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合集下载

高考材料作文的写作指导

高考材料作文的写作指导

高考材料作文的写作指导高考材料作文的写作指导高考作文一直是考生最为关注的一项考试内容,考生不仅需要拥有一定的写作能力,还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

而高考材料作文则是高考作文的一种形式,与传统的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不同,它是根据所给的材料进行写作的,要求考生对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推理、概括等。

那么,如何写好高考材料作文呢?以下是一些写作指导:1. 理解材料高考材料作文的核心在于材料,考生必须对所给材料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更好的写作。

考生可以先阅读材料,然后再进行划重点、概括材料、总结材料中的信息等操作,最后再进行思考和分析。

2. 抓住主题高考材料作文往往是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的,考生需要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找出其中的主题,并在写作中突出该主题。

同时,在写作中要注意不要离题,要紧紧围绕主题展开写作。

3. 逻辑清晰高考材料作文要求考生在较短的篇幅内进行较为充分的表达,因此逻辑清晰非常重要。

考生在写作时应注意结构的完整性和逻辑的严密性,并掌握好材料和自己的观点之间的联系。

4. 立意深刻高考材料作文的评分标准中,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立意”,即考生在材料的基础上表达出深刻的观点和看法。

因此,在写作时考生应该多思考,多积累,有自己的思考和看法,并通过丰富的语言表达出来,让读者感受到深刻的思考和独特的见解。

5. 语言表达高考材料作文要求语言表达生动形象,语言要简洁明了,要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因此,在写作时考生应该注意用词准确,语言通顺,句型多变,同时要注意语法和拼写的正确性。

综上所述,高考材料作文的写作需要考生在理解材料、抓住主题、逻辑清晰、立意深刻、语言表达等方面有所突破,只有掌握好这些要点,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范文:高考材料作文是高考作文其中的一种题型,考生需要在所给的材料基础上进行写作。

然而,由于高考材料作文的难度较大,很多考生在考试中难以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因此,如何写好高考材料作文已经成为考生们十分关心的问题。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材料作文写作指导材料作文要“三清”“三扣”材料作文的内容一般来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话题式”的材料。

在所给的一段文字中表达一个相对集中的中心,或者是一个相对明确的语意指向,我们把这一中心总结出来后,按照“中心”来构思、写作,就完全是在围绕“材料”来写了,这类的材料作文,我们把它看成是“话题”作文,只是多了提炼中心的环节。

另一类是“选择式”的材料。

在所给的文字中展示出所给话题的几个方面,考生只要选择一个方面来写就可以了,这种形式多见于“格言”、“哲人说的话”中。

面对灵活的表现形式,缤纷的文字内容,考生往往不能抓住材料的根本,导致作文偏题、跑题,成为困扰考生的难点。

写好材料作文其实并不难,面对材料,考生要做到“平心静气”,摒弃一切浮躁心情,调整好自己的写作状态——这是写好材料作文的前提条件。

审题要“三清”1.看清材料,领会内容。

在阅读材料时,要注意判断这段材料属于哪类材料作文,具体理解整体材料的内容,要把材料实实在在地读懂,这一环节重在整体把握材料。

2.理清内容,提炼中心。

这一环节是决定是否跑题的关键,一定要认真对待。

在整体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如果是“话题式”的内容,要概括其中心,明确材料的主旨,这就是写作要确定的主题;如果是“选择式”的内容,需要选取一点,来确定这一点的主要方向,从而确定作文的写作主题。

3.读清要求,规范写作。

读完材料后,千万不能忽视的是“写作要求”。

材料叙述后的要求需要细细阅读,如果有“根据材料”、“结合材料”的文字,最好作文里要巧妙体现材料的内容或影子,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引材料”,但“引材料”时切忌生搬硬套;如果没有上述文字要求,就可引可不引了。

然后再看具体的写作要求,明确作文在拟题、文体、写法、字数等方面的限制,然后再规范地写作,决不能“越雷池一步”。

构思要“三扣”1.扣住材料,明确文章的主题。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也是联系材料的主要纽带,因此作文中的主题一定要明确突出,这是写出优秀作文的必要条件。

材料作文_“握手”写作指导

材料作文_“握手”写作指导

120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握手以表友好在中国文化中颇有渊源。

甲骨文“友”和金文“友”都是由两个“又”字构成,形同两只手伸向一处,也有人认为状似两只右手紧握,但均意指协调、配合。

范晔《后汉书·李通传》有云:“及相见,共语移日,握手极欢。

”据此衍生出成语“握手言和”,现多用于消除隔阂,化解矛盾,重新和好。

握手礼在西方亦由来已久。

公元前9世纪亚述国王宝座上就刻有握手图案,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也出现了握手的情节。

