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 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合集下载

宋朝和元朝的文化和科技成就

宋朝和元朝的文化和科技成就

宋朝和元朝的文化和科技成就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而元朝则是随后的一个朝代。

这两个朝代在文化和科技方面都有着独特的成就。

本文将分别介绍宋朝和元朝在文化和科技领域的突出成就。

一、宋朝文化成就1. 文化繁荣:宋朝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峰时期之一。

宋朝推动了书画、文学、音乐、戏曲等诸多艺术形式的繁荣发展。

(这里可以展开讲述各个领域的具体成就,如有名的文人墨客、宋代诗词、绘画艺术等等)2. 科举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宋朝建立了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范围扩大,使更多的人有机会通过考试来进入仕途,保证了官僚阶层的更新与官员的素质提高。

(这里可以讲述科举制度的来历、发展以及对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3. 百科全书的编纂:《宋代官修诸子百家注》是宋朝在文化领域的一项重要成就,该书是一部系统地编纂汇集了中国古代文化名著的巨型百科全书。

(可以详细介绍该书的编修背景、内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二、元朝文化成就1. 元代文学的繁荣:元朝在文学领域也有着突出的成就,代表作品如《西游记》、《红楼梦》等,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可以具体分析这些作品的特点、影响和文学价值)2. 国际文化的交流: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也是一个开放的朝代。

元朝政府鼓励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带来了外来文化的影响,促进了中外文化的融合。

(可以介绍元朝与外国文化接触的情况,如西域文化、蒙古文化等对元朝文化的影响)3. 科技发展:元朝在农业、医学、建筑、造船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科技成就。

元朝推广了种植技术、引进了新的农作物,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医学方面,元朝的医学家前赤壁等人对医药学的研究有很大贡献。

(可以详细介绍元朝在科技领域的一些代表性成就和发明,如种植技术改良、船舶制造等)综上所述,宋朝和元朝在文化和科技领域都有着独特的成就。

宋朝文化繁荣,积极推动了艺术、文学和科举制度的发展;元朝则以其文学繁荣、国际文化交流和科技发展为特点。

中国宋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繁荣

中国宋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繁荣

中国宋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繁荣中国历史上的宋元时期,是一个充满着创造力和创新力的时代,科技和文化在这个时期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之一。

本文将详细探讨宋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繁荣,探究当时显著的文化和科技成就,并分析其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文化方面,宋元时期是中国艺术和文化的繁荣时期。

宋代的诗词、绘画、书法和音乐等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就,而元代则在纪实文学、戏剧和雕塑等领域逐渐崛起。

宋代诗词和绘画的巨大成就得益于当时文人墨客的热情和精神内涵,他们主张“诗以言志,画以形神”,倡导自然表现和个性鲜明的风格。

其中以苏轼、李清照、文同等为代表的诗人和以李唐、范宽、郭熙等为代表的画家,更是被誉为“文学巨匠”和“绘画大师”。

元代则以袁枚、罗贯中等为代表的纪实文学、田汉、汤显祖等为代表的戏剧、以及岳飞铜像、大佛寺石窟等为代表的雕塑,将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这些文化的繁荣对于大量涌现的文人墨客和品尝文化之美的社会大众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在科技方面,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同样令人瞩目,是中国和世界科技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这段时期,中国人发明了众多的技术,充分体现了人类创新力的独特魅力。

宋代时期,开封、洛阳成为全球经济、商贸中心,涌现了富庶和品味的社会环境。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逐渐合二为一,出现了大量的高产量机械,比如辘轳马车、打谷机、葫芦车等。

同时,宋代发明了水力铺排、燃煤铁器等技术,大大改善了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效率,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元代则是中国科技成就的全面继承和发扬光大,众多创新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推广和发展。

在交通运输和军事领域,发明了罗盘、风帆船、火药等重要技术,这些技术对于晚期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科技史上也影响深远。

