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2018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职高专)拟立项项目名单

2018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职高专)拟立项项目名单
蔡雪莹
重点
54
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互联网+”移动学习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以《UI设计》为例
余毅
重点
55
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美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研究—以《美术欣赏》课程构建为视角
康啸
一般
56
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聂炬
一般
3
抚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化研究
伍小玲
一般
4
抚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将傩舞元素融入广播体操套路创编的研究
徐辉龙
一般
5
抚州职业技术学院
探究性与实践性相融合的会计专业建设研究——以创新
戴建
重点
6
抚州职业技术学院
《服务礼仪》“礼步七修”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范丽娟
一般
7
抚州职业技术学院
吕亨龙
一般
39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赖萌超
一般
40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基于POA理论解构的高职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商务英语翻译》为例
廖国臣
一般
41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基于SPOC的高职英语口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姜平
一般
42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新时代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五位一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67
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
市场需求导向下校企合作电子商务专业实践路径创新研究
余云晖

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办法

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办法

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办法一、总则第一条为深化我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进一步调动教学和管理人员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深入发展,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促进研究生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特设立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以下简称研究生教改项目),并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研究生教改项目是指江西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称省学位办)在构建全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过程中批准立项的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第三条省学位办对全省研究生教改项目进行综合管理。

二、项目申报第四条研究生教改项目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可行性,研究周期为1-2年。

项目主要范围是:1、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2、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课程教学与学位论文指导;3、研究生实验能力培养;4、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5、研究生培养管理;6、研究生素质教育。

第五条研究生教改项目的申报人应为在岗教师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干部。

第六条研究生教改项目每年申报一次,申报时间一般在当年五月份。

第七条项目主持人每年只允许牵头申报一个项目,在其原有项目结束前不得申报新的项目。

第八条项目主持人按规定格式,认真填写《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申报表》一式四份。

第九条省学位办组织专家对各类项目分组评审,并根据专家组的评审结果,确定本年度研究生教改立项项目。

三、项目管理第十条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研究生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研究生教改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省学位办资助每个研究生教改项目经费一万元,各单位要按不低于1:1的比例配套投入经费。

第十二条项目经费主要用于与项目有关的资料费、印刷费、差旅费等,也可用于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教学材料、课程调研、学术交流、教材出版、多媒体课件制作等费用和研究生教育研究类学术刊物的论文发表版面费(不含增刊)。

第十三条建立项目中期检查制度。

项目主持人应向本单位研究生管理部门提交中期研究报告。

(完整版)2017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职高专)拟立项项目名单

(完整版)2017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职高专)拟立项项目名单
于帆帆
一般
41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2D诠释微积分的探索与实践
鄢青云
一般
42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宋庆烁
一般
43
江西枫林涉外经贸职业学院
《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学》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
卢仕宏
一般
44
江西工程职业学院
财会类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研究——以江西工程职业学院为例
齐励
一般
45
江西工程职业学院
基于“互联网+”可移动式双向视频技术在高职实训教学中应用研究--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
陶莉
一般
46
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现代学徒制专业教学标准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陈虎
重点
47
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互联网+”平台下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肖鹏
一般
48
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基点”
舒萍华
一般
49
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院校应用技术型本科机械基础类课程教学体系研究
陈勇亮
一般
50
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高等数学立体化分层教学改革研究
管永娟
一般
51
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
基于MOOC的高师院校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陈国玉
一般
4
抚州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以赛促学、以赛促训”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危贵茂
一般

江西省教改管理平台使用手册(教师版)

江西省教改管理平台使用手册(教师版)

江西省教改管理平台使用手册(教师版)1.1.系统简要说明江西省省级教改课题管理平台受理江西省内96所高校的教师关于教改课题的提交,专家审核和评定,并统计审核结果。

1.2.教改课题申报流程图1.3.进入系统使用IE 浏览器(IE6以上版本),在地址栏输入网站: http://219.229.249.71/jxedu/default.htm 进入以下登录页面教师登录提交申报课题教务处部门审核教务处部门审核课题中心管理员专家评审中期报告开题报告结题报告教务处部门审核教育厅审核打印结题证书通过通过分配通过通过不通过不通过不通过不通过1.4.用户注册在系统页面直接点击“教师注册”按钮进入用户注册页面输入登陆用户名,密码(尽可能包含数字和字母的组合)及确认密码,教师姓名,教师性别,出生日期(可手动输入,也可通过“”选择),所在学校,通讯地址(非必填项),联系电话,身份证号,教师职称(非必填项),最终学位,电子信息信箱,备注(非必填项)。

