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4)教案

合集下载

《服装结构制图》教学与考核大纲(教案)《服装结构制图》同步教学(高教版第二版)

《服装结构制图》教学与考核大纲(教案)《服装结构制图》同步教学(高教版第二版)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服装结构制图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知识点梳理
1. 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概念
- 服装结构制图的定义
- 服装结构制图的作用和意义
- 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要素
2. 服装结构制图的常用工具
- 尺子、圆规、铅笔、橡皮等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 剪刀、缝纫机等裁剪和缝合工具的使用方法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服装结构制图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核心素养目标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章节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通过学习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学生能够理解并尊重知识产权,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理解和遵守法律法规,提高法治意识。此外,通过团队合作完成设计任务,学生能够增强公共参与意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服装结构制图》教学与考核大纲(教案)《服装结构制图》同步教学(高教版第二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材分析
《服装结构制图》是高教版第二版教材,主要面向高中阶段学生,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本章节内容主要包括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概念、常用工具、基本技巧等,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本章节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服装结构制图教案

服装结构制图教案

服装结构制图教案教案标题:服装结构制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掌握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服装结构制图的实践操作。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服装结构制图的相关教学资料和示范样本。

2.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纸张、铅笔、直尺、曲线尺等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知(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服装结构制图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引发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

步骤二:讲解基本概念和原则(15分钟)1. 教师讲解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概念,如平面图、立体图、剖视图等。

2. 教师介绍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原则,包括比例、对称、平衡等。

步骤三:示范演示(2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件服装的结构制图示范样本,解释每个部分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2. 教师通过示范演示,向学生展示如何绘制服装的平面图、立体图和剖视图。

步骤四:学生练习(30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使用纸张、铅笔等绘图工具进行服装结构制图的练习。

2.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步骤五:展示和分享(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绘制的服装结构制图作品,并分享制图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

步骤六:总结和评价(10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服装款式进行结构制图的练习,提升技巧和创意。

2.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服装结构制图,提高效率和精确度。

教学资源:1. 服装结构制图的教学资料和示范样本。

2. 纸张、铅笔、直尺、曲线尺等绘图工具。

评估方法: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绘图技巧的运用情况。

2. 学生展示的服装结构制图作品的质量和准确度。

教学反思:在教案撰写过程中,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并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资源进行了合理的安排。

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和学生的练习,能够提高学生的绘图技巧和创意思维,培养其对服装结构制图的兴趣和热爱。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教案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教案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学习并掌握服装平面制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能够运用服装结构设计原理进行简单的服装款式设计。

二、教学内容1. 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介绍服装结构设计的重要性和基本概念,包括服装的平面结构、立体结构和平面与立体结构的相互转换。

2. 服装平面制图的基本方法:学习使用直线、曲线等基本线条进行服装平面制图,掌握服装平面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3. 服装立体结构的设计:学习并掌握服装立体结构的设计方法,包括人体的测量、服装的量身定做和立体结构的调整。

4. 服装平面与立体结构的相互转换:学习如何将服装平面结构转换为立体结构,以及如何将立体结构转换为平面结构。

5. 简单服装款式的结构设计与制图:通过实际操作,运用所学的服装结构设计原理和方法,设计并制图出简单的服装款式。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服装平面制图的方法和步骤。

2. 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的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3.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亲自体验和掌握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准备相关的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教材或教辅资料。

2. 工具:准备服装平面制图所需的直尺、曲线板、橡皮擦等工具。

3. 示范服装:准备一些示范的服装款式,以便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学生实际操作的演示和作品展示,评估学生对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3. 设计作品:评估学生设计的服装款式的结构合理性、创意性和实用性,以及制图的准确性。

六、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服装款式图片,引发学生对服装结构设计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与演示:讲解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服装平面制图的方法和步骤。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第四章 结构设计原理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第四章   结构设计原理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第四章结构设计原理一、教学目标教学目的:了解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能对服装效果图的外形轮廓的准确审视。

掌握结构线是服装结构的具体表现,其特征以及相互间的吻合是结构设计的重要表现手法,熟悉结构线的各种画法。

教学要求:1.能准确审视服装效果图,掌握服装各部位的吻合、各部件的组合关系。

2.明确结构线是服装结构的具体表现,掌握结构线在结构制图中的正确使用。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服装效果图的审视与结构分解一、服装效果图的外形轮廓审视:服装设计效果图也有人称为服装画,是设计者对服装造型款式的具体形象的表达,是设计者的创造构思语言,是作为结构设计的主要依据。

