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一轮复习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第一课《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第一课《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课标定位1.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和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使学生理解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初步概念。
2.在关于物质的性质描述中,能够初步区分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
3.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并使他们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知识梳理知识点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重点)知识在线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伴随现象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发生变化,也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发光、吸热、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实例石蜡熔化、灯泡发光、海水晒盐等食物腐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本质区别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产联系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往往同时发生知识拓展水沸腾的实验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与玻璃片又凝结成液体;胆矾的研碎块状固体被粉碎成蓝色粉末;镁条燃烧时发出耀眼的强光,并放出大量的热;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蓝色的硫酸铜沉淀;2、变化时的新物质是指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原来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3、化学变化常伴有能量的吸收和释放。
化学能可以转化光能、热能和电能。
4、如树木的生成是将光能转化为物质的化学能。
而镁条的燃烧是将镁条所蕴含的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考题再现【考题示例】下列成语包含的物质的变化其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该变化为()A.钻木取火B.积土成山C.百炼成钢D.死灰复燃【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A、钻木取火过程中,木头燃烧有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积土成山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百炼成钢过程中,生铁中的碳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D、死灰复燃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只有B属于物理变化,其他三项都发生了化学变化。
故选B。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反应类型(含解析)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反应类型(含解析)知识点一、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变化类型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现象多表现为形态、状态等的变化多表现为放热、生成沉淀等的变化判断依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知识点二、物质的性质和用途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
知识点三、催化剂与催化作用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物质化学变化通过化学变化就能够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够表现出来的性质性质内容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吸附性等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稳定性、毒性等本质区别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可以表现出来有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知识点四、四种基本反应类型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定义通式特点基本反应类型A+B→AB二合一或多合一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AB→A+B一变二或一变多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A+BC→AC+B单换单、强换弱置换反应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AB+CD→AD+CB双交换、价不变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注意】①发生复分解反应要满足的条件: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或气体或水。
②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称为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它是特指酸与碱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
2.其他反应类型定义实例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根据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分为缓慢氧化和剧烈氧化(其中提供氧的物质具有氧化性)C+O 2CO 2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走的反应(其中能夺取氧的物质具有还原性,如CO )CO+CuO Cu+CO 2考点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1.(2023•自贡)水是重要的资源,城市里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主题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反应类型

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10年9考)
12. (2018省卷7题2分)下列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
A.
2H2O
通电
=====
2H2↑+O2↑
B. CO2+2NaOH === Na2CO3+H2O
C.
C+H2O(蒸汽)
高温
=====
CO+H2
D. NH3+CO2+H2O === NH4HCO3
13. [2015省卷16(2)题3分]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 回答:
(2)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H_2_O__+__C_2_H_2_=_催=加_化=_压=剂_=_C__2H__4_O__,反应类 型为_化__合__反__应__。
