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一般检验
04尿液检查2

5.尿比密(specific gravity) 是指在4℃条件下尿液与同体积纯水
的重量之比。 ☆【参考值】正常成年人尿比重约为
1.015~1.025之间,晨尿约1.020左右,婴幼 儿尿比重偏低。
☆大量饮水尿比重1.003以下。
24
【临床意义】 (1)尿比密增高: ①高热、脱水、周围循环衰竭等致血容量不足
疸型肝炎、丝虫病、金属及药物中毒致肾损)。
3.用药的监护(氨基甙类、磺胺类)。
4
一、尿液一般检测
一般性状检测:尿量、气味、外观、比 重、酸碱度等;
化学检查:尿蛋白、尿糖、尿酮体、尿 胆原、尿胆红素等;
尿沉渣检测:细胞、管型、结晶体等。
5
(一)尿标本的收集与保存:正确收集、留取、 保存和尿量的准确记录, 成年女性留尿时,应 避开月经期,防止阴道分泌物混入。 ☆新鲜尿应半小时内送检, 过久易致成分降 解,影响检查结果。
42
2.尿糖 【原理】正常人尿内可有微量葡萄糖。☆当血糖浓 度超过8.88mmol/L时,尿糖增高, 此时的血糖水平为 肾糖阈值, 糖尿可因①糖代谢异常使血糖升高超过 了肾糖阈所致;②血糖虽未升高但肾糖阈降低致肾 性糖尿 ☆ 【 参 考 值 】 正 常 人 尿 内 含 糖 量 为 0.56 ~ 5.Ommol/24h,定性试验阴性。定性测定尿糖阳性, 此时尿糖水平常达50mg/dl,称为糖尿,一般指葡萄糖 尿(glucosuria)。
的肾前性少尿,尿少而比重高; ②糖尿病因尿内含有大量葡萄糖,其尿量多而比
重高; ③清蛋白尿、放射性造影剂均可使尿比重增高。
因此高比密尿不一定都是病理性的
25
☆ (2)低比密尿:低比密尿反映低渗透压, 可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衰竭等, 尿比密常固定在低值(1.010士0.003);尿 崩症时呈严重低比密尿(常<1.003)。
尿液一般检验-尿液理学检查

第五章 尿液一般检验
方法 直接法
累计法
计时法
尿量检测方法和原理
原理
将每次排出的全部尿液采集于一个容器 内,然后测定尿液总量
分别测定每次排出的尿液体积,最后记 录尿液总量
测定每小时排出的尿量或特定时间段内 一次排出的尿量,换算成每小时尿量
第五章 尿液一般检验
【方法评价】直接法准确性较好,但需要加防腐剂。
第五章 尿液一般检验
四、尿渗量
尿渗量是指尿液中具有渗透活性的全部溶质 微粒的总数量,与颗粒大小及所带电荷无关,反 映了溶质和水的相对排出速度,蛋白质和葡萄糖 等大分子物质对其影响较小。
【检测原理】冰点渗透压计的工作原理是根据
冰点下降溶液结冰曲线计算出尿渗量。
防止污染 采用无色、洁净且无化学物质污染的容器采集尿液标本,最好使 用一次性尿杯。采集标本前3天禁服溴化物、碘化物等影响尿液 颜色的药物,以防止出现假阳性。
标准统一 统一尿液分析仪、干化学试带或检验人员判断尿液颜色和透明度 的标准。
第五章 尿液一般检验
【参考值】 淡黄色、清晰透明。 【临床意义】
1.生理变化 健康人尿液因含有尿色素、尿胆原、尿
第五章 尿液一般检验
2.低比重尿 尿液比重常小于1.015时,称为 低渗尿或低比重尿。如尿液比重固定在 1.010±0.003(与肾小球滤过液比重接近),称 为等渗尿,提示肾脏稀释浓缩功能严重损害。尿 崩症常出现严重的低比重尿(<1.003,可低至 1.001)。
3.药物影响 右旋糖酐、造影剂、蔗糖等可引 起尿比重增高;氨基糖苷类、锂、甲氧氟烷可使 尿比重减低。
胆素及尿卟啉等物质而多呈淡黄色。 生理情况下尿液颜色变化较大: ①大量饮水、寒冷时尿量增多则颜色淡;饮水少、运动、
尿液的一般检验及注意事项

尿液的一般检验及注意事项尿液是体内代谢产物的排泄物,通过尿液的化学和物理特征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身体健康状况,发现疾病或者疾病的早期迹象。
下面将介绍尿液的一般检验内容及注意事项。
一、尿液一般检验项目1.外观:观察尿液的颜色、浑浊度和气味,正常尿液应该是黄色至琥珀色,清亮透明,无异味。
2.比重:用尿液比重计测量尿液的比重,正常尿液比重为1.010-1.025,高比重可能表明脱水,低比重则可能与肾功能异常有关。
3.pH值:测量尿液的酸碱度,正常尿液的pH值为5-7之间,偏酸或偏碱可能与泌尿系统的疾病有关。
