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尿液化学成分的制作研究

合集下载

一种制备人尿激肽原酶粗制品的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制备人尿激肽原酶粗制品的方法[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205115.3(22)申请日 2016.04.05(71)申请人 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51052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河高唐科技产业园高普路89号(72)发明人 王旭 章华 何建国 曾永峰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精金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0代理人 刘晔(51)Int.Cl.C12N 9/64(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制备人尿激肽原酶粗制品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尿蛋白的提取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制备人尿激肽原酶粗制品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人尿激肽原酶粗制品的方法是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吸附剂吸附尿液中的尿蛋白,然后收集吸附尿蛋白的树脂,集中洗脱,接着将洗脱液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人尿激肽原酶,从而实现人尿激肽原酶和人尿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分离。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人尿激肽原酶粗制品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分离人尿激肽原酶和人尿胰蛋白酶抑制剂,便于人尿激肽原酶和人尿胰蛋白酶抑制剂后续的纯化处理,提高纯化率,而且该方法实现了两种蛋白粗制品的联产,可以大大的降低生产成本。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CN 105754977 A 2016.07.13C N 105754977A1.一种制备人尿激肽原酶粗制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阴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吸附剂放置尿池或尿斗中,收集已吸附尿蛋白的阴离子交换树脂;S2将步骤S1得到的阴离子交换树脂用NaCl溶液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S3将步骤S2得到的洗脱液进行超滤浓缩,调节超滤浓缩液的pH值为3.2-4.2,电导为0.05-8Ms/cm;S4将步骤S3得到的浓缩液上样已经用平衡液平衡好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冲洗,所述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平衡液为0.01-0.5mol/L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电导为0.05-8Ms/cm,pH值为3.2-4.2;S5用洗脱液洗脱步骤S4得到的阳离子交换树脂,收集洗脱液,在洗脱液中加入65%硫酸铵粉末搅拌20-30min,静置3-4h后,收集沉淀,得人尿激肽原酶粗制品。

人工尿液(含肌酐)

人工尿液(含肌酐)

组成:
名称 人工尿液(含肌酐) 使用说明书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应根据具体实验要求操作。
编号 CZ0252
Storage500mlRT 避光1份
注意事项:
1、 人工尿液(含肌酐)应密闭保存,一旦开封,效率下降。 2、 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有效期: 4 个月有效。
相关:
北京雷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人工尿液(含肌酐)
简介:
人工尿液是模拟尿液的组分和 pH 值的一种溶液,又称人工合成尿液、模拟尿液、人 工尿液试剂、人造尿水、 人工尿、人造尿。本人工尿液与真实的人体尿液液相似度大于 99.5%,pH 值 4.7 较常用。
Leagene 人工尿液(含肌酐)符合以下标准:ISO 3160-2、ISO 105-E04、ISO 12870、 EN 1811:2011、EN6128:2011 等。人工尿液(含肌酐)主要由氯化钙、氯化镁、氯化钠、 硫酸钠、氯化钾、磷酸盐、氯化铵、尿素、肌酐等系列物质组成,其中总钠为 108mmol/L, pH 值为 4.7,亦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不同的 pH 值:2.6、4.0、4.5、4.7、5.0、5.5、8.0、 8.5、8.7、8.8 等。人工尿液(含肌酐)适用于尿不湿、纸尿裤等的模拟实验,用于检测人体 接触物的使用寿命。该试剂仅用于科研领域,不用于临床诊断或治疗。
编号 CS0001 DM0007 PW0053 TC0699 TC1167
名称 ACK 红细胞裂解液(ACK Lysis Buffer) 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液 Western 抗体洗脱液(碱性) 葡植物总糖和还原糖检测试剂盒(硝基水杨酸法) 尿素(Urea)检测试剂盒(脲酶波氏比色法)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人体尿液中单胺类神经递质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人体尿液中单胺类神经递质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人体尿液中单胺类神经递质作者:高慧邢燕汪洋来源:《中国测试》2017年第02期摘要: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测定人体尿液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及5-羟色胺4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方法。

尿液样品以Waters Oasis WCX固相萃取柱富集,依次用2 mL 20 mmol/L乙酸铵-甲醇溶液、2 mL甲醇淋洗杂质,最后用5 mL含2%甲酸的乙腈水溶液(85∶15,ν∶ν)提取被分析物。

经Agilent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分离,以甲醇与乙酸钠溶液的不同配比设置流动相梯度,在荧光检测激发波长280 nm,发射波长340 nm条件下,测定人体尿液中4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

结果表明:4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回收率为92.2%~104.8%,相对偏差为1.6%~3.1%,检出限为0.002~0.05 μg/mL。

