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文学类作品《鸡鸭名家》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浅谈汪曾祺《鸡鸭名家》

浅谈汪曾祺《鸡鸭名家》作者:黄睿哲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20年第10期内容摘要:《鸡鸭名家》这篇文章在汪曾祺先生的写作中具有重要意义,既反映了他文风的转变,又体现了许多“汪曾祺式文章”的典型风格,例如:语言朴实隐秀、人物灵动。
无论是从叙述上还是人物塑造上看,都是一篇难得的好文。
本文从叙述和人物两个方面,分析《鸡鸭名家》文字风格及产生原因,重点分析陆长庚这一人物形象,挖掘《鸡鸭名家》中的人物之美、人情之美、人生之美。
关键词:汪曾祺《鸡鸭名家》真善美《鸡鸭名家》是汪曾祺先生于27岁创作的作品,亦是他“大器晚成”的“晚成”转变之作。
首先来谈叙述。
汪曾祺先生文字的风格,正如他自己在《岁朝轻供》中说的那样:“语言的目的是使人一看就明白,一听就记住。
语言的唯一标准,是准确。
”,可是在早年,他的文字也是张扬的、华丽的,《复仇》《职业》《老鲁》中都可见一斑,直到《鸡鸭名家》,才能够明显感觉到先生语言风格的趋淡,这种淡不是白水,而是像高汤一样,返璞归真,可清甘可醇厚,总之令人回味悠长。
这里摘录《复仇》和《鸡鸭名家》各一段文字以示对照:从山顶上滚下去,滚下去,滚下去,落进山下的深潭里。
从极低的地方传来一声牛鸣。
反刍的声音(牛的下巴磨动,淡红色的舌头),升上来,为一阵风卷走了。
虫蛀着老楝树,一片叶子尝到了苦味,它打了一个寒噤。
一个松球裂开了,寒气伸入了鳞瓣。
鱼呀,活在多高的水里,你还是不睡?再见,青苔的阴湿;再见,千草的松软;再见,你硌在胛骨下抵出一块酸的石头。
老和尚敲磐。
现在,旅行人要睡了,放松他的眉头,散开嘴边的纹,解开脸上的结,让肩膊平摊,腿脚舒展。
——《复仇》小徒弟不放心,轻轻来问一句:“起了吧?”摇摇头。
——“起了罢?”还是摇摇头,只管抽他的烟。
这一会正是小鸡放绒毛的时候。
这是神圣的一刻。
忽而作然而起:“起!”徒弟们赶紧一窝蜂似的取出来,简直是才放上床,小鸡就啾啾啾啾纷纷出来了。
余老五自掌炕以来,从未误过一回事,同行中无不赞叹佩服。
2019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及解析)

2019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及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习近平同志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
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
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如此宏大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
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
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
对于他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
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背得出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
