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点设置

合集下载

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质量控制点的设置质量控制点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

是为了保证工序质量而确定的重点控制对象、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它是保证达到工序质量要求的一个必要前提。

通过对工程重要质量特性、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采取的管理措施,实行强化管理,严格进行控制,保持工序处于一个良好的受控状态,使工程质量特性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

设置质量控制点应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抓住影响工序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对工序活动中的重要部位或薄弱环节,事先分析影响质量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结构部位、影响质量的关键工序、操作施工顺序、技术参数、材料、机械、自然条件、施工环境都可作为质量控制点。

一、选择质量控制点的原则在选择质量控制点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施工上无足够把握的,施工条件困难的或技术难度大的工序或环节。

比如:复杂曲线模板的放样工作。

施工时,无类似经验且施工较复杂,容易出现错误。

(2)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或环节以及隐蔽工程;如施工放线,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分项。

(3)施工中的薄弱环节,质量不稳定的工序、部位或对象。

比如:卫生间防水、地下防水。

(4)对后续工程施工、后续工序质量或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工序、部位或对象,如模板的支撑与固定。

(5)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部位或环节。

二、质量控制点的设置方法是否设置为质量控制点,视其工序过程对质量特征影响的大小、危害程度以及质量保证的难度大小,由施工单位、监理人员、建设代表协商确定。

由施工单位在工程施工前列出质量控制点明细表,表中详细地列出各质量控制点的名称、控制内容、检验程度、方法以及质量要求,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后,实施质量预控。

比如在明细表中对原材料水泥的控制:控制内容为水泥强度等级、安定性;检验程度:3天的安定性,28天的抗压强度;检验方法:同品种,同标号,400T为一个验收批,采用沸煮法;质量要求:各龄期符合要求,试件无裂缝、弯曲。

三、质量控制点的分类由于质量控制点的重要性及其对质量后果影响程度不同,在实施监督控制的运作程序和监督要求上也有区别。

质量控制关键点的设置

质量控制关键点的设置

质量控制关键点的设置质量控制是在产品或者服务的生产过程中,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确保产品或者服务符合预期标准的过程。

质量控制的关键点的设置是确保产品或者服务质量的重要步骤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质量控制关键点的设置,包括定义关键点、确定关键点、监控关键点以及应对异常情况等。

一、定义关键点1.1 关键点的概念关键点是指在产品或者服务的生产过程中对产品或者服务质量影响较大、容易浮现问题或者需要特殊关注的环节或者步骤。

通过对关键点的设置和监控,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质量问题的发生,提高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水平。

1.2 关键点的确定确定关键点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产品或者服务的特性、生产过程中的风险点、客户需求等。

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确定关键点:(1)分析产品或者服务的特性:了解产品或者服务的功能、性能、外观等特性,确定哪些环节对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影响较大。

(2)识别生产过程中的风险点:分析生产过程中可能浮现的问题和风险,确定哪些环节容易浮现质量问题。

(3)考虑客户需求:根据客户的需求和期望,确定哪些环节对客户满意度影响较大。

二、监控关键点2.1 监控方法的选择根据关键点的不同特点和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监控方法。

常用的监控方法包括:(1)抽样检验:通过抽取样本进行检验,判断产品或者服务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2)过程控制图:通过统计和分析过程数据,判断过程是否处于可控状态。

(3)自动化监控:利用传感器、仪器等自动化设备,实时监测关键点的状态。

2.2 监控频率和样本量的确定监控频率和样本量的确定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生产量、产品或者服务的特性、监控成本等。

普通来说,关键点的监控频率应该足够高,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

样本量的确定应该能够反映整个生产过程的质量水平,同时要考虑到检验成本和时间。

2.3 监控记录和分析监控关键点时需要及时记录监控数据,并进行分析。

通过监控记录和分析,可以了解关键点的状态和趋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

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原则

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原则

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原则一、什么是质量控制点质量控制点是指在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过程中设立的一系列关键节点,通过在这些节点上进行监测和检验,以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能够达到预期的标准。