效果图的伸视包括对效果图的类别、(工艺型、具实型、夸张型、艺术型)款式的功能属性、(实用型、表演型、广告服装)平视与透视结构、(外部造型、部件之间相连、穿脱形式、各部位舒适量)结构的可分解性、(重点)材料性质与组成、(面、里、辅料的种类、纹样、色彩、毛向、布纹、可烫性、可缝性))工艺处理形式(装饰线、开口、开衩、辑明线及各种材料的组合)等内容。

(一)结构的可分解性:效果图所显示的服装能够通过立体构成和平面构成的方式,图解成基本衣片的特征称结构的可分解性。

设计合理的服装都具有良好的可分解性,如果服装某部位不能图解成衣片,则称该部位不可分解。

审视服装效果图时,应注意分析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服装外形轮廓:即服装结构必须适合人体穿着需要,不能阻碍人体活动规律。

其服装是紧身型还是宽松型的。

常需特别注意的部位有领口、下摆、袖口、腰围等部位,要分析其大小能否通过人体头部、肩部、臀部等部位,如不能则需观察该部位附近是否有开口、折裥、装松紧带等工艺形式,这些工艺形式所提供的宽松量加上原来部位的大小能否使穿脱方便和美观。

2.分析衣缝线条的结构性:款式造型图分解成平面的结构图后衣片相关的部位结构图之间是否存在着重叠部分,即使两者分离的结构形式(如省道、分割线)使两者在重叠部分消失的同时仍能保持衣片形状的完整性。

服装设计结构制图教案中班

服装设计结构制图教案中班

服装设计结构制图教案中班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服装设计结构制图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服装设计结构制图的基本技能和方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服装设计结构制图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基本技能和方法;难点,如何将设计理念转化为结构制图。

三、教学内容。

1.服装设计结构制图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1)服装设计结构制图的定义;(2)服装设计结构制图的基本原理。

2.服装设计结构制图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1)服装设计结构制图的基本工具和材料;(2)服装设计结构制图的基本技能;(3)服装设计结构制图的基本方法。

3.实例分析。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款式的服装设计结构制图。

四、教学过程。

1.引入。

通过展示一些经典的服装设计结构制图作品,引导学生对服装设计结构制图产生兴趣。

2.讲解。

(1)讲解服装设计结构制图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讲解服装设计结构制图的基本技能和方法;(3)通过实例分析,讲解不同款式的服装设计结构制图。

3.实践操作。

让学生动手操作,练习服装设计结构制图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4.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服装设计结构制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基本的技能和方法。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创造力。

六、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和练习。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服装设计结构制图的兴趣较高,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下节课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更细致的指导和讲解。

八、教学反馈。

收集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九、教学资源准备。

准备好相关的教学资料和实例作品,以及学生实践操作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十、教学效果评估。

通过学生的作业和实践操作情况,评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4.4服装的放缝和排料(教案)《服装结构制图》同步教学(高教版第二版)

4.4服装的放缝和排料(教案)《服装结构制图》同步教学(高教版第二版)

4.4服装的放缝和排料(教案)《服装结构制图》同步教学(高教版第二版)一、教学内容《服装结构制图》同步教学(高教版第二版)第4章第4节服装的放缝和排料二、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培养学生对我国服装行业的热爱和认同,增强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自信。

科学精神: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和细致的操作能力,提高对服装制作工艺的认知和理解。

法治意识:引导学生遵守行业规范,尊重知识产权,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公共参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在公共场合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服装的放缝和排料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

难点:如何根据不同的面料和款式灵活运用放缝和排料的方法。

解决办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展示和操作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放缝和排料的基本原理。

2. 利用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不同面料和款式的特点,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放缝和排料方法。

3. 加强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会和巩固放缝和排料的操作技巧。

4. 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共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四、教学资源软硬件资源:服装CAD软件、剪刀、尺子、面料样品课程平台:多媒体教学系统信息化资源:网络教学视频、服装设计案例库教学手段:实物展示、操作演示、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五、教学流程(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学生预习: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服装的放缝和排料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服装的放缝和排料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服装的放缝和排料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服装的放缝和排料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服装的放缝和排料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激发兴趣: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服装的放缝和排料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服装结构制图相关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服装结构制图教案

服装结构制图教案

教案本学校:xxxxxx 年级:二年级专业:服装设计与工艺科目:制图姓名:xxxx 时间:2018年9 月下期课时教案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介绍裙长的,裙子的结构,裙子的造型概念以图示直观讲述。

