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实验系列练习(2)
2010-2023历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能力检测卷3(带解析)

2010-2023历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能力检测卷3(带解析)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25题)1.红萝卜细胞的液泡中含有紫红色的花青素。
将红萝卜切成小块放到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热,则随水温的升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
其原因是( )A.细胞壁在加温后受到破坏B.水温升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C.加热使细胞膜和液泡膜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D.加热使花青素分子的活性加大而容易透过细胞膜2.下图是含有淀粉、琼脂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将该装置中琼脂块各圆点经下表所示的方法处理,放在37 ℃下培养24h后,再用碘液冲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圆点处理方法实验结果a滴加淀粉酶溶液红棕色b接种面包霉红棕色c滴加煮沸的淀粉酶溶液蓝黑色d滴加蔗糖酶溶液e滴加淀粉酶溶液,并加适量盐酸蓝黑色A.面包霉能分泌淀粉酶,酶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B.圆点c实验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高温能提高酶的活性C.圆点e实验说明适量盐酸为淀粉酶提供最适pHD.酶具有专一性,据此可推断d实验中“?”处应是蓝黑色3.研究发现,癌变前的衰老肝细胞能被由肿瘤抗原引起的免疫应答清除。
利用这一成果可以对癌变前衰老细胞进行抗原特异性免疫监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癌变前衰老肝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免疫B.癌变以后的肝细胞容易向其他组织转移C.在免疫系统被抑制的患者肝脏中,衰老肝细胞不会积累D.衰老肝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4.如图所示,图甲为细胞周期的模式图,图乙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甲乙A.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可以用图甲的S→X→1→2→3→4→Y来表示B.图乙中,结构9在图甲的1时期加倍且移向细胞两极C.图乙中,结构10在图甲的4时期时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D.图乙中,结构6在图甲的1时期出现染色体,有利于核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5.x图为人体某个细胞所经历的生命历程各个阶段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讲其他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练习含答案

第2讲其他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A组基础巩固练1.(2023年广东统考二模)“唤醒沉睡的种子,调控幼苗的生长。
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
靠的是雨露阳光,离不开信息分子。
”下列对这首小诗的分析错误的是()A.唤醒种子的过程中存在脱落酸与赤霉素的相抗衡作用B.幼苗的向光生长过程中背光侧受到生长素的抑制C.瓜熟蒂落的过程中存在乙烯和脱落酸的协同作用D.物质、能量、信息对生命活动的进行具有重要作用【答案】B【解析】赤霉素能打破休眠,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能抑制种子的萌发,据此可推测,唤醒种子的过程中存在脱落酸与赤霉素的相抗衡作用,A正确;在单侧光的作用下,生长素由向光侧运输到背光侧,导致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低于背光侧,向光侧生长速度慢,背光侧生长速度快,B错误;乙烯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促进叶子和果实的脱落,瓜熟蒂落的过程中存在乙烯和脱落酸的协同作用,C正确;细胞是物质、能量、信息的统一体,三者相伴推动生命活动进行,因此,物质、能量、信息对生命活动的进行具有重要作用,D 正确。
2.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儿童吃了经乙烯催熟的香蕉可使其发育提前B.细胞分裂素在根尖的分生区发挥作用,促进细胞分裂C.由赤霉素引起的水稻恶苗病会使植株长高、结实率升高D.延长马铃薯、大蒜贮藏期的青鲜素是赤霉素类调节剂【答案】B【解析】乙烯对果实具有催熟的效果,人体细胞膜表面没有乙烯的受体,儿童吃了经乙烯催熟的香蕉不会使其发育提前,A错误;根尖的分生区能进行细胞分裂,因此细胞分裂素可在此部位发挥作用,促进细胞分裂,B 正确;由赤霉素引起的水稻恶苗病使植株疯长,会降低结实率,C错误;延长马铃薯、大蒜贮藏期的青鲜素具有抑制发芽的作用,是脱落酸类调节剂,D错误。
3.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的内分泌腺合成、分泌的微量有机物B.植物的向光性可以说明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C.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所以在幼嫩的果实中含量较多D.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伸长,所以在茎尖、根尖含量较多【答案】B【解析】植物激素是由一定部位产生的,如叶原基、嫩叶和发育中的种子,A错误;植物的向光性本身就是生长现象的表现,所以可说明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B正确;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体的多种组织中,特别是在成熟的果实中含量最多,其重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C错误;细胞分裂素存在于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部位,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使细胞伸长的植物激素是生长素,D错误。