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TNESS环境下基于改进型IDEF3方法的离散事件仿真建模
基于witness的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报告

多路径生产仿真模型S11085240007 物流工程一、实验名称:多路径生产仿真模型二、实验目的1)了解结合路径path的系统设计。
2)熟悉系统元素Part、Machine、Buffer、Variable、Labor、Attribute的用法。
3)深入研究系统元素Machine的用法。
4)研究机器、缓冲区结合路径以及劳动者之间协作所形成系统的运行效率。
三、实验设备仪器计算机、Witness仿真软件四、实验内容1、元素定义(Define)本系统的元素定义如表1所示。
表1 实体元素定义元素名称类型数量说明Back Part 1 部件Seat Part 1 部件Legs Part 1 部件B1buffer 1 缓冲区B2buffer 1 缓冲区B3buffer 1 缓冲区Paint_Q buffer 1 缓冲区Inspection_Q buffer 1 缓冲区Packing_Q buffer 1 缓冲区path1Path 1 路径Path2Path 1 路径Path3Path 1 路径Path4Path 1 路径Path5Path 1 路径Assembly machine 1 组装机器Painting machine 1 染色机器Inspection machine 1 检验机器Packing machine 1 包装机器Inspector labor 1 质检员x variable 1 变量attribute c 1 属性2、元素可视化(Display)设置各个实体元素的显示特征定义设置如下图所示3、元素细节(Detail)设计1对Part各元素细节设计●可视化效果设定●属性定义:seat.Arrival Type=Activeseat.inter Arrival=2.0back.Arrival Type=Activeback.inter Arrival=2.0legs.Arrival Type=Activelegs.inter Arrival=2.0●规则定义:seat’s output Rules:PUSH to B1back’s output Rules:PUSH to B2legs’ output Rules:PUSH to B32对Buffer各元素细节设计display 选项中对话框对buffer icon 、name、part queue属性进行设置;3对Machine各元素的细节设计属性定义:Assembly.Type=AssemblyAssembly.Cycle Time=6.0Assembly. Input Quantity=3;!机器Assembly的输入零部件数量为3个;规则定义:Assembly.Input Rules(From):MATCH/ANY B1 #(1)B2 #(1)B3 #(1) !匹配缓冲区B1、B2、B3中的任意类型的part各一个;Assembly.Output Rules(To):PUSH to Paint_Q Using Path !通过路径将成品送至缓冲区Paint_Q;活动定义:Assembly.actions on finish:3.1)对machine元素Assembly的详细定义:属性定义:♦Assembly.Type=Assembly♦Assembly.Cycle Time=6.0♦Assembly. Input Quantity=3;!机器Assembly的输入零部件数量为3个;规则定义:Assembly.Input Rules(From):♦MATCH/ANY B1 #(1)B2 #(1)B3 #(1) !匹配缓冲区B1、B2、B3中的任意类型的part各一个;Assembly.Output Rules(To):♦PUSH to Paint_Q Using Path !通过路径将成品送至缓冲区Paint_Q;活动定义:Assembly.actions on finish:♦ICON = 115!通过变换图标,表示seat、back、legs组装成了一把白色椅子;3.2)对machine元素inspection的详细定义:属性定义:♦inspection.Type=Single♦inspection.Cycle Time=3.0♦bor=Inspector规则定义:inspection.Input Rules(From):♦PULL from Inspection_Q !从缓冲区Inspection_Q中提取零件加工;inspection.Output Rules(To):♦PERCENT /189 Packing_Q Using Path 90.00 ,Paint_Q With Inspector Using Path 10.00 !产生随机概率,以90%的概率通过检测,使用路径移向Packing_Q,进行打包;以10%的概率检测出油漆有质量问题,需要人工搬运,通过路径送回缓冲区Paint_Q,排队重新油漆。