4.蛋白质:用尿液蛋白试纸试纸或尿液蛋白定量试剂盒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正常情况下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很低,高蛋白质可能与肾功能异常或其他病理状态有关。
5.糖:用尿液糖试纸或尿糖定量试剂盒检测尿液中的糖含量,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含有糖,如果检测到糖可能意味着有糖尿病等问题。
6.亚硝酸盐:用尿液亚硝酸盐试纸进行检测,亚硝酸盐阳性可能表示尿液中存在细菌感染。
7.白细胞:用尿液白细胞试纸进行检测,白细胞阳性可能表示尿路感染。
8.未结合胆红素和胆红素:用尿液胆红素试纸进行检测,阳性提示可能存在肝脏疾病或贫血等问题。
9.酮体:用尿液酮体试纸进行检测,阳性可能意味着酮症酸中毒或饥饿状态等问题。
10.电解质:检测尿液中的钠、钾、钙、磷等电解质含量,可以帮助评估电解质和水的平衡情况。
11.沉渣:观察尿液离心后底部的沉渣,可以发现尿液中的结晶、细胞和细菌等。
二、尿液检验的注意事项1.收集样本:使用干净无菌的容器收集中段尿,排尿前先进行外部清洁,防止尿液中的细菌污染。
2.避免污染:收集样本时避免将外用品、化妆品等污染尿液。
3.保存样本:按照实验室的要求,及时将尿液样本送到实验室,避免样本的变质。
4.临床前准备:在检查前戒除药物、食物等对尿液结果影响较大的因素,如必要,遵医嘱停止使用药物,避免影响检查结果。
5.充分解释:医生或临床检验师应充分解释尿液检验的目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如何正确解读结果,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
简述尿液实验室检验项目

简述尿液实验室检验项目尿液实验室检验是临床医学中一项重要的检测方法,通过对尿液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可以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诊断疾病、监测治疗效果等。
以下是尿液实验室检验的常见项目:一、尿液一般检查1.尿液颜色:正常尿液颜色为淡黄色至黄色,颜色加深可能与饮水量、饮食、药物等因素有关,也可能提示有疾病的存在,如血尿、黄疸等。
2.尿液透明度:正常尿液应该呈透明状,如果尿液出现浑浊,可能提示有尿路感染、结石、肿瘤等疾病。
3.尿比重:尿比重可以反映肾脏的浓缩功能,正常值为1.015-1.025,尿比重增高或降低都可能提示肾脏功能异常。
4.尿酸碱度:尿酸碱度反映肾脏的酸碱调节能力,正常值为4.5-8.0,如果尿酸碱度出现异常,可能提示有代谢性疾病或泌尿系统疾病。
5.尿蛋白定性试验:尿蛋白定性试验可以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蛋白质,正常结果为阴性,如果呈阳性,可能提示有肾脏疾病或高血压等。
6.尿蛋白定量试验:尿蛋白定量试验可以检测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正常值为小于150mg/d,如果含量超标,可能提示有肾脏疾病或其它系统疾病。
7.尿糖定性试验:尿糖定性试验可以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葡萄糖,正常结果为阴性,如果呈阳性,可能提示有糖尿病或肾小管疾病等。
8.尿糖定量试验:尿糖定量试验可以检测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正常值为小于2.86mmol/L(mg/dL),如果含量超标,可能提示有糖尿病等疾病。
9.尿酮体定性试验:尿酮体定性试验可以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酮体,正常结果为阴性,如果呈阳性,可能提示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疾病。
10.尿酮体定量试验:尿酮体定量试验可以检测尿液中酮体的含量,正常值为小于100mg/dL(mg/L),如果含量超标,可能提示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疾病。