该方法稳定、快速、简便,能满足人体尿液中多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测定。

关键词:单胺类神经递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124(2017)02-0060-040 引言神经递质是神经末梢分泌的化学物质,在化学突触传递中担当信使的作用。

单胺类物质(MNTs)是最早发现的一类神经递质,包括多巴胺(DA)、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

MNTs在中枢神经系统、外周植物神经系统和激素介导的内分泌及外分泌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

固相萃取(solid-phase extraction,SPE)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样品预处理技术,主要用于样品的分离、纯化和浓缩,与传统的液液萃取法相比较可以提高分析物的回收率,更可将分析物与干扰组分有效分离,正成为复杂样品纯化、富集的有效手段。

人体尿液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准确检测,对嗜铬细胞瘤等相关疾病诊断、新药研制开发、药物疗效评价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尿液试纸条的手机图像比色分析新方法的研究

尿液试纸条的手机图像比色分析新方法的研究

尿液试纸条的手机图像比色分析新方法的研究杨任兵;程文播;钱庆;章强;白鹏利;潘宇骏;段鹏【摘要】针对目前基于手机图像比色算法存在的色差计算不可靠、计算量大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符合人眼视觉的比色分析方法.该方法是将原始的非线性RGB颜色空间的色彩信息转换到符合人眼视觉的CIELab颜色空间,在此空间计算测试颜色和参考颜色之间的色差,可以在参考颜色中准确找到与测试颜色最相近的颜色,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地提出“垂点法”,对颜色的相似程度信息进一步定量,实现了对尿液试纸条的定量分析.实验通过手机拍照获取密闭实验箱中尿液试纸条的图像,定量分析人工尿液中的pH(4.5~9.5)、葡萄糖含量(0~60 mmol/L)和蛋白质含量(0~4 g/L),并使用目测分析法作为对照.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比色算法不仅准确可靠、重复性好,而且计算量也比较小,非常适合应用在基于手机图像的尿液试纸比色分析中.【期刊名称】《影像科学与光化学》【年(卷),期】2018(036)004【总页数】10页(P340-349)【关键词】CIELab颜色空间;比色分析法;尿液试纸条;智能手机【作者】杨任兵;程文播;钱庆;章强;白鹏利;潘宇骏;段鹏【作者单位】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上海200444;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江苏苏州215163;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江苏苏州215163;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江苏苏州215163;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江苏苏州215163;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江苏苏州215163;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江苏苏州215163【正文语种】中文基于手机图像的尿液试纸条比色分析技术由于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成本低、数据易于传输等诸多的优点,弥补了使用传统的尿液分析仪以及目测法进行比色分析的不足,并且满足了当下人们对即时检测的需要,因而近年来涌现出很多相关的比色算法研究。

自制离子液体固相微萃取涂层分析人体尿液中的五氯酚

自制离子液体固相微萃取涂层分析人体尿液中的五氯酚

1 实验部分
1 . 1 仪器和试剂 G C 9 7 1 0型气相色谱仪( 浙江福立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 配有 F I D检测器; X T 1型氮氢空气发生器 K Q 5 0 B型超声波清洗仪( 昆山市超声有限公司) ; D F 1 0 1 S型智能集 ( 北京信和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 武汉市科尔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固相微萃取手柄( 美国 S u p e l c o 公司) ; 纤维 ( 河北永年光纤厂) , 外径 1 4 0μ m ; Q u a n t a 2 0 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 荷兰 F E I 公司) ; H e a l F o r c e 纯水机 ( 上海力新仪器有限公司) 。
第3 0卷 第 3期 2 0 1 3年 3月
应用化学 C H I N E S EJ O U R N A LO FA P P L I E DC H E M I S T R Y
V o l . 3 0I s s . 3 M a r . 2 0 1 3
自制离子液体固相微萃取涂层分析人体尿液中的五氯酚
C o n d i t i o n s : A . e x t r a c t i o nt i m e , 3 0m i n ;B . e x t r a c t i o nt e m p e r a t u r e , 8 0℃;N a C l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 4g ;p H=2 ;d e s o r p t i o nt i m e , 5m i n ; d e s o r p t i o nt e m p e r a t u r e , 3 0 0℃;s t i r r i n g r a t e : 4 0r / m i n ;s t i r r i n g t i m e : 1 0m i n ;d e t e c t o r , F I D

