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沙漠绿洲导学案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3.5.2沙漠绿洲教学设计

1.时空观念: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理解沙漠绿洲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建立正确的时间和空间观念,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史料实证: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课文和观看相关资料,获取关于沙漠绿洲的历史和现状的信息,学会从多个角度审视和分析问题,培养实证精神。
2.多样化教学方法:我将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情况,进一步丰富和调整教学方法,比如引入更多的互动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3.完善教学评价:我将探索更全面的评价方式,比如通过项目式学习、口头报告等多种形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也会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板书设计
1.沙漠绿洲的形成原因
-地下水或地表水在特定条件下蒸发
-沙漠中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
2.沙漠绿洲的特点
-生态环境脆弱,需要保护
-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和重要通道
3.沙漠绿洲与人类社会的关联
-沙漠绿洲为人类提供了水源和土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人类活动对沙漠绿洲的破坏和保护,影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沙漠绿洲的保护措施
-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过度开发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沙漠绿洲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讨论和探究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历史理解能力。
2.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沙漠绿洲的图片、视频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呈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程度。
-保护沙漠绿洲生态环境,减少人类活动对沙漠绿洲的破坏
-加强沙漠绿洲地区的教育和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沙漠绿洲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人文地理》

《沙漠绿洲》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沙漠绿洲的形成原因和特点;2. 掌握沙漠绿洲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3. 了解人类对沙漠绿洲的影响及珍爱措施。
二、导学内容:1. 沙漠绿洲的形成原因和特点a. 沙漠绿洲是指在干旱的沙漠地区中,由于地下水或河流的补给而形成的绿洲地带;b. 沙漠绿洲通常是一片绿树成荫、水草丰美的区域,是沙漠中的生命之源;c. 沙漠绿洲是生物多样性较高的地区,各种植物和动物在这里都能找到生存的空间。
2. 沙漠绿洲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a. 沙漠绿洲的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是维持其生态平衡的关键;b. 沙漠绿洲中生物多样性丰富,有许多特有的植物和动物,如沙漠植物、骆驼、狍子等。
3. 人类对沙漠绿洲的影响及珍爱措施a. 人类的过度开发和排放污染物对沙漠绿洲造成了严重的破坏;b. 珍爱沙漠绿洲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如限制开发、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动生态珍爱等。
三、导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沙漠绿洲的景观和特点,引发学生对话题的兴趣。
2. 进修: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或资料,了解沙漠绿洲的形成原因、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相关问题。
3. 思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思考人类对沙漠绿洲的影响及珍爱措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课后作业:1.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沙漠绿洲的作文,包括形成原因、特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等内容;2. 要求学生收集有关沙漠绿洲珍爱的资料,并撰写一份珍爱方案。
五、拓展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走访当地的沙漠绿洲,了解更多相关知识;2. 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的环保活动,为珍爱沙漠绿洲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沙漠绿洲的重要性和珍爱意义,培养他们对环境珍爱的认识和责任感,为构建美丽故里贡献自己的力量。
愿我们的地球更加美丽,生态更加健康!。
《沙漠中的绿洲》导学案_教案教学设计

《沙漠中的绿洲》导学案本文是关于《沙漠中的绿洲》导学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学科四下语文主备人郭育梅复备人田素梅审核人苏立新学习时间课型展示提升课时1课时习惯养成展示大胆,倾听认真学习目标1、我会写“价、劣、挖、填、漂、侍”6个生字,会认“碱、霎”2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意思。
(重点)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3、我会用简洁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难点)。
一、谈话导入二、自主学习我能行!一读课文,边读边查,我会给加点字注音。
(展一:易读错的字。
)(展二:易写错的字。
)代价恶劣挖坑填土漂亮侍弄二读课文,我会理解词语(选择合适的方式理解如: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字义相加法等)。
(展三)侍弄:星罗棋布:纵横交错:不毛之地:三读课文,我能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展四)()()漂埋()()四读课文,我能读正确、流利。
(展六: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用独特的方式进行)五读课文,我能用简洁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展五)三、展示交流我参与!温馨提示:要将自己觉得解决的最棒的、最出色的地方展示给大家;或者将自己还疑惑不解的问题展示出来和大家共同探四、达标测试我最棒!一、根据句子意思写出成语、1、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2、形容交叉错杂的样子。
()3、指贫瘠、荒凉的地方。
()二、两组互相抽查朗读情况。
学(教)后一得:学习评价内容自我小组组间综合评价认真完成自学任务;主动参与讨论、交流展示,且做到仪态大方,声音洪亮,阐述有条理;能认真倾听、思考,提出有创新的问题或建议。
最炫班级最牛小组最佳的我学科四下语文主备人郭育梅复备人田素梅审核人苏立新学习时间课型展示提升课时2课时习惯养成展示大胆,倾听认真学习目标1、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2、我能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人类家园的情感。
(难点)学习重点目标2一、谈话导入二、自主学习我能行!1、我的预习收获:2、我不明白的问题。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3.5.2干旱的宝地沙漠绿洲教学设计