二、尿液化学检查1.尿潜血试验:尿潜血试验可以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血红蛋白或肌红蛋白等物质,正常结果为阴性,如果呈阳性,可能提示有尿路感染、结石、肿瘤等疾病。
2.尿亚硝酸盐试验:尿亚硝酸盐试验可以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亚硝酸盐,正常结果为阴性,如果呈阳性,可能提示有尿路感染等疾病。
尿液和体液一般检查

2.形态form(质quality)
新鲜尿中红细胞形态对鉴别肾小球源 性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有主要价值。异形 红细胞 >30%肯定诊疗为肾小球性;
15%~30%初步诊疗;
<15%肯定诊疗为非肾小球性。
红细胞(非肾小球源性)
红细胞(S染色:非肾小球 源性)
瘤状、环状、岛状红细胞(未染色)
用相差显微镜观察计数红细胞,参照Brich 和李惊子判断原则将红细胞成果分为三型:
稀盐酸等
枸橼酸钠、酵母制剂等
疾病
酸中毒、肾炎、 碱中毒、膀胱炎、肾盂肾炎、 糖尿病、饥饿状 胃扩张、草酸盐磷酸盐或碳 态、尿路尿酸盐 酸盐结石
尿比重(比密)
称重法、浮标法、折射计法
试带法
多聚电解质(甲乙烯稀酸酰马来酐) 具有随尿标本中离子浓度而解离旳酸性基 团,离子浓度越多,酸性基团(氢离子浓 度)解离越多,而使模块中旳pH变化,这 种变化可由模块中旳酸碱指示剂变化显现 出来 pH6.2~7.0
尿液和体液一般检查
(一)尿液标本旳种类kinds of urine specimens
1.首次晨尿morning urine 2.随机尿random urine 3.餐后尿postprandial urine 4.定时尿timed urine
尿液标本旳保存与防腐
storage and antisepsis of urine specimens
尿液pH 胆红素旳形成量 肝细胞功能 胆道梗阻
正常 肝前性黄疸 肝原性黄疸 肝后性黄疸
尿 胆红素 阴性 阴性 阳性 阳性
液 尿胆原
少许 明显增长 轻度增长 降低或无
葡萄糖glucose
[reference interval] 定性:阴性 定量:<2.78mmol/L
尿液的检验的实验报告

尿液的检验的实验报告
《尿液的检验实验报告》
尿液的检验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健康
状况。
通过对尿液中各种成分的检测,可以揭示出患者的肾脏功能、代谢情况、感染情况等重要信息。
在进行尿液检验时,首先需要收集患者的尿液样本。
然后将样本送往实验室进
行检测。
常见的尿液检验项目包括尿常规、尿蛋白、尿糖、尿酮体、尿胆红素、尿酸、尿素氮等。
在进行尿常规检验时,实验室会对尿液的颜色、透明度、比重、PH值、蛋白质、葡萄糖、酮体、亚硝酸盐、白细胞、红细胞等项目进行检测。
这些项目可以反
映出患者的肾脏功能、糖尿病、尿路感染等情况。
除了尿常规外,尿液中的蛋白质、糖、酮体等项目的检测也可以帮助医生判断
患者的健康状况。
比如尿蛋白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发现肾脏疾病,尿糖的检测
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糖尿病,尿酮体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代谢情况。
通过尿液的检验,医生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健康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因此,尿液的检验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总之,尿液的检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临床检查项目,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
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尿液的检验,并定
期进行相关的检查,以保障自己的健康。
尿液检验7-9节

RBC Fsc DW
RBC Fsc DW
Microcytic?
