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不过那时的管理还没有被系统化为一门
科学。
Yanan University
●罗伯特· 欧文
◎ “纽兰纳克”、“新协和村”试验
◎他关心工人的工作和福利条件,注重对
工人的行为教育
◎他的实践与思想对管理学的形成产生了一
定的影响
◎被称为“现代人事管理之父”
Yanan University
第二节 科学管理理论
●对工人的看法是不全面的。
●科学管理仅重视技术因素及效率的提高,不重视人群
社会的因素。
●“泰勒制”仅解决了个别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问题,
而没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和管理的问题。 ●分工过细往往会引起工人们对工作的厌倦之感,进而 影响工人的身心健康,必然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Yanan University
第二阶段为科学管理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到1930年
之间。以泰勒与法约尔等人的思想为代表。 第三阶段为中期的管理理论,产生于1930年到1945年 之间。以梅奥与巴纳德(Chester I· Barnard)等人的思想 为代表。
Yanan University
第四阶段为现代管理理论,产生于1945年到20世纪70
4.其他效率主义者对科学管理做出的贡献
●吉尔布雷斯(Frank Gilbeth,1868—1924)在动 作研究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
◎ 用照相的方法研究了砌砖工人的动作
◎ 将原来砌一块砖的18个动作,减少到5个动作 ◎ 生产效率提高了2.7倍。
Yanan University
●甘特(Henry L. Gantt,1861—1919)发明了运用 线条图制定生产作业计划和控制计划执行的管理方法,即 著名的“甘特图”。
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

《管理学》马工程知识点整理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第一节古典管理理论管理理论是随着工厂制度和工厂管理实践的发展,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系统形成的。
这个时期的管理理论通常被称为古典管理理论,主要研究问题涉及科学管理、一般管理以及科层组织。
其主要标志是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和法约尔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一、科学管理研究科学管理是20世纪初在西方工业国家影响最大、推广最普遍的一种管理理论,也被称作泰勒制(Taylorism)。
泰勒制的产生和迅速发展有着非常深刻的历史背景。
一方面,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数量的增加与规模的扩大,企业管理逐渐要求从传统的经验管理走向科学管理。
另一方面,资本对劳动的控制从不完全到完全也要求改进企业管理的方法。
泰勒认为,当时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普遍低下,工人每天的实际产量只为他们劳动能力的1/3,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企业盈利,必须从二(一)改进工作方法,并根据工作的要求挑选和培训工人•根据工作要求,挑选和培训工人•作业环境与作业条件的标准化•改进操作方法•操作好动作玲动素(二)改进分配方法,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在计算工资时,采取不同的工资率,未完成定额的按低工资率付给,完成并超过定额的按高工资率付给。
由于完成并超过定额能以较高的标准得到报酬,工人愿意提供更多数量的劳动。
(三)改进生产组织,加强企业管理•设置计划部门,把计划和执行职能分开•实行职能工长制•例外管理二、一般管理研究(一)经营与管理法约尔认为,经营和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管理只是经营的一部分。
《管理学》马工程知识点整理(二)管理的原则1 .劳动分工2 .权力和责任3 .纪律4 .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6 .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7 .人员的报酬8 .集中9 .等级制度10 .秩序11 .公平12 .人员稳定13 .首创精神14 .人员的团结(三)管理要素三、科层组织研究(一)理想的科层组织体系科层组织或科层制度,通常亦被译为官僚组织、官僚政治,是一种通过公职或职位,而 不是通过世袭或个人魅力来进行管理的理想的组织制度。
管理理论发展史

变化。
02
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
战略管理理论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包括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和定位学
派。这些学派为企业提供了不同的战略制定方法和工具,帮助企业制定
适合自己的战略。
03
战略管理的重要性
战略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制定合适的战略,企业能够更
好地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同时,战略
知识管理的实施
实施知识管理需要从组织文化、技术和管理三个方面入手。 组织需要建立鼓励知识共享和创新的文化氛围,同时采用 先进的技术工具来支持知识管理。
创新管理理论
创新管理理论概述
创新管理理论是指企业通过创新的方式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创新管理的关键要素
创新管理的关键要素包括创新意愿、创新能力和创新资源。企业需要培养员工的创新意愿 ,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并投入足够的资源来支持创新活动。
系统理论
