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

合集下载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后练习题附加答案(选择题)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后练习题附加答案(选择题)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化学变化常伴随放热、发光等现象B.化学变化一定有其它物质生成。

C.化学变化一定比物理变化剧烈。

D.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2、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A、汽油挥发B、粉碎矿石C、水变成冰D、木材燃烧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B、钢铁生锈C、瓦斯爆炸D、锅炉爆炸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灯泡发光B、空气液化C、光合作用D、海水晒盐5、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A、产生耀眼的白光B、放出大量的热C、生成白色固体,该变化的类型是, 你依据的理由是现象。

6.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A、气体生成B、沉淀生成C、新物质生成D、颜色改变7.在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煤气燃烧B、瓷碗摔碎C、食物腐烂D、面粉发酵8.化学变化的特征是()A、有发光、发热现象B、物质的状态或颜色发生变化C、有气体放出或沉淀生成D、有其它物质生成9.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火药爆炸B、煤的燃烧C、矿石粉碎D、钢铁生锈10.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融化成水B、钢铁生锈C、钢锭轧成钢条D、蜡烛熔化11.下列变化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A、从矿山上开采矿石,再将矿石粉碎B、酒精挥发成酒精蒸气,酒精蒸气在空气中燃烧C、钢锭轧成钢条,钢条又拉成钢丝D、冰融化成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12.下列变化可能属于化学变化,也可能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燃烧B、爆炸C、熔化D、冷凝13.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A、蒸发水B、干冰升华C、水变成冰D、煤炭燃烧14.判断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A、产生耀眼的白光B、放出大量的热C、生成白色固体D、镁带消失15.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光照条件下,以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为原料合成淀粉、葡萄糖等有机物;动物的呼吸作用是在氧气的作用下,分解有机物,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随堂练习(学生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随堂练习(学生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各物质的叙述中,其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B. 石蜡受热会熔化C. 酒精容易挥发D. 氧气能变成淡蓝色液氧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木已成舟B. 蜡烛熔化C. 食物霉变D. 汽油挥发3.我们生活在千变万化的物质世界里。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蜡烛燃烧B. 冰雪融化C. 木材制成桌椅D. 水果榨汁4.下列现象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可能产生的是()A. 颜色改变B. 发光放热C. 物种减少D. 体积膨胀5.“天宫一号”用“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运载火箭在升空时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火箭点火B. 导流槽内的水受热汽化C. 隔热材料脱落D. 整流罩脱落6.下来说法不正确的是()A. 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B. 人类利用化学合成了成千上万的物质C. “绿色化学”是指与绿色植物有关的化学D. 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7.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 光合作用B. 食物消化C. 粉笔折断D. 木材燃烧8.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涉及到许多变化。

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 用石灰浆涂抹墙壁后,表面有水珠生成B. 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C. 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D.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二、填空题9.古典文学是国之瑰宝,下列古诗句中哪些涉及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变化?请填入横线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________.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________.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________10.化学是在________的基础上,研究物质的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以及________的基础自然科学.化学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1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氧气用于炼钢C.氮气用作保护气D.铜用作________.12.小芳同学从超市购买了一瓶维生素C泡腾片.如图是标签上的部分内容:小芳同学根据使用说明将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一杯水中,发现维生素C泡腾片逐渐溶解,产生大量气泡,片刻后变成为一杯鲜甜的橙味饮品.小芳同学感到很好奇,产生的气泡是什么呢?请参与小芳同学的探究:根据维生素C泡腾片贮藏条件,请说明保存时要低温和防潮的原因________ .三、解答题13.什么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各举出日常生活中两种变化的二个例子.四、实验探究题14.完成下列实验叙述。

初三化学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初中测试练习题 含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初中测试练习题 含答案

