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笔记
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

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一、总要求1.学习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了解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尤其应当了解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
2.能准确地阅读、理解现当代作品,能读懂难度适中的文言文,并能解释常见的字词和语言现象。
3.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和作品分析能力。
4.掌握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常用的写作知识,具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
写出的*应在主题、内容、层次、结构、行款、书写等方面合乎要求,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二、阅读篇目《季氏将伐颛臾》、《陈情表》、《灯下漫笔》、《论学问》、《冯谖客孟尝君》、《张中丞传后叙》、《故都的秋》、《香市》、《爱尔克的灯光》、《饮酒》(其五)、《山居秋暝》、《行路难》、《蜀相》、《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关山月》、《再别康桥》、《声声慢》(寻寻觅觅)、《前赤壁赋》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三、课文知识要点1.《季氏将伐颛臾》*选自《论语季氏》。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主要是言论)的语录体散文集。
说明孔子反对季康子攻伐颛臾的理由;理解*所体现的孔子关于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了解*的驳论性质,掌握*以对话方式展开批驳、破中有立的议论方式。
识别*所用的历史材料、现实事例和名人名言三种论据,理解*运用论据的多样性。
理解文中重点比喻句“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双重比喻作用及其含义。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1)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2)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3)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冉有、季路及见于孔子曰(2)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3)社稷之臣也。
(4)无乃尔是过与?(5)谁之过与?(6)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2.《陈情表》了解*是西晋时李密写给武帝的奏疏。
完整版)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完整版)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大学语文复资料一、特殊文体一)古代散文:语录体:《论语》(《论语十则》)XXX:《史记》(通史)、《汉书》(断代史);史传:《张中丞传后叙》(叙事散文)书信体:XXX《答李翊书》、XXX《答司马谏议书》史论体:XXX《五代史伶官传序》游记体:XXX《始得西山宴游记》、《小石潭记》寓言体:XXX《寓言二则》、《种树郭驼橐传》奏章体:XXX《谏逐客书》二)古代诗歌1、古体诗:四言古诗(《诗经》体):《诗经》的《氓》(弃妇诗、叙事诗)、《关雎》、《蒹葭》(爱情诗);XXX古诗:XXX《饮酒》、《归园田居》(田园诗)七言古诗:XXX《春江花月夜》(乐府古题、爱情诗)、XXX《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乐府旧题)杂言诗:XXX《渔父》、XXX《登楼赋》(借景抒情诗)、XXX《行路难》(乐府旧题诗)楚辞体:XXX《离骚》、《国殇》乐府诗: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古题乐府(《行路难》、《春江花月夜》、XXX《出塞》)——新乐府(《游子吟》(五言古诗)3、歌行体:XXX《从军行》(七绝、边塞诗)、XXX《短歌行》(四言诗);XXX《金错刀行》(爱国诗);XXX《长恨歌》、《琵琶行》;XXX《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边塞诗、送别诗)4、乐府诗:XXX:《孔雀东南飞》、《木兰辞》;乐府古题:XXX《短歌行》、XXX《春江花月夜》、XXX《行路难》、XXX《关山月》新乐府:XXX《卖炭翁》、《杜陵叟》;XXX《游子吟》(五言诗)2、格律诗(近体诗、今体诗):1)绝句(四句一首):XXX:XXX《静夜思》XXX:XXX《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乐府古题)、XXX《枫桥夜泊》、XXX《望天门山》、XXX《送元二使安西》(送别诗)2)律诗(八句或八句以上一首)五律:XXX《山居秋暝》(山水田园诗)七律:XXX《登高》、《秋兴八首》;XXX《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爱情诗)、《锦瑟》;XXX《书愤》(爱国诗)5、词的分类:1)婉约词派:XXX《雨霖铃》、《八声甘州》;XXX 《声声慢》;XXX;XXX等。
201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诗词复习(四)

201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诗词复习(四)《蜀相》(重点课文)《作家作品》杜甫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歌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转衰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有“诗史”之称。
杜甫诗歌的风格是“沉郁顿挫”。
本诗属于七言律诗。