代表人物
切斯特·巴纳德、赫伯特·西蒙等。
主要贡献
提出了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论,为组织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 指导。
03 现代管理理论
战略管理理论
01
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战略管理理论是指企业为了实现长期目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战略计划
和行动。它强调企业需要关注外部环境,制定合适的战略来应对竞争和
管理理论发展史
目录
• 早期的管理思想 • 中期管理理论 • 现代管理理论 • 管理理论的未来发展
01 早期的管理思想
工业革命时期的管理思想
工厂制度
01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工厂制度逐渐成为主流生产方式,对管
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劳动分工
02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思维导图

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中西方早期管理思想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发展道家顺道无为辨道准确认识客观规律顺道根据客观规律组织和管理儒家重人求和兵家预谋慎战、分权而治法家依法治理明法公开性一法统一性、公平性常法相对稳定性西方传统早期管理思想亚当斯密《国民财富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自由经济之祖经济人假设劳动分工观点劳动价值理论马萨诸塞车祸事件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 管理开始成为一种职业欧文人事管理之父、现代人事管理的创始人人是环境的产物巴贝奇计算机之父劳动分工能够带来减少工资支出的好处对工厂制度早期管理问题的思考虽然是零散的,但正是这些思考的积累为管理理论的系统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古典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泰勒、科学管理之父、1911年《科学管理原理》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核心问题是雇主与工人之间进行一场心理革命观点改进工作方法,并根据工作的要求挑选和培训工人改进操作方法,以提高工效、合理利用工时作业环境和作业条件标准化根据工作要求,挑选和培训工人改进分配方法,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改进生产组织,加强企业管理在企业中设置计划部门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实行职能工长制进行例外管理为后来的分权化管理和事业部制准备了理论依据评价泰勒以自己的管理实践冲破了传统的经验管理方法,将科学引进了管理领域将管理职能从企业生产职能中独立出来,促进了人们对管理实践的思考泰勒制在现场生产组织的推广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使生产效果提高了2~3倍不足局限于低层次——车间不重视人群、社会因素视人为“机械人”“经济人”泰勒的追随者吉尔布雷斯夫妇弗兰克动作研究之父莉莲管理第一夫人甘特甘特图用线条表示的计划图计件奖励工资制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1916年《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般管理之父;管理过程理论之父;经营管理理论之父;管理职能之父六项职能经营和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管理只是经营的一部分,除了管理外,经营活动还包括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以及会计等一系列职能。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一、前言现代管理理论是在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本文将从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了解现代管理理论的演变和未来发展方向。
二、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1. 科学管理理论(1900年-1920年)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为弗雷德里克·泰勒。
他提出了科学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工作分析、工作标准化、工作效率和工资激励等。
这一时期的管理理论主要关注工作过程的科学化和效率提升。
2. 行为管理理论(1920年-1950年)行为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为埃尔顿·梅奥。
他关注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因素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提出了人际关系理论和激励理论。
这一时期的管理理论主要关注员工的行为和动机,强调人性化管理。
3. 管理科学理论(1950年-1970年)管理科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为赫伯特·西蒙和彼得·德鲁克。
他们运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研究管理问题,提出了决策理论和系统理论。
这一时期的管理理论主要关注决策和系统化思维。
4. 组织行为学理论(1970年-1990年)组织行为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为道格拉斯·麦格雷戈尔。