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认识沸腾的现实。
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谁,我属于谁的问题。
文学类文本汪曾祺《鸡鸭名家》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鸡鸭名家汪曾祺①那两个老人是谁呢?父亲跟他们打招呼,在江边的沙滩上。
沙滩上有人在分鸭子。
四个男子汉站在一个大鸭圈里,在熙熙攘攘的鸭群里,一只一只,提着鸭脖子,看一看,分别丢在四边几个较小的圈里。
他们看什么?——四个人都一色是短棉袄,下面皆系青布鱼裙。
这一带,江南江北,依水而住,靠水吃水的人,卖鱼的,贩卖菱藕、芡实、芦柴、茭草的,都有这样一条裙子。
沙滩上安静极了,然而万籁有声,江流浩浩。
东北风。
交过小雪了,真的入了冬了。
可是江南地暖,不很肃杀,天气微阴,空气里潮润润的。
新麦、旧柳,抽了卷须的豌豆苗,散过了絮的蒲公英,全都欣然接受这点水气。
鸭子似乎也很满意这样的天气,显得比平常安静得多。
看什么呢?哦,鸭嘴上有点东西,有一道一道印子,是刻出来的。
这是记号!这一群鸭子不是一家养的。
主人相熟,搭伙运过江来了,混在一起,搅乱了,现在再分开,以便各自出卖。
②“那两个老人是谁?”③“一个是余老五。
”④“另一个呢?”⑤“陆长庚。
”⑥余老五是余大房炕房的师傅。
他虽也姓余,炕房可不是他开的。
余老五成天没有什么事情,老看他在街上逛来逛去,到哪里都提了他那把奇大无比、细润发光的紫砂茶壶,坐下来就聊,一聊一半天,而且声音奇大。
这条街上茶馆酒肆里随时听得见他的喊叫一样的说话声音。
他一年闲到头,吃、喝、穿、用全不缺。
余大房养他。
只有每年春夏之间,看不到他的影子了。
⑦清明前后,正是炕鸡子的时候。
⑧所谓“炕”,是一口一口缸,里头糊着泥和草,下面点着稻草和谷糠,不断用火烘着。
火是微火,要保持一定的温度。
什么时候加一点草、糠,什么时候撤掉一点,这是余老五的职份。
那两天他整天不离一步。
他话很少,说话声音也是轻轻的。
他的神情很奇怪,总像在谛听着什么似的,怕自己轻轻咳嗽也会惊散这点声音似的。
他聚精会神,身体各部全在一种沉湎,一种兴奋,一种极度的敏感之中。
炕房里暗暗的,暖洋洋的,潮濡濡的,笼罩着一种暧昧、缠绵的含情怀春似的异样感觉。
鸡鸭名家读后感

鸡鸭名家读后感
《鸡鸭名家》是一部以动物为主角的文学作品,作者通过对鸡鸭的描写,展现
了它们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世界,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和情感的丰富。
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部动物小说,更是一部关于生命、情感和人性的哲学作品。
在《鸡鸭名家》中,作者对鸡鸭的描写非常细腻,他们的形象栩栩如生,让人
仿佛看到了它们在阳光下自由自在地觅食、在雨中尽情嬉戏的场景。
通过对鸡鸭的描写,作者表现了它们的坚韧不拔和顽强生存的意志,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同时,作者还通过对鸡鸭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的描写,展现了它们丰富的情感世界,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温暖和美好。
除此之外,作者还通过对鸡鸭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世界的描写,表现了对人性的
思考和关怀。
