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新高一语文下册期中复习题
2020年山东省济南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答案解析版

山东省济南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0分)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缧绁léixiè 攒射cuán 攘袂mèi 汩汩清流gǔB. 埋怨mán 熨帖yùtiē俨然yǎn少不更事gēngC. 笨拙zhuō瞥见piē瘦削xiāo衮衮诸公gǔngǔnD. 聒噪guō喋血dié 箴言zhēn针砭时弊biān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 傩戏奸佞阡陌颓壁残垣B. 门槛圭臬苔藓意兴遄飞C. 废驰濡养钹磬黄钟大吕D. 遴选拓本赁屋亘古未变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诚①诚能见可欲②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B. 下①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②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C. 安①会面安可知②不念居安思危D. 信①信者效其忠②愿陛下亲之信之4.下列句子中不都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夙遭闵凶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B.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厚币委质事楚C. 亡走赵,赵不内垂拱而治D.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通淇则有岸,隰则有泮5.下列句子中不含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B.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C.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D. 列坐其次6.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具以表闻B. 乐盘游,则三思以为度忧懈怠,则慎思而敬终C. 邪曲之害公也凡在故老D. 历职郎署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7.下列《红楼梦》的判词,与人物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
(史湘云)B.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贾元春)C. 事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巧姐)D.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李纨)8.下列关于小说《红楼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怡红院:贾宝玉在大观园的住所。
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两套)

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一、情景默写1.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_,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2)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_______________。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3)《红楼梦》里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大家玩起了牙牌令,轮到林黛玉行令时她脱口说了一句《牡丹亭》里《游园》的唱词,这句用春天的生机强化了杜丽娘黯然伤感的情怀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填空。
《垓下歌》是西楚霸王项羽在垓下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所作的绝命词,其中表现自己叱咤风云的气概,陷入了失败的绝境而无法自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3.以下四句诗歌中每句分别指代一个传统节日,对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②常年寒食好风轻,触处相随取次行。
③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④袪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A.中元节、清明节、重阳节、儿童节B.七夕节、清明节、冬至节、儿童节C.中元节、儿童节、重阳节、上元节D.七夕节、清明节、重阳节、上元节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马克思①那些所谓的1848年革命,只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
但是它们却暴露出了外壳下面的一个无底深渊。
在看来似乎坚硬的外表下面,现出了一片汪洋大海,只要它动荡起来,就能把由坚硬岩石构成的大陆撞得粉碎。
它们吵吵嚷嚷、模模糊糊地宣布了无产阶级解放这个十九世纪的秘密,十九世纪革命的秘密。
②的确,这个社会革命并不是1848年发明出来的新东西。
