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的十种特征

合集下载

家庭中的快乐与罪恶感

家庭中的快乐与罪恶感

家庭中的快乐与罪恶感曾奇峰健康的家庭,就是分化的比较好,相互独立,不需要对方也能够活得下去;另一种情况就是彼此之间的关系没有分化,在象征层面的相互吞噬,没有界限。

十种中国家庭的界限不清:一、家庭中有一个过度严厉的父亲中国人常说,严父慈母。

这实在是对父亲功能的一个限制,因为父亲也可以很温柔的。

我理想化的一个父亲,是这样一个状态,他跟他人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边界,但是他也有温柔的能力,因为很多父亲,他的人格没有真正成长到一个男人的状态,所以他需要用过度严厉来装模作样地像一个男人。

实际上,是在拼命掩盖自己没有长大的这一部分,如果大家想象一下,青春期的男孩,在他喜欢的女孩儿面前如何的装模作样,你就可以理解已经了女儿或儿子的男人,在孩子面前那么严肃,是在干什么。

二、过分唠叨的妈妈对家庭里的事情过分控制,有可能指责,有可能唠叨,总是对孩子说很多很多话,这样实际上就是在通过好的嘴巴满足她的幸福。

简单地说,她就是还停留在口欲期。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婴儿他跟这个世界的链接就是嘴巴,那么一个到了妈妈级别的人,那么多的攻击性和情绪都是通过嘴巴出来的话,那就说明她正在用她的嘴巴对她的老公和孩子施虐,这样的现象在中国的家庭其实非常常见,如果以上两个方面画面化一下,可以想象,一个家庭,爸爸在这里假装严肃,妈妈在那里唠叨,然后孩子倍感虐心。

三、家庭里的话题被限制在中国的家庭里,最容易被谈起,也最容易掩盖事实真相的就是孩子的学习。

大家会不会觉得这个有点耳熟,爸爸妈妈跟孩子没有任何的话题,只能够谈学习,这是被中国家庭最高谈论的事情,大家都躲在学习的后面,感觉比较安全。

但是,当父亲开口谈学习的时候,就是他们在掩盖他们内心的恐惧和不安,而他们自己也没有能力处理,所以就拿学习这块遮羞布来挡住。

四、过度象征化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人,对中国的一个印象是,全世界华人的孩子都在学钢琴。

钢琴在这里是一个高度象征化的代表,人们在它上面赋予了很多的意义,比如,高贵,优雅,阶层等等,靠近此物,来满足自己的一些需要;另一方面,也隐含着一些攻击性的需要,比如,带着孩子去考级,看我孩子把别人打败了。

中外文化差异造成的十种误会

中外文化差异造成的十种误会

中外文化差异造成的十种误会
1. 对于礼节的误解:中国人更加重视礼节,而西方人则更加重视个人自由。

2. 对于谈话方式的误解:中国人更喜欢直接表达,而西方人则更喜欢间接表达。

3. 对于谦虚的误解:中国人更加强调谦虚,而西方人则更加强调自信。

4. 对于礼物的误解:中国人更加重视礼物的实用性,而西方人则更加重视礼物的情感价值。

5. 对于节日的误解:中国人更加重视家庭聚会,而西方人则更加重视个人独立性。

6. 对于穿着的误解:中国人更加重视穿着的正式性,而西方人则更加重视穿着的舒适性。

7. 对于职业的误解:中国人更加重视职业的稳定性,而西方人则更加重视职业的发展性。

8. 对于家庭的误解:中国人更加重视家庭的稳定性,而西方人则更加重视家庭的发展性。

9. 对于社交的误解:中国人更加重视社交的礼仪,而西方人则更加重视社交的自由性。

10. 对于时间的误解:中国人更加重视时间的实用性,而西方人则更加重视时间的质量。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十种特征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十种特征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十种特征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十种特征过去的认识里,家庭教育通常认为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十种特征,希望有所帮助!(一)模具制造型此类家长,属于自以为是之人,总以为自己的想法不会错误,总以为自己是爱孩子,为孩子好。

对孩子的要求极严,孩子的举手投足,都给予详尽的指示,从生活习惯、活动的范围方式,到读书的范围方法、兴趣爱好,甚至到高考专业的选择、毕业工作的种类,都受到强制性指导。