二、质量控制点的重要性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对于保证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和纠正潜在的质量问题,避免出现质量缺陷,提高产品或服务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三、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原则1. 明确目标设立质量控制点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目标。

在制定质量控制点的设置方案时,应明确想要达到的质量水平,并根据这个目标来确定需要设置的质量控制点的数量和位置。

2. 全员参与质量控制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

除了质量控制部门和质量检验员之外,其他相关部门和员工也应积极参与到质量控制工作中,共同努力保证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3. 预防为主预防比纠正更重要。

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应优先考虑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而不是依赖于最终产品的检验和修复。

通过在关键节点上进行质量控制,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避免问题进一步扩大影响。

4. 根据风险评估确定不同的产品或服务存在不同的风险,因此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应根据风险评估情况来确定。

对于风险较高的环节,应设置更多的质量控制点,以确保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

5. 紧密结合生产流程质量控制点应紧密结合生产流程,设置在关键的节点上。

通过对生产流程的深入分析,可以确定哪些节点对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影响最大,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质量控制。

6. 定期监测和调整质量控制点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定期进行监测和调整。

随着生产环境和要求的变化,质量控制点的设置也需要相应地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情况和需求。

四、质量控制点设置的步骤1. 制定质量控制计划制定质量控制计划是设立质量控制点的第一步。

在制定计划时,应明确质量目标、质量控制点的数量和位置,并确定质量控制的具体方法和要求。

2. 设置质量控制点根据质量控制计划,确定需要设置的质量控制点的具体位置。

质量控制关键点的设置

质量控制关键点的设置

质量控制关键点的设置一、引言在任何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是确保产品或者服务符合预期标准的关键环节。

质量控制关键点的设置是为了在生产过程中准确监测和控制质量,以确保产品或者服务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质量控制关键点的设置,包括其定义、重要性、设置原则和常用的质量控制关键点。

二、定义质量控制关键点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于产品或者服务质量影响最大、最容易浮现问题的环节或者阶段。

通过在这些关键点上进行监测、检测和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确保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符合预期标准。

三、重要性1. 提高产品或者服务的一致性:通过设置质量控制关键点,可以对关键环节进行严格监控,确保产品或者服务在不同批次或者不同时间的生产过程中保持一致的质量水平。

2. 预防和减少质量问题:质量控制关键点的设置可以匡助预防和减少产品或者服务中的质量问题,避免不合格品的产生,减少质量成本和客户投诉。

3.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集中精力在质量控制关键点上,可以有效地监测和控制质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和修复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四、设置原则在设置质量控制关键点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针对关键环节:关键点应选择对产品或者服务质量影响最大的环节,即那些容易浮现质量问题、难以修复或者会对最终用户造成严重影响的环节。

2. 可测量和可控制:关键点应具备可测量和可控制的特性,即可以通过合适的方法和工具进行监测和控制,以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3. 经济合理:关键点的设置应考虑成本和效益的平衡,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过度投入。

五、常用的质量控制关键点1. 原材料检验:对进入生产过程的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抽样检测,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2. 生产过程监控: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如温度、压力、速度等参数的监测,以及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

3. 在线检测:在生产过程中设置在线检测装置,对产品进行实时检测和抽样检验,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

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质量控制点的设置质量控制点的设置1·引言本文档旨在为质量控制点的设置提供详细的指导和说明。

质量控制点是为了确保产品或服务达到预定标准而设置的特定检查点。

通过在流程中设立质量控制点,可以有效地监控和管理质量,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

本文档将逐个章节详细介绍质量控制点的设置步骤。

2·质量控制点的定义质量控制点是产品或服务生产过程中设置的关键检查点,用于验证产品或服务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质量控制点可以包括物理检验、测试、记录和评估等活动,以确保产品或服务的一致性和标准化。

3·质量控制点的步骤3·1 明确质量目标和标准在设置质量控制点之前,需要明确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目标和标准。