在《鸡鸭名家》中,作者通过对鸡鸭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和情感的丰富,让人对生命和情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通过对鸡鸭的描写,作者表现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情感的珍视,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了对生命和情感的尊重和关爱。
总的来说,《鸡鸭名家》是一部充满生命力和情感的文学作品,通过对鸡鸭的
描写,作者展现了生命的力量和情感的丰富,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和情感的温暖。
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部动物小说,更是一部关于生命、情感和人性的哲学作品,让人在阅读中得到了深刻的启发和感悟。
通过对鸡鸭的描写,作者让人对生命和情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让人对生命和情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部动物小说,更是一部关于生命、情感和人性的哲学作品,让人在阅读中得到了深刻的启发和感悟。
汪曾祺作品《鸡鸭名家》赏析

汪曾祺作品《鸡鸭名家》赏析导语:《鸡鸭名家》是现代作家汪曾祺早期创作的一篇小说。
小说主要写了余老五和陆长庚两个风俗人物,表现了作者对大千世界万物的欣赏,以及对普通人的关心与尊重之情。
即使是以乱世为背景,汪曾祺也能写出老庄的闲适来。
他的小说《鸡鸭名家》不是写能人的嚣张,而是写能人的闲适和惬意,将能人的那种归属感进行了一番美妙的描述。
余大房养着,每天擎着他的“其大无比,细润发光的紫砂茶壶”到处闲逛,为什么呢?因为余老五有本事。
他是一个炕房师傅,每年清明前后炕小鸡时他就该大显身手了。
所谓“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这应是一个有一技之长的手艺人的自豪之语。
文中描写余老五炕小鸡的场面是极其庄严隆重的,充满了一种人文关怀——有一技之长的手艺人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爱护:余老五这两天可显得重要极了,尊贵极了,也谨慎极了,还温柔极了。
他话很少,说话声音也是轻轻的。
他的神情很奇怪,总像在谛听着什么似的,怕自己轻轻咳嗽也会惊散这点声音似的.。
他聚精会神,身体各部全在一种沉湎,一种兴奋,一种极度的敏感之中。
以上这段描写让我忘记了小说中的余老五仅仅是个炕小鸡的能人,我读了这一段,不由自主的为天下能人喝彩。
无论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能人,还是“十年寒窗苦”的才子,都是付出了常人难以想像的代价才掌握了一技之长,在表演这一才能中心中便有无限的自豪。
就像《庄子》中佝偻承蜩的故事所说的,“虽天地之在,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正是这种“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精神状态才造就了各行各业无数的能人。
余老五自掌炕以来,从未误过一回事,同行中无不赞叹佩服。
道理是谁也知道的,可是别人得不到他那种坚定不移的信心。
这是才分,是学问,强求不来。
以上这一段写得多么得意,余老五的本事根本不亚于研究各种轻重型武器的专门人才,事业各行各业根本没能贵贱之分,关键是从业人员能否精通这门技艺,而且将自己的所知所会运用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为百姓造福。
世俗生活中正是有了余老五这样的能人,生活才丰富多彩,此类能人是真正的精英。
