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慢性肾病易被误诊

合集下载

盘点那些易误诊的肾病

盘点那些易误诊的肾病

可合 并 膀 胱输 尿管返

管 连 接 部梗 阻

膀 胱 输 尿 管 返 流 通 常 上 升 仅达 骶 骨 岬 水 平


许 多 仍 流 或 肾 盂 输 尿 管 连 接 部 梗 阻

易于

输 尿管 重 复 畸形 征


隐睾

三 体 综 合 停 留 在 盆 腔 内



两 肾 盂 在 前 面 分 别 并 发 肾 积 水
盘 点 那 些 易 误诊 的 肾病
据 媒体 报道

25
岁 男 子在 遭遇


场 车 祸 后 被 送至 云 南 省 西

双 版 纳 州 勐 海 县 中 医 医 院 手术
术 后转 院 至 西 双 版纳 州 医 院

发现 双 肾 全 无

据悉

该 男 子 车祸 致全 身 多 处 创 伤

形 等 ④



形肾


形 肾 是 交 叉 异肠 道 症 状


下 腹 部 可 被 误诊 为 阑 尾

1 /3
蹄铁形 肾 无 症状


如 有 症 位 肾 横 卧 于 正 常 肾 下 极 而 形 成
中线旁
异 炎

腹部 肿 块 可 和 结 肠 肿 瘤

肠系
状 则 与 肾积 水



^7

I f
脊 柱大血 管 之 前 融 合在


形 成 肾 盂 方 向 相 反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摘要】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简称慢性肾炎,系指以蛋白质、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特点,起病方式不同,病情迁延,病程进展缓慢,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病。

【关键词】慢性肾炎肾小球护理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肾内科患者65例,男41例,女24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9岁,病程16个月~16年,起病缓慢,病情迁延,以蛋白尿(尿蛋白定量常在1~3g/d)、血尿、水肿(多为眼睑和下肢轻、中度可凹性水肿)、高血压(21.3~14.7kPa以上伴有头痛、头晕、心悸)为主要表现,后期由于大部分肾小球被毁损,出现贫血、肾功能不全,部分病人因感染、劳累、高血压、脱水或肾毒性药物的应用等因素,使病情急剧恶化。

1.2临床特点由于本组疾病的病理类型及病期不同,主要临床表现可有所不同,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特点,可有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病情迁延,渐进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1.2.1慢性肾炎普通型患者有持续性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一般常在1~3g,血尿、轻度高血压及水肿、肾功能损害,各种症状多不突出,易于误诊或漏诊。

1.2.2慢性肾炎高血压型患者具有普通型的表现,但高血压较为突出,血压常持续在21.3~14.7kPa以上,伴有头痛、头晕、心悸等症状,可出现心脑血管病及肾功能损害,预后较差。

1.2.3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型在慢性肾炎病情稳定或缓解期中,可因感染、过劳或其他因素而引起急性发作。

感染引起的急性发作,常在感染后1~3日内即有急性肾炎的临床表现,甚至出现肾功能不全,经治疗后又可逐渐恢复到急性发作前的情况。

2 护理措施2.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水肿的情况,包括水肿的分布、部位、特点及消长等,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出现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全身水肿的征象。

密切观察血压的变化,定期测量体重。

严格记录24小时的出入量,尤其是尿量的变化情况。

《中国慢性肾脏病早期评价与管理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

《中国慢性肾脏病早期评价与管理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

患者依从性差改善方法
01
加强患者教育
通过健康讲座、宣传册等多种形 式,提高患者对慢性肾脏病的认 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02
制定个性化治疗方 案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 强、易于执行的治疗方案,提高 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03
加强随访管理
建立定期随访制度,及时了解患 者病情变化和治疗情况,调整治 疗方案,提高患者依从强调早期评价与管理的重要性
本次指南更新强调了慢性肾脏病早期评价与管理的重要性,提倡在疾病早期进行干预, 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引入新的评价指标
新版指南引入了新的评价指标,如肾小球滤过率、尿蛋白等,以更全面地评估患者肾脏 功能,指导临床治疗。
推荐个体化治疗方案
指南制定背景与目的
适应新形势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和诊疗水平的提高,慢性肾脏病的防治策略 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制定新的指南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规范诊疗行为
通过指南的制定和推广,规范慢性肾脏病的诊疗行为,提高诊疗水 平,减少误诊和漏诊。
促进早诊早治
强调慢性肾脏病的早期评价和管理,促进早诊早治,延缓疾病进展 ,改善患者预后。
尿酸
高尿酸血症可引起尿酸性肾病 ,定期监测尿酸有助于及时发 现并控制高尿酸血症,保护肾
脏功能。
03 慢性肾脏病早期管理措施
生活方式干预策略
01
02
03
04
饮食调整
推荐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 饮食,控制磷、钾等元素的摄
入。
体育锻炼
鼓励患者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 ,如散步、游泳、太极拳等,
以改善心肺功能。
多学科协作提高诊治效果
1 2 3
建立多学科协作团队

