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新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高考语文作文备考专项写作指导: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

高考语文作文备考专项写作指导: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一、名言警句的定义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记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
广泛上来说就是有意义,向人们揭示一定的道理的话,名人所说的谚语、格言等都可以叫名言警句。
二、出题特点这类新材料作文,命题者往往提供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作为作文题,审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给予的名言或话语的深刻含意。
名言警句富含深邃的哲理,其含义往往是含而不露,具有很强的隐喻性或象征性。
如果就事论事,就只能触及皮毛,得到一个肤浅的认识,想要渗透其中深层的哲理,就要善于由表及里,深入挖掘内在含义,从中悟出与生活相关的道理。
三、常见题型1.单一观点型所谓单一观点型就是试题材料所蕴含的观点只有一个。
如2013年上海卷“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总还有更重要的事。
”这句话,作者明显强调的是后半部分,即不要只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而是放眼世界,突破自我,做有利于社会、世界、人类的事情。
单一观点型是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中最简单的一类,考生可采取以下步骤来审题立意:①明白材料的感情倾向,找准材料所蕴含的真正观点。
如上例,考生的立意点只能是后半句而不是前半句。
②紧扣观点中的关键词一字不改以避免偏题。
③让思想驰骋于材料之外,八方取材,联系社会与人生,写出观点的现实意义,但行文时也一定要用观点中的关键词扣题,切忌游离于关键词。
2.对立观点型所谓对立观点型就是材料所蕴含的观点有两个,并且这两个观点又是对立的关系。
对立观点型试题,名言中蕴含着两个观点,这两个观点对立并且没有主次之分,可采取以下几种写作思路:①赞同第一个观点。
凡事有果必有因,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考生可用历史的眼光探究“会这样”的原因。
从此角度立意旨在引导考生反思自我、反思社会、反思历史。
②赞同第二个观点。
凸显层次感,指导写作新材料升格作文

凸显层次感,指导写作新材料升格作文要写出一篇有层次感的作文,关键在于在文章结构和语言表达上进行分类、归纳和排比,通过清晰的逻辑和精准的表达方式来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文章的脉络和主题。
下面将从结构和语言两方面分别进行指导,帮助你提升作文的层次感。
一、结构方面1. 确立主题:在写作之前,首先要明确文章的主题,明白要表达的核心意思是什么。
这样才能在文章组织中找到正确的方向。
2. 建立框架:在确定了主题之后,需要建立文章的框架,将文章分为引子、论证和结尾三部分,每个部分都要有明确的内容和目的。
3. 分层递进:在论证部分,可以采用分层递进的方式,即先阐述总体概念,然后按照次要概念的重要性依次进行阐述,层层推进。
这样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加文章的层次感。
4. 精准归纳:在结束部分,要对前面的内容进行精准的归纳,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梳理出文章的主题和要点。
二、语言方面1. 使用排比句:排比句可以让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明了,具有很强的层次感。
“不求闻达,但求知己;不求功名,但求懂我。
”这样的句式可以让读者一目了然地看出对比的程度。
2. 采用插入语:插入语可以在句子中点题,引出新的话题,同时也可以让文章的结构更加复杂。
“这个问题,我曾经深夜思考过;这个答案,我终于找到了。
”这样的句式能够增加文章的层次感。
3. 运用修辞手法: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能够提升文章的层次感。