Non classified?
Normocytic?
RBC P70 Fsc
RBC P70 Fsc
2009-4-16
Sysmex Corporation (IHQ)
用于鉴别血尿来源
Dysmorphic Dysmorphic ? ? 非均一型小红细胞 非均一型小红细胞 Isomorphic? 均一型红细胞 Mixed Mixed? ? 混合型红细胞 混合型红细胞 提示尿液中的红细胞可能来 源于肾小球性病变 提示尿液中的红细胞可能来源 于非肾小球性病变
尿中化学成分使试剂膜块颜 色变化,在比色槽中受光源照 射后产生反射光,该原理的本 质为光的吸收和反射。
( 一)
酸碱度pH
酸碱指示剂法,检测范围为pH4.5-9.0 1.了解体内酸碱平衡情况,监测泌尿系 统患者临床用药情况。 2.了解尿pH变化对试带上其它膜块区反 应的干扰作用。
(二)比密:
检查个体差异大,CV>40%
二 流式尿有形成分分析
尿有形成分分析仪能解决的问题 1、快速筛选 2、荧光染色能检出破碎、变形细胞, 3、可以质控 4、定量准确 5、新参数
UF-100/UF-50检测原理
22
脉 冲 信 号 处 理 过 程
23
信号处理装置
测 量 信 号 测 量 参 数
前向散射光 · 散射光强度 · 脉冲宽度
信息提示分析图
小细胞
正常大小细胞
2009-4-16
Sysmex Corporation (IHQ)
正常红细胞?
亮视野显微镜法
Fsc/Fl散点图
临床检验基础 第五章 尿液一般检验

尿液是血液经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重 吸收和排泌所产生的终末代谢产物,尿液的组成和性 状可反映机体的代谢状况,并受机体各系统功能状态 的影响。
尿液一般检验的主要目的有: ①协助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 ②协助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 ③安全用药的监护
第一节 尿液理学检查 一、尿量
尿量是指24h内排出体外的尿液总量。尿量的多少 主要取决于肾脏生成尿液的能力和肾脏稀释与浓缩功 能。尿量的变化还受内分泌功能、精神因素、年龄、 环境(湿度和温度等)、活动量、饮食、药物等多种 因素的影响。即使是健康人,24h尿量的变化也较大。
【检测原理】使用量筒等刻度容器直接测定尿量 (表5-0-1)。
【方法学评价】冰点渗透压计测定的准确性高, 不受温度的影响,但主要与溶质的颗粒数量有关。
【质量保证Leabharlann ①标本采集:尿液标本应采集于洁净、干燥、无 防腐剂的带盖容器内,并立即送检。 ②标本离心:离心去除标本中的不溶性颗粒,但 注意不能丢失盐类结晶。 ③标本保存:若不能立即测定,应将标本保存于 冰箱内,测定前置于温水浴中,使盐类结晶溶解。
【临床意义】 1.多尿 多尿是指成人24h尿量超过2.5L,儿童 24h尿量超过3L。 (1)生理性多尿:当肾脏功能正常时,因外源 性或生理性因素所致的多尿,可见于食用含水分较高 的食物或水果等、过多饮水、过多静脉输注液体、精 神紧张或癔症。也可见于服用咖啡因、脱水剂、噻嗪 类利尿剂等有利尿作用的药物。 (2)病理性多尿:病理性多尿的原因与发生机 制见表5-1。
【临床意义】尿比重可粗略反映肾脏的浓缩与 稀释功能。
1.高比重尿 ①尿少比重增高:见于急性肾炎、 肝脏疾病、心力衰竭、周围循环衰竭、高热、脱水 或大量排汗等。②尿多比重增高:常见于糖尿病、 使用放射造影剂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意义】尿酮体检查常被用于糖代谢障碍 和脂肪不完全氧化性疾病或状态的辅助诊断。强阳 性结果具有医学决定价值,只有约10%的患者体内 仅有β-羟丁酸而呈阴性反应。