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

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离散事件系统(DES)是现实世界中诸多系统的抽象,其模拟与仿真研究对于系统优化与性能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展开讨论,探究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一、离散事件系统的概述离散事件系统是指在离散时间下描述系统的一种数学模型,其特点是系统状态以离散的方式变化,系统行为由事件驱动并发生变化。
与连续系统相比,离散事件系统更贴近真实世界的很多场景,如交通系统、供应链管理和计算机网络等。
通过对离散事件系统进行建模与仿真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系统行为以及利用模型来提升系统性能。
二、离散事件系统建模方法离散事件系统建模是指将实际系统抽象为离散事件系统的过程。
建模的目标是准确地描述系统行为,以便进行进一步的仿真与分析。
在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中,系统元件、状态、事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1. 系统元件离散事件系统的建模过程首先需要确定系统中的元件,这些元件可以是实体、资源或者处理单元。
例如,对于一个制造业的供应链系统,系统元件可以包括供应商、生产线、仓库等。
2. 状态状态用于描述系统元件的属性和行为,它包括系统的内部状态和外部状态。
内部状态指元件内部的变量或属性,如库存量、生产速率等;外部状态指元件与环境的交互,如接收订单、发货等。
3. 事件事件是离散事件系统中的行为触发点,可分为外部事件和内部事件。
外部事件是由系统环境引起的,如用户的请求、供应商的发货等;内部事件则是系统元件内部触发的,如库存量低于阈值、生产任务完成等。
三、仿真模拟与性能评估离散事件系统建模的目的是为了进行仿真模拟与性能评估,通过对系统模型进行仿真,可以获取系统在不同状态下的行为与性能指标。
仿真模拟可以基于真实数据或者随机数据,通过引入事件触发机制,模拟系统的运行过程。
1. 模型验证在进行仿真模拟之前,需要首先验证建立的离散事件系统模型的正确性。
模型验证可以通过与实际系统进行对比和验证来确保模型的准确性。
建模仿真 witness 第2章

物流系统建模 与仿真
平均等待时间=顾客在队列中等待的总时间/总顾 客数
顾客必须在队列中等待的概率=等待的顾客数/总 顾客数
图2-4 进行多次采样的蒙特卡 罗方法计算单位圆面积的值
物流系统建模 与仿真
2.2.2 蒙特卡罗方法的应用
应用蒙特卡罗方法进行仿真分析的原理
利用各种不同分布随机变量的抽样序列来仿真实 际系统的概率模型,给出问题数值解的渐近统计 估计值。
要点如下 对问题建立一个简单且便于实现的概率统计模型, 使要求的解恰好是所建模型的概率分布或数学期 望;
09~23 29~68 67~82
24~43 69~88 83~94
程图。它表示系统如何对这个事件进行处 理、执行。
物流系统建模 与仿真
“离开事件”流程图(简化版)
离开事件
服务员变成Idle No
有其它顾客吗?
Yes
从队列中移出顾客
图4.1 离开事件(服务完成)的流程图
物流系统建模 与仿真
到达事件”流程图(简化版)
到达事件
开始服务顾客 No
服务员忙吗?
Yes 顾客进入队列排队
利润=销售收入-报纸成本-额外需求的利润损失+报 废报纸的回收费
物流系统建模 与仿真
需求
40 50 60 70 80 90 100
报纸类型 良 中 差
表2-15 每天报纸需求量的分布
需求概率分布
良
中
0.03
0.10
0.05
0.18
供应链系统“牛鞭效应”WITNESS仿真建模与优化分析

一、 基于“牛鞭效应”的物流供应链系统优化设计针对一个特定的供应链进行分析,供应链中共有四个角色,制造商,分销商,批发商,零售商。
在此供应链中由于出货时间延迟、资讯不足等情况会产生由于消费者需求的小幅变动,而通过整个系统的加乘作用将产生很大的危机,即首先是大量缺货,整个系统订单都不断增加,库存逐渐枯竭,欠货也不断增加,随后好不容易达到订货单大批交货,但新收到订货数量却开始骤降的情况。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牛鞭效应”。
1.1供应链结构供应链是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顾客等组成的一条以物流,信息流为内容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响应链条。
而各个物流单元之间用通讯和运输相联系。
当普通消费者向零售商提出自己的需求以后,零售商会通过供给相应数量的商品来满足顾客的需求,这样就会造成零售商库存水平的变化。