而且,在元代时期,中国的纺织工业、手工制瓷工业进一步开发和创新,进一步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与进步。

总之,中国宋元时期的文化和科技的繁荣值得我们铭记和表扬,这两个方面的进步对于后世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与发明创新

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与发明创新

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与发明创新宋元时期是中国科技史上一个发展辉煌的时期,涌现了一批杰出的科学家、技术家和发明家。

这个时期的科学技术和发明创新,不仅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进步,也影响了全球的科技发展。

本文将介绍宋元时期一些代表性的科技成就和发明创新。

一、农业技术的发展宋代是中国农业史上的重要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农业技术和发明。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田地水利和农具改进。

宋代开始兴建许多大型水利工程,使田地得到了更加良好的灌溉条件,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同时,宋代还发明了许多新型农具和农器,如铁制犁铧、水车等,大大提高了农业效率和生产力。

二、火药和造纸术的发明火药和造纸术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两个科技成就。

在宋代,火药的配方得到了进一步改进,同时火药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

火药被广泛用于军事、礼仪、医学和生产等领域,为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而造纸术则在宋代达到了高峰,同时也开始传入世界各地。

宋代人发明了木浆造纸技术,使得纸张的生产量和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也推进了商业和文化的繁荣。

三、数学、天文学和地理学的进展宋代的数学成就在世界上也有很高的地位。

他们不仅推进了几何、代数和计算方法等数学前沿,还成功应用数学解决了重要的实际问题。

宋代的天文学和地理学也成为了当时亚洲乃至世界的研究热点。

一些天文家和地理家设计和制作了复杂精密的仪器,推进了天文和地理知识的发展,如司马光、郭守敬等。

四、医学和药物学的发展宋代的医学和药物学也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宋代的医学家积极开展医学研究,打破了以往只是照本宣科的局面,进一步推进了医学发展。

宋代也大量发明了各种药物,如石灰合成药、硫磺消毒剂等,有效地控制了很多疾病的传播和扩大。

总之,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与发明创新,推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小到田间地头的农业技术,大到国家和民族的军事实力,都受益于这些世界一流的科技成就。

我们应该更深地了解和尊重这段科技史的贡献,同时也应该在今天的科技发展上继承和发扬这一优秀传统。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小作文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小作文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小作文
今天,老师讲了宋元时期的故事,我的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画面不断地闪烁着光芒。

我恍如看到了繁华的街道,热闹的集市,人们穿着漂亮的衣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那时候,科技水平真是厉害呀,指南针、印刷术,还有火药!想象一下,如果那时候没有指南针,航海的船只会不会迷失方向?肯定不能到达遥远的地方,更别提欣赏美丽的景色了。

宋元时期是大都文化繁荣时期,各种各样的戏曲、诗词,以及精美绝伦的陶瓷,都让人惊叹不已。

我仿佛又想起,那时候的人们热爱读书,大街上应该到处都是书局,人们会在茶馆里谈诗论画,好不快活!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元朝的四大发明,它们如同四颗刺眼的星星,照亮了黑暗的世界!那些古代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真是了不起!
我尤其想回到宋元时期,亲眼看看那时的繁华热闹景象,再体验一下那个时代的文化和生活。

我会穿上漂亮的衣服,去热闹的集市逛逛,去书局买几本书,然后坐在茶馆里,一边喝茶,一边读诗,感受历史的魅力。

第8讲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第8讲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第8讲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宋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期间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文化成就和科技进步。

在思想方面,宋元时期的社会与文化发生了很多重要变化,引导了中国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首先,宋元时期的思想家对儒家思想进行了修正和发展。

