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经股动脉与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
临床研究 ・
22 3第 卷 8 0年 月 9第 期 1
经股动脉 与桡 动脉冠脉介入治疗 急性 心肌梗 死 的 疗效观察
及 跃
沈 阳医学 院 沈洲 医 院心 三科 , 辽宁 沈 阳 1 0 0 100 f 要1目的 探 讨 经 股动 脉 和桡 动脉 两种 途径 经皮 冠 状动 脉介 入 治疗 急性 心 肌梗 死 患 者 的临 床效 果 。 方法 选 取 我 摘
意义( P<00 ) 结 论 经 股 动 脉 和桡 动脉 两种 途 径行 皮 冠 状动 脉介 入 治疗 都 有很 好 的 临床 效 果 , 经桡 动脉介 入 . 。 5 但 术 后并 发症 少 .在 临床介 入 治疗 急性 心梗 时可 优 先考 虑 。 『 键 词 1 动 脉 ; 动 脉 ; 状 动 脉 介 入 ; 性 心 肌 梗 死 ; 效 关 桡 股 冠 急 疗
院 20 0 8年 3月~ 0 1年 2月 收治 的 2 0例 确 诊 的急 性心 肌 梗 死并 同 意接 受冠 状 动脉 介 入 的患 者 , 其 随 机分 为 桡 21 3 将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对比研究

其 疗效 进 行 对 比研 究 。 法 方 20 0 5年 1 0月~ 0 7年 6月期 间,2 20 1 3例 发病 在 1 h内的 S E 患 者 , 2 T MI 为常 规 股 动脉 组 。 0 7 2 0 年 7 ~ 0 9年 6月 中行 急 诊 P I 的患 者 共 1 6例 发 病 在 1 h内 的 S E I 者, 月 20 C 术 2 2 T M 患 为选 择 性 桡 动 脉组 。 比较 两 组 的 手术 成
功 率 、 囊 扩 张 时间 、 术 手 术 时 间 、 刺 局部 出血 并 发 症 。 果 球 手 穿 结
桡 动 脉组 和股 动 脉 组 手术 成 功 率 无 统计 学 差 异 ( . % 98 63
V 75 %,> . ) S . P 0 5, 手 术 时 间和 第 一 次 球 囊 扩 张 时 间均 无 统 计 学 差 异 f> . ) 动 脉 组 穿 刺 局 部 出 血 并 发 症 降 低 , 9 6 0 两组 J 0 5, p 0 桡 有 统 计学 差 异 f< .5。 结 论 经 桡 动 脉 直 接 P I 急性 心 肌 梗 死 患 者 中有 较 好 的 安全 性 和 有 效性 。 P0 ) 0 C在 【 键 词 】 急性 心 肌 梗 死 关 桡 动脉 股动脉 经 皮 冠 状 动 脉介 入 治 疗
2 07 1 6 paint t 0 , 2 te swih STEM Ie io e t n 1 ho m,we e s l ci e ta r d a re y a c s rp ma p s d d wihi 2 u r e e tvi r nsa ila r c e sf r t o i y r PCI r u urn g o p d i g
经股动脉与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对比分析