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与性质》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1.下列事实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普通玻璃属于易碎品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金刚石硬度大D.盛有水和植物油的试管振荡得到乳状浑浊液体2.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氧气用于气焊B.酒精用作燃料C.金刚石用来裁玻璃D.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3.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盐酸除锈C.冰雪融化D.蜡烛燃烧4.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聚沙成塔B.死灰复燃C.破釜沉舟D.滴水成冰5.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D.“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6.下列常见现象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天然气燃烧B.大米霉变C.灯泡发光D.铁钉生锈7.诗词、名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诗句或名著事件的描述中既隐含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陆虞侯火烧草料场C.白玉为床,金作马D.伐薪烧炭南山中8.下图食品加工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橙子做成罐头B.凉拌西红柿C.大豆制作成酱豆D.玉米熬制成粥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9.下列物质都是常见的物质,请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写出鉴别它们的方法.(1)水和汽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白糖和食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铁丝和铜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任意比互溶,并能够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酒精易燃烧,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一边汽化(酒精由液态挥发成气态),一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文字叙述归纳出:(1)酒精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酒精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发光、发热、变色或产生气体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1806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电解法从苏打中得到一种新的金属,他对新金属做了如下实验:取一块金属,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这一小块金属投入水中,它浮在水面上,并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放出气体.此金属在水面上急速转动,发出嘶嘶声,并立刻熔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小球,过一会儿小球逐渐变小,最后完全消失.请你阅读后归纳出这种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说明反应中是否有能量变化.(1)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能量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练习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1.【答案】B【解析】A、普通玻璃属于易碎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利用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所以利用了化学性质,故B正确;C、金刚石硬度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D、盛有水和植物油的试管振荡得到乳状浑浊液体,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了物理性质,故D错.故选B.2.【答案】C【解析】A、氧气用于气焊是利用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A错;B、酒精用作燃料是利用酒精燃烧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B错;C、金刚石用来裁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硬度大,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性质,故C正确;D、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熟石灰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利用了化学性质,故D错.故选C.3.【答案】C【解析】A、粮食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盐酸除锈程中有新物质氯化铁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冰雪融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4.【答案】B【解析】A、聚沙成塔过程中,只是沙的多少、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死灰复燃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破釜沉舟是指舟漏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水由液体变成固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B.5.【答案】A6.【答案】C7.【答案】B D8.【答案】B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9.【答案】(1)有颜色的为汽油,另一个为水或有气味的为汽油,另一个为水.(2)甜味的为白糖,咸味的为食盐.(3)银白色的为铁丝,紫红色的为铜丝.10.【答案】(1)①无色②有特殊气味③液体④易挥发⑤能与水任意比互溶,并能够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2)酒精易燃烧(或具有可燃性)(3)酒精汽化(或酒精由液态挥发成气态)(4)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11.【答案】不一定.在化学变化中,常伴随一些现象的发生,如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但不是所有的化学变化都会产生上述现象,而具有上述现象的变化也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通电后发光放热;无色氧气变成淡蓝色液态氧;给水加热,溶解在水中的氧气以小气泡放出等都是物理变化.12.【答案】银白色;硬度小;密度比水小;熔点低;能和水反应等.【解析】用小刀切下一小块金属钠,说明钠的硬度小;切面呈银白色,说明钠是银白色金属;将钠投入水中,它浮于水面,说明钠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熔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的小球,说明钠的熔点低.金属钠能和水反应,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故答案为:银白色;硬度小;密度比水小;熔点低;能和水反应等.绪言及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B.学习化学会使你生活得更健康、更文明C.用化学方法可以合成“长生不老”药D.使用无硫火柴可减少大气污染2.看了《2012世界末日》,许多人都感觉自然灾害的频发足以毁灭我们的地球,灾害中常有如下现象发生,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火山喷发B.房屋倒塌C.冰雪融化D.山体滑坡3.下列食品制作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大豆磨浆B.西瓜榨汁C.猪肉切块D.木瓜酿酒4.下列各图表示的变化中,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5.下列四种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者有本质区别的是( )A.铁生锈B.水汽化C.汽油燃烧D.脂肪酸败6.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 )A.水沸腾、酒精燃烧B.汽油挥发、动植物的呼吸C.剩饭变馊、铁锅生锈D.锅炉爆炸、燃放鞭炮7.物质世界充满了化学变化,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也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题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题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46.下列各组物质都是生活中的常见物质,请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写出鉴别它们的方法:
①醋和酱油;②白糖和食盐;③铁丝和铜丝;④水和汽油。
47.①铁熔化成铁水②葡萄酿成酒③铜能变成铜绿④胆矾是蓝色晶体⑤食物变质⑥通电后灯泡中的钨丝发热、发光。上述情况:
(1)描述物理性质的是;(2)描述化学性质的是;
32.(多选)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牛奶变酸B.灯泡通电C.酒精挥发D.蜡烛燃烧
3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木炭燃烧B.食物腐烂C.矿石粉碎D.火药爆炸
34.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16.下列各组物质中,必须利用化学性质的不同才能区别的是( )
A.水和食醋 B.铜片和铝片 C. 水和澄清石灰水 D.铁粉和食盐
17.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密切相关。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 B.金刚石作装饰品 C.铜丝作导线 D.氢气作高能燃料
18.“飞天壮歌——中国首次太空漫步航天展”于5月24日在南京展区圆满结束。航天所用燃料之一为液氢,下列说法中属于H2的化学性质的是( )
27.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可燃性B.酸碱性C.氧化性D.挥发性
28.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铝合金用于制造门窗B.氢气用于清洁燃烧
C.食醋用于清除水壶中的水垢D.氮气用于制化肥
29.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玻璃破碎面包发霉B.榨取果汁工业上制取氧气