二.新授内容:1. 裙子的长度2. 裙子的结构裙相 长应 在位人置 体图 的示3、裙子的造型三、总结: 裙子是日常生活中穿着很普遍的女性下装款式, 分广阔。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要掌握裙子的设计要点, 四、作业布置:绘制裙长与人体相应的位置图。

其变化灵活, 理解裙子的长设计潜力和空间十结构、 造型概课时教案周次()星期()第()节本期总第()课时年月日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按照裙子的松紧度分类,可以分为宽松的和紧身的两大类。

那么在设计裙子纸样的时候会考虑裙子的松量问题。

比如:裙子腰部的松量,裙子臀部的松量等等。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关于裙子与机体松量的问题。

二、新授内容裙子的基本构成、裙子各部位的机体松量要求。

三、内容实施1.裙子的基本构成2、裙子各部位的机体松量要求四、小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所以,想要学好裙子的纸样设计必须对裙子这个服装种类深入了解。

了解它的分类、它的构成,它与人体相关部位的关系。

这样才能在裙子纸样设计中有理可依,有据可考。

五、作业布置做到熟记裙子的构成和裙子的机体性松量要求。

课时教案周次()星期()第()节本期总第()课时年月日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二、新授内容直筒裙的纸样设计腰头吃势的原理裙子纸样放缝及排版三、内容实施1、直筒裙纸样设计2、腰头吃势的原理▲裙片腰口吃势原理注解(1)擀子曜能不⅛∏松個时"由r⅛n 体农及腹和谢肋校艸殍齟、落耶或饭后时,轉那都金因内脏、肌肉、脂肪等的挤压便体表脂肪在證头上下向外戴起,这时就f在腰棗之下产生绷紧的效m,并形成横向的掘紧红.⅛∣ .®i)(2)为了陶止構向绷慣纹的产生・在不WΛffM尺讣的血胜下.在仙后雷片的腰繼上分别加入0.5凹的吃勢.在第證头时再把它吃进“这样就能变向⅛lΛffi 头以卜的尺,井化解闵脂肋鼓起适成的横向编療纹的产生"见(图囂3、裙子纸样放缝及排版▲裙子纸样放缝及排版图裁剪的程睜包扌占拓版、放做缝、剪纸样、排版、戟剪。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教案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教案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教案第一章:服装结构设计基础1.1 服装结构设计概述了解服装结构设计的重要性掌握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1.2 人体测量与服装尺寸学习人体测量方法与常用尺寸掌握服装尺寸的换算与计算1.3 服装基础样板的制定学习基础样板的种类与作用掌握基础样板的制定方法与技巧第二章:服装结构设计原理2.1 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学习服装结构设计的原则与要求掌握服装结构设计的平衡与协调2.2 服装结构设计的变化与创新学习服装结构设计的变化方法与技巧掌握服装结构设计的创新思路与实践2.3 服装结构设计的应用实例分析服装结构设计的成功案例学习服装结构设计在实际制作中的应用第三章:服装制图基础3.1 服装制图概述了解服装制图的重要性掌握服装制图的基本概念3.2 服装制图的工具与材料学习服装制图的工具与材料的选择掌握服装制图的绘制方法与技巧3.3 服装制图的步骤与要求学习服装制图的步骤与方法掌握服装制图的要求与注意事项第四章:服装制图原理4.1 服装制图的基本原则学习服装制图的原则与要求掌握服装制图的平衡与协调4.2 服装制图的变化与创新学习服装制图的变化方法与技巧掌握服装制图的创新思路与实践4.3 服装制图的应用实例分析服装制图的成功案例学习服装制图在实际制作中的应用第五章: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的实际操作5.1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的流程学习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的整个流程掌握各个环节的关键技术与要求5.2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的实际案例分析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的成功案例学习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在实际制作中的应用5.3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的评估与改进学习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的评估方法与技巧掌握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的改进思路与实践第六章:服装结构设计与人体的关系6.1 人体形态与服装结构设计学习人体形态对服装结构设计的影响掌握根据人体形态进行结构设计的方法6.2 人体运动与服装结构设计了解人体运动对服装结构设计的要求学习人体运动与服装结构设计的相互关系6.3 服装结构设计的人体适应性掌握服装结构设计的人体适应性原则学习提高服装结构设计舒适度的方法第七章:服装结构设计的审美因素7.1 服装结构设计的美学原则学习服装结构设计的美学原则掌握服装结构设计的美学应用7.2 服装结构设计的风格与特点了解不同风格服装结构设计的特点学习如何运用风格特点进行结构设计7.3 服装结构设计的创新与突破掌握服装结构设计的创新方法学习如何突破传统进行结构设计第八章:服装制图的技术要求8.1 服装制图的精确度要求学习服装制图的精确度要求掌握提高服装制图精度的方法8.2 服装制图的线条与符号了解服装制图的线条与符号的意义学习如何正确使用线条与符号进行制图8.3 服装制图的细节处理掌握服装制图细节处理的方法学习如何使服装制图更加完善第九章: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的实例分析9.1 实例一:女性连衣裙结构设计与制图分析女性连衣裙结构设计的要求与特点学习女性连衣裙结构设计与制图的步骤与方法9.2 实例二:男性衬衫结构设计与制图了解男性衬衫结构设计的要求与特点学习男性衬衫结构设计与制图的步骤与方法9.3 实例三:儿童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掌握儿童服装结构设计的要求与特点学习儿童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的步骤与方法第十章: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的实践与应用10.1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的实际操作学习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的实际操作步骤与技巧掌握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的实际应用10.2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的改进与完善学习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的改进方法与技巧掌握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的完善思路与实践10.3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的创新与发展探索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的创新方向与发展趋势学习如何将创新理念应用于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中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服装结构设计基础人体测量与服装尺寸:理解并熟练运用人体测量方法,掌握服装尺寸的换算与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4)教案第一部分教育目标一、理论教育目标:本学期课程设有《童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旗袍与中式服装结构变化与制图》、《特殊体型制图》三部分组成。