《主旨》作者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三国时蜀汉开国丞相诸葛亮祠堂,对诸葛亮历史功绩和忠心为国的精神给与热情地肯定,对其“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给与高度同情。
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在国家动荡之阶,未能有所作为的感概。
《课文串讲》前四句描写景物。
首句设问句,表示自己崇拜已久,来到成都,急于往访的心情。
“自”“空”两字,表明物是人非,人们已经忘记诸葛亮了。
后四句抒发感情。
“三顾”是明君求贤,“两朝”是贤相图报。
最后两句是感叹诸葛亮大业未成,也寄托自己的感叹。
《词语解释》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频烦:几次开济:开创基业,匡济国家出师未捷身先死。
捷:成功。
《学习要点》将写景,叙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
前四句描写景物,但景中有情。
寓情于景。
五六句叙事,内中也含着感情。
最后说出自己的理想,愿望,发表了议论。
2,颔联对丈工整。
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映阶”对“隔叶”。
“阶”平声,“叶”仄声。
“碧草”对“黄鹂”,“草”平声,“鹂”仄声。
《重点段落分析》全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泛读课文)《作家作品》岑参曾任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
盛唐边塞派诗人;与高适并称“岑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作者自拟乐府诗题;送别诗。
<<课文讲解>>一,本文主旨这是一首白雪诗,也是一首送别诗。
描绘西北边陲的风雪奇寒,抒发了与朋友分离时的真挚别情。
属于七言歌行。
二,课文串讲全诗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北风卷地白草折——愁云惨淡万里凝。
”描写大风中的雪景及难耐的寒冷;第一小层:1—2句。
描写大风;第二小层:3——4句。
描写大雪。
第三小层:5——6句。
描写转折句,从大雪转为严寒,从自然转为人物。
专升本大学语文文学知识点汇总

专升本大学语文文学知识点汇总1.诗经古称诗或诗三百 ;汉代以后才成为儒家经典..2.诗经形成于上古前11世纪至前6世纪期间..3.两汉时代解读和传授诗经的共有四家;即“四家诗”..4.两汉时代传授诗经的齐鲁燕为今文经学;毛诗为古文经学..5.被后世称作“千古伤心之祖”的是诗经中的蒹葭一诗..6.从孔子始;就有诗“不读诗;无以言”的总体功能评价..7.为明了诗经意旨;毛诗不仅对诗歌艺术的基本原则、特点等问题进行阐释;还在每篇之下具体而有针对性地解说诗歌内容与形式上的意义;被称为“诗小序”..8.汉代是对诗经进行经学解读的时代;直到宋代; 朱熹等学者另辟蹊径;开辟了诗经解读的新类型..9.诗小序认为;诗经中的“关雎”是一首以“颂美周文王妃太姒之德”为内容的诗歌..10. 诗经共300余篇;包括风;雅;颂各体..11.楚辞是一部诗歌总集;由西汉刘向收集编辑成集..12.离.是屈原的代表作;其题目的意思.遭遇忧...13.九歌中主祭湘水之神的诗篇有湘夫人和湘君 ..14.九歌中的祭祀对象可以分为天神、地神、人鬼三类..15.山鬼是九歌中最美丽的诗篇;有学者认为描写的是巫山神女的传说..16.在屈原的作品天问中;他一口气提出了170多个“什么”和“为什么”..17.宋人总结楚辞有“书楚语、作楚声和纪楚地;名楚物”的特征..18.楚辞作为中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总集;开创了中国文学发展的新局面..19.朱熹对诗人屈原的评价是“天性民彝之善;”“忠君爱国之诚心;不辨自显”..屈原其人其辞的光芒哺育了后代无数中国文学上的伟大人物;如李白、李贺、苏轼..21.子贡问孔子;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吗孔子回答: “其恕乎; 己所不欲 ; 勿施于人 ..”22.曾参用忠、恕二字概括孔子之道..23.“为仁由己”是孔子的思想..24.孟子认为人都有“四心”;即仁、义、礼、智..25.“制民之产”是孟子提出的..26.“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概念P..27.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老子五千文 ..28.庄子内篇中的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集中反映了庄子的哲学思想..29.庄子认为要达到精神的绝对自由;必须做到“无己、“无功”、“无名”;庄子又把这种精神状态称为“心斋”、“坐忘”..30....两家文化构成中国思想当中的两条路向;这两条路向又互济互补..31.早期法家分为重法、重术、重势三派;分别以商鞅、申不害、慎道为代表..32.战国末年的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综合了早期法家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道的“势”;建立了自己的法家理论体系..33.法家的主要代表作有韩非子、商君书..34.战国中后期; 墨家与儒学并为当时的两大“显学”..35.墨子认为;先秦社会之所以失范;在于人与人之间不能相爱..他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政治哲学..36.在历史上齐名并称史汉;列我国二十四史的是司马迁创作的史记和班固创作的汉书..37.司马迁首先创立了“以人为经;以事为纬”的纪传体史书体例..38.史.被鲁迅赞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39.史记是一部“成一家之言”、洋溢着激情和个性的文学着作..40.司马迁为游侠作传;主要是歌颂了游侠那种“扶危济困”的侠义精神..41.司马迁为刺客作传;主要是极力歌颂刺客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品质..42.司马迁充分肯定工商业者经营活动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专门写了货殖列传 ..43.司马迁为游侠作传;主要是歌颂游侠那种“其言必信;其言必果;已诺必成”和“不矜其能羞伐其饰”的道德情操..44.班固在苏武传里塑造了一个“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粪土王侯”的民族英雄的形象..45.班固在苏武传里歌颂了苏武不计较个人恩怨;而以国家利益为重;始终坚持民族气节的高尚品质..46.