慢性肾病易漏诊

慢性肾病易漏诊

龙源期刊网
慢性肾病易漏诊
作者:吕天羽
来源:《百姓生活》2015年第06期
很多肾炎患者会问:“我并没有哪里不舒服,也没有得过急性肾炎,怎么一发现就是慢性肾炎了呢?”这是因为,慢性肾炎不容易早期发现,很容易漏诊。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1.慢性肾病可以完全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不能引起患者及家属足够的重视。

2.常规体检常常不做肾功能检查,因而容易把慢性肾脏病漏掉。

3.对于初次确诊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部分醫生只是用降压药、降糖药治疗,而未能及时检查尿常规、肾功能等情况。

4.目前检查肾功能的各种方法都存在一定局限性,缺乏早期敏感指标,不能更早地对慢性肾病进行诊断。

诊断肾脏疾病,医生需要结合个人既往疾病史、家族史、症状、体征,以及必要的化验检查等多方面的情况来综合判断。

要知道肾脏是否健康,必须定期到医院体检,而不是凭自我感觉。

慢性肾炎的鉴别诊断

慢性肾炎的鉴别诊断

慢性肾炎的鉴别诊断慢性肾炎的鉴别诊断:(1)原发性肾小球肾病:慢性肾炎与原发性肾小球肾病在临床表现上可十分相似,但慢性肾炎多见于青壮年,常有血尿,出现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尿蛋白的选择性差。

而原发性肾小球肾病多见于儿童,无血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表现,尿蛋白选择性良好。

对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治疗,原发性肾小球肾病患者非常敏感,而慢性肾炎患者效果较差。

最后,肾活检可帮助诊断。

(2)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表现可类似慢性肾炎,但详细询问有泌尿系感染的病史(尤其是女性),尿中白细胞较多,可有白细胞管型,尿细菌培养阳性,静脉肾盂造影和核素肾图检查有二侧肾脏损害程度不等的表现,这些都有利于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

(3)结缔组织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等胶原性疾病中肾脏损害的发生率很高,其临床表现可与慢性肾炎相似,但此类疾病大都同时伴有全身和其他系统症状,如发热、皮疹、关节痛、肝脾肿大,化验时可以发现特征性指标异常(如狼疮性肾炎血液化验可见抗核抗体阳性)。

(4)高血压病:血压持续增加的慢性肾炎应与原发性高血压伴肾损害鉴别,后者发病年龄常在40岁以后,高血压出现在尿改变之前,尿蛋白常不严重而肾小管功能损害较明显。

心、脑血管及视网膜血管硬化性改变常较明显。

(5)慢性肾盂肾炎:可从以下几点进行鉴别:①病史方面:有泌尿系感染病史、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腰痛等症状,有助于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