2020届梅江区联合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届梅江区联合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鸡鸭名家汪曾祺那两个老人是谁呢?父亲跟他们打招呼,就在江边的沙滩上。
沙滩上有人在分鸭子。
四个男子汉站在一个大鸭圈里,在熙熙攘攘的鸭群里,一只一只,提着鸭脖子,看一看,分别丢在四边几个较小的圈里。
他们看什么?——四个人都一色是短棉袄,下面皆系青布鱼裙。
这一带,江南江北,依水而住,靠水吃水的人,卖鱼的,贩卖菱藕、芡实、芦柴、茭草的,都有这样一条裙子。
沙滩上安静极了,江流浩浩。
东北风。
交过小雪了,真的入了冬了。
可是江南地暖,不很肃杀,天气微阴,空气里潮润润的。
新麦、旧柳,抽了卷须的豌豆苗,散过了絮的蒲公英,全都欣然接受这点水气。
鸭子似乎也很满意这样的天气,显得比平常安静得多。
看什么呢?哦,鸭嘴上有点东西,有一道一道印子,是刻出来的。
这是记号!这一群鸭子不是一家养的。
主人相熟,搭伙运过江来了,混在一起,搅乱了,现在再分开,以便各自出卖。
“那两个老人是谁?”“一个是余老五。
”“另一个呢?”“陆长庚。
”余老五是余大房炕房的师傅。
他虽也姓余,炕房可不是他开的。
余老五成天没有什么事情,老看他在街上逛来逛去,到哪里都提了他那把奇大无比、细润发光的紫砂茶壶,坐下来就聊,一聊一半天,而且声音奇大。
这条街上茶馆酒肆里随时听得见他的喊叫一样的说话声音。
他一年闲到头,吃、喝、穿、用全不缺。
余大房养他。
只有每年春夏之间,看不到他的影子了。
清明前后,正是炕鸡的时候。
所谓“炕”,是一口一口缸,里头糊着泥和草,下面点着稻草和谷糠,不断用火烘着。
火是微火,要保持一定的温度。
什么时候加一点草、糠,什么时候撤掉一点,这是余老五的职份。
他整天不离一步。
他话很少,说话声音也是轻轻的。
他的神情很奇怪,总像在谛听着什么似的,怕自己轻轻咳嗽也会惊散这点声音似的。
他聚精会神,身体各部全在一种沉湎,一种兴奋,一种极度的敏感之中。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12 小说阅读题 含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12 小说阅读题含答案解析秋天,土地湿润、疏松,收获过的稼禾秸秆都被拉走,但香气留在田埂上。
杂生在玉米和豆棵里的草叶儿显露出来,绿色嫩滑。
蚂蚱在草棵间蹦跳、起飞,很欢快的样子。
人们都忙着整理自己的土地,准备又一次播种。
XXX揪掉青青的草叶,整齐地堆放在一块儿,觉得这么嫩的草叶,扔掉怪可惜的,留着回家喂小兔子吧。
那些蚂蚱碰到她手上,她就把它们逮住了,很肥大的,用一根草棒串了,别在衣襟上。
邻地里的达子走过来,搓着手上的草汁和泥巴,站在那儿笑。
XXX不看他,只顾拔草。
XXX还是看着她笑,XXX往一边看了看,好像有些喘息。
XXX的脚上穿了一双又结实又漂亮的胶鞋,鞋帮上好像还印了一只鹰!她瞥了一眼,禁不住又瞥了一眼。
这个达子和她在小学一块读过书的,现在正用一辆轻骑贩卖葡萄,听人说去年一年就挣了五千元。
一个大灰蚂蚱用生了刺的双腿猛劲儿蹬了她一下,她的手背上立刻渗出了小血珠。
她使劲摔了它一下,说:“一变肥,你就浑!”XXX蹲下来,吸着了一支烟说:“歇歇吧,又逮植物又逮动物,这个活儿太累。
”XXX干脆仰起脸,看着笑吟吟的达子。
她已经不歇气地在地里忙了三天。
父亲病了,这么多的活儿全是她一个人做的。
她不光有些累,还有些烦呢。
她觉得XXX在看她的笑话。
XXX和她对看着,一瞬间神情严肃起来。
他看到她那双从来都很美丽的眉毛,这时候微微皱着——她好像有些恼怒……他眨了眨眼睛,把目光移开,仰脸看天了:“天快下雨了,嗯……快下雨了!”他咕哝着。
“下吧!”她的眼睛盯着他,赌气似地说道。
XXX站起来,活动了一下穿着“鹰鞋”的脚,说:“我是说,下了雨,你的地也快整好了,我明天雇来一辆小拖拉机,咱们一块儿耕地吧。
