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案_第二课学习新天地第1课时_学习伴成长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 第二课 学习新天地 第1课时 学习伴成长教案 新人教版-

第二课学习新天地1.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厌学情绪和过度的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成就动机。
2.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态度。
第1课时学习伴成长方式一:时政导入总书记为第五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作序强调,善于学习,就是善于进步。
党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发展都告诉我们,没有全党大学习,没有干部大培训,就没有事业大发展。
教师导入:善于学习,永葆本色。
同学们,你如何理解学习?你认为什么是学习?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探讨今天的话题《学习伴成长》。
方式二:多媒体展示材料: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给我买了一本《娃娃画报》。
那时,我还不识字,但是,从生动的插图中,我爱上了看书。
在三年级时,我爱上了《十万个为什么》,它让我知道了世间的奇事。
在五年级时,我爱上了《点亮人生的十盏灯》,它让我明白了怎样能找准自己的人生。
现在,我已经是初中生了。
虽然学习时间增多,但是,我还是会抽出时间来看书。
有些书虽然不怎么看得懂,但是,我会去细细地阅读、静静地思考。
书伴我成长!教师小结:“我”通过读书获得了成长。
成长的过程也是不断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接触新事物,学习新知识,努力使自己不断进步。
进入初中阶段,想必大家对初中阶段的学习既有好奇,也有困惑。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探讨今天的话题《学习伴成长》。
探究一:打开学习之窗1.正确看待学习教学活动一: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15页“探究与分享”。
思考问题:(1)他们是在学习吗?为什么?教师点拨:他们是在学习。
因为学习的X围很广,既包括知识的获取,也包括能力的培养以及如何做人。
例如,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习如何与不同个性的人相处,等等。
思考问题:(2)你经历的学习有哪些?和同学一起讨论,看谁想得最多。
教师点拨:(示例)我经历的学习有:①周末和同学一起规划乘车路线,去图书市场买书;②和同学发生矛盾后,在老师的帮助下,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③我学会了十字绣;④我学会了养花;⑤我学会了打乒乓球;等等。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教案第二课 学习新天地

第二课 学习新天地第1课时 学习伴成长一、知识目标知道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了解学习的重要性。
二、能力目标学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学习的重要性,热爱学习,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充实自己,适应社会的发展。
重点:学习的重要性。
难点:会分辨生活中哪些是学习,认识到学习没有终点。
【导入新课】情景导入: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或视频。
出生的婴儿——幼儿园的小朋友——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博士?思考:(1)从这些图片中你认识到了什么?(2)是不是参加工作后,就不需要学习了?学生讨论回答。
老师:是呀,学无止境,学习伴随着我们的一生。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一话题——学习伴成长。
一、打开学习之窗1.教师:“学习”一词出自《礼记·月令》“季夏之月……鹰乃学习……”,指雏鹰开始学习飞翔。
今天,人们怎么看待学习呢?2.阅读教材P15探究与分享,回答:(1)他们是在学习吗?为什么?(2)你经历的学习有哪些?和同学一起讨论,看谁想得最多。
答案提示:(1)他们是在学习。
因为学习的范围很广,既包括知识的获取,也包括各种能力的培养。
(2)让学生自由回答,如:做饭、洗衣服、打扫、打球、与小伙伴做游戏、养花等。
3.教师:通过对上述材料的探讨,我们对学习有怎样的认识呢?学习必须在学校进行吗?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
我们所看,我们所听,我们所尝,我们所触,我们所做,都可以是学习,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
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4.阅读教材P17探究与分享,回答:(1)每个人都要学习吗?(2)长大成人以后,我们还需要学习吗?答案提示:(1)每个人都要学习,成长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2)长大后还需要学习。
因为学习没有终点,社会在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科技在不断进步,我们只有终生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七年级上册 成长的节拍第二课学习新天地教案

第二课学习新天地第一课时学习伴成长目标预设:把握学习新节奏1.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初中学习的特点,掌握搞好初中学习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老师的教学特点。
2.过程与方法:结合书本的具体材料和学生的自身实际,全面而正确地分析初中学生学习的特点,掌握搞好学习的方法,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特点,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优秀的思维品质,增强学生的创新信心,激发其次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做学习的管理者;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难点: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老师的教学特点教学准备:收集有关增强记忆方面的材料1.进入中学,面对新的同学和新的学校,你有何感受?2.归纳一下自己的学习心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出示名人名言: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齐读一遍,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二、新授(一)学习新特点(板书)活动11、说一说:初中和小学在学习方面有哪些不同?请你填在书上。
①初中课堂上涉及的课外知识增多了;②初中的知识要理解运用的多了;③初中更强调自主学习;④初中更强调个性开展;等等2、讨论:与小学学习生活相比,初中学习有哪些特点?强调自主学习,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和理解,注重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作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注重学习方法的运用,等等通过讨论,使学生对初中学习生活的新特点有比拟全面的认识。
师:面对这么多新的课程,这么多头绪,如何搞好学习呢?(-)做学习的管理者(板书)活动21、分角色表演P12三个小朋友对初中学习生活的感受请同学们谈谈你对初中的学习生活有什么新的感受?提示:从如何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科学安排时间与小学时的区别人手,谈谈你的困惑、不适应,信心、信念及适应方法,应对方法及想法。
师:为什么我们对初中生活会有不同感受呢?关键是我们在学习时,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对我们刚进入初中的新生来说,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2.1学习伴成长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2.1学习伴成长2.1学习伴成长【知识目标】明确学习的内容和表现,知道终生学习的原因,明确学习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初步具有阅读的能力,与同学合作的能力等;具备终生学习的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道今天的学习,是为明天的发展积蓄力量,要珍惜当下,把握好学习机会。
重点学习的重要性。
难点怎样认识学习?一、导入新课1.课前播放视频歌曲《学习歌》或flash歌曲《小儿郎》。