由于握手会占用原本持有武器的右手,因此被视为放下敌意与争斗,释放尊重与善意。

19世纪中期以来,握手成为常见的问候方式。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写作指导材料由两段阐述“握手”含义的文字构成。

第一段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握手”的内涵:协调配合、握手极欢、握手言和等友好之意;第二段则从西方文化习俗的角度来写“握手”的意义:放下敌意与争斗,释放尊重与善意。

两则材料从古今中外、文化发展等方面阐述了“握手”的共同内涵——友好,引起考生对“握手”内涵的深入探究。

题目要求考生写出“材料对我们的启示意义”,因此,考生需要在理解“握手”内涵的基础上清晰条理地表达“握手”的意义和时代价值:①协调配合。

此时的握手意味着相互配合,共同朝着一个目标努力;②握手极欢。

此时的握手意味着人心的温情、包容的感化;③握手言和。

意味着化解敌意、矛盾,释放尊重与善意。

在阐述的过程中,考生可以选择单向的层次设计,即从有敌意的双方的握手,到无矛盾的双方的握手去谈握手的意义。

但如果能够深入思考,从“求同和存异”之间的关系会更有思辨性。

真正的“握手”并不是一味妥协与同化,而是保持自身□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高良连“握手”材料作文写作指导独立性的同时,以平等独立的姿态来合作交流,携手共进。

我们要呼吁真正的“握手”,警惕形式主义的“假握手”。

考生还可以采用追问法,思考“握手”的时代价值——既然“握手”的好处如此明显,为何还要细谈?当今世界、社会,甚至是我们自身,是否存在“不握手”的行为和观念?比如人情的冷漠、恶性竞争、封闭主义、霸权主义等等;还可以采用发散思维法,握手的对象可以是人,可以是国家,还可以是抽象的事物,如“焦虑”“文化观念”等等,握手的双方甚至也可以是抽象的“思想”“文化”……参考立意:握存异之手,求共同未来;握手共行,共创未来;握协合之手,驭和谐之舟……抖音与腾讯视频达成合作2023年4月7日,腾讯视频与抖音集团宣布达成合作,双方将围绕长短视频联动推广、短视频衍生创作开展合作。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写作指导写材料作文,首先需要明确它的目的和特点。

材料作文是根据某些特定的信息和材料进行写作的一种文体,通常用于考试、竞赛、论文等。

材料作文常见的题目形式有:图表作文、数据分析、议论文、说明文、总结报告、综合分析等。

材料的来源可以是实际生活中的事件、社会问题、科技成果、历史事件、文学作品等,作为写作的依据和支撑。

材料的选择、建构和使用是材料作文的重点之一,深入分析和掌握材料的内涵和外延,对于成功写好一篇材料作文至关重要。

下面就材料作文的写作流程、写作技巧、常见问题等方面进行详解和讲解。

一、材料作文的写作流程材料作文的写作流程不外乎以下几个步骤:1. 阅读材料并理解题意在写作前,首先需要认真阅读题目材料,理解题目要求和材料意思,思考有哪些信息和数据可供使用,有哪些中心问题需要回答和解决,然后在草稿上做好提纲和思路。

2. 确定写作意向和结构框架有了清晰的写作意向和结构框架,有助于我们理顺思路、存放材料点,也更容易使文章结构合理、逻辑严谨。

一般来说,材料作文要遵循传达信息、论述事实、展开论证、概括总结的思路,写作的结构框架也应围绕主题或中心问题组织展开。

3. 填充内容并展开论述根据提纲和结构框架,逐一填充文章各部分所需的内容和材料,对材料进行概括和分析,并进行合理论证和说明。

注意要精确、准确地运用所掌握的词汇、语法和语言风格,以达到表述清晰、连贯、易懂、有说服力的作用。

4. 检查修改并润色写作完成后,需要反复检查修改,发现错误和不足之处,提高文章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美观度。

润色包括句式变化、补充句子之间的联系、添加传神的描写、修改拼写和语法错误、增强语言的新鲜度和得体性等,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深入。