”XXX的心里一热,但她还是垂下眼睫,有些执拗地说:“不,不。
还是我自己用铁锹翻吧……”XXX笑了笑,走开了。
停了一会儿,天真的下雨了。
田野的人们都跑回去拿雨具了,XXX踌躇了一会儿,最后也跑回家了。
2020届潍坊市寒亭区双杨店镇中心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届潍坊市寒亭区双杨店镇中心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鸡鸭名家汪曾祺那两个老人是谁呢?父亲跟他们打招呼,就在江边的沙滩上。
沙滩上有人在分鸭子。
四个男子汉站在一个大鸭圈里,在熙熙攘攘的鸭群里,一只一只,提着鸭脖子,看一看,分别丢在四边几个较小的圈里。
他们看什么?——四个人都一色是短棉袄,下面皆系青布鱼裙。
这一带,江南江北,依水而住,靠水吃水的人,卖鱼的,贩卖菱藕、芡实、芦柴、茭草的,都有这样一条裙子。
沙滩上安静极了,江流浩浩。
东北风。
交过小雪了,真的入了冬了。
可是江南地暖,不很肃杀,天气微阴,空气里潮润润的。
新麦、旧柳,抽了卷须的豌豆苗,散过了絮的蒲公英,全都欣然接受这点水气。
鸭子似乎也很满意这样的天气,显得比平常安静得多。
看什么呢?哦,鸭嘴上有点东西,有一道一道印子,是刻出来的。
这是记号!这一群鸭子不是一家养的。
主人相熟,搭伙运过江来了,混在一起,搅乱了,现在再分开,以便各自出卖。
“那两个老人是谁?”“一个是余老五。
”“另一个呢?”“陆长庚。
”余老五是余大房炕房的师傅。
他虽也姓余,炕房可不是他开的。
余老五成天没有什么事情,老看他在街上逛来逛去,到哪里都提了他那把奇大无比、细润发光的紫砂茶壶,坐下来就聊,一聊一半天,而且声音奇大。
这条街上茶馆酒肆里随时听得见他的喊叫一样的说话声音。
他一年闲到头,吃、喝、穿、用全不缺。
余大房养他。
只有每年春夏之间,看不到他的影子了。
清明前后,正是炕鸡的时候。
所谓“炕”,是一口一口缸,里头糊着泥和草,下面点着稻草和谷糠,不断用火烘着。
火是微火,要保持一定的温度。
什么时候加一点草、糠,什么时候撤掉一点,这是余老五的职份。
他整天不离一步。
他话很少,说话声音也是轻轻的。
他的神情很奇怪,总像在谛听着什么似的,怕自己轻轻咳嗽也会惊散这点声音似的。
他聚精会神,身体各部全在一种沉湎,一种兴奋,一种极度的敏感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文学类作品《鸡鸭名家》阅读练习及答案对于高考生来说文学类阅读是语文考试中容易丢分的题型,想要提高答题水平必须多做阅读练习题,为此教育为大家带来2019年高考文学类作品《鸡鸭名家》阅读练习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高考生提高阅读题的解题水平。
作品【鸡鸭名家】汪曾祺三爷,鸭都丢了!佃户和长工一向都叫我父亲为三爷。
怎么都丢了?这一带多河沟港汊,出细鱼细虾,是个适于养鸭的地方。
有好几家养过鸭。
这块地上的老佃户叫倪二,他要养鸭。
从来没有养过鸭,这怎么行?他说他帮过人,懂得一点。
没有本钱,没有本钱想跟三爷借。
父亲觉得让他种了多年草田,应该借给他钱。
父亲也托他买了一百只小鸭,由他代养。
事发生手,他居然把一趟鸭养得不坏。
前两天倪二说,要把鸭子赶去卖了。
父亲问他要不要请一个赶过鸭的行家帮一帮,怕他一个人应付不了。
运鸭,不像运鸡。
鸡是装了笼的。
运鸭,还是一只小船,船上装着一大卷鸭圈,干粮,简单的行李,人在船,鸭在水,一路迤迤逦逦地走。
鸭子路上要吃活食,小鱼小虾,运到了,才不落膘掉斤两,精神好看。
指挥鸭阵,划撑小船,全凭一根篙子。
一程十天半月。
经过长江大浪,也只是一根竹篙,晚上,找一个沙洲歇一歇。
不要!他怕父亲再建议他请人帮忙,偷偷地一早把鸭赶过荡,准备过白莲湖,沿漕河,过江。
倪二在白莲湖里。
三爷赶快去看看吧。
一趟鸭子全散了!【甲】散了,就是鸭子不服从指挥,各自为政,四散逃窜,钻进芦丛里去了,而且再也不出来。