注:请认真填写注册信息,注册成功后教师姓名,出生日期,所在学校,身份证号不可修改,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本校管理员。

点击“注册”出现注册成功提示框,可点击“确定”,直接回到登录页面。

1.5.用户登录在进入登录界面后输入已注册的用户名、密码后点击“登录”按钮进入教改平台的首界面。

(注:如果输入信息有误,将会有错误信息提示,输入正确验证成功后方可进入首界面)注:如果忘记密码,请联系本校管理员。

1.6.首页功能首页的主界面主要分为一级栏目导航、基本用户操作、功能菜单、用户信息、日历、通知公告、工作提示。

若是未通过审核的教师,则只有“管理首页”这一模块(如下图)。

管理首页将会显示登录的教师用户信息、日历、通知公告以及工作提示。

1.7.用户信息1)查看个人信息用于查询个人信息,页面右边页面会出现如下信息:修改个人信息用于修改个人信息可修改教教师性别,通讯地址,联系电话,教师职务,最终学位,电子信息,备注(非必填项)。

教学研究课题立项及管理办法(试行)

教学研究课题立项及管理办法(试行)

教学研究课题立项及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我校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使我校教研课题的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立项范围与申报条件第二条立项范围凡有关学校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教育教学各方面的科学研究与改革方案。

第三条申报条件(一)课题主持人原则上必须是我校在职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学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并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和较丰富的教学经验,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研究能力。

(二)课题组成员应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熟悉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高度的责任心与事业心。

(三)凡已承担教学研究课题尚未完成,或到期完成情况不好的课题主持人,不得再申请新课题。

(四)课题组成员一般不超过5人。

(五)申请的课题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前瞻性和可行性。

保证申报的课题研究目标明确,现状和发展趋势基本清晰,方法和措施得当,成果要有创新性和推广价值。

第三章课题申报与评审程序第四条教务处负责发布有关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的申报信息,统一组织、集中受理项目申报。

第五条各教学院(部)和有关部门负责通知和组织本单位(部门)教研项目申报工作。

申请人必须按要求认真填写《XXX学院教学研究项目申请书》,并经所在教学院(部)和部门签署意见后集中报教务处。

第六条申报课题汇总后,由教务处组织专家评审组审阅,专家评审组按照评审指标对上报课题进行逐一审查,并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确定立项课题和课题资助类别(校级教研立项分为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两个类别)。

而后由教务处签署专家组评审意见。

第七条对国家、省有关部门或团体下达的研究课题及我校确定的重大课题,教务处采取公开招标、公开答辩及论证的方法确定课题主持人及主要参加人员。

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

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

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江西省教育厅课题与基地办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广泛、深入地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提高广大教师业务素质,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切实推进课程、教材改革,加强全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管理,使之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教育教学研究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原则。

把深入研究我省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作为主攻方向。

第二章组织第三条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与实验基地工作领导小组受教育厅的委托,负责全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的规划、组织、协调和有关课题的评审、验收、奖励等工作,主要职责是:1.制定并发布全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指南;2.评审和确定各类省级课题;3.组织鉴定各类省级课题的研究成果,推广具有实践意义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第四条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与实验基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课题与基地办)是领导小组的职能部门和办事机构,具体实施领导小组下的各项任务和日常工作的开展,主要职责是:1.负责管理课题申报工作;2.组织各类课题的评审工作;3.负责重点课题的成果鉴定、验收和推广等具体组织工作;4.负责全省中小学教育教学优秀成果评选和奖励的具体组织工作;5.组织有关的学术研讨活动。