童装部分要求学生理解、掌握男童装、女童装与童装的结构设计与款式变化、掌握童装讲究外形的装饰性和常常采用在外形上以各种形态来分割衣片。

了解旗袍和中式服装变化主要表现在款式结构上,掌握中式服装与其它服装在制图上的区别。

对特殊体型的服装以西裤为例作凸臀、平臀、凸肚、O型腿、X型腿的介绍理解并掌握;理解上装以挺胸、驼背、高低肩等为内容及处理方法。

学好服装结构设计是为后续服装制版与缩放奠定基础。

二、能力培养目标:了解童装、旗袍和中式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

掌握其制图的基本知识、制图要求规范。

掌握旗袍的制图方法和中式服装的结构变化的区别,以旗袍为例进行改革,设计礼服的训练。

掌握特殊体型结构制图与处理方法。

能用结构设计与制图表现平面或立体造型效果,为设计时装及制版与缩放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理论与实践教学理论教学:第一:童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第二:旗袍、中式服装结构变化与制图第三:特殊体型结构制图与处理方法第一:童装结构设计与制图一、教学目标:教学目的:童装是指儿童时期的各个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所穿着的服装总称。

儿童时期是指从出生起到小学毕业的一段时期。

掌握童装设计从穿着场合划分、从功能上划分、从面料上划分。

掌握儿童在生长时期的体型、性格、爱好、活动和心理发展等特点,再结合服装材料的性能,进行设计和结构设计。

掌握童装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及制图要求规范。

教学要求:1.了解童装设计的分类和款式设计的要点。

2.掌握童装款式设计对面料的需求。

3.掌握童装结构制图的基本知识及制图的一般步骤。

4.掌握童装整体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

二、课程内容:概述:在结构设计童装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第一:不同年龄段,再按照不同体型特征。

(婴儿0--1岁、幼童1--3岁、小童4--6岁、中童7--12岁、大童13--16岁)。

第二:款式造型力求简易,活动方便舒服。

童装设计应把儿童穿着舒适性、符合童装的主要功能作为依据。

第三:在制图时应注意尺寸的合理性,在腰部地方不要缩腰。

第四:掌握童装的结构设计与款式变化。

第五:童装设计要点;童装讲究造型结构设计和外形的装饰性设计,常常运用在外形上以各种形态来分割衣片的方法。

男童装结构制图一、制图依据款式图(一)外形说明:领形为海军领,装领护胸、领带。

前片为开襟,钉扣3粒,右胸袋1个,领边、袖边、袋边设有嵌条装饰。

(二)放松量:衣长胸围肩宽领围袖长裤长臀围上裆长脚口40.5 72.5 30 28 11.5 27.5 66.6 22.5 19(四)制图要点:按1:5比例制图女童装结构制图一、制图依据款式图(一)外形说明:(二)放松量:衣裙长胸围肩宽领围前腰节长裙长袖长74 74 29.5 29.5 34 40 14按1:5比例制图练习题:1.设计童装10款造型(8开纸上),任选1款作结构制图,按1:5或1:1比例完成制版要求:黑白表现,不画人物只画款式图。