魏晋风度的主要特点是超然与忧愤的交织 ..47.从人生的角度看;魏晋南北朝是“人的觉醒”的时代..48.世说新语中伤逝一章记录了魏晋士人悼亡伤逝的言语..49.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总结出“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发出沉重的感叹..50.嵇.是与山聚源绝交书的作者..51.竹林七贤中最重要的两个人物;一是山巨源 ;一是嵇康..52.归园田居中的“樊笼”和“自然”都具有双重指向;樊笼是指人存在的非本然状态和对人的存在的本然性的束缚 ;自然是指自然形态本身和人的本性..53.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个人主义宣言书..54.魏晋士人中;超然的代表人物是嵇康..忧愤的代表人物是阮籍..55.陶诗云: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56.盛唐是艺术全面繁荣的时期;张旭草书、裴旻剑舞与_李白歌诗__歌诗并称“三绝”..57.盛唐的音乐机构除了太常寺外;还有_教坊_梨园..58.盛唐诗人希望自己的诗被入乐歌唱;如王昌龄、_王之涣高适有“旗亭画壁”之事..59.王维是盛唐最着名的歌词作者之一;他的送元二使安西曾以_渭城曲_的曲调演唱..60.杜甫饮中八仙歌描绘盛唐士人的潇洒风神;其中对李白的描绘是: _李白一斗诗百篇_;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61.“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是_高适_的诗句..62.“莫言贫贱自可欺;人生富贵自有时”;是_崔颢_的诗句..63.“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是_岑参__的诗句..64.“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是李白_古风中的诗句..65.“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是_王维_的诗句..66.王湾江南意颔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时序交替;有一种壮盛的气势和喜悦的情思..67.代表初盛唐之交最高成就的诗;是_张若虚_的春江花月夜..68.“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是高适_燕歌行中的句子..69._王昌龄_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被推为唐代七绝压卷之作..70.盛唐被称为“七绝圣手”、“诗家天子”的诗人是_王昌龄..71.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_对影成三人..”72.李白山中问答: “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_别有天地非人间_..”73.宋人严羽沧浪诗话说;盛唐诸公之诗;如颜鲁公书;既笔力雄壮;又_气象浑厚_..74.盛唐诗兴象玲珑的特点;与盛唐人普遍采用_兴会_的创作方式有关..75.作为概括盛唐诗总体风格的概念;“盛唐之音”是风骨遒劲、_兴象玲珑_、平易自然的统一..76.盛唐___王维___的诗富于诗情、画意和音乐美;故唐殷璠河岳英灵集评曰: “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77.“骈文”又名_骈俪、俪文、俪偶、四六、今体、时文;是以对偶句为主、介于散文和韵文之间、讲究用典和藻饰的美文..78.“古文”作为文体的概念始于中唐;由韩愈首创..79.纵观中国文学史;“古文”所指中国古代散文;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_先秦两汉的传统散文的传统散文;一是由_唐宋古文家_ 开创、后世沿用的新体古文..80.骈文是丰厚的中国文化土壤孕育出的一朵奇葩;是中国文化多种要素积淀的产物;同时;它具有_对称美、_含蓄美、色彩美、音乐美等美学特征..81.所谓古文运动;实际上是一场倡扬儒学、反对佛老、提倡自然质朴的秦汉散文;反对浮靡绮丽的六朝骈文;在_文体_、文风和文学语言等方面进行改革的散文革新运动..82.北宋中期;_欧阳修_ 、苏轼高举唐代古文运动的大旗;提出了切合实际的文学主张;相继领导并完成了宋代古文运动;才取得了古文对骈文的最终胜利..83.在一脉相承的唐宋古文运动中;有众多的作家参与其中;“唐宋八大家”;其文章被称为_唐宋古文..84.古文家中成就最高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和苏洵、苏轼和苏辙;被誉为_唐宋八大家_..85.中国历史上素有发愤着书的传统;作家从自身的经历中认识到人生失意;于己是大不幸;于创作则极有利..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借题发挥提出了不评则鸣的观点..86.苏轼则博采众长;强调辞达;主张表情达意要准确自然;当行即行;当止则止;反对芜词累句..87.唐宋古文语言既避免了传统散文语言的古奥;又避免了骈文语言的浮艳;走上了规范_化和通俗化的道路..88.韩愈重视作家的个人修养;认为道德完善和勤学苦练是提高艺术水平的两个方面..他根据孟子的“养气”说;提出“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的_养气_论..89.对传统文体大胆改造之外;唐宋作家还创造了不少新的文体..如韩愈创造了解、“杂说”一类文学意味较浓的杂文新体裁..90.欧阳修、苏轼开创了文赋的新形式;其中苏轼的赤壁赋最为有名;文中有叙事、抒情和议论;或韵或散;不拘格套;优美动人..。
专升本语文知识点归纳

专升本语文知识点归纳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大学专升本已成为很多人提升学历、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途径。
而在专升本考试中,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也是需要认真对待的。
下面,就来归纳一下专升本语文考试中的重点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一、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是专升本语文考试中涉及的重点之一。
主要包括诗、赋、论文等文体。
在准备考试时,需要重点学习西汉时期的《楚辞》、东汉时期的《赋》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名著,如《资治通鉴》等。
