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及电化学基础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

5. 电极电势
电极电势
关于原电池的疑问
– 为何组成原电池后,电子会自发由负极流向正极?为何两个电极 之间存在电势差? – 不同的电极组成原电池后,哪个为正极,哪个为负极?
电极电势(电极电位)
电极电势
电极电势
标准氢电极
标准电极电势绝对值是无法测定的,于是建立了标准氢电极(SHE)
4. 原电池
原电池
铜锌原电池( Daniell电池) 直接氧化还原反应
negative pole
特点
– Zn + CuSO4 = ZnSO4positive + Cu
pole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发生在 不同地方
电子通过外电路由发生氧化 – 电子传递直接在氧化剂与还原剂接触面进行 – 化学能转变为热能,无法直接利用 反应的电极传递到发生还原 反应的电极
本题虽未标明,但明显应是碱性环境
电对:ClO-/Cl– 半反应: ClO- + H2O + 2e- = Cl- + 2OH-
电对:Fe(OH)3/FeO42最终结果
– 半反应:Fe(OH)3 + 5OH- = FeO42- + 4H2O + 3e– 2Fe(OH)3 + 3ClO- + 4OH- = 2FeO42- + 3Cl- + 5H2O
电极电势的产生 M(s)
双电层理论
溶解 沉淀
Mz+ + ze-
M活泼 + + + + – – – –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是化学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它们在生产、能源、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知识入手,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特征以及电化学的相关概念和应用。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1.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化学反应中,电子从一种物质转移到另一种物质的过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发生氧化的物质失去电子,而发生还原的物质则获得电子。
整个过程涉及到电子的转移和能量的释放。
1.2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电子的转移: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从一个物质转移到另一个物质,导致物质的氧化或还原。
2)氧化和还原: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3)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剂是指能接受电子的物质,还原剂是指能提供电子的物质。
4)氧化态和还原态: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的氧化态和还原态发生变化。
二、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2.1 电化学的基本概念电化学是研究电能与化学能之间相互转化的学科。
它涉及到电解、电池等重要概念。
2.2 电化学的应用电化学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电化学的几个应用方面:1)电解:通过电解,可以将化合物分解为原子或离子,使得某些实验或工业过程得以实现。
2)电池:电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交通工具等领域。
3)腐蚀和防腐:电化学腐蚀是指金属在电解质中发生的一种化学腐蚀过程,而电化学防腐则是通过电化学方法来保护金属材料。
4)电解池:电解池是用于电解过程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电镀、电解精炼等领域。
三、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的关系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过程是电化学研究的基础。
通过电化学的方法,我们可以控制和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实现能量的转化和化学反应的控制。
例如,电化学电池就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来产生电能的装置。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最为重要和常见的反应之一。
它涉及到物质中的电子转移过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可以同时发生氧化和还原。
与之相伴随的是电化学反应,电化学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涉及电子的转移和电流的流动的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和还原是同时进行的。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则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这一过程中,电子从一个物质转移到另一个物质。