二、材料作文的写作技巧写材料作文要遵循一定的写作技巧和准则,以使文章质量得到提高。

下面是一些写作技巧和应对策略:1. 熟练掌握写作技巧和词汇写作需要熟练掌握运用各种语法结构和词汇表达,包括单词、短语、句型和语言习惯等,在写作时,要灵活运用掌握的技巧,使文章表达更加自然、生动、准确。

2025届高考写作指导:新材料作文强化审题意识及其技巧

2025届高考写作指导:新材料作文强化审题意识及其技巧

当然,读题的最高境界是与命题者“心神相知”,能知道其考查的 “考点”“题点”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可联系哪些知识储备。
2.审出六项要求 (1)字数要求 语文考试中关于字数的要求不仅体现在作文上,还体现在其他题型中, 如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现代文阅读等。语言文字运用中的语 句补写题、压缩语段题常有字数要求,有整体字数要求,也有每条的字 数要求,考生要看清。
贰.四种意识
一、强化审题的四种意识
1.强化“赋分”意识 根据试题的分数来合理地分配答题时间,确定答案文字的长度,甚至 大胆推断答案大体上可分为几点来表述,如4分的题一般可分为3点来表 述,6分的题可分为4点来表述,事实上,参考答案也是按照3点或者4点 来确定给分标准的。赋分的多少常常也暗示了试题的难易度,分值越多, 意味着难度大,并且作答的要点多。题目赋分值是和答题要点成正比关 系的。对于小分值的试题,则思考应该简洁。
一、什么叫新材料作文: 新材料作文:指的是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不
限文体,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 个角度构思”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的作文。
新材料作文与材料作文相比,增加了开放性。
二、新材料作文材料类别
寓言故事、历史事实
材料 来源
诗歌、漫画、名人名言 新发生的事件、报刊上的新闻 一段歌词、一组素材
1.理清对象(材料中几个对象无明显主次之分的,每一个 对象可提炼出至少一个观点)富翁捐助穷人,三家态度
2.分清主次(几个对象间有主次之分,应该分清主次,从 主要对象入手立意)居里夫人说每个时代都有趣有用
3.辨清关系(几个对象之间存在着的内在联系,要辨明这 些关系,据其关系立意)
4.析清含义(蕴涵比喻或哲理的材料,要揣摩、分析材料 所蕴涵的意义或道理并用以立意)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课件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课件

详细描述
句子结构要灵活多变,避免过多的重复和单调。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句型、修辞 手法等,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表达逻辑严密
总结词
条理清晰、符合逻辑
详细描述
在写作时,要注意表达的逻辑性,做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要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衔接和 过渡,确保文章内容连贯、符合逻辑,避免出现跳跃和断裂的现象。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3
审题立意的方法
明确材料主旨
总结材料内容
首先需要仔细阅读材料, 理解其核心内容,把握主 要观点。
提炼中心思想
从材料中提炼出中心思想 ,明确作者的观点、态度 和情感。
抓住关键词句
关注材料中的关键词句, 这些词句往往暗示了材料 的主旨。
多个角度立意
分析材料的多重含义
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材料,挖掘其多重含义。
材料作文的写作要求
01
02
03
准确理解材料
在写作之前,考生需要对 所提供的材料进行深入理 解,把握材料的中心思想 。
紧扣材料要求
考生在写作过程中,需要 紧扣材料要求,不能脱离 材料内容随意发挥。
表达清晰、准确
考生在写作时,需要用清 晰、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 的观点和想法,避免出现 歧义或误解。
材料作文的常见类型
避免逐字逐句阅读, 以免浪费时间。
注意开头和结尾,往 往包含文章的主题和 结论,有助于把握全 文。
细心研读,筛选关键
仔细阅读材料,筛选出重要信息 和关键内容,包括重要的观点、
事实和数据等。
注意区分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 重点把握主要观点和核心内容。
记录关键信息,方便后续写作时 引用和回顾。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及精彩例文五篇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及精彩例文五篇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及精彩例文五篇材料作文写作指导及精彩例文五篇【材料一】:有个人买了一件珍贵的瓷器,店员用破布将瓷器缠了起来,把它装在一个大纸箱里,并在大纸箱的空隙里塞满了纸屑,这个人觉得这些废纸破布没有用,而且是累赘,就将它们拿出来扔掉了。

结果,在路上箱子掉在地上,瓷器摔碎了。

读这则材料,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

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人说“黄金有价瓷器无价”,珍贵的瓷器,给人们的感觉是精致、细腻、光洁、古朴、端庄、恬静等。