零售商根据这个变化,并结合自身的情况对未来市场进行预测,从而向批发商发出一定量的定货需求,同时,批发商也会根据自己的库存情况以及下游零售商的订单情况,对其上家分销商发出相应的订单,分销商也会根据自己的库存情况以及下游批发商的订单情况,对其上家制造商发出相应的订单。
所以,分销商的定货情况会直接影响制造商的生产安排和计划。
这就是整个供应链的过程,这个过程也简单地构成了的供应链,如图1.1所示图1.1供应链各成员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各个环节的订单发出后到执行本订单,都会产生一定的时延,因为在流通企业接到订单以后,必然需要花费一段时间完成订单处理、生产组织以及运输作业等工作,而制造商虽然不需要向上游发出订单,但是也有一定的生产周期。
1.2供应链运作策略在本供应链中规定,生产商,分销商,批发商,零售商的起始库存分别为20,30,40,50箱,订货提前期为三个周期每个周期内有八个工作日,假定所有的商家在每个周期的第一个小时检查库存,如果库存量小于等于零那么则开始订货,订货的策略采用移动平均法,客户的要求采用随机函数。
并且上游企业要最大限度的满足下游企业的订货,如果本次订货没有满足,则要在下次的发货中补齐上次的欠货。
离散事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离散事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研究离散事件系统(Discrete Event System,DES)是指由一系列离散事件组成的系统,其状态随时间点发生离散性的变化。
DES作为一种重要的描述和分析系统的工具,在工业、交通、通讯、金融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如何对离散事件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
一、离散事件系统建模离散事件系统的建模一般分为三个结构层次:事件层次、状态层次和行为层次。
1.事件层次事件层次是最高层次,定义了系统所有可能的事件和事件发生的时刻。
每个事件都有其自身的类型和时间戳,时间戳确定了事件发生的时刻。
对于同一类型的事件,可以区分其源头和目的地,进而描述事件之间的依赖关系。
2.状态层次在事件层次的基础上,系统的状态层次定义了系统中存在的状态集合,每种状态都有其自身的定义,包括了系统变量的取值,如流量、压力、速度等。
状态的改变是由事件的发生所触发的。
状态层次是描述系统的重要结构层次,不同状态之间可以描述系统运行的不同模式。
3.行为层次行为层次定义了事件与状态之间的关系,描述了事件发生所引起的状态变化。
在行为层次中,可以描述不同事件类型下的状态转移,以及每种状态下的事件类型和发生时间。
行为层次是系统的最底层,包含了所有可观测性质和系统性能的信息。
二、离散事件系统仿真仿真是模拟真实系统行为的过程,在离散事件系统研究中,仿真是验证模型正确性和性能指标的一种有效手段。
1.仿真方法离散事件系统仿真一般分为两种方法:基于事件驱动的仿真和流程中心仿真。
基于事件驱动的仿真是离散事件系统的常用仿真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在仿真的过程中,以事件为驱动条件,在每个事件发生的时刻,进行状态的改变和事件的处理,从而实现系统状态的模拟。
基于事件驱动的仿真具有高效、灵活等优点,在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流程中心仿真是基于业务逻辑流程的仿真方法。
该方法将流程看作系统的基本单位,通过对流程中各项任务的调度和业务逻辑的处理,得出系统的行为和性能指标。
维特尼斯(Witness)智能仿真建模软件

维特尼斯(Witness)智能仿真建模软件目录:一、Witness 软件简介1、系统仿真技术2、Witness应用领域3、Witness主要功能4.使用Witness的收益二、Witness 提供的模块三、Witness应用案例举例1、Witness各种领域的应用实例1-1、Witness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1-2、Witness在“生产制造”领域的应用1-3、Witness在“能源工业”领域的应用1-4、Witness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1-5、Witness在“医药化工”领域的应用1-6、Witness在“国防科技”领域的应用1-7、Witness在“呼叫中心”领域的应用2、应用模型举例(图)2-1、工厂规划模型2-2、呼叫/访问中心模型2-3、制造维护模型2-4、订货/储运模型2-5、飞机备件供应模型2-6、库存模型2-7、港口模型2-8、供应链模型2-9、公交车站模型3、如何建立模型举例3-1、交通控制仿真案例3-2、机场仿真模型案例3-3、家电维修部人力资源配置仿真模型3-4、医院病床数与服务水平优化仿真模型3-5、混流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模型3-6、钢材配送供应链模型4、典型项目应用实例4-1、社区的警力配备和犯罪的预防控制4-2、Witness帮助改进Heathrow机场4-3、在银行、保险、金融中的应用4-4、在金融部门的业务咨询3-5、在日本尼桑汽车中的仿真生产的改进4-6、Witness在零售业的应用4-7、在Exxon航运分配的改善4-8、“空中客车”大型客机设计四、Witness中国部分用户1、Witness中国部分用户2、Witness国外部分用户附:生产系统场景虚拟现实软件简介L维特尼斯(Witness)智能仿真软件简介一、Witness 软件简介Witness是由英国 lanner公司推出的功能强大的仿真软件系统。