氧化和还原总是同时发生,因为电子不能独立存在。
例如,当铁和氧气发生反应时,铁原子(Fe)失去两个电子,被氧(O2)接受,生成氧化铁(Fe2O3)。
这里,铁原子发生了氧化,而氧气发生了还原。
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
例如,金属的生锈、水的电解、电池的工作原理等都是氧化还原反应的例子。
二、电化学反应电化学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涉及电子的转移和电流的流动的反应。
它是由氧化还原反应导致的。
电化学反应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电解反应和电池反应。
1. 电解反应电解反应是指在电解池中,通过外加电压使化学反应发生。
在电解过程中,正极(阳极)接受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负极(阴极)释放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电解反应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中广泛应用。
例如,电解盐水时,氯离子(Cl-)在阳极上接受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氯气(Cl2),而阳离子(Na+)在阴极上释放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H2)。
2. 电池反应电池反应是指在电化学电池内,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反应。
电池由两个半电池组成,每个半电池都有一个氧化反应和一个还原反应。
半电池之间通过电子流进行电荷平衡。
常见的电池包括干电池、蓄电池和燃料电池等。
干电池是通过将氧化剂和还原剂隔离,以阻止反应直接进行,并通过电子在电路中流动来提供电能。
蓄电池是通过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来存储和释放电能。
燃料电池是通过将燃料和氧气直接反应生成电能。
总结: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反应密切相关,涉及到电子转移和电流的流动。
氧化还原反应是物质中的电子转移过程,分为氧化和还原。
氧化还原反应及电化学基础

2)标准电极电势的测定
将待测的标准电极与标准氢电极组成原电池,在 25ºC下,用检流计确定
电池的正极(+)、负极(–) ,然后用电位计测定电池的电动势E来决定。 IUPAC 规定: E = (+) – (–)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国际理论和应用化学联合会
(由稳定态单质生成1mol化合物的Gibbs自由能变)
对于电极反应:
ClO3-(aq) + 6 H+(aq) + 5e =
1 2
Cl2(g) + 3H2O(l)
查表f G (kJ/mol) - 3.3
0
0 -237.18
该反应的 rG = 3 × (-237.18) - (-3.3) = -708 (kJ/mol)
反应式(1): 2 Fe3+ + Sn2+ = 2 Fe2+ + Sn4+
lg K nE20.622 0.9 06 0.0590 1.075917
K9.1 21200
反应式(2): Fe3+ +
1 2
Sn2+ = Fe2+ +
1 2
Sn4+
lg K nE 0.62010.48 0.05917 0.05917
0 .0 n 5 9 1lg ( (氧 还 化 原 型 型 )) m q (2 5C )
电极反应式一般写为:m 氧化型 + n e = q 还原型
例 写出以下电极反应 的 Nernst 方程式:
O2(g) + 4H+ + 4e = 2H2O(l) = 1.229 (V)
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知识归纳 2015.4.8一、 氧化还原反应失————升————氧—————还——————氧(被氧化) (做还原剂) (所得产物氧化产物)(发生氧化反应)得————降————还—————氧——————还(被还原) (做氧化剂) (所得产物还原产物) (发生还原反应)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氧化剂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还原剂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1、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书写陌生方程式熟记常见的氧化剂及对应的还原产物、还原剂及对应的氧化产物氧化剂 KMnO 4 MnO 2 硝酸、 (H +、NO 3-) 浓硫酸 H 2O 2 O 2Cl 2 Fe 3+ HClO还原产物Mn 2+ NO 2 或NO SO 2 H 2O OH - Cl - Fe 2+ Cl - 还原剂 金属S 2- SO 32- SO 2I - Fe 2+ Br - H 2 C (有机物) H 2O 2氧化产物M n+ S SO 42- I 2 Fe 3+ Br 2 H + CO 2 O 22、建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模型二、电化学(一)原电池1、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① 、据电极材料:较活泼的电极材料——负极;较不活泼的电极材料——正极(一般规律)②、据电极发生的反应:失电子——负极;负——失——氧(氧化反应)得电子——正极;正——得——还(还原反应)③、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电流(外电路),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内电路流向原电池的正极。