总而言之,给人美丽、高贵、典雅的印象。

而破布、废纸,破烂不堪,看起来毫无价值,两者似乎毫无关联,风马牛不相及。

两者放在一起,让人感到非常不般配、不和谐。

但实际上,在运输过程中,将瓷器用破布、废纸包裹起来,能起到缓冲减震作用。

从而保护瓷器免遭破损,在这里,看似一文不值、累赘无用的破布废纸却派上了大用场,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彰显了自身潜藏的价值。

归纳要素特点:瓷器:精致、细腻、光洁、古朴、端庄、恬静、美丽、高贵、典雅。

破布废纸:看似一文不值,累赘无用,低贱、卑微这个故事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

让我们反思,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是否也有类似的悲剧。

要想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就必须弄清关键词的喻义,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全面理解把握材料。

瓷器:指现实或理想中美好的人与事。

破布废纸:指低贱卑微看似无用、累赘,不合时宜,不合时代潮流,实则不可或缺,为人生社会保驾护航,能够保证健康发展的人或者事物、品质。

我们明白材料意在告诫我们:不可短视:人生不能忽视、抛弃像破布、废纸这样的品质能力。

社会不能忽视抛弃这样的群体、传统。

【例文赏析】低俗与高贵同样重要莲花在人们眼中是高贵典雅的,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得到无数的赞许。

人们却常常忘记了为之提供养料,默默无闻,甚至很多人都不屑一顾的淤泥。

【高考写作指导】单则材料作文简易实用审题立意七招

【高考写作指导】单则材料作文简易实用审题立意七招

综观全篇材料,重点和主要篇幅在后面的对比, 体育只是引出后文观点的一个比方。人的身体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强弱只是暂时的,后天人为的努力可以改变先天客观的形势。滥用 其强者会变弱,勤于锻炼者会变强,由此蕴含的第一层意思是后天 努力可以改变先天条件,这是自立,是人定胜天的自信。“生而强 者不必自喜,生而弱者不必自悲”,这是不认命不服输的自尊。 “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我生来就弱, 也许这是上天在暗示我要多加锻炼(深层义为后天的努力作为)让 我变强。这是逆境中不甘沉沦、强手面前不怕失败的自强。从这三 个层面综合起来的意思就是自尊、自信、自强,是面对强者不怕挑 战、面对困境敢于破局的志气和勇气。
• 二、抓关键句法
• 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兼有议论、表达观点)语句 及命题者的提示性语句,如开头句、结尾句、对话句、结语句,抓住这些关 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 步骤:
• 第一步阅读材料,按上述思路查找勾画关键词、句。
• 第二步以关键词语为中心话题进行联想扩展,确定立意。即“我”要写的东 西。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 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分析】 多角度入手:
: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 向去考虑。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这种立意的好处是能紧 扣材料的基本倾向、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现象。
• 审题的基本原则
即审题立意时要从材料整体出发,全面把握材料 的意旨。最忌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断章取义,脱离材料立意。
材料蕴含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角度可以 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读材料。(多人物、多 说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一、什么是材料作文:(一)给材料作文是提供与作文有关的材料,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按照提示和要求进行写作的命题方式。

材料作文主要由两部分组成:1、材料:作文所依据的文字信息。

2、指令:作文所遵循的规则要求。

(二)材料的类型:1、故事型——梗概、片断、寓言……2、论说型——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3、事例型——名人事例、凡人小事……4、情景型——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5、图表型——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三)材料作文的形式:(1)文字材料。

有的是单给材料,即专为写作而设计的材料;有的是试卷阅读语段。

近几年不少省市都要求在完成阅读能力的测试之后,用同一材料构思作文。

(2)漫画材料,即看图写文。

(3)此外,材料作文还有扩写、续写、改写、缩写、读后感等。

二、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的区别:1、提供材料的目的不同材料作文,它要求考生对所给的材料进行“紧缩”,考生作文时不能信马由缰,必须在材料控制范围内写作,而且这种范围是越小越好掌握。

而话题作文相反,要求考生将所给的材料放大,通过阅读思索,从中找出有见地的观点,自定主题阐述真情实感;2、处理材料的方式不同写材料作文时,对所给的材料“非用不可”,面对这些材料,考生必须有“求同”意识,要认真分析、提炼,写作时要紧扣材料,行文过程中还要时时照应材料。

话题作文要求张扬考生个性,对所提供的材料可以不理,文章的主题、体裁自定,只要与材料相关就行了;三、材料作文的审题:(一)什么是审题?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

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二)怎样审题?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