第三章申报第五条课题指南一般每3年发布一次,发布之日起开始受理课题申报,每期(批)受理期限为三个月。

上半年受理截止到6月30日,下半年受理截止到12月31日。

课题指南发布后,申报者可向课题与基地办索取《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申报书》。

第六条申报者应按规定认真填写申报书,一式三份直接寄交课题与基地办。

迟于截止日期(以邮戳为准)寄出的申报书,一律不进入当期(批)评审。

第七条由多人参加的课题必须注明承担人,承担人仅限承担一项课题。

申报书须由承担人签名申报。

江西省高校教改课题管理平台

江西省高校教改课题管理平台

江西省高校教改课题管理平台提交课题调整教师用户操作说明概述:教师作为申请调整课题信息的主要用户,涉及到申请调整课题信息(包括调整课题名称、参与人、研究起止时间)、修改课题调整信息、查看课题调整信息三个重要操作,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 教师需要点击申请调整课题信息菜单如图1-1,出现申请调整课题界面如图1-2。

教师需要针对课题申报年份,选择进入调整课题信息入口。

图1-1 教师菜单列表图1-2 点击申请课题调整信息出现的界面2) 如果教师是针对13年以前申报的课题进行调整,点击进入后出现界面如图1-3。

教师针对选择的不同课题调整类型填写相应的调整信息,务必在提交之前请谨慎检查所填写的调整内容。

图1-3 针对13年以前申报的课题进行调整3) 如果教师是针对13年以后(包含13年)申报的课题进行调整,点击进入后出现界面如图1-4,即系统以列表的形式显示你目前尚未结题的课题信息。

教师可以针对某一个课题信息点击进入调整如图1-5。

教师针对选择的不同课题调整类型填写相应的调整信息,务必在提交之前请谨慎检查所填写的调整内容。

图1-4 13年以后(含13年)需调整的课题列表图1-5 可以针对某一个课题信息点击进入调整4) 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申请完调整课题信息后,可以点击查看课题调整申请信息如图1-1。

点击进入后出现界面如图1-6,即显示个人目前申请过的所有课题调整信息,教师可以实时查看目前课题信息调整申请处于哪一个阶段?图1-6 查看个人的课题调整申请信息5) 教师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修改个人未被审核通过(学校审核不通过、教育厅审核不通过)的课题调整申请信息,可以点击修改课题调整信息菜单,点击进入后出现界面如图1-7,即显示目前个人所有未被审核通过的课题调整申请信息,教师可以针对某一个课题调整申请信息进行修改出现界面图1-8,填写修改后的课题调整信息,确认无误后点击提交即可完成修改操作。

图1-7修改个人课题调整信息列表图1-8 修改个人课题调整信息6) 教师需注意的事项:i.申请调整过程需要在教育厅规定的时间内,如若不在规定的时间内,系统会弹框提示。

2015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

2015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

化志章 王昌晶 刘清华 黄小勇 郑蝉金 罗海梅 程晏蓓 熊小勇 杨丽华 叶继华 黄福生 聂晶 刘忠民 蒋梅鑫 柳敏 刘碧珍 曾广洪 汤舒俊 盛寿日
重点 重点 重点 重点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第 4 页,共 43 页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
段卫东 吴伟伟 贾书磊 魏丹 袁新春 李春泉 黄伟 陈加祥 李小鹏 时影 汪艳璐 刘捷 王秋伟 sujunhua 刘敏 廖一静 孙翔 蔡丹 王振 徐晓芳 李静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第 2 页,共 43 页
2015年度江西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拟立项项目名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申报学校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 课题名称 基于“三化、三制、三融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卓越工程师4S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 例 MOOCs课程学习者特征与学习评价体系研究——基于江西高校的调查 地方高校创新学分改革与实践研究――以南昌大学为例 后MOOC时代《口腔探密》课程SPOC教学模式的构建 CBLI模式在近代物理双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英临床医学联合培养项目的实践探索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双导师运行机制的研究 “卓越计划”下的材料成型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伦理学课程教学中道德现场的运用与当代大学生道德主体性的培育 “互联网+”教学评价模式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高校影视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大学化学》MOOCs课程建设研究 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电子线路实验课程虚拟仿真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MOOC时代背景下的双语教学模式探索和研究 翻转课堂在《动物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 创客教育视野下工业设计工作室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 基于经济模型的《发展经济学》教学案例设计及其学习效果评价 课题主持人 朱友林 阮征 陈洪玮 郑莉萍 王予江 蔡影祥 罗志军 周潘兵 胡志 费尚军 李样生 何世剑 李志美 伍军云 刘明萍 谢军 邹志文 王增 姚成胜 立项类型 重点 重点 重点 重点 重点 重点 重点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组课程报告为基础的《医学遗传学》考试模式改革的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9
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管理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以下称“省级教改课题”,可简称“省教改课题”)的管理,进一步推动我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省教改课题,是指江西省教育主管部门在构建全省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过程中批准立项的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它是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而实施的一项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是全省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三条省教育厅对省教改课题进行综合管理并负责组织实施。