这种教育模式,无形之中,就抹杀了孩子的自主学习与创造能力。

在这种模式之下,不否认也有一些孩子有所成就,但更多的孩子,却成为模具制造的产品,家长原形的克隆,人的独立思考与创造能力,在这些克隆产品中黯然消退。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在这种模式之下,恐怕龙凤老鼠的后代,都是“老鼠”了!(二)温室培养型捧在手中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给予孩子最好的学习与成长条件,弥补自己少时的缺憾,这是生在艰苦年代的家长的普遍做法。

孩子的吃,要操心,总担心孩子缺锌少钙;孩子的穿,要操心,嘘寒问暖,从孩子房里的太空被空调,到出门武装到牙齿的装备,无一不体现了家长细腻的爱心;孩子的行,要操心,在学校附近春游,父母也要请假奉陪;孩子的交往,要操心,本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孩子只容许与“优秀”者(大多以学习成绩为标准)交往;孩子的学,更要操心,从胎教,到小时候的艺术素质的培养(比如学琴画画),到入学的学校选择、老师选择,无一不体现了家长的“智慧”,直到孩子的毕业,专业的选择,工作的选择,爱人的选择,仍要操心。

这样的做法,制造了许多肥胖儿童与厌食者,制造了免疫力极差的孩子,制造了庞大的厌学者队伍,制造了离开父母一无所能的孩子。

温室的花朵,禁不住一点点风吹雨打,“温室”培养出来的孩子,离开父母,却无法适应于社会,最后父母只好哀叹自己无法与天地同寿了!(三)极力压榨型这种模式多出现在孩子的读书过程之中。

中国人的民族文化和心理特征

中国人的民族文化和心理特征

作者:杨德森来源:昆明国际心理治疗大会文献资料一个历史长存的民族不可能没有自己的民族精神,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振兴,必须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每个民族都有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历代传承的民族性,它是长期共同社会生活所形成的共同需要与利益、共同命运和理想所形成的。

那么什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什么是大多数中国人在这个共同的文化传统中所形成的心理特征或民族性格呢?当国家初步走上繁荣富强之路,面向廿一世纪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文化交融化的新时代,中国人的民族文化与心理特征又将如何发展变化呢?一.中华传统文化与民族性格特征中华传统文化中两千五百年来占主导地位的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与封建宗法社会制度下的产物,强调伦理道德、社会责任、人际关系与群体意识。

它对维持家庭与社会的稳定,规范行为与人才培养,起过有益的作用。

但是它压抑个性自由,缺乏平等意识,没有科学、民主的人文精神与尚武、创新意识。

儒家文化强调伦理道德,所立项目与释义众说纷纭,以仁为例,至少有几十种解释,即在论语中,也见于多处而含义不一。

到共和国成立之前,儒家学者仍有“仁、义、礼、智、信”五常;“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八德:和“礼、义、廉、耻”的四维等提法。

儒家文化通过教育对民族性格与价值取向有广泛的影响。

儒者立身处世,接受与奉行入世与济世的、积极有为的、讲究伦理道德的下列原则:修齐治平,仁义忠孝;少立大志,耀祖光宗。

内圣外王,立德立功;刚健有为,人定胜天。

中国传统文化中另一朵奇花是道家文化,以老子、庄子为代表,与孔子、孟子的儒家文化并存两千余年。

虽然历代统治者多数支持与利用儒家文化,达到维护宗法等级制度与王侯统治地位的目的,甚至是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是道家以其辩证思维、尊重个性、超脱风度(否定权威崇拜与等级依附)与道法自然的哲学,在百家争鸣之中独树一帜,如鹤立鸡群,与儒学正统既分庭抗礼,又相辅相成。