1.不能有效利用碳水化合物 2.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 3.碳水化合物丢失 4.其他
五、胆红素
胆红素有未结合胆红素(UCB)、结合胆 红素(CB)和δ-胆红素3种,血浆中以前两者 为主。
(1)代谢性糖尿:由于内分泌激素分泌失常, 糖代谢发生紊乱引起的高血糖所致。典型的代谢性 疾病是糖尿病。
(2)内分泌性糖尿:内分泌性糖尿常见的原因 及检查结果见表5-13。
2.血糖正常性糖尿 又称肾性糖尿,因肾小管 重吸收葡萄糖的能力及肾糖阈降低所致。血糖正常性 糖尿常见的原因及检查结果见表5-14。
【参考值】淡黄色、清晰透明。 【临床意义】 1.生理变化 健康人尿液因含有尿色素、尿胆原、尿胆 素及尿卟啉等物质而多呈淡黄色。 生理情况下尿液颜色变化较大: ①大量饮水、寒冷时尿量增多则颜色淡;饮水少、运动、 出汗等时尿量少而颜色深。食用大量胡萝卜、木瓜等可使尿 液呈深黄色,食用芦荟则尿液呈红色。 ②女性月经血的污染也可使尿液呈红色。 ③药物对尿液颜色也有一定的影响(表5-2)。
【临床意义】尿胆原已成为尿液分析 仪试带法组合检验项目之一。胆红素、尿 胆原等检查有助于黄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表5-20)。
第三节 尿液有形成分显微镜检查
尿液有形成分是指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并能在显微镜下检查 到的成分。目前,标准化尿液显微镜检查法是尿液有形成分检 查的“金标准”。 尿液显微镜检查的适应证见表5-29-0。
健康人血液结合胆红素含量很低(< 4μmol/L),尿液中不能检出;当血液结合胆 红素增高,超过肾阈值时,结合胆红素即可从 尿液排出。
【参考区间】阴性。 【临床意义】尿液胆红素检查主要用于 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尿液胆红素阳性见 于胆汁淤积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而溶血 性黄疸为阴性。先天性高胆红素血症产生的 机制及尿液胆红素变化见表5-18。
(2)肾小管性蛋白尿:是指肾小管受到 感染、中毒损伤或继发于肾小球疾病时,重 吸收能力降低或抑制,而出现的以相对分子 质量较小的蛋白为主的蛋白尿。常见于肾小 管损伤性疾病。
(3)混合性蛋白尿:病变同时或相继累 及肾小球和肾小管而产生的蛋白尿,称为混 合性蛋白尿。
(4)溢出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 管重吸收功能均正常,因血浆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 或阳性电荷蛋白异常增多,经肾小球滤过,超过肾 小管重吸收能力所形成的蛋白尿,称为溢出性蛋白 尿)。
2.病理变化 尿液常见的颜色变化有红 色、深黄色、白色等。
(1)红色:最常见的尿液颜色变化,其 原因与评价见表5-3-0;不同原因所致的红色 尿液的鉴别见表5-3。
(2)深黄色:最常见于胆红素尿,尿液呈深黄 色,振荡后泡沫仍呈黄色,胆红素定性试验阳性(药 物性深黄色尿液振荡后泡沫呈乳白色,胆红素定性试 验阴性)。常见于胆汁淤积性黄疸及肝细胞性黄疸。 但尿液放置过久后,胆红素被氧化为胆绿素使尿液呈 棕绿色。
三、比重
尿比重是指尿液在4℃时与同体积纯水重量之比, 是尿液中所含溶质浓度的指标。
【检测原理】尿比重检测方法与原理见表5-4-0。 【方法学评价】尿比重检测的方法学评价见表54-1。 【质量保证】尿比重检测的质量保证见表5-4-2。
【参考区间】成人:随机尿1.003~1.030;晨尿 大于1.020。新生儿:1.002~1.004。