二、现代文学除了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也是专升本语文考试重要的部分。
考试内容涵盖了20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骆驼祥子》、《茶馆》等脍炙人口的文学名著,以及知名作家的短篇小说和散文等。
三、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语文考试的基础,也是考试中难度较大的部分。
主要包括汉字书写、词语搭配、句式搭配等。
此外,还需要熟练掌握汉字的字义和读音,并且对常用成语、俗语、谚语等习语要有一定的了解。
四、文学知识文学知识是专升本语文考试中较为重要的考点。
需要重点了解文学常识,掌握修辞手法、文化常识、文学流派、语音韵律等方面的知识。
五、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专升本语文考试中重要的测试环节。
在备考时,需要认真阅读有关文章或短文,并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结构以及作者对问题的观点等。
六、写作能力在专升本语文考试中,写作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需要掌握写作技巧、论述方法和策略等,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手段等,对所给题目进行论述和分析。
以上就是专升本语文考试中的重点知识点。
若想取得好成绩,需要在备考过程中踏实钻研,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消化,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才能更好地应对考试。
同时,需要多做试题,模拟考试,才能提高自己的考试经验和技巧,争取在考试中发挥最强的实力。
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归纳

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归纳在大学语文学习中,了解和掌握语文的基本知识点对于学习和理解各类文本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旨在帮助读者掌握重要的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水平。
1.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通过一定的表达方式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比等。
通过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这些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有趣。
2. 词语辨析语文学习中,对于一些近义词、汉字的多音字的辨析也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要区分“衣裳”和“衣物”的用法,要明确“什么”和“什么样”的意义差异,还需要理解“量”字的不同读音和用法。
通过对这些词语的辨析,可以提高文章的准确性和表达能力。
3. 病句修改语文学习中,对于病句的修改和改正也是必不可少的。
常见的病句有主谓不一致、句子成分缺失、断句错误等。
修改病句需要从语法和修辞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使句子符合语言规范,表达更为准确清晰。
4. 文言文阅读大学语文学习中,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对于文言文的阅读理解,需要掌握古代汉字的意义、搭配和用法,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掌握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等。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阅读,可以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5. 作文写作作文写作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作文写作中,需要注意文章结构的完整性、语言的准确性和逻辑的严密性。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清楚文章的中心思想,运用合适的修辞手法,注意段落的过渡和连贯。
通过积极练习作文,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增加语言表达的熟练度。
6.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大学语文考试的重点之一,也是语文学习的核心内容。
在阅读理解中,要准确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信息细节,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领会文章作者的意图和立场。
通过多读多练,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
7. 古代文化常识大学语文学习中,了解和掌握古代文化常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2010年(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笔记

2010年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笔记一总要求1.学习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了解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尤其应当了解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提高人文素质。
2.能准确地阅读、理解现当代作品,能读懂难度适中的文言文,并能解释常见的字词和语言现象。
3.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
4.掌握常用的文体写作知识,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