孔子曾向老子求教,他们是如何讨论的?历史文献没有记载。

家庭结构和功能

家庭结构和功能
第一节 家庭结构
• 一、家庭结构的内涵 • 家庭结构就是指家庭的构成状况,它是由全 体家庭成员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所组成的稳 定的整体性关系模式和维系机制。 • 家庭结构包含两方面的要素:一是家庭成员 的人数;二是家庭成员排列组合情况。
• 二、家庭的结构类型 • 邓伟志的分类: • (1)核心家庭,是指夫妻和未婚子女所组成 的家庭。 • (2)主干家庭,是指夫妻和一对已婚子女所 组成的家庭,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代同堂 的家庭。 • (3)联合家庭 ,是指父母和多对已婚子女共 同居住生活的模式,或兄弟姐妹婚后不分家 的模式。 • (4)其他家庭(夫妻家庭、扩大家庭、隔代 家庭、单亲家庭、未婚同居家庭、同性恋家 庭、单身家庭等)
• • • • • •
二、家庭功能的变迁及其原因 (一)影响家庭功能变迁的主要因素 社会制度; 社会规范; 文化制度和价值观念; 家庭内部的因素。
• (二)西方学者关于现代家庭功能变迁的分析 • 1、功能主义者的理论 • 家庭在满足社会的基本需要和维持社会秩序方 面执行着重要功能,但随着工业化的到来,家 庭外在的传统功能(如经济功能)趋于丧失, 但养育子女的功能、传递爱情以及使子女形成 独立性人格方面的功能却趋于集中。其中的代 表是帕森斯。 •
• 女性主义的理论传统在阐述家庭的功能时, 反对把家庭说成是慰籍、安适、爱和友情的 重要来源,即预设家庭是一个和谐、平等的 领地,她们认为,家庭可能是一个剥削、孤 寂和极度不平衡的渊薮
• 3、家庭功能缩小论 • 美国的社会学者威廉· 奥伯格指出,现代社 会家庭的困境的产生是由于家庭的这些传 统功能被其他组织形式取代而发生了部分 转移,使家庭失却了原来的某些功能。
• 家庭的负功能 • 家庭的负功能表现为家庭对于社会发展以及家 庭成员的成长所具有的消极影响。例如,父母 对于子女的过渡照顾、保护和溺爱不离于个人 独立性的养成;独裁制的家庭剥夺了家庭成员 选择个人生活的权利和生活隐私;繁琐的家庭 事务和家务劳动往往使女性沉溺于家庭,在谋 职程度上阻碍了女性的发展,助长了两性的不 平等;家庭对子女地位获得的影响从另一个角 度来讲使社会的不平等通过家庭得以维护;等 等。

中国家庭的十种特征

中国家庭的十种特征

中国家庭的十种特征一、家庭中有一个过度严厉的父亲中国人常说,严父慈母,这实在是对父亲功能的一个限制,因为父亲也可以很温柔的。

我理想化的一个父亲,是这样一个状态,他跟他人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边界,但是他也有温柔的能力。

因为很多父亲,他的人格没有真正成长到一个男人的状态,所以他需要用过度严厉来装模作样的像一个男人。

实际上,是在拼命掩盖自己没有长大的这一部分。

如果大家想像一下,青春期的男孩,在他喜欢的女孩儿面前如何的装模作样,你就可以理解已经有了女儿或儿子的男人,在孩子们面前那么严肃,是在干什么。

二、过分唠叨的妈妈就是对家庭里的事情过分控制,有可能指责,有可能唠叨,总是对孩子说很多很多话,这样实际上就是在通过她的嘴巴满足她的幸福。

简单说,她就是还停留在口欲期。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婴儿他跟这个世界的链接就是嘴巴。

那么一个到了妈妈级别的人,那么多的攻击性和情绪都是通过嘴巴出来的话,那就说明她正在用她的嘴巴对她的老公和孩子施虐,这样的现象在中国的家庭其实非常常见。

如果以上两个方面画面化一下,可以想象,一个家庭,爸爸在装模作样的严肃,妈妈在那里唠叨,然后孩子就在那里备受虐待。

三、家庭里的话题被限制在中国的家庭里,最容易被谈起,也最容易掩盖事实真相的就是孩子的学习。

大家会不会觉得这个有点耳熟,爸爸妈妈跟孩子没有任何的话题,只能够谈学习,这是被中国家庭最高谈阔论的事情,大家都躲在学习的后面,感觉比较安全。

但是,当父亲开口谈学习的时候,就是他们掩盖他们内心的恐惧和不安,而他们自己也没有能力处理,所以就拿学习这块遮羞布来挡住。

还有家庭里不能够谈什么,比如说性,这是个被高度限定的一个话题,在这里,我们也暂时抛开社会道德的大旗,来看看他们的内心世界。

周围的同学因为都是孩子,非常敏感地捕捉到了这个信息,就回应式地来欺负他,让他重复体验到,我不够好。

从而加深这样一种畸形的心理动力,这样的孩子以后在社会上常常会不平凡。

要么成人后,愤怒地来力争更大的社会背景,或者破坏社会背景,要么自怨自恨,来吸取周围人的能量,他会无意识地制造出很多事件,让身边的人卷入悲伤的大海,或者带入愤怒的火山。

