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作业
《第11课 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作业设计方案

《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够:1. 了解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的主要特点;2. 掌握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如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印刷术的进步、文人画的发展等;3. 对宋元时期的历史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作业内容1. 阅读指定书目:学生需要阅读《宋元经济史》、《宋元文化史》等教材或相关文献,对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有更全面的了解。
2. 完成课堂笔记:学生需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整理成笔记,包括重要历史事件、人物、政策等。
3. 完成课堂讨论:学生需参与小组讨论,探讨宋元时期经济、科技与文化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4. 撰写论文:学生需撰写一篇关于宋元时期经济、科技与文化的论文,字数不少于300字。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必须独立完成,不得抄袭或请人代写;2. 作业书写要工整,格式规范;3. 按时提交作业,不得拖延。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评价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主要依据以下几点:(1)对宋元时期经济、科技与文化的理解程度;(2)笔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3)讨论的深度和观点的合理性;(4)论文的结构和逻辑性。
2. 评价方式: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评分,同时对学生的疑惑和问题进行解答。
3. 反馈方式:对于学生在作业中提出的问题和疑惑,教师需要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五、作业反馈学生需要认真听取教师的评价和指导,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和改进,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作业反馈,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和进步情况,为后续的学习提供参考和借鉴。
总之,本次作业设计方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知识,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完成作业和反馈,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历史,更好地面对未来。
《第11课 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作业设计方案

《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够:1. 掌握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2. 深入了解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和文化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3. 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加深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二、作业内容1. 阅读作业:学生需阅读《宋元史》等相关文献,了解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概况。
阅读完成后,完成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读书笔记,阐述自己对宋元时期的认识和理解。
2. 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宋元时期的经济发展、科技成就和文化特色,并制作一份PPT进行汇报。
要求PPT内容翔实、条理清晰,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
3. 开放性思考:请学生思考宋元时期的历史遗产对当今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传承和发扬宋元时期的优秀文化传统。
完成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开放性思考文章。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或请人代写;2. 认真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确保对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和文化有全面、准确的认识;3. 小组讨论时,成员需积极参与,共同完成PPT的制作和汇报;4. 提交作业的时间和方式:作业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至学习平台,确保作业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四、作业评价1. 作业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读书笔记、PPT汇报和开放性思考文章的质量进行评价,重点考察学生对宋元时期经济、科技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2. 评价方式: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评分和点评,同时鼓励学生之间的互评和自我评价;3. 反馈与改进:根据学生的作业反馈,教师将针对作业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反馈:学生应积极提交作业,并在作业评价后及时获取反馈。
如有疑问或建议,请及时与教师沟通,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2. 教师反馈: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
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将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指导。
第9讲 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第9讲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宋代理学与先秦儒学关系1宋代理学的内容2宋代理学的特点3元代郭守敬科学研究4宋代文化的世俗化5宋代风俗画的史料价值6综合7一、选择题1.(2019·中原名校质评)二程认为,人性有“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区别,前者是天理在人性中的体现,未受任何损害和扭曲,因而是至善无疵的;后者则是气化而生的,不可避免地受到“气”的侵蚀,产生弊端,因而具有恶的因素。