1.1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1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 A.用黏土烧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瓷 • B.火药爆炸 • C.用粮食酿醋 • D.活字印刷
• 答案:D • A、B、C均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
3.下列事例中,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简要说明 判断的理由。 • (1)碘升华。
• (2)天然气燃烧。
• (3)食醋挥发。
• (4)水结成冰。
• (5)大理石遇到稀盐酸后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
九年级化学教材 同步练习与应用
第一单元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下列词语包含的物质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 三种有所区别,该词语是( )
• A.花香四溢 • B.冰雪消融 • C.蜡炬成灰 • D 沙里淘金 • 答案:C • A、B、D均无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
2.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的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 如食盐的主要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为白色固体,味咸,易 溶于水,熔点为801℃,沸点为1413℃。食盐可用作调味剂.
答:(1)(3)(4)为物理变化,原因是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2)(5) 为化学变化,原因是变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
4.酒精是医疗及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以下 是对酒精的一些描述:①无色透明:②具有特殊气味; ③易挥发;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⑤易燃烧;⑥ 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⑦燃烧时生成 水和二氧化碳。在上述描述中,哪些是酒精的物 理性质,哪些是酒精的化学性质?
• .①②③④⑥为酒精的物理性质:⑤⑦为酒精的化学性质。
5.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食物都有一定的保质期。 哪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食物已经变质了?请举 例说明。
• 食物变质后在外观和气味上会有所体现,例如看外观:鱼、肉类食物表面会变黏、变色;牛奶等液体食物会出现 结块;袋装食品会出现胀袋现象等。

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同步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石蜡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A.硬度小B.密度小于水C.能燃烧D.难溶于水2.下列化学反应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木炭燃烧B.生石灰和水反应C.白磷缓慢氧化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3.下列变化中,变化的本质与其他几项不同的是()A.湿法冶铜B.侯氏制碱C.海水晒盐D.黏土烧瓷4.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吸附性B.溶解性C.氧化性D.挥发性5.下列现象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星火燎原B.披荆斩棘C.死灰复燃D.釜底抽薪6.化学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石墨导电B.葡萄酿酒C.铁丝生锈D.烟花燃放7.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

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液体加热C.闻气味D.液体读数8.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A.取B.称C.闻D.洗9.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区别的是()A.衣服晾干B.铁生锈C.电灯发光D.轮胎爆裂10.下列化学反应中,吸收热量的是()A.氧化钙与水反应B.镁与稀盐酸反应C.碳与二氧化碳反应D.白磷在空气中燃烧11.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下列古诗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卜算子﹒咏梅》)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C.贾不贾,白玉为床,金作马。

(《红楼梦》)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二、多选题12.下列物质颜色为黑色的是()A.氧化镁B.二氧化锰C.碳酸氢铵D.氧化铜13.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叙述中,利用化学性质的是()A.氮气用作食品防腐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C.用活性炭吸附毒气D.用CO冶炼金属14.下列物质的应用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A.洗涤剂洗餐具B.海水晒盐C.自制汽水D.探究铁生锈条件三、填空题15.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填空:(1)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中考化学专项练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含解析)

中考化学专项练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含解析)