中国式家庭最常见的十种现象

中国式家庭最常见的十种现象

中国式家庭最常见的十种现象
1.家长的过度关注和控制,让孩子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2. 家庭教育缺乏平衡性,只注重学业成绩而缺少兴趣爱好的培养;
3. 家庭中普遍存在着“独生子女焦虑症”,父母对独生子女的期望值过高;
4. 家庭纠纷处理方式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容易出现冲突和矛盾;
5. 家庭成员之间缺乏良好沟通和交流,导致彼此之间的隔阂和误解;
6. 教育观念陈旧,很多父母只重视传统的学科成绩而忽略素质教育;
7. 家庭中普遍存在着“求同存异”和跟风心理,导致孩子缺乏个性和创新精神;
8. 家庭中的家务分配存在着不公平现象,女性在家庭生活中承担过多的家务劳动;
9. 家庭中普遍存在着“尊老爱幼”的传统观念,导致家庭中老人和孩子的话语权较低;
10. 家庭中的经济压力较大,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读好书、上好学,不惜借债甚至卖房子,使得家庭财务状况不稳定。

- 1 -。

十种巨富八字,八字里说的小富,中富,大富,巨富分别是对应多少钱

十种巨富八字,八字里说的小富,中富,大富,巨富分别是对应多少钱

⼗种巨富⼋字,⼋字⾥说的⼩富,中富,⼤富,巨富分别是对应多少钱提起⼗种巨富⼋字,⼤家都知道,有⼈问⼋字⾥说的⼩富,中富,⼤富,巨富分别是对应多少钱,另外,还有⼈想问我的⼋字是⼤贵巨富的命?,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富⼤贵的⼋字,下⾯就⼀起来看看⼋字⾥说的⼩富,中富,⼤富,巨富分别是对应多少钱,希望能够帮助到⼤家!⼗种巨富⼋字1、⼗种巨富⼋字:⼋字⾥说的⼩富,中富,⼤富,巨富分别是对应多少钱这个没有**值吧,根据社会发展变化,都有不同的值吧,⼀般来说,现在社会,家⾥资产有个⼏⼗万,算是⼩康啦,也算是⼩富,中富起码的⼏百万资产,⼤富的千万上亿的资产啦,巨富,那就是在福布斯能排的上号的啦、、、再者,不同的地域,国度,⼈的财富⽔平也不⼀样,没有**值,希望回答对你有⽤⼤富⼤贵的⼋字2、⼗种巨富⼋字:我的⼋字是⼤贵巨富的命?你那⾥会缺⽊啊,看你的⼤运你应该克不到⽗,前两部运倒是克到你⾃⼰,运⽓不佳,99就有克⽗之意。

运⽓不错,21岁后就要发财了,本造之⼈就是喜欢赚钱,个⼦较⾼⼤。

3、⼗种巨富⼋字:⼤富⼤贵的⼋字丙寅、⼰亥、庚申、庚⾠。

此造是⼀个巨富命造,原命局流通好,在地⽀形成印枭⽣⽐劫,⽐劫⽣⾷伤,⾷伤⽣财,财⽣官杀,官杀⽣印星,印星⽣⽇主。

总之**流通到⽇主上来。

4、⼗种巨富⼋字:⼤富⼤贵的⼋字格局,哪些⼋字格局⼤富⼤应该这样问这⼈的⼋字格局会是⼤富⼤贵么如你所提的问起码⼤富⼤贵的⼋字有百⼗种吧再加上阴阳宅布局甚⾄有⼏百种吧那就没法在这⼉论述了5、⼗种巨富⼋字:巨富⼤贵的⼋字条件1、⽇坐财库,易成巨富⽇坐财库的具体含义,就是指⼋字命格中的⽇元天⼲坐在财库之上,⽇⽀是⽇⼲的财库。