3 4 8.
[ ] 吴 明辉. 3 李坚. 部 计划生 育 手术并 发脏 器损 伤 [J. 腹 ] 中国 计划 生育 学 杂志 , OO 8 5 : 1 37 2 l ,1( ) 3 6— 1.
由表 可见 , 指取 管 法取 管所 用 时间 2— m n 平均 ( . 双 5 i, 3 6±1 5 r n . )a ; i 吊钩 取管 法所 用 时 间 3~lmi, O n 平均 ( 6±18 m n差 异有 统计 学 意义 。 . ) i, 2 2 合 并 症 发现 率 比较 : 0例 双 指取 管 法 发现 合 并 症 6 . 8 0 4例 , 现 发 率 为 8 。 O例 吊钩取 管法 发 现合 并症 1 , 现率 为 3 , 组差 异有 % 4 O 2例 发 % 二
【 关键词】 输卵管结扎术; 取管方法
【 中图分类号] 7 52 r 1.  ̄
1 临床 资 料与 方法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0 6 15 (0 10 — 1 一 l 1 — 99 2 1J8 02 O 0 2
统计 学 意义 ( = .6, 0 0 1 。 7 5 P< .0 ) 3 讨 论
; ;
临床医学
; i
21年8 第2卷 第8 01 月 4 期
医 学 信 息
双 指 取 管 法 在输 卵 管结 扎 术 中应 用 价值
张 莉
【 摘要】目的 : 探讨双指取管法在提 高输 卵管结扎术取管成功率中的价值。方法:比较双指取 管法与吊钩取 管法的取管时间差异夏对合并症的发
2 结 果
在腹 式 输 卵管结 扎术 中, 统采 取 吊钩取 管 法 。 盲 法取 管 。 出输 传 为 取 卵管 时 , 同时将 大 网膜 等组 织一 起 带 出 , 需要 费长 时 间 进行 分 离 , 长手 延 术 时间 。而 且在 取管 时 , 由于不 能准 确辨认 是 否钩住 的是输 卵 管 。 时会 有 导致 输卵 管 系 膜 撕 裂 或 卵 巢 门 损 伤 , 其 是 存 在 盆 腔 粘 连 时 更 易 损 尤 伤 ; 三是 取管 时不 能 同时 进行 盆腔 探 查 。我 们 采 取 双 指 法 取 管 。 指 手 操 作 时 可严 格掌握 用 力度 , 不会 盆 腔组 织 造成 损 伤 ; 者手 指 敏 感 , 以 术 可 在腹 腔 内分 辨 出所 提 取组 织是 否为 输卵 管 , 时将 大 网膜等 组织 挤 开 , 同 不 提 出腹腔 , 这样 分 离输 卵管 时干扰 减 少 , 能更 快 分 离 成 功 ; 同时 可 以进 行 盆腔 探查 , 时发 现合并 症 , 部分 合 并 症可 在 行 输 卵 管结 扎 术 的 同 时 。 及 对 进 行 必要 的 治疗 ; 子 宫位 置及度 后 屈 者 , 吊钩 法难 以取 出 输 卵管 。 对 用 用 双指 法则 成 功 率 高 。本 组 观 察病 例 中 , 指 取 管 法 取 管 所 用 时 间 2— 双 5 i, 均 ( . a rn 平 3 6±15 mn 发现 合并 症 6 . ) i, 4例 , 现 率为 8 ; 发 % 吊钩取 管法 所 用 时 间 3一lmi, 均 ( O n平 6±18 mn, 现合 并症 1 .)i 发 2例 , 现率 为 3 , 发 % 差 异 有统 计学 意义 , 明双 指取 管法更 准确 快捷 , 说 易发 现合 并症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急诊PCI治疗的对比研究

d ge fp too ia h n e,tett rc d r fP ,e e t n u c sflrtsb t e RA —p e eo ah lgc c a g r l h oa p e ueo CI f c d sc esu ae ewe nT l o a PCIa dTF —p CIgo p .Th ce sa- n A P ru s ea c s r
e a g,Hu an 4 4 0 yn n 1 0 0,Ch n ia.
【 bt c】 O j te T uyh ab i, a tadot m r t e so nri e etn(C ) y r sd ty pr c A s at r bei o t e e ily se c e fe u no r a t v i P I b a r i ae p ah cv s d t f s it fy n u o op e a u c o y n r no t n a a rra o l
桔床和 实验 医学杂 志 2 0 0 8年 1 第7卷 第 1 期 1月 1
・ 5・ 2
急性 心 肌 梗 死 患者 经 桡 动脉 与 经股 动脉 途 径 急诊 P I 疗 的对 比研 究 C治
潘港 徐细平 冯小坚 龙胜 春 罗琼 徐 晓艳 ( 阳 市一人 民 医院心 内科 岳 湖南 I T A—p C )gopa dt nf r r r ceso C ( F ey ceso pi r C ( R r m P I ru as moa at acs fr I T A—p C )gop T e ee 2css nT A—p C n r e l e y P P I r u . hr w r ae R e 3 i PI
i pt nswt auemycri f ci A ) Meh d Sxypt nswt M1 i i 2hus eern o l id dit t nrda - n ai t i ct oada i a t n( MI . to s it ai t i A t n1 or w r adm ydv e o r sai e h lnr o e h wh i n a l盯
不同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比较