3.对学生的分组讨论作业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对于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5.人类活动对沙漠绿洲的影响
人类活动:过度开发、乱砍滥伐等。
保护措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沙漠绿洲的生态环境。
作业布置与反馈
作业布置:
1.复习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沙漠绿洲的定义、形成原因、农业特色、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中的绿洲、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人类活动对沙漠绿洲的影响等。
在知识方面,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地理的基本格局,对于地理区域的划分和特点有初步的认识。他们掌握了地图阅读和地理术语的基本能力,但对于干旱地区和沙漠绿洲的形成原因、农业特色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进一步学习。
在能力方面,大部分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进行简单的地理数据分析,并能从地图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然而,学生在综合运用知识、进行深度分析方面还有待提高。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3.5.2干旱的宝地沙漠绿洲教学设计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3.5.2节“干旱的宝地沙漠绿洲”。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绿洲,包括宁夏平原、河套平原以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中的绿洲。重点阐述这些绿洲的形成原因、农业特色以及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知识点梳理
沙漠中的绿洲(教案)

沙漠中的绿洲(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教案适用于小学三年级自然与社会“生物和自然环境”教学内容,主要涉及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环境的现象及其原因。
本节课目标是让学生通过了解沙漠绿洲的形成及其作用,加深对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环境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学生将学习沙漠绿洲的形成及其作用,这需要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认知有一定的了解,同时需要学生对植物和动物有一定的基础知识。
学生知识背景可能存在差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安排课堂内容。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沙漠的特点和绿洲的形成原因;认识绿洲对于沙漠生态系统的作用。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和探究,发现和探究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热爱。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今天的课程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沙漠中的绿洲。
在沙漠中,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它就像一个绿色的绿洲,里面有许多植物和动物。
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2. 探究(20分钟)(1)让学生观察图片或幻灯片,引导学生探究生长在沙漠中的植物,了解其特点和适应环境的特点。
(2)向学生介绍沙漠的常见动物,如狮子、沙漠狐狸等。
(3)引导学生思考:在这样极端的环境中,为什么会有生物存活?以及为什么绿洲这样一个小小的地方,却有这么多的生物?(4)通过讨论和提问,帮助学生了解沙漠绿洲的形成原因,让学生了解绿洲对于沙漠生态系统的作用。
3. 拓展(15分钟)(1)让学生观察视频,了解沙漠中的植物和动物的“绝技”。
如变色龙的变色、骆驼的储水能力等。
(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帮助学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加深学生对自然环境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解。
4. 总结(5分钟)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收获。
五、教学评价本课程可以加强学生对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关系的掌握和理解,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对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的认识。
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同步学案:3.5.2 沙漠绿洲(学案)

3.5.2 沙漠绿洲(学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利用多种资料如地图、图片、视频等分析并描述以色列在自然环境、人们生产、生活等方面的特征,体会人类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智慧来适应、改造自然。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观察、探究,运用合作交流等方法,学会从各种资料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比学习,初步学会分析区域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形成比较和联系的眼光;初步树立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难点】重点:利用地图、图片、视频等资料,了解以色列的自然环境,人们的生产、生活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难点:理解和分析以色列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形成联系和比较的思维,增强综合分析的能力。
【课前自学与课内交流】一、课前预习1.以色列地处亚洲 ,地中海的。
北部为气候,南部为干旱的气候。
2.以色列不仅面积小,而且也非常缺乏。
但以色列人采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使可浇灌土地大量增长。
3.以色列不仅严格保护有限的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且还实施各种“”与“”措施,以保证农业生产对水的需求。
4.在以色列,无论是温室大棚、地膜覆盖的大田,还是公路两旁的护坡、花坛、绿化带等,都使用了和技术。
5.以色列人把生产和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后用于,将海水淡化后用于。
6.以色列人克服了降雨量小、土壤贫瘠、夏季高温的困境,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在沙漠中建起了片片,使该国跻身于国家的行列。
二、课堂互学1.以色列的自然环境读图3-68《以色列在世界的位置》和图3-69《以色列的地形》。
思考:(1)在图上找一下以色列有哪些河流?(2)以色列的降水有什么特征?这对其水资源有什么影响?(3)以色列全国有近2/3的土地是沙漠,在这样的地方发展农业生产,会有哪些限制因素?2.如何解决水的问题读教材P86页组图3-71至图3-74并结合阅读卡中的相关信息,讨论以色列人民是如何充分利用和严格保护有限的水资源,在沙漠中建起片片绿洲的?以色列是如何跻身于农业发达国家的行列的?3.绿洲农业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色列的农业生产发生了怎样的转变?为什么要种植大量的枣椰树?以色列的绿洲农业的发展变化给其他干旱地区哪些启示?三、随堂巩固1.干旱地区发展绿洲农业的最首要的条件是 ( )A.劳动力 B.热量 C.水源 D.肥料2.以色列的主要居民是 ( )A.犹太人 B.阿拉伯人 C.日耳曼人 D.波斯人3.在干旱的环境中发展农业,做得最突出的国家是 ( ) A.埃及 B.伊拉克 C.阿富汗 D.以色列4.唯一一个建立在沙漠上的发达国家是 ( )A.沙特阿拉伯 B.阿富汗 C.以色列 D.伊朗5.在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生产,除了考虑水资源问题,还要考虑 ( ) A.作物的品种 B.营养价值 C.销路 D.劳动力6.被称为欧洲人的“大花园”“大菜篮”的国家是 ( )A.荷兰 B.法国 C.新加坡 D.以色列7.下列关于以色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以色列耕地面积少,水资源缺乏B.以色列入采用世界最先进的节水农业技术,在沙漠中建起了绿洲C.以色列入努力让宝贵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D.以色列人的生活仍然非常贫穷、落后8.在干旱地区发展灌溉农业,投资大、成本高,以色列集中力量种植的是( )A.低价值的粮食及饲料 B.高耗水的作物C.水果、花卉等附加值高的作物 D.胡杨树9.以色列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点为 ( )A.炎热 B.寒冷 C.风沙大 D.干旱10.假如你来到以色列,不能感受到的情景是 ( ) A.绿洲农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B.收获的季节到了,田里翻滚着金黄色的稻浪C.成片的枣椰树D.大地遍布管道,公路旁蓝白色的输水管连接着无数滴灌系统11.尝试概括以色列的节水措施。
沙漠绿洲 (共20张PPT)教案导学案