复习考试内容一、汉语基本知识「要求」1.识别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注意掌握现代汉语中仍然在运用的文言词语。
识别通假字和古今字,理解其含义。
2.掌握常用文言虚词之、其、者、所、诸、焉、则、而、于、以、且、乃等的用法,识别同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
3.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宾语前置、判断句、被动句等,并能正确地译成现代汉语。
4.理解古今作品中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层递、反复、设问、反诘等修辞格。
二、作家作品知识「要求」掌握中外作家的名号、国别、时代及所选课文的体裁和出处。
了解其主要思想倾向、文学主张、成就、代表作及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三、文体知识「要求」1.议论文议论文是指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文章,包括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
论点是作者的观点或主张;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根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
论证的方法有归纳论证(例证论证)、演绎论证、比较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证论)、比喻论证等。
驳论的方法有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等。
2.记叙文记叙文是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的文章。
它以叙述为主,往往间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
3.诗、词、曲、赋诗、词、曲都属于诗歌的范畴。
诗歌以丰富的情感反映生活;对生活作高度集中的概括;语言凝练而富有形象性;富于节奏感和韵律美。
专升本语文每年知识点总结

专升本语文每年知识点总结一、古代文学1、《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情节、议论、描写等;2、《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情节、议论、描写等;3、《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情节、议论、描写等;4、《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情节、议论、描写等;5、古文典籍的内容、作者及主要思想。
二、现代文学1、现代文学名著的情节、人物、风格、主题等;2、现代小说、散文、杂文、诗歌、报告文学、戏剧等的特点;3、当代著名作家及其作品。
三、文言文阅读及作文1、古代典籍及碑帖的阅读方法与技巧;2、文言文的语法、修辞、写作技巧;3、古代文学名篇的背诵与默写;4、作文基本要求与常见题型;5、古文的鉴赏与解释。
四、现代汉语1、现代汉语语音、形声字、词语、词义、语法等;2、现代汉语的阅读技巧与方法;3、现代汉语的写作技巧与方法;4、现代汉语的应用文写作;5、现代汉语的新词、新语、外来词。
五、古代汉语1、古代汉语的音韵、文法、训诂、古代小说、剧本、文学等;2、古代汉语的鉴赏与解释;3、古代汉语的修辞、表达技巧;4、古代汉语的作文技巧与方法;5、古代汉语的应用文。
六、写作与修辞1、写作技巧与方法;2、写作风格与特点;3、修辞手法与表达技巧;4、写作素材的获取与积累;5、写作题材的选择与展示。
七、阅读与鉴赏1、阅读方法与技巧;2、文学作品的鉴赏与评价;3、文学作品的解读与诠释;4、文学作品的欣赏与收藏;5、文学作品的传播与推广。
以上就是每年专升本语文考试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准备考试的同学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笔记一总要求1.学习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了解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尤其应当了解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提高人文素质。
2.能准确地阅读、理解现当代作品,能读懂难度适中的文言文,并能解释常见的字词和语言现象。
3.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
4.掌握常用的文体写作知识,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
复习考试内容一、汉语基本知识「要求」1.识别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注意掌握现代汉语中仍然在运用的文言词语。
识别通假字和古今字,理解其含义。
2.掌握常用文言虚词之、其、者、所、诸、焉、则、而、于、以、且、乃等的用法,识别同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
3.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宾语前置、判断句、被动句等,并能正确地译成现代汉语。
4.理解古今作品中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层递、反复、设问、反诘等修辞格。
二、作家作品知识「要求」掌握中外作家的名号、国别、时代及所选课文的体裁和出处。
了解其主要思想倾向、文学主张、成就、代表作及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三、文体知识「要求」1.议论文议论文是指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文章,包括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
论点是作者的观点或主张;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根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