不同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比较杨保军;张丽平;杨晓刚;刘燕君;陈欣欣;殷洪山【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年(卷),期】2016(025)011【摘要】目的:观察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 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介入治疗途径不同分为桡动脉组65例和股动脉组65例,观察2组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2组手术成功率、手术总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桡动脉组术后局部出血、肢体水肿、患者不适情况发生率显著高于股动脉组( P均<0.05)。
结论与经股动脉路径相比,经桡动脉路径具有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但临床应用中还需选择恰当的器械,掌握熟练的手术技术。
【总页数】3页(P1213-1215)【作者】杨保军;张丽平;杨晓刚;刘燕君;陈欣欣;殷洪山【作者单位】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河北邯郸056002;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河北邯郸056002;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河北邯郸056002;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河北邯郸056002;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河北邯郸056002;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河北石家庄05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相关文献】1.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与紫杉醇洗脱支架在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J], 宁尚秋;刘文娴;杨鲲;陈立颖;康铁朵;李江;朱佳佳;马长生;吕树铮2.不同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J], 张智亮;王梦洪;彭景添;吴友平;黄俊;路军3.静脉溶栓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比较 [J], 李同平;陈亚奇4.不同途径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J], 周浩;黄伟剑;计光;张怀勤5.不同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比较 [J], 李志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老年女性患者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对比分析

00)术后观察时间及 卧床 时 间明显延 长 , 性动脉 瘤 、 .5 , 假 下肢 静 脉 血 栓 例 数 明 显 增 多 , 刺 动 脉 闭 塞 明 显 减 少 穿
( < 0 0 ) 结论 老 年 女 性 患者 自身 病 情 复 杂 , 择 桡 动 脉 途 径 行 P I 以 减 少局 部 血 管 并 发 症 , 期 治 疗 风 P .5 。 选 C 可 近
老 年 女性 患者 经桡 动脉 和股 动 脉途 径 行 冠 状 动 脉介 入 治 疗 的对 比分 析
吴长 燕 , 陈方 , 维 东, 海宴 , 张 李 张晓玲 , 高阅春
摘 要 : 评 价 老 年女 性 患 者经 桡 动 脉 和 股 动 脉 途 径 行 P I 安 全 性 和 临床 效 果 。 方 法 选择 行 P I 年龄 ≥ 7 目的 C 的 C、 5
r la t r o e p c i e y Co p r d wih r dila t r o p, h pe a i i s l ge a r e y gr up r s e tv l . m a e t a a r e y gr u t e o r ton tme wa on r,
s is Oft e3 2 p t n s 9 e ev d P r ame t Th a eo - e s llso s3 . 0a d ut h 3 a i t 。 6 r c ie CIte t n . er t f3 v s e e in wa 9 7 n e Y
4 . 74 a he r t fbiur a i e i n w a 0. nd t a e o f c ton ls o s6 3 a 26 nd 5 . i a i la t r r u n e o n r d a r e y g o p a d f m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股动脉和桡动脉途径行急诊PCI的对比观察

肌持久、 严重缺血 , 部分心肌坏死 。临床特点是 : 患者突 时间 , 项指标 设计 后 由专人记 录 。 各 . P S 1. 计 然发 生胸 骨 后 剧 烈 疼 痛 , 躁 不 安 、 汗 、 惧 或 频 死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应 用 SS 30软件处理 , 烦 出 恐 感, 血清 心肌酶 增 高 以及 特 征 性 心 电 图进 行 性 改 变 J 量资料 以均数 4 。 - 标准差( 4s 表示 , -) 采用 t 检验 , 数资 计 料采用 x 检验 , <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 早期 充分 和持续 开通 梗死相 关血 管 , 使其 受损 心 肌得 到 有效 灌注 是 目前 主 要 的治 疗 措施 j 。本 文对 急 性 心 肌 2 结 果 观 察组患 者对 手 术 接 受 、 适 感 明 显 高 于对 照组 ; 舒 梗死 经桡 动脉 或股 动 脉 穿 刺行 急 诊 行 经皮 冠 状 动 脉 术 术 后 出血 、 痛 、 胀 情 况 比较 , 察 组 明 显 少 于 对 照 疼 肿 观 ( C ) 临床效果 进行 对 比观察 。 P I的
表 1 两组 患 者 的一 般 资 料 和 危 险 因素 比较 [ ( ) 例 % ]
表 3 两组压迫后 出血 、 疼痛、 肿胀情况 比较
[( ] n %)
加压包扎时间 () h
6 0 0 7 .4± .5
1 .5416 83 < .5 4 2 - .2 .6 0 0
术后 卧床时间 ( ) h 压 迫 止 血 时 间 ( i) mn
0 5 54 . . 2 5 -
1 .742 9 95 < .5 82 .2 - .6 0 0 3 .3±1 .7 14 < .5 52 0 2 2 .5 0 0
谈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临床观察

