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生物热点难点演练:专题10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

合集下载

2014届高考生物(第01期)名校试题解析分项汇编 专题10 人体稳态及调节(含解析)

2014届高考生物(第01期)名校试题解析分项汇编 专题10 人体稳态及调节(含解析)

2014届高考生物(第01期)名校试题解析分项汇编专题10 人体稳态及调节(含解析)一、选择题1. (2014届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高三开学摸底)下列各组分泌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的是A. 唾液腺、垂体、肠腺B.肾上腺、甲状腺、胰岛C. 睾丸、汗腺、皮脂腺D.卵巢、胃腺、肝脏2.(2014届广东省“十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阻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受影响最小的激素是A.抗利尿激素B.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D.性激素3.(2014届山东省山师附中高三第一次模拟)下列不属于下丘脑功能的是( )A.具有体温调节中枢,可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B.能产生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激素等多种激素C.能传导兴奋,并能控制生物节律D.具有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的变化4.(2014届广东省广州市执信、广雅、六中高三9月三校联考)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B.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血红蛋白属于内环境成分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然后作用于靶细胞D.内环境中Na+不足,不利于动作电位的产生5.(2014届广东省广州市广铁一中高三8月第一次测试)下丘脑在人体稳态调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列说法与其功能相符的是()①体温调节中枢②分泌抗利尿激素③人体渴觉中枢④血糖调节中枢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6.(2014届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4届新高三素质测试)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仅由血浆、组织液、淋巴这三种细胞外液构成B.内环境的稳态是指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维持相对稳定C.只要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正常,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就可以保持稳态D.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_7. (2014届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高三第一次月考)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物质B.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C.人在剧烈运动时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的pH值仍能维持稳定D.内环境中的血浆、淋巴、组织液等的成分稳定时机体就达到稳态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014年高考生物(第03期)名校试题解析分项汇编 专题10 人体稳态及调节(含解析)

2014年高考生物(第03期)名校试题解析分项汇编 专题10 人体稳态及调节(含解析)

2014年高考生物(第03期)名校试题解析分项汇编专题10 人体稳态及调节(含解析)一、选择题1.(2014届四川绵阳南山中学高三12月月考生物卷)人体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血浆、组织液、淋巴等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了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B.H2CO3/Na2CO3缓冲对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C.激素是通过体液定向传输到靶细胞或靶器官的信息分子D.人体免疫过程不存在反馈调节机制2.(2014届陕西宝鸡中学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卷)下图表示一些概念间的相互关系。

下列与a、b、c、d、e依次相对应的一组概念是()A.免疫、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B.染色体、DNA、蛋白质、基因、脱氧核苷酸C.体液、细胞外液、细胞内液、血浆、红细胞D.细胞代谢、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光反应、水的光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可知,a除了包括b、c外,还有别的成分,故AC均错;基因是由脱氧核苷酸组成,故3.(2014届山东济南一中高三上期期中质量检测生物卷)下列哪项叙述适于描述稳态的生理意义()A.使体温维持相对稳定B.使体液的PH值维持相对稳定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维持相对平衡D.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4.(2014届山东济南一中高三上期期中质量检测生物卷)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依次是:()A.血浆、体液和体液 B.血液、体液和淋巴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D.血液、细胞外液和体液5.(2014届山东济南一中高三上期期中质量检测生物卷)下列哪项不是由人体内环境成分明显变化引起的病症()A.浮肿 B.手足抽搐 C.贫血 D.尿毒症6.(2014届河北唐山开滦二中高三上期期中考试生物卷)某中年男子血液化验单中的部分数据: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男子可能患有糖尿病,可口用胰岛素制剂进行治疗B.该男子可能患有地方性甲状腺肿,细胞代谢速率偏低C.该男子可能患有高血脂,不宜多吃油腻食物,可多吃糖类食物D.该男子血浆的生化指标应保持恒定不变,否则将引起代谢紊乱7.(2014届辽宁抚顺六校联合体高三上期期中考试生物卷)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有人不幸被长时间困在恶劣的环境中,缺少水分和食物。