这反映了二程继承并发展了()A.孟子的性善论B.孔子礼的思想C.荀子的性恶论D.佛教的天命观解析:A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二程的观点是性善习远,有继承孟子的性善论的方面,同时有所发展,故A项正确;孔子的“礼”主张克己复礼,材料未涉及,故B项错误;二程认为“天命之性”是至善无疵的,这显然与荀子的性恶论是背道而驰的,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涉及佛教的天命观,故D项错误。
2.(2019·广东六校联考)汉唐训诂之学偏重于对名词的注解训诂以及对于经典的注解,宋明理学“直接面向经典、回复圣人之道”。
因此有学者认为,宋明理学所强调的义理颇有一点“文艺复兴”的味道。
该学者的依据是宋明理学()A.强调三纲五常的教化作用B.突出儒学的社会伦理道德C.倡导恢复儒家个人主义精神D.突出了三教合一的特点解析: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明理学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材料中宋明理学“直接面向经典、回复圣人之道”,就是继承传统儒学,如重视《论语》《孟子》,突出儒学的社会伦理道德的做法,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感,故选B项。
强调三纲五常的教化作用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早期儒家强调社会责任感,排除C项;材料只提到了儒家思想,排除D项。
3.陈寅恪认为,在政治体制、生活行为以及日常观念等许多基本方面,即使释道两教极盛,也未能取代儒家的主导地位和支配作用,但在意识形态特别是哲学理论上释道却风靡数百年。
《第11课 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作业设计方案

《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了解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概况;2. 掌握宋代经济制度、手工业、商业发展及科技成就;3. 理解宋元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作业内容:1. 阅读教材,完成宋元时期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思维导图(要求绘制一张A4纸大小的思维导图,包含主要的经济制度、手工业、商业发展及科技成就,并对每个要点进行简要解释和说明)。
2. 结合所学的知识,以宋元时期为例,分析古代经济与文化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下的体现。
3. 根据你所学的宋元文化知识,提出一种关于文化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的观点,并阐述你的理由。
三、作业要求:1. 作业需独立完成,不得抄袭;2. 思维导图应清晰明了,符合逻辑;3. 作业字数不少于300字。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作业质量、完成情况、独立思考能力;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将作业提交至指定平台,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并给出反馈;2. 教师在批改过程中,将关注学生的思维导图绘制是否清晰、准确,是否能够全面概括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情况;同时,教师也将关注学生对于宋元时期经济与文化关系的理解是否深入,对于文化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的观点是否具有说服力;3. 对于作业完成质量较高的学生,教师将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不足之处也将提出改进意见;4. 根据作业评价结果,教师将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知识。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有机会深入了解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并思考文化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通过独立完成作业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学生将能够锻炼独立思考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教师也将根据作业评价结果,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我们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积极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第11课 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作业设计方案-中职历史高教版2023中国历史

《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1. 掌握宋元时期经济、科技与文化的概况;2. 了解宋元时期的主要经济模式、科技成就和文化特色;3. 培养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作业内容1. 必答题:(1)宋元时期,我国主要的经济模式是什么?请举出一位代表性的商人或商人集团。
(2)宋元时期,科技方面有哪些重要的发明或进步?请至少列举两项。
(3)描述并解释一个宋元时期的代表性文化现象,如艺术、文学、宗教等。
2. 选答题:(1)宋元时期,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重要的港口城市?(2)简述活字印刷术在宋元时期的发展和应用。
(3)列举两位在宋元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文人或艺术家,并谈谈你对他们作品的感受。
三、作业要求1. 本次作业需独立完成,字数不少于200字;2. 答题过程中请确保史实准确,观点客观;3. 提交作业时,请附上你的姓名和学号。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 答案的准确性:对问题的回答是否符合历史事实;* 观点的独特性:是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语言表达的流畅性:是否能清晰、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教师评价占60%,学生互评占40%。
五、作业反馈1. 反馈形式:学生完成作业后,将其提交给教师;教师对作业进行批改,并将结果反馈给学生。
2. 反馈内容:教师对作业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点评,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提高。
3. 反馈时间:作业反馈将在作业提交后的1周内完成。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进一步了解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培养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和语言表达能。