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后训练: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自由组合规律现象的解释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自由组合规律现象的解释1、某种昆虫长翅(R)对残翅(r)为显性,直翅(M)对弯翅(m)为显性,有刺刚毛(N)对无刺刚毛(n)为显性,控制这3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有这种昆虫一只,其基因型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三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 该昆虫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有8种C. 为验证自由组合定律,与该昆虫测交的个体基因型为rrmmnn或rrMMnnD. 该昆虫与相同基因型的昆虫交配,后代中与亲代表现型相同的概率为1/42、黑腹果蝇的复眼缩小和眼睛正常是—对相对性状,分别由显性基因A和隐性基因a控制,但是显性基因A的外显率为75%;即具有基因的个体只有75%是小眼睛,其余25%的个体眼睛正常。
现将一对果蝇杂交,F1小眼睛:正常眼睛=9:7,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亲本表现型都为小眼睛B. 只考虑控制眼睛大小的基因,F1正常眼睛个体都是纯合子C. F1自由交配,获得的F2小眼睛和正常眼睛的比例仍然是9:7D. 该比例说明眼睛大小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3、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让显性纯合子(AABB)和隐性纯合子(aabb)杂交得F1,再让F1测交,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3。
如果让F1自交,则下列表现型比例中,F2代不可能出现的是()A. 10:6B. 13:3C. 9:7D. 15:14、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获得成功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 先分析多对相对性状,后分析一对相对性状B. 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C. 正确地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D. 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5、某哺乳动物棒状尾(A)对正常尾(a)为显性;黄色毛(Y)对白色毛(y)为显性,但是雌性个体无论毛色基因型如何,均表现为白色毛。
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生物一轮复习练习15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含解析

第2讲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2019·陕西西安中学高三期中)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作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F2,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9︰3︰3︰1,与F2出现这样的比例无直接关系的是(A)A.亲本必须是纯种黄色圆粒豌豆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B.F1产生的雄、雌配子各有4种,比例为1︰1︰1︰1C.F1自交时4种类型的雄、雌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D.F1的16种配子结合方式获得的受精卵都能发育成新个体[解析]亲本可以是纯种黄色圆粒豌豆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还可以是纯种黄色皱粒豌豆与纯种绿色圆粒豌豆,A错误;F1黄色圆粒产生的雄、雌配子各有4种,比例均为1︰1︰1︰1,才能使子代出现9︰3︰3︰1,B正确;F1自交时4种类型的雄、雌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即结合的机会是均等的,C正确;F1的16种配子结合方式都能发育成新个体(种子)与F2出现这样的比例有着直接的关系,D正确。
故选A。
2.(2020·湖北高三开学考试)一对相对性状可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某植物花的紫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就受4对等位基因控制,当个体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才开紫花,否则开白花.若这4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让基因型为AaBbEeGg植株自交,则子一代中(B)A.杂合子占1/16B.白花植株共有65种基因型C.紫花植株中,纯合子占1/64D.基因型为AAbbeegg的白花植株占1/128[解析]4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4对基因均杂合的个体自交,子代中杂合子=1-纯合子=1-(1/2)4=15/16,A错误;由于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才开紫花,紫花植株基因型种类数易于计算,故:白花植株基因型种类数=基因型总数-紫花植株基因型的种类数=34-24=65,B正确;在紫花植株中纯合子占比=(1/4)4÷(3/4)4=(1/3)4=1/81,C错误;基因型为AAbbeegg的白花植株占(1/4)4=1/256,D错误。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后训练: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人群的ABO血型由三个基因I A、I B、i控制,I A、I B这两个基因互不遮盖,各自发挥作用,表现为 ( )A.完全显性B.不完全显性C.共显性D.相对显性2、已知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两种,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马群中,两基因频率相等。