3.5.2沙漠绿洲导学单一、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分析以色列这个干旱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2.通过以色列这个案例的剖析,理解干旱地区的自然条件是如何影响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的。
3.学会利用地图等资料来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能够运用景观图等资料描述干旱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其具有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
二、重点难点理解和分析以色列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形成联系和比较的思维,增强综合分析的能力。
三、课前预习1.地处亚洲_____部,地中海的_____角。
2.以色列北部是 __________气候,南部是__________气候,这样导致南北降水_____ (均匀/不均匀),水资源非常_____ ;土地:国内耕地面积_____(多/少),土地贫瘠,近2/3的土地是_____。
3.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色列采用世界最先进的 ______技术,使可灌溉土地_________。
四、课堂导学1.结合下图,分析以色列的位置特点。
2.读以色列降水量分布图,说说以色列降水量分布有什么特点?这对以色列的水资源有什么影响?3.结合课本P81内容,探究以色列人民是如何充分利用和严格保护有限的水资源,在沙漠中建起片片绿洲的?4.结合课本P82内容,自主学习以色列在水源的“开源”与“节流”方面采取的措施。
5.结合课本p83及课件资料,探究以色列人发展绿洲农业之所以如此出名,除了他们的各种应对水资源短缺的措施外,还有什么秘诀?6.结合课本P83及课件资料,找出以色列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哪些。
【课堂练习】1.为了让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以色列采取的措施是()A.生产水果、花卉等高附加值作物B.种植甘蔗等经济作物C.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D.大力发展出口加工业2.以色列之所以有发达的绿洲农业,是因为()A.政府重视,农业投入大B.地势平坦,土壤肥沃C.雨热同期,适宜农作物生长D.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3.以色列的水资源非常缺乏,原因是()A.人们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B.气候干旱,降水少C.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D.地形复杂多样4.下列关于以色列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位于亚洲的西部,是亚、非、欧三大洲的结合处B.全境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C.沿海为狭长平原,东部有山地高原D.西边有着与地中海相连的海岸线5.下列关于以色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以色列耕地面积少,水资源缺乏B.因开发利用得当,以色列人在沙漠中建起了绿洲C.以色列人努力让宝贵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D.以色列人的生活仍然非常贫穷、落后6.因其蔬菜和花卉大量出口到欧洲,被称为欧洲人的“大花园”“大菜篮”的国家是() A.法国B.英国C.科威特D.以色列【反思总结】自学反思、查漏补缺,检查知识点,标注情况。
18《沙漠中的绿洲》导学案