论证的方法有归纳论证(例证论证)、演绎论证、比较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证论)、比喻论证等。
驳论的方法有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等。
2.记叙文记叙文是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的文章。
它以叙述为主,往往间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
3.诗、词、曲、赋诗、词、曲都属于诗歌的范畴。
诗歌以丰富的情感反映生活;对生活作高度集中的概括;语言凝练而富有形象性;富于节奏感和韵律美。
中国古代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词有词牌,写词必须受词调的限制,句式以长短句为主,押韵比较灵活。
曲可分为散曲和剧曲。
散曲有小令和套数之分。
散曲句句押韵,一韵到底。
赋是汉代形成的特殊文体,讲究铺叙、文采、对仗和韵律,一般采用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结构方式。
4.小说小说一般具有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小说要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小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的特定环境。
四、写作知识「要求」1.主题和题材主题即文章的思想观点,要求正确、深刻、鲜明、集中。
题材即用于写作的材料,要求真实、典型、新颖。
2.结构结构即文章内部的组织构造,包括层次、段落、过渡、照应、开头、结尾等。
文章的结构要求完整、清晰、严谨。
3.表达方式(1)叙述叙述的方式有顺叙、倒叙、插叙、平叙和补叙。
叙述要线索清楚,详略得当,有变化,有波澜。
(2)描写描写大体可归纳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大类。
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行为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等。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风光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等。
描写要有的放矢,突出特征,富于情感。
(3)抒情抒情的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大类。
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寓情于事、寓情于理等方式。
抒情要自然真挚。
(4)议论议论要论点正确鲜明,论据真实典型,论证严密充分。
4.语言语言是文章的第一要素。
文章的语言要准确、生动、简洁。
2010年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笔记二五、作品阅读分析「要求」理解课文的主旨,把握结构特点,掌握表现手法,体味作品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情操,提高人文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篇目:议论文1.*《季氏将伐颗臾》《论语》2.*《寡人之于国也》《孟子》3.*《秋水》(节选) 《庄子》4.*《谏逐客书》李斯5.《陈情表》李密6.《答李翊书》韩愈7.*《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8.《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9.《论毅力》梁启超10.*《灯下漫笔》鲁迅11.《论气节》朱自清12.《论快乐》钱钟书13.《心灵的灰烬》傅雷14.《选择与安排》朱光潜15.《论学问》培根记叙文16.*《郑伯克段于鄢》《左传》17.《冯谖客孟尝君》《战国策》18.*《李将军列传》(书选) 《史记》19.*《张中丞传后叙》韩愈20.*《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21.《报刘一丈书》宗臣22.《马伶传》侯方域23.《往事》(——之十四) 冰心24.《故乡的野菜》周作人25.《故都的秋》郁达夫26.《沙滩上的脚迹》茅盾27.《爱尔克的灯光》巴金28.《箱子岩》沈从文诗词典赋29.*《氓》《诗经》30.《国殇》屈原31.*《陌上桑》汉乐府32.*《短歌行》(其一) 曹操33.*《饮酒》(其五) 陶渊明34.《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35.《山居秋暝》王维36.*《行路难》(其一) 李白37.*《蜀相》杜甫3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39.《杜陵叟》白居易40.《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41.(泊秦淮) 杜牧42.*《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 陆游43.《炉中煤》郭沫若44.《再别康桥》徐志摩45.*《北方》艾青46.《门槛》屠格涅夫47.*《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48.《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柳永49.*《水调歌头》(明月见时有) 苏轼50.《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5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52.*《天净沙·秋思》马致远53.《长亭送别》王实甫54.*《前赤壁赋》苏轼小说55.*《宝玉挨打》曹雪芹56.*《风波》鲁迅57.*《断魂枪》老舍58.*《米龙老爹》莫泊桑59.《苦恼》契河夫60.*《麦琪的礼物》欧·亨利2010年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笔记三36.《行路难》(其一)这是一首乐府旧题诗,七言歌行体。
作者李白,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划分本诗层次。
了解诗人是如何表现从茫然、激愤到希望、自信的感情的,体会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
理解诗中比喻句的含义。
说明诗中所用历史人物典故的内涵。
