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科学七上《阳光》word教学参考材料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阳光》教学设计

(完整word版)《阳光》教学设计

人教版义务教材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8、阳光泗安镇中心小学储龙龙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也、长、山、出"4个字.认识2个笔画(竖提,与竖折)与一个偏旁(双耳朵).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通过句式的指导和造句的练习巩固字词的教学。

3.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教学难点:理解“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这句话。

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PPT课件。

2.课前布置学生观察阳光、充分感受阳光。

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山、出”2个字。

认识1个笔画(竖折)与一个偏旁(双耳朵).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阳光的美好.3.通过对第一自然段的学习,初步学会理解句子的方法。

课时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山、出”2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时难点:通过对第一自然段的学习,初步学会理解句子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感知阳光1.谜语导入,知太阳小朋友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个谜语吧!(课件出示谜语)“一个球,热烘烘。

落在西,出在东。

”谁知道谜底是什么?(太阳)2.图片展示,悟太阳(课件展示)请看,这就是光芒四射的太阳。

小朋友们,你喜欢太阳吗?你知道太阳有什么作用呢?(学生讲太阳的作用)3.揭示课题,学太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阳光、拥抱阳光,好吗?(出示课题)一起来读课题:阳光(教师板书学生齐读)学习“阳"字:小朋友们看,这是“阳光”的“阳”字,它是由一个“左双耳"和一个“日"组成的。

跟着我读“阳”.这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偏旁“阝”双耳.(学生齐读)它有左双耳和右双耳两个兄弟,在左边的叫左双耳,在右边的叫右双耳,小朋友们千万不能弄错了。

“阳”是左双耳。

你还知道哪些字也是双耳做偏旁的?(学生交流说)二、初读课文,感受阳光1.听师范读,谈阳光小朋友们,请认真地听老师把课文念一遍,想一想,听完后你会有什么感受?(教师范读)谁来说一说你的感受和想法?师生交流。

七上科学4.2教案

七上科学4.2教案

七上科学4.2教案教案标题:七上科学4.2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光的传播方式和光的颜色;2. 掌握光的传播方式的实验方法;3. 理解光的颜色与物体的反射和吸收有关。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实验器材:手电筒、玻璃棒、三棱镜、彩色纸、白纸;3. 学生实验材料:彩色纸、白纸、铅笔、尺子。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 利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展示一些关于光的图片,激发学生对光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复习光的传播方式。

Step 2: 学习光的颜色1. 通过PowerPoint演示文稿,向学生介绍光的颜色与物体的反射和吸收有关。

2. 引导学生思考:当光线照射到物体上时,为什么我们会看到不同的颜色?3. 解释光的颜色是由于物体吸收了某些颜色的光,而反射了其他颜色的光。

4. 示范实验:将白纸和彩色纸放在光线下,观察它们的颜色差异。

Step 3: 实验探究光的传播方式1. 分发实验材料给学生,包括手电筒、玻璃棒、三棱镜、彩色纸和白纸。

2. 引导学生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a. 将手电筒打开,将光线照射到玻璃棒上;b. 将玻璃棒的一端放在彩色纸上,观察光线经过玻璃棒后的颜色变化;c. 将玻璃棒的另一端放在白纸上,观察光线经过玻璃棒后的颜色变化;d. 使用三棱镜将光线分解为七种颜色,观察颜色的变化;e. 让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Step 4: 总结与拓展1. 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光的传播方式和光的颜色的关系。

2. 提问学生:为什么我们看到的物体有颜色?为什么白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七种颜色?3. 鼓励学生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Step 5: 课堂作业布置课堂作业:要求学生使用铅笔和彩色纸制作彩色光的实验器材,并尝试用不同颜色的光照射在白纸上,观察颜色的变化。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光的颜色和实验探究光的传播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光的特性。