正常情况下,每匹母马一次只生产一匹小马。
以下关于性状遗传的研究方法及推断不正确的是( )A. 选择多对栗色马与白色马杂交,若后代白色马明显多于栗色马,则白色为显性B. 随机选出一匹栗色公马和六匹白色母马分别交配,若所产小马都是栗色,则栗色为显性C. 自由放养的马群随机交配一代,若后代栗色马明显多于白色马,则栗色为显性D. 选择多对栗色公马和栗色母马交配一代,若后代全部为栗色马,则白色为显性3、豌豆的种皮灰色对白色为显性,一对相对性状(亲本为纯合子)的杂交实验中,灰:白=3:1出现在()A. 亲本植株所结F1代的种子B. F1代植株所结F2代的种子C. F3代植株所结F4代的种子D. F2代植株所结F3代的种子4、孟德尔在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设是( )A.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F2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型,比例为3:1B.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C.F1产生数目、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雌雄配子结合机会均等D.F1测交将产生两种不同表现型的测交后代,比例为1:15、小鼠繁殖种群中,有毛与无毛是一对相对性状,无毛小鼠终身保持无毛状态。
已知无毛是由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无毛雄鼠能正常生育,无毛雌鼠繁殖力低,哺乳困难。
若科研人员需要将无毛小鼠扩大繁殖,理论上有四套交配方案,最佳方案是()A. 雌无毛小鼠×雄无毛小鼠B. 雌无毛小鼠×雄杂合有毛小鼠C. 雌杂合有毛小鼠×雄无毛小鼠D. 雌杂合有毛小鼠×雄杂合有毛小鼠6、下列关于“模拟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准备实验材料时,需要4个信封和代表不同等位基因的4种卡片B. “雌”、“雄”信封中卡片数量相同,表示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C. 模拟F1产生配子时,可准备等量标有“YR、Yr、yR、yr”的四种卡片D. 模拟受精作用时,需将随机抽出的2张卡片组合记录后,再放回原信封7、水稻的基因型为Aa,自交后代中的纯合体占总数的()A. 25%B. 50%C. 75%D. 100%8、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假说,下列不属于该假说内容的是()A.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 基因在体细胞染色体上成对存在C. 配子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D.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9、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前,曾花多年时间研究山柳菊,结果一无所获。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专题二 细胞工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专题二细胞工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考点分类抓基础点点击破我能行1.下面所列过程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简略过程。
请据此回答:①→脱分化→②→再分化→③→④(1)①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能被培养成④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表示__________,它的细胞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颜色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想制造人工种子,应该选择(写编号)__________。
(4)若①是花药,则④是______________,这项技术可用在__________上。
(5)若①是胡萝卜根尖细胞,则培养成的④叶片的颜色是__________,这说明根尖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利用此项技术制造治疗烫伤的药物——紫草素,培养将进行到(写编号)__________。
答案:(1)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2)愈伤组织细胞排列疏松、高度液泡化、细胞壁薄、呈无定形状态色浅(3)③(4)单倍体植株单倍体育种(5)绿色含有表达叶绿体的基因(6)②解析:此题考查了对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有关知识的理解。
植物组织培养必须用离体的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因为细胞中含有本物种的全套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被培养成植株。
制造人工种子必须选择再分化后的胚状体。
2.如图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示意图。
据图回答:(1)步骤①是__________,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2)步骤②一般常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成为杂种植株的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手段是__________,其中步骤④相当于__________,步骤⑤相当于__________。
【备考2024】生物高考一轮复习:第15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备考2024】生物高考一轮复习第15讲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课标要求] 阐明有性生殖中自由组合使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多种可能,并可由此预测子代的遗传性状[核心素养] (教师用书独具)1.通过分析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阐述生命的延续性,建立起进化与适应的观点。