北宋时期,程颐、程颢等人提出了“理学”思想,强调“理”是世界的根本,通过学习和体悟“天人合一”的原则来改造自己,达到心灵的升华。

而南宋时期的朱熹则发展了理学,并提出了“宋学”,强调思考和沉思是学问的核心。

这种思想观念对后世的儒家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后来几百年的主流思想。

在科技方面,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得到了大力发展。

在农业方面,水利工程得到了重视和发展,如治理黄河、修建人工水道等,这些工程大大改善了农田灌溉和农业生产条件。

同时,种植和饲养技术也得到了改进,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得以提高。

在医学方面,苏州医家仇继隆等人研究出了很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并编写了重要的医学著作。

在工业方面,瓷器的烧制技术进一步提高,瓷器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成为世界闻名的中国瓷器。

此外,宋元时期还出现了众多的文化成就,如文学、绘画、建筑等。

北宋时期的文学达到了巅峰,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诗人和文人,如苏轼、辛弃疾等。

他们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绘画方面,宋代绘画注重写实和写意的结合,提出了“以形言情”的原则,开创了中国绘画的新局面。

而元代则在绘画方面更加注重意境的表达,创立了新的绘画风格,如马远、黄公望等人的作品成为后来绘画的典范。

此外,宋元时期还建造了许多著名的建筑,如九华山斗母宫、承天寺等,这些建筑体现了中国建筑的独特风格和优秀工艺。

综上所述,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时期,不仅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世界文化和科技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宋元时期的理学思想、科技进步和文化成就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今天的中国社会和文化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宋元时期科技文化成就

宋元时期科技文化成就

宋元时期科技文化成就宋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继唐宋之后的第三个“黄金时代”,在这个时期,中国科技文化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

以下是宋元时期科技文化成就的主要方面:1.科学技术:宋元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科学技术发明和创新。

例如,农业方面的发明包括水稻的特种栽培和种植技术的改进,以及湖泊和河流的治理技术。

工程方面的发明包括水利工程的设计和建设,特别是大规模的灌溉系统和江河的控制。

在冶金方面,宋代出现了高炉和风铸等新技术。

宋代还发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本天文学著作《梦溪笔谈》,其中包括了许多重要的观测和测量。

此外,宋代还设计了许多机械装置,如钟表、指南针和火药等。

2.文学艺术:宋元时期是中国文学艺术繁荣的时期。

在文学方面,有许多重要的文学家,如苏轼、欧阳修、辛弃疾等,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当时享有盛誉,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代的文学作品丰富多样,涉及到诗、词、曲和散文等不同的文体。

在艺术方面,宋代继承了唐代和五代十国时期的绘画传统,发展了细腻的写实技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著名的宋代画家有李唐、郭熙、梁楷等。

此外,宋代还出现了木刻和活字印刷技术,推动了书籍和文化的传播。

3.医学和药物:宋元时期在医学和药物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宋代的医学家在诊断、治疗和药物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

著名的医学家如华佗和孙思邈在性质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发表了许多关于中草药的研究。

