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文体研究
高考作文十大切入点之二 文体

2013高考作文十大切入点之二:文体技法指津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规定,高考作文要“符合文体要求”。
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符合作文题目要求的文体;二是符合考生自己选定的文体。
一旦选定文体,考生写作时就一定要合乎该文体的基本要求,体现该文体的基本特征。
一、记叙文1.形象丰满,个性突出。
“形象”指文中主人公的形象;“丰满”指文中的人物形象生动完整,具体可感,能浮现于读者的眼前,激发读者的情感;“个性突出”指人物的言行举止具有独特个性。
考生不能概念化、脸谱化地只写高大全或假恶丑,而要写出人物的复杂性,写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2.抓住关键,浓墨特写。
这是指要善于抓住关键细节,对于刻画人物,表现主旨、情感和重要细节的部分,用艺术性特写镜头,浓墨重彩地加以渲染,以求形象生动,真切感人。
3.议论抒情,精妙点化。
记叙文要求文体特征鲜明,并不意味着不能运用议论或抒情的表达方式。
记叙是基础,议论是深化,抒情是升华。
写记叙文,若没有议论、抒情的精妙点化,人物形象就不可能丰满感人,文章主旨也不会鲜明深刻。
但考生在记叙文中运用议论、抒情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前面要有适当的记叙描写作铺垫;二是议论、抒情既要文采斐然,又要精要洗练,切不可长篇大论,拖泥带水,致使文体特征不鲜明。
4.融情于景,诗情画意。
考生在写记叙性文学散文时,可以借鉴绘画艺术,融情于景,描绘出富有诗意的画面,这是突出记叙文特征的一种重要艺术手段。
二、议论文1.旗帜鲜明,“理”贯全篇。
首先要确定全文的主旨,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摒弃什么,一定要旗帜鲜明,并将其贯串于写作的全过程。
无论是确定立意、开篇起头,还是主体论述、结论归纳,都要紧扣主旨,突出议论说理的行文主线索。
2.例证洗练,观点突出。
议论文的特点是以理服人,列举的人和事都要为所证明的理服务。
在写作中,考生要注意以下几点:(1)事例使用二至三个即可,一定要典型。
(2)对所举事例不能作具体描写,而应侧重于评述与分析。
高考作文写作文体要求

高考作文写作文体要求写高考作文的技巧:文体要求一、记叙文写作的注意点写记叙文,首先要写出正确的价值取向、积极健康的人生观,把哲理性的思索隐含在生动具体的描述之中,让生活暗示出深刻的主题。
要注意选取材料的灵活性。
写记叙文时,我们提倡写自己,写真实,着眼于自己所历、所见、所闻的材料,因为这样的材料带有个性色彩,容易触动情感;但是,自己亲历、亲见、亲闻的材料不一定都新颖、典型,完全适合于试题。
在这种情况下,不妨借助联想和想象,合理虚构一番:(1)经历过的事,当时观察不细致,或时间久了记不清,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况,想象其中的细节加以描绘,使其具体生动。
(2)为了切合题意、突出中心,对经历的事可以改换部分情节。
(3)可以把经历过的几件事进行合理改造,将它们编织到一起来写。
(4)可以把发生在几个人身上的事集中到一个人身上,以使人物形象鲜明,作文内容充实。
(5)可以添加合情合理的环境、气氛描写,以烘托人物和事件。
其次要注意布局的精巧别致。
记叙文(含叙事性散文)的谋篇布局,要力求有匠心,必要时可以尝试着改换一下*的“外壳”,换点花样。
根据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下面介绍五种布局方式:(1)链条式:这种布局像链条一样,把几个生活场景按纵的方式组织起来,脉络清晰,井然有序。
(2)并流式:这种是一种并列的横式布局,它往往精选几个生活片段——或不同的人和事,或同一人物、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组合成篇,结构大体整齐匀称。
(3)蛛网式:这种布局如同蜘蛛织网,先结出网心,然后围绕网心向四周伸展,纵横交织,愈织愈多。
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多以情感为总绳,任情思奔涌,想象升腾,形成浩大的气魄。