鄂教版科学七上《遥望星空》word教学参考材料

鄂教版科学七上《遥望星空》word教学参考材料

第四章遥望星空本章知识点归纳太阳的内部有核反应区、辐射区和对流层组成;太阳的外部结构是大气层。

一、太阳概况:1、日地平均距离:1.5亿千米。

(日地距离= 30万千米/秒*60秒*8分=1.5亿千米)2、太阳半径:700000千米(等于地球半径的109倍)3、太阳质量=33万倍地球。

4、太阳引力=28倍地球。

5、太阳体积=130万倍地球。

6、太阳密度=1/4倍地球。

二、太阳外部大气结构:1、太阳大气分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日冕三层。

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中的耀斑和黑子对地球的电离层、磁场和极区有显著的地球物理效应。

1、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

1、产生“磁暴”现象。

2、地球两极地区的夜空,产生极光。

四、太阳能量来源1、太阳有巨大的能量。

平均每分钟向地球输送的能量,大约相当于燃烧4亿吨煤产生的热量。

如果太阳中的氢全部变成氦,所产生的能量约为8.68x10焦。

2、太阳产生能量的原理:在太阳核心内部进行着四个氢原子核(质子)聚变成一个氦原子核(粒子)的过程,同时放出大量能量,像氢弹爆炸一样。

五、太阳系的结构九大行星九大行星:按照距太阳有近到远的顺序说出九大行星的名称: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1、在地球上用肉眼可以看到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等行星六、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一)运动特征:1、共面性指九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以地球的公转轨道为基准,各大行星的轨道面与黄道面(地球绕日公转轨道面为黄道面)之间的夹角都很小,水星、冥王星稍大,也不超过17度。

2、同向性指九大行星的公转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运动。

3、近圆性指九大行星的公转轨道同圆相当接近。

大多数行星公转轨道椭圆的偏心率不超过0.1,只有水星和冥王星较大,分别为0.21和0.25。

(二)九大行星按其质量、大小、化学组成等结构特征可以分为三类:星星大家族1、认识星空星座的每颗星的亮度是不一样的,我们认识星座主要是根据亮星所组成的图形来区别,因为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而且还在不停的公转,所以不同时刻不同地点,观察到的星座是不同的。

鄂教版科学七上《第1章 水的世界》word教学参考材料

鄂教版科学七上《第1章 水的世界》word教学参考材料

第一章水的世界本章知识点归纳第1节水与人类生活A.水是生命之源1.水是一切生物体生存所需要的基本物质之一。

水是一切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2.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也就没有我们人类。

B.水是温度的调节器1一般来说,物体吸热时,温度升高;物体放热时,温度降低。

2水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等质量的水与绝大多数常见的物质相比,在吸收或放出相等的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要小得多;3另一种表述是:等质量的水与常见物质相比,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要多得多;4水能很好地调节环境的温度。

5.实际实用:1.调节气温;2.用作冷却剂或用来取暖。

C.水的力量1水是大自然的雕塑家;2水为人类提供电能;3船在水中运输货物;4洪灾、泥石流淹没良田、冲毁房屋。

第2节水与人类生活I.地球上的水A.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海洋占71%。

B.水是人类生产生活必需的,地球上水很多,分布很广,按不同角度分类:C.按水的空间分类: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D.按水的化学性质分类:淡水、咸水E.按水的物理性质分类:液态水、气态水、固态水。

地球上的水中,咸水占97.47%淡水只占2.53%。

人类生产生活所直接利用的淡水约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左右,即占全球总水量的十万分之七。

如果把整个地球的水装在一个5升大的水桶里,可直接供人类使用的淡水只有其中的一汤匙。

F.目前利用最多的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埋藏较浅的地下淡水。

(0.3%)G.水循环:地球上水体总量保持动态平衡,各地水资源的差异主要原因是降水空间分布不平衡造成的。

II.水资源的分布A.1、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B.2、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总量较大的国家之一。

但是,由于人口多,我国人均拥有的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并且在分布上具有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的特点。

C.3、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

但我国人均拥有的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居世界第88位,属全球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