重点句子:(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重点词语:(1)玉盘珍羞直万钱。
(2)多歧路,今安在?(3)直挂云帆济沧海。
背诵全诗。
37.*《蜀相》这是一首着名的七言律诗。
作者杜甫,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理解、分析本诗各联的内容。
了解本诗对诸葛亮一生功绩的高度概括,体味诗中所寄寓的感慨。
说明全诗将写景、叙事、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的特点。
掌握本诗颔联对仗工整的特点。
重点句子:(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重点词语:(1)锦官城外柏森森。
(2)三顾频烦天下计。
(3)两朝开济老臣心。
背诵全诗。
3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是一首雪中送别诗、边塞诗。
作者岑参,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
掌握本诗写景笔调夸张、比喻新颖、联想奇妙的特点。
找出诗中的夸张句和比喻句,并说明其表达作用。
重点句子:(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瀚海阑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重点词语:(1)瀚海阑千百丈冰。
(2)中军置酒饮归客。
(3)风掣红旗冻不翻。
背诵全诗。
39.《杜陵叟》这是一首叙事诗,新题乐府诗。
作者白居易,中唐着名的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划分全诗的层次,概括全诗的主题思想。
理解诗中由第三人称叙述转为由杜陵叟用第一人称直接控诉的作用。
掌握全诗语言浅显通俗的特点。
重点句子:(1)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2)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
重点词语:(1)麦苗不秀多黄死。
(2)长吏明知不申破。
(3)急敛暴征求考课。
(4)京畿尽放今年税。
(5)手持尺牒榜乡村。
(6)虚受吾君蠲免恩。
40.《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这是一首七言律诗,爱情诗。
作者李商隐,晚唐着名诗人。
分析本诗的抒情层次。
理解颔联所用的修辞手法和比兴意义。
理解颈联推己及人的表达作用。
重点句子:(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背诵全诗。
41.《(泊秦淮》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作者杜牧,晚唐着名诗人,在诗坛上与李商隐齐名,有"小李杜"之称。
体味本诗的深刻主题。
理解本诗构思精巧,表达含蓄,语言凝练、清丽的特点。
重点词语:(1)商女不知亡国恨。
(2)隔江犹唱后庭花。
背诵全诗。
42.*《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这是一首乐府旧题诗。
作者陆游,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划分全诗的层次,归纳全诗的主题思想。
理解本诗以"月夜"贯串全诗的结构特点。
分析本诗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主题。
重点句子:(1)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2)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3)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重点词语:(1)朱门沉沉按歌舞。
(2)沙头空照征人骨。
(3)中原干戈古亦闻。
(4)遗民忍死望恢复。
背诵全诗。
43.《炉中煤》作者郭沫若,现代着名学者、诗人。
本诗选自郭沫若诗集《女神》。
理解本诗所抒发的爱国激情和献身精神。
分析说明诗中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理解本诗用反复咏叹手法表情达意的特点。
44.*《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中国现代着名诗人。
本诗选自徐志摩的诗集《猛虎集》。
掌握本诗诗人故地重游所抒发的复杂情感。
理解本诗飘逸清丽的艺术风格。
理解本诗所体现出的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
45.*《北方》作者艾青,现代着名诗人。
本诗选自艾青诗集《北方》。
理解本诗在写作上注重用形象展示作者思想感情的特点。
分析本诗的结构:前三节用一系列具体形象表现北方的悲哀,以此展现出北方人民在抗日战争年代蒙受的灾难;末一节抒情述理,着重表达诗人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和必胜的信念。
46.《门槛》作者屠格涅夫,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本篇选自屠格涅夫的《散文诗集》。
理解这是一篇充满象征意蕴的散文诗。
分别说明"一座大楼"、"门槛"、"一位姑娘"等的象征意义。
47.《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作者是南唐后主李煌。
理解本词是一首抒写亡国伤痛哀怨的词。
理解、分析词中触景生情、对比和比喻等表现手法。
重点句子:(1)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重点词语:(1)春花秋月何时了。
(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背诵全词。
2010年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笔记四10.《灯下漫笔》作者鲁迅,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本文是鲁迅写的一篇文艺性论文。
概括说明本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中心论点,说明两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理解第一部分中作者对历史的剖析和鲁迅所指"第三样时代"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