如秦牧的《土地》。
(4)复迭式:它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段落与段落之间形成整齐、严密的排比关系,具有回旋往复的形式美;二是内容与内容之间具有迭加、补充关系,产生一种文意酣畅的力量美。
如冰心的名作《笑》。
(5)曲径式:这种方式恰似玲珑剔透的园林布局,回廊九曲,溪水盘旋,于收尾处才显露出美丽如画的景致。
例谈高考作文如何做到符合文体要求

文体鲜明,中规中矩——例谈高考作文如何做到符合文体要求孙银选高中学生写作议论文常见的问题之一就是缺乏文体意识,表现在运用例证时叙例过于具体,分析道理则明显不足,导致“叙多议少”,给人的感觉就是把文章写成了“四不像”。
这在高考中是要吃大亏的。
高考《考试大纲》对写作的要求是:“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常见的应用文。
”高考作文评分的基础等级第二条就是“符合文体要求”。
所谓“文体”,是指《考试大纲》中提到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以及常用的应用文等文章体裁。
“符合文体要求”有两个意思:一是指符合试题规定的文体要求(不可擅自改变文体,目前高考中一般很少有必须写成哪类文体的规定);二是指所写文章符合考生自己选定的文体要求。
文体特征鲜明,中规中矩,是作文成功的基本要求。
高考作文一般不限定文体,但并非不讲文体!那么,如何写出“符合文体要求”的作文呢?笔者认为以下两点尤其应当引起学生重视:一、要有较强的文体意识,把握文体规范。
记叙文是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文体基本特点是记叙的单纯性、材料的直观性、结构的时空性、语言的形象性。
议论文是以议论说理为主要表达方式,文体基本特点是议论的主导性、材料的论证性、结构的逻辑性、语言的概括性、观点的鲜明性。
说明文是以说明、解释为主要表达方式,文体基本特点是说明的科学性、材料的知识性、结构的条理性、语言的准确性。
二、要注意妥善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要处理好记叙文中概括叙述和具体描写的关系(详略要得当)。
二是要处理好议论文中“事”与“理”的关系(根据论点的需要选好事实论据)。
三是要处理好议论文中“叙”与“议”的关系(叙例简洁、概括;议例讲究方法)。
下面谨以最常写的议论文为例,探讨一下如何处理好议论文中“叙”与“议”的关系。
把握了这一点,可以说就能有效地解决作文中文体“四不像”的问题。
首先,议论文中的“叙例”(即对事实论据的叙述)应当简洁、概括。
例如:如果用下面的例子来论证“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一观点,该怎样叙述呢?①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
高考语文作文范文欣赏不同题材与文体的写作风格

高考语文作文范文欣赏不同题材与文体的写作风格高考语文作文范文欣赏:不同题材与文体的写作风格高考语文作文从来都是备受关注的话题,作为考试的重要一环,它不仅是考察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手段,更是对学生思维逻辑、综合素养的综合考核。
在高考语文作文中,不同的题材和文体展现出了各自独特的写作风格,下面我们将通过欣赏范文来详细了解一下。
第一篇范文是一篇议论文,题目为《科技的利弊》。
它以辩证的视角,剖析了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双重影响。
开篇通过引入“科技改变生活”的事例,提出了科技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为接下来的文章打下了基础。
之后,作者以理性客观的态度,逐一分析了科技的利与弊,使用了大量的具体例证和数据来支撑观点,同时补充了一些调查结果,增强了文章的可信性。
全文逻辑清晰,观点明确,语言简练,既有深度又不失亲切感,给人以深度思考的启示。
第二篇范文是一篇记叙文,题目为《悦读的力量》。
这篇作文通过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抒发了对阅读的热爱和认识到阅读带来的影响和力量。
