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大学英语课堂设计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

2 建构 主义教学观与传统教学观的区别 . 建构 主义 ( o su t i cnt c v m)教 学理论 源于瑞 士著 名心 r is 理 学家 皮亚杰 (enPae )的 “ 1a i t g 发生认 识论 ” ,这 一理 论较好地揭 示了人类 学习过程 的认 知规律 ,阐明了学 习如 何发 生 、意义如何建 构 、概念如何 形成以及 理想 的学习环 境 所包含的主要 因素等等 。在皮亚杰理论的基础 上 ,许多 专 家学者从各种不同 的角度进行建构 主义 的发展工作 。5 0 年代末 和6年代 初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 (sBr r 0 工 n ̄) 提出了教学要 以 “ 习者为中心 (_ e cn r )” 的理 学 1 r ete mm - e d 论 ,后 来他倡导 “ 发现 学习 ( i o ey ( 9 0 ds vr ) 17 )” ,即 c
张
摘
诚
(湖北民族学院 外国语学院, 湖北 恩施 4 5)() 4 (l l1
要 :本文结合建构 主义 的一些 主要观 点,分析了建构主义教学观与传统教学观 区另 ,并提 出了 l 】
建构主 义教学理论时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关键 词:建构主义教 学理论; 大学英语 教学:启 示
中图分 类号 :(n :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l — 9 X(0 6( — 0 3 O f1 6 6 2 0)2 0 6 一 3 ( 8 1
维普资讯
第 2 卷 第 2 期 3
20 0 6年 6 月
南 宁 师 范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腿 玳 Ⅱ .船 N Ⅱ Ⅱ瑚 m 皿 唧陬 § C 衄皿 匝Ⅱ 置三
VO 2 NO- L_3 2 J n. 0 u 20 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建构主义与大学英语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与大学英语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教学模式摘要:建构主义是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最新教学理论。
它认为学习具有自主性、情景性和社会性。
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
利用网络多媒体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的教学实践活动,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关键词:建构主义大学英语教学多媒体一、建构主义理论为建构网络多媒体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二十一世纪,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internet的广泛应用,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新的教学手段,即网络多媒体教学。
而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的新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给了网络多媒体教学以理论指导,使理论与实践完美地结合一起。
建构主义理论是认识主义的一个分支,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
与传统教育中强调以教师为主体的传授相反,认为学习主体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由此可见,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学习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主动的、自我调整的学习者从传统教学方式被认为的接受外部刺激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建构主义所理解的信息加工的主体,最终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所以,基于网络的多媒体也不再被看做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能够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从而成为学习者主动学习和进行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因此,我们可以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建构大学英语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教学模式。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网络技术的契合:大学英语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建构主义强调要创设情境并使学习者进入情境,而计算机网络正是创设情境最有效的工具,这是由计算机网络的特点决定的。
建构主义的大学英语教学案例设计

建构主义 的大学英语 教学案例设计
黄 丽 霞
( 江 西经济 管理干部 学院 , 江西 南昌 , 3 3 0 0 8 8 ) 摘 要: 近2 0多年 来 , 建构 主义理 论被 广泛地 运 用在英语 教 学 实践 中。本文就 如何 以建 构主
义为指 导 , 在 高校 英语教 学 中探讨 新 的教 学模 式 , 从 而提 高大学 生的 自主学 习能 力 , 激发 大 学生的 学 习兴趣 , 调动 大 学生 自主学 习的积极 性 。
断激发大学生的主动性和首创精神, 并引导大学生在解决学 习知识的实际问题中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2 、 “ 情境” 创设对意义建构有重要作用
的场所, 在此环境中大学生不仅可以利用各种T具和信息资 源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而且还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 持, 大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交流。 所以, 和谐、 轻松、 内 容丰富的学习环境可以大大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大