蒸汽、电力和自动纺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但是,尽管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大气把两万磅重的压力加在每一个人身上,你们可感觉得到吗?同样,欧洲社会在1848年以前也没有感觉到从四面八方包围着它、压抑着它的革命气氛。
2020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2020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文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国气质指的是一个大国基于其文化传统和长期的行为特征而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个性、风范和气度。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他的气质是怎样的呢?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在世界上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中国是所有国家中有最长的连续历史的国家。
而且,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与其他文明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一场不曾停息的长跑;而其他的文明,有的消失了,比较好的也只是接力赛。
欧洲文明的发展就像是接力赛,第一棒是希腊文明,第二棒是罗马文明,第三棒是中世纪基督教文明,接着是近现代欧洲文明。
可以说,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的历史底蕴之深厚,是其他大国不能比拟的。
这也使中国的大国气质更稳定、更具有持续性。
中国的大国气质包含着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
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极其丰富,中国哲学非常关注变易发展、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物极必反、整体联系、生化日新等问题。
中庸是中国传统中最典型的思维方式。
“中庸”最早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来的范畴。
《论语》中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执两用中,不走极端;二是无过无不及,避免偏执,追求平和;三是得时勿失,时不我待,追求时中;四是允执其中,保持平衡;五是有原则地折中。
中庸的思维方式至今对中国人都有重要影响。
有序性与整体性密切联系是中国哲学思维的基本特性之一。
顺序而生、循序而动是天人共有的规律,只有因循于此,才能有天地万物的和谐生成。
所以,有序性的发展趋向是与和谐性的价值理想相协调的。
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是塑造其大国气质的重要因素。
黑龙江省哈尔滨2020年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

黑龙江省哈尔滨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27.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①你若坚持,定能发光。
因为时间是所向披靡的武器,它能群轻折轴....,也能聚沙成塔,将人生所有的不可能都变成可能。
②看着她站在灯光下落落大方....的样子,我怎么也难以把她和十年前那个和人说话都会脸红的腼腆姑娘联系起来。
③参加《我是歌手》栏目的选手们风格各异,演唱的歌曲也各有特色,曲尽其妙....,整个现场激情澎湃,歌迷们完全沉浸其中。
④今年我们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可谓风调雨顺,冬温夏清....,这是多么可喜的事情。
⑤二十世纪60年代,便有人批评“凯旋而归”是错的。
“旋”就是“归”,再加一个“归”字,岂不是“叠床架屋....”吗?⑥饶宗颐,这位被称为当代“最后的通儒”的国学大师,与季羡林先生并称“北季南饶”,他拥有百科全书式的深厚学养,令后辈学者难以望其项背....。
A. ①③④B. ②④⑤C. ①③⑥D. ②⑤⑥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①自从阿尔法狗称霸棋坛之后,人工智能的话题就一直保持热度,其中“会不会被机器人挤掉饭碗”是普通大众关心的话题之一。
②阅览室图书经常出现“开天窗”现象,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反映两个问题,一是阅读者素质有待提高,一是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③王羽除了班里和学生会的工作外,还承担了广播站“音乐不断”、“英语角”栏目主持,居然没有影响学习成绩,真让人佩服。
④今年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在央视一套播出的以“用责任汇聚诚信的力量”为主题的“3•15”晚会,满足了观众渴望了解消费侵权事件的收视期待。
⑤2017年新年伊始,辽宁舰编队在南海海域进行了多个项目和多型舰载直升机的训练试验任务,进一步锤炼了舰机融合水平和编队协同指挥能力。
⑥演员是文化作品的重要承载者,演员的职业和道德情操直接影响精神产品的质量,而一个民族欣赏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整个民族的文化气质。
A. ①②⑤B. ①④⑥C. ②③⑤D. ③④⑥3.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古往今来的画家,可谓恒河沙数,不可胜计,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画社会认为最好的画;第二类,;第三类,。