2014届高考生物二轮提优导学案:专题六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二讲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

2014届高考生物二轮提优导学案:专题六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二讲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

第二讲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能力呈现【考情分析】【备考策略】1. 应注意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要从分子水平、器官水平、生态系统水平上进行联系综合,来分析稳态调节的机制。

2. 结合社会和生活中与人体营养、健康与疾病防治问题有关的材料信息,以调节机制为出发点,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调节的生理过程。

1. (2013·南京、盐城二模) 人体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共同构成了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②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③激素是通过体液定向传输至靶细胞或靶器官的信息分子④人体的免疫过程不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A. ①B. ④C. ①③D. ②④2. (2013·南通一模)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增加B. 与淋巴相比,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较高C. 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可在内环境中被分解D. 人体非特异性免疫不参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3. (2013·苏州一模)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内环境中含有CO、尿素、性激素和胰蛋白酶等成分2B. 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一定会引起过敏反应C. 组织液渗回血浆或渗入淋巴受阻将导致组织水肿D. 腹泻引起体液中水、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大量丢失4. (2013·无锡一模)穿不合脚的鞋子走路,脚上可能磨出水泡。

水泡中的淡黄色液体主要是( )A. 组织液B. 淋巴C. 血浆D. 细胞液5. (2013·镇江一模)某同学在参加远足活动的过程中,感觉浑身酸痛,并伴随着大量出汗。

此时( )A. 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B. 内环境pH失衡,乳酸含量升高C. 虽然代谢产物大量产生但仍然保持内环境稳定D. 肌糖原水解为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课堂评价1. (2013·无锡一模)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B. 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一段时间内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C. 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D. 血液中CO含量上升,刺激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22. (2013·镇江一模)CAV16病毒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和其他并发症。

专题十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C)·最新3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专项突破训练

专题十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C)·最新3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专项突破训练

动 物 对 这 种 细 菌 具 有 了 免 疫 能 力 . 则 这 两 种 物 质 中 ( ).
图 ,其 中 ① ~ ⑦ 表 示 免 疫 细 胞 ,⑧ 和 ⑨ 表 示 免 疫 分 子 .
A.甲 是 抗 体 ,乙 是 抗 原
B.甲 是 抗 体 ,乙 是 淋 巴 因 子
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 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
(2)当体内有炎症时会出现 发 热 现 象,这 有 利 于 吞 噬 细 胞 和
表示 和 .
抗菌物质等转 移 炎 症 区,抵 御 病 原 体 的 攻 击,此 过 程 属
(5)接种疫苗后,若有相应病 原 体 再 次 入 侵 人 体,则 人 体 会 迅
于 免疫.人体注射 乙 型 流 感 疫 苗 后,通 过 体 液
A.若饮食过咸,则 Y 中渗透压会升高
.
B.X 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 Z进入 Y
(3)一 种 病 毒 含 有 (填 “1 种 ”或 “2 种 ”)核 酸 .
C.肌细 胞 的 代 谢 产 物 可 能 导 致 X 的
图8
(4)灭 活 的 仙 台 病 毒 在 动 物 细 胞 工 程 中 可 用 于 诱 导
问题.
B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 物 质 甲 的 作 用 下,可 增 殖、分 化 为
(1)人 体 免 疫 器 官 主 要 包 括 (至 少 答 出 两 个 ).
效应 B 细胞;②给 动 物 注 射 从 某 种 细 菌 获 得 的 物 质 乙 后,此
下图是人体防御外界病原体侵染的三道免疫防线的示意
D������ 细胞外液 Na+ 浓度是内液的12倍
B.小鼠 T 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 C.小鼠 B 细胞和小鼠 T 细胞有相同抗原
7������ (2010������ 海 南 卷 ������8,2 分 )可 被 人 体 免 疫 系 统 直 接 识 别 的 是 ( ).