质量目标包括但不限于产品的性能、功能、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

标准可以采用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或自定义标准等。

3·2 分析生产过程对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过程进行详细分析,确定关键环节和关键步骤。

关键环节和关键步骤是影响产品或服务质量的重要节点,需要进行特别关注和控制。

3·3 制定质量控制点根据分析结果,制定质量控制点。

质量控制点应涵盖关键环节和关键步骤,在这些位置设置具体的检查点或测试点,以确保产品或服务达到质量要求。

3·4 制定质量控制点的标准和方法对于每个质量控制点,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方法。

质量控制标准是用来评估产品或服务是否合格的定量或定性指标。

质量控制方法是用来实施质量控制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方法。

3·5 建立质量控制记录和报告机制建立质量控制记录和报告机制,用于记录和报告质量控制点的实施情况和结果。

记录可以包括检验记录、测试结果、问题反馈等。

报告可以提供质量控制点的整体情况和趋势,帮助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3·6 不断改进和优化质量控制点的设置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改进和优化。

根据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目标和标准,及时调整质量控制点的位置和标准,以保证质量控制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质量控制关键点的设置

质量控制关键点的设置

质量控制关键点的设置一、引言质量控制是在产品或者服务的生产过程中,通过对关键点的设置和监控,以确保产品或者服务达到预期质量标准的一系列活动。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质量控制的关键点设置,以及如何准确地监控这些关键点来确保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

二、质量控制关键点的设置1. 产品设计阶段在产品设计阶段,需要考虑和设置一些关键点,以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满足质量标准。

这些关键点包括但不限于:- 材料选择:选择符合要求的原材料,确保其质量稳定可靠。

- 设计规范:制定明确的设计规范,包括尺寸、外观、功能等要求。

- 工艺流程:确定适当的工艺流程,确保产品能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生产。

2. 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点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需要设置一些关键点来监控和控制质量。

这些关键点包括但不限于:- 原材料检验:对进货的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

- 工艺参数控制:对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进行监控和调整,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 在线检测:通过在线检测设备对产品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纠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3. 产品成品检验在产品生产完成后,需要进行成品检验来确保产品的质量。

这些关键点包括但不限于:- 外观检查:对产品的外观进行检查,确保产品没有明显的缺陷。

- 功能测试:对产品的功能进行测试,确保产品能够正常工作。

- 抽样检验:通过抽样检验的方式,对产品进行质量把控。

三、质量控制关键点的监控为了确保质量控制的有效性,需要对关键点进行监控。

监控的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1. 数据采集:通过采集关键点相关的数据,对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进行评估。

2.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和改进的机会。

3. 过程控制: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对生产过程进行调整和控制,以保证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稳定性。

四、质量控制关键点的重要性质量控制关键点的设置和监控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它可以匡助企业提升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增强竞争力,提高客户满意度,并减少不良品率和售后问题。

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1)质量控制点是指对⼯程的性能、安全、寿命、可靠性等有严重影响的关键部位或对下道⼯序有严重影响的关键⼯序。

(2)质量控制点的确定原则⼀般为:
1)施⼯过程中关键⼯序或环节,如电⽓装置的⾼压电器和电⼒变压器、钢结构的梁柱板节点、关键设备的设备基础、压⼒试验、垫铁敷设等。

2)⼯序的关键质量特性,如焊缝的⽆缝检测,设备安装的⽔平度和垂直度的偏差等。

3)施⼯中的薄弱环节或质量不稳定的⼯序,如焊条烘⼲、坡⼝处理等。

4)质量特性的关键因素,如管道安装的坡度、平⾏度的关键因素是施⼯⼈员,冬季焊接施⼯的焊接质量关键因素是环境因素等。

5)对后续⼯程(后续⼯序)施⼯质量或安全有重⼤影响的⼯序、部位或对象。

6)隐蔽⼯程
7)采⽤新⼯艺、新技术、新材料的部位或环节。

(3)质量控制点的划分:根据个控制点对⼯程质量的影响程度,分为A、B、C三级。

1)A级控制点:影响装置、设备的安全运⾏,使⽤功能或运⾏后出现质量问题时必须停车才可处理或合同协议有特殊要求的质量控制点,必须由施⼯、监理和业主三⽅质检⼈员共同检查确认并签证。