在作业评价环节,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够:1. 深入理解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的发展特点;2. 掌握宋元时期的主要经济形态、科技成就和文化现象;3. 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11课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作业设计方案-中职历史高教版23中国历史

《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的目标是通过完成本作业,学生能够熟悉并理解宋元时期经济、科技与文化的特点及重要性,并培养自主学习、资料整理与综合分析能力。
同时,提高学生的历史兴趣和综合实践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的作业设计,围绕宋元时期经济、科技与文化的主要内容进行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知识点回顾:要求学生整理并归纳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特点,形成知识点卡片。
重点掌握这一时期的经济基础(如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变革),以及主要的科技成果和文化艺术成果。
2. 自主学习探索:要求学生从网络或图书馆中查找并收集关于宋元时期的历史文献资料(如政策文本、名篇诗词等),进行初步分析并概括出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及原因。
3. 创作设计任务:以“我眼中的宋元文化”为主题,绘制一幅主题画或创作一篇小短文(或短诗),要求作品充分展现宋元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日常生活。
4. 合作探究任务: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就宋元时期的某一方面(如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或文化特色)进行讨论和探讨,并完成一份小组报告。
三、作业要求作业要求如下:1. 知识点卡片应清晰、准确,涵盖经济、科技与文化的主要内容。
2. 自主探索部分应收集资料丰富,分析到位,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3. 创作设计任务要求主题鲜明,能够准确反映宋元时期的文化特点。
4. 小组报告需团队合作完成,内容充实,条理清晰,并适当引用文献资料作为支持。
5. 所有作业均需按时提交,字迹工整,格式规范。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理解深度。
2. 自主探索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创作设计任务的创意性及对历史文化的表现力。
4. 小组报告的团队合作情况及报告内容的完整性、逻辑性。
五、作业反馈作业反馈将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师批改后下发评语及成绩,并在课堂上进行部分优秀作品的展示与分享;同时,设立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经验;此外,将根据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困惑,有针对性地进行答疑和指导。
《第11课 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作业设计方案-中职历史高教版2023中国历史

《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2.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如何解读和分析宋元时期的史料。
3. 通过作业,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作业内容1. 阅读相关史料并撰写一篇500字关于我朝医药行业发展情况的文章,介绍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要求结构合理、内容详实、逻辑清晰。
要求同砚们结合史料和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以大学生的角度对文章进行修改、补充或完善。
同时,也希望同砚们能够通过撰写这篇文章,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一、引言医药行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也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息提高,医药行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我朝医药行业的发展历史、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作业内容1. 阅读相关史料并撰写一篇关于我朝医药行业发展的文章,要求内容详实、结构合理、逻辑清晰。
在阅读史料的过程中,同砚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文章进行修改、补充或完善。
在撰写过程中,要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注意应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以提高文章的表达效果。
结尾内容:总的来说,我朝医药行业在近些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民健康需求的增加,医药行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关注医药行业的发展,为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同砚们通过本次作业,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稳固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基础知识;2. 理解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的发展特点;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作业内容1. 简答题:(1)简述宋元时期经济、科技与文化的主要特点;(2)分析宋元时期商业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
《第11课 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作业设计方案-中职历史高教版23中国历史