具有⽇坐财库⼋字命格的⼈,就好⽐⼀个⼈⼀⽣所拥有的财富仓库,就好⽐⼀个⼈先天命格中蕴藏了⼀个丰富的财富矿藏。

因此先天命格中的财库,是⼀个⼈的财富命运从⼩富到⼤富的先天保障,是⼀个⼈财富能⼒的先天基因,是⼀个⼈成为巨富的雄厚⽽坚实的财富命运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家庭的十种特征在中国家庭,父母亲可能常常有要求小孩这个那个不能做,有很多界限。

今天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中国家庭的十种特征,欢迎大家阅读!一、家庭中有一个过度严厉的父亲中国人常说,严父慈母,这实在是对父亲功能的一个限制,因为父亲也可以很温柔的。

我理想化的一个父亲,是这样一个状态,他跟他人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边界,但是他也有温柔的能力。

因为很多父亲,他的人格没有真正成长到一个男人的状态,所以他需要用过度严厉来装模作样的像一个男人。

实际上,是在拼命掩盖自己没有长大的这一部分。

如果大家想像一下,青春期的男孩,在他喜欢的女孩儿面前如何的装模作样,你就可以理解已经有了女儿或儿子的男人,在孩子们面前那么严肃,是在干什么。

二、过分唠叨的妈妈就是对家庭里的事情过分控制,有可能指责,有可能唠叨,总是对孩子说很多很多话,这样实际上就是在通过她的嘴巴满足她的幸福。

简单说,她就是还停留在口欲期。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婴儿他跟这个世界的链接就是嘴巴。

那么一个到了妈妈级别的人,那么多的攻击性和情绪都是通过嘴巴出来的话,那就说明她正在用她的嘴巴对她的老公和孩子施虐,这样的现象在中国的家庭其实非常常见。

如果以上两个方面画面化一下,可以想象,一个家庭,爸爸在装模作样的严肃,妈妈在那里唠叨,然后孩子就在那里备受虐待。

三、家庭里的话题被限制在中国的家庭里,最容易被谈起,也最容易掩盖事实真相的就是孩子的学习。

大家会不会觉得这个有点耳熟,爸爸妈妈跟孩子没有任何的话题,只能够谈学习,这是被中国家庭最高谈阔论的事情,大家都躲在学习的后面,感觉比较安全。

但是,当父亲开口谈学习的时候,就是他们掩盖他们内心的恐惧和不安,而他们自己也没有能力处理,所以就拿学习这块遮羞布来挡住。

还有家庭里不能够谈什么,比如说性,这是个被高度限定的一个话题(随想。

如果一个爸爸和妈妈,把自己内心修通好了,就不会有那么多恐惧来限定孩子,反过来,当父母在孩子说到某个话题时,特别地感到不安,想要去限定孩子时,就需要先看看自己的那份不安,有可能那里就是自己的无意识在着急,需要去解开的一个心结。

当然了,我们毕竟是社会人,有的时候有意识地回避一些问题,是可以的,前提是,做父母的非常清楚,自己某个情绪是不是被这个话题掩盖,是为自己,还是为孩子,维持家庭之间必要的界线。

这就需要两个人,或一家人共同约好的回避。

这个界线和约定,是让孩子可以感觉到,是可以让他自己控制和参与的。

四、过度象征化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人,对中国目前的一个印象是,全世界华人的孩子都在学钢琴。

钢琴就是一个高度象征化的一个代表,人们在它上面赋予了很多的意义,比如,高贵,优雅,阶层等等,由靠近此物,来满足自己的一些需要。

另一方面,这个也隐含着一些攻击性的需要,比如,带着孩子去考级,看我孩子把别人打败了。

但是呢,我有的时候有个矛盾的心理,就是看到现在孩子参加很多艺术培训,或其他能力方面的培训班,而我那个时候呢,什么都没有。

但是反过来想,他们应该羡慕我们,因为我们那个时候玩的是更加原始的东西,比如说,象征化低的东西,如泥巴、棍子,或一些小动物。

大家知道,现在的孩子没有机会如此亲近大自然,这也是现在孩子们比较悲哀的一面。

过度象征化会导致虚伪,还有导致一个人实际的生活能力的降低,还可以导致,过度的情感隔离。

因为,在可以直接对一个人说我爱你的时候,他不说,我给你弹一首曲子。

这个时候也可以看到,心与心之间遥远的距离,这里面包含着害怕,害怕跟另一个人亲近,就已经表明那种安全感的缺乏和摆脱孤独感的之间,强烈的内耗。

这种内在的硝烟密布,只有“弹钢琴”这一条蜿蜒曲折的通道可以散发,大家可以想象得到这个人的内心状态的样子么?五、过度背景化现在社会上,很常见的一个词“拼爹”,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学,现在甚至在幼儿园,在入学前,老师先要调查的是,孩子父母是做什么工作的。