福建省福州市2020年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

福建省福州市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33.0分)1.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谬种(miù)骐骥(jì)羞赧(nǎn)奄奄一息(yǎn)锲而不舍(qì)B. 锋镝(dí)笑靥(yè)俨然(yǎn)转轴拨弦(xuán)间或一轮(jiàn)C. 敕造(chì)阡陌(qiān)孝悌(dì)垂涎三尺(xián)拗他不过(niù)D. 錾银(zàn)跬步(kuǐ)韶光(sháo)囊括四海(náng)弃甲曳兵(yè)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斯混蹙额炫耀孽根祸胎B. 浮躁舟缉勾当钿头银篦C. 踌躇寒暄嘻戏惴惴不安D. 潦倒膏腴遐想言简意赅3.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直.不百步耳直:只是以手抚膺坐.长叹坐:因为B.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彰:清楚如听仙乐耳暂.明暂:暂时C. 吾师.道也师:学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乃:竟D.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所守或.匪亲或:有的4.下列加点字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五十者可以衣.帛食肉A. 而耻.学于师B.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 砯崖转.石万壑雷D. 席.卷天下5.下列各项中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 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②非我也,岁也B. ①不拘于时②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C. ①申之以孝悌之义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D. ①客有吹洞箫者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6.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 《蜀道难》从体裁上是乐府古体诗,从题材上看是送别诗,实际上重点内容是着力描绘蜀道上奇丽惊险的山川。
作者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为线索贯穿始终,也隐含仕途艰险的愤懑。
B. 《琵琶行》是一首歌行体的长篇叙事诗,作者运用了前后对比和相互映衬的手法,它将琵琶女精湛的演奏技艺与对身世的感慨结合,详写琵琶女而略写作者,详略结合,有力表现主题。
北京市师大附中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北京师大附中2020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通缉.(jī)根茎.(jīng)经幢.(zhuàng)引吭.高歌(háng)B. 丰稔.(rěn)囹圄.(yǔ)眩.晕(xuàn)五行.八作(xíng)C. 果脯.(pǔ)唁.电(yàn)剥.蚀(bō)针砭.时弊(biān)D. 中.意(zhòng)聒.噪(guō)悭.吝(qiān)喟.然长叹(kuì)【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字音,所考查的字音多为多音字的读音。
A经幢(zhuàng)——(chuáng);B,五行八作(xíng)——(háng);C,果脯(pǔ)——(fǔ)。
点睛:高考字音题是个难点,最关键的还是如何在短时间内记忆相当数量的字音。
下面这些方法也许会对考生有些帮助。
(1)根据词义不同辨别读音。
如“间”字,当“时间、中间” 的意思讲读“jiān”,其余读“jiàn”。
(2)根据词性辨别读音。
如“创”字,名词读“chuāng”,动词读“chuàng”。
(3)根据口语、书面语的区别辨别读音。
如“给”字,口语读“gěi”,书面语读“jǐ”,“壳”字,口语读“ké ”,书面语读“qiào ”。
(4)用简便记忆法辨音。
如“遂”字,除“半身不遂”读“suí”外,其余都读“suì”。
(5)根据《审音表》上规定的读音辨音。
如“氛”读“fēn”,“倾”读“qīng ”,“戚”读“qī”。
(6)根据古今读音习惯辨析读音。
如“说”,古汉语中一般读“shuì”,现代汉语中一般读“shuō” ,(现代汉语的“游说、说客”等仍保留了古代的读音),还要注意成语当中保留了大量的古音,如“绿(lù)林好汉”、“商贾(g ǔ)云集”、“否(pǐ)极泰来”等。
浙江省宁波市2020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浙江省宁波市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挫.(cuò)折蹿.(cuān)升混.(hún)凝土号呼靡.及(mǐ)B.叨.(tāo)扰水泵.(bènɡ)角.斗士(jué)掎.(jǐ)角之势C.筵.(yàn)席鼻涕.(tī)压轴.(zhòu)戏强.(qiǎnɡ)颜欢笑D.逮.(dǎi)捕付梓.(zǐ)刽.(kuài)子手咬文嚼.(jiáo)字【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混(hùn)凝土C.筵(yán)席鼻涕(tì)D.逮(dài)捕刽(guì)子手点睛: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如此题中的“混”“靡”“叨”“角”“强”“嚼”“轴”“逮”,形声字重点记忆“统读字”,如此题中的“挫”“筵”“梓”“刽”,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尼采就自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B.就“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