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例1:据报载,一位中学生设计了一项航天项目实验方案,自以为肯定能得到全国一等奖,结果只得了三等奖,发奖时,他竟不起立领奖;还有一位中学生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了一项发明创造的设计,当他得知工厂要投产时,却单独和厂方洽谈,要厂方给他两万元人民币,或送他出国留学。

从所列出的审题结果中,选出最佳的一项:()A、要有商品意识B、要不知足C、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D、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例2: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小马要过河,先问牛大伯,问是否可以趟过去。

牛大伯说水很浅,能趟过。

小马正准备过,忽然松鼠告诉他,水很深,不能过,前天还淹死了它的一个同伴。

小马没主意了,回去问妈妈。

妈妈叫它自己多想想,试一试。

结果小马过去了,水不深也不浅,刚好过膝。

(三)审题误区:1、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

2、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很具体,有完整意思,命题从材料中来,作文内容又离不开材料。

而命题作文有时附有的提示,一般来说,或说明或阐述,并不含有具体内容。

有时附了二或三则材料,必须抓准材料之间的联系点或对比点,不能只看一则材料而不及其余。

有时材料蕴含了比喻义,要求类比阐述,如“‘回声’的启示”所附的小孩和小山的对话,如果就事论事地谈文明礼貌而不去阐述人与自然或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

四、材料作文的应试技巧应重点念好“三字经”:1、读。

①读文题。

要研读文题,明确考试范围,了解写作要求。

②读材料。

粗知材料内容,初步理解含义,细细地、全面地理解材料,要一字一句地读,做到心中有底。

2、析。

粗读材料之后便要析读材料,这个过程需要认真地咀嚼、品味、联想、提炼。

这是拟题立意关键性的一环,可运用如下方法:①根据中心拟题立意。

主要用于意义明显、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

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据以立意的突破口。

例3:现在,报纸在呼吁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不少的家长抱怨孩子做作业时间太长,教育部门再三强调,要关心爱护中小学生的身体。

请你就此发表有针对性的看法,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②根据条件拟题立意。

例4:“美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罗丹)结合你周围的人和事,引进这段语录,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可以记叙,也可以议论,文题自拟。

③发挥想象拟题立意。

如续写的材料,想象的内容,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情节,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论述,想象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散,所以要注意发散的合理性。

例5:有一只老虎,看见曾打败过自己的水牛被农人吆喝着耕地,便去问牛为什么怕农人,牛说因为人有“智慧”。

老虎向农人要求看看他的“智慧”。

农人说把“智慧”忘在家里了,可以去拿,但要先把老虎捆起来,免得他走后老虎把牛吃掉。

老虎听从了。

农人回村把村民叫来,把老虎装进铁笼,对老虎说,这就是“智慧”。

要求:阅读上面的材料,把它扩写成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以记叙为主,合理想象,适当充实情节,注意运用外貌、语言、心理、环境和细节描写,以简短的议论结尾,题目自拟。

这种题型,发挥想象尤为重要,想象能使文章更生动,中心更突出。

④提炼观点拟题立意。

例6: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新婚时竟拒绝父亲为她多置家具。

她的婚室里只有一张木桌,两把椅子。

这在一般人看来,是太寒酸了。

然而,她有她的“理论”;家具多了,得擦洗、掸刷,她没有这个工夫。

原来,她把“工夫”全用在实验室里。

她发现了一种新元素“镭”,她一连四五个月不分昼夜,从两千多吨矿石、水和药品中提炼出1克纯“镭”,从此她的“镭的母亲”的荣耀称号传遍了全世界。

需要注意的是,观点只能选用一个,否则中心就变得杂乱了。

3、防。

就是防失误。

要防止如下六个方面的失误。

①扩写以后的记叙文原貌依旧,手法单调,叙事枯燥,仅仅只是增加了若干字节而已;②改写后的记叙文与原文意相去甚远,添加的细节违背生活常理;③议论文在引述材料之后就抛开材料“另起炉灶”;④因重视材料而漠视了文题中的关键词,写出来的文章偏离了所要表达的中心;⑤观点提炼不准确,文章立意过偏、过浅;⑥文体有误,格式有误。

五、怎样确立文体?第一:要看你提炼的观点适宜用什么文体第二:要看自己善于写什么样的文体第三:要考虑是否已占有与该文体相应的足够材料第四:考虑用该文体写作能否写出新意,避免从众心理注意:无论哪种文体,格调一定要积极向上,充满阳光活力;切不可消极低沉,阴暗晦涩。