他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强调管理者对员工的不同假设会对员工产生不同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管理理论主要关注组织文化和领导风格。
5. 现代管理理论(1990年至今)现代管理理论主要关注创新和变革。
代表人物包括彼得·圣吉和杰克·韦尔奇。
他们提出了敏捷管理和变革管理的理念,强调组织的灵便性和快速响应能力。
现代管理理论还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等问题。
三、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1. 灵便性和适应性现代管理理论越来越关注组织的灵便性和适应性。
随着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和技术的迅猛发展,组织需要具备快速调整和适应变化的能力,以保持竞争优势。
2. 创新和创业精神创新和创业精神在现代管理理论中占领重要地位。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演变《管理学》PPT课件

不足之处: 一般管理理论在概念的界定方面还欠缺清晰性 对管理活动组成要素的概括,只提出了五大管理职能,缺乏一定的系统性 在管理规律的揭示上,有的地方甚至还存在着矛盾性
四、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一) 韦伯对行政组织理论的探索
(二)X理论和Y理论 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是两组关于人性的假设
X理论“代表的是传统的指挥和控制观点”,认为人们有消极的工作源动力。 而Y理论则认为人们有积极的工作源动力。
第三节 现代管理理论
一、现代管理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生产活动更呈现出大生产的特点,过去那种大量生产,以产定销的 时代已一去不复返。 1980年孔茨把管理理论学派划分为11个学派,即经验主义管理学派、人际关系学派、 组织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 管理理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经营管理学派。孔茨分析了学派林立 的原因,被称为“穿梭在管理丛林中的游侠”。 20世纪60年代以来,战略管理理论开始形成。
活动。
3.管理的一般原则
• (1)劳动分工原则;(2)权力与责任原则; • (3)纪律原则; (4)统一指挥原则; • (5)统一领导原则; (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原则; • (7)人员的报酬原则 (8)集中化原则; • (9)等级系列原则; (10)秩序原则; • (11)公平原则; (12)人员的稳定原则; • (13)首创精神; (14)团结精神原则。
1864年,马克斯·韦伯出生于德国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 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般经济史》、《社会和经济组织 的理论》 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二)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
管理学,管理的发展与演变

勤劳节俭(1)
有这么一个民间故事:从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 住着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 无忧无虑,十分美满。 相传他临终前,曾把一块写有“勤俭”两字的横 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诫他们说:“你们要想一辈子不 受饥挨饿,就一定要照这两个宇去做。”后来,兄弟 俩分家时,将匾一锯两半,老大分得了一个“勤”字, 老二分得一个“俭”字。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 悬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年年五谷丰 登。然而他的妻子却过日子大手大脚,孩子们常常将 白白的馍馍吃了两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里就没有 一点余粮。
以身作则(1)
联想在柳传志的带领下,由一个只有20万元的企 业发展为今天有上百个亿的大企业,成为了中国电子 工业的龙头老大,而柳传志也被人们看做民族英雄, 一个具有崇高威望的企业领导人。 在联想发展的过程中,曾经有这样一件事。联想有 一条规则,开二十人以上的会迟到者要罚站一分钟。 这一分钟是很严肃的一分钟,不这样的话,会没法开。 第一个被罚的人是柳传志原来的老领导,罚站的时候 他本人紧张得不得了,一身是汗,柳传志本人也一身 是汗。柳传志跟他的老领导说,你先在这儿站一分钟, 今天晚上我到你家里给你站一分钟。柳传志本人也被 罚过三次,其中有一次他被困在电梯里,电梯坏了, 咚咚敲门,叫别人去给他请假,结果没找到人,还是 被罚了站。
勤劳节俭(2)
老二自从分得半块匾后,也把“俭”字当作“神谕” 供放中堂,却把“勤”字忘到九霄云外。他疏于农事, 又不肯精耕细作,每年所收获的粮食就不多。尽管一 家几口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毕竟也是难以持久。这 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 他俩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将“勤”“俭”二字踩碎在 地。 这时候,突然有纸条从窗外飞进屋内,兄弟俩连忙拾 起一看,上面写道:“只勤不俭,好比端个没底的碗, 总也盛不满!”“只俭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穷挨 饿!”兄弟俩恍然大悟,“勤”“俭”两字原来不能分 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吸取教训以后,他俩将 “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自家门上,提醒自己,告诫 妻室儿女,身体力行,此后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胡锦涛美国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