宋代还建立了一套成熟的药物制备和配方体系,并成立了一些专门的药房和药店。

此外,宋代还在防疫和卫生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改善了人们的健康状况。

4.数学和天文学:宋元时期在数学和天文学方面也有很大的进展。

宋代的数学家研究了许多基本概念和方法,如数轮、分数、无限和无穷大。

宋代还出现了一种新的算术方法,称为算术。

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和货币交易中。

在天文学方面,宋代的天文学家制作了许多天文仪器,并进行了详细的观测和记录。

他们还发表了一些重要的天文曲线和表的著作,如《应天实验院仪观象备考》和《东方青园奥秘》。

宋元时期的中华科技与文化作文

宋元时期的中华科技与文化作文

宋元时期的中华科技与文化作文说起宋元时期,那可真是咱们中华历史上科技与文化大放异彩的阶段。

这一段历史,就像是一部超级精彩的大片,充满了让人惊叹不已的情节。

咱先来说说科技方面。

就拿活字印刷术来说吧,这可真是一项了不起的发明。

以前啊,人们要印书,那得整块整块地刻木板,费时费力不说,还容易出错。

有了活字印刷术可就大不一样了。

想象一下,在一个不大不小的工坊里,工匠们正忙碌着。

他们把一个个刻好的活字,按照文章的顺序仔细地排列在一块平整的铁板上。

这些活字,有的是木质的,有的是泥质的,看上去普普通通,但组合在一起,却有着神奇的力量。

排好版后,在上面涂上墨,然后铺上纸,用一个特制的刷子轻轻一刷,嘿,一页页字迹清晰的纸张就出来啦!这可比之前的雕版印刷方便多了,效率大大提高,成本也降低了不少。

而且啊,这活字印刷术的出现,让知识的传播变得更加容易。

以前那些珍贵的书籍,因为印刷困难,价格昂贵,只有少数有钱人才买得起。

现在可好,书籍能够大量印刷,更多的人有机会读书学习,这对于文化的普及和发展,那作用简直太大了。

再说说指南针。

宋元时期,海上贸易那是相当繁荣。

商人们驾着大船,乘风破浪,去到很远的地方。

要是没有指南针,他们在茫茫大海上可就容易迷失方向啦。

我就想象着这样一个场景:一艘大船在海面上航行,海风呼呼地吹着,船帆鼓鼓的。

船长站在船头,手里紧紧握着指南针。

那指南针的指针,稳稳地指向北方,就像是一个忠实的伙伴,指引着他们前进的方向。

不管是遇到了大雾,还是狂风巨浪,只要有指南针在,大家心里就有底。

靠着这小小的指南针,宋元时期的人们能够远航到更远的地方,和不同国家的人做买卖,交流文化,让咱们中国的影响力传播得更远。

还有火药,这玩意儿在宋元时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不光是用于战争中的火器,在民间也有不少用处呢。

比如说,逢年过节放个烟花啥的,那场面可热闹了。

记得小时候,过年的时候,村里总会有人放烟花。

那烟花“嗖”的一声飞上天,然后“砰”的一声炸开,五颜六色的,照亮了整个夜空。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文明成就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文明成就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文明成就宋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不仅在政治、经济上取得了许多成就,还在科技和文明方面有着非凡的发展。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文明成就令人瞩目,为后世所称道。

一、农业与水利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宋元时期,农业生产得到长足的发展。

在宋代,人们开拓了大片的荒地,种植了大量的农作物,大大增加了粮食的产量,解决了部分国民的温饱问题。

同时,改良的犁具、耕牛和农田水利设施的兴修,也极大地提高了农田的耕作效率。

水稻种植技术也有所创新,采用了更加科学的田间管理方法,使产量进一步提高。

在水利方面,宋元时期积极开展了大规模的治水工程,例如修建了大量的水闸、水坝和用于灌溉的渠道。

这些水利工程不仅解决了灾害性洪水的问题,还使得农田灌溉更加方便,进一步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

最为著名的水利工程当属元朝的大运河,这一工程的建设使得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交通更加便利,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制造业发展宋元时期的制造业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陶瓷业、纺织业、造纸业等制造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在陶瓷业方面,宋代的青瓷和元代的官窑瓷器都成为后世瓷器制作的典范。

宋代的青瓷以其青色独特而备受推崇,而元代的官窑瓷器则以其精美的外观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于世。

纺织业在宋元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特别是丝织业。

在宋代,人们研发出了许多不同的丝织技术,制作出了各种不同质地和风格的丝织品。

元代以后,织机的改进和丝绸生产的规模扩大,进一步提高了丝绸的质量和产量。

造纸业也是宋元时期的重要成就之一。

在宋代,人们改进了以前的造纸技术,研发出了更高效的纸张生产方法。

同时,宋代还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家纸坊,进一步推动了纸张的制作与流通。

元代时,由于对纸张生产工艺的改进和发展,纸张的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进一步推动了印刷术的发展和普及。

三、科学技术创新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创新的一个高峰期。

在宋代,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科学理论和观点,对后世的科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讲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考点一理学的发展一、理学的创立1.背景(1)魏晋时期道教的传播和①佛教的盛行,冲击着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儒学的统治地位进一步被削弱。

