资料、图片。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交流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等。
【教学过程】一、认识超声和次声1、复习提问:什么是音调?音调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2、提问引入:人能听到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嗡嗡声,为什么却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所发出的声音呢?(看学生的反应及回答)看来我们大家不是很清楚,不过没关系,这真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从音调的角度来研究声音。
3、请大家阅读课本P47的第一自然段并回答下列问题。
(1)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多少?(10-4Hz~1012 Hz)(2)上述范围的声音我们都能听见吗?那正常人的耳朵能听到的声音范围是多少?(20Hz~20000Hz)(3)那正常人的耳朵不能听到的声音我们把它们分别叫什么?其频率范围又是多少?(4)再请大家阅读课本P49的《信息窗》,了解自然界中的一些发声频率、人和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
①比较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听觉频率的不同。
②人的听觉与发声的频率范围相同吗?人的听觉范围与发声范围哪一个大?4、知识应用(1)演示:弹簧振子上下振动。
让学生根据现象解释为什么听不到弹簧振子振动发出的声音?(提示:弹簧振子上下振动很慢,频率应该小于20 Hz。
)(2)学生解释开始上课时的提问:人能听到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嗡嗡声,为什么却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所发出的声音呢?二、超声1、强调:人类发不出超声,也听不到超声。
自然界中的许多动物不仅能发出超声,而且能听到超声。
3.3超声与次声 教案(沪科版八年级全册)

3.3超声与次声教案(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三节超声与次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人耳听到的频率范围.2.知道超声的特点及超声技术在生产、生活、科技和国防等方面的应用.3.知道次声的一般特点和危害性.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人与动物不同的听觉范围,初步了解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2.学会运用物理知识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超声的利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2.通过了解次声的危害,初步感受和认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教学过程知识点1:超声与次声的概念1、通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可知原因.知识点2:超声的利用1、受蝙蝠利用超声导航的启示,人们制成了什么?有什么应用?超声还有哪些特点及应用?小结:受蝙蝠利用超声导航的启示,人们制成了超声雷达,又叫声呐,用它来探测海底深度、海中暗礁等.另外还可以利用超声检查、治疗人体疾病,进行金属探伤,还有超声焊接、清洗、杀菌消毒、处理种子等.2、处理例2和变式练习2例2:海豚、蝙蝠发出的声音都是超声波,声呐系统也是利用了超声波.故只有选项B,而选项B中,地震的声音是次声波.变式练习2:超声是声音的一种,具有声音的一切特征——是由物体的震动产生的、依靠介质传播等,超声是单调很高的声波,能够传递能量.知识点3:次声1、哪些物体或自然现象会产生次声?能量很高的次声会给人类产生哪些危害?小结:自然界中火山爆发、地震、风暴等都能产生次声;核发爆炸、导弹发射等也能产生次声.能量很高的次声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可使机器设备破裂、飞机解体、建筑物破坏、人体器官及功能破坏等.2、看课本P47页“信息窗”了解:哪些动物能听到次声?哪些动物能听到超声?小结:大象、狗能听到次声;狗、蝙蝠、海豚能听到超声.3、处理例3和变式练习3例3:地震产生的声波是次声,而很多种动物可听到次声波,因此会有“鸡飞狗跳”的“地震前兆”.变式练习3:台风、海啸产生的是次声波.声纳、蝙蝠和海豚利用的是超声波.当堂练习:1.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2.下列事实中,应用了次声的是A. 用声纳测海底深度B. 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C. 预报台风和地震D. 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3. 昆虫飞行是翅膀都要振动,蝴蝶翅膀每秒振动5—6次,蜜蜂翅膀每秒振动300—400次,当他们都从你身旁飞过时,凭你的听觉A. 能感到蝴蝶从你身旁飞过B. 能感到蜜蜂从你身旁飞过C. 都能感到它们从你身旁飞过D. 都不能感到它们从你身旁飞过4.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5s收到回波,则此处海底有多深?。
2018年秋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河南地区)上册教案:3.3超声与次声

教案:2018年秋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河南地区)上册教案:3.3超声与次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超声与次声”。
本节主要介绍超声波和次声波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超声波的定义、特点和产生原理;2. 超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3. 次声波的定义、特点和产生原理;4. 次声波在自然灾害中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定义、特点和产生原理,能正确区分它们;2. 培养学生对超声波和次声波应用实例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3. 通过对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声音传播和特性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产生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 教学重点: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定义、特点和产生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超声波探伤仪、次声波发生器;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超声波探伤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超声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1)介绍超声波的定义、特点和产生原理;(2)讲解超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超声波清洗、超声波医疗、超声波探伤等;(3)介绍次声波的定义、特点和产生原理;(4)讲解次声波在自然灾害中的应用实例,如:地震、台风等。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应用实例,分享自己的见解。