2)B级控制点:影响下道⼯序质量的质量控制点,由施⼯、监理双⽅质检⼈员共同检查并确认签证。

3)C级控制点:对⼯程质量影响较⼩或开车后出现问题可随时处理的次要质量控制点,由施⼯⽅质检⼈员⾃⾏检查确认。

(4)质量控制点的编制:P226
1)
2)。

简述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简述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简述质量控制点的设置质量控制点是在生产过程中设置的关键节点,用于监控产品质量,并确保其符合预定的标准和要求。

质量控制点的合理设置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品的质量,并降低不合格品的发生率。

首先,质量控制点的设置需要充分考虑产品生产的整个过程。

从原材料的采购到产品的制造,再到最后的交付,每个环节都需要有相应的质量控制点。

例如,在原材料采购环节,可以设置原材料检验点,以确保采购的原材料符合质量标准;在生产过程中,可以设置工艺控制点,监控每个生产步骤的质量;最后,在产品出厂前,还可以设置成品检验点,对产品的外观和功能进行检验。

其次,质量控制点的设置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也会不断调整和改进。

因此,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应灵活应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例如,当新增了一个生产环节或者引入了新的工艺技术时,应及时设置相应的质量控制点,以确保新环节或新技术不会对产品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应当与员工的培训和管理相结合。

员工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他们的操作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

因此,在质量控制点的设置中,应考虑员工的培训和管理。

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工作质量意识;通过管理,确保员工遵守操作规程和质量要求。

只有员工具备了足够的知识和素质,才能够有效地执行质量控制点的要求,提高产品的质量。

最后,质量控制点的设置需要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科技进步的推动,产品的质量标准也在不断提高。

因此,质量控制点的设置需要进行定期评估,以确保其与最新的质量标准相匹配。

同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以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和生产效率。

总之,质量控制点的设置是产品质量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质量控制点设置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不合格品的发生率。

在设置质量控制点时,需要充分考虑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灵活应变,结合员工培训和管理,定期评估和改进,以实现持续的质量改进和突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天冠年产30万吨燃料乙醇工程ABC三级质量控制点划分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一建设公司南阳工程项目部2004年5月1日
1、编制说明
根据《化学工业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HG20237-94,按工程项目施工工序(部位)或检查项目的重要程度,将工程质量控制等级分为A、AR,B、BR,C、CR三级。

A级:属停工待检点,由业主、监理机构和施工单位现场共同检查确认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AR级:属停工待检点,由业主、监理机构和施工单位现场共同检查并在施工记录上签字确认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B级:不需停工待检,由业主、监理机构和施工单位现场共同检查确认后,即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BR级:不需停工待检,由业主、监理机构和施工单位现场共同检查并在施工记录上签字确认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C级:由施工单位质检人员现场检查确认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CR级:由施工单位质检人员现场检查并在施工记录上签字确认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需经当地政府劳动部门或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参加检查的控制点,由施工单位、监理机构、业主协商通知。

2、工程质量三级控制点
(1)钢结构安装
(2)管道安装
(4)机泵安装
(6)输送机械安装
(7)分段塔组对
(8)塔类安装
(9)大型储罐组装
(10)容器、换热器安装
(11)防腐蚀工程
(12)绝热工程
(13)变压器安装
(14)高、低压配电装置
(15)保护控制盘、屏及二次回路安装
(16)不间断电源(UPS)安装
(17)电机电气安装
(18)避雷针(网)及接地装置安装
(19)电缆工程安装
(20)架空线路安装
(21)照明装置安装
(22)仪表盘(箱、操作台)安装
(23)仪表回路安装
(24)DCS、PLC安装
(25)仪表供气(汽)总管安装
(26)电缆槽架及主电缆安装
(27)火警、通讯系统安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