“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凭添了搅扰。
C.面对今天这种“信息爆炸”、形形色色“异文化”纷至踏来的时代,我们需认真思考怎么办。
D.“繁”呢,有时也自有它的好处: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刻画心理,能使细致入微。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A.栩——诩,B.凭——平,C.踏——沓。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作为不同文化冲撞和互动的规模,就其广度和深度而言,都没有“二战”以后,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更广大,更深远。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济宁市第一中学2020级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与“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中的“如”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B.臣之壮也,犹不如.人C.如.其礼乐,以俟君子D.宗庙之事,如.会同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一致的一项是()A.依乎天理....B.不推恩无以保妻子C.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六七人..D.冠者五六人,童子3.下列选项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鼓瑟希刑于寡妻B.抑为采色放辟邪侈C.砉然向然盖亦反其本矣D.是罔民也善刀而藏之4.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以吾一日长乎尔以:因为B.摄乎大国之间乎:在C.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方:纵横,方圆D.子路率尔而对曰尔:你5.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摄乎大国之间(摄:夹)B.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俟:等待)C.点,尔何如(何如:怎么样)D.异乎三子者之撰(撰:撰写)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善.刀而藏之善:揩拭依乎天理..天理:天然的道理B.技盖.至此乎盖:同“盍”,何、怎么乃中《经首》之会.会:音节、节奏C.刑.于寡妻刑:同“型”,做榜样合于《桑林..》之舞《桑林》:祭祀活动D.因其固然..固然:本来的结构族.庖月更刀族:高明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摄乎.大国之间乎:语气词吾与.点也与:赞成B.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方:方法比.及三年,可使有勇比:到C.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爱:喜欢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隐:痛惜,哀怜D.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形:表现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抑:还是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例句:风.乎舞雩A.如会同,端.章甫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C.良庖岁.更刀,割也D.五十者可以衣.帛矣9.对下列句中划线字的含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①秦军汜南②敢以烦执事③以乱易整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A.①军队②办事的官员,代指对方(秦穆公),表示恭敬③取代④替B.①驻扎②执掌事务③交换④被C.①驻扎②办事的官员,代指对方(秦穆公),表示恭敬③取代④给予D.①军队②管理事务③交换④是10.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从活用角度看,不同类的一项是()A.若不阙.秦B.与郑人盟.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D.烛之武退.秦师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吾不能早用子.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如果以乱易.整,不武易:替代B.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C.又欲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D.夫晋,何厌.之有厌:厌烦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略微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秦时与臣游.游:交往B.君安与项伯有故.故:缘故C.沛公起如厕..如厕:上厕所D.再拜..献大王足下再拜:拜两次1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使……跟从B.至鸿门,谢.曰谢:道歉C.范增数目.项王目:递眼色D.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且:将要15.