4. 练习:出示一些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应用实例,让学生判断是超声波还是次声波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第三章第三节超声与次声一、超声波1. 定义: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2. 特点:方向性强、传播距离远、穿透力强3. 产生原理:物体的振动4. 应用实例:超声波清洗、超声波医疗、超声波探伤等二、次声波1. 定义: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2. 特点:传播距离远、穿透力强3. 产生原理: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等)4. 应用实例:地震预警、台风监测等七、作业设计1. 判断题:(1)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次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
八年级物理全册 3.3 超声与次声教案 (新版)沪科版

第三节超声与次声一、课前准备1. 人耳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有多大?什么是超声和次声?(答案:人耳听觉频率范围在20 Hz至20000 Hz之间。
高于20000 Hz以上的声音称为超声,低于20 Hz的声音称为次声。
)2. 超声和次声各有何特性?(答案: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力强、对物体有很强的“破碎”能力,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等;由于次声波的频率很低,因而它显示出了种种奇特的性质,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传播的距离远,而且不容易被吸收.)二、名师解读点拨知识点1:超声与次声高于________Hz以上的声音称为超声,低于________Hz的声音称为次声。
人耳听觉频率范围在________________Hz之间。
答案:20000 20 20 Hz至20000【明确】我们平常听到的各种声音只是声音世界中的一部分,尽管听不到,却很有意义。
知识点2:超声及其应用【想一想】超声有哪些的应用?【点拨】超声波的应用是很广的。
定向发射的超声在水中传播的距离比光和无线电信号远得多.模仿蝙蝠使用超声的道理,人类发明了声纳这种装在船只及潜艇上的装置.靠超声在水中传播时碰到物体产生回波,来测定距离,确定位置,能发现对手,或保证航行安全;超声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超声诊断仪(B超)可以用来检查、治疗人体疾病,超声探测仪能探测金属内部存在的缺陷;超声对物体有很强的“破碎”能力,能将一般情况下不能混合的液体(如油和水)混合在一起,可用在化学工业上,它还能破坏细菌结构可对医疗器械和食物等进行杀菌消毒。
用超声处理过的种子可以缩短发芽时间,提高发芽率。
【注意】超声仍是一种声音,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利用超声来测定距离确定位置时需要有传播的物质。
知识点3:次声及其应用【想一想】哪些情况可产生次声?【点拨】火山爆发、坠人大气层中的流星、极光、地震、海啸、台风、雷暴、龙卷风、电离层扰动,等等.利用人工的方法也能产生次声波,例如核爆炸、火箭发射、化学爆炸,等等.【说明】许多灾害性的自然现象,如火山爆发、龙卷风、雷暴、台风等,在发生之前可能会辐射出次声波,人们就有可能利用这些前兆现象来预测和预报这些灾害性自然事件的发生.预测自然灾害性事件,探测出这些次声源的有关参量.【想一想】次声有何破坏性?【点拨】次声能量很高,能使机器设备破坏、飞机解体、建筑物破坏;在强次声环境中,人的平衡器官的功能将受到破坏,会产生恶心、晕眩、旋转感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内脏出血破坏,危及生命。
202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声的世界第三节超声与次声教案(新版)沪科版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增强学习物理的热情。
-学生在探究超声波与次声波的过程中,增强对科学探究的热爱。
-学生能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价值,提升科学素养。
-学生在面对自然灾害时,能够理解并认识到次声波监测的重要性。
3.科学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超声波与次声波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科的实际价值,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科学方法与技能: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实验方法、仪器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技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教学难点与重点
5.反馈交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业反馈交流,让学生互相学习和借鉴,共同提高。
202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声的世界第三节超声与次声教案(新版)沪科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2023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声的世界》的第三节“超声与次声”。该节课主要介绍了超声波与次声波的概念、特点以及应用。教材内容主要包括:
1.超声波的定义、特点及应用实例,如超声波的破碎能力、医疗检查等。
4.艺术性和趣味性:
-使用生动的图示和色彩,增强视觉效果。
-加入相关小故事或趣闻,提高学生的兴趣。
-设计互动环节,鼓励学生参与板书内容的补充和完善。
板书设计应紧扣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同时注重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超声波与次声波的知识。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教案:3.3超声与次声-2019年精选教学文档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3.3超声与次声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超声的特点及超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2、了解次声的特点及其危害性。
过程与方法:拓宽学生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超声和次声的学习,培养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1、知道超声、次声的概念。