《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够:1. 了解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的主要特点;2. 掌握宋元时期的重要经济政策、科技成就和文化现象;3. 培养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作业内容1. 阅读宋元时期的史料,分析该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特点,并撰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2. 小组合作,选择一个宋元时期的代表性人物或事件,进行深入探究,制作一份PPT,展示研究成果;3. 完成一份关于宋元时期文化现象的调查报告,包括该时期的文化特色、影响及意义。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2. 确保史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3. 小组合作时,要尊重组员意见,共同完成作业;4. 提交作业时,需附上一份简短的自我介绍和作业完成情况说明;5. 作业成绩将根据完成质量、作业态度和参与度综合评定。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作业内容是否符合教学目标,分析是否准确到位,研究报告是否具有深度和广度,PPT制作是否清晰明了,小组合作是否有效等。
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参考学生提交的作业质量和参与度给出综合评分。
五、作业反馈1. 鼓励学生积极提出对作业的建议和意见,以便教师改进教学;2. 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作业设计整体思路】本课程旨在通过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同时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为此,本次作业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阅读、探究和调查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宋元时期的历史文化。
同时,作业设计也考虑到了学生的参与度和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力求使作业评价更为客观、全面。
以上就是关于“中职历史课程《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的高质量作业设计方案,期待每位同学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有所收获!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复习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科技成就和文化艺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2019·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月考)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
慧远在庐山讲经,就曾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
”这说明在中国佛教() A.与儒家思想基本融为一体B.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C.与印度早期佛教理论背离D.变成了世俗化的伦理学说答案 B解析“中国佛教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表明佛教与儒家伦理道德相协调,也提倡忠君爱国,体现佛教主动融合儒学精神,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故B项正确,D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国佛教与儒家思想基本融为一体,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中国佛教完全脱离了印度早期佛教,排除C项。
2.(2019·浙江宁波十校联考)朱熹在《戊申封事》中写道:“愿陛下自今以往,一念之顷必谨而察之;此为天理耶,人欲耶?果天理也,则敬以充之……人欲也,则敬以克之。
”朱熹这段话的意图是()A.以儒家伦理来正君心B.论证“存天理,灭人欲”C.慎思明辨,格物致知D.阐释理学与儒学的关系答案 A解析材料“愿陛下自今以往,……天理也,则敬以充之……人欲也,则敬以克之”可以得出统治者治理天下应做到存天理、灭人欲,这体现出朱熹的主张是正君心,故A项正确。
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C项是获得“理”的办法途径,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D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3.(2019·广西钦州模拟)历史学家钱穆曾说:若从现代观念言,朱子言格物,其精神所在,可谓既是属于伦理的,亦可谓属于科学的。
其“科学”主要表现在()A.属于唯物主义的范畴B.通过实践方式探求理C.用伦理纲常维护统治D.强调人具有正当私欲答案 B解析程朱理学是唯心主义,故A项错误;程朱理学强调“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方式探求理,故B项正确;C项不是“科学”的表现,故排除;材料没有体现人的私欲问题,故D项错误。
4.四书五经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在儒学发展史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地位不断提高,经历了由“五经时代”向“四书时代”的转变,促成这一变化的应该是()A.宗法制度逐步瓦解B.吸收糅合诸子学说C.科举制度开始创立D.程朱理学日渐兴起答案 D解析儒学发展史上,由“五经时代”向“四书时代”转变的主要原因是程朱理学日渐兴起,特别是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大大提高了“四书”的地位。
选D项。
A、B、C三项都与“这一变化”无必然联系。
5.(2018·湖北武昌调研)南宋时期,继承程颐理学的朱熹、宣传心学的陆九渊等人,各立学舍,聚徒讲学,促进了书院的发展,其各派门人为了宣传师学又大办书院。
南宋书院的繁荣()A.推动理学的传播和发展B.促使各派思想趋于合流C.源于儒学正统地位动摇D.体现儒学陷入矛盾困境答案 A解析根据“理学的朱熹……陆九渊……各立学舍,聚徒讲学……各派门人为了宣传师学又大办书院”可知,书院推动了理学传播和发展,故A项正确;B 项既不符合史实,也不符合材料,故错误;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的官方哲学,故C、D两项错误。
6.(2019·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月考)程颐说:“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
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程颢)得不传之学于遗经。
”王阳明认为格物致知误导世人,“致良知”才真的阐明了“千古圣圣相传的骨血”。
这说明程颐和王阳明都()A.主张改造理学B.重书本轻实践C.注重道统权威D.强调学术创新答案 C解析材料强调了圣人之道、圣人之学的重要性,这是在注重、维护道统的权威,故C项正确。
材料并未涉及改造理学、重书本轻实践的信息,材料强调的是传统的继承而非学术创新,故排除A、B、D三项。
7.程朱学派与陆王学派虽然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但他们在理想方面却存在着一致性。
其一致性表现在()A.重建儒家文化的新秩序以安定社会B.融合释、道、儒观念实现三教一统C.强调经世致用之功致力于政治改革D.将理学向下通俗化以觉醒庶民大众答案 A解析不管是程朱理学还是陆王心学他们都是面对佛道思想对儒学思想的冲击而展开的复兴儒学的运动,其目的就是重建儒家文化新秩序,使儒学更加哲学化、思辨化、理论化,以更好的起到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故A项正确。