Aug u s t 2 01 3
第 2期 ( 总第 4 6期 )
No . 2 ( J a n N o . 4 6)
二、建构主义指导下的教学案例 以新视野英语第一册 u n i t 6 A篇 “ h a p p y n e w y e a r ” 为 案例 , 说明建构主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 .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引发学习动机 在课文导入部分 , 教师首先给大学生展示了几副节假 日
掌握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 , 并发现其联系, 从而扩充大学
生已有的认知体系。就本案例而言 , 教师可以让大学生扫读
文章并设置问题, 引导大学生搭建新旧知识的联系 , 并培养
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Re a d t h e f o l l o wi n g s t a t e me n t s c a r e f u l l y a n d d e c i d e w h e t h e r
建构主义理论关照下《高级英语》的课堂设计——以《The Sad Young Men》为例

- 18-校园英语 / 高等教育建构主义理论关照下《高级英语》的课堂设计——以《The Sad Young Men》为例邵阳学院外语系/杨柳 刘丽华【摘要】《高级英语》教学中,最有难度的事情是将冗长的课文变成生动的富有启发性的课堂体验。
《The Sad Young Men 》是一篇史诗般的文章,需要运用到丰富的文化历史知识,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动手搜集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建构主义的关照下,将教师从课堂的控制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协助者,按照一定的步骤完成任务型、互动式的教学。
【关键词】建构主义 高级英语 课堂设计 The Sad Young Men前言《高级英语》课程是英语专业三年级最重要、最有挑战性的课程。
分为上下两册,共30篇文章,篇幅一般是基础英语的数倍。
课文来源于名家名篇:有美国总统演讲、小说无删改节选、科学读本等等,内容丰富、选材广泛、语言风格不一、形式多样,富有养分。
如何在课堂上处理这些语言材料,使课堂精彩动人而非拖沓冗长,变成教师一人的阵地,课堂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改革、如何改革、怎样才能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达到培养的目标和任务都是《高级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内容。
建构主义理论与课堂教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历经对皮亚杰、布鲁纳、维果茨基、维特罗克(M.C.Wittrock)等人的早期建构主义思想的不断发展,同时伴随着对认知心理学的批判和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出现在心理学领域中的一股强大“洪流”。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可从“学习的含义”(即关于“什么是学习”)与“学习的方法”(即关于“如何进行学习”)这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构建”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
构建主义在西方已经成为广泛使用的一种教学理论。
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发展性是建构主义教学观的主旨。
教学过程的重心不是教师,而是学生,这是学生的学习。
建构主义教学四要素较传统的作用有了新的内容。
建构主义教学范式下的英语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教学范式下的英语教学设计
唐志钦
【期刊名称】《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5(000)001
【摘要】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非被动地接受而是由认知主体在原有知识基础上主动建构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最新教学范式有认知学徒式教学、抛锚式教学和随机通达教学等多种.在整合国外教学范式"内核"的基础上探索其"跨语境"之功效,解构和重组出了创设情景-发现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评价反思这一凸现"本土"语境的英语教学路线图.
【总页数】3页(P137-138,144)
【作者】唐志钦
【作者单位】邵阳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南,邵阳,42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9.3
【相关文献】
1.建构主义教学观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探论 [J], 李东;袁素卓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 [J], 潘帅英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 [J], 张必刚
4.建构主义理论视觉下的高职基础英语教学设计 [J], 丘素莉;刘晓毅
5.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商务英语教学设计 [J], 刘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建构主义与大学英语教学

就感 。 如选择宾馆 、 饭馆 、 飞机场等场所 , 让学生根据具体 隋况 来表演相应 的角 色。 使用学过 的语言 , 去创造性地建构知识 。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 建构主义者认为 , 知识并 不是
摘
要: 以语 言学、 育学、 教 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为理论根据 , 简单介绍 了建构主义的起 源。接着论述 了建构主 义对