这种事过去也发生过。
白莲湖是一口不大的湖,离窑庄不远。
出菱,出藕,藕肥白少渣。
二五八集期,父亲也带我去过。
湖边港汊甚多,密密地长着芦苇。
断芦苇很高了,黑森森的。
莲蓬已经采过了,荷叶的颜色也发黑了。
人过时常有翠鸟冲出,翠绿的一闪,快如疾箭。
小船浮在岸边,竹篙横在船上。
倪二呢?坐在一家晒谷场的石辘轴上,手里的瓦块毡帽攥成了一团,额头上破了一块皮。
几个人围着他。
他好像老了十年。
他疲倦了。
一清早到现在,现在已经是下午了,他跟鸭子奋斗了半日。
他一定还没有吃过饭。
他的饭在一个布口袋里一袋老锅巴。
他木然地坐着,一动不动。
不时把脑袋抖一抖,倒像受了震动。
他的脖子里有好多道深沟,一方格,一方格的。
颜色真红,好像烧焦了似的。
老那么坐着,脚恐怕要麻了。
他的脚显出一股傻相。
怎么办呢?围着的人说:去找陆长庚,他有法子。
哎,除非陆长庚。
只有老陆,陆鸭。
陆长庚在哪里?多半在桥头茶馆。
桥头有个茶馆,是为鲜货行客人、蛋行客人、陆陈行客人谈生意而设的。
区里、县里来了什么大人物,也请在这里歇脚。
卖清茶,也代卖纸烟、针线、香烛纸码、鸡蛋糕、芝麻饼、七座散、紫金锭、莱种、草鞋、写契的契纸、小绿颖毛笔、金不换黑墨、何通记纸牌总而言之,日用所需,应有尽有。
这茶馆照例又是闲散无事人聚赌耍钱的地方。
茶馆里备有一副麻将牌,一副牌九。
推牌九时下旁注的比坐下拿牌的多,站在后面呼吆喝六,呐喊助威。
船从桥头过,远远地就看到一堆兴奋忘形的人头人手。
船过去,还听得吼叫:七七八八不要九!天地遇虎头,越大越封侯!常在后面抖着头看人赌钱的,有人指给我们看过,就是陆长庚,这一带放鸭的第一把手,诨号陆鸭,说他跟鸭子能通话,他自己就是一只成了精的老鸭。
瘦瘦小小,神情总是在发愁。
他已经多年不养鸭了,现在见到鸭就怕。
不要你多,十五块洋钱。
说了半天,讲定了,十块钱。
他不慌不忙,看一家地杠通吃,红了一庄,方去。
把鸭圈拿好。
倪二,赶鸭子进圈,你会的?我把鸭子吆上来,你就赶。
鸭子在水里好弄,上了岸,七零八落的不好捉。
【乙】这十块钱赚得太不费力了!拈起那根篙子(还是那根篙,他拈在手里就是样儿),把船撑到湖心,人仆在船上,把篙子平着,在水上扑打了一气,嘴里啧啧啧咕咕咕不知道叫点什么,赫!都来了!鸭子四面八方,从芦苇缝里,好像来争抢什么东西似的,拼命地拍着翅膀,挺着脖子一起奔向他那只小船的四周来。
本来平静辽阔的湖面,骤然热闹起来,一湖都是鸭子。
不知道为什么,高兴极了,喜欢极了,放开喉咙大叫,呱呱呱呱呱不停地把头没进水里.爪子伸出水面乱划,翻来翻去,像一个一个小疯子。
岸上人看到这情形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倪二也抹着鼻涕笑了。
看看差不多到齐了,篙子一抬,嘴里曼声唱着,鸭子马上又安静了,文文稚稚,摆摆摇摇,向岸边游来,舒闲整齐有致。
兵法:用兵第一贵和。
这个和字用来形容这些鸭子,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他唱的不知是什么,仿佛鸭子都爱听,听得很入神,真怪! 这个人真是有点魔法。
一共多少只?三百多。
三百多少?三百四十二。
他拣一个高处,四面一望。
你数数。
大概不差了。
嗨!你这里头怎么来了一只老鸭?没有,都是当年的。
是哪家养的老鸭教你裹来了!倪二分辩。
但也没用。
他一伸手捞住了。
它屁股一撅,就知道。
新鸭子拉稀屎,过了一年的,才硬。
鸭肠子搭头的那儿有一个小箍道,老鸭子就长老了。
你看看!裹了人家的老鸭还不知道,就知道多了一只!倪二只好笑。
我不要你多,只要两只。
送不送由你。
怎么小气,也没法不送他。
他已经到鸭圈子提了两只,一手一只,拎了一拎。
多重?他问人。
你说多重?人问他。
六斤四,这一只,多一两,六斤五。
这一趟里顶肥的两只。
不相信。
一两之差也分得出,就凭手拎一拎?不相信?不相信拿秤来称。
称得不对,两只鸭算你的;对了,今天晚上上你家喝酒。
到茶馆里借了秤来,称出来,一点都不错。