《推荐》鄂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合理膳食》教学参考材料

《推荐》鄂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合理膳食》教学参考材料

一、自学探究:【学习任务一】明确合理膳食的含义并学会设计食谱自学课本P17-18页内容.完成以下问题:1、良好的______ __与的营养能够促进身体的 .使我们增强对的抵抗力.保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任务二】自学教材P19-20。

完成以下问题:2、食品安全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食品原料的和问题.二是食品在、、、、过程中人为改变其性质而产生的安全问题。

(1)人类对食品的基本要求是、 .并符合应有的要求。

二、达标测试:1 、胖胖最近要减肥.请你帮他选出最佳的减肥方法( )A 、进行高强度的体育运动B 、到药店买减肥药C 、尽量少吃或不吃食物D 、适当的体育锻炼加合理膳食2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每日三餐要按时进食.晚餐不能吃太饱。

b 、为了避免早晨上学迟到可以不吃早餐。

c 、饭后立即进行剧烈的体育锻炼.会抑制消化功能。

d 、变质的残羹剩饭可以用来喂养家禽家畜。

e、家庭用冰箱是食品的保险箱f、已过保质期.但没有发生霉变的食品仍可食用g、青少年膳食要食物多样.粗细搭配.三餐合理h、绿色食品是指绿色植物类的食品3 、如果不慎造成铅中毒.可采取的紧急措施是( )A 、喝水B 、喝牛奶C 、喝啤酒D 、喝可乐4 、食用下列食物可能发生食物中毒.其中不是由病菌引起中毒的是( )A 、苍蝇叮过的鱼B 、腐烂的橘子C 、变酸的馒头D 、没煮熟的豆角5、下列图中能代表合理膳食的各种食物配置比例是()A BC D6、我们每天三餐中,中餐摄入能量应该占全天摄入能量的:()A.20% B.30% C.40% D.50%7、下列食品中.可以放心食用的是:()A.同学们在野外采集的蘑菇 B.未检疫的猪肉C.已经发芽的马铃薯 D.标有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豆浆8、下列明显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是()A.发芽的土豆 B.生虫的青菜 C.冰冻的海鱼D.带壳的竹笋9、前不久.网上出现一些“中高考食谱”。

《推荐》鄂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水与人类生活》教学参考材料

《推荐》鄂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水与人类生活》教学参考材料
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到人类社会的形成.从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到科学技术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水既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又是社会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源。没有水.就没有人类社会的今天。
水与空气、食物是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三大要素。人体重量的50~60%由水组成.儿童体内的水分更高达80%。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但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水资源总量的3%.在这3%的淡水中.可供直接饮用的只有0.5%。所以说.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是生命之泉。
自古以来人们就逐水草而居。
只要有水就有生命生命与水
水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成分。只要失掉15%的水.生命就有危险。在我们经由口所摄取的饮食上.没有哪种具有比水更重要的作用。没有食物.我们可以存活2至3周.而没有水.我们几天后就会死于脱水。人在孤立无助的困境中.只要有水.生命就会维持较长时间;生病时若无法进食.需要补充的首先是水。
医学专家综合人体的需要.认为人一天平均摄取2.5升水是适当的。人体所需的水分.首先从饮水获得.其次才从食物中获得。当摄入充足的水后.血液、淋巴液的循环才会呈现良好状态。这样.既可保证供给身体滑。这对年轻人和小孩的健康是必需的.对老年人尤为重要。
口干是身体发出的需水信号.我们常常在此时才喝水。事实上.这时我们的身体已脱水了。这种口干才喝水的不良习惯.导致我们的身体经常性脱水.随之危害健康。概括起来讲.水的生理作用主要有:消化食物.以体液来溶解营养物质.传送养分到各个组织.担负吸收和搬运的任务;排泄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保持细胞形态.提高代谢作用;调节体液黏度.改善体液组织的循环;调节人体体温.保持皮肤湿润与弹性。因此.最好的办法是平时注意适时适当地补充水分.避免发生脱水。否则.身体经常性地、持续地缺乏水分.新陈代谢就无法顺利进行.身体的功能也会逐渐衰退。