学习的启示。较为详 细地介 绍 了建构主 义对教 学的启 示。 关键词 : 建构主 义; 大学英语 ; 教学
中 图分 类号 : 6 2 G 4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6 3 2 1 ( 0 0 3 — 2 9 0 1 7 — 9 X 2 1 )4 0 8 ~ 2
华和发展。 建构主义者 的另一显著特点是重视 已有 的知识经
验 , 为心 理 结 构 对 学 生 的学 习起 作 用 。 科 学 地 运 用 建 构 主 认
义理论 进行英语教学 , 会有效促进大学英语教学 。 将
一
、
建构主 义对 学 习的启 示
长期 以来 , 较多学生往往 习惯 于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 的 知识。建构主义者鼓励学生主动地建构意义。利用 自己的经 验背景 , 主动地选择一些信息 , 忽略一些信息 , 善于从 中得 并
活 动 中 来 。 从 而 提 高 各 种 能力 , 享 受 解 决 问题 的 乐 趣 和 成 并
为, 知识并不是对 现实世界 完全一样 的反映 , 他们 处在不 断 的发展 之中 , 知识 中固然包 括着真 理 , 但并不意 味着是 唯一
的答案 : 随着社会 的进步 和人们认识 的深入 , 必将得到 升 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

收稿日期665作者简介张晓艳(),女,湖北宜昌人,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
2006年7月第28卷 专辑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Hu manities &Soc i a l Sc iences )Jul .2006Vol 128 Spec ial sec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张晓艳(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摘 要: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由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它从认识论的高度揭示了认识的建构性原则,强调了认识的能动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主张以学生主动探索、研究为主,强调问题解决。
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为这一理论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介绍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并就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大学英语教学中图分类号:H 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219(2006)专辑-0123-02 一、前言传统的英语教学中,由于受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教师往往忽视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忽视学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及个人心理特征,忽视学生个体经验对学习的影响,认为学习是一种吸收式的单向活动,以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强调反复训练,学生学习缺乏语言交流的环境,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相脱节。
近年来,把学生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已经让位于把学生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
尤其是随着计算机多媒体和I nternet 网络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皮亚杰、布鲁纳等人所进行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和有关发现学习的开创性研究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其影响。
建构主义理论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析

建构主义理论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析摘要:建构主义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以及所要求的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
本文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探讨了基于该理论指导下的自我激励式和他励引导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最终实现对所学知识进行意义建构的目的。
关键词:建构主义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意义建构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学生对新知识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对新知识的需求。
在此背景下,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传授和灌输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开发新的以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已迫在眉睫。
这种新的模式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情感。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被广大学者所接受、研究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