通过上述的指导,相信你可以更好地写出一篇有层次感的作文。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结构的合理性和语言的精准度,力求让文章的层次感更加明显,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你的观点。
祝你写作顺利!。
谈谈新材料作文的写作指导

、
构 思 的 关键 是 标 题 和 论 点 一 定 要 切 合 题 意
“ 作文之道 , 首 在立 意 , 意 立 而 凡事 举 。 ” 首 先 要 认真阅读材料 , 深思熟虑 , 弄清材料里含有一个怎样 的人生道理。要理 清材料 中的人或事物之间的相互 关 系 ,尤 其是 要 深 入 思 考 材 料 中对 人 或 事 物 的 生存 发 展 甚 至取 得 成 功 或 者 遭 遇 失 败 起 着 决 定 性作 用 的 精神因素, 在定出标题 的时候 , 标题必须含有这 种关 键的精神因素 , 而且要用 “ 做人 ( 或者成人 、 成才、 成 功) 要有什 么精神品质 ” 来做标题 , 也可 以用一个条 件关 系的复句来做为 中心论点句 , 如: 做人 只有具备 怎样 的精神 , 才能够取得成功 。 如一个人物事迹类材 料: 科 比是 篮 球 巨星 , 几 乎 获得 了所 有 荣 誉 。 现在 , 他 每隔几场就会超越 一个 过去球星 的纪 录,树立起一 座座属于 自己的里 程碑 。但是 ,当他个人单场得到 3 0 、 4 0 分甚 至更多时 , 他 的球 队却 输球 了 , 弄得 他很 沮丧 , 人们戏称科 比又创造了“ 里程悲” 。 这则材料里 暗 含 了一 个 人 生 成 败 的道 理 :成 功 之 花 只 能盛 开 在 团结合作 的枝头 。一花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放 春满 园。 在写作时要明确个人与集体 的关 系 , 反对个 人英 雄 主义 , 突出集体 智慧和力量 的决定性作用 。
二 、 要做 好 新 材 料 作 文 各 种 常 见 类 型 的 分 类 指
导
较详 细的正面例子 , 可以细分为3 个小段 。实例 可以 按 时间顺序写一个古代 中国名人 、 一个外 国名人 、 一 个 当代 中国名人 。如果学生掌握 的古代或外 国名人 实例不多 ,那就可 以多写一些 当代 中国尤其是感动
新材料作文“幸福在河对岸”写作指导及例文

新材料作文“幸福在河对岸”写作指导及例文【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错觉泰戈尔河的此岸暗自叹息:“我相信,一切欢乐都在对岸。
”河的彼岸一声长叹:“唉,也许,幸福尽在对岸。
”请根据阅读后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这是一首蕴含着深刻寓意的哲理诗,理解诗歌的寓意是关键。
诗歌的特点是“用形象说话”。
而形象往往来自于生活,同学们在解读诗歌时只要有“由此及彼”的联想意识,定能激活自己的生活积累,自然地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而会拥有独特的感悟,此时也就找到了写作切入点,只需言之有理便是成功之作。
具体而言,要想写好这类题目,必须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深入理解诗歌蕴含的哲理。
这则小诗的诗题是“错觉”,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知道其意思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反应。
就其范围来讲有物理、生理、心理、艺术……再审读诗歌的内容:双方均以为对方过得比自己好——它们都没有看到自己的优势,都处在自怨自艾之中。
在这里我们可以借助追问的方式增强对诗歌内涵的理解。
(1)为什么甲乙的想法不谋而合?这是因为它们通过比较(攀比),均以为幸福在对岸,而不在自己身边,陷入心理误区。
以为自己不曾拥有的正是自己想要的;总以为活得不如别人快乐幸福,却不知幸福快乐的根源来自于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寄托在别人身上;作为一个独立自足的人应该怎么正视自我的存在?(2)这种想法正确吗?这是心理不健全,不平衡的表现:谁都过得比我好——无论是金钱、地位、名誉,还是爱情、婚姻、工作、职业、成绩等。
这种人不想凭借自己努力去改变现状,却总在不切合实际的幻想中生活,久而久之,就养成悲观、懒惰、热爱空想的病态性格。
(3)怎样纠正这种心理呢?珍惜眼前、在知足中奋进……二是准确地自然地由此及彼展开联想,再现生活情景。