④ 、、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2、电极反应式的书写(1)根据总反应或者题目的提示,找出氧化剂、还原剂以及对应的产物(2)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氧化剂+ n e-==还原产物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还原剂—n e-== 氧化产物(3)利用化合价升降守恒推出正确的转移电子数(4)反应式两端添加电解质中存在的离子,使反应式电荷守恒(5)利用元素守恒写出完整的电极反应式(二)、电解池1、电解池阴阳极的判断:① 、据电源的正负极判断: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阴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②、据电极发生的反应:失电子——阳极;阳(极)——失——氧(氧化反应)得电子——阴极;阴(极)——得——还(还原反应)③、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电解池阴极.阴离子流向电解池阳极。
大学无机化学-第七章-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基础-课件

种元素的原子总数各自相等且电荷数相等 ④ 确定两半反应方程式得、失电子数目的最小公倍
数。将两个半反应方程式中各项分别乘以相应的 系数,使得、失电子数目相同。然后,将两者合 并,就得到了配平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有时根据需要可将其改为分子方程式。
3Cl2 (g) + 6OH- = 5Cl- + ClO3- + 3H2O 3Cl2 (g) + 6NaOH = 5NaCl + NaClO3 + 3H2O
无机化学
§7.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例 4 配平方程式
Cr(OH)3 (s) + Br2 (l) + KOH
K2CrO4 + KBr
Cr(OH)3 (s) + Br2 (l)
电极组成:Pt , Cl2(p) | Cl- (a)
电极反应: Cl2 + 2e
2Cl-
无机化学
§7.2 电化学电池
3. 金属-金属难溶盐-阴离子电极
将金属表面涂有其金属难溶盐的固体,然后浸 入与该盐具有相同阴离子的溶液中构成的电极
电极组成:Ag ,AgCl(s)| Cl- (a) 电极反应:AgCl + e Ag + Cl电极组成:Hg ,Hg2Cl2(s)| Cl- (a) 电极反应:Hg2Cl2+2e 2Hg +2Cl-
无机化学
§7.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2-2 半反应法(离子—电子法) 配平原则 (1)反应过程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等于还
原剂失去的电子数 (2)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基础

8
⑷ 离子型化合物中,元素的氧化数等于该 ⑸ 离共子价所型带化的合电物荷中数,,共如用:电N子aC对I。偏向于电负性大 的原子 ,两原子的形式电荷数即为它们的氧化数, 如:HCI。 ⑹ 中性分子中,各元素原子氧化数的代数和为9 零。
S4O62- 4x+(-2)×6=-2 x=2.5 H5IO6 I:+7 ; S2O32- S:+2 例:求MnO4-中Mn的氧化值
2×3
0
+5
Zn+ HNO3
+2
+2
Zn(NO3)2+ NO + H2O
3 ×2
56
配系数
先配变价元素,再用观察法配平其 它元素原子的系数。
15
用氧化数表示氧化还原的状态 对于离子化合物的氧化还原反应来说,电 子是完全失去或完全得到的。但是,对于共价化 合物来说,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电子的偏移, 但还没有完全的失去或得到,因此用氧化数来表 示就更为合理。
16
例如:
H2+Cl2=2HCl 这个反应的生成物是共价化合物,氢原子的电子 没有完全失去,氯原子也没有完全得到电子,只是形成 的电子对偏离氢,偏向氯罢了。用氧化数的升降来表示 就是氯从0到-1,氢从0到+1。这样,氧化数的升高就是 氧化,氧化数的降低就是还原。在氧化还原反应里,一 种元素氧化数升高的数值总是跟另一种元素氧化数降低 的数值相等的。
11
一、氧化值的定义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引起某些原子的价 电子层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这些原子的带电状 态。为了描述原子带电状态的改变,表明元素被氧化 的程度,提出了氧化态的概念。表示元素氧化态的的 数值称为元素的氧化值,又称氧化数。
无机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及电化学基础

6-3 电池电动势和电极电势