考向2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10年4考)
A.日常生活9中.的(饮2用水0是1硬2水还省是软卷水,可用1肥题皂水鉴2别分)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利用了洗涤剂的乳化作用。
A. 煤油作燃料 的顺序是B=C>A。( )
(1)用途:夹持试管。 液还可以再溶解硝酸钾。 C.丙中白色固体溶解消失,说明两者发生了中和反应
主题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学反应类型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10年9考)
1. (2021省卷1题3分)下列成语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B ) A. 星火燎原 B. 披荆斩棘 C. 死灰复燃 D. 百炼成钢 2. (2020省卷1题3分)下列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C ) A. 冰雪融化 B. 汽油挥发 C. 大米酿酒 D. 玻璃破碎
置换反应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四、认识几种化学反应(10年9考)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四_物质的化学变化)

AB→A+B
3、置换反应: A+BC→AC+B
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 成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4、复分解反应:AB+CD→AD+CB
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份生成 新的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第二单元 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量定律
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解释: 化学反应中 一定不发生变化: 元素种类、原子数目、原子的质量
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物质种类和分子种类 可则 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反应必须是真 实存在 ②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的元素 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 2、书写步骤 写 配 注 等
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1、表示什么物质,在什么条件下参 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
第一单元 认识几种化学 反应及其基本特征
一、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
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即反应 前后分子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微 粒的间隔发生变化
2、化学变化: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反应的实质 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 组合成新的分子
二、基本反应类型(共四个)
1、化合反应:由多变一 2、分解反应:由一变多 A+B→AB
m=ρv
注:代入的质量是参加反应(或生成物)纯 净物的质量,单位要求一致,若不是纯净物 的质量则要换算为纯净物的质量进行计算。
2、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微 粒个数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 3、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 的质量比(相对质量之比)
三、化学方程式的应用
1.已知反应物质量求生成物质量 2.已知生成物质量求反应物质量 3.有关混合物的计算 物质的质量分数 = 纯 物 质 的 质 量 ×100% 不纯物质的质量 (纯度) 4.有关气体体积与质量间的换算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总结

这篇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总结的⽂章,是特地为⼤家整理的,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
物质发⽣化学变化时⼀定伴随物理变化;⽽发⽣物理变化
不⼀定同时发⽣化学变化。
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是物理变化。
物质发⽣物理变化时
只是分⼦间的间隔发⽣变化,⽽分⼦本⾝没有发⽣变化;发⽣化学变化时,分⼦被破坏,分⼦
本⾝发⽣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 (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
物理性质:颜⾊、状态、⽓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的最外层电⼦数关系最密切。
原⼦的最外层电⼦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一、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 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例如:通常状态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 溶于水;水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
当外界条件改变时,物质的某些性质也会随着变化
一些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大气压为101kPa)
可看到钠在水面迅速移动,嘶嘶作响,很快熔化成一个银白色的小
球,并渐渐缩小,直至消失。据此判断:
钠的物理性质有:
硬度:__较__小____,密度:比__煤__油___大__而__比__水___小__, 熔点:__较__低____,颜色:__银__白__色____。
化学性质有:
该金属能够与___水___不__需__要__发__生__化__学__变__化___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 作物理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 熔点、沸点、密度等。
3.物质的__性__质___决定物质的__用__途___(填“性质” 或“用途”)。
新课导入 说说下图发生的是什么变化?
物理 变化
化学 变化
冰融化
木头燃烧
与实验有关的图标及说明
图标 名称
说明
护目镜
进行化学实验需要戴好护目镜,以保护眼 睛
排风
实验中会用到或产生有害气体,或产生烟、 雾。应开启排风管道或排风扇
热烫 实验中会用到加热操作,或用到温度较高 的仪器。应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操作,避 免直接触碰
图标 名称
说明
明火
实验中会用到明火。要正确使用火源, 并束好长发,系紧宽松衣物
举例 酸性、碱性、毒性、腐蚀性、硬度、密度、导电性、导
稳定性等
热性、延展性、吸附性、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1)

概念
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 物质在化学变 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 化中表现出来 质 的性质
性质确定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 通过化学变化 或仪器测知 可知
性质内容 颜色,状态,气味, 可燃性,还原 熔点,沸点,硬度, 性,氧化性, 溶解性,挥发性等 稳定性等
; 泡芙妹妹女性网 塑形瑜伽 ; 2019年01月19日11:12:25 ;
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物质的外形,形状发生改变 伴随能量的变化,发光 放热,颜色改变生成气 体,产生沉淀等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相互联系