在理解诗歌内涵之后,我们要准确而自然地由此及彼的联想到现实生活,以搜索充足的写作素材。
要知道,作文的终极目的是引导中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激活中学生对生活的体悟。
2025届高考写作指导:新材料作文强化审题意识及其技巧

当然,读题的最高境界是与命题者“心神相知”,能知道其考查的 “考点”“题点”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可联系哪些知识储备。
2.审出六项要求 (1)字数要求 语文考试中关于字数的要求不仅体现在作文上,还体现在其他题型中, 如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现代文阅读等。语言文字运用中的语 句补写题、压缩语段题常有字数要求,有整体字数要求,也有每条的字 数要求,考生要看清。
贰.四种意识
一、强化审题的四种意识
1.强化“赋分”意识 根据试题的分数来合理地分配答题时间,确定答案文字的长度,甚至 大胆推断答案大体上可分为几点来表述,如4分的题一般可分为3点来表 述,6分的题可分为4点来表述,事实上,参考答案也是按照3点或者4点 来确定给分标准的。赋分的多少常常也暗示了试题的难易度,分值越多, 意味着难度大,并且作答的要点多。题目赋分值是和答题要点成正比关 系的。对于小分值的试题,则思考应该简洁。
一、什么叫新材料作文: 新材料作文:指的是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不
限文体,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 个角度构思”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的作文。
新材料作文与材料作文相比,增加了开放性。
二、新材料作文材料类别
寓言故事、历史事实
材料 来源
诗歌、漫画、名人名言 新发生的事件、报刊上的新闻 一段歌词、一组素材
1.理清对象(材料中几个对象无明显主次之分的,每一个 对象可提炼出至少一个观点)富翁捐助穷人,三家态度
2.分清主次(几个对象间有主次之分,应该分清主次,从 主要对象入手立意)居里夫人说每个时代都有趣有用
3.辨清关系(几个对象之间存在着的内在联系,要辨明这 些关系,据其关系立意)
4.析清含义(蕴涵比喻或哲理的材料,要揣摩、分析材料 所蕴涵的意义或道理并用以立意)
2023届高考写作指导:新材料作文之素材选用++课件48张

• 面对当下的备战高考,中学生若想取得优异成绩,必须全 面发展。正如盛水的木桶,最短的板决定了其上限。由此 可见整体发展之必要性。国家、民族的发展亦是如此,俗 话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在激烈动荡的年代,面对 中华民族的颓势,才更印证了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 有责”。愚昧腐朽的晚清政府抛却国民的权益,苟且偷安 ;贪婪的列强不顾民族力量的反抗,肆杀掠夺;资产阶级 对民生怨悼充耳不闻,终在阶级争夺中覆亡。唯有中国共 产党聆听民怨心声,善于团结底层却不弱小的农民大众, 高举共产主义大旗,解决温饱问题、恢复经济建设,捍卫 独立,补齐民生短板后方以雷霆万钧之势崛起于世界之林 。无论个人成长,还是社会团体进步,整体发展无疑是制 胜法宝。
人之所成,成于特长。精益求精,术学专攻。己长长终,云衢长久。 什么叫做骨气?请看他满身的伤疾;什么叫实力,请看他一屋子的资料 和功勋。他,彭士禄老先生从来不知道什么叫成功,什么叫享受,他只 知道:“我要一辈子研究核潜艇,让中国刚硬有底气。”隐姓埋名三十年 ,姓甚名谁早已不那么重要,唯有那份初心,那种坚守,那匠人精神, 历久弥新。值得吗?值得。因为这就是活着,你若不坚持,你若无特长 ,如何才能在这波谲云诡的社会上立足?尼采曾言:“谁终将声震人间, 必将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将长久如云漂泊。” 彭士禄做 到了,于敏也做到了,新的世界加速拼图,新的社会需要新型专业性的 人才。“心心在一艺,其艺必专;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要想立足不 败之地,专业发展不可或缺。
• 木桶理论作为真理有其遵循的适用范围, 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我们应该辩证以待。 不忘锤炼个人特长,练就过硬本领,心系 社会团体,国家民族。唤孤身一人精才绝 艳,照众生之冰雪满怀。
群学: 根据展示的这四篇原卷考场作文,同学们分 组展开讨论,你觉得取得高分的要素有哪些 ?