②尿检查:如尿液中白细胞明显增多,甚至有白细胞管型,尿细菌培养阳性,而慢性肾炎是以尿中反复出现尿蛋白为主。

③静脉肾盂造影时可发现肾有疤痕变形,呈杵状扩张,或肾影两侧不对称;放射性核素肾图检查,双侧肾功能损害差别较大(以一侧为甚),均提示慢性肾盂肾炎。

④当慢性肾炎合并感染时,用抗生素治疗后尿改变和氮质血症虽也会好转,但慢性肾炎的症状仍然存在,而慢性肾盂肾炎则症状会基本消失。

(6)恶性高血压病:恶性高血压病多见于患有高血压病的中年人,常在短期内会引起肾功能不全,故易与慢性肾炎并发高血压者相混淆。

慢性肾衰竭误诊2例

慢性肾衰竭误诊2例
解 质 紊 乱 加 重 ,患 者 在 急 诊 行 肾 功 能 检 测 后 方 明 确 。例 2
3 d前 出现 发热 ,来眼科就诊。查体温 3 7 . 6 ℃ ,眼底 视盘 血
管界不清 ,诊断视盘神 经炎 ?视乳头网膜炎 。予地塞米松 、 左氧氟沙星对症治疗 2 d后视物好转 ,但乏 力仍存。急诊查 血钾 2 . 9 9 mmo l / L,予补钾后好转不明显 ,收治 留观 。查体 : 体温 3 7 . 3 ℃ ,血压 2 4 5 / 1 7 2 mmHg,呼 吸 2 2次 / 分 ,脉 搏9 0次 / 分 ,心肺无异常 ,腹部 平软 ,肝脾肋下未触 及,全 身未见 瘀点及 水肿 。急诊检查 血钾 2 . 9 1 mmo l / L,血肌 酐 ( C r ) 7 9 6 i  ̄ mo l / L,尿素氮( S UN) 2 9 . 6 mmo L / L,尿酸( uA)
5 8 l mo L / L。 血常规 : W BC l 7 . 9× 1 0 / L,血 红 蛋 白( Hb)
9 l g / L,血小板 ( P LT) 2 2 7× 1 0 9 / L。尿 蛋 白( ++ +) ,显微 镜下红 细胞 ( +) 。修正诊 断:①乏力待 查 ,低钾血症 ;②肾 功能不全 , 尿毒症 。患者收入肾 内科 , 接受 低盐优质蛋 白饮 食, 予 以降血压 、促红细胞 生长、扩张微循环 、腹膜透析等 综合治疗 ,症状好转出院。因经济原 因在家 中继续行维持性 腹膜透 析治疗 ,定期 门诊 随访 。 例 2 男性 ,2 6岁,厨师 ,咳嗽、痰血两月余 ,加重两 周入 院。患者两月前劳累 、 受 凉后 出现咳嗽、咳痰 , 量 中等 ,
血 Cr 6 0 0 mo L/ L,BUN 2 9. 4 mmo L / L,UA5 7 5 b t mo L / L。

肾衰竭为什么会出现误诊

肾衰竭为什么会出现误诊

肾衰竭为什么会出现误诊
*导读:肾衰竭具有一定的隐匿性,这种疾病会很容易的被
误诊为其他的疾病,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为此很多的患者会有这样的疑问,肾衰竭为什么会出现误诊呢?下面我们来详细的详细的解释下。

……
肾衰竭为什么会出现误诊呢?肾病专家指出,所有肾衰竭在诊断时候,都五慢性肾脏疾病的病例,所以看表起状,很容易诊断胃肠道疾病及贫血者最多,其次为高血压病,个别病例被误诊为糖尿病及脑梗死。

肾衰竭是有各种慢性的肾脏疾病对肾脏造成损害而引发的,使肾脏不能维持基本功能,临床以代谢产物和毒素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某些内分泌功能异常等表现为特征的
一组综合征,为各种原发和继发性肾脏疾病持续进展的共同转归,其终末期称为尿毒症。

1、很多患者会因为出现口渴、夜尿多误诊为糖尿病,高血压、偏瘫误诊为脑梗死。

2、很多出现胃肠道症状的患者,表现为纳差、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黑便等,若临床医生经验不足,易满足于胃肠道疾病的诊断,导致误诊。

3、很多患者会以为高血压家族史,很多被误诊为高血压,
加之有高血压家族史,忽略了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且未详细
询问病人有无乏力、纳差、恶心、浮肿等伴随症状而误诊。

5、很多的患者虎出现贫血现象,而很多医生不会深入的诊断,就会造成误诊。

几乎所有患者均有贫血,病人血浆中存在抑制红细胞生长因子、红细胞寿命缩短、造血原料不足、急慢性失血等,若临床医生没有综合分析贫血与患者伴随症状之间的关系,易误诊。

上述介绍了肾衰竭的误诊的原因,对于医生和患者朋友在诊断肾衰竭时应该谨慎,在诊断肾衰竭时候,应该考虑到多面的因素,否则很容易造成肾衰竭的误诊。

慢性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慢性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慢性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慢性肾病,是指肾功能逐渐减退,出现一系列症状并且不能完全恢复正常的一类肾脏疾病。