文章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展开,亲切贴近读者,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作者通过自己的经历逐渐展开,深入叙述了自己对阅读的理解和感悟,同时融入了一些名人名言和相关研究结果,使得文章更具说服力。
结尾部分,作者巧妙地把自己的亲身经历与读者的现实生活相结合,并号召读者共同拥抱阅读的力量,给人以回味和启发。
第三篇范文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为《跨越障碍,追寻梦想》。
这篇作文通过分析人生中常见的障碍,并围绕如何跨越障碍来展开。
文章首先引入了“障碍”的概念,然后明确了障碍对个人发展的限制,并结合了一些真实的案例,使得文章更加具体和鲜活。
接下来,作者提出了跨越障碍的方法和原因,并用了激励人心、哲理性强的语言来鼓励读者勇敢追寻梦想。
全文结构合理,观点清晰,同时通过运用修辞手法,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性和说服力。
通过欣赏以上三篇范文,我们可以看到不同题材和文体所体现出的写作风格有着各自的特点。
议论文以理性和客观为主,通过论证和事实分析来推广观点;记叙文以亲切和感人为主,通过真实的故事和情感共鸣来打动读者;命题作文以启发和激励为主,通过命题和哲理的探讨来激发读者的思考。
高中生必备高考作文技巧二十:文体的创新

高中生必备作文技巧二十:文体的创新写作教学0517 1018高中生必备作文技巧二十:文体的创新文体创新能力与技法。
[链接]关于应考作文文体创新的思考1.《语文高考大纲》中,关于作文“发展等级”有16个评分点,规定只要有其中一点就可以得“发展等级”分,一点突出或多点达到要求均可得“发展等级”满分。
考察这16个评分点,其核心就是创新;而文体创新恐怕是最易“手到擒来”的吧?2.讲究文体规范,并不是不要个性特色,不要文体创新;相反,大家都“听话的好孩子”一样瞅着虚拟的阅卷老师的脸求“规范”,如果我来一个在规范的前提下进行文体的创新,花开别样红,想必更“讨人喜欢”吧?再说,作文阅卷老师,看多了“规范”的同类文体作文,难免会有倦怠情绪,可能在评分上更挑剔,一篇常规文体的文章,若无特别之处,发展等级评分常常只能给到6分左右。
如果见到一篇新颖独特充满个性特征的文章,精神往往会为之一振。
这样的文章只要不偏题,在发展等级评分上常常可以得到满分,并且在表达项的评分上也能给评到一类。
3.有例为证:2005年湖北卷的作文试题是一则供材料作文,其核心词语是“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在评卷中有一篇题为“举杯邀明月”的文章,模仿《赤壁赋》中主客问答的形式,设计了“月亮”、“我”和“影子”三者的对答,在讨论中阐述用入世的态度面对生活、以出世的态度面对苦难的生活哲理。
这篇文章虽然在内容方面有所欠缺,只评为一类下等,但在文体上能大胆地模仿名篇,并写出了新意,所以在表达方面和发展等级方面均获得满分,并最终获得了55分以上的高分,这是一篇成功运用文体创新获得成功的典型范例。
【作家在线】[作家范文]给赵景琛的一封信元帅发来紧急令:内无粮草外无兵!小将提枪上了马,《青年界》上走一程,呔!马来!参见元帅。
带来多少人马?2000来个字!还都是老弱残兵!后帐休息!得令!正是:旌旗明明,杀气满山头!舒予躬注:抗战期间,赵景琛主编《青年界》,一时缺稿,遂紧急向老舍先生求援(元帅发来紧急令:内无粮草外无兵)。
高考作文文体训练专题

高考作文文体训练专题高考作文文体训练专题《考试说明》要求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见文体。
近几年来,高考作文题对文体的要求逐渐放宽,例如1998年明确地说“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2000年说“文体不限”,xx 年、xx年和xx年都说“文体自选”。
“文体自选”本来有利于考生充分显示自己在某种文体写作上的优势,但由此又使某些学生误以为“文体不限”就是取消了文体的要求,自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高考和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出现了不少的“非驴非马的怪物”。
因此,必须澄清。
“文体不限”决不是“不要文体”。
虽说“不限”,但这“不限”的是你喜欢运用的任意一种文体,你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写成议论文,也可写成散文。