(生命观念)2.基于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归纳与概括自由组合定律的本质。
(科学思维)3.通过对个体基因型的探究和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实验分析,掌握实验操作的方法,培养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的能力。
(科学探究)4.利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释、解决生产与生活中的遗传问题。
(社会责任)考点1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和自由组合定律一、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分析1.观察现象,提出问题2.分析问题,提出假说(1)提出假说①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
②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③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YR、Yr、yR、yr,且数量比为1∶1∶1∶1。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遗传图解(3)结果分析3.演绎推理,检验假说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实验结果与演绎结果相符,假说成立,得出自由组合定律。
二、自由组合定律1.细胞学基础2.实质、发生时间及适用范围(1)实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时间:减数分裂Ⅰ后期。
(3)范围:①真核(填“真核”或“原核”)生物有性(填“无性”或“有性”)生殖的细胞核(填“细胞核”或“细胞质”)遗传。
②独立遗传的两对及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
三、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和遗传规律的再发现1.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材料:正确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2)对象:对性状分析是由一对到多对,遵循由单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
(3)结果处理: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4)方法:运用假说—演绎法这一科学方法。
2.遗传规律再发现(1)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把“遗传因子”叫作基因。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挖空专项练习 倒数第2天细胞工程(原卷版+答案解析)

倒数第2天?细胞工程2+2222221.植物体细胞通常被诱导为愈伤组织后才能表现全能性。
研究发现,愈伤组织的中层细胞是根或芽再生的源头干细胞,其在不同条件下,通过基因的特异性表达调控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作用,表现出不同的效应(见如表)。
已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大于细胞分裂素时有利A.WOX5失活后,中层细胞会丧失干细胞特性B.WOX5+PLT可能有利于愈伤组织中生长素的积累C.ARR5促进细胞分裂素积累或提高细胞对细胞分裂素的敏感性D.体细胞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可能相互抑制2.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通常采用培养法或化学诱导法使精子获得能量后进行体外受精B.哺乳动物体外受精后的早期胚胎培养不需要额外提供营养物质C.克隆牛技术涉及体细胞核移植、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等过程D.将小鼠桑葚胚分割成2等份获得同卵双胎的过程属于有性生殖3.某兴趣小组开展小鼠原代神经元培养的研究,结果发现其培养的原代神经元生长缓慢,其原因不可能的是()A.实验材料取自小鼠胚胎的脑组织B.为了防止污染将培养瓶瓶口密封C.血清经过高温处理后加入培养基D.所使用的培养基呈弱酸性4.如图所示,将由2种不同的抗原分别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分子,在体外解偶联后重新偶联可制备双特异性抗体,简称双抗。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双抗可同时与2种抗原结合B.利用双抗可以将蛋白类药物运送至靶细胞C.筛选双抗时需使用制备单克隆抗体时所使用的2种抗原D.同时注射2种抗原可刺激B细胞分化为产双抗的浆细胞5.下列关于菊花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自然生长的茎进行组培须用适宜浓度的乙醇和次氯酸钠的混合液消毒B.培养瓶用专用封口膜封口可防止外界杂菌侵入并阻止瓶内外的气体交换C.组培苗锻炼时采用蛭石作为栽培基质的原因是蛭石带菌量低且营养丰富D.不带叶片的菊花幼茎切段可以通过器官发生的途径形成完整的菊花植株6.农作物秸秆的回收利用方式很多,其中之一是将秸秆碎化后作为食用菌的栽培基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实验系列练习(2)
1.(18分)小麦籽粒成熟过程中积累的糖类,主要是依靠穗下第一张叶片(旗叶)的光始终保持25℃及
充足的CO 2。
在旗叶基部安装一个可调节温度的套环,实验开始时,套环温度调节到20℃,测定30min 内透明袋中的CO 2吸收量、叶片水分散失量,然后将基部套环温度调节到5℃时,发现葡萄糖,从旗叶向穗运输的过程被抑制,继续测定3min 内透明袋中的CO 2吸收量、叶片水分散失量,测得的结果如图乙所示。
请据图回答
(1)叶片基部温度变化对袋内叶片蒸腾作用有无影响?
答: 。
(2)叶片基部处于低温(5℃)状态时,后30min ,CO 2的吸收速率下降与叶片气孔开闭状态是否有关?
理由 ;CO 2的吸收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2.(20分)右图为细菌结构示意图。
据图回答:
(1)要观察细菌子细胞群体的特征,应该用 培养
基,此细胞群体称作 。
(2)影响细菌生长的环境因素主要为。