鄂教版科学七上《生命的诞生》word教学参考材料

鄂教版科学七上《生命的诞生》word教学参考材料

鄂教版科学七上《生命的诞生》word 教学参考材料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命产生的过程;2.明白生命来之不易,明白得珍爱生命,感恩父母。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生命的产生过程;感悟生命的来之不易2.难点:如何使学生感性的认识生命的产生,进一步理性的意识到生命的伟大,明白得珍爱生命,感恩父母三、教学流程(一)导入师:同学们,有一个问题可能是我们每个人都曾经问过,或是没有问过但却摸索过、想过的,那确实是“我是从哪里来的”那个奇异的问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那个简单的问题。

老师从一个论坛上摘录了一些关于那个话题的讨论,先请大伙儿看看其他人从爸爸妈妈那儿得到的答案是什么,你是不是也有过同样的经历和感受。

(请学生阅读关于“我是从哪里来的”的讨论,然后让学生谈感受,说出自己认为的正确答案。

通过学生的阅读体验,联系自己的经历,会专门好地激发学生的爱好,七年级的学生差不多具备一些生理常识,会专门轻松的找到正确的答案。

) 师:通过刚才的阅读大伙儿有什么体会?你们的爸爸妈妈是如何样回答那个问题的?关于爸爸妈妈的回答你们有什方法?是否赞同?那么你们认为人怎么说是从哪里来的呢? 用论坛关于“我是从哪里来的”那个问题的讨论引入新课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 受精卵 妊娠:受精卵在母亲子宫里着床、发育,280天,胎儿 分娩:成熟胎儿从母体娩出,婴儿 感悟生命的来之不易与奇异,明白得珍爱生感悟父母亲为了孕育自己所付出的艰辛,从生活中感恩父母生:有过类似的经历,对父母的回答半信半疑,认为每个人差不多上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二)生命的产生过程1.受精师:刚才那个材料中有一个回答说“爸爸在妈妈肚子里种了一颗爱的种子,后来那粒种子发芽了,就躺在妈妈的肚子里一天一天的长大,等他成熟了,想要看看别处的世界,就从妈妈肚子里出来了,那确实是我。

”那个回答就专门形象的描述了生命的产生过程。

通过这句话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生命产生的历程。

第一,请大伙儿看看“爸爸在妈妈肚子里种了一颗爱的种子”这表示生命产生的哪个过程呢?生:受精过程师:是的,受精过程确实是爸爸的精子与妈妈的卵细胞在妈妈的体内相遇形成受精卵。

七年级科学阳光教案

七年级科学阳光教案

2.1阳光教学目标1.认识阳光是地球上生物生存的基本物质基础之一。

2.知道阳光给地球带来的光和热是太阳辐射能的主要形式。

3.通过棱镜的色散现象,知道阳光(或白光)的可见光谱中个色光的排列顺序。

4.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探究反射规律,了解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能列举球面镜应用的实例。

重难点分析1.阳光与生命之间的关系。

2.阳光的性质。

第一课时:阳光与生命教学过程提出问题我们都知道,绿色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但是也有一些生物如蘑菇、木耳等真菌是生活在阴暗的地方,那么它们也必须依赖阳光才能生存吗?人类现在已经可以制造很多人工光源,它们能代替阳光吗?实验:P31阳光与植物幼苗生长的关系分析与思考:1。

实验中发生的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植物的生长___________(可以/ 不能)离开阳光,试举例说明。

3.种子在黑暗的地方萌发,___________(说明/ 不能说明)植物生长可以离开阳光。

4.探究阳光与植物生长关系的方法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讨论:1.在黑夜里活动的食肉动物,如猫头鹰等,可以离开阳光生存吗?2.在超过1000m深的海水里终年不见阳光,却生活着一些奇特的深海动物,它们的存在是是否说明动物的生存也可以不需要阳光?指导学生阅读P33阅读材料,然后讨论解决以上问题。