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素善.留侯张良善:友善、交好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感谢C.刑人如恐不胜.胜:尽D.君安与项伯有故.故:旧交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沛公不胜.杯杓胜:承受沛公则置.车骑置:放弃,丢下B.不如因善遇.之遇:对待秦时与臣游.游:交往C.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跟从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如:往D.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当:对等,比得上然不自意.能先人关破秦意:料想17.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爵位共有五等:公、侯、伯、子、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下册期中复习题语文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39分)一、(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不相同的一组是()A.钝.响清纯.屯.兵囤.积居奇B.盘桓.洹.水亘.古断垣.残壁C.湍.急气喘.揣.测惴.惴不安D.胡诌.反刍.雏.形趋.炎附势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激流急流勇退壶觞觥筹熹微B.缠绵连绵不断喧闹寒暄虚诞C.指摘指责批评鬼奇诡秘差驰D.帏幕运筹帷幄国粹荟萃鞭笞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
②翠翠坐在溪边,望着溪面为暮色所笼罩的一切,又想到爷爷不能理会自己的心事,于是地哭了。
③我并不认为我的儿子会是一无所知、一无所能的白痴,但是一无所知、一无所能的白痴,也仍旧是太子或王子。
A.消逝委屈虽然B.消失委屈纵然C.消失委曲纵然D.消逝委曲虽然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余生也晚,关于头发的惊心动魄的故事,大都来自耳食。
所以读到鲁迅先生的《头发的故事》,除了恍若有悟的吃惊外,实在很难有切肤之痛....的感受。
B.对一个少不更事....的学生,你这样做未免过分了些。
C.他病愈出院的消息不胫而走....,全村人自发地聚集在村口,等待着他归来。
D.忽然间,柯瓦连科骑着自行车来了,他的后面,华连卡也骑着自行车来了,涨红了脸,筋疲力尽,可是春风得意....,兴高采烈。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不被人家误解以致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
B.那种武断地认为沈从文的这种追求和信念只是为了更有效地逃避现实或有意地粉饰现实,显然是难以令人置信的。
C.《荷花淀》虽然描写的是抗日战争的事情,但是并没有直接写战争的激烈、残酷,而是把笔墨集中在描写普通百姓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上。
D.在解决了生存、温饱之后,当务之急就是发展才是关键。
6.下列横线处所填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记得第一次,我进考场时,①,他用惊疑的眼光注视着我,怀疑我是“冒牌货”,对我的证件反复检查,直至确认无误,②。
A.①一位监考官被我遇到②才让我入场B.①遇到一位监考官②才让我入场C.①遇到一位监考官②我才能入场D.①一位监考官被我遇到②我才能入场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神奇的电子纸电子纸张就是一种通过反射外部光线而成像的显示器,它不像普通显示器那样需要发光照明装置的参与,它的关键技术是文字、图像显示方法,科学家在这方面已经获得突破性进展。
研发出的电子纸表面看起来与普通纸张十分相似,可以像报纸一样被折叠卷起,但实际上却有天壤之别,电子纸上密密实实地涂有一层细小的微胶囊,它们被称为“电子墨水”。
微胶囊被夹在两个比电子纸略大一圈的薄膜电极之间,面对人们的顶面是透明的薄膜电极,它将纸上的文字图案透出来,让人们可以清晰地看见。
背面还有另外一个电极,这种如同“三明治”的结构就是电子纸的主要构造。
电子书页面上储含的微胶囊数量多得惊人,其中含有白色和黑色颗粒,分别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它们悬浮在清洁的液体中。
每一根微胶囊独立地对电流产生反应,带负电的黑色粒子和带正电的白色粒子在加压后会在微胶囊中移动。
当正面的透明电极施加负电后,带正电的白色粒子就会向上移动,因此就显示为白色。
显示黑色时就向电极施加正电。
从理论上讲,微胶囊可以迅速转换黑白两种状态,因此,它能够表现诸如汽车行驶、艺术表演等动态画面。
根据这一原理,当这种电子墨水被涂到纸、布或其他平面物体上后,人们只要适当地加以电场的作用,就能使数以亿计的颗粒变幻颜色,从而根据人们的设定不断地改变所显现的图案和文字,这便是电子墨水的神奇功效。
当然,电子墨水的颜色并不局限于黑白两色,只要调整颗粒内染料或微型粒子的颜色,便能够使电子墨水展现出五彩缤纷的色彩和图案来。
另外,从耗能角度看,电子纸变得更为实用,因为它不用担心断电威胁,比目前电脑荧屏阅读强多了,只在改变排字状态时才费电,因此它非常省电。
电子纸实际上就是携带方便的薄膜显示板,内装着电脑中央处理器和半导体存储器,只需按下按钮便可读取若干的电子文书和电子图书。
若是与网络挂钩,就可以做到随意存取。
同时,传统纸张符合人类视觉生理习惯、阅读无视角限制、使用成本低、轻薄柔软可折叠卷曲等优点,电子纸都已基本实现。
与传统纸张相比,电子纸的最大的特点是可以轻松携带和浏览大量内容。
传统的纸质媒体行业会因为电子纸的蓬勃发展,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当你拥有一张报社发放的电子报纸阅读器的话,那么每天的报纸内容将会以无线的方式发送到你的面前,你可以在电子纸上作注解和圈阅,并把心得直接通过网络进行发送;或者将各项信息分门别类地进行收藏,以便在需要的时候通过类似搜索引擎的电子纸内置软件帮助查找。