制备人工肾透析液的体会

制备人工肾透析液的体会

制备人工肾透析液的体会
陈荣才;李丽霞
【期刊名称】《武警医学》
【年(卷),期】1992(0)3
【摘要】我院自1989年以来配制人工肾透析液(35倍浓)采用的配方成分如下:氯化钠203g,氯化钾9.13g,氯化钙9g,氯化镁5.35g,无水醋酸钠106.3g,葡萄糖70g,蒸馏水适量,全量1000ml,1990~1991年共配制51批次,共226万ml,均达到质量要求,使用中未发现异常。

我们认为。

【总页数】1页(P47-47)
【关键词】人工肾透析液;无水醋酸钠;配制过程;质量要求;肾透析;垂熔;药检室;滤速;澄明度;减压抽滤
【作者】陈荣才;李丽霞
【作者单位】广西总队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82
【相关文献】
1.低钙透析液联合组合型人工肾对难治性高血压的影响 [J], 马聪;吕睿婷
2.人工肾透析液的制备与合理使用 [J], 陈华;张锋
3.两种人工肾血液透析液的配制及应用 [J], 刘玉梅;陈玉娟
4.人工肾透析液(35倍浓液)制备体会 [J], 韩万隆
5.人工肾碳酸氢盐透析液的配制及应用 [J], 王军成;王天成;杨樊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种从男性尿液中提取乌司他丁粗品的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从男性尿液中提取乌司他丁粗品的方法[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1284090.1(22)申请日 2017.12.07(71)申请人 青岛康原药业有限公司地址 266300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营海工业园青岛康原药业有限公司(72)发明人 刘乃山 夏衬来 尚明彩 (51)Int.Cl.C07K 14/81(2006.01)C07K 1/36(2006.01)C07K 1/30(2006.01)C07K 1/22(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从男性尿液中提取乌司他丁粗品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男性尿液中提取乌司他丁粗品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法是一种将健康成年男性尿液经甲壳素并在一定酸度的条件下进行吸附、吸附物经过一定浓度的氨水进行洗脱、洗脱液加入硫酸铵进行盐析、盐析品经过五氧化二磷干燥得乌司他丁粗品的方法,该方法得到的乌司他丁粗品收率在0.017%以上。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CN 109897102 A 2019.06.18C N 109897102A1.一种从男性尿液中提取乌司他丁粗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健康成年男性尿液中加入甲壳素,并把尿液酸度调节到一定范围,搅拌吸附,吸附物用一定浓度的氨水进行洗脱,洗脱液加入硫酸铵进行盐析,盐析品经过五氧化二磷干燥得乌司他丁粗品,该方法制得的乌司他丁粗品收率在0.017%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合格的男性尿液进行吸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二层纱布过滤,滤入塑料桶中,不断搅拌的同时,以缓慢的速度加入16.5kg甲壳素,并用精密pH试纸测定,调节尿液pH到5.5~6.0之间;搅拌吸附2小时,过滤,弃去尿液,用水洗涤甲壳素去残尿及杂质,至澄清为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5%氨水搅拌洗涤甲壳素1小时,过滤,收集洗脱液;甲壳素再用等量的5%的氨水溶液洗脱1小时,收集洗脱液,合并二次洗脱液。

生理尿生成实验实验报告

生理尿生成实验实验报告

生理尿生成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生理尿生成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模拟人体生理过程,观察尿液生成的过程,并了解尿液的成分和特点。

实验材料:玻璃烧杯、滤纸、试管、硫酸铵、硝酸钠、氢氧化钠、硫酸镁、硝酸铵、硝酸钠、尿素、尿酸、尿素酶、尿槽。

实验步骤:
1. 将玻璃烧杯放在实验台上,加入适量的尿素和尿酸。

2. 在另一个玻璃烧杯中加入硫酸铵和硝酸钠,用试管搅拌均匀。

3. 将搅拌好的硫酸铵和硝酸钠溶液倒入含有尿素和尿酸的玻璃烧杯中,搅拌均匀。

4.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5. 将溶液过滤,收集滤液。

6. 将滤液转移到试管中,加入硫酸镁溶液。

7. 观察试管中的沉淀物和溶液的变化。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
1. 在加入硫酸铵和硝酸钠溶液后,尿素和尿酸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一种特殊的颜色变化。

2. 加入氢氧化钠后,溶液呈现出了不同的颜色,表明发生了化学反应。

3. 经过过滤和加入硫酸镁溶液后,试管中产生了沉淀物,说明尿液中含有硫酸镁。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模拟了人体生理过程中尿液的生成过程。

我们观察到
了尿素和尿酸在特定条件下的化学反应,并了解了尿液中的成分和特点。

这些
实验结果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人体生理过程和尿液的生成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尿液的成分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相关研
究和实验打下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