第四条高等学校要把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的指导、管理工作纳入本校教学和科研工作计划,为教学研究创造良好的条件,并对教学研究成绩突出的人员予以奖励。

二、申报与立项
第五条省教改课题主要范围是高等学校办学思想的研究,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以及教学管理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等。

课题分重点课题、一般课题2类。

重点课题应是适应时代要求,具有领先理念,采用现代科研手段,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影响面广,推广价值大,社会效益好,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攻关研究项目。

另外,教育决策部门急需研究的少数重要课题,以省教育厅特别委托课题的方式,单独立项。

第六条省教改课题每年申报1次,申报时间一般在当年五月份。

自省教改课题立项指南发布之日起受理各高校的课题申报,受理期限为1个月。

高校在申报课题时,应确保教学第一线教师申报的课题比例占申报数额的80%以上。

第七条申请省教改课题一般应具备下列条件:
1.对江西省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运用价值;
2.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具有较大的作用;
3.能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论证;
4.能取得较好的预期效益,研究成果具有实际应用、推广价值;
5.课题论证充分,目标明确,研究计划可行,研究方法科学,经费预算、人员组合合理,具备按计划完成研究任务的各项基本条件;
6.为了体现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的应用性特点,发挥课题对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实际作用,课题研究时间一般应不少于2年。

课题研究时间从批准立项的时间开始起算。

第八条为了保证省教改课题研究的水平和质量,申请人一般应是承担过校级以上科研课题、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

其他人员须有2名相关专业副高级职称以上人员推荐,推荐函包括课题的选题价值、队伍情况、科研基础、科研条件保障、成果预测等内容。

省教改课题实行课题主持人负责制,主持人仅限1人,一般课题参研人员一般在 5人以内。

鼓励各高校发挥学术团队或教学团队进行项目研究的集体攻关,以教研室、课程组等团队形式申报课题。

承担有省教改课题研究任务者,在其主持的省教改课题通过结题鉴定后,方可申报下一年度的课题。

课题主持人不得同时申请2个及2个以上课题。

第九条各高校根据省教改课题的性质、目标和本校的实际,对申报项目通过科学、合理的组织方式和初评程序进行初审,确保推荐质量,并按照规定的要求上报到省教育厅指定的地点。

第十条省教育厅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聘请省内高等教育学科及其他相关专业学科的专家,对各类课题分组评审,初选出立项项目并提出立项意见。

为了保证课题立项质量,课题立项评审实行“盲审制”,评审组成员依据统一制定的评审指标,对通过初审的课题的立项论证活页(活页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等带有身份意义的文字)进行匿名初评,并按照评审组的赞成立项率决定立项与否。

第十一条省教育厅根据专家组的评审结果,形成立项意见和研究经费分配方案,报厅领导审批后公布立项项目。

三、过程管理
第十二条省教育厅高教处是省教改课题的管理部门,负责省教改课题的日常管理工作。

各高校应明确具体管理部门并配备专职人员。

第十三条实行资助课题开题报告制度。

开题报告书主要就课题研究的目标、思路、内容与方法,以及研究计划等进行报告。

具体操作办法授权学校课题管理部门制定。

自筹课题可参照执行。

第十四条建立课题中期报告制度。

自获准立项之日起、满1年以上时,课题主持人应向学校课题管理部门提交年度研究报告,并填写《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中期报告书》,其内容可作为课题经费使用、晋级晋升时课题认定的依据之一。