同时,电子纸还可以包含多媒体文件,那么你就可以对它们进行编辑和欣赏,从而获得前所未有的阅读乐趣。
欧盟一些国家的军队更是已经开始考虑用它来制作军事地图。
与传统的纸质地图比较起来,电子地图不仅更结实耐用,而且电子的特性使它可以达到输入刷新、存储、记录甚至多媒体的效果,这让“纸上谈兵”又多了一层新的含义。
7.下列各句中,对“电子纸”的认识有误的一项是()A.从外形上看,电子纸张与普通纸张无明显区别,可以像报纸一样被折叠卷起来。
B.电子纸主要由微胶囊和两个透明的薄膜电极构成,结构很简单,如同“三明治”。
C.电子纸是一种通过反射外部光线而成像的薄膜显示板,携带很方便。
D.电子纸不需要发光照明装置的参与,只在改变排字状态时才费电,因而非常省电。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电子书使用方便,只需要按下按钮便可读取若干电子文书和电子图书,浏览大量内容,并能随意存取。
B.电子纸完全具备了传统纸张的符合人类视觉生理习惯,阅读无视角限制,使用成本低、轻薄柔软等特点。
C.欧盟一些国家制作的电子地图不仅结实、耐用,而且具有输入刷新、存储、记录等多媒体效果。
D.阅读电子报纸不仅可以像读纸质报纸一样进行注解和圈点,还可以对信息进行分类收藏,同时通过内置的软件可迅速找到。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们可以根据需要,通过适当施加电场作用和改变微型粒子颜色的方式使电子书呈现不同的色彩和图案。
B.随着科技的发展,厚重的书籍可能会被轻薄的电子纸代替,让孩子们减去肩上过重的负荷。
C.随着电子纸的应用,森林资源受到的严重威胁将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
D.因为具有使用方便、耗能低、信息量大等优点,电子纸张将取代传统纸张。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3题。
乐毅伐齐齐湣王既灭宋而骄,乃南侵楚,西侵三晋,欲并二周,为天子。
燕昭王日夜抚循..其人,益为富实,乃.与乐毅谋伐齐。
乐毅曰:“齐,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
王必欲伐之,莫如约赵及楚、魏。
”于是使乐毅约赵,别使使者连楚、魏,且令赵啖秦以伐齐之利。
诸侯害齐王之骄暴,皆争合谋与燕伐齐。
燕王悉起兵,以乐毅为上将军。
秦尉斯离帅师与三晋之师会之。
赵王以相国印授乐毅,乐毅并将秦、魏、韩、赵之兵以伐齐。
齐湣王悉国中之众以拒之,战于济西,齐师大败。
乐毅还秦、韩之师,分魏师以略宋地,部赵师以收河间。
身率燕师,长驱逐北。
剧辛曰:“齐大而燕小,赖诸侯之助以破其军,宜及时攻取边城以自益,此长久之利也,今过而不攻,以深入为名,无损于齐,无益于燕而结深怨,后必悔之。
”乐毅曰:“齐王伐功矜能,谋不逮下,废黜贤良,信任谄谀,政令戾虐,百姓怨怼。
今军皆破亡,若因而乘之,其民必叛,祸乱内作,则齐可图也。
若不遂乘之,待彼悔前之非,改过恤下而抚其民,则难虑也。
”遂进军深入。
齐人果大乱失度,湣王出走。
乐毅入临淄,取宝物、祭器,输之于燕。
燕王亲至济上劳军,行赏飨士;封乐毅为昌国君,遂使留徇齐城之未下者。
乐毅闻昼邑人王蠋贤,令军中环昼邑三十里无入。
使人请蠋,蠋谢不往。
燕人曰:“不来,吾且屠昼邑!”蠋曰:“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国破君亡,吾不能存,而又欲劫之以兵;吾与其不义而生,不若死!”遂经其颈于树枝,自奋绝脰而死。
燕师乘胜长驱,齐城皆望风奔溃。
乐毅修整燕军,禁止侵掠,求齐之逸民,显而礼之。
宽其赋敛,除其暴令,修其旧政,齐民喜悦。
乃遣前军循泰山以东至海,略琅邪;后军傍北海以抚千乘;中军据临淄而镇齐都。
祀桓公、管仲于郊,表贤者之闾,封王蠋之墓。
齐人食邑于燕者二十余君,有爵位于蓟者百有余人。
六月之间,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侯害.齐王之骄暴害:苦于B.政令戾虐,百姓怨怼.怼:怨恨C.求齐之逸.民逸:逃亡D.燕昭王日夜抚循..其人抚循:抚慰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乃.与乐毅谋伐齐分魏师以.略宋地A.B.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苟以.天下之大祸乱内作,则.齐可图也齐人食邑于.燕者二十余君C.D.则.山下皆石穴罅得双石于.潭上12.以下句子编为四组,最能体现乐毅谋略的一组是()①齐,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②宜及时攻取边城以自益③遂使留徇齐城之未下者④若因而乘之,其民必叛,祸乱内作,则齐可图也⑤祀桓公、管仲于郊,表贤者之闾A.①②⑤B.②③⑤C.①④⑤D.①③④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讨伐齐国之前,乐毅就与昭王定下联合秦与三晋共同攻打齐国的谋略。
B.在战争取得初步胜利的情况下,乐毅不顾部将的反对,率联军乘胜追击,很快攻入齐都临淄。
C.深入齐地后,他禁止燕军掳掠扰民,宽徭薄赋,免除暴令,让齐国有才能的人到燕国做官,赢得了齐民的信任。
D.乐毅深谋远虑,善于把握时期,在六个月的时间里,他率军攻下了齐国七十余座城池,使伐齐战争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1分)四、(本大题共3小题,21分)14.翻译课本所学的文字句子。
(8分)(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4分)译文:。
(2)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2分)译文:。
(3)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2分)译文:。
1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
16.按要求默写出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共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