(2)唐代的韩愈率先提出了复兴②儒学的主张;北宋士大夫们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

2.创立:北宋时期,以程颢、程颐为代表的“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创立了一套新儒学体系——理学。

“二程”确立了理学的最高范畴“③天理”,并认为其核心是“仁”。

张载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

二、理学的成熟1.标志:南宋④朱熹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

2.表现(1)理气关系:朱熹认为理气互相依存,但逻辑上理先于气,理不能离开气。

(2)修养论:强调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强调“仁”和仁者境界。

(3)方法论:格物致知。

(4)社会政治理论:道的价值内涵是“⑤三纲五常”,干预政治的关键是“⑥正君心”。

3.影响:朱熹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维护了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

概念辨析“格物致知”的含义“格物致知”就是花时间,讲方法,深刻探究万事万物的本质,以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

格物是致知的基础,致知是格物的目的和深化。

1 / 19三、理学的发展——陆九渊的心学1.主张(1)核心命题是“⑦心即理也”。

(2)主张“⑧发明本心”。

(3)剥落和扫除“物欲”和“意见”。

2.影响:影响了后世的思想体系。

图解历史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教材补遗鹅湖之会:淳熙二年(1175年),吕祖谦为了调和朱熹与陆九渊兄弟之间的思想分歧而“会归于一”,邀请朱熹和陆九渊、陆九龄等到信州铅山鹅湖寺相会,讨论学术问题,就“为学之方”等展开辩论,史称“鹅湖之会”。

朱陆双方的分歧主要表现在,朱熹侧重于“道问学”,先博后约,通过泛观博览后归之约来认识天理,陆氏以之为“支离”;陆九渊主张“尊德性”,发明本心,“先立乎其大”,忽视知识积累,以求顿悟,直指人心,朱氏认为“太简”。

如此双方形成治学方法之争。

朱陆之争由朱陆之异所引起,双方的鹅湖治学方法之争辩在学术文化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当时学术思想的发展,使得双方的观点进一步明确,各自在考虑对方批评的基础上,丰富和完善了自己的思想,由此促进了理学的发展。

探究点“理”与“心”的激荡——儒学的复兴◆史料实证2 / 19史料1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

——《朱子语类》史料2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

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

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阳明《传习录》史料3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清〕戴震◆史料解释(1)史料1可分三层,第一、二句指出理生万物,第三句指出理无处不在,第四句说明伦理纲常等都体现了“理”。

(2)史料2中,第一句强调“心”是万物本原,第二句指出良知无处不在,第三句指出求理不必外求,恢复良知即是天理。

(3)史料3指出理学的消极影响,“理”成为扼杀人性的工具。

◆史料运用(1)根据史料1、2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在寻求“理”的方式上有何不同。

其分别属于什么哲学范畴?提示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反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在哲学认识论上分别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2)根据史料3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学思想对中国历史有什么影响。

提示消极影响: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禁锢了思想。

3 / 194 / 19积极影响: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3)文天祥被俘期间,宁死不屈,与陆秀夫和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从文天祥身上我们能感悟到怎样的理学精神?今天我们该如何对待宋明理学?提示 感悟到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气节。

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史论归纳一、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本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们的自然欲求 内容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都是继承了孔孟“仁”“礼”思想的儒学发展的新形式;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影响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扼杀人的自然欲求;都强调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方法论强调“格物致知” “发明本心”或“致良知” 道德观主张人应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 主张应以“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 哲学范围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主观唯心主义思想二、宋明理学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1)宋明理学是思辨化的儒学。

宋明理学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体系的因素,另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把儒学由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变成囊括天人关系在内的哲学理论体系。