中考化学专项练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含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湿衣晾干 B.食物腐烂 C.纸张燃烧D.钢铁生锈2.实验室里几种物质在互相谈论着.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试管: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 B.铁钉: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空气中生锈了C.灯泡:我通电后发光了,给学生带来光明D.蒸馏水:我被酒精灯加热后蒸发了3.央视“焦点访谈”节目曾报道:俗称“一滴香”的物质对人体有毒,禁止用作食品添加剂。

食用下列方法处理过的食品,可不能危及人体健康的是()A.用工业酒精配制的饮用酒B.添加三聚氰胺的牛奶C.用甲醛浸泡的海鲜D.用干冰冷藏的食品4.当你在复印材料时,经常闻到一股专门的气味,这是臭氧的气味。

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能够转化为臭氧。

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B.该变化是化学反应C.臭氧与氧气是同一种物质D.臭氧与氧气的性质完全相同5.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铁锅生锈 B.玻璃破裂 C.牛奶变酸D.燃放烟花6.下列变化中,与其他变化有全然区别的一种是()A.樟脑丸放在衣橱中消逝B.木材做成课桌C.食物腐败 D.石蜡熔化7.“民以食为天”.下列过程要紧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碾米B.淘米C.洗菜D.酿酒8.某食品保鲜剂以淀粉、二氧化硅(SiO2)为载体,吸附酒精制作而成,保鲜原理是酒精缓慢挥发,在食品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气体爱护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SiO2属于氧化物B.起保鲜作用的物质是酒精C.该保鲜剂能够与明火接触D.酒精挥发发生了物理变化9.人体中发生的以下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汗水的挥发B.蛋白质的水解C.葡萄糖的氧化 D.油脂的消化吸取10.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雪糕慢慢融解B.吃进的食物被消化 C.电灯泡通电发光 D.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11.下列关于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水是循环的,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可不能减少 B.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C.石油分馏可得到汽油、煤油等多种产品,属于物理变化D.更多利用太阳能可减少环境污染12.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气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的可燃性B.氮气用于食品防腐,是利用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固C.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利用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蔗糖溶解于水B.饱和石灰水升温后变浑浊C.海水晒盐D.澄清石灰水在空气中表面形成一层白膜二、多选题14.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括号中为方法或试剂),你认为可行的是()A.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铜溶液、银丝)B.区分二氧化锰和氧化铁两种固体粉末(观看颜色)C.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分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粉末(加水溶解,过滤)15.(多选)下列物质的用途要紧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铜丝作导线B.活性炭作吸附剂C.天然气作燃料 D.氮气用作爱护气16.打雷闪电的时候,空气中有极少的氧气(O2)变为臭氧(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C.氧气和臭氧是同一种物质D.氧气和臭氧不是同一种物质17.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水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C.工业污水需要处理后才能够排放D.在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差不多上物理变化18.下列物质颜色为黑色的是()A.氧化镁B.二氧化锰C.碳酸氢铵D.氧化铜19.下列关于化学进展的看法错误的是()A.导致生态环境恶化B.提升人类健康水平C.有助于人类开发新能源D.关心人类研制电脑软件三、填空题20.下列物质的用途,要紧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________21.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B都由两种相同放入元素组成,C、D均为气体单质,人和动物吸入C后,体内的营养物质会发生缓慢氧化,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 ,B________;(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3)A、B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性质不同,缘故是________ .22.生活处处化学,请列举与衣食住行有关的四种化学制品________ .23.下列是对物质的一些性质和变化的描述:①铜在空气中加热能跟氧气反应;②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的固体;③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的固体;④铁矿石被粉碎;⑤胆矾是蓝色的固体。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练习题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练习题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冰雪融化B 酒精挥发C 食物腐败D 矿石粉碎答案:C解析:食物腐败是食物中的成分与空气中的氧气等发生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冰雪融化只是水由固态变为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酒精挥发是酒精由液态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矿石粉碎只是矿石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铜能导电B 镁能燃烧C 酒精易挥发D 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答案:B解析: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镁能燃烧,是镁在燃烧这个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铜能导电,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酒精易挥发,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3、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氧气支持燃烧,可用作燃料B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C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D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答案:A解析:氧气支持燃烧,但氧气本身不能燃烧,不可用作燃料。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不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可用于食品防腐。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霓虹灯。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将金属氧化物中的金属还原出来,可用于冶炼金属。