写给材料作文要注意合理使用所给的材料,不能避开材料,另起炉灶。

★若拟写记叙文,则应先对材料内容加以分析,再由此联系与材料相关的人或事,可以以这样的形式开头:“读了以上材料,我想起了这样一件事(或‘勾起了我美好的回忆’)……”或“在我的生活阅历中,也有这样一个人(或‘曾遇见过这样一个人’)……”。

结尾处,再用恰当的议论将所叙的人或事与材料中的人或事相比较,用画龙之笔点明中心即可。

★若拟写议论文,对所给材料可以从以下角度使用:1、从中引发观点,一般来说,所给材料是有意义的,能给人某些启示的,所以往往可以从中得出观点(理解的角度不同,提炼的观点也不同。

不管怎样不同,提炼的观点必须与原材料相吻合。

),再围绕观点来阐述。

由此可得下面的写作思路:开头引述材料→认真分析后,确定论点(即提出中心)→具体论证→结尾照应开头(材料),深化中心。

2、用做文章的论据。

对于做论据的材料的使用,需要考生精心剪辑,决定取舍:有时材料过于简单,就需要扩充内容,着重在证明的论点上加以充实;有时对论据材料可完整地抄录引用;有时不宜全文照抄,可用自己的语言对论据作概括引述;有时可以将材料穿插在阐述或评析之中。

3、用做联系实际的参照“标志”;4、用做拟制标题的话题,如“从……说开去”、“……给我的启示”、“……教会了我做人”、“论……”等。

5、用做照应开头的结论,议论文要做到结构严谨,因此在结论部分有必要用所给材料内容来照应前文(包括开头),使文章首尾呼应。

总之,写给材料作文必须“像捉毒蛇须打它的七寸一样”抓住“要害”即关键。

写给材料作文的关键是对材料的“理解”、“角度”的选择,只有命题意图领会了,切入点找好了,或记叙或抒情或议论就不难了,当然运笔最好是在自己有经历、有体验、有感悟的内容方面进行。

随堂练习:练习一:材料:一滴水在宇宙中只不过是一个微小的点,可是它却能反映出整个太阳。

这就意味着整个太阳被“压缩”进一个水滴之中。

于是,当我们面对清晨绿叶上的串串露珠时,仿佛看到无数的太阳在微风中舞蹈;当我们凝视到秋潭般碧澈的眼睛时,似乎看到了一个奥妙无穷的宇宙。

要求:根据提供的材料,写一篇文章,可编述故事,可发表见解,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800字。

练习二: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同悦)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缗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上面这则寓言便是“滥竽充数”。

后来比喻没有真才实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

其实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并非只是如此。

想想看,南郭处士为什么要充数呢?有那么多人为什么他能充数而不被发现呢?……A、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不少于600字。

B、将上面寓言扩写成一篇600字的记叙文。

C、发挥想象,续写“滥竽充数”,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要写出新意。

以上三题请任选其一。

练习三:阅读下面的故事,按要求作文。

某世家之子很善于写文章,初赴童试,某父以为必首选无疑。

及发榜,竟名落孙山。

经查卷,见其用墨如淡薄雾,乍有乍无,不可辨识。

责问孩子,方知因考场中没有书童磨墨,自己又不会磨,只用砚内残墨,所以字越写越淡,后来就看不见了。

要求:①写一段200字以内的文字,描写这位世家子弟的父亲查卷后的心理活动。

②以这则故事为话题,自选角度,联系实际,自拟标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议论文。

【模拟试题】一、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2003年春节晚会上,小品《足疗》、歌曲《让爱住我家》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关注。

对此,两个作品的创作者谈了自己的感受。

黄宏:在我的人生道路上,作为我本人来讲,还真就是两个女性给我洗过脚。

小的时候,我妈给我洗脚,现在是我老婆给我洗脚。

小品的结尾我还加了一句台词:“将来呢,咱孩子可能还给你洗脚。

”实际上,这个简单的台词里面,贯穿着中国人的家风,乃至民族的民风。

我们现在回想起来,我们这代人,有多少人给父母尽过这个孝。

可能洗脚这个举动并不大,但是它对人的一生都有影响。

麦玮婷:《让爱住我家》是我写的词,我先生谱的曲。

多年来,我们夫妻一直很想出一首体现家庭温馨和乐方面的作品。

我们愿意把这个作品传递给大家,让大家能够感受到爱和家庭中的相互体谅,希望这首歌能成为大家爱的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