2.复习提问:中学生活使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中学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3.师导入:那么进入中学后,我们怎样认识学习,学习有什么意义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第1课时《学习伴成长》。
(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请大家认真默读课本P14-P19的内容,初步了解一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并且通过自学,回答下列问题:1.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哪些内容?2.生活中,学习表现在哪些方面?3.学习需要什么样的态度?4.为什么我们要终生学习?5.学习的意义是什么?三、探究新知(一)打开学习之窗1.探究活动:教材第14页“运用你的经验”。
(1)你认得这两个字吗?在你看来,1~7各表示什么意思?(2)我们共同认可的解释是什么?答:我们共同认可的解释:还没有启蒙的小孩子,两只手模仿大人的绳结,就是“学”;羽毛还未长全的小鸟,反复试飞,就是“习”。
2.那么,你觉得什么是学习呢?学生各抒己见。
3.探究活动:教材第15页“探究与分享”。
(1)他们是在学习吗?为什么?答:他们是在学习。
因为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还包括各种能力的培养。
小强阅读课外书籍帮助他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小胜做义工能培养实践能力,小鹏自己做饭并为爸爸送饭能培养自理自立能力,小利被同伴喝倒彩仍然与同伴交往体现了与人交往的能力。
(2)小组活动:你经历的学习有哪些?和同学一起讨论,看谁想得最多。
(3)通过上面的探究,请抢答:①中学阶段,我们的重要任务是什么?②你觉得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哪些内容?知识的获取,各种能力的培养。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课学习新天地第一课时学习伴成长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课学习新天地第一课时学习伴成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课《学习新天地》第一课时《学习伴成长》教材,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会正确对待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责任感。
本节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目的。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同时也可能存在学习压力大、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
他们对学习有一定的认识,但还需要进一步引导,以形成正确的的学习观念。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明确学习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2.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
3.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4.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会正确对待学习。
2.难点: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学习的重要性,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学习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4.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课《学习新天地》第一课时《学习伴成长》。
2.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图文并茂,生动形象。
3.案例:收集与学习相关的故事、案例,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分析与讨论。
4.视频:准备一些与学习相关的视频素材,用于导入或情境创设。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视频或图片素材,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学习新天地 享受学习》教案 (6)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享受学习》教学设计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课程标准第一部分“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部分: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厌学情绪和过度的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成就动机。
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2)整体感知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七年级上册第二课的第二框题,在第一框题《学习伴成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回忆学习经历,分享学习中的苦与乐。
以“体味学习—享受学习—学会学习”为主线,通过强化学生学习中的积极情感体验,增强自信心,帮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从而引发求知欲和好奇心,提高探索学习方法的意识和积极性。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踏上一段新的旅途,然而,初中的学习完全不同于小学,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大与学习任务的加重,学生可能会产生各种学习压力和焦虑,严重者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
因此,有必要通过积极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调节心理压力,切实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面对学习中的各种困惑,学习过程是什么样的?应该怎样学习?如何才能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以及学习与结果之间是什么关系?则是本课需要帮助学生澄清的问题。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学习中有苦有乐,掌握科学学习的方法,享受学习中的快乐。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学习方法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材料、解析观点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回味学习中的苦与乐,帮助学生树立不畏艰辛的优秀品质;通过分享学习过程中积极美好的瞬间,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享受学习中的快乐【教学难点】享受学习中的快乐【教学方法】情境体验,案例讨论【教学资源】傅园慧的资料,比尔盖茨的故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分享活动:“我学游泳的经历”主题分享分享活动的侧重点:你学习游泳的四个阶段会有哪些想法和感受?a.刚开始接触游泳的时候(无意识,无技能)b.决定开始学习游泳的时候(有意识,无技能)c.学习一段时间,初步学会的时候(有意识,有技能)d.学会了很久,已熟练掌握的时候(无意识,有技能)展示学生学习游泳的心理感受,介绍关于学习的四个阶段。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二课《学习新天地》 教学设计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年级
七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课题
第二课《学习新天地》
指导教师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看待学习,养成自觉主动的学习态度,逐步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2.能力目标:通过讨论与思考,明确学习对自身、他人和社会的意义,提高学习的能力。
3.知识目标:理解学习的苦与乐,初步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从而学会学习。
3.探究三:
展示图片,提出问题:你认为他们是在学习吗?为什么?
4.探究四:鹦鹉学舌是学习吗?