它可以用于离散时间系统的仿真,同时又可以用于连续流体(如液压、化工、水力)系统的仿真。
2024Witness仿真软件培训教程(精品PDF)

Witness仿真软件概述Witness仿真软件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系统仿真软件,广泛应用于制造、物流、服务等领域。
该软件支持多种仿真方法,包括离散事件仿真、连续仿真和混合仿真等。
Witness提供了丰富的建模库和可视化工具,使用户能够快速构建和调试仿真模型。
安装步骤下载Witness仿真软件安装包。
双击安装包,按照提示进行安装。
选择安装路径和相关组件。
完成安装后,启动Witness软件。
注意事项确保计算机满足最低系统要求。
关闭杀毒软件或防火墙,以免干扰安装过程。
01 02菜单栏工具栏模型窗口属性窗口输出窗口030201建模功能可视化功能数据分析功能优化功能支持多种优化算法和方法,帮助用户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
建模基本流程确定仿真目标收集数据建立模型分析结果验证模型运行仿真实体创建与属性设置根据仿真需求,选择合适的实体类型,如设备、人员、物料等。
定义实体的属性,如名称、类型、状态、位置等。
为实体设置具体的属性值,如设备的生产能力、人员的技能水平等。
建立实体之间的关系,如设备与人员的关联、物料与设备的关联等。
实体类型属性定义属性设置实体关系逻辑关系建立及调整逻辑关系类型逻辑关系建立逻辑关系调整模型运行与结果查看01020304模型运行结果查看结果分析结果导出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呈现数据统计与描述性分析数据可视化数据比较与趋势分析函数库管理用户可以创建自己的函数库,将常用的自定义函数进行管理和分类,方便后续的调用和修改。
自定义函数编写Witness 允许用户编写自定义函数,实现特定的逻辑或算法。
用户可以使用内置的编程语言或脚本语言进行编写,提高仿真的灵活性和效率。
函数调用与调试在仿真过程中,用户可以调用自定义函数来实现特定的功能。
Witness 提供了完善的调试工具,帮助用户定位和解决函数编写过程中的问题。
自定义函数编写及调用外部数据导入与导外部数据导入Witness支持从外部数据源导入数据,如Excel、CSV、数据库等。
Witness仿真系统基础教程

高级建模技术
子模型与模块化
使用子模型和模块化技术,提高模型的复用 性和可维护性。
并发处理
利用Witness的并发处理功能,提高仿真效 率。
复杂逻辑实现
运用高级编程技巧实现复杂的逻辑和控制流 程。
优化算法与应用
线性规划
使用线性规划方法解决资源分配问题,提高 系统效率。
构建实体
在Witness中创建代表实际物体的实体,如 机器、传送带、仓库等。
定义属性
为实体设置相关属性,如处理时间、容量、 故障率等。
连接实体
使用路径和连接器将实体连接起来,形成完 整的系统流程。
数据输入与参数设置
数据输入
通过Excel或其他数据文件导入数据,为模型提供运 行所需的基础数据。
参数设置
02 在菜单栏中选择“运行”->“开始”命令;
03
系统将开始运行仿真,并在输出窗口中显 示运行信息和提示;
04
运行完成后,可以在仿真区域中查看运行 结果和数据。
PART 03
建模与仿真过程
REPORTING
模型构建方法与步骤
确定系统边界
明确要研究的系统范围,包括系统的输入、 输出和主要组成部分。
度和忠诚度。
PART 05
总结与展望
REPORTING
学习成果回顾
掌握了Witness仿真系统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方法,包括建模、仿真运行、 数据分析等。
了解了Witness仿真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如物流、制造、服务等。