拎都不用拎,凭眼睛,说得出这一趟鸭一个一个多重。
不过先得大叫一声。
鸭身上有毛,毛蓬松着看不出来,得惊它一惊。
一惊,鸭毛就紧了,贴在身上了,这就看得哪只肥,哪只瘦。
晚上喝酒了,茶馆里会。
不让你费事,鸭杀好。
杀的鸭子不好吃。
鸭子要吃呛血的,肉才不老。
什么事都轻描淡写,毫不装腔作势。
说话自然也流露出得意,可是得意中又还有一种对于自己的嘲讽。
这是一点本事。
可是人最好没有这点本事。
他正因为有这些本事,才种种不如别人。
他放过多年鸭,到头来连本钱都蚀光了。
鸭瘟。
鸭子瘟起来不得了。
只要看见一只鸭子摇头,就完了。
这不像鸡。
鸡瘟还有救,灌一点胡椒、香油,能保住几只。
鸭,一个摇头,个个摇头,不大一会,都不动了。
好几次,一趟鸭子放到荡里,回来时就剩自己一个人了。
看着死,毫无办法。
他发誓,从此不再养鸭。
倪老二,你不要肉疼,十块钱不白要你的,我给你送到。
今天晚了,你把鸭圈起来过一夜。
明天一早我来。
三爷,十块钱赶一趟鸭,不算顶贵噢?他知道这十块钱将由谁来出。
当然,第二天大早来时他仍是一个陆长庚:一夜七戳五在手,输得光光的。
没有!还剩一块!提示:一九四七年初,写于上海(取材于汪曾祺的同名小说)【阅读题】1.根据文意,用括号内的词语替换文中加点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A.迤迤逦逦(婀娜多姿)B.诨号(绰号)C.分辩(分辨)D.轻描淡写(漫不经心)2.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地人习惯称陆长庚为陆鸭,汪曾祺却以名家冠之,从中可看出作者对劳动者持有的温情和对劳动技艺的欣赏。
B.偷偷赶鸭、弄丢后呆坐、不肯承认裹来别人的老鸭、被识破后只好笑,这些内容表现了倪二笨拙、狡猾、贪婪的特点。
C.小说对茶馆中聚集的各色人物和经营的各种物品的介绍,对赌钱的热闹场面的细致描写,生动写出了当地的市井风俗。
D.小说展现了陆长庚赶鸭时的得意和风采,也写了他身为赶鸭名家却遭遇养鸭失败、混迹茶馆常输光本钱的失意与无奈。
3.请简要分析小说是如何安排陆长庚出场的。
4.陆长庚是当地放鸭的第一把手,从文中看,他高超的技艺有哪些具体表现?5.请结合小说【乙】段的内容,解释画线句中和字的含义。
6.本文语言颇具表现力,请从【甲】段中选取一例,加以赏析。
【答案】1.B2.B3、参考答案:小说先写倪二把鸭子全部赶丢后一筹莫展,为陆长庚的出场做铺垫;接着写众人不约而同地推荐陆长庚,使读者未见其人、先闻其名,赋予人物以传奇色彩;再详细介绍茶馆情况,强调陆长庚的诨号,暗中交待了人物的生活环境与人生际遇;最后用极简洁的语言描写其外貌、神情、语言、动作等,人物出场颇具匠心。
评分标准:答对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
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4、参考答案:通鸭性,能把散了的三百多只鸭子轻松地聚集到一起;望一眼就能估算出鸭子的数量;望一眼就能辨识出鸭群中有一只被裹来的老鸭;能从众多鸭子中轻易挑拣出两只最肥的;用手一掂就能准确说出它们的重量。
评分标准:一点1分,答出任意四点即可得满分。
5、参考答案:陆长庚的赶鸭方法较温和,他用鸭子能听懂的语言召唤,使它们个个都高兴地飞向小船边聚拢。
然后他变换鸭语,引导鸭子安静、舒闲、整齐有序地游向岸边,体现出和谐之美。
评分标准:从赶鸭方式和鸭子表现特点分析和含义,各2分。
6.参考答案:略。
评分标准:从口语化、幽默、清新、说明性语言等语言风格,从短句等句式特点,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选择其一,结合语句内容分析表达效果即可。
赏析角度明确,1分;内容分析,2分;效果,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