5.探究五:回顾你十多年的人生,能不能想起,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的?
6.探究六: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用漫画佐证教材理论)
环节二:体味学习
1.探究一:展示两种关于学习苦与乐的不同观点,询问学生赞同哪个?说明理由。
教学
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随着初中生活的开启,一片新的学习天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初中的学习生活将会是怎样的?
认真聆听。
开门见山,直接引入主题。
二、教学环节
环节一:认识学习
1.探究一:
列举关于学习的成语故事。
2.探究二:
展示图片,提出问题:根据图片,你认为①至⑦各表达什么意思?
教学
重难点
1.教学重点:正确看待学习;学习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学会学习。
学情
分析
中学阶段,学习的难度和知识的深度都有大幅度提升,这对学生来说是不小的挑战。此时,学生若想尽快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就需要改变或优化自己的学习观念、学习方式、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因此,带领学生走进学习新天地,全面深入地探究学习,是学生自身的需要。
部编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附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学习伴成长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二课学习新天地第一框学习伴成长1.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初中的学习特点和学习任务有基本认识,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
2.通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和讨论,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
3.要学生珍惜学习的机会,体会学习带来的快乐,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做学习的管理者是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做学习的管理者是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知识点1 打开学习之窗一、导入新课师:意大利著名文学家亚米契斯曾在他《爱的教育》文章中写过这样一段话:孩子,你稍加思考就会知道,如果你不上学,你的生活会变得多么的乏味和可悲。
用不了一个星期,你就会祈求再让你回到学校去,因为无所事事的羞耻感正吞噬着你的心,游戏玩乐让你感到厌倦。
我的孩子,每一个人都在孜孜不倦地学习。
想想那些劳累了一天,晚上还要上夜校的工人们;想想那些士兵,一天的摸爬滚打以后,晚上还是会捧起课本的;再想想聋哑人和盲人们,他们又是怎样学习的呢……成千上万数也数不清的孩子们正背着书包做着同样的事,都要到学校去上课。
想像一下这个庞大的人群,这千百种民族的孩子汇成的求学的洪流,一旦不存在了,人类就将重新坠入野蛮状态,这巨大的洪流是世界的希望、进步、希望。
这段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生:学习可以充实我们的生活,增长我们的见识,提升自我价值,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热爱学习,好好学习。
师:七年级不仅意味着我们进入了新的学校,认识了新的老师和同学,还意味着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学习天地。
我们将面临紧张而又多彩的学习生活,它将为我们开启许多奇妙的知识世界之门。
我们能不能适应这一新的学习生活?怎样迅速适应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预设: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的知识,老师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希望能对大家本节的学习提供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学习新天地
第1课时学习伴成长
教学内容
打开学习之窗;学习点亮生命。
教学目标
1.理解“学习”一词。
提高全面思考的能力。
2.理解学习的意义,树立对学习的正确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学习的意义,明确为何而学。
难点:学习不仅指学习书本知识。
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作为学生,我们听得最多的词就是学习,那么,什么是学习呢?
【活动】填充教材第14页材料,教师加以指导。
【提问】“学习”这个词最早出自哪里?是什么含义?(教材第15页)
【讨论】教材第15页“探究与分享”中的设问,他们是在学习吗?为什么?
【小结】学习,不仅包括知识的获取,还包括能力的培养。
【过渡】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少男少女小小年纪就当了明星,你知道有谁吗?你对他们有什么看法?还有一些人辍学创业成功,你知道有谁吗?这是不是说明学习无用呢?
【讨论】教材第16页“探究与分享”,回答设问问题。
【小结】学习不仅仅局限于学校,一切皆是学习。
所以,学习要自觉、主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
【提问】每个人都要学习吗?小婴儿要学习哪些?
播放婴儿学习的视频。
有的同学说:“学习太苦了,快点长大吧,长大后毕业了就不用学习了。
”“家长真好,不用学习,晚上可以玩电脑,看电视。
”这些说法对吗?
【小结】人的一生都是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学习没有终点,应该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播放花季少年不堪父母打骂自杀的案例。
【点拨】有些人虽然做了家长,却不会用正确方法管教孩子,管教方式简单粗暴,可见,当家长也是一门学问,要学习。
【过渡】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学习,在生活中,你有厌学的情绪吗?
【讨论】教材第18页“探究与分享”,回答:你为何而学?为谁而学?
【小结】学习对个人成长的意义,众人都只关注比尔·盖茨辍学这件事,但是你知道比尔·盖茨是从哪所大学辍学的吗?(哈佛)哈佛是世界一流大学,能考上哈佛大学的都是学习的佼佼者,况且比尔·盖茨在创业过程也在不断学习,才成为IT行业的顶尖人物。
【活动】阅读教材第18页毛泽东的故事。
【提问】学习对社会有什么意义? 总结梳理 整合提高
通过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
学习伴成长⎩⎪⎨⎪⎧1.打开学习之窗 理解学习⎩⎪⎨⎪⎧①知识②能力③不局限于学校④需要自觉、主动⑤没有终点
2.学习点亮生命
当堂检测 反馈矫正
见学生用书相应练习题。
课后作业测评
见学生用书相应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