(2)宋明理学是以伦理道德为哲学核心的儒学,其对伦理道德的阐述,更侧重于哲学的表达。

这区别于先秦、汉唐以政治为哲学核心的思想。

(3)宋明理学是佛学化的儒学,如借鉴佛教的禁欲主义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等。

2.影响(1)积极影响①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家庭、国家的和谐意识。

②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

③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④宋明理学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2)消极影响①尊卑等级观念。

②重男轻女的观念。

③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

④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

⑤重礼轻法的封建伦理观念,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摧残扼杀人性,压抑进步思想。

考点二宋元科技文化的辉煌一、科技成就1.活字印刷术:北宋时期,平民①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2.天文历法(1)元代科学家郭守敬革新浑仪,造出的简仪结构简化,精度提高。

5 / 19(2)元朝时郭守敬编订《②授时历》,对指导农业生产有很大帮助。

3.农学:元朝王祯编写《农书》。

二、文学成就1.宋词(1)形成:词的句子长短不齐,更便于抒发感情。

(2)繁荣原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的增加;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词更能表达作家的思想情感。

(3)代表作家:③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④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等。

2.元曲(1)形成:散曲与元杂剧合称为元曲。

(2)特点:通俗生动,豪放飘逸。

(3)代表:关汉卿、马致远等。

误区警示元曲≠元杂剧元杂剧是一种戏剧形式,是融合宋金以来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的,包括歌唱、对白、舞蹈、场景等诸多要素。

广义的元曲包括元代杂剧和元代散曲两大类。

三、书法北宋苏轼、元朝赵孟等人的行书,备受世人喜爱。

四、绘画1.文人画:宋代时期,文人阶层不断壮大,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养,文人画更注重诗意。

2.风俗画:宋代以后,伴随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民间文化日益繁荣,描绘民间风情的风俗画成为画坛亮点,代表作有张择端的《⑤清明上河图》。

归纳总结中国画的类型及特征(1)文人画:强调个性,注重写意;讲究借物抒情,集诗、书、画、印为一体。

元明清时期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2)山水画:讲究布局,气势雄壮,意境深远。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是中国画的精粹。

6 / 197 / 19(3)风俗画:以人物故事和社会风俗为主题,与两宋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关。

图解历史 山水画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探究点一 农耕经济下的古代科技◆史料实证史料1 《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类别 数学天文历 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数量 22 25 25 9 257 7 8 8史料2 与西方相比,古代中国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但物理学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

史料3 欧洲文艺复兴初期,四种伟大发明的传入与传播,对现代世界的形成,曾起重要的作用。

造纸术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

火药的发明,消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国民军制。

指南针的发明促进了美洲的发现,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的舞台。

史料4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道:“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史料解释(1)史料1主要说明了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分布领域,从图上看主要分布在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数学、天文学、地学、农学等领域。

(2)史料2主要说明“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物理学、化学、生物学都相当薄弱,表明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重现象总结而轻规律的特点。

(3)史料3主要说明了四大发明在欧洲国家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4)史料4强调了科技成果在中外的不同用途。

◆史料运用(1)根据史料1、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中国科技分布特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中国古代以农耕经济为主导;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因而与农业有关的科技得到了发展。

(2)根据史料3、4及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对近代欧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一方面。

中国古代科技在东西方的不同命运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主要体现在对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

说明: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史论归纳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地位和影响1.特点(1)科技思想:注重实践,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

(2)科技内容: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3)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法。

(4)科技使用: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遏制了科技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8 / 192.地位:中国古代科技在15世纪前一直领先世界,明清时期逐步走向停滞,未转化为近代科技。

3.影响:中国古代科技推动了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四大发明推动了西方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探究点二市民文化的发展◆史料实证史料在当时文人看来,词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

但是,在北宋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词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正大堂皇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苏轼)作为士大夫集团的成员,比任何人都更敏感更深刻体会到强大的统治思想对个人的压制,而走向对一切既定价值准则的怀疑、厌倦与舍弃,努力从精神上寻找一条彻底解脱出世的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