选什么文体,一要根据题目,有的题目虽然既可以写成议论文,也可以写成记叙文,或者散文,但也要考虑看它最适合用什么文体;二是根据自己的写作实际,选用自己最得心应手的文体。
各种文体都有各自的用处,高考虽然不限文体,但我们还是得打牢各种文体的根底,从训练每一种根本文体的写作人手,扎实写好“合格文”,“合格文”就是到达“根底等级”,进而融会贯穿,以求在一定的标准下求异创新,实现飞跃提高。
各种文体之间虽有共性,但各种文体又都有各自的特点和要求,写作时,应遵照各种文体的特点和要求。
下面主要就谈谈记叙文根本特点和要求,使同学们记叙文写作的根本标准。
记叙文是以叙事描写为主要手法,以记人、叙事、状物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
这种,选材范围广泛,写作内容丰富,表现形式灵活,表现手法多样。
写好记叙文必须在立意、选材、结构和表达等方面下功夫。
1、立意。
就是确立的中心思想。
立意首先是要正确、安康。
二是立意要纯,“意”多,文思必,不能既想告诉人们这个,又想告诉人们那个,如果这样,就会枝蔓横生,重点不突出。
三不落俗套。
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这样写出的才会呈现出一个全新的面貌。
四是立要深,立意深刻,才能给人以启迪。
2、选材。
中心确立后,就要寻找材料表现它,即根据中心去鉴别材料,选择材料。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考作文题型研究

型 :加 上题 型之 外 的 因素 ,如命 题 内容 以政治 性 、社 会
感 性 经 验 ,接 着 以引 导语 点 出这个 写 作 “ 话题 ” 。运 用
性 的外 部 观照 为 主 。这 些 因素 的综 合作 用 长期 束缚 了学 生 的 写 作 空 间 .迫切 要 求 高 考 作 文 命 题 ( 以 及 作 文 教
学 、作 文评 价 )突 破 旧有 的命 题思 路 ,顺 应语 文课 程 改 革 的理 念 和作 文 命题 的 内部 规 律 ,寻 求 新 的命 题 形 式 : 而 新 的命 题 形 式 的 出 发 点 就 是 要 使 写 作 成 为 “ 写作” , 即遵 循 写作 的基 本规 律 。还学 生 写作 的 自由 ,并 且还 要 想方 设 法唤 醒 、激 发 和触 动写 作者 个 体 的 内在情 感 和经 验 .力求 使 之 “ 以我手 写 我心 ” 。
料 .也 非 常 注 意题 目本 身 的张 力 和 关 涉 面 ,如 2 0 0 6年
上海卷 《 我 想 握 住 你 的手 》、2 0 0 7年 江 苏 卷 《 怀 想 天
空》 。实 际上 ,有 的 不成 句 的新命 题 作 文 与 半命 题 作 文 之 间 非 常 相 似 , 只 不 过 补 足 部 分 在 写 作 中 完 成 ,如
新 命 题 作 文 与 传 统 命 题 作 文 相 比 ,在 给 出 题 目前 添
方 面 ,与话 题作 文相 比 ,它 继 承 了话题 作 文开 放
性 的诸多 要 素 ,遵 循 “ 三 自”原 则 ( 自选 角 度 、自定 题 目 、 自选 文体 ) ,但不 同 的是 ,没 有在 引 导 语 中 直接 引
不以规矩 不成方圆——浅谈高考写作教学中的文体意识

变浅层学习的现状,达到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本身也体现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批判性理解、积极主动的内部学习动机、注重反思、重视知识迁移应用及问题解决等都属于深度学习的典型特征,而这些特征与生物学核心素养之间具有很多契合部分,都认为学习是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注重知识的批判理解、强调知识的建构和信息的整合、能将知识迁移运用到新情境中解决问题等,因此深度学习是一种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强有力途径。
本研究从情境教学和深度学习的研究基础出发,将情境教学策略运用于学生生物深度学习中,通过收集和分析学生的生物成绩、深度学习情况调查,探索情境教学在高中生物深度学习中的效果,以期为中学教育工作者提供切实的参考和建议。
二、情境导入生物课堂教学的策略情境导入是指在导入环节,教师通过不同的手段创设一定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学习,以便更好地理解知识。