高校应将实施课题中期报告制度作为帮助和督促课题组实施研究计划、安排课题经费、完成研究任务、达到研究目标的主要措施。

第十五条课题实施过程中,高校要加强对课题研究工作的管理、指导和督促检查。

必要时,课题管理部门可对课题进展情况进行抽查。

抽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课题研究进度,课题组成员参加研究的情况,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经费使用情况等。

第十六条课题进行中需对研究计划、主要人员作重大调整、变更或有其它重大变化的,由课题主持人提出申请,所在单位签署明确意见,报省教改课题管理部门批准。

课题主持人不能履行研究职责的,所在高校应采取措施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继续进行,并及时报告省教改课题管理部门。

四、结题鉴定
第十七条实行研究成果实践应用与检验制度。

其中,理论性课题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时间一般应在半年以上;实践性课题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时间一般应在1年以上。

课题研究成果实际应用时间的计算,理论性课题从该成果合法发表或按合法的学术组织正式采用、交流之日起算;实践性课题从研究成果被院系、学校、行业协会、非政府组织、政府机关或其它学术组织正式采用、交流之日算起。

第十八条完成课题任务后,课题主持人根据课题申报书设定的研究计划、研究目标及课题研究任务的实际完成情况,向学校提出结题鉴定申请;省教育厅
委托江西省高教评估所受理各高校课题结题鉴定申请,如果一所高校申请结题的课题数量较少,可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与其它高校的结题工作合并进行,或交由省高教评估所组织进行。

省教育厅不直接受理课题主持人的结题鉴定申请。

课题主持人申请结题鉴定时应按照以下顺序提供材料:封面、目录、课题申报书(其中1份为盖有省教育厅课题主管部门“同意立项”公章的原件)、课题立项通知书、开题报告、中期报告、成果附件(含必备的《研究报告》)、结题鉴定表。

课题组还应起草《结题鉴定自评意见》。

结题鉴定表单独装订。

第十九条为了确保结题质量和专家评审意见客观、公正,结题鉴定方式一般为会议鉴定。

课题组所有成员原则上需到会陈述、答辩。

专家组成员由3~5名专家组成,校外专家应占2/3以上,专家组长由校外专家担任。

校外专家由评估所聘任,校内专家由学校提名,评估所认可。

结题鉴定费用由所在学校或课题组负责。

第二十条课题成果通过鉴定后,由省教育厅负责终审工作。

终审合格的,颁发统一印制的《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结题证书》。

对初次评审不能通过鉴定结题的课题,可暂缓结题,待提交相应成果、完善材料、符合条件通过鉴定后再办理结题手续。

第二十一条每所高校每年组织课题结题鉴定的次数一般为2次(6月、12月)。

省评估所根据各高校申请结题鉴定的情况,汇总后上报省教育厅,以确定集中结题的工作计划。

第二十二条实行课题结题鉴定结果复审制度。

课题组如对专家结题评审意见有异议的,可提出课题结题复审,由省教育厅高教处重新组织专家评审,并原则上以复审意见为终审意见。

第二十三条实行课题研究成果公示制度,通过结题鉴定的课题成果将通过江西高等教育网等媒体相应栏目等方式进行公示,同时实行课题研究及专家结题鉴定警示制度,对涉及学术不端行为的课题承担人员及不负责任的课题鉴定人员,将给予警示。

第二十四条实行重点、招标项目结题鉴定的评价意见的公示制度。

五、成果应用推广
第二十五条对推动教学改革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并可能产生重大社会效益的应用研究,课题主持人、承担高校应向其他高校和社会组织推荐,促使省教改课题发挥效益。

第二十六条对深化高教改革,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的课题成果,高校应采取各种措施加以宣传和推广。

第二十七条省教育厅不定期对通过结题鉴定的教改课题成果进行汇编,并召开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成果报告会,及时发布研究成果信息,开展学术交流,促进优秀教学研究成果的传播与运用。

第二十八条省教改课题的研究成果(论著、论文等)公开出版(发表)或交流时,须在醒目位置注明(标明)课题类型。

六、附则
第二十九条本办法自2011年3月公布之日起实行。

第三十条省教育厅以前发布的省教改课题管理规章文件中与本办法相抵触的,以本办法的规定为准。

第三十一条各高校根据本办法制定本校相应的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并报省教育厅有关职能管理部门备案。

第三十二条本办法的解释权归江西省教育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