通过实践练习,熟悉了Witness仿真系统的常用功能和工具,提高了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8卷第6期 2004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学报JOU RNAL O F SHAN GHA I J I AO TON G UN I V ER S IT YV o l .38N o.6 Jun .2004 投稿日期:2003204212基金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2ZH 14060)作者简介:夏守长(19742),男,湖北省红安县人,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物流供应链、离散事件仿真.电话(T el .):021*********;E 2m ail :buildself 66@vi p .sina .com . 文章编号:100622467(2004)0620892205W ITN ESS 环境下基于改进型I D EF 3方法的离散事件仿真建模夏守长, 奚立峰, 王炬香, 胡宗武(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200030)摘 要:针对W ITN ESS 仿真环境下,复杂离散事件仿真建模过程中出现的大量顺序、并行、同步、冲突及因果依赖等关系,提出采用改进型I D EF 3方法进行仿真建模.采用仿真规则与交汇点集成、行为单元与仿真信息数据集成的原则进行建模;同时在I D EF 3方法的基础上,建立新的行为单元,达到了仿真单元的可重用和可重构性,大大提高了仿真建模的速度,减少了建模难度.最后,给出了在改进型I D EF 3方法下进行离散事件仿真的框架,并在仿真软件W ITN ESS 的基础上,通过实例详细描述了建模过程.关键词:改进型I D EF 3方法;离散事件;仿真建模中图分类号:TH 166 文献标识码:AS i m ula tion M ode ling of D is c re te Eve nt B a s e d on theI m p rove d I D EF 3M e thod Us ing W ITNES S S oft w a reX IA S hou 2chang , X I L i 2f eng , W A N G J u 2x iang , H U Z ong 2w u(Schoo l of M echan ical Eng .,Shanghai J iao tong U n iv .,Shanghai 200030,Ch ina )Abs tra c t :A n i m p roved I D EF 3m ethod w as p resen ted to describe a great lo t sequence ,p aralleling ,syn 2ch ron izati on ,conflict and con sequence relati on du ring discrete even t si m u lati on u sing W ITN ESS softw are .In tegrated p rinci p les of sem an tic m ethods and si m u lati on ru les of juncti on along w ith in tegrated m ethods of info rm ati on data and un its of behavi o r w ere p u t fo rw ard fo r the reconfigu rati on and reu se of si m u lati on u 2n its .N ew behavi o r un its w ere also advanced to si m p lify the m odeling p rocess .A t last ,a fram ew o rk of si m u lati on and disp atch ing ru les w ere given based on the i m p roved I D EF 3m ethod .T he detailed m odeling p rocess w as dem on strated th rough W ITN ESS si m u lati on softw are .T he m ethods cou ld i m p rove greatly the sp eed of si m u lati on m odeling and decrease the difficu lty of m odeling .Ke y w o rds :i m p roved I D EF 3m ethod ;discrete even t ;si m u lati on m odeling I D EF 的基本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结构化分析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I D EF 方法提供了一种可视化建模的工具,即将模型中的信息用标准图形元素直观地表达.可视化建模的思想主要目的就是让用户、分析人员、测试人员、管理人员及其他涉及项目人员之间进行有效地沟通.