第二十七页,共69页。
6-3 电池电动势和电极电势
E 甘汞参比电极
构成: 由Hg/Hg2Cl2/KCl溶液组成;
2) 电极反响: H 2 C 2 g (s )l 2 e 2 H (l) g 2 C (a l)q 3) 电极电势:
-3,
; E 0.280V
电极符号:Pt2, H H2︱H2 +e(c ) H2PtC , C2l2l (p2 )︱eC l- (2c)Cl
“︱〞表示气体与溶液之间的界面,即气液界面
(p) 表示压力;
第十四页,共69页。
6-2 原电池
2 电极的类型和电池符号:
C 离子电极 组成:由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氧化态的两种离子的溶液; 例:Fe3+/Fe2+电极
第十九页,共69页。
6-2 原电池
2.2 电池符号:
负极: 离子电极
电池反响:
电M 池符号4 : 8 n H O 5 F 2 e M 2 5 F n 3 4 e H 2 O
(-) Pt︱Fe2+ (c1), Fe3+(c2)‖MnO4+ (c3), H+(c4),Mn2+(c5)︱Pt (+)
和绿色Cr2(SO4)3,配平反响方程;
氧化数确定:
反响物: K2Cr2O7 [+6] FeSO4
[+2]
A
生成物: Cr2(SO4)3 [+3] Fe2(SO4)3 [+3]
每个Cr原子变化数=3
B
每个Fe原子变化数=1
C 总氧化数降低(2x3)x1
D
C 2 O 4 2 r 2 3 F 2 1 e H 4 2 C 3 2 r 3 F 3 7 e H 2 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4) 碱金属的氧化值一般为+1, 如: K2O、Na2O等。 碱土金属的氧化值一般为+2,如: MgO、CaO等。 (5)多原子分子,各元素的氧化值的代数和为 0 。 (6) 多原子离子,各元素的氧化值代数和 = 离子电荷数。 $(7)在结构确定的共价化合物中,将共用电子对划给电负性更 大的元素后, 原子净得或净失的电荷数就是该原子的氧化数。
16
四、氧化还原电对 氧化还原反应是由还原剂被氧化和氧化剂被还 原两个半反应所组成的。 例:Zn+ Cu2+=Zn2+ +Cu 是由半反应Zn =Zn2++2e- 和 Cu2++ 2e-=Cu所组成。 在半反应中,同一元素的两个不同氧化数的物种 组成了电对,其中,氧化数较大的物种称为氧化 型,氧化数较小的物种称为还原型。 通常电对表示成 :氧化型 / 还原型。 Cu2+/Cu Zn2+/Zn
+3 -2 +5 +5 +6 +2
[(+2)*2+(+8)*3]*3 3As2S3+28 HNO3=6H3AsO4+9H2SO4+28NO (-3)*28 +4H2O
19
2、离子-电子法
配平原则
(1)电荷守恒:得失电子数相等。
(2)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总数相等。
配平步骤
(1)用离子式写出主要反应物和产物(气体、 纯液体、固体和弱电解质则写分子式)。 (2)将反应分解为两个半反应式,并配平两 个半反应的电荷数和原子数。
分子式 CH4 CH3Cl CH2Cl2 CHCl3 CCl4 碳的 化合价 4 4 4 4 4 碳的 氧化数 -4 -2 0 +2 +4 在离子型化合物中通常是一致的。
13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从氧化数的概念出发: 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在反应 前后氧化数发生了变化的一类反应。 氧化数升高的过程—氧化; 氧化数降低的过程—还原。
34
(1)4MnSO4 + 10NaBiO3 + 14H2SO4 =4NaMnO4 + 5Bi2(SO4)3 + 3Na2SO4 + 14H2O (2)NaBiO3 Bi2(SO4)3 (3)2Mn2++ 5NaBiO3 + 14H+ = 2 MnO4-+ 5Bi3+ + 5Na+ + 7H2O (4)Cl2
41
电池可以用符号来表示 如铜锌原电池
Zn(s)+ Cu2+(aq)= Zn2+(aq)+ Cu(s) (一)Zn∣ZnSO4(c1) ‖ CuSO4(c2)∣Cu(+) 把负极(一)写在左边,正极(+)写在右边。其中“∣”表 示金属和溶液两相之间的接触界面,“‖”表示盐桥。必要时溶 液的浓度也应注明。若溶液中含有两种离子参与电极反应,可 用“,”把它们分开,并加上惰性电极;若溶液含有气体,则 应注明压力及其惰性电极,并用“∣”将惰性电极和气体隔开 。
4
在另一些反应中,如: C + O2= CO2 在反应过程中并没有明显的电子得失,仅 仅是生成的共价键中共用电子对有偏移。再用 电子得失来判断显得牵强。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引进一个新概念——
氧化数 定义: 氧化数是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荷电数,这个 荷电数可由假设把每个键中的电子指定给电负 性更大的元素而求得。
11
氧化数与化合价的区别 2、它们所用的数字范围不同。化合价取 整数,一般正价不会超过+8,负价一般不 会小于-4,但氧化数可以取整数、分数和 零。
例如:O2-,O3-分子型离子中,氧元素的 氧化数分别为:-1/2, -1/3
12
从结构上讲,化合价是指生成的共价单键 的数目。在有机化合物中碳通常显四价就是指 这一层意思。
氧化还原反应及 电化学基础
1
初赛要求: 电化学。氧化态。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 和反应的书写与配平。原电池。电极符 号、电极反应、原电池符号、原电池反 应。标准电极电势。用标准电极电势判 断反应的方向及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强弱。 电解池的电极符号与电极反应。电解与 电镀。电化学腐蚀。常见化学电源。pH、 络合剂、沉淀剂对氧化还原反应影响的 定性说明。