专题5 微专题10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免疫

专题5  微专题10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免疫

(3)内环境维持稳态的基本途径 ①组织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然后经内环境间接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 交换。 ②与物质交换相关的器官有皮肤,系统有呼吸、循环、消化、泌尿四大系统。 ③参与调节的系统有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
2.免疫调节 (1)免疫细胞的三个“唯一” ①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浆细胞。 ②唯一不能识别抗原的免疫细胞:浆细胞。 ③唯一能识别抗原但没有特异性的免疫细胞:吞噬细胞。 (2)吞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但不属于淋巴细胞。 (3)吞噬细胞参与的免疫过程: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参与特异性免疫(既 参与体液免疫,也参与细胞免疫)。 (4)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
分泌抗体
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 应
识别抗原,增殖分化成相应 的效应细胞
8.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和联系
免疫类型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作用对象 游离于体液中的抗原
靶细胞
免疫细胞
主要是B细胞
主要是T细胞式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 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知识 整合
ZHISHI ZHENGHE
1.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比较
项目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存在 部位
成分 来源
①从消化道吸收而来; ②从组织液中回渗而 来;③淋巴在左右锁骨 下静脉汇入
①血浆透过毛细血管 壁进入;②组织细胞代 谢产物透过细胞膜进 入
组织液渗入 毛细淋巴管 形成
三者之间转 化关系
2.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12345
核心考点
免疫调节
核心考点突破
1.关注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及有关的4点提醒
(1)免疫细胞的三个“唯一” ①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浆细胞。②唯一不能识别抗原的免疫细胞:浆细胞。③唯 一能识别抗原但没有特异性的免疫细胞:吞噬细胞。 (2)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两种细胞在受到刺激后分别增殖、分 化为相应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吞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但不属于淋巴细胞。 (3)吞噬细胞和T细胞参与的免疫过程: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参与特异性 免疫(既参与体液免疫,也参与细胞免疫);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也参与细胞免疫。 (4)浆细胞的3大产生途径:①吞噬细胞(抗原)→T细胞→淋巴因子→B细胞→浆细胞。 ②抗原→B细胞→浆细胞。③抗原→记忆B细胞→浆细胞。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专题十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复习指导课件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专题十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复习指导课件
• (4)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属于内环境,但 于内环境。请注意,血浆蛋白属于内环境成分,而血红蛋 内蛋白质,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 (1)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 标• 最接(近2×)给的健是康O2实浓验度兔( 静脉) 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细胞内液Na+的增加 胞外液Na-的增加
加,B项正确;曲线d表示饮用1 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的变化 误;饮用大量清水后下丘脑合成和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
• 3.(2017·全国卷Ⅱ)将室温(25℃)饲养的某种体温为 乳动物(动物甲)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放入41℃环境中1h(实 一组仍置于室温环境中(对照组)。期间连续观察并记录这 相关行为。如果:实验初期,实验组动物的静卧行为明显 虑不安行为明显增加,回答下列问题:
• 1.理清内环境及稳态机制(填图)
• 2.与内环境及其物质组成成分相关的4个错混点
• (1)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如血红蛋白、核酸、呼质不属内环境成分。
• (2)内环境是指组织液、血浆、淋巴、脑脊液等细胞 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的组分。
•苷酸、(葡3)三萄类糖内等环;境②物大质分:子①物小质分——子血物浆质蛋—白—C、O抗2、体O等2、;氨③ —淋巴因子、激素、神经递质等。


(3)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 质等(
• (4)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 )
• (5)人体血浆中含有浆细胞分泌的蛋√ 白质( )
• (6)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
题型1 内环境的组成与稳态
• 如图为人体肝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
毛细血管壁,②③④⑤分别表示不同部位的液体。相关叙