这样,建模的过程既可以跟踪从业务需求→要求→模型→代码的过程,也可跟踪相反的过程,而不会在建模过程中迷失方向.在仿真建模方面,I D EF3方法是一个很有效的工具[1~3].W ITN ESS是A T&T IST EL公司开发的一种功能强大、主要用于离散事件仿真的工具软件,该软件既适用于生产系统的仿真,又能适用于其他领域的仿真.W ITN ESS工具软件的使用既可以为企业生产系统的规划与实施提供模拟环境,又可以为生产系统的资源合理利用、生产调度决策提供一种良好的策略[1,2,4].由于离散事件仿真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顺序、并行、同步、冲突及因果依赖等关系,故仿真建模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局部或整体调度的问题,这就需要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去支持离散事件仿真的建模.I D EF3方法能够部分地解决以上所提到的仿真过程中的顺序、并行、同步、冲突及因果依赖等逻辑关系[2,4],但对于复杂仿真过程的建模,I D EF3提供的方法首先是功能欠缺,所提供的行为单元有限.其次是建模过程烦琐,需要对每一个简单的过程都提供流程,这样在建模过程中,不需要详细的地方非常详细,而需要详细的地方又表达得不完整.最后是建模功能与仿真语言之间表达存在间隔,即模型的语义逻辑关系还不能立即为仿真语言所表达.本文基于COM的思想,以制造单元仿真为例,扩充了I D EF3方法的行为单元的类型,使得I D EF3表达的建模过程更完整简洁;同时,提出仿真规则与交汇点集成、行为单元与仿真信息数据集成的原则能更完整清晰地描述建模过程,以便行为单元的重用和重构.1 改进型I D EF3的仿真建模实现1.1 I D EF3的行为单元和交汇点语义规则I D EF3通过一些基本元素的组合描述复杂的问题.I D EF3弥补了I D EF0不能反映时间和时序的问题,因此它可以和仿真软件相结合,检验过程的合理性并指导过程重构,实现优化.I D EF3采用以过程为中心和以对象为中心的方法进行建模.I D EF3描述语言的主要语法元素有:(1)行为单元(un it of behavi o r,U OB);(2)交汇点(juncti on);(3)联接(link).每个U OB代表着现实世界的过程.U OB之间的箭头称为顺序联接,它表明了过程之间时间上的先后顺序.I D EF3中引入交汇点说明各过程分支之间的逻辑关系.它借助类型多样的交汇点获得现实世界过程中各分支的语义.交汇点完成过程的描述有:(1)一个过程可分叉或分为两个以上的过程路径;(2)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叉汇合为一个过程的路径.交汇点简化了对各多路径间顺序或时间关系的描述获取.交汇点按照逻辑语义含义可分为:与(&)、或(O)及异或(X).基于过程描述中逻辑描述上的分叉或汇合,又可进一步划分为“扇入”或“扇出”型交汇点.同时,又可以根据所关联行为单元时间上的同步或异步关系进行分类.交汇点逻辑语义的表示形式如图1所示.图1 交汇点逻辑语义关系图F ig.1 L ogic sem an tic relati on chart of juncti on 通过U OB和交汇点就可以描述仿真建模中大量的并行、同步、冲突及因果依赖关系,而这些关系在离散事件中很常见.对这些事件的描述和解决是仿真建模中最关键的地方.在建模过程中,通过交汇点语义能定义其调度规则,而通过U OB则能定义仿真信息数据.但是,仅上述的几种逻辑语义和U OB是不够的,仿真过程中出现一些其他逻辑关系并不能为上述语义关系所反映,同时缺乏建立语义关系、仿真规则、仿真数据同U OB之间的桥梁.1.2 改进型I D EF3的仿真实现及规则的封装1.2.1 顺序逻辑关系 仿真过程中,经常出现大量的顺序过程,中间没有交叉、并行、冲突等关系,该过程的仿真调度规则很简单,但在建模型过程中,如果完全描述这一系列的过程,将使得建模非常烦琐.I D EF3方法并没有提供这一单元,本文在I D EF3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新的行为单元,如图2所示.图中:M表示U OB的编号,N表示加工工序的个数.对该类顺序过程的描述,直接使用W ITN ESS 仿真语言进行表达:{pu ll from前一加工机器名称at fron t o r rear}或者398 第6期夏守长,等:W ITN ESS环境下基于改进型I D EF3方法的离散事件仿真建模图2 顺序逻辑关系图F ig.2 L ogic relati on chart of sequence1.2.2 分支逻辑关系 所谓分支主要是多个或同一产品在生产线上经过一道工序后,下一个加工点可以往多个工序进行加工,分支点语义的实现关键是调度规则要保证不同的产品送到下一个希望送到的工序.