目录
CONTENTS
• 管理理论的形成 • 管理理论的演变 • 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 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 管理理论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01 管理理论的形成
早期的管理思想
总结词
简单、直接、经验
详细描述
早期的管理思想主要基于实践经验,管理者通过观察和实践来总结管理方法, 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
05 管理理论的挑战与未来展 望
管理理论面临的挑战
1 2 3
组织变革的挑战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组织需要不 断适应变革,管理理论需要更好地指导组织变革 。
多元化和包容性的挑战
随着员工队伍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增强,管理理论 需要关注如何创造一个包容的工作环境,激发员 工的潜力和创造力。
可持续发展和环境责任的挑战
总结词
精益管理理论注重消除浪费、提高效率和效 益,追求卓越的管理效果。
详细描述
精益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消除浪费、持续 改进和追求卓越。它强调通过优化流程、降 低成本、提高质量来提升组织的竞争力和盈 利能力。这种理论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中得到
了广泛应用。
数字化管理理论的发展
要点一
总结词
数字化管理理论利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提升组织的 决策效率和运营效果。
官僚制组织的形成
总结词
专业化、分工、规则导向
详细描述
官僚制组织形式强调专业分工、层级制度和严格遵守规则,这种组织形式在现代企业中仍然广泛存在 。
02 管理理论的演变
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
行为科学理论的出现
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工作中的人 性、行为和管理方式。行为科学理论应运而生,强调对人的 行为和心理的研究,以改善管理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4月18
谢谢你的观看
总结:联合邮包服务公司(UPS)为获得最佳效率所采用 的程序并不是UPS创造的,他们实际上是科学管理的成果。
2019年4月18
谢谢你的观看
11
11
西方早期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
– 创始人:泰罗(1856——1915) 被后人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既有从事科学研究和发明的才 能,又有从事社会活动和领导 工作的才能
从1881年在米德韦尔公司,为了解决工人 的怠工问题,泰勒进行了金属切削试验。他 自己具备一些金属切削的作业知识,于是他 对车床的效率问题进行了研究,开始了预期 6个月的试验。在用车床、钻床、刨床等工 作时,要决定用什么样的刀具、多大的速度 等来获得最佳的加工效率。这项试验非常复 杂和困难,原来预定为六个月实际却用了26 个年,花费了巨额资金,耗费了80多万吨钢 材,总共耗费约15万美元。最后在巴斯和怀 特等十几名专家的帮助下,取得了重大的进
14
西方早期管理理论
泰罗的主要实验
秒表实验
金属切削实验
当泰勒还是一名钢铁厂的工头 时,他就为工人的低效率而苦恼。 为了设计出“最佳工作方法”, 他对一位名叫施密特的工人的 工作进行了试验。泰勒用秒表 对他的每个操作步骤进行了监 测,并将各种工具、方法和程序 进行了组合,制定出严格的操作 规范。施密特的生产率因此成 为工厂推行的标准。
– 泰罗著作: 《计件工资制》、 《车间管理》、《科学管理原 理》(1911)等
–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提高劳 动生产率
2019年4月18
谢谢你的观看
12
12
西方早期管理理论
泰罗发现的问题
生产效率不高,只发挥了总体的1/3
工人磨洋工,有无意和有意 无工作标准 工人和管理者无明确责任
管理者与工人严重对立
2019年4月18
谢谢你的观看
24
西方早期管理理论
行政组织管理理论
–创始人: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德国著 名社会学家。曾担任过教授、 政府顾问、编辑,对社会学、 宗教学、经济学和政治学有 广泛的兴趣,并发表过著作 《社会和经济理论》,书中 提出了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理 论,由此被人们称为“组织 理论之父”。其理论产生的 历史背景正是德国企业从小 规模世袭管理向大规模专业 管理转变的关键时期
2019第十四章补充资料: 管理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2019年4月18
谢谢你的观看
1
管理思想的演变与发展学习目的
1 了解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概况
2
熟悉科学管理和行为管理思想
3
掌握现代管理理论丛林学派
2019年4月18
谢谢你的观看
2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西方早期管理思想 第二节 西方早期管理理论 第三节 西方现代管理丛林学派
谢谢你的观看
22
西方早期管理理论
法约尔跳板原理
按照等级制度要求沟通按 层次逐渐进行,但它容易造成 信息延误,效率低下,为此法 约尔提出横向沟通,节省了时 间,中间环节省了,提高沟通 有效性。
2019年4月18
谢谢你的观看
23
西方早期管理理论
–对法约尔的评价