实例
说明
矿石粉碎,水蒸发,汽油挥 木炭燃烧,铁生锈,食 发等 物腐烂等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等现象发生,但发光发热等 质和化学性质
补完了,那件衣服还能再用好几年.他被要求站立被动,被两个女孩看了个遍. "现在你对自己的成功满意了吧?" "满意了."李桃欣慰的笑了. "它么好,现在跟着我去吃肉.你们必须行动起来,因为我也请了它几个军官!拖拖拉拉的可没肉吃!" 她们毕竟还是个孩子,被那一激,什么淑 女形象全部要了!两人跟着李小克快步前进. 当然,李小克已经安排好了,那顿烤羊大餐,那俩丫头一人一个羊腿慢慢啃去吧. 自个儿呢?慢慢吃点也就行了,因为明日才开拔,今日可以高兴一些,喝点小酒. 三人进了雅间,也就是食堂里面一间隔开的木屋.那必然是军官吃饭的地界. 烤 羊已经摆在桌子上了,卖相一般,肉香倒是惹人流口水.但事情比他想的更好,等候多时的沃曼斯基遮遮掩掩的拿出一瓶好酒,摆在桌子上. "欢迎你,我的副师长同志,那次,我们可以喝上一瓶法国葡萄酒." 居然还有法国货?李小克将信将疑上了桌,并安排两个女孩在右手边. "是不是法 国人的,我看一下就知了."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有答案解析)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讲学)1.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和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使学生理解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初步概念。
2.在关于物质的性质描述中,能够初步区分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
3-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和分析能尤,并使他们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盲。
知识梳理知识点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重点)知识在线知识拓展1、水沸腾的实验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与玻璃片又凝结成酒体;胆矶的研碎块状固体被粉碎成蓝色粉末;镁条燃烧时发出耀眼的强光,并放出大量的热;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蓝色的硫酸铜沉淀;2、变化时的新物质是指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原来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3、化学变化常伴有能量的吸收和释放。
化学能可以转化光能、热能和电能。
4、如树木的生成是将光能转化为物质的化学能。
而镁条的燃烧是将镁条所蕴含的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考题何现【考题示例】下列成语包含的物质的变化其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该变化为()A.钻木取火B.积土成山C.百炼成钢D.死灰复燃【答案】B【解析】解答本題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A、钻木取火过程中,木头燃烧有二氧化说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积土成山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百炼成钢过程中,生铁中的碳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D、死灰复燃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只有B属于物理变化,其他三项都发生了化学变化。
故选B。
知识点二、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知识在线知识拓展1、当外界条件改变时,物质的性质也会随着发生变化,因此,描述物质的性质要注明条件。
如:当温度升高时,固态的冰就会变成酒态的水,把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谁就会沸腾。
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是否零要在化学变化中体现出来。
如:当我们间到一种物质的气味时,这种物质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所以物质的气味这种性质就是物理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久置的生石灰质量增加
D. 久置的铁钉生锈质量增加 分析:浓硫酸吸收水分增加,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是物理
变化。
15
例题与练习 练习5:铱(Ir)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通常情况下,铱是银 白色固体,硬而脆,但在高温下可压成薄膜或拉成丝。铱的化 阅读材料后回答:
学性质不活泼,但块状铱在空气中加热时会生成二氧化铱薄膜。
初中化学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考点整合 考点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指没有生成 新物质 ______的变化
化学变化 新物质 指生成了______
的变化
概念
根本 区别
不产生其他的物质
产生其他的物质
2
考点整合 考点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现象 区别 微观 区别 举例 一般只发生形状或状 态变化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变 水结成冰,石蜡熔化等
中的氧气反应) 2. 写出铱在空气中加热生成二氧化铱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Ir + O2 IrO2
16
例题与练习
练习6: (1)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指出金属铝的
一个性质及其对应用途。 导热性好(或导电性) 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例题与练习 练习10: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 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H2O
Cl2 HClO
HCl
HClO
HCl
O2
21
例题与练习
(1)请写出甲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O+Cl2=HCl+HClO ; 分解反应 ;
(2)乙图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3)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有 Cl2、O2 ;
B. 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
D. 气球爆炸 F. 海水晒盐 I. 植物光合作用 J. 发生沙尘暴
G. 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属于物理变化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B、 D、 F、 J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 E、 G、 H、 I 分析:生成新物质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A. 用盐酸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B. 用木炭烤肉串 C. 用熟石灰改良本性土壤 D. 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分析:化学性质通过变化体现出来,看哪个发生的是物理 变化。
13
例题与练习
练习3:物质的变化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通过控制反应 条件可以控制化学反应的快慢。下列做法是为了控制化学 反应变慢的是( B )