良好恰当的情境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对于知识学习来说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情境有许多不同的类型,而生活情境属于其中的一种教育情境,生活情境的创设并不是一种固化的方式,范围较广,任何生活中的事物实例,或者能够反应生活的事物都属于生活情境创设的范畴。
例如,在讲授“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这节课时,教师可向学生展示几张警察在利用DNA 指纹识别技术锁定犯罪嫌疑人的场景图片,然后配以这样的叙述:“在案件侦破过程中破案人员经常会在犯罪现场收集血液或者毛发等物品,通过DNA指纹识别技术与犯罪嫌疑人的DNA进行比对,因此这是破案人员经常使用的一项技术,相信大家在电视剧中也会经常见到这样的场景。
”给学生解释完图片上的内容后,学生会对这项技术充满好奇,这是学生日常生活所遇到的场景,非常具有真实性,此时教师就营造出了一种真实的生活情境。
此时学生的兴趣感十足,并且主动性极强。
在这样的氛围中顺势引出问题,并提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为什么DNA就能够显示出特定犯罪嫌疑人的信息呢?为什么不会显示别人的信息?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就一起走进今天的课程内容———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然,河面上刮来一阵寒风,我不由得打了个冷颤。它怒吼 着:“我将把秦桧这种绕道者统统扫入历史的垃圾堆!” 霎时间,桥塌了,船沉了,绕道者的两鬓斑白了。至于我, 仍立在岸边,却清醒了。 寒风呜呜地吟唱,似乎在奚落着绕道者的胸无大志、碌碌无 为,更是在哀悼那为理想殒身不恤的老人。他在寒风中倒下了, 长眠在永恒的冰河中,可是,他却化为了人们心底一座不朽的冰 雕。尽管他的灵魂在寒冷中消逝,可他的心灵,却化作了阴暗的 夜空中最明亮的一颗恒星,永远在历史的星海中熠熠生辉。那些 绕道者们比起他,真是尘埃之于长城,鸿毛之于泰山。 寒风过去了,我平静下来,望望桥渡,分明还完好。然而已 没有年轻人愿意绕道而行。我和他们手挽着手,忍受着透骨的寒 气,朝理想的彼岸走去。 浓雾散去了。老人微笑着,向我们招手。 “绕道吧,这世间——从来——没有直路!”那可耻的声音 如此微弱,如游丝一般。 我坦然而欣慰地笑了:“那又如何?历史的车轮,我们推动; 人生的直路,我们踏出!”
• 简评:本文作者大概想把它写成议论文, 但全文没有以议论为主,而是四种主要表 达方式全用上了,而且各自占的篇幅差不 多,这就不是综合使用多种表达方式,而 是文体不明了,因此本文当年被判为四等 (20分以下)实不为过。
研究达标训练
(一)记叙文的达标训练(以形象感人) 1.突出的中心 2.流畅的叙述 3.生动的描绘 4.适当的详略 5.巧妙的点题
•
①我追求坚韧的品格,它让我无畏于征途中 的艰难险阻;它让我在一次次挫折之后仍是 不屈不挠;它让我的心理在承受一次又一次 的打击后却仍能为心的向往而努力奋斗。因 为只有在拥有坚韧的品格之后才能具有坚强 的心理承受力,而有了坚强的心理承受力之 后,我才能去正视失败——从失败中吸取经 验教训去争取下一次的成功,而不是在失败 后一蹶不振,永远陷于失败的泥淖中再无翻 身之地。
呢?看别人不绕道的,都比我们走得快。” “傻小子!”爷爷摸了摸额头,擦去不自然的汗珠说, “不绕道走,多费力呀!你没看到那些不绕道的人,走得 呼哧呼哧直喘气。咱们绕道走虽然多花一点时间,可是多 轻松呀,花一点时间没什么,聪明人才懂得绕道呐!”老 头子越讲声音越大,似乎真的看到不绕道的人那疲乏的样 子似的。 孙子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努力想象着不绕道的艰苦 劲儿。回家的路上,爷孙俩还是像来时一样,高山,绕! 陡坡,绕!大河,绕!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绕着过去,孙子也慢慢习惯了, 遇到困难不绕道,才是傻瓜一个! 老头子病了,叫孙子赶紧到镇上请大夫。他喘着粗气, 断断续续的说道:“你……你千万要记……记得……”爷 爷病了,这可不是小事。心急如焚的孙子还没听完就拔腿 跑出了家门,路上,他记着爷爷平时的教诲:“要绕 道……” 当孙子领着大夫跑完了十弯八曲的山路回到家里的时 候,发现老头子睁着一双大眼,已经没气了。 听村里的人说,老头子最后的一句话是:“千万别叫