【临床意义】尿比重可粗略反映肾脏的浓缩与 稀释功能。
1.高比重尿 ①尿少比重增高:见于急性肾炎、 肝脏疾病、心力衰竭、周围循环衰竭、高热、脱水 或大量排汗等。②尿多比重增高:常见于糖尿病、 使用放射造影剂等。
2.低比重尿 尿液比重常小于1.015时,称为 低渗尿或低比重尿。如尿液比重固定在1.010±0.003 (与肾小球滤过液比重接近),称为等渗尿,提示 肾脏稀释浓缩功能严重损害,可见于急性肾衰竭多 尿期、慢性肾衰竭、肾小管间质疾病、急性肾小管 坏死等。尿崩症常出现严重的低比重尿(<1.003, 可低至1.001)。
二、蛋白质
蛋白质是尿液化学成分检查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正常情 况下,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孔径屏障和电荷屏障作用,血浆的 中和高相对分子质量的清蛋白、球蛋白不能通过滤过膜;相对 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则可以自由通过滤过膜,但其滤过量低, 95%又在近曲小管中被重吸收。因此,终尿中的蛋白质含量很 少,仅为30~130mg/24h。随机尿中蛋白质为0~80mg/L,尿蛋 白定性试验阴性。当尿液中的蛋白质超过150mg/24h(或超过 100mg/L)时,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称为蛋白尿。
【参考区间】阴性。 【临床意义】 1.生理性蛋白尿 因机体内、外环境因素的变 化所产生的蛋白尿,称生理性蛋白尿(表5-8-6)。 2.病理性蛋白尿 (1)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球性蛋白尿是最常 见的蛋白尿。根据滤过膜损伤程度及尿蛋白的组分, 可将其分为选择性蛋白尿和非选择性蛋白尿,其鉴 别见表5-9。
四、%)及丙 酮(占2%)的总称。
【检测原理】 1.亚硝基铁氰化钠法 乙酰乙酸或丙酮与亚硝基铁氰化 钠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但亚硝基铁氰化钠不与β-羟丁酸发 生反应。基于亚硝基铁氰化钠法的尿酮体检测方法见表5-15。 2.Gerhardt法 高铁离子(FeCl3,Fe3+)与乙酰乙酸 的烯醇式基团发生螯合,形成酒红色的乙酰乙酸铁复合物。 Gerhardt法只检测乙酰乙酸。
3.暂时性糖尿 ①进食大量碳水化合物:如进食 含糖食品、饮料或静脉注射大量高渗葡萄糖溶液后, 血糖可短暂一过性增高,超过肾糖阈而导致糖尿。② 应激性糖尿:情绪激动、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急 性心肌梗死时,延脑血糖中枢受刺激或肾上腺素、胰 高血糖素分泌过多,呈暂时性高血糖和一过性糖尿。
4.其他糖尿 原尿中乳糖、半乳糖、果糖、戊糖、 蔗糖的重吸收率虽低于葡萄糖,但尿液中总含量并不 高。当进食过多或受遗传因素影响时,糖代谢紊乱, 这些糖的血液浓度增高而出现相应的糖尿。
【临床意义】尿液酸度检测主要用于了解机体酸 碱平衡和电解质平衡情况,尿液酸碱度是诊断呼吸性 或代谢性酸/碱中毒的重要指标。另外,可通过尿液 pH的变化来调节结石病患者的饮食状态,或帮助机 体解毒、促进药物排泄。
1.生理性变化 尿液pH受食物、进餐后 碱潮状态、生理活动和药物影响(表5-7)。 进餐后,因胃黏膜分泌盐酸以助消化,通过神 经体液调节,使肾小管的泌H+作用减低和重 吸收Cl-作用增强,尿液pH呈一过性增高,即 为碱潮。
3.药物影响
①用氯化铵酸化尿液,可促进碱性药物从尿液排泄,对 使用四环素类、呋喃妥因治疗泌尿系统感染非常有利。