B. 吃进的食物一段时间后被消化了
C. 给电熨斗通电产生热能 D. 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白色晶体 分析:食物的消化生成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而樟脑球 的消失、电熨斗的通电发热、咸菜的表面析出白色晶体都 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12
例题与练习
练习2:生活处处有化学,在实际生活中,下列物质的用
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D )
组合成新的分子。
19
例题与练习 练习9:某同学对一未知金属做了如下实验:取一块金属,用
小刀切下一块并将其投入水中,该金属漂浮于水面,并于水
与发生剧烈反应,在水面上急速转动,四处游动,同时发出 嘶嘶的响声,立即熔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的小球,并逐 渐缩小,直至完全消失。请分析以上实验现象,归纳出该金 属性质: (至少答3点) 银白色金属 、 1. 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度比水小 熔点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钠能与水反应 。 2. 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化学性质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
1. 铱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各写一点)
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铱是白色固体(或铱高温下延展性好) 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铱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或铱在加热时能与空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变化
一般有发光、放热、变 色、放出气体、生成沉 淀等现象 构成物质的分子发生 变化 木柴燃烧,铁生锈等
注意:① 不能根据现象来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例如, 电灯通电时发光、放热,是物理变化。② 爆炸不一定都是化 学变化。例如,锅炉的爆炸、车胎的爆炸是物理变化。
3
例题与练习
例1. 下列生活事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B )
“能……”, “会……”,“可以……”,“易……”,“难 ……”。
6
考点整合 考点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其性质。
体现 决定
两者关系:变化
性质
7
例题与练习 例7. 判断下列叙述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物质的 化学式
① CO2
表示氧原子,
物质的性质 ②
表示碳原子)。
物质的用途 火箭推进剂 ③
物质的 分子结构
密度比空气大,一般不 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解答:① O2;② 支持、燃烧;③ 做灭火剂。 提示: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用途体现性质。
18
例题与练习 练习8:下面示意图形象地表示了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变
(4)D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1 ;
(5)以甲图为例分析,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
是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
22
例题与练习 练习11:人类发明并使用氟里昂(用作冰箱、空调的制冷剂)若干 年后,科学家发现氟里昂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分解出氯原子破坏 臭氧层,其破坏臭氧的循环示意图如下:
(1)请写出臭氧的化学式
化。其中
表示氧原子、
点燃
表示碳原子,则:该反应的化
2CO + O2 2CO2 ;该示意图说明了化学 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原子发生了重新组合(或分子发生了变化)。 变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
O2 提示:化学变化的实质就是分子化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
做铝锅 (做电线) 对应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传统的生豆浆是用石磨来打磨的,打磨的过程是 物理变化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__________ 提示: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17
例题与练习
练习7:请根据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用途之间的内在关系,
O3
;
(2)上述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填序号) ② ;
23
例题与练习 (3)经过上述反应过程后,反应物中氯原子的个数是否发生变 化? 否 (填“是”或“否”)。 (4)诺贝尔奖获得者莫里纳博士指出:“少量的氟里昂就能对 臭氧层产生巨大的影响”,请你根据循环示意图论证他的观 点。 氟里昂在日光照射下产生的氯原子在反应中,可以重复使 用,少量氟里昂能消耗大量的臭氧 。 (5)在科学家的建议下,许多国家签署了停止使用和消费氟里 昂的协议,使得大气中氟里昂的含量得到了控制。请你根据本题 提供的信息就怎样有效保护我们的环境谈一点建议或认
1. 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物理变化)
2. 氯化钠是白色固体
3. 饭变馊 4. 煤可以燃烧 5. 汽油挥发 6. 蔗糖可以燃烧
(化学性质)
8
考点三:催化剂
概念:
在化学反应里能 改变 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但是本身的 质量 和 化学性质 在化学反应前后 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
识: 禁止使用氟里昂作为制冷剂,寻找对环境无影响的制冷剂 。
24
同学们,再见!
A. 把西瓜榨成汁 C. 把铁丝弯曲成衣架 B. 铁锅生锈 D. 给自行车瘪胎打气
例2. 下列常见现象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C )
天然气燃烧 A
大米霉变 B
灯泡发光 C
铁钉生锈 D
解题的关键:看是否生成了新的物质
4
例题与练习 例3. 现有下列一些物质的变化:
A. 酒精挥发
C. 火药爆炸 E. 汽油燃烧 H. 米饭烧焦
5
考点整合 考点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吸
附性、导电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 稳定性、不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毒
性等。 注意:区分性质和变化时,描述性质时往往有这些词语:
A. 用较浓的食醋除水垢
B. 某些食品密封包装时充入氮气 C. 面团发酵时放在温热处 D. 煤燃烧时向煤炉中不断地鼓入空气 分析:化学反应的快慢与反应物的量、温度、催化剂有关。
14
例题与练习
练习4: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存在本质 的区别,这种变化是( B )
A. 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
9考点4:四大ຫໍສະໝຸດ 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10
课堂总结
本课主要是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
学性质、催化剂及基本反应类型几个概念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