慢性肾病是一个常见的慢性病,其发生率逐年递增,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

慢性肾病病因复杂,治疗方法也比较多样化。

一、病因1.高血压:是慢性肾病最常见的诱因之一。

高血压可以导致肾脏动脉硬化,减少血液灌注,肾脏缺血缺氧,引起肾小球硬化。

2.糖尿病:糖尿病是慢性肾病的另一大诱因。

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可以损伤肾小管和肾小球,并且容易引起肾病综合征,导致肾衰竭。

3.药物:长期服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等,会损伤肾小管和肾小球,引起慢性肾脏疾病。

4.肾小球肾炎:肾小球肾炎是一种以肾小球损伤为主的疾病,可以引起肾小球硬化,从而导致慢性肾病。

5.遗传:一些遗传病如多囊肾等也会引起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生。

二、治疗方法1.维持肾功能:在治疗慢性肾病时,保持肾功能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

可以通过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降低钠盐的摄入量、调节水平衡等方式来控制肾脏负担,减轻肾功能压力。

2.药物治疗:在治疗慢性肾病时,药物治疗可帮助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同时,药物治疗还能帮助恢复肾功能。

3.血液净化:血液净化是治疗慢性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血液净化可以帮助身体排除毒素和废物,并且维持身体的水平衡。

4.肾移植:当患者肾功能严重受损时,常常需要进行肾移植。

肾移植是治疗慢性肾病最彻底的方法,能够让患者完全摆脱肾病的困扰。

总之,慢性肾病的病因比较复杂,治疗方法也比较多样化,需要因个体差异而定。

患者在治疗慢性肾病时不能盲目,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并且改变生活方式,加强锻炼,保持心情稳定,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慢性肾病易被误诊
日期:2015-03-13 作者:唐闻佳;夏琳来源:文汇报
青少年慢性肾病易被误诊
本报讯(记者唐闻佳通讯员夏琳)肾脏病早已不是成年人的“专利”,昨天是“世界肾脏日”,记者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获悉,随着环境污染加剧、饮食结构的变化、检出手段的提高,儿童青少年慢性肾病发生率呈不断上升趋势。

由于慢性肾病不易被察觉,很容易延迟诊断甚至误诊,导致患者未能在早期获得有效治疗,最终发展为尿毒症等,危害巨大。

相比肾病综合征、急性肾炎、血尿等疾病常伴随明显浮肿、尿色变红等症状,慢性肾病起病隐匿,早期无特异症状。

儿童医学中心肾脏风湿科主任周纬解释,这是因为肾脏非常“吃苦耐劳”,只要单侧肾脏保留1/3的功能,就能维持基本功能,不会出现明显失代偿的临床表现,因而不宜被察觉。

临床上,不少病人常常等到肾功能损害70%-80%以上时才被发现,而此时往往已到终末期肾病,即所谓的尿毒症,肾功能已不可逆,需要透析或是肾脏移植等替代治疗。

还有些肾病起病时没有典型肾病表现,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患者也容易“跑错门”。

在儿童医学中心的门诊里,常常遇到这种情况:病人因皮疹、腹痛、关节痛、贫血、高血压、头痛头晕等症状就诊,最终被诊断为肾脏病。

比如,双下肢皮疹伴腹痛的儿童,最终确诊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中有接近一半的患者会出现肾脏问题,若只是单纯当作皮疹处理,势必造成误诊。

又比如,脸部皮疹、关节痛等症状,一些出现此类症状的儿童会被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例中,肾脏累及比例相当高,超过50%。

狼疮性肾炎治疗也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的重点,且肾脏功能损害进展很快,未能早期及时治疗将影响长期预后,常因肾脏衰竭导致死亡。

此外,肾脏科医生提醒,比如贫血、高血压、头晕头痛、骨痛等,也需要考虑肾病的可能。

这是因为肾脏的功能除排出“废物”,还有其他重要作用,包括促进红细胞生成、调节血压和维持骨骼强壮,一旦肾功能损害后,就会出现贫血、高血压、骨质疏松、骨痛等症状。

“出现这些症状的病人往往不会第一时间就诊于肾脏专科,但有部分儿童最终被诊断为慢性肾病,肾功能损害是他们的最主要矛盾,那些症状只是浮在表面的伴随症状,此时需要医生们能拨开迷雾,想到肾病,以得出正确诊断。

”周纬称。

尽管慢性肾病不易察觉,但也无须过分恐慌。

肾脏科医生称,除了定期尿液检查,在出现贫血、高血压、头痛、骨痛等症状时不妨咨询肾脏专科医生,以便早期发现肾脏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