②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可促进酸性药物从尿液排泄, 常用于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等抗 生素治疗泌尿系统感染时。
③发生溶血反应时,口服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可促进血 红蛋白溶解及排泄。
(5)组织性蛋白尿:组织性蛋白尿是指来源 于肾小管代谢产生的、组织破坏分解的、炎症或药 物刺激泌尿系统分泌的蛋白质,进入尿液而形成的 蛋白尿。
根据蛋白尿发生的部位又可将病理性蛋白尿分为 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蛋白尿(表5-9-1)。
①肾前性蛋白尿的临床意义及特性见表5-10。
②肾性蛋白尿主要是肾小球性、肾小管性和混合 性蛋白尿。
【临床意义】 1.多尿 多尿是指成人24h尿量超过2.5L,儿童 24h尿量超过3L。 (1)生理性多尿:当肾脏功能正常时,因外源 性或生理性因素所致的多尿,可见于食用含水分较高 的食物或水果等、过多饮水、过多静脉输注液体、精 神紧张或癔症。也可见于服用咖啡因、脱水剂、噻嗪 类利尿剂等有利尿作用的药物。 (2)病理性多尿:病理性多尿的原因与发生机 制见表5-1。
新鲜尿液中红细胞形态对于鉴别肾小球源性血尿和非肾 小球源性血尿有重要价值。检查时不仅要注意红细胞数量,
(3)白色:白色尿液的原因与评价见表5-3-1。
(4)黑褐色:见于重症血尿、变性血红蛋白尿, 也可见于酪氨酸病、酚中毒、黑尿酸症或黑色素瘤 等。
(5)蓝色:主要见于尿布蓝染综合征,主要 是由尿液中过多的尿蓝母衍生物靛蓝所致,也可见 于尿蓝母、靛青生成过多的某些胃肠疾病。
(6)淡绿色:见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新鲜尿液发生浑浊可由盐类结晶、红细胞、白细胞 (脓细胞)、细菌、乳糜等引起。浑浊尿产生的原 因及特点见表5-4。
尿糖主要指葡萄糖,也有微量乳糖、半乳糖、果 糖、核糖、戊糖、蔗糖等。
尿液中是否出现葡萄糖取决于血糖浓度、肾血流 量和肾糖阈。
【参考区间】阴性。 【临床意义】尿糖检测主要用于内分泌性疾病, 如糖尿病及其他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疗效 观察等,尿糖检测时应同时检测血糖,以提高诊断 的准确性。
1.血糖增高性糖尿 血糖增高性糖尿是由于血 糖浓度增高所导致的糖尿。
第五章 尿液一般检验
第一节 尿液理学检查 一、尿量
尿量是指24h内排出体外的尿液总量。尿量的多少 主要取决于肾脏生成尿液的能力和肾脏稀释与浓缩功 能。尿量的变化还受内分泌功能、精神因素、年龄、 环境(湿度和温度等)、活动量、饮食、药物等多种 因素的影响。即使是健康人,24h尿量的变化也较大。
【检测原理】使用量筒等刻度容器直接测定尿量 (表5-0-1)。
【报告方式】 (1)定性或半定量法 细胞:最低~最高个数/高倍视野(HP)或平 均值/HP。 管型:最低~最高个数/低倍视野(LP)或平 均值/LP。 结晶、细菌、真菌、原虫、寄生虫虫卵:报告 方式见表5-31。
二、尿液细胞形态特征及临床意义 (一)红细胞 未染色的正常红细胞为双凹圆盘形,淡黄 色,直径约7~8μm。尿液红细胞形态变化受 渗透压、pH及在体外放置的时间等因素的影 响(表5-37-1)。 尿液异常形态红细胞见表5-37。
3.药物影响 右旋糖酐、造影剂、蔗糖等可引 起尿比重增高;氨基糖苷类、锂、甲氧氟烷可使尿 比重减低。
第二节 尿液化学检查 一、酸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