归纳:1.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

2.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这些有机物除供植物自身的需要之外,还直接或间接为动物提供食物,也为真菌(木耳、蘑菇等)提供养料。

虽然现在有很多的人造光源,但是这些光源还不能完全代替阳光,它们只能在特定条件下(波长、强度、光照时间等)可以代替阳光。

总结:没有阳光,人类及地球上的生物将无法生存。

课堂小结阳光与生命间的关系。

板书设计2.1 阳光阳光与生命1.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

2.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这些有机物除供植物自身的需要之外,还直接或间接为动物提供食物,也为真菌(木耳、蘑菇等)提供养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光的组成
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光的色散现象、单色光与复色光、红光与紫光偏折程度的大小,能够
解释生活中与色散有关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能够动手用实验来观察光的色散现象,并记住光色散后各色光的排列顺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勇于探索身边事物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阳光的色散现象及色散后各色光的排列顺序
教学难点:红光与紫光偏折程度的大小;
教学准备
教具:三棱镜两块,每个小组一张CD,
教学过程
1、
师:同学们应该都见过美丽的彩虹吧?
生:见过。

师:(手持CD)那同学们,你们看我手上拿的是什么?——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入教学,引起学生的兴趣
生:(齐)是CD。

师:嗯,这是我们家里用来播放音像的CD。

那现在每个组分一张CD,同学们注意观察一下,这CD和我们看到的彩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们一起观察,然后讨论一下,等下我们一起来回答。

(每个小组分一张CD,学生开始观察起CD,小组内进行讨论,讨论90秒)——启发学生思考,活跃课堂
师:哪个小组愿意回答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
生1:CD反面看起来和彩虹一样都有五颜六色。

师:回答得很好!其他组有没有要补充的?——对学生给予肯定的评价,树立学生的信心
(其他组没有补充)
师:其他组没有要补充的是吗?那同学们再想一想,我们的生活中,五颜六色的事物是不是很多呢?大家能不能举个例子?——用比较简单的问题,活跃课堂
生1:衣服
生2、花
生3、……
师:嗯,同学们说的都对,我们的生活是五彩缤纷的,那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些色彩都人哪里来的呢?
(学生没有反应,有些摇头)
师:其实呢,这一切都是阳光的功劳,都是由于阳光的照射赋予了世界万物的各种色彩,很神奇吧?!那你们想不想知道为什么呢?为什么阳光这么的厉害?————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
生:(齐)想!
师:好,那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阳光的组成这节来了解这其中的奥秘。

(板书课题:第三节阳光的组成)
2、
师:下面我们来做个实验演示,同学们注意观察一下。

——通过实验,让学生清楚明了地观察到色散现象
(实验演示:教师将一块三棱镜放在窗台上,让阳光通过三棱镜照射进来,适当调节位置,使得光透过三棱镜照射到另一面墙上)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什么现象没有?
生:墙壁上出现像彩虹一样的光,也是有很多种颜色。

师:对,阳光透过三棱镜后变了好多种不同的颜色。

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过类似的现象呢?——同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相联系,引导学生与生活实验相结合
生1:有,有时候阳光照在手表的镜面上也会有这种情况出现。

师:是的,产生这些情况的原理是一样的。

像这种现象我们称为光的色散。

(板书:光的色散)光的色散表明了,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按照一定的比例组成的。

师:大家都知道牛顿吧?应该都有听说过牛顿和苹果的故事吧?——插入故事,集中学生注意力
生:(齐)知道!
师:那我们请个同学来讲一下牛顿和苹果的故事。

生1:科学家牛顿,有一次在树下看书,被树上掉下来的苹果砸到,然后他就很好奇为什么苹果会掉下来,经过研究,发现了地心引力。

师:回答得很好。

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像牛顿这样,要有求知欲望,有科学探究的精神,遇到问题我们不能退缩,应该像勇敢地去解决。

科学家牛顿在很多领域都有非常大的成就,正是由于他的这种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使他不断取得伟大的成就。