本文以大一大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建构主义理论基本原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索了新形势下的个性化教学模式,从而达到提升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是在与周围环境互相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一方面,当发生同化过程时,学习者通过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另一方面,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学习者认知结构即发生重组与改造,这就是顺应过程。
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这两种不同的认知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
这就是建构主义对人的学习过程的解释[1]。
基于此,建构主义对个体知识的追求即要求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和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2]。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合理地引导学生建构知识,创设情景,相互协作,组织会话,并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下 大 学 英 语 课 堂 普 遍 存 在 教 师 占 主导 地位 、学 生 被 动 接 受 知 识 或 消极 不 配 合 的 现 象 。大 学 英 语 教 学 改 革 重 视 学 生 英 语 实 际应 用 能 力 的 提 高 , 以及 自主 学 习 能 力 的 培 养 , 学 生 应 该 是 英 语 学 习 主动 的操 作 者 , 而 不 是 被 动 的 接受 者 。 学 生 应 该 在 英 语 学 习 中 占 主体 地 位 , 成 为 学 习过 程 中 的 探 索 者 、 实 践 者 和创造者 , 而 不 是 语 言 知 识 的被 灌 输 者 , 这 一 理 念 和建 构 主 义 理论不谋而合 。 建 构 主 义 理 论 及 对 外 语教 学启 示 建 构主义 ( C o n s t r u c t i v i s m) 是 西方 教育 心理 学 的理论 . 它 源 自关 于 儿 童 认 知 发 展 的 研 究 ,瑞 士 心 理 学 家 皮 亚 杰 ( J . P i . a g e t ) 发 现儿童是在 与周围环境相互 作用的过程 中 . 逐 步 建 构 起 关 于 外 部 世 界 的知 识 , 从 而使 自身 认 知 结 构 得 到 发 展 。 由 于 个 体 的认 知 发 展 与学 习过 程 密 切 相 关 , 因此 利 用 建 构 主义 可
一
、
以较 好 地 说 明人 类 学 习过 程 的认 知规 律 ,即 能 较好 地 说 明学 习如何发生 、 意义如何建 构 、 概 念如何形 成 , 以 及 理 想 的学 习 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 , 等等 。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 “ 学 习不 是 被 动 接 受 , 而是学 习者 的能动行 为 , 是 以 先 前 的 知 识 经 验 为 基 础 的建 构 与 生 长 ;并 且 由于 学 习 者 的 个 体 独 特 性 . 他 们 是 基 于 自 己 与 外 部 世 界 相 互 作 用 的 独 特 经 验 来 建 构 知 识 的。” …即 学 习 过 程 不 是 简 单 的 老 师 传 授 学 生 接 受 . 而 是 学 习者 在 一 定 的 社 会 文 化 背 景 下 , 借助其他人 ( 包括教师和学 习 伙伴 ) 的帮 助 , 利 用 必 要 的 学 习 资料 , 通 过 意 义 建 构 的 方 式 而 获得知识 、 掌握规律 。 根据上述观点 , 在 教 学过 程 中 , 学 生 应 该 是 知 识 的主 动 建 构 者 ,而 不 是 外 界 刺 激 的被 动 接 受 者 , 因此 在 英 语 教 学 过 程 中 ,教 师 应 努 力 扮 演 多 样 化 的角 色 。 即担 当教 学 过 程 的 组 织 者、 指导者 、 意义建构的促进者 , 而不 只是 知 识 的传 授 者 、 灌 输 者。 教 材 所 提 供 的知 识 不 应 该 再 是 教师 传 授 的 对 象 , 而 是 学 习 者 主 动 建 构 意 义 的 对 象 。教 学 媒 体 也 不 应 该 只 帮 助 教 师 传 授 知识 , 而 应 该 成 为创 设 情 境 、 开展合作 对话交流 。 或 为 了 学 生 的 主 动学 习探 究 的认 知 工 具 。 鉴 于此 , 英语 课 堂 教 学 中教 师 应 该 充 分关 注 交 往 教 学 、 对话教学 。 即注 重 培 养 学 生 能 力 的 输 出 教学活动 ; 不应该过于关注语言教学 , 即 知 识 性 的 输 入 。 教 师 要 提 高学 生 的 主体 能 动 性 .培 养 学 生 的 主 动 探 究 意 识 和 自主 学习兴趣 , 使他们 主动建构知识 , 灵 活生成话语 , 从 而 培 养 学 分 层 教 学 成 败 的关 键 在 于 培 优 补 差 。 导 学 案 编 写 要 体 现 层次性。 不 同的 学 生 基 础 知识 不 同 . 理 解 分 析 问题 的能 力 更 是 有很 大差 距 , 这 就 要 求 我 们 在 导 学 案 的编 写 过 程 中 , 既 要 注 意 共性更要关注个性 , 共 性 是 面 向全 班 每 个 同学 , 即 根 据课 程标
:
张 倩 肖 洁 4Leabharlann 3 0 0 7 4 ) l
以 建 构 主 义 理 论 为 基 础 的 大 学 英 语 课 堂 设 计
( 华 中科 技 大学 文 华 学 院 外 语 学 部 。 湖 北 武汉 摘 要 : 大 学英语课 是一 门重要 的基础课 . 现 在 的 课 堂
上 普 遍 存 在 教 师 为主 导 、 学 生 被 动 接 受 的现 象 , 这 与 人 才培 养 目标 不 符 合 。建 构 主 义教 学理 论 认 为 学 习是 学 习者 的 能动 行 为 ,学 习者 基 于 自己与 外 部 世 界 相 互作 用 的 独 特 经 验 来 建 构
B 层 、 C 层) , 即 学优 生 、 中等 生 、 学 困生 。其 次 , 分层 要考 虑学 生 的“ 出 口” 与“ 进 口” 的对 接 , “ 低 进高出” 虽 然 是努 力 方 向 。 但 分 层 要 使 不 同水 平 、 不 同 需 求 在 发 展 中柔 性 衔 接 , 使 学 生 从 分 层 开始 , 产生 信 心 、 动 力 和 希 望 。再 者 , 目标 分 层 、 班 级 分 层 并 不 是越 多越好 , 越细越好 , 分层教 学必须 把握好度 , 改 进 分 层 模 式 的 目 的是 因材 施 教 。 ( 二) 分 层 挫 伤 部 分 学生 的 积 极 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