第二:《旗袍、中式服装结构设计与变化》《旗袍结构设计与制图》(重点)一、教学目标:教学目的要求能正确审视服装款式图,以旗袍为例进行改革,设计礼服并自行设计版型。

对中式服装与西式服装在其结构制图上的区别能进行比较,掌握旗袍、中式服装的结构设计变化与制图,培养有空间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要求1.掌握旗袍的结构设计变化与制图,并以旗袍为例进行款式结构变化,设计礼服。

2.掌握中式服装与西式服装在的结构制图上区别。

3.掌握中式服装对襟与偏襟两种款式的制图方法二、课程内容:概述:旗袍是我国一种富有民族风情的妇女服装,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

由于满族称为“旗人”,故将其称之为“旗袍”。

在清代,妇女服饰可谓是满汉并存。

清初,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而汉人妇女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中期,满汉各有仿效;到了清代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日盛,甚至出现了“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的情况,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一些达官贵妇中流行起来。

旗袍结构制图一、制图依据款式图(一)外形说明:领型中式立领,前片设有侧胸省和腰省,偏襟钉扣绊3料,侧缝装拉链,后片设腰省,下摆开衩。

袖型为装袖—短袖。

(二)面料选用:织绵缎、丝绸、花瑶等(三)放松量:B=4-6cm、W=3-5cm、H=5-7cm、N=1-2cm衣长由肩点经胸高点量至踝骨以上25cm左右。

衣长L 胸围B 腰围W 领围N 臀围H 肩宽S 前腰节长WL 袖长SL 胸高位BP 108 90 70 35 96 38 38 20 24按1:1比例制图(老师示范),按1:2比例制图(学生在课堂与老师同步进行)。

二、领口与领型结构设计的变化与应用(以立领为例进行旗袍领型的设计与变化)●立领:立领——是以条状形领立于领口之上,束缚脖颈,具有抱脖围领的特点,可产生稳运、严谨、整齐的美感。

图3-1领口与脖颈的关系图3-2立领款式变化图●立领的结构设计变化:1、竖直式立领竖直式立领的领宽一般为2.5-5cm。

在衣领的平面结构设计中,领前翘势为0,领上口线与领下口线的长度相等。

由于人体颈部呈上细下粗,竖直式立领的领上口与颈部之间有一定的空隙,合体度较差,但穿着舒适,活动自如。

图3-3竖直式立领款式图结构图2、内倾式立领(图3-4)内倾式立领的领宽一般为3-6cm,由于在领前设置了2-3.5m的翘势,使领上口线的长度变短,与颈部之间的空隙减少,穿着合体,视觉美感强。

在制图时可采用折叠纸样的方法调整领上口线长度的变化。

图3-4内倾式立领款式图结构图3、外倾式立领(图3-5)外倾式立领的领宽根据旗袍款式的不同一般尺寸可在9cm以上,同时设置3-4cm以上领后翘势、领上口线的长度变长使衣领远离颈部,穿着不合体,但是却能满足款式造型的视觉美感需求。

在结构处理上也可采用剪开放出法调整领上口线的长度。

此领型常用在晚装,表演装等时装的造型设计中。

图3-5外倾式立领款式图结构图4、连身立领(图3-6)图3-6连身立领款式图结构图三、袖型结构设计的变化与应用图4-1,4-2,4-3,4-4(以一片袖为例,进行旗袍袖型的设计与变化)图4-1上肢关节与袖长分类的关系图4-2袖围和袖山的关系图4-3袖围和袖窿的关系4-4 袖型款式变化图四、衣身和前门襟结构设计的变化与应用(以衣身原型板为例,进行旗袍衣身和前门襟的设计与变化)(一)以胸点为圆心,可分别向衣片边缘引射线。

常用的胸省有(1)领省(2)肩省(3)袖窿省(4)腋下省(5)肋省(6)腰省(7)斜腰省(8)前中心省。

见图5-1(二)在服装结构上,凡是对应于人体凸凹的位置都可以设置省位的。

例如:胸凸、肩胛凸、肘凸、臀凸、腹凸等。

省道即可以是直线形的,也可以是弧线形或曲线形等。

常用胸省的位置,根据设计需要而定。

图5-1 (三)省道、省缝转移方法主要有三种:转动法、剪叠法、调整法。

图5-2衣身前门襟款式变化图总之,掌握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规律与处理技巧,是提高服装结构设计能力,训练创造形象思维的主要手段。