从实际出发选择成功道路
张思铭
面前有一条河流,是趟过河去,还是绕道到桥或渡 呢?如果面前的不是河,而是人生路上的一座大山呢? 是沿着崎岖的山路攀爬,抑或是绕到平坦的大道上呢? 无论选择哪一种方法,都有其长处和不足。走捷径 固然是快,但却往往有急流险滩,或 是猛虎长蛇;绕道 虽慢,然而却是康庄大道,笔直平坦。在这个艰难的抉 择中,麦哲伦选择了前者,诸葛亮选择了后者。在穿过 马鲁古群岛后,麦哲伦的船队没有选择经马六甲海峡北 航印度再沿东非南下的远路,而是冒险横跨印度洋到好 望角,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并开辟了新的海上商路。“六 出祁山”是诸葛亮的主要功绩之一,他在由汉中出关中 的六条道路中,从不选择最近的子午谷,而是宁愿绕到 陇西再向东进攻,结果也获得了多次胜利。可见,走捷 径和绕远道孰优孰劣,不能一概而论,应视具体情况而 定。
研究达标训练
(二)议论文的达标训练(以理服人) 1.鲜明的观点 2.规范的开头 3.清晰的框架 4.丰富的材料 5.深刻的思考
议论文的几个基本要求:
(一)要有明确的观点 (二)要有分论点 (三)要有恰当的论证方法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 举事例、演绎法、反证法、类比 法、对比论证、因果互证法、比喻 论证、归谬法
研究达标训练
(三)散文的达标训练(以情动人) 1.明确的主旨 2.多彩的开头 3.寓意的物象 4.自然的过渡 5.澎湃的激情
散文写作上有以下六个特点: ①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②思想警辟,诗意盎然 ③短小精悍,自由灵活 ④形散神收,博而不杂 ⑤直抒胸臆,自具风格 ⑥惨淡经营,文采斐然
正道直行,矢志不渝
高考作文 符合文体要求
• 符合文体要求”,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 首先是指符合试题规定的文体要求。 • 其次是指符合考生自己选定的文体要 求。
【应对策略】
• 1.把握文体规范。
记叙文的目的是要动人以情、示人以范, 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所以它的 文体基本特点是记叙的单纯性、材料的直 观性、结构的时空性、语言的形象性。议 论文的目的是晓人以理、导人以行,以议 论说理为主要表达方式,所以它的文体基 本特点是议论的主导性、材料的论证性、 结构的逻辑性、语言的概括性、观点的鲜 明性。
记叙文和议论文
写作目的
写作要求 结构单位
以情动人
刻画形象 场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以理服人
分析推理 论层
语言要求
具体生动
严密概括
• 有不少考生对记叙文和议论文这两种 基本文体只是有点感觉,却把握不好 分寸。在文章构思阶段,把握住这样 一点:要写记叙文,就主要以讲故事 或刻画人物来表现思想或感情;要写 议论文,就要阐述观点,要用各种论 据和对论据的分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是正确的。请看下面两段文字:
周轶伦
“在这世间,也许从来没有直路。你想到达理想的彼岸吗? 请绕道吧!”这种颓丧的声音,一直在我耳边回荡。我望着眼前 横无际涯的江面,感受到了江水刺骨的寒气,怯步了…… 我怯懦吗?不!翻开史册,老人们为理想强行趟水过河的, 能有几个成功?比干不懂得绕道,斗胆直言进谏,结果被商纣挖 去心脏;屈原不懂得绕道,可谓“正道直行”,结果遭放逐,终 于死于汨罗江;岳飞不懂得绕道,立志“踏破贺兰山缺”,结果 还是惨死风波亭,三十功名付诸尘土。看着一位位老人一一在冰 冷的河水中罹难,我踌躇了。 举目上游,那里有桥,放眼下游,那里有渡,我的心豁然 开朗——绕道,不是一个好主意吗?“这世间,从来没有直路!” 那种像鸦片一般的声音,麻醉着我。我望着争先恐后向桥奔去的 年轻人,又陷入了沉思。 西方有句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东方则更直白: “曲径通幽。”绕道有何不可?背绳墨以追曲,何过之有?纵观 历史,秦桧不是走投降金国的小径,成为权倾五国的宰相?汪精 卫不是走向“曲线救国”的渡口,成为魏国的首脑?绕道,无可 厚非,因为这世间根本就没有直路!