A.一般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一般管理理论后来成为 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 B.从经营活动中独立出管理活动 C.提出管理活动所必需的五大职能 D.提出14项管理原则 E.为科学管理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理论构架 F.法约尔为管理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G.弥补了泰勒的不足 H.原则不够精炼
2019年4月18
谢谢你的观看
13
西方早期管理理论
泰罗的主要实验
搬运生铁实验
1898 年 泰 勒 带 着 秒 表 , 挑选身强力壮的荷兰移民 施密特,经过反复测试, 从 原 来 的 12.5 吨 / 人 均 每 天 , 改 进 到 47—48 吨 / 人 均 每 天 , 效 率 提 高 3.6 倍 。
9
9
为了完成每天取送130件包裹的目标,司机们必须严格 遵循工程师设定的程序。当他们接近发送站时,他们 松开安全带,按喇叭,关发动机,拉起紧急制动,把 变速器推到1档上,为送货车完毕的启动离开作好准 备,这一系列动作严丝合缝。然后,司机从驾驶室 出溜到地面上,右臂夹着文件夹,左手拿着包裹,右 手拿着车钥匙。他们看一眼包裹上的地址把他记在脑 子里,然后以每秒3英尺的速度快步跑到顾客的门前, 先敲一下门以免浪费时间找门铃。送完货后,他们回 到卡车上的路途中完成登录工作。
韦伯与泰勒、法约尔同为西方古典
管理理论的三位先驱
2019年4月18
谢谢你的观看
25
西方早期管理理论
韦伯管理思想的体现
组织 形态
组织 结构
管理 制度
2019年4月18
谢谢你的观看
26
西方早期管理理论
韦伯理论中的三种组织形态
神秘化 组织
传统 组织
法律化 组织
超凡权力
个人崇拜式权威
传统权力 传统式权威
使用的方法是用钱作 为刺激手段,原来工人日 工资1.15美元,现在提高 到1.85美元。
2019年4月18
谢谢你的观看
铁锹实验
他注意到工厂里每个工人 都使用同样大小的铁锹, 不管他们铲运的何种材料。 这是不合理的,如果能找 到铁锹运量的最佳重量, 那将使工人每天铲运的数 量达到最大。经过大量试 验,泰罗发现21磅是铁锹 容量的最佳值 。
谢谢你的观看
28
西方早期管理理论
–对韦伯的评价 A.韦伯对组织理论的贡献:明确系统地指出
有效维系组织连续和目标达成的基础是合法权 力
泰勒基于对人的操作动作和
展。这项试验还获得了一个重要的副产品—
时间的精确分析,让企业有了标 —高速钢的发明并取得了专利。
准化管理的依据
试验结果发现了能大大提高金属切削机工
产量的高速工具钢,并取得了各种机床适当
2019年4月18
谢谢你的观的看转速和进刀量以及切削用1量5 标准等资料。
西方早期管理理论
4.把科学的方法用到管理上:科学管理理论使管理从经验走向科学。工 作定额原理、标准化原理、差别工资制度、管理职能的分离等主张一直 沿用到今日
2019年4月18
谢谢你的观看
17
西方早期管理思想
对泰罗的评价
不足 把人当“经济人” 局限于基层管理
2019年4月18
谢谢你的观看
18
西方早期管理理论
古典组织理论
泰罗的主要思想
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 效率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 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标准化原理--操作方法、工 具、机器、材料和作业环境 标准化
刺激性的计件工资报酬制度
劳资双方应该共同协作
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
“差别计件工资制”的内容 每人每天:
合格20件×0.15元=3元 合格19件×0.12元=2.28元 不合格20件×0.05~0.10元 =1元~2 元
例外原则是指企业的高级管理人 员把一些经常发生的一般日常管理工 作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负责,而自己 保留对例外事项的决策权和对下属的 监督权。
实行“职能工长制”
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
2019年4月18
谢谢你的观看
16
西方早期管理理论
对泰勒的评价
贡献
1.科学管理的创始人:泰罗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系统性管理理论的人
2019年4月18
谢谢你的观看
3 返回3
第一节 管理与管理学
第一节 西方早期管理思想
2019年4月18
谢谢你的观看
4
西方早期管理思想
社会背景 – 工业革命 – 市场竞争加剧 – 阶级矛盾
2019年4月18
谢谢你的观看
5
西方早期管理思想
早期管理思想的先驱
罗伯特·欧文
英国的著名经济学家 ,古典经济学理论体 系的创立者。他认为 人类利己主义本性是 经济研究的前提,劳 动分工使得:操作简 单、原料节省、时间 节约、技术更易提高 、注意力更集中,总 的效率更高。
2019年4月18
谢谢你的观看
法定权力 理性合法权威
27
西方早期管理理论
理想行政组织形式的特点
劳动分工 权力等级 正式选拔 规章制度 非人格化 职业导向
2019年4月18
将各种工作分成简单、例行和明确的任务,明确规定每一 个人的权力和责任
公职和职位应按等级来组织,每个下级应当接受上级的控 制和监督
2019年4月18
谢谢你的观看
21
西方早期管理理论
–法约尔14项管理原则
1)劳动分工 2)权利和责任 3)纪律 4)统一指挥 5)统一领导 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8)集权与分权 9)等级制度 10)秩序 11)公平 12)人员的稳定 13)首创精神 14)人员的团结
7)人员的报酬
2019年4月18
2.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和它的其他论文,把他的思想不仅传播 到美国各地,还传播到世界各地
3.引起美国公众对科学管理兴趣的最大推动事件之一,在1910年期间, 他们听到效率专家宣布通过应用科学管理,铁路每天可以节约100万美 元的运行费用(相当于1994年的1400万美元),这意味着铁路票价可以 大幅度降低。由于美国制造公司较早地接受了科学管理观念,从而使他 们比外国公司处于相对优势的地位
– 创始人:法约尔(1841-1925), 法国人。1860年从圣艾蒂安国 立矿业学院毕业进入康塔 里·福尔香堡采矿冶金公司工 作。从采矿工程师一直做到公 司总经理。他是一位概括和阐 述一般管理理论的先驱者,被 后人称为“管理过程理论之 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