郝小楼小学谢福凤四年级3班18、《沙漠中的绿洲》导学案【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读写本课一类生字“价、劣、挖、填、漂、侍、”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读本课二类生字“碱、霎”。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我能说出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美好生存环境的壮举,结合实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预习任务】(自主学习)一、按要求填空。
生字读音音序部首组两个词价劣挖填漂侍碱霎我能读准这些词语。
代价恶劣挖坑填上漂亮侍弄盐碱霎时漫步精心培植适宜白茫茫星罗棋布绿树成阴不毛之地鲜花遍地纵横交错源源不断三、我初读课文知道的知识。
本文通过记叙()人民在()中为了改造生活环境,辛勤种植并精心侍弄(),终于建成(),营造出良好()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的追求,从而告诉我们,良好的生活环境需要我们用()去创造。
【小组合作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一、小组讨论。
1、从哪里可以看出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树木非常精心?他们为什么那样爱护花草树木?2、什么叫“侍弄”?阿联酋人民是怎样精心侍弄这些花草树木的?3、阿联酋人民为什么那样爱护花草树木?【课堂检测】(检测反馈)一、读拼音,写词语。
shāmîtián tǔdài jiàzhǎyǎn bùmáo zhīdì()()()()()wākēng shìnîng âliâshàshíyuán yuán búduàn()( ) ()()()二、比一比,再组词。
浇()漂()侍()宜()填()烧()飘()待()宣()镇()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地吹拂()地行走()的环境()的盐碱()的沙漠()的绿洲四、照样子,写词语。
白茫茫()()()干干净净()()()源源不断()()()六、课文内容我知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2沙漠绿洲》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地图、图表等信息,了解以色列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以及对以色列农业生产的影响。
2.结合课本相关信息,了解在干旱地区水是生命的源泉,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是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分析绿洲农业的发展变化以及给其他干旱地区的借鉴作用。
【学习重难点】
重点:重点探究以色列如何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来发展农业。
难点:分析以色列的绿洲农业对其他干旱地区的借鉴作用。
【课前自学课中交流】
1.阅读图3-68、3-69,认识以色列的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地处亚洲西部,地中海的东南角。
自然环境:①气候:以色列北部是地中海候,南部是热带沙漠气候,这样导致南北降水北多南少,水资源非常稀少;②土地:国内耕地面积少(多/少),土地贫瘠,近2/3的土地是沙漠。
(2)在图3-69上找一找以色列有哪些河流,降水有什么特点?这对其水资源有什么影响?在这样的地方发展农业生产,会有哪些限制因素?
以色列的主要河流是约旦河。
降水北多南少,境内河流较少,水资源紧缺,
以色列沙漠的面积占国土面积近2/3,使得农业发展受到土地贫瘠、降水少但蒸发量大等因素的限制。
2.探究以色列的绿洲农业
(1)农业节水技术:在干旱地区,水是农业生产发展的根本。
阅读P85-86页相关内容,重点研读图3-71至图3-75,概括以色列采取哪些措施充分利用水资源,建立发达的绿洲农业?(可填写在教材P87书上)保护有限的水资源不受污染;
海水淡化,发展淡化技术;
进行大规模水利建设,北水南调
加大对雨洪资源的利用
污水利用,水资源循环使用;
科技兴农,节水农业——滴灌技术;
政府对水资源实施严格监管,公民节水意识强。
(2)开发节水作物:观察图3-76及相关资料,以色列人为什么大量种植枣椰树?
枣树树是当地绿洲农业的重要作物,具有耐旱、耐热、耐碱的特性,能忍受含盐分较高的水,果实产量高、营养价值高,被称为“沙漠面包”。
(3)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色列绿洲农业的转变:①进口:低价值的粮食及饲料;②种植:集中力量种植水果、蔬菜、棉花和花卉等附加值高的作物,进行反季节生产,以色列被称为欧洲人的“大菜篮”“大花园”。
【课堂练习】
1.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生产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C)
A..劳动力
B.热量
C.水源
D.肥料
2.以色列的主要居民是(C)
A.阿拉伯人
B.以色列人
C.波斯人
D.日耳曼人3.把耶路撒冷看做圣城的宗教是(B)
①伊斯兰教②犹太教③佛教④基督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有一种极富经济价值,树干可建造房屋,叶子可用做燃料,果实可以食用的是( B )
A.银杏 B枣椰树 C棕榈树 D猴面包树
5.发展绿洲农业,率先采用先进的滴灌技术灌溉土地的国家是(D)
A沙特阿拉伯 B伊朗 C伊拉克 D以色列
6.下列措施不属于以色列节水措施的是(D)
A.喷灌、滴管
B.修建水库收集和贮存丰雨季节降水
C.少种高耗水作物
D.大水漫灌
7.“水是万物之源”。
下列各项中,属于保护水资源的做法的有(B)①节约用水②重复循环用水,用洗脸水来浇花③农田灌溉为漫灌④随手关水龙头⑤土地灌溉为滴灌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8.以色列发展绿洲农业的举措,有哪些是可以供其他干旱地区借鉴的?(至少三点)
采用滴灌、喷灌等技术,科技兴农;加强废水处理和循环利用;完善并落实水资源使用制度;因地制宜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选择种植合适的农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