4、下列变化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C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D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答案:B解析: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且红磷与氧气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生成物是三种,不属于化合反应;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属于分解反应,不是化合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活性炭吸收二氧化氮B、从粗盐制精盐C、工业上用分离空气法制取氧气D、二氧化碳溶于水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碘的晶体经加热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B、铁在温度1535℃时变成铁水C、焦炭跟氧化铁混合经高温加热最后有铁水生成D、蒸气锅炉爆炸3、下列是描写事物的一些诗句,其中可能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白玉为床,金做马(引自《红楼梦》)B、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引自《红楼梦》)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引自明朝—于谦词)D、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引自毛泽东诗词)4、生活中的下列实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玻璃破碎B、牛奶变酸C、铜器生锈D、木柴燃烧5、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淇淋融化B、干冰升华C、水结成冰D、钢铁生锈6、当你在复印社复印时,经常能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这就是臭氧的气味。

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

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C、臭氧与氧气是同一物质D、臭氧与氧气完全相同7、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蜡烛燃烧B、汽油挥发C、食物腐烂D、湿衣服凉干E、石蜡熔化F、点燃煤气G、弯曲电线H、剩饭变馊I、高梁酿酒J、灯泡发光K、瓦斯爆炸L、空调制冷M、火山爆发N、酸雨形成O、苹果腐烂P、露水消失Q、海水晒盐8、下列成语或俗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B、积沙成塔C、曾青得铁化为铜D、铁杵磨成针9、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下列诗句中只涉及到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10、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汽油具有挥发性B、不锈钢具有抗腐蚀性C、石墨具有导电性D、木炭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11、有关铁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有导电导热性B、有良好的延展性C、具有银白色光泽D、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12、下列有关性质的叙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B、物质的熔点、沸点C、物质的硬度、密度D、物质易溶解于水E、导电导热性F、延展性G、可燃性H、氧化性I、还原性J、稳定性K、酸碱性L、金属活动性3、下列变化一定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①液化②气化③风化④熔化⑤发光⑥爆炸⑦产生气体⑧变色A、①②④B、②③④C、④⑤⑥D、⑤⑥⑦⑧4、下列性质一定属于物理性质的是……………………………………………()①挥发性②氧化性③浓硫酸的“脱水性”④溶解性⑤浓硫酸的吸水性⑥吸附性⑦稳定性⑧酸碱性A、①②③④B、②③⑦⑧C、①④⑤⑥D、⑤⑥⑦⑧物质的种类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化合物,中间为单质,后者为混合物的是……()A、氯化钙液态氧纯盐酸B、澄清的石灰水水银精盐C、硫酸铜胆矾铜D、甲烷空气天然气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面一种是混合物、后面一种是纯净物,且混合物中含有后面的纯净物的一组是…………………………………………………………()A、天然气甲烷B、酒精乙醇C、煤木炭D、醋酸食醋3、下列物质中,一定属于氧化物的是………………………………………()A、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理学B、能分解出氧气的化合物C、氧气跟某种物质反应的生成物D、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4、由我国已故著名化工实业家吴蕴初先生创办的上海天原化工厂,目前生产的液氯含氯99.6%,含水份小于0.05%,在化工生产中这种液氯可看做……()A、纯净物B、混合物C、化合物D、单质5、下列物质中,前一种是化合物,后一种是混合物的是…………………()A、金刚石干冰B、熟石灰碘酒C、澄清的石灰水稀硫酸D、空气苛性钠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Na HSO4能电离出H+,所以它属于酸B、Na2SO4电离出Na+和SO42-,阴离子带负电荷多,溶液显负电性C、酸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氢元素D、硫酸铵虽然都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所以它不是盐类7、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B、干冰C、矿泉水D、食盐水8、氯化钠俗称食盐,生活中离不开食盐。