理学是融合佛道思想发展儒学,而非达到三教一统,故B项错误;理学的形成还是致力于思想方面,而非政治改革,故C项错误;理学思想束缚民众思想,而非觉醒,故D项错误。
8.(2019·浙江绍兴测试)有学者认为:“要理解朱子学的特征,就必须广泛关注北宋时代的各种潮流。
我们一定得把朱子学看作宋代思想文化史的最终到达点。
”此学者“把朱子学看作宋代思想文化史的最终到达点”,主要是基于朱熹()A.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B.将儒家伦理提升到了天理高度C.建立了系统而独特的心学理论D.重新确立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答案 A解析朱子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将儒学上升到哲学化的高度,并形成了严密体系,故A项正确。
北宋已将儒家伦理上升到天理的高度,故B项错误;朱熹是程朱理学,而非心学,故C项错误;确立儒学统治地位的是政府,故D 项错误。
9.(2019·河北安平中学月考)1965年在浙江温州市市郊白象塔内发现了《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印本残页。
经专家考证定为1103年前后的活字印刷本,美国芝加哥大学钱存训博士称此为“迄今发现存世最早的活字印刷品”。
该残页证明()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国家B.温州具有广泛应用活字印刷术的客观条件C.北宋时期曾经用活字印刷术来印制佛经D.泥活字印刷术是北宋印刷佛经的唯一方法答案 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残页内容为佛经的活字印刷本,且1103年前后为宋代,故该残页可证明北宋时期曾经用活字印刷术来印制佛经,故C项正确。
该残页并不能说明我国是最早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国家,排除A项;从该残页无法看出温州具有广泛应用活字印刷术的条件,故排除B项;该残页为活字印刷本,但并不能证明活字印刷术是北宋印刷佛经的唯一方法,当时还存在雕版印刷,排除D项。
10.(2018·湖北孝感期末)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A.奠定中国文明古国地位B.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C.促进了西欧社会的转型D.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答案 C解析材料信息突出了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故C项正确。
A项是对中国的影响,不是对世界,应排除;中国发明的指南针、印刷术、火药与工业革命的发展联系不大,排除B项;新航路的开辟是指南针的影响,不是“三种发明”的影响,故排除D项。
11.(2019·浙江嘉兴测试)近代有美术史家曾言:“文人画不仅形于山水,无物不可寓文人之兴味也明矣。
”该学者旨在强调文人画的特点是() A.描绘山水,讲究布局B.注重诗意,画中有诗C.诗书画印,素养齐全D.表现个性,蕴含精神答案 D解析由材料“文人画不仅形于山水,无物不可寓文人之兴味也明矣”说明文人画意图通过山水等景物的描绘表现人,故A项错误;注重诗意,画中有诗以及诗书画印,素养齐全都是文人画的创作形式,与材料中文人画的创作意图不符,故B、C两项错误;表现个性,蕴含精神符合材料中文人画的创作意图,故D项正确。
12.(2018·湖北模拟)话本是宋代“瓦舍技艺”的一种,《碾玉观音》中的碾玉匠崔宁、《志诚张主管》中的商店主管张胜、《错斩崔宁》中的卖丝村民崔宁等第一次作为正面人物在话本中涌现,这一艺术形式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中央集权的加强B.理学思想的影响C.商品经济的发展D.市民阶层的壮大答案 C解析话本中的人物是一些从事工商业的市民阶层,话本也是适合市民审美需求产生的艺术形式,这一艺术形式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故C 项正确。
A项与材料不符,故错误;理学思想的影响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市民阶层的壮大原因在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13.(2018·江苏苏锡常镇四市一模)宋明理学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程颢、程颐创立了“性即理”的理学唯心主义国家哲学,具有封建伦理纲常,要求人们“去人欲”,维护和身体力行三纲五常,不要犯上作乱,才能“存天理”。
之后,朱熹构建的以儒学纲常名教为核心的庞大唯心主义国家哲学体系更加理论化系统化,其地位几近孔子。
元、明、清三代统治者把发挥孔孟之道的宋代程朱理学钦定为国家哲学。
——摘编自于今《国家哲学与社会主义国家哲学的理论概述》材料二张载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范仲淹名句:“处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材料三由于朱熹的崇高地位,他的思想成了宋以后中国后期社会的主流意识,理性主义成了中国文化的基干……使中国文化呈现理性、现实、乐观、不迷狂、不暴戾等特点。
这些特点对于我们树立良好的心态,达观地面对当下,理性地处理现实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积极影响。
……而宋明理学人格美育思想所崇尚的“浑然与天为一”的宇宙境界、“性帅天地”的宇宙意识、“民胞物与”的宇宙情怀,有助于当代人类保持更宽阔的胸怀和高远的境界,更好地协调人际关系和天人关系。
——张学智《宋明理学的基本特征与思想精华》、潘立勇《宋明理学的人格美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1)根据材料一,概括程朱理学的实质并分析其对后世产生的消极影响。
(2)材料二的名句体现了怎样的一种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精神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明理学对后世的积极影响。
答案(1)实质:封建伦理纲常。
消极影响: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扼杀人性。
(2)精神:知识分子心系民生、胸怀天下、敢于担当的精神。
原因: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崇尚儒家,本身就有重义轻利、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气质;北宋重用文臣、崇尚文治、相对宽松的政治氛围激发了士大夫一心为民、忠君报国的热情和责任感;北宋理学将儒家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
(3)积极影响:利于理性处理现实问题;利于协调人际关系与天人关系。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实质,据材料一“程颢、程颐创立了‘性即理’的理学唯心主义国家哲学,具有封建伦理纲常……朱熹构建的以儒学纲常名教为核心的庞大唯心主义国家哲学体系更加理论化系统化”得出封建伦理纲常。
第二小问消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是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扼杀了人的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