好像现在这个被教育部明文禁止了,但是很多老师还潜伏地在做,而孩子们之间谈论的也是,我爹是做什么的,我妈是做什么的。

抛开社会道德的大旗来说,我仔细体会了一下,这种言论的心理动机是什么:一个人的背景已经把这个人本身给掩盖,对于父母来说,过度在孩子面前证明自己的社会背景,说明他心里很虚,害怕自己在孩子心中不是一个好父母。

所以需要这些背景来挡住前面,来隔离孩子跟真实的自己靠近。

说到底,就是父母自己心里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父母,而他们又害怕孩子们看到这一点,所以,就努力地编制了一副宏伟的背景,来挡住孩子的视线,很遗憾,孩子天生就是父母的读心器,在孩子们心中非常清楚,他们的父母在做什么。

每个大人都当过孩子,仔细回味一下,应该不难体会到这点。

只是孩子们很善良,所以,也就配合父母做了一个好观众。

为了显得逼真,一开始,他们往往也会复制父母的言行,在学校或社会上来宣传父母的社会背景。

而代价是,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失去真实的自我价值,因为在虚假中呆得太久了,就忘记了原本的真实。

同时,社会中,老师和其他跟他一样的同学,会迎合这样一种行为,被华丽的背景所吸引,而忽视真实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内在潜能和特点是什么?在表面上的社会迎合和赞叹下,孩子就会慢慢地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回应式地对父母的背景为荣为傲。

我可以想到的一个画面是,盘绕在大树上的藤,生存只能依附在大树上。

同时,家庭背景又会成为另一些家庭发展自卑的土壤,孩子们在父母过度的遮掩中,听到他们心中认为自己不够好的声音,所以善良的孩子也会呼应父母的心声,将自卑的种子种在自己心里,在学校羞于谈及父母。

大家也常常看见在学校中,有很多这样一些可怜的人总是被欺负,而这种羞愧,是一种在人群中非常注目的攻击靶,(它弥散着一种信息,解码出来就是,我是一个不够好的人,不值得别人尊重),在这里,我们也暂时抛开社会道德的大旗,来看看他们的内心世界。

周围的同学因为都是孩子,非常敏感地捕捉到了这个信息,就回应式地来欺负他,让他重复体验到,我不够好。

从而加深这样一种畸形的心理动力,这样的孩子以后在社会上常常会不平凡。

要么成人后,愤怒地来力争更大的社会背景(汪峰的一首歌中所唱,保持愤怒),或者破坏社会背景(极端的例子是****),要么自怨自恨,来吸取周围人的能量,他会无意识地制造出很多事件,让身边的人卷入悲伤的大海,或者带入愤怒的火山。

所以,在他身边的人,常常会被动感受到一种无能的感觉。

就如当年,体验到父母背景来压低自己,不让真实的自己得到发育。

我的一个意象就是盆栽,,一种让人心疼的“美”。

有的家庭中弥漫着中药的味道,父母觉得孩子永远需要吃药,比如吃一些维生素之类的东西,这就暗示着孩子,你有病。

还有一个就是这家庭里有某一个成员有严重的躯体疾病,或心身疾病,比如高血压、牛皮癣、眩晕症、偏头痛,或者心脏不明原因的疼痛,只要没有器官性病变做底子的人员,大家是不是觉得这个现在这些发病率很高?这往往揭示着这个家庭有被掩盖的问题,要么是跟上一代,要么是跟下一代,而这个人有很敏锐的感觉,他发现了,但同时很真实的表现出来时,被集体指责,所以,他往往悲哀地选择了牺牲自己,来维系家庭的表面平衡。