氯化钠属于…………………………()A、氧化物B、酸C、碱D、盐9、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或俗称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A 、冰 干冰B 、高锰酸钾 锰酸钾C 、胆矾 蓝矾D 、纯碱 烧碱10、将少量的高锰酸钾溶解在水里,形成的溶液用来消毒,该消毒液是……( )A 、纯净物B 、化合物C 、单质D 、混合物11、日常生活常用到下列物质,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降温用的冰水共存物B 、做饭用的不锈钢锅C 、餐饮用的可口可乐D 、消毒用的碘酒12、前者属于化合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一组是………………………………( )A 、天然气加碘食盐B 、液态氯化氢碘酒C 、生理盐水水银D 、烧碱液态氮13、在毕业晚会上,小凯设计了一个化学接龙游戏:14、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是…………………………( )A 、金刚石、石墨、C 60B 、氧气、氢气、氮气C 、煤、石油、天然气D 、水、冰、干冰15、下列各组物质中按酸、碱、盐、单质、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 、H 2SO 4 Na 2O KCl C COB 、NaHSO 4 Mg(OH)2 CuSO 4C CO 2C 、HNO 3 KOH Na 2CO 3 O 2 SO 3D 、HCl NaOH Na 2CO 3 P 2O 5 Fe16、海南椰树集团生产的“椰树牌矿泉水”荣获“中国国宴饮料”称号。

这种矿泉水是一种……………………………………………………………………()A、纯净物B、化合物C、氧化物D、混合物17、体操运动员在上器械前常用“镁粉”搓手,镁粉的主要成分是MgCO3,它属于………………………………………………………………………………()A、氧化物B、碱C、酸D、盐18、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B、石油C、稀硫酸D、硫酸铜19、下列物质不属于氧化物的是……………………………………………()A、水B、五氧化二磷C、高锰酸钾D、二氧化硫20、下列物质加热时,生成物中全是氧化物的是…………………………()A、碱式碳酸铜B、氯酸钾C、高锰酸钾D、碳酸钙21、从C、H、O、Na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要求的下列物质: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酸碱盐31.请从氢、氧、碳、硫、钠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物质,填在下列相应的空白处。

(1)当打开汽水瓶时,大量逸出的气体是;(2)实验室中常用的碱是;(3)含氧50%的氧化物是;(4)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是。

质量守恒定律1、化学反应前后,下列诸项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① 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总质量⑤物质种类⑥原子种类A 、①②③④⑤⑥B 、①③④⑥C 、①④⑥D 、①③⑤2、红磷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下列各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是(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 )3、判断下列事实①硫磺燃烧后质量变小了 ②铁丝燃烧后质量变大了③卫生球 (萘)久置变轻了 ④食盐水置于高温空气中变轻了。

其中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 、只有③B 、③④C 、①②④D 、都可以4、下列变化能够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 、汽油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减少B 、镁条燃烧后质量增加C 、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的化学反应中质量不变D 、100mL 酒精和100mL 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5、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关该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中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B 、该物质中只含氢、氧两种元素C 、该物质中一定含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氧元素D 、该物质中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6、3.2克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生成4.4克二氧化碳和3.6克水,则该有机物一定含有元素 。

7、m 克氯酸钾与2克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残余物为n 克,生成气体的质量是………………………………………………………………………( )A 、m-n 克B 、m-2-n 克C 、n-2克D 、m+2-n 克8、某反应X+Y=Z+M,若30克X与15克Y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克Z,那么生成7克M时参加反应X的质量是…………………………………………()A、5克B、6克C、10克D、15克9、在下述反应中,4NH3 + 5O2 = 4M + 6H2O ,M表示某物质,它的化学式为…………………………………………………………………………………()A、N2B、NO2C、NOD、H210、某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X + 3O2点燃2CO2 + 4H2O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断出X的化学式为………………………………()A、C2H4B、C2H2C、CH4D、CH4O11、黑火药爆炸的原理可用下式表示:2KNO3 + 3C + S点燃K2S + N2↑+ 3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是……………………………………()A、COB、CO2C、NO2D、SO212、一种化肥X,在运输过程中受到猛烈撞击,会发生爆炸,其反应式为:2X 撞击2N2↑+ O2↑+ 4H2O↑,则X的化学式为…………………………()A、NH3·H2OB、NH4NO3C、CH3COONH4D、NH4NO213、宇宙飞船内,用含氢氧化锂的过滤网除去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LiOH + CO2 →Li2CO3 + X。

则X的化学式为……………()A、H2B、H2OC、O2D、H2O214、神舟五号宇宙载人飞船飞行试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的科技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运送神舟五号宇宙载人飞船的火箭所使用的燃料可能是肼(X)和过氧化氢(H2O2),当它们混合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 + 2H2O2 = N2 + 4H2O,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