• 2.选择最佳文体。①这一话题最适合写哪种文 体。②要选择适合自己发挥的文体。如擅长形象 思维的考生可选记叙文;擅长抽象思维的考生可 选议论文。③要考虑自己有没有与该文体相应的 写作素材。如,写议论文,有没有相关的理论论 据和事实论据;写记叙文,有没有相关的整一、 连贯、动态的生活故事;写说明文,有没有相关 的知识储备;写散文,有没有这方面的感情积累 和语言积累;写杂文,有没有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的幽默素质。
必要的时候,绕道是难免的。由瑞金到延安, 直线距离不过三千里,何必长征万里呢?不 就是为了躲避“捷径”上的强大敌人吗?事 实证明,该绕道时就应该毫不犹豫地绕道, “明知山有虎,就是绕道行”。 无论是哪一种选择,目的都是到达成功 的彼岸。“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 猫。”同样,无论哪一条路,能通向成功的 就是我们选择的。至于高低优劣,就要因人、 因时、因地而异了。当捷径是最佳选择时, 我们要大胆走下去;如果绕道的优点更明显, 做个诸葛亮又何妨?
• 由此,我不禁想起儿时父亲给我讲的一段有趣的 故事。 • 从前,有三个读书人上京赶考,就到一个算命先 生那里预卜前程。算命先生故作神秘地伸出一个 手指。当三个问他是什么意思的时候,算命的以 天机不可泄露的话来搪塞。后来,三个应试者都 考上了。他们很感激算命先生,因为他们理解的 竖起的那一个指头,答案是“你们会一起考上。” 其实,这个算命先生仅仅玩了一个并不高明的动 作游戏,就把三个满腹经纶的读书人给蒙了。因 为,一个手指的暗示,其答案也是丰富的。可以 是“一个也考不上”,“三人仅考上一个”, “三人中只有一个考不上。”可见算命先生也是 参透了“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要义了。(记叙为 主,兼有议论) • 朋友,假如你也能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思想 去思考人生,感悟生活,你将走出一条有价值的 创造之路。(议论)
高考临场记叙文必须强调3 个基本要求: 必须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 情节 必须有一两个比较清晰的人 物形象; 必须以记叙、描写为主,特 别要重视细节描写
绕 道 陈通 山里边,有那么个小村子,村里的一间小屋里,住着爷孙 俩。也不知啥时候起,村里的人时兴到镇上去赶集。小镇在山的 那一头,要翻过好几座大山才能到,好些人大清早就起来,翻山 越岭的,就为了到镇上转转,看看有什么好东西卖的。 老头子听到这消息,也想凑个热闹,于是拉着小孙子一同往 镇上去。走到了大山面前,老头子对孙子说:“山太高,咱们绕 道吧。” 小孙子很听话地顺从了。走着走着,遇到一条大河,老头子 想了想,对孙子说:“河水太凉,咱们绕道吧。” 也不知走了几里路,碰上一个陡坡。老头子搔了搔头皮,对 孙子说:“坡太陡,咱们绕道会好走一些。” 好不容易到了镇上,爷孙俩发现,集市已经散了。买东西、 卖东西的人早就回家去了。留在他们眼前的,只是一片渐渐冷却 的空地。 孙子好奇地睁着大眼睛问:“爷爷,为什么你总要绕道
•
• ②童年的时光匆匆结束,不知不觉我已长 成大姑娘了,世界猛地变开阔,大人的话 “这个世界坏人可多了”总在耳边回荡, 让人心惊胆颤,我更把心封闭得严严实实。 可是,灰色的日子还是闯进了我的世界— —爸爸去世了。从此,我的世界黯然无光。 爸爸走了,家里失去了顶梁柱,妈妈猝然 长出了许多白发。我从此明白:生活多艰, 一切要靠自己艰苦奋斗。我不能再在妈妈 怀里撒娇,也没有爸爸为我驱逐“敌人”。 我习惯了热饭热菜,习惯了家的温暖,突 然失去这一切,我哭我怨。然而,现实容 不下软弱,生活容不下眼泪。我必须学会 自己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