谈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临床观察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内科,上海200137【摘要】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和经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治效果和优缺点。
方法:在告知并尊重患者意愿的情况下分别对120例和145例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桡动脉组)和经股动脉途径(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
分别观察手术操作成功率和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的冠状动脉造影术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成功率相似,但经桡动脉组的外周血管并发症相对少,术后躯体不适有显著的差异。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血管造影;桡动脉;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0762-02clinic observation to transradial artery and transfemoral artery coronary interventionxia xiao-yan【abstract】objective:to discuss the therapeutic effects,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between transradial artery (tra) and transfemoral artery (tfa) coronary intervention.methods:we chose 120 and 145 patients,who had coronary disease,and they were performed coronary arteriography and intervention treatment through radial artery and femoral artery respectively;each of the patients was apprized andrespected.then we observed the success rate of operation and vascular complications.results:tra and tfa groups have similar successful rate,while cases in tra group have less discomfort and peripheral vessel complications compare to those in tfa group;the result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key words】coronary disease;coronary angiography;radial artery;femoral artery;coronary intervention;complication 随着介入治疗在全球范围的推广和普及,尤其是引进judkins技术后,冠状动脉造影采用股动脉途径作为常规途径,其方便易行,操作简单,尤为适合进行复杂介入治疗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摘要]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两种途径行冠状动脉介
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8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分别行经桡动脉介入治疗与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两组的血管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及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桡动脉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股动脉组及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股动脉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全部患者均排除严重肝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等。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术前均给予标准的抗血小板治疗(口服阿司匹林300 mg 和氯吡格雷300 mg),经桡动脉途径入路患者常规选择右侧桡动脉侧穿刺,经股动脉途径入路患者于右侧股横纹下2 cm股动脉搏动明显处穿刺,两组均按标准方法及标准体位行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并根据患者病变血管特点选择指引导管、导丝和球囊支架,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常规进行介入治疗。
桡动脉组术后桡动脉鞘管予以立即拔除,止血夹局部加压包扎,常规4~6 h逐渐减压,术后8~12 h后完全撒除止血夹。
股动脉组术后4~6 h予以拔除动脉鞘管,局部压迫止血15~20 min后,无菌纱布覆盖,绷带加压包扎6~8 h,于术后12~24 h解除。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观察并记录两组血管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手术成
功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
手术成功标准为:血管靶病变处(ira)残余狭窄 0.05)。
见表1。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桡动脉组出现穿刺局部血肿、皮下淤血、桡动脉痉挛、尿潴留各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1%(4/66);股动脉组出现穿刺局部血肿4例、皮下淤血3例、腰部疼痛2例、迷走神经反射2例、尿潴留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6%(13/70);桡动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股动脉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桡动脉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股动脉组及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股动脉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说明经股动脉途径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同样能取得与经股动脉途径pci治疗的优异疗效,同时且能够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但是经桡动脉途径亦存在不足之处,如容易出现动脉硬化、主动脉扩张、血管痉挛、血管畸形、心腔增大,从而使引导管无法顺利到位,以及对慢性闭塞、分叉病变等复杂的冠脉病变往往会使手术的难度增加和使手术的时间延长等。
总之,应用经桡动脉途径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具有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利于有效安全的抗凝治疗等优点,能够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治疗选择的途径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谢毅,等. 内科学[m]. 7版. 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2008:342.
[2] 甘立军,张春卉,张猛,等.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行急诊介入治疗ami的疗效与安全性[j]. 山东医药,2010,50(49):30-31.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710.
[4] 葛恒松,周兵,周长高. 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12):1514-1515.
[5] 梁振月,廖文凤,郑小珍. 经桡动脉穿刺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j]. 微创医学,2012,7(1):88-90.
[6] 黄业清,翁羡吾,杨立华,等. 经桡动脉与股动脉入径介入诊疗冠心病的对比研究[j]. 微创医学,2009,4(5):536-538. (收稿日期:2012-10-11 本文编辑:郭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