在建模过程中,分支逻辑关系可以使用异步与、同步与或者异或型的交汇点表示,其仿真调动规则可以使用以下仿真语句(其中的条件设置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IF零件属性=设定值1 PU SH to设备1EL SE IF零件属性=设定值2 PU SH to设备2EL SE IF零件属性=设定值3 PU SH to设备3…END IF}同时,分支语义也可以表示零部件在加工过程中有一定的废品产生或者加工零部件的一部分送往工序M,一部分送往工序N,这时,可以运用下列调度规则:PERCEN T stream设备1at R ear percen tage1,设备2at R ear percen tage2,…,1.2.3 同步逻辑关系 同步语义要表示的仿真调度规则的定义是在某一个工序进行之前所有的加工零部件必须同时到达或者加工完后同时离开,这个过程的建模可以使用异步与或者同步与交汇点表示,而调度规则可以使用以下仿真语句:SEQU EN CE W ait 零部件位置1,零部件位置2根据需要,IF语句可以实现更复杂的同步要求.1.2.4 因果逻辑关系 因果逻辑关系主要出现在产品加工过程中,出现两个或者多个零件在经过某一工序后组成一个部件或组件.因果逻辑关系的表达,借助于异步与、同步与或者异或型的交汇点即可以表示,它不需要任何调度规则.1.2.5 冲突逻辑关系 冲突在制造过程中经常出现,主要包括资源冲突、人力冲突、设备冲突、路径冲突和库存冲突.对这些冲突,在建立模型过程中,并不需要设计专门的交汇点反映,良好的仿真规则是解决冲突逻辑关系的最佳方式.但是,通常调动规则非常复杂,这一方面依赖于仿真者对仿真语言的熟悉程度,另一方面也依赖建模者的经验.冲突语义的解决是仿真过程的难点,也是重点.资源冲突、设备冲突和库存冲突的解决,很多时候通过FO R语句、IF…END IF语句和PU LL以及P ISH语句进行实现.而路径冲突的解决则通过CALL以及V SEA RCH来实现.1.2.6 过程单元的定义及功能 所谓过程单元,在仿真建模过程中并不是真正地发挥作用,而是为了仿真建模的顺利进行而定义的.由于I D EF3方法本身对建模的要求,故模型的描述必须遵从I D EF3方法.引进新的过程单元见图3所示,对于建模者意思的表达更完整清晰.图3 过程行为单元F ig.3 P rocess UOB1.3 UOB与仿真数据的封装W ITN ESS提供了7种主要的仿真单元:En tity{Part,M ach ine,L abo r,Conveyo r,Buffer,V eh icle,T rack}其基本上可以表示所有的现实中的离散事件对象.在顺利地表达了各种仿真逻辑关系后,将U OB与仿真数据进行封装,便完成了建模过程.仿真需要的基本数据与U OB进行封装可以表示为: En tity{ N am e; 名称CycleT i m e; 加工时间N um ber; 实体个数Inpu tQ ty; 输入数量En tityK ind; 实体类型L abo r; 工人数量B reakdow nT i m e; 出故障时间R epairT i m e; 修理时间O u tpu tQ ty; 输出数量SetupT i m e; 准备时间Buffer; 缓冲量}对上面数据进行定义即可完成仿真数据的封装.1.4 离散事件仿真过程基于改进型I D EF3方法的离散事件仿真过程如图4所示.由于仿真规则与交汇点进行了集成,行为单元与仿真信息数据也进行了封装,故只需要改进型I D EF3方法建模的结果和其他必要的仿真数据,就可以进行方便地仿真.对于复杂过程的离散事498 上 海 交 通 大 学 学 报第38卷 件仿真,只需要改变改进型I D EF 3中的调度算法,如借助启发式搜索方法、分枝定界法、A 2T eam s 等优化方法,就可以进行仿真.图4 基于改进型I D EF 3方法的离散事件仿真过程F ig .4 T he si m u lati on p rocess of discrete even tsbased on i m p roved I D EF 3m ethod2 改进型I D EF 3方法在仿真建模中的应用 改进型I D EF 3方法将图形语言建模方法应用于离散事件建模过程中,它不仅解决了建模过程中自然语言表达的不精确性和二义性,又可以将建模同仿真语言的描述结合起来,大大地加快了仿真的过程.本文以W ITN ESS 为仿真平台,以某工厂的生产制造过程仿真为例,将改进型I D EF 3方法用于仿真过程的建模.某工厂生产2种变速箱设备,分别称之为三档轴和四档轴.这2种产品计划的年产量均为10万台.由于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昂贵设备,这些昂贵设备一方面生产效率高,不充分使用会造成设备产能很低;另一方面,机床布局按流水线布置,若干道工序需使用同样的设备,故厂方希望采用共用昂贵设备的方式进行生产.但大量设备共用会导致物流的不顺畅而使年产量达不到计划要求,同时还需要解决:生产过程中是否存在严重的堵塞,即瓶颈问题;暂存地的设立是否合理,缓冲站的空间是否满足要求;生产设备(包括昂贵设备)的数量是否能满足生产的要求;人员的安排是否合理,是否可以一人多机的管理模式;设备利用率是否合理.