(3)此菌若为生产疫苗的“工程菌”,则作为生产和科研用菌种应选用群体生长曲线的
期,疫苗产量最高的时期为 期。
(4)假定在细菌培养过程中,分离获得了不能合成某种维生素的培养缺陷型菌株,
请设计一个实验以鉴定这种维生素的类型。
第一步:将变异菌株接种到完全培养基上扩大培养;
第二步:(简要写出以后的实验步骤)
配制系列培养基,。
实验结果分析:。
3.(19分)科学家研究发现,微生物细胞的代谢异常旺盛,每小时所转化的物质可达自身重量的成千上万倍,这是同等重量的高等动植物所望尘莫及的。
资料显示,一般情况下生物体越小,越能迅速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其单位时间内所转化物质的重量与其体重之比就越大。
请你用以下所给的材料用具设计一个模拟实验,以验证这一事实,然后再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
(提示:物质的转化量可用物质的吸收量来反映。
)
(一)设计实验
实验目的:(略)
实验材料:琼脂块、0.01%NaCl(可被琼脂块吸收)、天平、小刀、尺子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用小刀将琼脂块切成三组边长分别为3cm、2cm和1cm的立方体小块;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预期结果:,
;
实验结论:,。
(二)回答问题:
(1)该研究中所用的三种大小不同的琼脂块代表。
(2)有人计算了三种琼脂块表面积与体积得出相关数据如右表:通过对表中数据的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
(3)综合上述模拟实验及对表格数据的分析,你对微生物的代谢异常旺盛这一现象的解释是。
4.(8分)
问题:在学校做“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利用洋葱根尖作为实验材料,常常因解离固定前不好确定取材时间,在所取材料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很少,影响实验效果。
如果我们能了解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周期,确定在一天中的什么时间其根尖分生区大部分细胞处于分裂期,在此时取材解离固定,实验成功率就会大大提高。
要求: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测定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在一天中什么时间分裂期细胞较多(设分裂期时长为半小时)。
(1)实验需要的解离液及浓度是;
质量浓度为0.01g/ml的龙胆紫的用途是。
(2)写出你设计的实验简要步骤:每隔。
(3)结论:。
5.(10分)某课题小组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探究影响细菌生长繁殖的因素”他们在培养细菌过程中,发现了某种细菌(记作R)的周围其他细菌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他们把R细菌接种到专门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他们除去R细菌,用该培养基再培养其他细菌,结果其他细菌仍然不能在这个培养基上生长和繁殖回答:
(1)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R细菌与其周围细菌之间的关系,叫做。
(2)于是,该组同学假设了以下“造成R细菌的周围其他细菌不能生长和繁殖”的可能原因,你认为最可能的是哪一项?
A.R细菌占据了其他细菌的生存空间
B.R细菌更容易吸收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
C.R细菌产生了不利于其他细菌生存的物质
D.R细菌吞噬了其他细菌
(3)参照上述题中所给的材料,请您设计一个实验对第(2)题题所作的选择进行验证,实验步骤如
下: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参考答案
1.(18分)(1)无影响(4分)(2)无关。
(4分)气孔关闭与水分散失有关,在前后30min内的水分散失量不变,说明气孔开闭情况也不变。
(5分)葡萄糖向穗的运输被抑制,叶片中葡萄糖量增加,使光合作用过程受到抑制,所以CO2的吸收量下降。
(5分)
2.(20分)(1)固体菌落(4分)(2)温度、pH、氧气(4分)(3)对数、稳定(4分)
(4)配置一系列细菌培养基,在每种培养基中加入一种维生素,扩大培养的变异菌种分别接种到上述培养中培养,观察细菌生长情况。
(4分)细菌能正常生长的培养基所添加的维生素,就是该变异菌株不能合成的维生素。
(4分)
3.(19分)(一)设计实验(每空3分,共15分)
第二步:用天平称取等量的三种边长的琼脂块,并记录下其重量值,然后将其同时放入盛有足量NaCl 溶液的烧杯中;
第三步:一定时间后(不能过短或过长),同时取出所有琼脂块,用吸水纸吸去浮液;
第四步:用天平分别称取三组琼脂块的重量,并分别计算出三组琼脂块增加的重量与其原来重量之比。
预期结果:三组琼脂块增重与原重之比由小到大依次是:3cm组<2cm组<1cm组(或边长越小的琼脂块,其增重与原重之比越大)
实验结论:同等重量的生物体(琼脂块),生物体(琼脂块)体积越小,单位时间内所转化物质的重量与体重之比就越大
(二)回答问题[第(3)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4分](1)三种不同体积的生物体(微生物)(2)物体越小,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就越大(3)微生物体积小,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较大,单位时间内所转化物质的重量与体重之比较大
4.(8分)(1)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为了使染色体着色(答给细胞着色不给分)(每空1分,共2分)(2)每隔30分钟(若时长在1小时以上不给分)取材(或剪取洋葱根尖)一次(1分);制做装片(若写出详细制作片过程不加过)(1分);
在显微镜下观察分生区(1分)
列表记录最佳视野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或将各次数目列表记录)(1分)。
(3)根据表中数据,数目最多的时段,就是大多数细胞分裂期所处的时间。
(2分)
5.(10分)(1)竞争(1分)(2)(1分)C
(3)第一步(2分):取两个培养皿,按相同营养液来配制成甲、乙两个培养基。
第二步(2分):在甲培养基上接种R细菌,培养一段时间后,除去R细菌,乙培养基上不接种R
细菌,作为对照。
第三步(2分):在这两个培养基上分别接种相同的其它细菌
第四步(2分):观察甲、乙两个培养基上的细菌生长繁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