这让我想到了最近的一个新闻,一条狗,看见主人全家围坐在一个狗肉火锅周围,有饥饿的眼神看着食物。

它敏锐地闻到,这个食物有毒,所以在这家人准备享用食物时,疯狂地向所有人嚎叫,但人们没有听懂它要表达什么,认为它是不是觉得闻到了它同类的味道,或者它也饿了想吃,于是就丢了一块肉给它。

但是,它根本就没有看一眼那块肉,而还是坚持地,几乎用哀嚎的声音在叫着,这个时候人们搞不懂了,就愤怒地去打它,在无奈下,这条狗选择了在人们吃这些食物之前,快速地吃下了有毒的肉,很快它就死了,这时人们才警觉,才发现食物有毒。

有的时候,贵为高等动物的人,有些感官确实不如动物敏锐。

同样有的时候,看起来很聪明的人,他们的感觉和情感系统就会比较微弱,因为他们的关注点都在事情上,对一些很微妙的人情变化比较不敏感;而很多看起来很糊涂的人,他们的情感和感觉系统就比较敏感,但他们又常常不能很有逻辑地表述他们所感觉到的东西。

他们都很善良,为了维持家庭的存在,把他们不能表述的问题,用自己的症状,甚至牺牲来拯救家庭,甚至拯救家族。

我从心底里向这些人致敬,但我更想,呼唤每个家庭成员,承担起本应自己承担的责任,用心去感受备受指责的人,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借由他们的勇敢来看看自己的可能回避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里面往往是被压抑的真实自我,有的时候,人们会很恐惧看到这一点,这常常涉及到一个人自我价值感和自尊,是真实的强大,还是虚张的强大。

六、工作化我遇到很多的家庭,父母都在拼命的工作,然后孩子给忽略了。

他们为什么要拼命地工作呢,就是因为如果他要是有过多的时间在家里的话,他就没有办法控制自己,而要在家庭情感里卷出自己的脆弱。

因为家庭里是一个少讲理、多用情的地方,也就是说,是一个很容易接近真实自我的地方,所以,在外面跟别人玩,要安全得多,看起来就不用那么心苦,真的是有很多孩子被父母用过度的勤奋工作给毁了,他们被巨大的忽略了,很多孩子对这样的父母在童年基本上没有什么印象,所以这样的父母对国家、民族的确做了很大的贡献,但实在是亏欠妻子和孩子太多了。

七、限制孩子的某一个兴趣特长比如说有的孩子人际关系好,但是学习一塌糊涂,也有的孩子学习成绩好,但是人际交往一塌糊涂。

孩子是想用成绩不好的方式来跟父母进行病理性的连接,意思是说,如果我有缺陷的话,你就可以乘虚而入。

指责的意思是,我全神贯注地注意你身上有没有什么缺陷,然后就攻进去。

这就是家庭成员之间没有界线的表现,所以,指责是想进入另一人的世界,是家庭中未分化的表示。

简单说,孩子如果有某项能力上的缺憾,就是父母离他过近的一个表现,是父母的攻击性行为把孩子给无能化了。

八、家庭角色这种在中国家庭中也比较常见,比如说,爸爸在家庭一直处于一种去世的状态,而妈妈呢,拥有这个家庭过多的权力。

这个一方面是性别的认同感,一方面呢,也是用这种方式防止父亲在这个家庭中失控。

爸爸的攻击性和侵略性要强一些,而妈妈呢,就算她再凶悍,也是具有母性的,所以,对家庭的伤害就会少很多。

九、隔代卷入就是一个没有分化好的男人,跟一个没有分化好的女人结婚,然后有了一个孩子,这个家庭就有可能是一种很黏糊的关系。

因为他们怕这种黏糊的关系带来的错乱,所以他们有意无意的邀请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来进入家庭,这就是关系入侵。

这样子呢,就稀释家庭中父母跟孩子的关系,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家庭的特征,三代人像一锅粥那样的在煮着。

有一次,我问了刘丹博士一个问题,我说能不能一句话说明结构式家庭治疗和系统式家庭治疗有什么区别?结构式家庭治疗非常强调,夫妻作为一个家庭的核心轴,不管怎么样,要把这个轴守稳、守清楚,只要是这个轴在,这个家庭的根基就没有问题。

那么在中国的家庭,有很多是将这个轴的权力,拱手出让给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这样,就有可能导致孩子的很多内心冲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