中式服装结构制图概说:中式服装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对襟,一种是偏襟的。

特征是由整片衣料构成,上衣的前后片衣片和袖片连在一起的,惟一只有衣领是分割组合的。

中式服装通常在结构制图前,先将衣料的幅宽对折,然后再长短对折,在此基础上进行制图。

一、制图依据款式图:(一)外型说明:领型为中式立领,前中心门襟对称,钉扣6粒(脚扣),侧缝下摆开衩。

后片为整片。

袖型为连袖无肩缝。

面料选择府绸、花布、印花布。

(二)放松量:衣长胸围腰围领围出手(短袖)前腰节长袖口(短袖)60 96 82 36 68 (38)38 12 (20)(四)制图要点:练习题:1.以旗袍为例进行改革,设计礼服的训练2.设计礼服5套(4开纸上)任选1款作结构图,按1:5或1:1比例完成。

要求:(1)有人物、色彩表现。

(2)创意型风格2套;高贵、富丽的风格2套;浪漫的风格1套。

第三:《特殊体型结构制图与处理方法》一、教学目标:教学目的对特殊体型在制图时的外形图与正常的标准体型进行比较,特殊体型在制图时可根据体型上的差异,在正常体型制图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变化,以适应体型的特殊要求。

掌握特殊体型在制图上的调节及处理方法。

教学要求1.掌握正常体型与特殊体型的区别。

2.掌握特殊体型在制图上的调节及处理方法。

二、课程内容:概说:对特殊体型在制图时的外形图与正常的标准体型进行比较,特殊体型在制图时可根据体型上的差异,在正常体型制图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变化,以适应体型的特殊要求。

掌握特殊体型在制图上的调节及处理方法。

1、对西裤中的凸臀、平臀、凸肚、O型腿、X型腿在制图上的调节及处理方法的练习。

2、对上衣中的挺胸、平肩、高低肩在制图上的调节及处理方法的练习。

凸臀是丰满凸出,腰部中轴倾斜,穿上正常体型的西裤,会使臀部绷紧,后裆宽卡紧。

见图1-1(1)后臀围放大(2)后缝斜度增加,后缝弧线放长(3)后翘抬高(4)后裆宽放宽(5)后省量适量增大平臀是平坦,穿上正常体型的西裤,出现后缝过长并下坠的现象。

见图1-3(1)后臀围收小(2)后缝斜度减小,后缝弧线减短(3)后翘放低(4)后裆宽减窄(5)后省量适量减小凸肚是腹部突出,穿上正常体型的西裤,会使腹部绷紧,腰口线下坠见图1-5(1)加长前裆缝(2)增加上裆斜度(3)后裤片减短后裆缝(4)前裆宽略加大(5)加大前片裥量O型腿:X型腿:(1)侧缝线向内移(长)(1)侧缝线向外移(短)(2)下裆缝向内移(短)(2)下裆缝向外移(长)2、对上衣中的挺胸、平肩、高低肩在制图上的调节及处理方法的练习挺胸体:特征:前挺、后平、头部略往后仰、前胸宽、后背窄,这样前衣片显短,后衣片显长了。

调节:(1)放大撇门。

(2)前胸放宽,背宽改窄。

(3)前片腰节线放长,后片则改短。

(4)前胸围放大,后胸围改小。

(5)袖山深浅处折叠缩短后袖缝。

(6)袖山头装配标记向后移动。

(7)前袖山头放胖些,后袖山头放低些。

平肩:特征:呈“T”字型调节:(1)减小前后肩斜度(抬高肩斜)(2)袖窿深浅相应抬高。

高低肩:特征:左右两肩高低不一。

调节:(1)增大低肩肩斜度(放低肩斜)(2)低肩袖窿深浅相应放低。

实践教学实践1《童装结构设计与制图》一、实践目的:本练习的目的是1.掌握童装的基本型,(衣身、衣领、衣袖)懂得制图规格、制图方法与步骤。

2.能准确审视童装款式图,结构线条准确、流畅。

3.掌握童装的结构设计与款式变化4.设计童装10款造型(8开纸上),任选1款作结构制图,按1:5或1:1比例完成制版要求:黑白表现,不画人物只画款式图。

二、实践准备:1.教师在练习前应为学生讲解练习的目的和要求2.制图工具:铅笔、直尺、三角尺、曲线板、绘图纸、牛皮纸、白卡纸、软尺等工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