因此,在进行投资建设之前,希望通过仿真的方式进行模拟整个生产过程,以提前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利用W ITN ESS 进行仿真时,可以借助于改进的I D EF 3方法进行仿真建模,这样可以容易地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并行、同步、冲突、因果依赖关系以及仿真数据的封装.采用改进的I D EF 3方法建立的仿真模型如图5所示.图5 基于改进型的I D EF 3方法的仿真实例F ig .5 T he si m u lating examp le based on i m p roved I D EF 3m ethod598 第6期夏守长,等:W ITN ESS 环境下基于改进型I D EF 3方法的离散事件仿真建模 图5中出现的逻辑语义关系采用前面所对应的仿真规则,行为单元则可以实现仿真数据的封装,所以整个建模过程很顺利.由图可见,利用顺序单元表示一系列加工工序,如U OB编号6、8、9、10、11、12、15、17和18;利用过程单元表示虚加工工序,如过程1~过程5;零件加工表示某一具体加工工序,如U OB编号7、13、16和19;交汇点异步或型表示前面或后面的加工过程不需要同时完成;交汇点异或型表示过程分支只有一个加工过程可以完成;交汇点同步与型表示交汇点前面的加工过程必须同时完成;交汇点同步或型表示交汇点前面或后面的加工过程一条或多条同时完成. 利用W ITN ESS仿真软件仿真,可以得到如下的结果:(1)一天可以生产三档轴和四档轴的产量分别为412和405个,每年按250个工作日计,年产量可分别达到10.3万台套和10.125万台套,超过计划产量,昂贵设备的生产能力可以满足产量的要求.(2)生产过程中,最高的设备(昂贵设备)利用率为100%,最低设备利用率为26%,通过仿真报告,可以得出未出现瓶颈问题,设备利用恰当.实际使用过程中设备的利用率比较接近仿真结果.(3)工人的最大利用率为45%,最小为21%,劳动力分配合理,在某些连续工位可以实现一人多机的管理模式.(4)缓冲站未出现堵塞的现象,故缓冲的大小和位置设置合理.3 结 论(1)改进的I D EF3方法可大大提高仿真建模速度,防止建模过程的疏漏和语义规则定义所出现的错误.(2)交汇点逻辑关系和仿真规则的集成、新的行为单元的提出以及仿真数据与行为单元的集成可大大简化仿真建模过程,提高了建模效率,实现了仿真单元的可重构和可重用,即仿真单元的“即插即用”.(3)改进型I D EF3的离散事件建模方法对大型复杂离散事件仿真的解决,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仿真单元的进一步开发和扩充将使仿真过程变得更加灵活和容易.参考文献:[1] Jeong K i2Young.Concep tual fram e fo r developm en tof op ti m ized si m u lati on2based schedu ling system s[J].Expert Syste m s with Applica tion s,2000,18(1):299-306.[2] 陈禹六.I D EF建模分析和设计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3] Bu tler Keith A,Bah ram i A li,E spo sito Ch ris,et a l.Concep tual models fo r coo rdinating the design of u ser w o rk w ith the design of info rm ati on system s[J].Da ta&Knowledge Eng i neer i ng,2000,33(2):191-198. [4] M o John P T,M enzel Ch ristopher.A n in tegratedp rocess model driven know ledge based system fo r re2 mo te cu stom er suppo rt[J].Co m puters i n I ndustry,1998,37(2):171-183.下期发表论文摘要预报自由曲线加工中刀具半径常规偏置方法的误差分析及其改进肖凌剑, 胡 俊, 王宇晗, 吴祖育(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200030)摘 要:对常规刀具半径偏置方法引入的额外加工误差进行了研究,推导了凸、凹自由曲线加工时额定误差的数学表达式.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刀具偏置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常规刀具半径偏置方法带来的理论和实际加工误差不一致的情况.698 上 海 交 通 大 学 学 报第38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