42
电池可以用符号来表示 如铜锌原电池 Zn(s)+ Cu2+(aq)= Zn2+(aq)+ Cu(s) (一)Zn∣ZnSO4(c1) ‖ CuSO4(c2)∣Cu(+) 把负极(一)写在左边,正极(+)写在右边。其中“∣”表 示金属和溶液两相之间的接触界面,“‖”表示盐桥。必要时溶 液的浓度也应注明。若溶液中含有两种离子参与电极反应,可 用“,”把它们分开,并加上惰性电极;若溶液含有气体,则 应注明压力及其惰性电极,并用“∣”将惰性电极和气体隔开 。 2+ + 3+ 2+
2
决赛要求: Nernst方程有关计算。原电池电动势 的计算。pH值对原电池的电动势、电 极电势、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影响。 沉淀剂、络合剂对氧化还原反应方向 的影响。
3
一、氧化数与化合价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是否发生电 子得失 Zn + Cu2+ = Zn2+ + Cu 在这个反应中发生了电子得失,所以是 氧化还原反应。 失电子过程——氧化 得电子过程——还原
9
Hale Waihona Puke 练习: 指出下列化合物各元素的氧化数: PbCl2,PbO2,K2O2,NaH,CHCl3,K2Cr2O7
10
氧化数与化合价的区别 1、它们含义不同。化合价表示原子间的 一种力,反映出形成化学键的能力,而氧 化数是人们根据电化学实验规定的。
例如:一个氢原子只能和一个其他原子结 合,化合价为1,而一个氧原子可以与2个 其他原子相结合,化合价则为2
氧化型/还原型 氧化型/还原型
17
说明:⑴电对不需配平 ⑵氧化型或还原型物质必须是能稳定存在的。
MnO4-/MnO2(√) MnO4-/Mn4+(×)
氧化还原反应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电对构成:
还原型(1)+氧化型(2)= 氧化型(1)+ 还原型(2)
请思考:电对与电极有什么不同?
18
五、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氧化数法
23
例: 配平酸性溶液中的反应: KMnO4 + K2SO3 →K2SO4 + MnSO4 具体配平步骤如下: (4)根据两个半反应得失电子的最小公倍数,将两个 半反应分别乘以相应的系数后,消去电子,得到配平的 离子方程式。①式×2加②式×5得: 2MnO4- + 16H++ 10e- = 2Mn2+ + 8H2O +) 5SO32- + 5H2O = 5SO42-+ 10H+ + 10e- 2MnO4- + 5SO32- + 6H+ = 2Mn2+ + 5SO42- + 3H2O
×3
2Cr(OH)4-+2OH-+ 3ClO= 2CrO42-+5H2O+ 3Cl-和H O 碱性介质:H和O之间的平衡只能用OH 2 来调整,不能出现H+ 。
25
26
练习:
27
练习:
28
练习:
29
练习:
30
练习:
31
练习:
32
练习:
CrO2-+ Cl2+ OH- → CrO42-+ ClMnO2+H2O2→MnO42-(碱性条件)
14
三、氧化剂与还原剂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数升高的物质 叫还原剂;氧化数降低的物质叫氧化剂。
+1 +2
NaClO + 2FeSO4 + H2SO4 = (氧化剂)(还原剂)
--1 +3
NaCl + Fe2(SO4)3 + H2O (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15
自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值的升和降都发生在同一个 化合物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2KCIO3=2KCI+3O2↑ 歧化反应:同一物质中,处于同一氧化态的同一元 素(三同),其氧化值发生相反变化的自氧化还原 反应。 CI2+H2O=HCIO+HCI 4KCIO3=3KCIO4+KCI
Cu2O+NO3-+H+→Cu2++NO+H2O ClO-+Cr(OH)4-→Cl-+CrO42-
33
练习:
已知硫酸锰(MnSO4)和铋酸钠(NaBiO3,难电离)两种 盐溶液在硫酸介质中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高锰酸 钠、硫酸铋和硫酸钠。 (1)请写出并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此反应的氧化剂是 ,它的还原产物 是 。 (3)此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可表示 为: 。 (4)若该反应所用的硫酸锰改为氯化锰,当它跟过量的 铋酸钠反应时,除有上述产物生成外,其它的生成物还 有 。
37
38
电极反应 负极(Zn):Zn=Zn2+ + 2е- , 氧化反应 正极(Cu): Cu2++2е- = Cu ,还原反应 电池反应: Cu2++Zn=Zn2++Cu 盐桥的作用:整个反应发生后,Zn半电池溶液 中,由于Zn2+增加,正电荷过剩;Cu半电池中, Cu2+减小,SO42-相对增加,负电荷过剩。 盐桥的主要成分是KCI饱和溶液,其作用 就是消除两个半电池中由于电极反应发生的非 电中性现象。
5
例:
NaCl中,∵χCl > χNa
NH3中, ∵ χN>χH
∴ Na为正,Cl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