2、知道超声的应用。
【教学难点】培养和提高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及对自然和科技的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音像资料、图片。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交流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等。
【教学过程】一、认识超声和次声1、复习提问:什么是音调?音调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2、提问引入:人能听到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嗡嗡声,为什么却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所发出的声音呢?(看学生的反应及回答)看来我们大家不是很清楚,不过没关系,这真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从音调的角度来研究声音。
3、请大家阅读课本P47的第一自然段并回答下列问题。
(1)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多少?(10-4Hz~1012 Hz)(2)上述范围的声音我们都能听见吗?那正常人的耳朵能听到的声音范围是多少?(20Hz~20190Hz)(3)那正常人的耳朵不能听到的声音我们把它们分别叫什么?其频率范围又是多少?(4)再请大家阅读课本P49的《信息窗》,了解自然界中的一些发声频率、人和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
①比较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听觉频率的不同。
②人的听觉与发声的频率范围相同吗?人的听觉范围与发声范围哪一个大?4、知识应用(1)演示:弹簧振子上下振动。
让学生根据现象解释为什么听不到弹簧振子振动发出的声音?(提示:弹簧振子上下振动很慢,频率应该小于20 Hz。
)(2)学生解释开始上课时的提问:人能听到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嗡嗡声,为什么却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所发出的声音呢?二、超声1、强调:人类发不出超声,也听不到超声。
自然界中的许多动物不仅能发出超声,而且能听到超声。
沪科版物理八全3.3超声与次声教案3

第三节超声与次声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从收集的信息中了解超声的特点,了解超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2.从收集的信息中了解次声的一般特点,了解次声的应用和危害性。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及信息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科学技术的兴趣,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知道超声、次声的概念。
2.知道超声的应用。
【教学难点】培养和提高学生惧信息的能力及对自然和科学技术的兴趣。
【教具准备】音像资料,图片或光盘,电脑及多媒体的设备。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声现象的一些性质并探究了它的规律,这些现象不仅有趣,而且都包含了一定的科学道理。
物理知道是从实际中来的,又要应用到实际中去。
一句话,学习物理知识就是要应用它来人类服务,提高人们生活的水平,改善生活的质量。
这节课,我们来认识超声和次声。
(二)进行新课研究发现,声波的频率范围是很宽的,由10-4Hz到1012Hz,但正常人的耳朵只能听到20Hz到20000Hz之间的声音,低于和高于此频率范围的声音人都听不到。
通常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
一、超声1概念: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2 特点:⑴频率高,能量大(强穿透力,强破碎能力)⑵沿直线传播,可反射3 应用学生阅读图3-32,了解自然界中的一些发声频率、人和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
例如:狗能听到频率达50000Hz的超声,蝙蝠能听到频率为十几万赫的超声。
(1)利用超声雷达(又叫声呐)探测物体位置等。
(2)超声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超声诊断仪(如B超);超声金属探伤仪。
(3)超声对物体有很强的“破碎”能力。
举例。
(4)用超声处理过的种子可以缩短发芽时间,提高发芽率。
其他:超声空气加湿器、犬笛二、次声1 概念: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2 特点:⑴频率低,传播远⑵能量很高的次声具有极大破坏力3 应用:人声也听不到次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超声与次声课型新授备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
与
技能
从收集的信息中了解超声的特点,了解超声在现代技术中
的应用。
从收集的信息中了解次声的一般特点,了解次声的应用和
危害性。
过程与
方法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及信息交流能力。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科学技术的兴趣,热爱科学,勇于探究
的科学精神。
重点超声和次声的概念,超声的应用。
难点收集与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环节教师调控学生活动备注超声
1概念: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
2 特点:⑴频率高,能量大(强穿透力,强破碎能力)
⑵沿直线传播,可反射
3 应用
超声雷达(“声纳”)、金属探伤仪、超声处理过种子缩短发芽时间,提高发芽率、
超声加工(利用特制的工具,做超声频率振动,通过液体中悬浮磨料加工工件,主要用于加工各种执导阅读教材
P45—信息窗,了
解能听到超声与
发出超声的动物
讲解超声特点
让学生归纳生活
中超声的应用
总结评价补充
对于超声的应用,
要求学生知道
给出应用实例
看书、了解能听
到超声与发出
超声的动物
归纳、回答
了解超声在各
个行业的应用
不导电的硬脆材料,例如:玻璃,石英,陶瓷,宝石等)、
化工业使一般情况下不能混和液体(如油和水)混合、
探测鱼群、B超诊断与治疗,医疗设备杀菌消毒、超声洗牙
其他:超声空气加湿器、
犬笛
次声
1 概念:频率低于20HZ 的声音
2 特点:⑴频率低,传播远
⑵能量很高的次声具有极大破坏力
3 应用:
⑴预报灾害:发生前会辐射次声源
⑵医疗:人和生物对次声波反应,某些器官也会发生微弱次声源,可了解人体生物器官活动
⑶军事:核武器
4 危害:
使机器设备破裂,飞机解体,建筑物遭到破坏
人的平衡器官的功能破坏,会产生恶心,晕眩,旋转等症状,严重的造成指导阅读教材
P45—信息窗,了
解能听到次声与
发出次声的动物
讲解次声特点
让学生归纳次声
的应用
总结评价补充
对于次声的应用,
要求学生知道
给出应用实例
学生给出次声危
害的事例
总结评价补充
看书、了解能听
到次声与发出
次声的动物
归纳、回答
给出次声危害
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