我们今天学习的色散实验也是牛顿发现的,是他通过三棱镜做实验发现的。

——树立和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探究精神,鼓励学生大胆地去探索身边的事物
师:像阳光这种可以发色散成几种不同的色光我们称为复色光。

复色光是由两种或或两种以上色光组成的。

那你们知道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光是复色光吗?(板书复色光的概念)
生1:白炽灯发出的光是吗?
师:对,很好!白炽灯发出的光是复色光,还有吗?
(无人回答)
师:还有我们的蜡烛火焰也是复色光,这些都可以通过用三棱镜的实验来验证,同学们如果感兴趣的话,课后可以去做一下。

那两种或两以上的光组成的是复色光,如果只有一只色光组成的我们称之为单色光。

(板书单色光的概念)比如我们墙上的每一种色光不能再发生色散,他们都是单色光。

——通过例子,帮助学生区分两个概念
师:同学们仔细看一下,墙上的彩色带共有几种颜色?
生1:红,黄,绿,蓝,四种。

生2:不对,不止四种,还有紫色,共五种。

师:其实这上面一共有七种颜色,除了同学们说的五种颜色,还有两种,一种是橙色,在红色和黄中间,另一种是靛蓝,比蓝色深一点,在蓝色和紫色中间。

那同学们再看一下你们手上的光盘,观察上面的颜色,看有没有什么发现,小组内可以讨论。

——引导学生观察,尽量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结论
(学生观察CD并讨论)
师:哪个组有发现什么吗?
生1:CD上面的颜色组成和墙上的一样,都有七种颜色。

师:嗯,很好!观察得很仔细,还有其他发现吗?
(学生观察没有新发现,摇头)
师:那你们比较一下两个彩色带各种颜色的排列顺序。

——引导学生观察,尽量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结论
(学生进行比较)
师:有发现吗?
生1:有,两种彩色带的颜色顺序是一样的,都是从红到紫的顺序。

师:非常好!他们之间的排列顺序是一样的。

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板书:各种颜色的排列顺序)同学们有没有觉得这个很熟悉呢?记得有一首诗里面有一句和这个挺像的?——巧用诗歌,帮助学生记忆
生1:好像有…
生2: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师:对,看来这位同学蛮有文学天份的,就是我们的毛主席写的菩萨蛮·大柏地。

他也是根据彩虹的排列顺序来写的,只不过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有些事物的介限越来越清楚。

就好比这些颜色的叫法,也是越来越准确,所是会有点区别。

那我们现在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个大家要掌握。

我们一起来记一遍:红、橙、黄、绿、蓝、靛、紫。

生:(齐)红、橙、黄、绿、蓝、靛、紫。

师:同学们还要掌握的是,白光经棱镜发生色散后的各种色光都向棱镜底面偏折,其中紫光偏折程度最大,红光偏折程度最小。

大家看黑板上这个图.
(板书:示意图)大家觉得最上面的应该是哪个颜色?最下面呢?
生:(齐)上面是红色,下面紫色。

师,对,很好,上面的是红色,它的偏折程度比较小,而紫光则是最小的。

大家要记住。

(板书,红光与紫光的偏折程度大小)
师:那现在我们在做一下书上的这个练习。

等一下我们请同学来回答。

——通过练习,现场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学生做练习)
师:大家做好了吗?
生:(齐)好了。

师:那我们请同学来回答,A同学,你来回答一下。

生:一束白光斜射入三棱镜的一个棱面,会发生色散现象,在棱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cd范围内将会看到各色光按序排列的彩色带,在图a的情况下,光屏上c端将呈
现红光,在图b的情况下,光屏上端将呈现紫光。

师:很好,那你能上来画一下光路图吗?——
(学生上台画光路图)
师:对了,很好。

光的线路图同学们也要懂得画,这样才能够分清光屏上下端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3、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对我们刚才的问题都有大致的了解了吧?那现在我们就对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回顾一下。

——通过简单的复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根据教学目标,将整节课的内容按照教学目标复习一遍,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