高考作文指导新材料作文审题技巧

xx年高考作文指导新材料作文审题技巧写作是最重要的就是审题,下面是的新材料审题技巧,欢迎参考!一、提炼中心法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
写材料作文时,假设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
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
小学生见皮箱非常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意便的呢?太不协调了。
”“不协调吗?假设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意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分析】分析这那么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那么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意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意便的道理。
据此,学生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随随意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二、抓关键句法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
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打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材料】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
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
”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安康的。
”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
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安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安康的。
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分析】通过分析这那么材料,学生会发现这那么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螃蟹所说的话——“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据此,学生可以立意为——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
【材料】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终究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管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高考作文新材料作文写作指导作文课件演示文稿

第十七页,共47页。
周二课堂作文
一只美丽的蝴蝶去找医生整容。医生对她说“你已经很 美丽了,简直无可挑剔,用不着来做美容。”蝴蝶说: “红颜易老,我想把自己整得再年轻一点。”医生说: “其实,你现在的美才是最有魅力的。” 蝴蝶打断医生的 话:“我说过了,我要再年轻一点。” 医生只好同意为蝴 蝶做了整容手术。
原因 村民观念落后,素质不高 扶贫工作治标不治本
立意: “人的素质是第一位的”“标本兼治, 双管齐下”等
第二十八页,共47页。
训练3: 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
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 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 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 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 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当牧羊人 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这是一只 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 “它也很可爱呀!”
的长进,甚至他怀疑自己究竟能不能修成正果。 有一天,他再也没法忍受了,就向老禅师发牢骚,说自己没有慧根、缺 少佛性,对自己失去信心了。
老禅师微微一笑说:“山腰的工地上,石匠们正在为本寺加工佛像, 你反正也静不下心来,就跟他们去劳动吧,做个帮手,学点手 艺……”
小和尚一听,居然特别高兴,心想,终于可以出去透透风、乐呵乐呵了。 可是,三天以后,小和尚来找禅师,他满脸歉疚:“师傅,我还是回来修行 吧,连四角八棱的粗糙岩石都能在工匠的雕琢下变成仪态万方的石佛,何况 我是一个人呢?” 老禅师舒心地笑了。