201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五第1讲人体的稳态和免疫

201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五第1讲人体的稳态和免疫

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讲人体的稳态和免疫直击考纲1.稳态的生理意义(B)。

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B)。

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A)。

4.血糖调节(B)。

5.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B)。

6.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A)。

1.判断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1)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而糖原不会出现在其中(2011·江苏,9B和2013·海南,17B)(√)(2)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和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都发生在内环境中(2012·海南,12B和2011·江苏,9A)(×)(3)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2011·江苏,9D和2010·安徽,5D)(×)(4)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其最终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若淋巴管阻塞会引起下肢水肿(2012·江苏,3A和2013·海南,20CD)(×)(5)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2010·海南,10B)(√)(6)人在剧烈运动时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2011·四川,3B)(×)(7)寒冷时出现寒颤和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增加,都是内环境稳态失调的表现(2010·江苏,9AD)(×)(8)如图2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则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三者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2012·上海,23BD)(×)2.判断下列关于血糖调节的叙述(1)空腹时,血糖的来源是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2013·新课标全国Ⅱ,30(1))(√)(2)血糖浓度升高时,葡萄糖进入肝细胞后可合成肝糖原,多余的葡萄糖还可以转化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以储存能量(2012·山东,24改编)(×)(3)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可识别胰淀粉酶、促甲状腺激素和神经递质等物质,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可与肝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调节糖代谢过程(2013·江苏,30和2012·山东,24改编)(×)(4)胰岛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而胰高血糖素可为靶细胞提供能量(2012·海南,14AC)(×)3.判断下列关于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叙述(1)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能调节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还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调节动物体水盐平衡(2011·海南,7ABC)(√)(2)科考队员登上南极后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有机体耗氧量降低、皮肤血管收缩、下丘脑兴奋性增强、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2008·山东,3改编)(×)(3)人在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寒颤。

最新专题十人体的稳态和免疫

最新专题十人体的稳态和免疫

专题十人体的稳态和免疫专题十人体的稳态和免疫要点热点探究►探究点一外界环境、内环境及细胞内液间的关系内环境是联系外界环境与细胞内液的桥梁,通过这个桥梁,细胞可从外界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及O2,并向外界环境中排出CO2及其他废物,其过程图解如下:图3-10-1例1 [2011·江苏卷]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尿素、神经递质等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点评】利用此题再注意以下考点:内环境的主要成分有哪些?外界环境、内环境及细胞内液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此部分注意以下易错易混点:①血浆≠血液:“血浆”应属内环境,但“血液”不能全看作内环境,因血液中含各种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等),即内环境不包括“细胞”及细胞内物质,如血红蛋白即为红细胞内的物质,不属内环境成分。

②“外界环境”不仅包括机体所处的“外界”,那些与外界直接相通的腔(如消化道、呼吸道、膀胱)尽管位于机体内部但也应看作外界环境而不能视作内环境,如饮牛奶不应视作牛奶进入内环境。

►探究点二水和无机盐的平衡1.水的平衡2.无机盐的平衡(1)Na+、K+平衡(2)尿液中Na+、K+的排出特点Na+:多吃多排、少吃少排、________K+:多吃多排、少吃少排、________(3)意义①Na+可维持________的渗透压;缺Na+导致机体的________,并出现________、________、四肢发冷等症状。

②K+对维持________起决定作用,同时还维持__________,保持心肌正常兴奋性。

例 2 [2011·北京卷] 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

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

其原理是( ) A.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B. 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D. 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点评】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注意以下易错易混点:1.水和无机盐平衡的比较2.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组织水肿是在不同条件下,组织液浓度升高或血浆、细胞内液浓度下降,使血浆、细胞内液中的水渗透到组织液引起水肿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0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1.稳态的生理意义(Ⅱ)。

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Ⅱ)。

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5.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Ⅰ)。

一、内环境及其稳态1.内环境成分辨析(1)内环境成分: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物质,主要包括四类:①基本成分:水、无机盐、血浆中的血浆蛋白;②营养成分:小肠吸收的需要在血浆和淋巴中运输的物质,如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维生素等;③调节成分:细胞合成的分泌物质,如抗体、淋巴因子、激素、递质等;④代谢废物:细胞的代谢产物,如CO2、水分、尿素等。