一、从找抓关关键键词句句入法手。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中高考新材料作文写作指导新材料作文(也叫后话题作文、题意作文、命意作文),指的是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不限文体,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的作文。
1997年高考卷作文题材料1 小新背双腿瘫痪的同学小牧到一公里外的学校上学,从小学五年级到现在高中一年级,一背就是六年一千多个日子。
材料2 某杂志社作调查:“你对同学最赞赏的品质是什么?”调查结果,排在第一位的是“乐于助人”。
材料3 某单位在一些青少年中作不记名问卷调查:“你如果遇到别人碰上麻烦事时会怎样对待?”回答“悄悄走开”的人不少。
根据“材料2”和“材料3”,自选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2006全国卷I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新材料作文如何审题全面理解材料:1、分清材料的层次;2、理清材料中的角色及其言行;3、分析角色及其言行所表达的意思或价值取向三、新材料作文如何立意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①从老鹰的角度看:有力量有技巧就能成功。
②从乌鸦的角度看:自不量力或未学到别人本领的实质必然失败。
③从比较老鹰与乌鸦的角度看:有力量有技巧就能成功,反之必然失败;东施效颦是不能成功的。
④从牧羊人的角度看:忘乎所以、自不量力是非常可笑的。
⑤从孩子的角度看:尽管乌鸦自不量力,但还有敢于尝试的可爱一面。
⑥从比较牧羊人和孩子的角度看:看问题还是全面一点好。
课堂演练例1:阅读下面提示,根据要求作文。
(07年春季上海高考)有过很多很多的地方,我们来过又离去;有过很多很多的事情,我们经历又忘记;有过很多很多的朋友,我们相识又分开……未曾有过的那份感悟,岁月把它轻轻送来。
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题目自拟。
1、横向立意法:对象内容立意乌鸦乌鸦学老鹰抓小羊→羡慕→被牧羊人抓住→知人难,知己更难正确认识自己牧羊人“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要确定好人生的位置人贵有自知之明孩子“它也很可爱啊!”→要大胆地尝试,勇敢地追求。
课堂演练:运用横向立意法进行审题立意例2:一个青年老是埋怨自己时运不济,发不了财,终日愁眉不展。
有一天。
来了一位老人,问他:“年轻人,干嘛不高兴?”青年回答:“我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总是这么穷?”“穷?我看你很富有嘛!”“这从何说起?”青年问。
老人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假如我今天折断你的一根手指,给你一千元,你干不干?”“不干!”“假如我今天斩断你的手,给你一万元,你干不干?”“不干!”假如让你变成八十岁的老翁,给你一百万元,你干不干?”“不干!”“假如让你马上死掉,给你一千万元,你干不干?”“不干!”“这就对了,你身上的钱已经超过一千万了,你还不高兴吗?”老人笑吟吟地走了,留下青年在思考。
老人:做人要有满足感;每个人身上的财富都是无价的;换一种方式思考就会发现另一种境界青年:不满足现状也是一种动力2、由果析因法这则材料中心事件:乌鸦学老鹰抓小羊结果:失败,被牧羊人抓住原因:机械地模仿、照搬,而不考虑自身的条件立意:1、正确认识自己。
人要有自知之明2、要考虑自身的条件,确定好人生的位置。
课堂演练:运用由果析因法进行审题立意。
例3:某省一扶贫工作团,做了件扶贫实事,向某个贫困山区赠送了一批优良种羊。
几个月后去了解情况,村民们说,羊肉的味道很好,请再送些来。
中心事件:扶贫工作团向贫困山区赠送一批优质种羊。
结果:村民说羊肉好吃再送些来原因:村民观念落后,素质不高;扶贫工作治标不治本立意:增强人的素质是第一位的解决问题要标本兼治,双管齐下3. 抓关键词句法(1)抓关键词例4:《鞋匠的好奇》燕子是一种候鸟,起初人们并不是这么认为的。
冬季燕子在池塘的冰下越冬——这是古希腊伟人亚里士多得得出的结论。
天经天义,人们尊奉了2400多年。
18世纪,瑞士巴赛尔城的一位修鞋匠,看到棚下筑巢的燕子,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纸条——“燕子,你在何处越冬?”,并将它绑在燕子的腿上。
第二年春天,当这只燕子翩然而归时,鞋匠意外地发现了一张新的字条:“雅典,在安托万家越冬”。
鞋匠的好奇使一个被信奉了2400多年的谬误终于得以澄清。
立意:好奇,往往是发明和创新的原动力。
例5: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立意:永不满足再接再厉追求是无止境的野兔是一种十分狡猾的动物,缺乏经验的猎手很难捕获到它们。
但是一到下雪天,野兔的末日就到了。
因为野兔从来不敢走没有自己脚印的路,当它从窝中出来觅食时,它总是小心翼翼的,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逃之夭夭。
但走过一段路后,如果是安全的,它返回时也会按照原路。
猎人就是根据野兔的这一特性,只要找到野兔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然后设一个机关,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收获猎物了。
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了。
立意:不要过于依赖旧有的知识和经验,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不断变化的世界。
例6有盲子过涸溪,失坠,两手攀木楯,兢兢握固,自分必坠深渊。
过者告曰:“无怖,第放下即实地也。
”盲子不信,握楯长号。
久之,手惫,失手坠地。
乃自哂曰:“嘻,蚤知是实地,何久自苦耶?”立意:①学会放手;②走出思维的定势,战胜自己;③要善于听从别人的意见例7中国移动通信有一则广告词,它引用了一位业余攀登爱好者的话:“每个人都是一座山,其实最难攀登的是我们自己。
有时哪怕是一小步,也有新高度。
做最好的自己,我能!”立意:挑战自己、超越自我;不要忽视一小步,要善于积累;要勇于登上自己的高峰、做最好的自己4、分清褒贬法(明辨意图法)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褒贬的情感倾向,此时,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断臂的维纳斯》: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
它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妙想。
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
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立意:应顺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例8 《丁俊晖不妨先学做绅士》在今年8月的上海大师杯赛上,我国台球手“神奇小子”丁俊晖不但再次输了球,而且还输了人,在击球未进的情况下,他竟然故意击打母球,这一相当不职业的举动引起现场观众一片哗然。
要知道,按照国际台联的相关规则,裁判完全有权因小丁的“故意犯规”问题,直接裁定他输球。
自小丁成名以来,应该说舆论界给予了他太多的“溺爱”甚至是吹捧,这一次很多人面对小丁的故意犯规,竟然又表现出了“大度”的宽容,更加让人不解的是,在小丁失利后,国家小球管理中心的领导在第一时间给小丁送去了安慰,而且从领导口中听不到任何批评。
而国外的很多运动员一旦犯了错,国家的相关协会都会予以处罚,为什么到了小丁这里,就没有任何处罚了呢?其实,这对小丁来说,绝对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台球是一项绅士运动。
可是观众们曾多次看到这样的场景:轮到对手打球时,丁俊晖坐在一旁有时抠指甲,有时摸鼻子,或者轻慢地别过头去。
有人毫不客气地批评小丁:“这是对观众、对对手的不敬,是缺乏职业素质的表现。
”立意:职业素养;风度、规则等等。
宽容与溺爱;5、联系实际法现实生活、人生的某些思想、观点、认识往往通过一些数据、比喻、寓言、漫画等形式反映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关心现实,善于从中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挖掘其中的含义。
①(蚂蟥)多次吸你的血,它都用热烈的亲吻。
②(香烟)时时刻刻的亲热,从你口中吻去多少健康。
立意:由蚂蟥、香烟联想到人类社会,容易想起“口蜜腹剑”这一成语。
主题:表里不一例9:犹太有句名言,叫做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
卖豆子如果没有卖出豆子,他就把豆子拿回来,加入水让它发芽,几天后就可以卖豆芽。
如果豆芽卖不动,那么干脆让它长大些,卖豆苗。
而豆苗如果卖不动,再让它长大些,移植到花盆里,当作盆景。
如果盆景卖不出去,那么就再次移植到泥土里,让它长大,几个月后,他就会结出许多新豆子。
一粒豆子变成成千上万颗豆子,这不是更大的收获吗?立意:1、正确面对挫折;2、不要轻言放弃;3、调整心态,改变自己;4、机会就在前方审题立意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枭逢鸠。
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
”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原材料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一)正面立意1.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2.赢得社会赞同在于完善自我。
3.治标不如治本。
(二)从鸠角度1.为别人着想(指出缺点及改进方法)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2.交朋友要交鸠这样能指出自己缺点的真诚朋友。
(三)逆向思维1.换个环境又何妨? 2.自己个性不可丢。
3.既要尊重共性,又要尊重个性。
4.世界因个性不同而丰富多彩。
新材料作文写法五忌1. 忌“引材料”时生搬硬套(照搬)。
2. 忌抛开材料,信马由缰。
既然要求根据材料作文,就必须以材料为根据来联想生发,不能置材料与不顾,而天马行空,脱缰狂奔。
材料作文要求若即若离,不即不离。
3. 忌对原材料进行随意改动,杜撰原材料的故事与情节,或者对原材料进行续写或扩充。
4. 忌就事论事,局限于材料。
在吃透材料的基础上,应本着“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原则由此及彼,联想生发开去,借题发挥,写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使文章真实而具有现实性。
5. 忌文章一开头即用“读了这则材料”、“看了这幅漫画”之类的话代替对材料的引述,把写作文等同于回答问答题,因为一旦离开具体试卷我们就不知“这”为何云。
审题过程应包括如下五个部分:一、精读材料,画出关键词句。
二、分层列表,理清材料逻辑。
三、纵横结合,提炼中心论点。
四、反复推敲,验证中心论点。
五、细改精挑,确定中心论点。
材料:一个人有一张出色的由黑檀木制成的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