(2)非内环境成分①存在于细胞内(不分泌出细胞)的物质不属内环境成分,如血红蛋白、胞内酶、膜上的载体等。

②存在于与人体外界环境相通的腔中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成分,如呼吸道、消化道、尿道、生殖道中的物质以及泪液、汗液等。

2.内环境稳态的内容及变动原因3.内环境稳态的实质及意义(1)实质:指内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及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等)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是“动态平衡”过程。

(2)意义①血糖和氧水平正常——保证机体正常的能量供应。

②体温、pH相对恒定——酶活性正常,细胞正常代谢。

③渗透压相对稳定——细胞维持正常的形态和功能。

即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规律总结】内环境理化性质的改变引起的常见疾病分析二、血糖、体温与水盐调节1.血糖调节(填补下图)(1)血糖调节中既有体液调节,又存在神经调节。

(2)引起胰岛素分泌的因素有血糖含量升高、有关神经兴奋及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3)调节血糖的激素有多种,但降血糖激素只有一种——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均为升血糖激素。

(4)参加血糖调节的器官有多种,如肝、肾、胰、肠等。

(5)糖尿病①病因: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

②血糖:大于160~180mg/dL 。

③症状:多食、多饮、多尿、消瘦(三多一少)。

④检测:糖尿病病人的尿液+斐林试剂(或班氏试剂)――→水浴加热砖红色沉淀。

2.体温调节(1)调节过程(以环境温度改变为例)(2)注意问题①寒冷条件下体温调节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而炎热环境下只有神经调节。

②寒冷环境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是神经—体液调节模式,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则是神经调节模式。

③体温调节感受的刺激是温度的变化,冷觉与温觉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层,而体温调节的中枢是下丘脑。

3.水盐平衡及调节(1)平衡本质:吸收量等于排出量。

(2)调节过程(3)注意问题①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是下丘脑,产生渴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

②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肾脏来完成的。

③调节水平衡的激素主要是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并由垂体后叶释放。

三、免疫调节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1)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缺乏T细胞几乎无特异性免疫。

(2)抗原侵入机体后,首先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当抗原一旦侵入宿主细胞内,则通过细胞免疫发挥作用。

(3)记忆细胞是发生二次免疫反应的基础,二次免疫反应与初次免疫反应相比,具有反应更快、更强烈、抗体产生量更大的特点。

特别提醒(1)在特异性免疫中,对抗原有特异性作用的细胞或物质是: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和抗体。

(2)吞噬细胞一般不吞噬正常的机体细胞,这说明它有识别作用,但它的识别作用没有特异性,吞噬细胞对所有异物都识别。

(3)浆细胞是由B细胞或记忆细胞分化来的,其分泌的抗体能特异性地识别抗原,但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2.免疫失调症及发病机理(1)过敏反应: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细胞释放组织胺而引起。

例如消化道、呼吸道过敏反应、皮肤过敏反应等。

(2)自身免疫病:抗原结构与正常细胞物质表面结构相似,抗体消灭抗原时,也消灭正常细胞。

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3)艾滋病的发病机理:艾滋病是由HIV引起的,这种病毒能特异性侵入T细胞,并在T 细胞内繁殖,导致T细胞大量死亡,最终使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3.免疫学的应用(1)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①免疫预防:患病前的预防,即把疫苗接种到人体内,使人产生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增强了人的免疫力。

通过预防接种,人们能够积极地预防多种传染病,但不能预防所有传染病。

②免疫治疗:患病后的治疗。

即在人体患病条件下,通过输入抗体、胸腺素、淋巴因子等调整人的免疫功能,使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增强,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器官移植: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器官供者与受者的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HLA)是否一致或相近。

考点1、内环境及其稳态的综合分析【例1】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①②③中温度、渗透压及pH的相对稳定B.③中的水都来自②C.④中的呼吸作用最终产物既可能影响内环境稳态,又可能参与体液调节D.②中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例2】(2013·山东理综,24)长跑比赛中,运动员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发生了改变。

(1)机体产热大量增加,通过神经调节,引起皮肤________和汗腺分泌增强,导致散热加快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这一调节过程的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

(2)机体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刺激渗透压感受器,引起垂体释放________________,继而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

(3)机体血糖大量消耗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此时骨骼肌细胞的直接供能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肾上腺髓质分泌的________增加,使血糖快速补充。

(4)比赛结束后,运动员可适量补充水分以消除由于________中渗透压升高引起的渴感,还可通过积极放松的方式缓解因肌肉细胞中________积累过多造成的肌肉酸痛。

【解析】(1)机体产热增加时,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皮肤的毛细血管,使毛细血【变式探究2】下图为人体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的部位B.寒冷刺激时,a、b、c、d、e激素的分泌均增加C.下丘脑中具有渗透压感受器,还能合成分泌a、e激素D.图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肾上腺、骨骼肌均为效应器【解析】由于人的各种感觉的形成部位都在大脑皮层,所以A错;分析图形可知a、b、c、d、e分别【例3】(2013·上海卷(四))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受到病毒攻击后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据图回答问题。

(1)人体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________组成。

图中表示浆细胞的是细胞________(用图中细胞编号回答)。

(2)图中细胞Ⅰ完成的免疫应答过程有两大方面,既能通过途径③保护人体,又能产生________。

(3)巨噬细胞与被感染细胞相比,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较发达,这是由于巨噬细胞需要________(多选)。

A.表达细胞表面受体B.产生更多的细胞内水解酶C.合成大量ATP D.合成更多蛋白质分泌到胞外(4)图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途径________。

A.①B.②C.③D.④(5)图示①~④的4个途径中,一定会发生膜上受体与细胞外分子相互识别过程的有________。

(6)若人体第二次受到相同病毒攻击,会发生快速免疫应答。

请用箭头(→)、相关文字以及图中相关细胞编号写出快速免疫应答的途径。

【例4】(2013·重庆,4)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过敏(超敏)反应症状,严重者发生休克。

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B.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C.机体初次接触青霉素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解析】过敏反应是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是机体【变式探究3】美国研究人员于2013年3月3日报告说,他们通过抗逆转录病毒疗法首次“功能性治愈”了一名艾滋病病毒的女婴感染者。

所谓“功能性治愈”,指的是感染者体内的艾滋病病毒被完全抑制,机体免疫功能正常,即便不接受治疗,用常规方法也难以在患儿血液中检测出病毒。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女婴出生时携带的艾滋病病毒是其母亲遗传给她的B.对女婴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有效阻止艾滋病病毒感染B细胞C.目前该女婴血液中难以检测出艾滋病病毒,其体内也一定不会有艾滋病病毒的抗体的存在D.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后,机体可发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变式探究4】下列关于免疫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医学上可以采用注射疫苗的方法预防一些传染病B.接种“甲型流感疫苗”能引起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C.注射抗体不能提供相应疾病的长期保护,只能保持短暂的免疫力D.对易感者注射治愈者的血清进行预防的方法属于主动免疫,而且快速有效【例1】下图为某高等动物体内参与信息交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数字代表细胞类型,字母代表血管类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2与细胞3之间通过________结构建立联系,信息在二者之间传递的特点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动物的血浆渗透压升高时,细胞类型________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通过血液的运输到达________部位进行代谢活动的调节。

(3)该动物所处的环境温度较低时,短时间内血管A和血管B明显增多的激素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在图中的血管________中可以检测到甲状腺激素,当其浓度升高后,会作用到细胞类型________,导致其代谢发生改变,该种调节机制为________。

(4)与细胞4相比,细胞1和2还具有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式探究】下图表示下丘脑对某些组织器官生命活动的控制,图中A~C表示三种不同的组织器官,1~8表示相关的组织或细胞,虚线箭头表示下丘脑经由延髓再进一步发出的自主神经,实线箭头表示通过相关激素建立的联系。

据图分析:(1)图中所示的“神经分泌细胞”具有双重功能,为神经和内分泌两大信息之间架起了联系的“桥梁”,其分泌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